【完整版毕业论文】毛概论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合集下载

毛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观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文化观点 新世纪以来突出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什么?
···指导··· 前进方向···主题·· ·根本任务·· ·出发点和落脚 点··· 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 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 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
文 化 强 国
What: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
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的国民,也 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大的文化软 实力。
Why: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How: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大力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 借鉴国外 优秀文化成果 抓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对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表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的基本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100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支撑。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加强文化建设,推动中国文化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成为当今时代迫切需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一、现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不可磨灭的成就。

文化创作、出版、演出、传播等方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文艺作品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

文化产业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能源,文化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面对许多矛盾和问题,如文化消费的单一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文化传播渠道亟待拓展等。

二、倡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重视以下方面:一是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文化创意产业核心资源,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不仅在于保护作者和相关产业的利益,更在于保护文化价值及其传承。

应当制定更为详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

二是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加快该领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推进文化多元化、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应该加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推动文化产业现代化发展。

三是加大传统文化保护力度。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

保护传统文化,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和加以整理和传承,避免文化传承的断层和失落。

三、展望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发展,文化自信的根基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将会更加深入人心。

未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推动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当代文化,把中国文化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体系。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之一,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积极参与,不断深入开展文化建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人类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求索、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先进文化,更好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崛起,当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文化软实力却远不及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资源,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多位专家都认为,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已到重要关口。

其一,由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客观上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提出了要求,也创造了条件,奠定了更为扎实的社会基础。

其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

改革开放30年尽管文化发展成效显著,但是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不匹配,文化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显现出的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仍然存在,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联系尚待加强,而文化领域的改革也必然将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同步推进,这对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要求。

其三,随着物质文明的提升和发展,对国人的精神文明、精神家园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促动文化与经济的整合互动、和谐发展,如何高度重视和发挥精神文化的能动作用,都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来临,文化产业在一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日趋重要。

当前,世界诸多国家都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努力提高本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关键词】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成就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我国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这一理论指明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标志着党的文化建设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文明的历史,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历史上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紧扣时代主题,表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中国而又面向世界,利用、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达到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具有广泛的人民性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明确把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把中国变为一个“文明先进的国家”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具体来讲,一是指出“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具有重大作用,文化战线、文化运动、“文化的军队”对于战胜敌人具有重大作用,发展文化教育、建设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在新中国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毛概论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概论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经过一个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

也就是说,实现共产主义的关键是能不能实现好社会主义。

我国经过长期摸索总结,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国家。

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革新了原有社会主义体制的构想,也吸收和借鉴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创新,形成了新理论,开辟了新道路,创立了新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又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具体要求和发展形式,还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特征。

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问题,这是马克思论证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置于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立足于现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

离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离开了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特色,还会退化为“乌托邦”。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不仅避免了那些在获得民族独立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遭遇的厄运,而且在经济、政治上获得翻身解放,从而以主人公的姿态、以空前的历史首创精神改变着本国的落后面貌,开启了人类走向幸福生活的新纪元。

毛概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 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财富 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认识社会、改造社会、获 得精神解放和道德进步的重要武器。 • 爱社会主义既是一条法律规范、政治规范,也是 一条道德规范。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二、发展教育和科学 教育和科学有什么作用呢?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 (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 首先,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 • 其次,这也要求国家和集体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 人的正当保护 • 再次,必须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谢谢!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 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新时期以来,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 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 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如何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 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要先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节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 (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
• 教育和科学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 件。

【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克思课论文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完整版毕业论文】马克思课论文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本文在明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下,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在意识领域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关于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断进行文化创新和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五个方面阐述了该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意义;建设;三个代表一、论述的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之一,是搞好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看,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

我国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负担站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认识上的深化,在发展战略上的远见卓识。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毛概论文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论文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及解决措施姓名:***【摘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邓小平理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相一致的。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时期,校园文化建设不容忽视。

本文主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校园文化提出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来论证。

【关键字】:中国特色高校校园文化现状解决措施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校校园文化背景。

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衡量一个国家的实力强弱不仅要看物质财富的多少和社会发展速度的快慢,而且要看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要看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化,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建设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文化建设是现代化事业的决定因素。

而高校校园是培养人才的专业机构,并且多是高素质的人才。

可以说高校校园能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否培育出四有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否取得巨大成效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缺失。

1、过分强调教学工作而忽视文化建设。

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许多人认为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志,其他工作必须依附于教学工作。

的确,教学质量是反映学校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但用教学工作代替一切的做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是一种短视行为,混淆了教学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关系,其结果只能是向社会输出素质结构存在缺陷、缺乏健全人格的“畸形”人才,反过来也影响着学校自身的社会形象。

2、突出制度管理而忽视文化熏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人民精神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I.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民族、多文化大家庭内的共同精神家园,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支撑。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保持民族文化独立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必然要求。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也要吸纳借鉴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以推动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人民精神文明素质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II.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策略和举措为了有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提出了一系列主要策略和举措。

首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基石,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认同、自觉践行。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引导人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举措。

其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国民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通过文艺作品、教育教材等途径,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和精髓内涵。

毛概20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20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八大报告文化建设部分的基本框架结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原则:三个坚持 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 坚持两个服务 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双百方针 坚持三贴近
发展目标: 面向现代化、面向 世界、面向未来 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社会主义文 化
发展动力: 增强全民族文 化创造活力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部署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 关于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的结晶
中华民族 的新文化
“两个文明一起 抓” “三个面向”
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发展道路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针对文化改革发 展的重大决策与部署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 化产业。 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 干意见》。 2006年,新中国第一个专门部署文化建设的五年发展规划《国 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公布。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增强“文化软实力”。 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苏共拥有554万党 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 斯,与中国一起击败了 日本关东军,为结束二 战立下不朽功勋。
苏联红军攻克柏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历史在这里沉思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
苏共拥有2000万 党员时,丧失政权, 亡党亡国。

毛概论文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论文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个重要方面是坚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必将使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五)、是和谐和合。在建设和谐世界的同时,我们应该承认,各种文化是有冲突的,需要通过互相交流对话来加深了解,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其长处。“以他平他谓之和”,“和”也包括冲突矛盾,冲突可以互相成就,这就是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我们的文化与对方的文化是平等的,要承认他者的存在,尊重他文化,文化之间要互相尊重,主张国不分大小、贫富平等相处,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选择经济发展的模式。在国际社会中“和而不同”地相处,主张通过对话、谈判方式化解争端。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和谐,达到和合。我们这种和谐和合的文化模式,一直在为中国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建设和谐社会这个目标努力。

三、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1919年,胡适在《每日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论战。李大钊等人批驳胡适的观点,同时还与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斗争,推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伟大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又一伟大成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立足新的实践,回答新的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相继形成,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而且指导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毛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述1、文化的内涵广义: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它既包括物质文化成果,也包括精神文化成果。

狭义: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是基础,对社会发展其最终决定作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思想、科学内涵和根本任务是相同的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民族性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和社会意识,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行为标准、道德情操、审美情趣、处世态度以及风俗习惯为一体,成为“化民为俗”的东西,反映这个民族的特征●时代性文化总是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反映这个时代的基本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化●科学性和大众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确反映了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同一切非科学的文化思想进行斗争的科学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服务的大众的文化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振兴中华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摘要:文化是与经济、政治并列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表明,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名族创造精神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关键词: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建设战略地位文化是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开化、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引领社会前进的思想先导。

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就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六项指标,其中文化就占了两项,所以说,不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化就建不成全面小康。

二、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需要一个社会要生存和发展,首要的条件是什么?首要的条件是社会稳定;如何才能做到社会稳定?一外重要条件,就是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能力;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什么?这种认同和凝聚能力主要来源于文化。

最重要的是来源于本民族的文化。

可以这样说,民族的认同、民族的凝聚,离不开文化的力量。

正因为如此,******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毛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毛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旳 基本内容和相互关系
共同理想
主题
马克思主 义旳指导
灵 魂
地位
社会主义精Βιβλιοθήκη 关键价值体系 髓基础
民族精 神与时 代精神
社会主义 荣辱观
(三)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 与建设友好文化旳关系
1、在友好社会、友好文化建设中,抓住社会 主义关键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干形成全社会旳 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旳凝聚力。
2、建设社会主义关键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 文化建设上旳一种重大理论创新,是在我国经济 体制深刻变革、社会构造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 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旳新形势下,凝聚和 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旳有力武器, 是社会主义制度旳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大厦旳基石。
黑格尔
“一种民族有某些 关注天空旳人,他们才有 希望;一种民族只是关心 脚下旳事情,那是没有将 来旳。”
(二)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旳立场、观点、 措施,坚持马克思主义旳基本原理,这一 点要坚定不移,不能模糊。
2、要落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旳思想 路线,坚持敢于追求真理和探索真理旳革 命精神,这一点也要坚定不移,不能模糊。
“马克思主义旳 全部精神,它旳整 个体系,要求人们 对每一种原理都要 历史地,都要同其 他原理联络起来, 都要同详细旳历史 经验联络起来加以 考察。”
十八世纪旳法国
经济产品中旳文化附加值越来越大
经济就是文化




文化也是经济
文化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社 会生产力旳主要构成部分
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解放和发展 文化生产力……进 一步革除制约文化 发展旳体制性障碍。
世界各地旳孔子学院

中特 文化建设论文

中特 文化建设论文

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

其次,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再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建设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和谐精神为核心,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的一种精神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文化建设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对发展经济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要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经济发展促文化建设,以文化建设促经济发展。

必须防止和克服这样的倾向,因发展经济而忽视文化建设,因文化建设而放松经济发展。

这是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原则。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

要在新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化的狭义理解,主要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国际金融的一体化等等。

广义的全球化的理解则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指人类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的联系、沟通、交流和互动。

毛概论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毛概论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要实现共产主义,必须经过一个准备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

也就是说,实现共产主义的关键是能不能实现好社会主义。

我国经过长期摸索总结,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在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现代化国家。

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社会主义,又不同于资本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革新了原有社会主义体制的构想,也吸收和借鉴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创新,形成了新理论,开辟了新道路,创立了新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又体现了中国国情的具体要求和发展形式,还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和特征。

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问题,这是马克思论证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置于中国现实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坚持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立足于现实,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要求。

离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离开了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特色,还会退化为“乌托邦”。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不仅避免了那些在获得民族独立以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遭遇的厄运,而且在经济、政治上获得翻身解放,从而以主人公的姿态、以空前的历史首创精神改变着本国的落后面貌,开启了人类走向幸福生活的新纪元。

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秀范文五篇)

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秀范文五篇)

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4.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九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课时)全章概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紧紧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只要人人自觉投身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花就会更加绚丽多彩。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一、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课程学习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当代先进文化的内涵、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2、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必要性(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坚定爱党、爱国信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现代科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一些落后、腐朽文化也寻机蔓延,危害社会,因此,弘扬主旋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进行新课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5页材料,并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教师点评:中华文化曾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但是,当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时,中国仍然处于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之下,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

如何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是几代中国人的求索。

近代中国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一)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所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教育发达、科学昌明、文化繁荣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

发展教育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教育作为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不仅经济建设没有后劲,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可能搞好。

科学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革命力量。

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仅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而且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发展程度本身直接就是精神文明发展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进步。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坚持唯物史观的重要表现。

文化发展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思
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对社会制度建构的指导作用,实现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优化,从而产生新的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建理论的创新和发
展。

从党的建设来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条件之一。

(二)实践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奋斗目标。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文化的支撑。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

少数西方国家凭借其掌握的经济、科技和军事优势,正在加紧建立和扩大文化霸权。

所以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四,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特色文化的八点宝贵经验
六十年中国文化建设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1、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全党全社会的文化自觉。

6. 2、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3、必须坚持以繁荣发展为主题,重建设,不折腾,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4、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文化领域创新体系建设,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5、必须坚持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努力实现文化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6、必须坚持对外文化交流,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7、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推动改革开放,为文化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8、必须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