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生育教育--人口迁移:中国人口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日期:2007-04-24] 来源:作者:[字体:大中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流动性不断加强,迁移的流向和机制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口迁移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城镇化进程加速,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迁移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区的集聚性迁移,中国正在经历着和平时期最频繁的人口流动。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加入WTO的压力情况下,中国可能发生大规模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大量农村劳动力将脱离传统农业,其中相当部分将以不同形式进入大城市,而城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使中国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这样,人口的流动性也会随之不断提高。总之,当代中国的人口迁移和劳动力流动问题是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迅速与经济转型的历史性重要阶段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口和发展研究方面最有活力的领域之一。
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都是社会活跃度的重要衡量指标,其中,以定居为目的的人口迁移作为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过程,其研究价值尤为突出。
我国人口迁移与流动性的急剧变化,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关部门也进行了多项调查。但是迄今为止,有关的研究仍然被统计数据和统计口径等问题所困扰。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不断加强,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却不能反映这一趋势,各次人口普查所取得的迁移数据,则是反映一个时间截面上的存量指标,它是所有年份迁移累计的结果。迁移年度数据是计算迁移强度、测算整个社会人口流动性活跃程度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种探索。
人口迁移是有一定时间和空间界定的人口移动现象,它和临时性的人口流动,特别是旅游、商务、通勤等类型的人口流动有明显差别。国际上一般将人口迁移定义为改变常住地超过半年或一年的人口移动。但目前在公安部门发布的迁移统计中,人口迁移被局限于迁移手续的那部分人口,即"户籍迁移"人口。而其他没有完成户口迁移手续的"事实迁移人口",则和其他类型的流动人口一起全部被称之为"流动人口"或"暂住人口"。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将越来越多的没有办理户口迁移的自发性人口迁移排斥在外,从而不能准确反映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情况。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1990年和2000年两次人口普查和1987、199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均按常住地标准统计人口,按其统计口径,迁移不仅包括办理了户籍迁移手续的人口,也包括那些没有办理户口迁移、但是离开原住地超过一定时限的人口。我们认为,各次普查/调查所采取的迁移统计口径更能反映人口迁移的真实含义,因此采取这一口径。资料是另一个问题。目前全国性的迁移资料,一是由公安部门发
布的有关人口迁移的年度资料。理论上讲,中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体制,户籍迁移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登记的准确性总体上应该是有保障的,但其中也存在如前所述的一些问题。事实上,1980年代以来,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人口移动经历着内在机制和外在形态两方面的深刻变革,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所谓的"非正式迁移"人口的大量增加。1982年第三次入口普查中"户口在外地"的人口数为657.5万,还只占总人口的0.66%,到1995年时,全国非正式迁移人口已达2160.9万,是1982年的3.27倍,其中多次迁移的人口数(即"人住本地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者)增长速度更快,1995年为1982年的7.38倍,这反映出非正式迁移型人口移动增强的趋势。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非正式迁移人口达1.44亿,占总人口的1l.62%,这表明非正式迁移人口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社会群体,单纯的户籍迁移统计数据已经无法准确反映整个社会的流动情况和活跃程度。
另一类重要的资料是普查类资料,包括各次人口普查和1987年、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又称小普查)取得的数据。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起,各次普查、调查均收集了常住人口的户口登记状况资料,借助这一信息,可以掌握有关非正式迁移的情况。另外从1987年起的调查、普查还直接收集了有关迁移的信息,这类资料应该是研究中国人口流动性的最全面资料,它对研究迁移流向及结构特征具有很高的价值。但这类资料大多是在调查时点上堆积的历年人口迁移的存量状况,不能反映在普查覆盖的调查区间(一般是5年)分年度的迁移状况。
1987、1995年的调查和2000年的普查试图取得年度数据,其中调查的一个问题是"在本地居住的时间"或者"何时来本地居住"。根据这部分数据,通过相应调整得到以下若干年度的迁移量。但这一数据系列除在年份上不完整外,早期的迁移量和户籍迁移统计的结果存在很大差距。如整个198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上半段,人口迁移的年度总规模都没有超过1000万,大大低于户籍迁移统计的1800万左右的规模。考虑到户籍迁移在总迁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实际迁移应该远远超过2000万人。总的来看,目前可用的各种资料都存在不同的缺憾,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中国人口迁移的年度状况和整个社会人口流动强度的时间序列变化过程,需要通过相应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和调整,以形成一套准确的时间序列数据。以上两类数据中各有合理和可取的部分,户籍迁移统计资料是在中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差,但至少在户籍迁移统计方面基本上还是可信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非正式移民是与1960年代初开始臻于完善的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系相伴而生的。关于非正式移民的规模,一直没有正式的统计,只有散落在主要流人地的一些零散数据,如主要的接收区黑龙江省1954-1982年的非正式移民净迁入数估计在500万左右,新疆1955-1982年的非正式移民净迁入估计达144万。结合1982年人口普查人户分离人口历7万的情况,按3年累积估计,则每年的非正式迁移人口在200万人左右,约占总迁移数的10%。在非正式迁移人口规模还相对较小的时期,户籍统计数据基本上反映了整个人口迁移的规模。至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则需要根据非正式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