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信息系统维护管理规定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维护制度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维护制度一、背景和目的为了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安全性,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操作流程,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维护工作,包含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数据安全等方面。
三、相关职责1. 企业管理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负责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组织、协调和引导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审核和批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维护策划和预算;•确保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2. 信息技术部门(以下简称IT部门)•负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技术支持;•安装、配置和更新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监控和维护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定期检测系统性能并进行优化和升级;•处理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故障和应急事件。
3. 人力资源部门•供应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需求和建议;•搭配IT部门完成系统的安装和配置工作;•负责系统中人员档案的管理和维护;•帮助IT部门进行系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
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维护流程1. 维护计划的订立•IT部门依照企业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订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维护计划;•综合考虑系统的硬件、软件、安全等方面的维护需求。
2. 维护工作的实施•IT部门依照维护计划,进行系统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维护工作;•定期检测系统性能,对系统进行优化和升级;•处理日常维护中显现的故障和应急事件。
3. 数据备份和恢复•IT部门定期对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依据备份策略订立定期备份计划,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在发生数据丢失或系统瓦解时,及时进行数据恢复。
4. 系统安全管理•IT部门负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健全系统访问权限管理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系统;•加强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
5. 维护记录和评估•IT部门负责记录和归档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维护日志;•对维护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供应维护报告,向负责人汇报维护工作的进展情况。
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工作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管理规定************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XX月XX日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排除故障,充分发挥运维人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作用,依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二级保密资格标准》,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是指在日常工作和科研生产活动中配备和使用的各类应用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网络设备、外部设施设备、存储介质、办公自动化设备、声像设备和安全保密产品等。
第三条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应当符合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禁止以下行为:(一)将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接入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二)在未采取防护措施和情况下,在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三)使用非涉密信息系统、非涉密信息设备和非涉密存储设备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四)在未采取保密措施的有线或者无线通信中传递国家秘密;(五)未经安全技术处理,将退出使用的涉密信息设备、涉密存储设备赠送、出售、丢弃或者改作其他用途;(六)擅自卸载、修改涉密信息系统、涉密信息设备和涉密存储设备的安全技术程序、管理程序;(七)擅自访问、下载、存储、传输知悉范围以外的国家秘密;(八)擅自扫描或者检测涉密信息系统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保密产品以及应用系统等。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的运维人员。
第五条总经理是公司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安全保密工作第一责任人,对公司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和存储设备负全面领导责任。
第六条分管信息化公司领导是公司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存储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安全保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对公司信息系统、信息设备、存储设备和保密设施设备管理负具体领导责任。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
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
四、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1.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2.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3.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4.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5.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信息化办公室。
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架构一、运行维护组织1.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
作为信息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
2.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
信息化运维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信息化运维队伍建设,规范运维人员的行为,提高运维工作质量,确保信息化系统稳定、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信息化运维部门所有人员。
第三条信息化运维人员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四条信息化运维人员职责:1. 负责公司信息化系统的日常维护、故障处理、升级优化等工作;2. 参与信息化项目实施,对项目进行技术支持和保障;3. 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安全监控,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并采取措施;4. 收集用户反馈,对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5. 参与制定和实施运维管理制度,提高运维工作效率。
第五条信息化运维人员权限:1. 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必要的操作和维护;2. 对系统故障进行处理,必要时可暂停系统服务;3. 对信息化系统进行安全监控,发现安全隐患有权采取措施;4. 对运维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三章培训与考核第六条信息化运维人员应定期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第七条信息化运维人员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
1. 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等方面,考核结果作为晋升、奖惩的依据;2. 平时考核:根据工作表现、完成情况、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考核。
第四章工作流程与规范第八条信息化运维人员应按照以下工作流程进行运维工作:1. 收集问题:及时发现、收集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问题;2. 分析问题: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问题原因;3. 处理问题:根据问题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4. 验收问题:对处理结果进行验收,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第九条信息化运维人员应遵守以下规范: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2.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系统维护,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问题;3. 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风险;4. 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开展信息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章奖惩与问责第十条对表现优秀的运维人员,公司给予奖励;对工作失误或违反规定的运维人员,公司给予相应处罚。
会计人员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人员使用信息系统的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会计人员及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第二章信息系统使用规定第四条会计人员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
第五条会计人员使用信息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合法合规。
(二)安全保密:对信息系统中的会计信息严格保密,防止泄露。
(三)规范操作: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责任到人:明确会计人员在使用信息系统过程中的责任,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六条会计人员使用信息系统,应遵循以下规定:(一)用户名和密码管理:会计人员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泄露给他人。
(二)权限管理:会计人员应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需求,合理设置和调整权限。
(三)数据录入:会计人员应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数据修改:未经授权,会计人员不得擅自修改已录入的数据。
(五)系统操作:会计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系统操作,确保操作规范。
第三章信息系统维护与安全管理第七条信息系统维护:(一)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二)及时更新系统补丁,防止系统漏洞被利用。
(三)对系统故障进行及时修复,确保会计工作不受影响。
第八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一)加强信息系统安全意识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三)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防止恶意攻击。
(四)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系统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系统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系统维护管理工作指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更新和修复,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第四条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系统维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本制度。
第二章维护管理人员第五条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熟练操作系统、网络设备和数据库管理等。
第六条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当遵守公司相关规定,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私自泄露公司机密信息。
第七条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加强自身学习和提高,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安全威胁,不断提升自身维护管理水平。
第三章维护管理工作流程第八条系统维护管理工作应按照《系统维护管理流程》进行,包括系统备份、定期巡检、系统更新和修复等一系列工作。
第九条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由专职维护管理人员负责,定期进行系统备份和巡检,记录系统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一旦发现系统异常或故障,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当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制定相关安全措施,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包括加强网络安全、防火墙设置、账户权限管理等。
第十二条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第十三条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定期组织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全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第五章异常处理第十四条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发现系统运行异常或故障,应当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确定故障原因并进行修复。
第十五条对于无法解决的故障,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向上级报告,并进行跟踪处理,直至解决问题。
第十六条规避系统故障对公司运营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第六章定期维护第十七条定期维护是系统维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包括系统更新、数据库优化、软件升级等。
第十八条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和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确保系统性能和稳定性。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三、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四、运行维护管理的基本任务:1.进行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和维护管理,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态,保证系统各类运行指标符合相关规定;2.迅速而准确地定位和排除各类故障,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所承载的各类应用和业务正常;3.进行系统安全管理,保证信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信息的完整、准确;4.在保证系统运行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维护效率,降低维护成本;5.本办法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信息化办公室;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架构一、运行维护组织1.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作为信息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2.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在管理层面,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考核;在操作层面,信息化办公室就是实体的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信息化办公室直接对处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负责,并接受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3.信息化办公室应对工程处信息化建设制定技术规范、作业计划、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案、培训教材等,各部室应积极配合;二、信息化办公室运行维护职责1.信息化办公室管理职责1贯彻国家、行业及监管部门工程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信息系统的维护规程、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责任制度;2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评定工作,掌握运行质量情况,制定质量指标,并对各部门综项和部门网站定期检查考核;3信息系统发生较大三级或以上故障时,负责必要的资源协调和处理工作,并在事后组织分析总结,制定防范措施并执行;4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巡检包括对信息系统及设备性能测试、维护人员日常维护作业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机房环境检查等;5负责组织信息系统维护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组织维护人员参加各种信息技术认证培训和考试,提高维护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6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7负责对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规范性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8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工作;2.信息化办公室维护职责1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配套网络和监控,OA系统日常维护工作,制定日常维护作业计划并认真执行,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2对于系统的所有维护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善增加都必须制定维护记录,定期向部门领导进行维护汇报;3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负责落实系统安全运行措施;4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档案资料的存档,及时更新有关资料;5严格按照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等相关制度、流程和规程;6每年至少有一次全处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巡回检查,全面检查各维护作业计划管理、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备份及日志管理、机房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制度的落实情况;该检查可以和设备技术巡检同时进行;7负责机关财务ERP软件环境设置;8负责对OA平台系统的各项工作管理:OA的数据的备份管理、各部门的OA平台上的工作流提供培训、维护等技术支持、OA系统不定期的升级与各功能的维护;9协同各相关部门对工程处综合项目管理软件各项目部录入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按文件评分汇总,最后按汇总对全处通报;10保障工程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防范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1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维护规程和系统安全运行措施,负责制定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实施细则;12及时查阅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文件,按时完成上级领导部门交办任务,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执行结果;13负责组织和编制系统优化、升级需求,上报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审核;获得批准后,参与实施;14跟踪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根据相应发展制定工程处信息化系统及硬件升级计划,审核通过后,具体实施;三、维护界面划分1.信息系统设备现场、物理环境的维护工作由所属机构的信息系统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负责;2.信息系统的市电电源由物业管理中心负责维护;3.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信息系统的监控和维护工作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维护和更新相应操作规范和技术文档;第三章运行维护工作基本制度一、突发事件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攻击类事件、故障类事件、灾害类事件三个类型;具体标准参见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当系统出现突发事件时,信息化办公室维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根据事件类型,启动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二、信息系统故障解决要求1.信息系统出现无法进行本地解决的,应向上级领导及上级部门进行申告故障;对无法解决的故障,应立即向软硬件最终提供商、代理商或维保服务商以下简称厂商提出技术支持申请,督促厂商安排技术支持,必要时进行跟踪处理,与厂商一起到现场进行解决;2.如果故障问题比较严重并牵扯到相关部室,在解决故障期间应给相关部室进行通知,提前做好备份工作;3.厂商技术人员现场处理故障时,当地维护人员应全程陪同并积极协助,并在故障解决后进行书面确认;4.故障解决后,维护人员应对故障的产生原因、解决方案填写详细记录,对以后如果出现类似问题可以有个参考方案;5.对于系统隐患或暂时不能彻底解决的故障应纳入问题管理,每月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三、信息系统变更管理1.信息系统变更包括硬件扩容、冗余改造、软件升级、OA系统升级及模块更改、搬迁、数据维护等工作以及电子表格模板、文档模板、安全策略、部署的改变等;2.信息化办公室应保证在线系统的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的稳定,未经过审批通过的方案,不得自行对系统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进行任何变更及调整;3.变更包括紧急变更和普通变更;紧急变更指由于故障处理等的迫切需求而引起的,目的是保持或者恢复正常工程,无法进行书面请求和审批;普通变更指非紧急变更,例如综项评分表单的更改、OA系统模块的更改;对于普通变更,应有执行人员根据变更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通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经审核同意后进行变更;变更前应制定相应的执行措施,如出现错误如何回退等情况;4.原则上,变更必须在夜间非主要工作时间进行,维护人员可以在备用服务器上进行先期模拟变更,对变更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解决方案应有备案;5.对于紧急变更需求,允许口头申请、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事后,对变更的后的系统及硬件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确认无误后,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并完成相关文档资料的更新工作;四、维护作业计划管理1.信息化办公室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维护制度,保障工程处网络的正常使用;2.维护制度要求在每次维护结束后填写维护记录,对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解决;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3.维护时间,原则上应在晚上或非工作时间进行;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对受影响的部室通知后,进行解决;4.数据备份、存储和管理应根据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制订作业实施步骤;五、信息化检查管理信息化办公室每年至少一次对全工程处范围信息系统相关的机房环境、计算机硬件、配套网络、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一次检查;信息系统的检查的具体实施:1.制定技术检查计划,列出检查重点、内容、要求,形成固定检查表格;2.收集设备运行故障和隐患;根据年度检查重点、内容,调查设备近期运行情况,统计出各类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曾出现的故障;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对一些需要厂家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与厂家沟通,制定解决方案,以供检查过程中实施、解决;3.检查完毕后应对本次检查填写详细记录和问题汇总;4.组织相关人员对信息化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解决,牵扯到相关部门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后进行处理;六、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1.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技术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包括但不限于:1信息系统相关技术资料;2机房平面图、设备布置图、ip地址分布图;3网络连接图和相关配置资料;4各类软硬件设备配置清单;5设备或系统使用手册、维护手册等资料;6上述资料的变更资料;2.软件资料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1所有软件的介质、许可证、版本资料及补丁资料;2所有软件的安装手册、操作使用手册、应用开发手册等技术资料;3上述资料的变更记录;以上详细参考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七、备份及日志管理1.原则上,应对各项操作均应进行日志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等详细信息;维护人员应定时对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进行审查,对异常事件及时跟进解决,并形成日志审查汇总意见报上级维护主管部门审核;安全日志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1对于应用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系统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访问记录、对敏感数据或关键数据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操作记录以及其他重要系统操作记录的日志;2对于操作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日志;3对于mysql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数据库登录、库表结构的变更记录;2.信息化办公室应针对所维护系统,依据数据变动的频繁程度以及业务数据重要性制定备份计划,经过上级维护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3.备份数据应包括系统软件和数据、业务数据、操作日志;4.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备份日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5.信息化办公室应按照实际维护工作相关要求,根据业务数据的性质,确定备份数据保存期限,应根据备份介质使用寿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恢复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具体措施参照数据保密及数据备份;八、机房管理原则上,机房环境应达到或者接近国家标准GB50174-2008描述的C类机房标准;具体要求如下:1.安装服务器等重要设备的主机房具备有效的防火、防水、防雷、防静电、防有害生物、应急照明等措施和设备;2.机房电源环境应该有UPS供电,且必须占用单独的电源插座,不得多台设备共用电源插板;主备用机器的电源、同一台设备的主用和冗余电源必须分离;3.电源线和网线布放情况应顺直不凌乱,避免交叉混放,设备配置排放要求整齐清晰,设备连接线缆应顺直不凌乱;4.原则上,机房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米;5.机房应安装独立空调来保证机房温度、湿度,15平方米机房可采用普通空调;6.机房内均应有经消防认证的消防设施,机房的消防采用二氧化碳灭火装置;7.无关人员未经管理维护人员的批准严禁进入机房;非机房管理人员进出机房由管理人员陪同,做好访问时间、目的、人数等详细记录;8.机房内严禁吸烟、饮食、睡觉、闲谈等,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等污染物和强磁物品及其它与机房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9.管理人员统一管理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10.当机房的交流供电系统停止工作时,维护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领导及部门报告并采取可靠措施尽快恢复;无法及时恢复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在计算UPS蓄电池的工作电压降至最低前,应通过正常操作及时关机;11.雷雨季节应加强对机房内部安全设备、地线、信号线及防护电路的检修;具体措施参照机房管理制度及布局图;九、信息系统安全保密管理1.信息安全应满足国家、集团和公司各级监管部门和信息安全保密的各项规定及要求;2.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3.若发生系统信息泄密事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并按照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开展补救工作;4.在外网设备上设定病毒与木马拦截,路由管理帐号禁止透漏给非信息管理人员,设定非工作需求的网络软件禁止联网,禁止非允许的网络设备、软件连接工程处信息系统;5.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守和执行信息安全保密相关规定;6.对于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系统,系统网络管理员密码使用习惯应严格遵循如下要求:系统网络管理员不定期更换一次密码,密码的长度不小于8位、且同时包含数字和字母等字符,不得使用最近一次使用过的密码等;7.重要系统和敏感数据应存放于单机环境,由使用人员设定密码保护,防止非授权人员进行访问,密码位数必须在6位以上;如果存放在文档服务器上,需由信息系统维护部门建立文档服务器访问控制措施,并指定系统管理员;运行参考请参照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3篇)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的制定,为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明确岗位责任,规范系统操作,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维护管理水平。
第二条本制度针对本公司系统运维人员设立、设备资源、系统用户、第二章第三条第三章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运行操作和系统日常维护的管理。
运维管理范围系统运维的主要范围包括机房环境、设备资源、系统用户、运行操作和系统日常维护等的管理。
运维管理职能系统运维人员具体承担“____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系统管理员负责系统服务器等硬件设备的巡检和维护,负责操作系统的巡查和维护,负责系统硬件和系统故障的及时处理,负责系统级配置用户和____的管理,负责系统配置的优化,为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可靠的平台。
系统应用管理员负责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的维护工作,主要包括:数据库中用户及其权限的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巡查工作、应用层软件的维护和管理、系统运行状态的分析、应用层系统问题的应急响应。
第四章____管理第七条认真执行____管理制度,强制保障____强度,并定期更换。
第八条____设置规则:____位数不少于____位,____结构由字母、数字混用组成。
第九条服务器系统____由系统管理员管理、应用系统和数据库____由应用管理员负责。
第十条所有____需要在资料管理员处备份,并保障三个月更换一次。
第十一条负责____管理的人员因故外出时,____交由领导或由领导委任相关人员进行管理,____管理回岗时应及时将____收回,并进行更换。
第五章系统定期巡检第十二条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相关设备的定期巡检工作,内容包括。
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的升级,开放端口的控制,防病毒软件的记录、系统日志、操作记录等相关文档的____。
第十三条应用系统管理人员负责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定期巡检工作,内容包括:每日检查数据库及其应用的可用性;每日检查自动备份是否成功及备份日志,发现问题及时手动备份;每周检查日志文件中最近时期的警告日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周检查数据库表的剩余空间,及时增加或扩展数据文件。
信息技术管理和系统维护制度

信息技术管理和系统维护制度1. 前言本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管理和系统维护工作,确保企业的信息技术系统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全部员工在使用、维护和管理信息技术资源时,都必需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任何违反制度规定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2. 责任和权限2.1 责任分工(1)企业管理层负责订立和修订信息技术管理和系统维护制度,并向全体员工进行宣传和培训。
(2)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订立和执行有关信息技术管理和系统维护的具体实施方案。
2.2 权限调配(1)只有经过授权的员工才略使用信息技术资源,并依据自身职责和需要获得相应的权限。
(2)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对员工的权限进行管理和调整,确保权限的合理调配和使用。
3. 信息技术设备和资源的保护3.1 硬件设备保护(1)全部信息技术设备必需安装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防止物理损坏和偷窃。
(2)定期对硬件设备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3)禁止非授权人员擅自更改、拆解、移动或损坏信息技术设备。
3.2 软件系统保护(1)全部软件系统必需经过合法授权,并及时更新到最新版本。
(2)禁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安装、修改或删除软件系统。
(3)建立系统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4)确保软件系统的许可证合法有效,避开侵权行为的发生。
3.3 数据保护(1)建立数据备份和灾备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2)禁止非授权人员访问、修改或泄露紧要数据。
(3)对关键数据进行加密和访问掌控,防止数据遭到非法访问和窜改。
(4)订立数据清理和销毁规范,确保不再需要的数据被安全地清除。
4. 系统维护和升级4.1 系统维护(1)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开系统异常或故障对业务的影响。
(3)规范系统运维流程,记录和跟踪系统运维的工作日志。
4.2 系统升级(1)定期对系统进行版本升级和安全补丁更新,及时修复漏洞和强化系统安全性。
(2)订立系统升级计划,确保升级过程的可控性和业务连续性。
信息系统维护与更新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维护与更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规范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订立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医院相关法规、政策以及信息系统的管理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的信息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第三条定义1.信息系统:指医院内部使用的各类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软件系统等。
2.维护:指对信息系统硬件设备、软件系统进行日常巡检、故障排出、备份等操作。
3.更新: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进行升级、安装补丁、加添新功能等操作。
4.管理负责人:指医院内负责信息系统维护和更新工作的管理人员。
第二章信息系统维护管理第四条维护内容1.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包含计算机主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对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包含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对信息系统进行日常监控,及时发现并排出故障。
4.对信息系统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第五条维护方法1.硬件设备巡检: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包含硬盘、内存、电源等,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设备。
2.软件系统巡检:定期检查系统补丁和病毒库的更新情况,及时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3.监控故障排出:建立信息系统故障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4.数据备份:定期对信息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包含数据库、文件系统等,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的位置。
第六条维护记录1.维护负责人需每天填写维护记录表,记录维护内容、维护时间、维护结果等信息。
2.维护记录需保管至少三年,供后续查阅和分析。
第三章信息系统更新管理第七条更新准备1.定期评估信息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并确定需要进行更新的软件和硬件。
2.订立认真的更新计划,包含更新的内容、时间布置、更新方法等。
第八条更新执行1.在更新过程中,需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尽量减少对医院正常工作的影响。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有效防范化解信息安全风险,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属于“管理办法”,适用于信息系统运维管理。
第二章信息系统维护管理第四条为保证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必须合理配备人员,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第五条信息中心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以及安全控制工作,对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突发故障进行初步诊断,并调度、联络相关人员执行相应的维护任务。
在故障处理完成后,须填写附件1《信息系统运行情况登记簿》,并作为运行过程的原始记录保存留档。
第六条信息中心负责定期组织对网络系统、应用系统的漏洞扫描工作,并对发现的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进行修补。
第三章信息系统监控管理第七条信息中心人员实行值班巡检制,完成对信息系统、网络环境及机房场地的日常监控任务。
第八条信息中心值班和运行维护人员应确保例行的巡检工作,机房值班人员定期对机房环境、硬件设备的巡检,网络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对的网络设备、线路巡检,应用维护人员负责定期对的各类应用系统运行状态的巡检。
具体操作详见《信息系统日常监控实施细则》。
第九条应通过自动化监控工具对关键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信息采集和自动报警。
信息中心值班和运行维护人员承担监控职责,及时根据监控告警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应对。
第十条由第三方厂商发起的定期巡检,应由信息中心提前审核巡检步骤,并进行全程陪同,复核巡检操作,确保系统安全。
第十一条日常值班和维护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信息系统日志或监控系统有告警或错误信息时,须对报警日志或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
并按照附件2《信息日志分析记录表》进行记录。
第四章信息系统安全事件管理第十二条安全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灾害、设备软硬件技术故障、人为失误或破坏等原因影响到单位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出现业务中断、系统破坏、数据破坏或信息失窃或泄密等情况,对单位造成不良影响以及一定程度直接和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事件。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保障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的运行维护管理活动,涉及人员、流程、技术、安全等方面。
第三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持续改进”的原则,确保信息系统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四条设立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部门(以下简称“运维部门”),负责全面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运维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二)监控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三)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巡检、保养和升级;(四)负责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工作,防范安全风险;(五)组织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
第六条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运维部门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第三章运行维护流程第七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应遵循以下流程:(一)故障发现与报告:运维人员应定期巡检信息系统,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并记录;(二)故障分析与处理:运维部门应迅速分析故障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三)故障恢复与验证:故障处理完成后,应进行系统恢复和验证,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四)故障总结与改进:运维部门应对故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防止类似故障再次发生。
第八条对于计划内的系统升级、维护等操作,应提前通知相关部门,确保业务不受影响。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九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可靠。
第十条运维部门应制定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和安全措施,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评估。
第十一条运维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不得擅自修改系统配置、泄露系统信息或进行其他违规行为。
第十二条运维部门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4篇)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公司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需要,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工作。
第三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是指针对公司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进行的相关管理工作。
第四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公司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第五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原则是合规性、高效性、持续性、专业性。
第二章职责与权限第六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制定与完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二)负责信息系统的日常运维工作,包括硬件设备维护、系统软件更新、应用程序管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三)制定与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措施,防范和应对各类安全风险;(四)监控信息系统的性能和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五)配合其他部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和技术支持;(六)定期评估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七)组织开展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培训和技术交流。
第七条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权限包括以下内容:(一)拟定、修改和废止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二)制定和实施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措施;(三)调配人员进行信息系统运维工作;(四)调配和使用信息系统的相关资源;(五)提出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的改进意见。
第三章运维工作流程第八条信息系统运维工作的流程如下:(一)接收问题---根据用户反馈和系统监控数据,接收信息系统问题;(二)分析问题---对接收到的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制定;(三)处理问题---根据解决方案和工作安排,及时处理问题;(四)验收问题---处理完问题后,进行问题的验证和验收;(五)记录问题---将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包括问题的原因、处理方法和效果等;(六)总结经验---根据记录的问题和处理过程,总结经验并形成知识库。
第九条在执行信息系统运维工作流程时,需遵循以下原则:(一)问题优先---优先处理对公司运营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二)时间敏感---及时处理需要立即解决的问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三)问题回溯---对影响公司运营的重大问题进行回溯,找出问题根源,并提出长期解决方案;(四)资源合理分配---根据不同问题的紧急程度,合理调配人员和资金。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4篇)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服务器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稳定、高效、便捷、经济的原则,确保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第四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负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工作内容第五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包括以下内容:(一)系统性能监控和性能优化;(二)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三)网络设备维护和管理;(四)系统备份和恢复;(五)软件版本升级和安全补丁安装;(六)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七)系统日志分析和记录;(八)用户账户管理和权限控制;(九)统计分析和报表编制。
第三章职责和权限第六条信息系统管理员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一)负责系统性能监控和性能优化;(二)负责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三)负责网络设备维护和管理;(四)负责系统备份和恢复;(五)负责软件版本升级和安全补丁安装;(六)负责故障排除和问题解决;(七)负责系统日志分析和记录;(八)负责用户账户管理和权限控制;(九)负责统计分析和报表编制。
第四章工作流程第七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定期检查系统性能,并进行性能优化;(二)定期备份数据库,并进行恢复测试;(三)定期检查网络设备,并进行维护和管理;(四)定期升级软件版本,并安装安全补丁;(五)及时处理系统故障和问题,并记录分析;(六)定期分析和记录系统日志;(七)按要求进行用户账户管理和权限控制;(八)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报表编制。
第五章安全保密第八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遵守公司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第九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不得将系统账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不得私自修改系统配置和权限。
第十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人员应定期更新自己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增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三篇)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运行维护组织第二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由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并设立专门的运维团队。
第三条运行维护团队的组织架构按照信息技术部门的要求制定,并根据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合理设置。
第四条运行维护团队的主要职责包括:系统巡检、故障处理、系统优化、系统升级、备份与恢复等。
第三章运行维护流程第五条运行维护流程应包括以下环节:巡检、故障上报、故障处理、系统优化、备份和恢复。
第六条巡检环节应包括对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备等的检查,并及时上报存在的问题。
第七条故障上报环节应包括对巡检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和上报,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第八条故障处理环节应由运维团队按照问题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进行处理,并及时跟进和解决。
第九条系统优化环节应根据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巡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调整。
第十条备份和恢复环节应按照备份计划进行定期备份,并测试备份数据的可用性和恢复能力。
第四章运行维护措施第十一条运行维护应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
第十二条运行维护应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第十三条运行维护应建立完善的日志管理机制,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活动,便于故障排查和问题分析。
第十四条运行维护应进行系统巡检和定期维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第十五条运行维护应制定系统升级计划,根据需要对系统进行升级、迁移或扩容。
第五章运行维护安全第十六条运行维护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第十七条运行维护应加强对系统管理员的权限管理,确保系统权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第十八条运行维护应加强对系统登录和访问的控制,防止非法访问和入侵。
第十九条运行维护应建立安全策略,包括密码策略、审计策略、备份策略等,保证系统的安全。
第二十条运行维护应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及时更新补丁和防病毒软件。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规定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和数据的安全性,提高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及安全管理。
二、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一)运行维护组织与职责设立专门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团队,明确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监控、故障处理、性能优化、软件更新等。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经验。
(二)系统监控1、对信息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如服务器的 CPU 使用率、内存使用率、磁盘空间等。
2、建立监控预警机制,当指标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及时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
(三)故障处理1、制定详细的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报告、诊断、解决和记录。
2、对于重大故障,应成立应急处理小组,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四)性能优化定期对信息系统进行性能评估,找出性能瓶颈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如数据库优化、服务器配置调整等。
(五)软件更新1、及时跟踪软件厂商发布的补丁和更新,评估其对系统的影响后进行安装。
2、在进行软件更新前,应制定详细的更新计划和回退方案,确保更新过程的安全可靠。
(六)数据备份与恢复1、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备份的频率、备份的内容和备份的存储位置。
2、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确保在发生数据丢失或损坏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
三、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一)安全策略与制度制定全面的信息系统安全策略和制度,明确安全目标、原则和规范,涵盖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网络安全等方面。
(二)访问控制1、实施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相应的系统资源。
2、对用户的访问权限进行定期审查和调整,以适应业务的变化。
(三)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采用符合行业标准的加密算法,保障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四)网络安全1、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防范网络攻击。
2、定期进行网络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范文(4篇)

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范文==================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信息系统的运维工作,提高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信息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设备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及时处理系统问题,并且进行相关的备份和恢复工作。
第四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遵守国家和单位相关的信息安全法规,确保系统数据的保密性,不得泄露、篡改或滥用系统数据。
第五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承担相应的责任,对系统运维工作负有保密义务。
第六条本制度的执行人为信息系统运维负责人,由单位领导委派。
第七条信息系统运维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提高信息系统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八条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和法律责任。
第二章信息系统运维工作第九条本单位的信息系统运维工作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运维计划和工作流程,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按照运维计划,进行定期的系统巡检、故障排除和性能优化工作。
第十一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定期备份系统数据,并进行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及时更新补丁。
第十二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随时关注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处理系统故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第十三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及时响应用户的请求,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给予用户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第十四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系统运行情况和问题。
第三章信息系统备份与恢复第十五条本单位的信息系统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十六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根据备份计划,定期进行系统数据的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第十七条信息系统运维人员应掌握系统数据的恢复方法和工具,随时准备恢复系统数据,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
信息系统人员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人员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信息系统人员管理行为,提高信息系统人员的管理水平,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信息系统开发、运维、安全管理等工作的人员,包括在编和外包人员。
第三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相关规定,坚守岗位,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四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五条本单位设立信息系统人员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改信息系统人员管理制度,并监督落实。
第六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信息系统人员,本单位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降职、终止劳动合同等。
第二章人员管理第七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遵守岗位职责,严格执行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八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定,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第九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遵守保密规定,严格保护信息系统中的机密信息,不得私自泄露或利用机密信息谋取私利。
第十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维护职业操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从事违法违规活动。
第十一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维护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不得进行恶意竞争或对其他同事进行人身攻击。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二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加强系统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十三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遵守系统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执行系统的权限控制和访问控制,防范未授权的操作和访问。
第十四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加强对系统的备份和恢复操作,确保系统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第十五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第十六条信息系统人员应当具备应急响应能力,能够迅速处理系统故障和安全事件,保障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第四章违规处理第十七条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信息系统人员,本单位将按照相应的程序和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八条对于轻微违规行为,本单位将给予警告或者严肃批评的处理方式。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是组织为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内容:
1. 组织结构:明确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的责任和权限,设立信息系统管理员和维护人员的职责。
2. 运行维护策略:制定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策略,包括系统备份、更新、升级和安全漏洞修复等。
3. 灾备措施:建立信息系统灾备计划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系统故障或灾难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恢复系统功能。
4. 工作流程:规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工作流程,包括故障报修、问题跟踪和解决方案评估等环节。
5. 安全管理:建立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权限管理、用户身份验证、安全防护措施和漏洞扫描等。
6. 监控和评估:建立信息系统运行监控机制,定期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检查。
7. 日志记录和审计:要求对信息系统的操作日志进行记录和审计,以便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问题。
8. 培训和学习:建立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培训和学习机制,提升管理员和维护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9. 变更管理:建立信息系统变更管理制度,对系统的任何变更进行授权和记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0. 服务水平协议:与内部用户或外部服务商签订服务水平协议,明确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标准和承诺。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可以根据组织的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员系统维护管理规定
一.目的
公司人力资源维护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储备和利用的手段,是及时获取人力资源信息、掌握人事动态的渠道。
为使公司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正常运行,确保本系统人员信息与公司实际人员完全相符,特制定《人员系统维护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
廊坊市盛德基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三、管理职能
本制度由行政经理监督执行。
四、内容与要求
(一)人员信息维护范围:包括众星俱乐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上海大众售后服务网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二)维护人员:行政部系统管理员负责本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
(三)维护时间: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适时维护,人员系统维护时间最长不能超过7天(人员录入以转正时间为准),系统管理员接受行政经理的指令,适时进行数据更新,。
(四)维护内容:入职、调岗及离职人员应通过工作流程及时维护
重要岗位人员变更流程
否否
管理员工作。
2、行政经理及人事主管每月对系统人员信息真实性进行一次核查,人员信
(六)注意事项:
1、系统管理员应深刻理解其岗位职责,掌握系统信息维护方法及常见问题解决处理方案。
2、系统管理员应每日登陆系统,查询系统内信息,及时将系统内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及人员。
3、系统管理员严格按照人力系统维护规定进行操作,认真仔细核实员工录入信息,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出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上报直接主管,并与分销中心网络部联系寻求解决办法,严格保证本公司人力系统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
4、由于系统管理员疏忽造成岗位信息录入出错,一经发现,罚款50元/ 次,以示警告。
造成重大失误,如:由于信息系统内容维护不及时,造成该项在DCA 考核中失分,对责任人及直接主管处以扣发当月绩效工资的处理。
5、系统管理员要保守系统秘密,遵守人事管理制度,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使数据维护工作正常化、程序化、制度化。
6、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系统管理员在调离本岗之前,要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保持维护和管理工作的持续性。
7、公司要不定期对系统管理员进行培训,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更好的应用本系统。
五、执行日期
此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廊坊市盛德基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