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栽培技术及管理

合集下载

生地黄的栽培技术

生地黄的栽培技术

生地黄的栽培技术生地黄是我国常见的著名中药材之一,具有益气养血、滋阴润燥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由于其益处显著,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正确的种植技术能够使生地黄实现更好的生长发育,并发挥出更好的药用效果。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生地黄的栽培技术。

一、生地黄的适宜生长条件1. 气候:生地黄好生长的气候应是暖温和湿润的环境,相对湿度以50%~70%为宜。

温度控制在20℃~24℃之间。

2. 土壤:生地黄喜欢生长在透气、疏松、充分肥沃的砂壤或黄壤中,酸碱度在pH值为6~7。

土壤深度要求在30~40厘米,以利于生地黄根部的发育。

3. 光照:生地黄喜欢光照充足的地方,但直接强烈阳光会对其生长不利。

建议生地黄种植在遮蔽阳光的地方或适当加阴网。

二、生地黄的种植方法1. 土壤处理:首先要将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处理,在70厘米的宽度上进行开沟耕深,深度40~45厘米,沟距80~100厘米。

然后在沟中填充有机肥,再与土壤混合。

2. 播种:在土壤处理完成后,将种子撒入沟中,其深度不宜超过2厘米,再覆盖2~3厘米的松软土壤压实。

每亩播种量控制在1~1.5千克。

3. 灌溉:生地黄生长时需要适量的水分,种植后应及时进行灌溉,多三伏天适量浇水,避免积水。

4. 施肥:生地黄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很多养分,建议在播种前勤耕细作,并投入人工肥料,之后每10~15天施一次氮磷钾复合肥。

5. 病虫害防治:生地黄生长过程中,由于生长周期较长,一定会遭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扰。

如红蜘蛛、蚜虫、白粉病、叶芽矮化病等。

建议每周进行对病虫害的排查,有发现及时施用农药。

三、生地黄的采收保养1. 采收时间:生地黄的可采收时间一般在种植的第3年或第4年,此时的生地黄根头部发育完好,其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最高。

2. 切片晒干:采收完成后,将生地黄连根切下并去除泥沙,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在通风阴凉的处用阴干的方法晾干,待其发生指压变形时可进入下一步。

3. 包装储存:干燥的生地黄应根据质量进行包装,并储存在通风、避光、干燥、无臭味的地方。

地黄种植管理7要点蔬菜,栽培技术

地黄种植管理7要点蔬菜,栽培技术

地黄种植管理7要点蔬菜,栽培技术一、深耕施肥:地黄喜磷钾肥、增施有机肥,亩用64%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肥25公斤、有机肥80公斤或选用农家肥1000公斤左右(可根据当地施肥水平适量增加),配施5%毒死蜱颗粒剂2.5公斤防治地下害虫危害。

二、种栽处理:播种时间3月下旬至4月初,选用无病和无损伤的根茎做种栽,并用70%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浸泡3-5分钟,置于通风处使切口愈合,或用草木灰涂切口后栽种。

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精选优质品种根茎切块,整地冲沟摆种,株行距15-20厘米,亩密度2万株左右,摆种后撒施0.1%噁霉灵颗粒剂2.5-5公斤并混土防治地黄根腐病及苗期病害,及时浇水覆膜。

三、出苗期:4月下旬-5月上旬,出苗后及时破膜防止烧苗,淋施营养助长型叶面肥或含氨基酸叶面肥500-600倍液。

待幼苗出齐后,喷施80%代森锰锌800倍液和1.8%阿维菌素1500倍液防止病菌和红蜘蛛侵染。

四、幼苗生长期:5月下旬-6月上中旬以防治地黄枯萎病和红蜘蛛为主,地黄枯萎病主要危害及根茎及幼叶部。

初期极近地面根茎和叶柄处呈水渍状腐烂斑,黄褐色,逐渐向上、向内扩展,叶片萎蔫。

远离地面较粗的根茎表现为干腐,严重时仅残存褐色表皮和木质部,细根也腐烂脱落,土壤湿度大时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体。

枯萎病和红蜘蛛防治方法:用“40%五氯硝基苯多菌灵”500倍液加“2%复硝酚钠”调节剂10克,或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加“2%复硝酚钠”调节剂10克,7-10天连续喷施2-3遍。

病情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和用药次数。

根据红蜘蛛发生情况实时防治,用“1.8阿维菌素”1500倍液或用“三唑锡”2000倍液。

五、生长中期:6月下旬-7月上旬为增肥期,浇水施肥生长前期需水量较多,特别在久旱无雨应该及时浇水,后期根基膨大期应节制用水,多雨季节田间应注意及时挖沟排水否则易形成积水引起根腐病(枯萎病)发生。

可根据地黄长势追施氮钾肥10-20公斤或用硝酸钾5公斤冲施。

中药材生地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中药材生地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中药材生地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生地又名地黄,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作为药用。

生地因加工方式不同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

生地的适应性强,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种植,多生长于排水良好的沙地、荒坡、地埂边。

它喜阳光适宜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中种植。

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

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

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一、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疏松、土层深厚适宜生地生长发育地块种植。

忌连作,其轮作期为一年忌与瓜田、高粱连作。

前茬以种植蔬菜、棉花、谷子、甘薯等为最好。

前茬收后用大机械深翻,耕深达30厘米,精细整地,上虚下实达到“早、深、净、细、实、平”。

每667㎡施厩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硫酸钾10公斤做基肥。

低洼地区应起垄栽培,利于雨季排水,避免积水造成块根腐烂。

同时使生地生长后期加大温差有利于养分积累。

二、选种种苗应选择植株无病害、生长健壮、结果集中的春种生地。

将春种生地挖出折成5厘米长的小段,晾2个小时。

伤口愈合后,在室内或沙藏窖储藏,铺10厘米砂,摊平,按行距7-8厘米,每块间距1厘米摆放,覆砂7厘米保证窖藏温度5-7℃,砂土含水量20%左右,667㎡用种80-100公斤。

三、栽植3月20日左右(春分前后)开始育苗。

配制营养土,营养土用500公斤的优质农家粪,500公斤的砂壤土,配10千克尿素、20千克过磷酸钙、5千克硫酸钾混合而威。

建制苗床宽l.2米、深12厘米。

将湿润的沙质土铺在苗床底部,将其整平。

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分钟捞出晒干后,摆放在菌席上。

摆好生地节上面覆盖营养土2-3厘米用塑料薄膜覆盖。

25天后生地苗即可出土4月,4月20日左右,当地温稳定在16℃以上、幼苗长出4-5片叶时,于栽植前1周停止浇水,先揭膜口通风炼苗,最后揭去薄膜,移栽前1天浇透水即可移栽大田。

按行距40厘米、株距30厘米栽植,每,667㎡可栽植3500-4000株。

地黄培养与繁育技术

地黄培养与繁育技术

地黄培养与繁育技术引言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ex Fisch. et C.A.Mey.)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药理作用,是许多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地黄的培养与繁育技术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黄的培养与繁育技术,帮助种植者掌握科学种植地黄的方法。

1. 地黄的生态环境要求地黄原产于中国华北地区,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地黄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地黄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生长温度为15-25摄氏度。

•光照:充足的光照有助于地黄的光合作用,但过强的光线会对地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地黄适合半阴性环境,可以在半阴半阳的地方生长。

•湿度:地黄对湿度要求较高,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以上。

•土壤:地黄对土壤要求较高,适宜生长的土壤应为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了解和掌握地黄的生态环境要求,可以为地黄的培养与繁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 地黄的繁育方式地黄的繁育主要通过种子繁育和育苗繁殖两种方式进行。

2.1 种子繁育地黄的种子具有休眠性,需要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促进其萌发。

种子繁育的主要步骤如下:1.种子采集:在地黄开花结果后,收集成熟的种子。

选取外皮完整、无病虫害的种子。

2.种子处理:首先是种子清洗,将采集到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去除杂质。

然后,进行种子消毒,可以使用0.1%~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15分钟。

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3.种子发芽:将消毒过的种子放入湿润的培养基中,进行发芽处理。

培养基的配方为:蔗糖0.5%、琼脂0.8%、植物生长调节剂0.1mg/L。

将种子埋入培养基中,放置在25摄氏度的恒温箱中,光照强度为2000lx,光周期为14小时光照和10小时黑暗。

一般需要等待约1-2个星期,种子开始发芽。

4.幼苗培养:种子发芽后,将幼苗移植到适宜的盆栽土中进行培养。

地黄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地黄的种植技术和管理

地黄的种植技术和管理地黄的种植技术和管理一、基本资料1、地黄原产于欧洲,热带非洲,印度,赤道等地,属植物科阿维菊科(Asteraceae),现在在各大洲都有种植。

地黄是以叶、根、茎等为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润肺止咳、安神定惊、抗病毒等功效。

2、地黄属于平地深耕耘地的作物,历史上曾经流传拓荒者的广义目标——“地黄着地”,说明了地黄对人类的重要性。

二、栽培技术1、地黄的选型和种植(1)地黄的选型地黄以大叶紫菀品种为主,次之的是小叶紫菀品种和紫毛紫菀品种,最后的是七叶紫菀品种。

地黄抗病毒性较强,对冷热都能耐受,在不同的气候状况下,都可种植。

(2)地黄的种植地黄因地黄籽在施肥后能快速发芽,一般选择秋、冬季种植,宜在深耕地中种植,宜用雷管种植,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有利于促进地黄的块根和大、小谷团的形成。

2、施肥管理(1)地黄施肥地黄在准备种植前,要进行土壤、水分和肥料管理,避免施肥过度,一般建议每亩种植地施氮肥30-50公斤,尿素15公斤,磷钾肥料适量,种子翻犁后施施肥,播种前施一次中耕施肥,种子幼苗期施氮肥,根茎发育期施磷钾肥,还要进行有机肥的施用。

(2)地黄浇水管理地黄宜浇水控制,一般全生育期浇水次数2-3次,特别是夏季,要充分施水,保证幼苗根茎顺利发育。

三、病虫害的防治1、防治植物病害(1)霜霉病霜霉病是植物害虫中最常见的病害,主要以叶片为宿主,常以枯黄病斑出现,如发生此病,应大规模采用植物保护剂进行喷洒和控制,以及加强地域的防治,如及时施用复合肥料,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2)叶腐病叶腐病是植物病害中常见的病害,主要以叶片为宿主,常表现为叶子发褐,出现绵绒状病斑,如果发生此病,可大规模施用植物保护剂和加强地域防治,并及时施入复合肥料,以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2、防治害虫(1)黄葉甲黄葉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害虫,主要以叶片为宿主,常以小孔状病斑出现,如发生此病,可大规模采用植物保护剂喷洒,同时选用较强的有效药剂杀虫,并加强地域防治,如定期施用复合肥料,以增强植物的生长势和抗病能力。

中药材地黄的田间管理技术

中药材地黄的田间管理技术

地黄具有降血糖和保护肝脏的功效,药用价值极高,市场需求广阔,现在在全国各地极有人工栽培,而在在过程中,要想获得高产,田间管理是重要的一环。

那么地黄田间管理该怎么做呢?
1、盖草间苗
在地黄种植覆土后,可以用稻草或者其他作物的秸秆覆盖畦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抑制杂草生长和保持土壤疏松,起到极好的保墒作用,有利于地黄生长发育。

在幼苗出土20-30天,可以在除草时将多余的幼苗摘除,原则上市去劣存优,一般每穴留1-2苗即可,这样不会因为幼苗而争水争肥,以及造成田间通透性较差。

2、中耕除草
地黄的根系分布较浅,所以在中耕除草时要注意这一点,尽量的减少中耕的次数,如果中耕过多极有可能因为损伤根系而减产,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植株死亡。

一般全年生育期只需中耕1-2次即可,一定要注意浅耕,但是有杂草时一定要及时拔除,避免病虫害滋生。

3、追肥
在地黄出苗一月后悔形成大量的肉质根,在两月后根茎的干物质开始急剧增加,约两个半月后封行,所以必须在封行前追完肥。

在地
黄整个生育期需要追肥2-3次,第一次在齐苗15-20天后,第二次在追肥在第一次追肥后的20-30天,第三次追肥要根据幼苗的长势强弱而定,这时追肥一氮肥为主,每亩施入人畜粪尿1000-1500公斤或者尿素3.5-5公斤。

4、排灌
在播种后如遇干旱天气,宜及时浇水,宜提高幼苗的出苗率,在播种2-3月后根茎快速形成,这时对于水分的需求比较大,也是根茎容易腐烂的时期,所以这时要注意合理灌水和积水排水,既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又不会造成根茎腐烂。

地黄栽培技术要点

地黄栽培技术要点

地黄栽培技术要点一、选地整地:地黄性喜阳光充足、干燥而温暖的气候;对土壤适应性差,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腐殖质多、地势高燥、能排能灌的中性或微碱性沙质壤土生长,黏土则生长不良。

忌重茬,收获后,须隔7—8年才能再种。

前茬忌芝麻、花生、棉花、油菜、豆类、白菜萝卜和瓜类等作物,因这些作物易发生根线虫病和红蜘蛛。

二、繁殖方法由于地黄有性繁殖的后代生长极不整齐,故生产上不宜采用,而多在育种工作中应用,生产上主要用根茎进行无性繁殖。

地黄根茎上有稀疏的念珠状结节,节上有叶痕,在叶痕中一般有3个以上的休眠芽,它们在去除地上部的顶端优势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均可萌发成植株。

故地黄根茎可作为无性繁殖材料,此时根茎又称种栽。

地黄根茎的头部、中部、尾部均可作种栽,但头部根茎产量最高,中部次之,尾部产量最低。

此外,根茎质量的优劣对地黄出苗有较大的影响。

如根茎内部已变黑,栽种后,虽能出苗,但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萎蔫的根茎出苗也差,因此,应选择无病,1—2厘米粗细的根茎,去掉尾部1-2节后,截成5㎝左右的小段作种栽,每段必须保证有3—5个芽眼。

地黄根茎栽种后,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

根茎在18—21℃,约10天出苗;11—13℃时则需30—45天出苗。

温度在8℃以下时,则不能发芽。

如此时水分又过大,则常常造成烂种栽缺苗;如果遇到高温干旱,使种栽脱水抽干,也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成大量缺苗。

作为繁殖用的根状茎称做种栽。

种栽来源有:①沙藏种栽,是头年地黄收获时,选优良品种无病虫害的根状茎,在家里用沙贮藏越冬的种栽。

②大田留种,是头年地黄收获时,选留一部分不挖,留在田里越冬,翌春刨起作种栽。

③倒栽,即头年春栽地黄,于当年7月下旬刨出,在别的地块上再按春栽方法栽植一次,秋季生长,于田间越冬,翌春再刨起作种栽。

三种种栽,以倒栽的种栽最好,生活力最强,粗细较均匀,单位面积种栽用量小栽植前,将种栽先无病虫害和霉烂,折成5厘米小段,以备栽植。

地黄多春栽。

地黄种子怎么种好地黄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地黄种子怎么种好地黄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

地黄种子怎么种好地黄的种植方法和栽培技术地黄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茎紫红色,那么地黄的种子如何去种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黄的种植方法,希望你会喜欢!地黄的种植方法1、选地整地:地黄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

然后整平耙细作畦,特别注意的是地黄不宜重茬。

2、间苗补苗:地黄苗高10~12厘米时,开始间苗,每穴留壮苗1株。

遇有缺株应于阴天及时补栽,补栽时应带土起苗,这样成活率较高。

3、中耕除草:地黄根茎入土较浅,中耕宜浅,避免伤根,幼苗周围的杂草要用手拔除,植株封行后,停止中耕。

4、合理追肥:地黄喜肥,除施足基肥外,在间苗后每亩施入过磷酸钙100千克、腐熟饼肥30千克以促进根茎发育膨大,封行时于行间撒施1次火土灰,促植株健壮生长。

5、适时灌溉:地黄前期需水量大,应勤浇水,后期为地下根茎膨大期,应节约用水。

雨季应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根腐病的发生。

6、除串皮根:地黄除主根外,还能沿地表长出细长地下茎,称串皮根,这些串皮根损失较多的营养,在田间管理的时候应及时铲除。

7、病虫预防:地黄的病害主要有斑枯病、轮纹病、枯萎病,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发生,6~7月发生严重,应注意及时防治。

虫害有红蜘蛛、地老虎、蛴螬等,按常规方法除治。

8、采收加工:地黄春栽时于当年11月前后地上茎叶枯黄时应及时采挖,采挖时应在畦的一端开35厘米的深沟,顺次小心摘取根茎,再利用专门的烤炉将其加工为熟地即成商品。

地黄的栽培技术地黄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黏性大的红壤土、黄壤土或水稻土不宜种植。

地黄是喜光植物,植地不宜靠近林缘或与高秆作物间作。

当土温在11~13℃,出苗要30~45天,25~28℃最适宜发芽,在此温度范围内若土壤水分适合,种植后一星期发芽,15~20天出土;8℃以下根茎不能萌芽。

从种植到收获需150~160天。

地黄育苗技术

地黄育苗技术

地黄育苗技术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具有补肾益精、滋阴清热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方面。

如今,地黄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其野生资源却在不断减少,因此地黄的人工栽培和育苗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地黄育苗技术,从生长环境、育苗方法、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黄的生长环境地黄是喜阴、耐半阴荫生长的植物,对土壤要求较为苛刻,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在栽培地黄时,应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黄壤或砂土为栽培土壤。

地黄生长的温度适宜为15-25°C,昼夜温差在10°C左右为宜。

二、地黄的育苗方法1. 种子播种法地黄的种子在播种前需进行浸种处理,浸种时间为12-24小时,然后取出晾干备用。

在播种前,需将土壤松散,翻耙整平,将种子均匀撒播在土壤表面,然后轻轻覆土,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播种后要注意保湿,避免水分过多或者过少,以免影响种子的萌发。

2. 分株苗培育法在地黄成熟期,可采用分株的方法培育地黄苗。

首先选择生长良好、根系茂盛的母株,将其挖出并从中央分成小块,然后将分株后的小块栽植到新的育苗土中,注意浇水保湿。

三、地黄的管理措施1. 种子发芽后,要及时进行稀苗,保持健壮的苗,薄弱的苗及时除去,以免影响整体生长。

2. 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

在干旱季节,适当增加浇水量,以保证地黄苗的生长需水。

3. 施肥要均衡,以有机肥为主,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适当进行有机肥和磷钾肥的配比施用,增加地黄苗的养分供应。

4. 合理的防治病虫害措施。

应定期检查地黄苗的状况,一经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四、地黄苗的移栽和长势调控地黄幼苗一般在发芽后20-30天左右,便可进行移栽。

移栽后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摘心控制地黄苗的生长,促进地黄茎叶的长势和发达。

可以适时进行地黄苗的整形修剪,有利于提高地黄的品质和产量。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地黄育苗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种子处理、育苗方法到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细致的操作和管理。

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栽培技术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是一种传统中药材,被称为“四大名药”之一。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生津润燥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肾虚、阴虚、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而地黄的品质与产量又与其栽培技术密不可分。

本文将介绍地黄的栽培技术,旨在对广大地黄生产者提供实用的指导。

一、适宜生长环境地黄原产于中国北方,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

地黄喜阳,但也怕高温。

夏季过热时,地黄会生长缓慢、无法开花结果。

但也不能太荫凉,掌握好合适的栽培环境是地黄成功种植的保障。

温度:地黄原产地温度适宜在10-26℃之间,应控制好夏季最高温度,选择遮阳、通风良好的地块种植。

湿度:地黄具有喜湿性,土壤湿度要在嫩叶期和花茎生长期时保持60%-70%左右,特别在开花期,宜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的情况下生产者可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保持土壤湿润。

土质:地黄土壤宜深厚而富含有机质,需保持土壤的酸碱度在6.5-7.5之间,如果土壤酸性过强,应当进行石灰调节,有机质含量不足时,可新鲜牛粪、叶质肥及骨粉等有机肥进行施用。

二、选择良种、科学布局地黄品种繁多,怎么样才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良种呢?首先,品种要适应当地气候及土壤环境,其次,要选择具有优异品质、高产的良种,进行良种扦插繁殖,以此进行规模化种植。

在布局上,地黄采取密植而不采用拨根方法。

可按照田畦分块种植,以利于地力调配、土壤修复。

在地黄的种植间距,以45厘米*30厘米为宜。

栽植时需注意插植方向和种植深度。

三、管理细节地黄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管理和细心的呵护,以促进芽、叶、花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

1.灌水:地黄喜湿,灌溉是其生长期的重要环节之一。

开花期为关键期,应增加耕地的湿润度,防止花荒影响产量。

2.施肥:地黄施肥需注意适量不宜过量。

在生长期间,应施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以满足地黄生长的养分需求。

3.除草:地黄生长过程中应进行及时的除草防虫工作,可利用草本植物等天然方式进行草害防治,若有虫害危害,应及时进行防治。

地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地黄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方法 - 药材种植技术

地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地黄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方法 - 药材种植技术

地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地黄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方法-药材种植技术地黄,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茎紫红色。

直径可达5.5厘米,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叶脉在上面凹陷,花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花果期4-7月。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地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地黄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方法。

一、品种选择与脱毒技术应用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脱毒中心从20世纪末开始,连续从全国各地搜集优质地黄品种和品系,如北京1号、北京2号、北京3号、河南85-5、金状元等,在无菌实验室对地黄茎尖进行诱导培养获得脱毒苗。

再将脱毒苗移栽大田生产脱毒地黄原种,可扩繁使用2~3年。

河南省孟州市2000—2002年引进脱毒地黄试验示范,2003年以来推广种植,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增产效果。

种植的地黄表现出生长势强、叶色浓绿、耐旱耐寒、抗病性强、块茎膨大快等特点,比未脱毒的相同品种增产11.6%~28.1%,且高品级生地黄约占30.7%,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目前,河南省农科院脱毒中心、温县农科所等单位也进行地黄脱毒技术研究,主导品种或品系有北京1号、北京3号、京九(03-2)、金皇后、85-5、红薯王。

二、选地与施基肥选择土壤结构疏松、地势平坦向阳、肥力中上等、排灌良好的中性至微碱性沙壤土、轻壤土或中壤土。

不能与花生、马铃薯、西瓜、棉花等作物连作。

每亩施优质烘干鸡粪250公斤或农家肥2500公斤、三元复合肥50~60公斤,硼砂、硫酸锌各1~2公斤。

微酸性土壤可施生石灰3~5公斤。

施基肥后深耕土壤30厘米,每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3公斤和5%辛硫磷颗粒剂2~3公斤撒犁垡头,耙细,再做成高25厘米、宽50~60厘米的高垄。

三、适期播种要求5厘米地温稳定在10~12℃时播种。

早春覆膜栽培于3月中下旬栽种,露地栽培于4月上中旬栽种。

选新鲜、无病、直径1~2厘米的块根,截成3厘米长的小段,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浸蘸催芽后起垄种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0厘米,每亩种植8000~10000穴,栽后覆土厚3~4厘米,压实后轻浇水。

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栽培技术

地 黄别名:酒壶花、怀地黄、生地、熟地等,为玄参科地黄属植物。

以块茎入药,地黄分为生地黄和熟地黄两种。

生地黄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主鄉病烦矂、阴虚低热、消渴、斑疹、吐血、紐血、崩漏、尿血等症。

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主治阴虚血少、目昏耳鸣、腰膝酸软、遗精、闭经、崩漏等症。

近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地黄有强心、利尿、镇静、降血糖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主产于河南、山西等省。

一、形态特征地黄为多年生草本。

株高25厘米〜40厘米,全株密被灰白色柔毛汗腺毛。

根状茎肉质肥厚,呈块状,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橘黄色。

种子多数、细小。

花期4月至6月,果期5月至7月。

二、生物学特性地黄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喜干燥,忌积水。

能耐寒。

对土壤要求,要求土层深厚、疏松、排氷良好的砂质壤土。

土壤酸碱度反应微碱性为好。

但不宜在盐碱性大、土质过黏以及低洼之地栽种。

忌连作,轮作期要在5年以上。

地黄根茎萌蘖力较强,芽眼多,易发芽生根。

生育期150天左右。

种子无休眠期,正常发芽率仅50%左右,在气温25℃左右,播后5天即可出苗;根茎栽种区在20℃左右,10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先长叶,后发根。

三、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周围无遮荫以及有一定的灌溉和排水条件的地块。

于头年冬季或第2年早春2〜3月份,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堆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

然后,整平耙细,作成宽1.3米的高畦或高垄栽种,畦沟宽40厘米,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二)繁殖方法 以根茎繁殖为主,亦可种子繁殖1、根茎繁殖作繁殖材料的根茎,生产上俗称“种栽”。

种栽的培育有3种方法。

种栽留种: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在当年春栽的地黄田间,选择生长健壮、无病的良种植株,或全部挖出,剔除劣种,挑选个头大、芦头短、抗病力强、芽密、根茎充实的作种栽。

然后将挑出的根茎,截成4厘米〜6厘米长的小段,按行距20厘米〜25厘米、株距10厘米〜12厘米,重新栽在另一块施足农肥、整平耙细的地块内。

生地黄的栽培技术

生地黄的栽培技术

生地黄的栽培技术生地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如能滋阴补肾、润肺止咳、补益脾胃等。

生地黄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品质和产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生地黄的栽培技术,包括生地黄的选址、土壤处理、种植时间、播种方法、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一、生地黄的选址生地黄是一种适应性强的植物,但要求生长环境温度适宜、土质土肥优良。

生地黄的选址应选择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空气流通等条件优越的地方。

避免选在陡坡、湿地、高压线下、污染源附近等不利环境下。

同时,要考虑收成和运输的方便程度。

二、土壤处理生地黄生长适应性强,但不同土壤对生长的影响也不同。

生地黄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对于酸性和过于干燥的土质不耐受,种植前需进行土壤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1. 在种植前翻耕土壤,蓄水。

好让土壤充分吸收水分,达到一定湿度,适宜生地黄种子的生长。

2. 为了提高土壤的肥力,放入沙子、腐叶土、牛粪等有机肥料,促进生地黄的生长。

3. 测定土壤PH值,根据所测数据调整土壤的PH值。

偏酸性的土质需要加入石灰,偏碱性的土壤需要加入硫酸。

三、种植时间生地黄的种植时间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状态、病虫害预防等确定。

生地黄最适宜的种植时间是每年春季、秋季两个阶段。

春季种植可选择3月底至4月初,秋季种植可选择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最大限度减少温度对植株的影响。

四、播种方法1. 生地黄的种子选用成熟的种子,质地要坚硬且表面平滑。

种子用田植机直接播种或在泥土中滾动后撒种,用小土拱覆盖约2厘米深。

2. 插枝繁殖是常见的繁殖方式之一。

在丰富的营养环境下,可以选择插条繁殖。

插条长度约为30cm,去掉叶片后插入土壤中,间距应为20至25cm。

五、浇水施肥生地黄整个生长期都需要充足的水分,但要注意避免土壤过湿和稀化土壤。

施肥时应进行基肥和追肥,以有机肥料为主,尤其是人畜粪便、兼有微量元素的农膜为佳。

嫁接时要在植株的底部涂抹促根剂,帮助新根快速生长。

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栽培技术

地黄栽培技术地黄,又名生地、熟地等,是一种用量较大的中药材。

地黄种植技术是什么?店铺分享了地黄栽培技术,一起来看一下吧。

地黄栽培技术一、选地整地地黄适宜在气候温和、阳光充足、排灌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土内生长(不能种在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内,以免水渍烂根),土质过硬则易使地下茎长成畸形,影响质量和产量,减少收入。

地黄易感染病害,切忌连作,对前茬作物要求也较严,忌以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做前茬,也不适合在种过棉花、芝麻的田里栽培,而以禾本科作物谷子、玉米、麦类做前茬为最好。

“三北”地区栽培的地黄以春种秋收为主,可于上冻前深耕30厘米左右,待翌年春季解冻后,每亩施堆肥500千克,并加拌过磷酸钙20~25千克做基肥,然后浅耕15厘米左右,耙碎,整平,即可栽种。

亦可采用畦田,一般畦宽1~1.2米,长10米,畦面要呈倾斜状,以防止积水。

地黄栽培技术二、地黄繁殖方法地黄一般采用根茎繁殖法。

繁殖所用根茎称种栽,留存种栽通常有以下3种方式:1. 窖藏种栽。

可于收获地黄时,选择品种优良,无病虫害的根状茎,储藏在地窖里越冬,以备来年开春使用。

2. 大田留种。

在收获时将留做种栽的地黄留在田里,待来年春季刨起做种栽。

3. 先栽后移。

春季栽的地黄,可于7月中下旬将留做种栽的刨出,移栽到别的地块上,使其在田间越冬,待翌年开春后刨出来做种栽。

实践证明,上述3种方法以第三种为最好,具有用种量少、粗细均匀、生活力强等优点。

栽种前要对种栽进行严格挑选,以有螺纹的中间一段为好,然后将其截成6厘米长的小段,并进行日晒,待断面收缩愈合后再下种。

按行距30厘米,内深15厘米,株距20~25厘米开沟,将种栽平放在沟内,然后覆土,稍压实。

气温在20~24℃时,15天左右即可出苗。

每亩用种栽30千克左右,种植8000~10 000株。

地黄栽培技术三、地黄栽培田间管理地黄出苗后,若发现缺株,要及时补栽。

从出苗到封垄前要追肥1~2次,每次每亩追施腐熟的人粪尿1000千克,或硫酸铵15~20千克(第二次可在苗株高20厘米左右时施入)。

地黄种植技术

地黄种植技术

地黄种植技术地黄(Scientific name: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ex Fisch. et Mey.)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

地黄具有滋阴补肾、清热解毒等功效,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黄种植技术。

一、选址1.土壤要求:地黄喜欢生长在肥沃松软的土壤中,且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

2.气候要求:地黄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年平均气温在12℃-18℃之间,年降雨量在600mm-800mm之间。

3.光照要求:地黄喜光但不耐强光,适合生长在半阴半阳或者遮荫下的环境中。

二、繁殖1.播种:一般采用春季或秋季播种。

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秋季播种时间为9月底至10月初。

播种前先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24小时左右,然后进行播种。

2.扦插:地黄也可以通过扦插繁殖。

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选取生长良好的地黄植株,将其茎部切段后扦插到肥沃松软的土壤中即可。

三、栽培管理1.浇水:地黄生长期间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多浇水以免造成积水。

2.施肥:地黄生长期间需要适量施肥,一般每年春季和秋季各施一次有机肥。

3.除草:地黄生长期间需要定期除草,以保持周围环境整洁。

4.病虫害防治:地黄易受到蚜虫、白粉病等病虫害的侵袭。

可采用农药喷洒、人工捕杀等方法进行防治。

四、收获与加工1.收获时间:地黄一般在种植后2-3年左右开始进入采收期。

采收时间一般在10月份左右。

采收时应选择天气晴朗干燥的日子进行。

2.加工方法:采摘下来的地黄先进行晾晒处理,待其干燥后再进行加工。

一般采用切片、研粉等方式进行加工,制成地黄片、地黄粉等中药材。

总之,地黄种植技术虽然看似简单,但是要想获得高品质的地黄中药材,还需要注意很多细节问题。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黄怎么种植好?地黄种植方法

地黄怎么种植好?地黄种植方法

地黄怎么种植好?地黄种植方法【地黄种植】地黄怎么种植好?地黄种植方法【专家解答】一、地黄选地种植:要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沙质壤土为宜,轮作期为十年。

二、地黄的品种选择:北京一号、北京三号、金九。

三、土地整理:结合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粗杂肥5方,硫酸型三元复合肥100公斤,做底肥深耕30厘米,亩用50%福美双1.5—2公斤+1.8%阿维菌素0.8—1公斤拌30—40公斤细沙土制毒沙撒施翻耕(耙)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线虫、枯萎病、茎基腐等病虫。

四、地黄的播种:1、地的土壤消毒:播后,沿播种带,用农抗120 +广枯灵300倍混合液地面喷雾进行土壤消毒处理,预防枯萎病、茎基腐病等病害。

2、地黄适宜种植时间:4月中旬采取地膜覆盖,确保一播全苗。

3、地黄种苗浸种:25%使百克1500X或菌克毒克250X或OS—施特灵250倍液中浸泡30分钟,晾干待播。

4、地黄除草方法:土壤封闭化学除草:3月下旬—4月上旬,播后苗前亩用200毫升施田补,兑水45-50公斤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倒行喷雾,一周内禁止人、畜进地,以免破坏药膜)。

五、地黄的田间管理:1、地黄的追肥方法:定苗后,每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5公斤或饼肥50公斤,中后期进入块根膨大期,每亩叶面喷施氮磷钾复合肥0.06公斤。

2、地黄的浇水方法:出苗后,应少浇水,保持黄墒为宜,地黄浇水的原则是三浇三不浇,三浇就是:出苗前干旱浇水,施肥后浇水,天久旱无雨、植株在中午呈萎蔫状态以及时浇水。

三不浇就是:天不旱不浇,中午气温、地温高时不浇,天阴遇雨不浇。

雨后或浇水后有积水应及时排除。

3、地黄的摘蕾方法:及时去掉花茎,以利集中养分供根茎生长。

六、地黄的病虫害防治:枯萎病、茎基腐病、轮纹病、斑枯病、病毒病、红蜘蛛、地老虎等都是它的常见病虫害,要注意防治。

中草药地黄的种植技术

中草药地黄的种植技术

中草药地黄的种植技术地黄,又称黄芪、黄秦、升麻、地血、土丹、地牛黄、地青、五倍子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地黄富含黄酮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生物碱、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补肾壮骨、滋阴补血、清热解毒、降血压、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因此在中医药中广泛应用。

地黄的种植技术是影响其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介绍地黄的种植技术。

一、地黄的适宜环境二、地黄的品种选择地黄的品种较多,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有“山东金地黄”、“云南地黄”等,其中山东金地黄是品质较优的地黄品种。

三、地黄的繁殖方法地黄的繁殖方法一般采用分根繁殖和嫁接繁殖两种方法。

(一)分根繁殖地黄分根繁殖是将成年植株拔出地面,清洗干净后,分离出生长良好、根系健壮的根茎分别种植。

一般在3-5年后就可获得新的茎杆和根系。

分根繁殖的种植基地应选择土质松散、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避免连种连作,以免土壤疲劳。

(二)嫁接繁殖地黄嫁接繁殖是将地黄的嫁接穗和砧木进行接合,形成嫁接苗,以增加地黄的产量和抗逆性。

一般选择树状地黄作为砧木,选择茎尖粗壮、尚未开花的地黄作为嫁接穗,进行清剪、接合和保护。

四、地黄的栽培技术(一)土壤准备地黄避免连作连种,选择排水良好、pH值在6.0~7.5之间的土壤。

在秋季进行翻耕,将秸秆等残留物质深埋于地下,保持土壤肥沃。

(二)施肥方法地黄的肥料主要是农家肥和人工有机肥。

在种植前充分施足肥料,在地下堆肥的予以深翻,增加土壤通透性。

(三)开墒根据不同的栽培区域和地域环境,选择合适的开墒时间和深度,保证地黄的生长发育。

(四)浇水和排涝管理地黄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充足的排涝。

施肥后要淋透,适量控制浇水时间和浇水量,以避免过浇和萎缩现象。

同时保持水分充足,增加土壤湿度,利于地黄的生长。

五、地黄的病虫害防治地黄的主要病虫害有泥线虫、叶斑病、锈病、炭疽病、黄花叶、菜粉虱等。

防治措施是加强基地卫生管理,加强田间管理,早期发现病虫害,及时控制药剂防治,以避免病害扩散。

地黄种植管理技术

地黄种植管理技术

地黄种植管理技术地黄又名生地、熟地,属玄参科地黄属植物。

其以根茎供药用,具有强心、利尿、镇痛、降血糖及保护肝脏等功效,其在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高产栽培地黄其主要技术及关键生产措施:一、选地整地。

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

于头年冬季或早春深翻土壤25厘米以上,每亩同时施入腐熟的堆肥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作基肥。

然后,整平耙细作畦,一般畦宽1.3米。

特别注意的是地黄不宜重茬,这也是选地上应注意的关键措施。

二、选种栽种。

一般栽培地黄以根茎作为繁殖材料,生产上称'栽子'。

地黄的'栽子'一般选用上一年7-8月栽培的'倒栽''栽子',这是因为'倒栽''栽子'作种用时,地黄产量高、质量好、且能防止品种退化。

在栽前,将'栽子'去头斩尾,取其中间段。

然后截成3-6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留二至三个芽眼,切口沾以草木灰,稍晾干后下种,一般种植密度行距30-40厘米,株距25-30厘米,在整好的畦面上挖深3-5厘米的小穴,每穴横放'栽子'1-2段,覆盖拌有粪水的火土灰1把,再用细土盖与畦齐。

每亩需'栽子'40-60千克。

注意选种时要尽量使用'倒栽''栽子',避免使用小商品,同时'栽子'要摘除掉'老母子'。

即上旬栽的种栽。

三、栽培技术:①温炕育苗:3月上旬,选背风向阳地块作苗床,北高南低,北面作高30厘米、宽20厘米的墙,南面与地面平,北墙和南墙相距2米,长度根据栽培面积和种栽数量而定。

把床内表面30厘米的土取出,更换经消毒后掺有土杂肥的细砂壤土,造好苗床。

将种茎截成3~4厘米长的小段,用生根粉浸泡半小时,捞出晾干,按株间距2厘米平摆于苗床上,洒水使土壤湿润,覆土1.5厘米,苗床上盖塑料膜,膜上盖草苫,早揭晚盖,保持床内温度20度以上,一星期左右出苗,苗高7~8厘米,有10片叶时,可掰下作种栽培大田。

地黄的追肥管理与栽培管理

地黄的追肥管理与栽培管理

地黄的追肥管理与栽培管理说到地黄,大家是不是第一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呢,确实地黄是一种中草药,药用价值较高,很多人开始专门种植了,那么今天的话专业人士就给大家来讲讲地黄的追肥管理与栽培管理!一、地黄的追肥管理1、地黄是喜肥植物,以施基肥为主,并根据地黄各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适时适量追肥,以促进生长发育、根茎肥大。

试验证明地黄的根际追肥及叶面追肥均有良好的效果。

地黄出苗后1个月开始形成大量肉质根茎,两个月后根茎干物质急剧增加,约两个半月封行,必须在封行前施追肥。

2、在地黄丛叶直径15厘米时(即俗称地黄苗碗口大时)可进行第一次根际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5千克对水施下,同时可进行叶面追肥,即叶面喷施0.05%~0.1%的尿素水溶液,每周1次,可连续喷施3~5次,若叶面缺绿时,可喷施硫酸亚铁水溶液。

此次追肥不宜过早,过早根系发育不全,没有吸肥能力,效果不佳。

第二次根际追肥在丛叶直径30厘米左右时,每亩可施过磷酸钙4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钾10~20千克,撒于植株周围,施后培土,以促进地黄的根茎生长伸展膨大,同时增加地黄的抗病性。

二、地黄的栽培管理1、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耐寒,生长适温为13~15℃。

怕多雨、积水和高温,耐半阴、干早。

梅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止积水受涝而烂根。

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注意肥液不沾污叶片,抽薹时增施l次磷、钾肥。

需肥量较大,喜欢持续100~150毫克/千克的液态氮肥(15℃5℃15或15℃10℃15),湿度保持在2~4标准水平之间2、在开花时节,考虑到花的质量和数量,可适当地增加光照。

日照长度不会影响开花。

虽然毛地黄是略喜阴植物,但当有充分的湿度和适当的低温时是可以在一定光照强度下生长的。

在开花之前,植物会出现8~12片叶子。

尽管植物生长的温度适应幅度在12~19℃,但在收尾阶段最理想的夜间温度为12~16℃。

将植物种植在有一定保护冷床的条件下,就可生长出高质量的植物与花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黄的栽培技术及管理
摘要:地黄是一种常见中药材,也是我国林下种植中药材的首选品种。

本文针
对林下种植地黄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以便供广大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地黄;栽培;管理
地黄(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Gaetn.)Libosch. ex Fisch. et Mey.),别名生地,是我国北方林下种植常见的中药材品种。

一、品种简介
地黄: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
培条件下,茎紫红色。

直径可达5.5厘米,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叶脉在上面凹陷,花在茎
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花冠外紫红色,内黄紫色,药室矩圆形,蒴果卵形至长卵形,花果
期4-7月。

地黄喜温和稍微有点湿润的气候,喜光、喜肥、忌积水,载培时易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
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粘土地根茎瘦细、质量差,不宜重茬,连作要在三年以上,前茬作物忌
萝卜,油料等。

二、栽培技术
1、选地
整地按倒栽田的要求选择地黄生产田。

可于头年秋收之后,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5000
公斤、饼肥150公斤,深翻30厘米。

第二年3月土壤解冻后,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4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尿素50公斤做基肥,整平耙细。

土壤黏重或低洼、排水不畅的田块,
做成底宽50厘米、高25厘米、顶面宽30厘米的垄,在垄面上种植2行。

地势平坦、土壤
透水性好的田块做成1.5米宽的平畦,田块四周开挖排水沟,雨季做好排水工作。

2、栽植
以根茎繁殖为主,秋季采挖时,选指头粗细的种根沙埋贮存,到来年开春后大地化冻,
施足基肥,整平土地,将种根截成3至5厘米的小段,以行株距30×30厘米开穴,每穴大根
时放一段,小根放两段,撒少许草木灰(石灰亦可)复土6厘米,15--20℃时10天可出苗,
一般亩用种量40至50公斤。

苗高5厘米时,结合除草,间苗,每穴留一棵,如有缺苗断垅
者可补载,亩留基本苗4000至6000株,土地肥活者,可适当稀些,贫瘠土地可稍稠些,8000到1万也行。

3、施肥
地黄的生长期较长,施肥时要以长效肥为主,速效肥料为辅。

试松土、深中耕、苗旁浅
松土,垅间深中耕,植株封行后,不宜中耕松土,要施以追肥,以稀人粪尿为主,亩用硫酸
铵20公斤,饼肥50公斤,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立夏前后,第二次在暑前后,因暑前后地
下根茎正在膨大,所以施肥要及时,施肥后,如遇天气干旱,要急时浇水。

切忌大水灌漫,
不然要烂根,影响产量,夏季雨水较多,在植株封行前要结合松土培根,以免根部积水。


发生抽苔现象,要急早去苔除蕾,促使养分集中于地下根茎生长,如管理得当,亩产鲜地黄2000--5000公斤。

4、田间管理
排灌出苗前一般不浇水。

地黄生长中后期,应节制用水,不能漫灌,雨后应及时排水。

当地黄叶片中午萎蔫下垂,傍晚不能直立时(地黄需水临界期),应及时浇水。

平时浇水应
做到“三浇三不浇”即沲肥时浇,夏季暴雨后小浇(防止雨后天晴烈日暴晒)、旱象严重时勤浇;天阴有雨时不浇,中午烈日下不浇,天不旱不浇,地黄苗长势过旺不浇。

中耕除草生长前期,可浅锄两遍,结合施肥锄表土3-5厘米深,要做到封行前无杂草。

封行后地下茎开始生长,停止中耕,杂草宜用手拔,以免伤根。

摘蕾、云“串皮根”除留结种子的植株外,应及时摘除花茎花蕾和沿地表生长的“串皮根”。

三、病虫害防治
1、枯萎病防治:
①实行轮作。

②选择无病种栽和浸种处理,③种植采用高垄种植,避免大水漫灌,雨
季及时排水,保证田间无积水。

④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⑤重
在早期预防,在5月底到8月,先用80%大生800倍液喷药预防,再选用58%甲霜灵锰锌
500倍液、5%菌毒清4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50敌克松500倍液轮换喷雾,保证药液渗透到茎基部和根部,间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斑枯病与轮纹病防治:
①清除菌源,地黄收获后,收集病叶,集中掩埋或烧毁。

②加强水肥管理,避免大水
漫灌,雨季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③在发病初期,先
用70% 代森锰锌600倍液喷洒保护,多面手用50%多菌灵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20%三唑酮1000位液交替喷洒防治。

3、病毒病防治:
种植脱毒种苗。

脱毒地黄连续在生产上种用两年后,病毒再感染严重,增产效果下降,
最好能够两年更换一次新种栽。

在地黄未感染前注意防治蚜虫,发病初期可用3.85%病毒必
克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4、虫害防治:
①小地老虎防治方法清除杂草,尤其是刺儿菜,以减少虫源。

灯光诱杀成蛾。

用红糖
或其它代用品60份、酒10份、水100份、加90%晶体敌百虫原药1份,按比例配成。

距地
1尺高.每3~5亩苗地放置一盘,次晨取回,清除死蛾。

堆草诱杀。

傍晚在苗地推置新鲜的
树叶、菜叶及杂草,草堆长2尺,高O.5尺,相距lO~l5尺;次晨拣草堆下的幼虫,逐堆搜捕。

五天后更新草堆。

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1斤加饵料100斤制成毒饵,在傍晚撤至地面
诱杀。

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施在幼苗上防治二至三龄幼虫。

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等。

②甜菜夜蛾的防治方法坚持成虫和卵期监测,准确掌握防治时机,在5~6月初发期
及早清除田内外杂草,注意在早发田里防治甜菜夜蛾;7~8月发生盛期以药剂防治为主,主
要应用米满、菜喜、绿茵特灵、除尽等药剂。

重发生田块可以采用叶面喷雾加上地面撒施毒
饵的办法。

药液中加入中性洗衣粉、柴油等增效以提高防效。

施药最好在卵盛期的早晨或傍晚,注意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交替轮换使用,避免使用高毒的有机磷农药或多次连用拟除虫
菊酯类农药。

同进结合使用人工捉虫、抹卵、灯光诱杀、性诱芯诱杀等措施。

③朱砂叶螨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清除田梗、路边和田间的杂草及枯枝落叶,耕整土地以消灭越冬虫源。

合理
灌溉和施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虫能力。

生物防治:利用有效天敌如:长毛钝绥螨、德氏钝绥螨、异绒螨、塔六点蓟马和深点食螨瓢
虫等,有条件的地方可保护或引进释放。

当田间的益害比为1:10~15时,一般在6~7 天后,害螨将下降90%以上。

化学防治:加强田间害螨监测,在点片发生阶段注意挑治。

轮换施用化学农药,尽量使
用复配增效药剂或一些新型的特效药剂。

效果较好的药剂有:40%的菊杀乳油2000~3000倍液,或40%的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或20%的螨卵脂800倍液。

也可用波美0.1~0.3
度石硫合剂(注意瓜类作物上浓度不超过0.1波美度),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1500
倍液。

四、采收及加工
秋季10月份,地上叶片逐渐枯黄,选晴天挖出根茎,抖净泥土,除掉须根,如用鲜地黄,即可沙埋贮存待用,干地黄生晒,火烘均可,边烘晒边发汗,至根块无硬心,质地柔软
为止。

熟地黄制法:将生地黄洗净凉干,泡入黄酒中,约3至5天,然后放锅内加清水烘煮,每百
斤鲜生地用黄酒10斤,清水30斤,待酒味浸入地黄后,一般需2至3小时,然后捞出地黄
稍凉后放太阳下曝晒,甚至干燥即为熟地,一般折干率30%左右。

如遇阴雨天不能晒用急火
快烘,边烘边将地黄块茎压扁,小心切勿压烂,以防浆汁外溢,影响产量,降低药材质量。

压时要轻,切忌独压,一次压不好,最好要隔一段时间再压,三次五次均可,以后慢慢干燥。

因生地含糖性较高,干的成度以挡手不粘,手摸为干硬为主,否则将为湿货,不为扩干计算,切记勿用硫磺熏蒸。

结束语:
地黄做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广泛栽植,特别
是对林下种植,更是发挥了其适宜间种的特点,促进了林业生产结构调整,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地黄的种植与管理技术《新农村(黑龙江)》2013年第10期白彦俊
[2]甜菜夜蛾的防治措施《湖南农业》2001年06期习永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