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运会志愿者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运志愿者总结
----亚运志愿者是我一生的财富
袁琪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20天的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就这样结束了,可是在广州11天志愿服务的每个场景我都历历在目,从出征,到服务,最后依依不舍得离开广州。
我服务的场馆是中山大学体育馆的男子排球,我的职务是观众坐席服务员。主要负责观众坐席引导、维持观众秩序、带动观众互动等。
在短短的11天时间里,我服务了22场的排球比赛,每天基本上都是站立5个半小时。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11月22日中国队与日本的比赛,当时场上基本上是座无空席,一位日本的中年男士来的有点晚,我用英语跟他沟通后给他找了一个位置,让他一个人坐在了我服务的109区域,我一会儿发现他一直在跟远处的另一女观众打手势,我就主动过去问他需要我帮助不,他说那女的是他妻子。等第一场比赛结束后,我发现他旁边的一位观众走了,我就立即跑到他妻子面前说,“pleases seat there ”,她就跟着我坐到了她丈夫的旁边,过了一会儿那女的走到我面前用中文说了句“谢谢”当时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因为毕竟是一位国外人用中文对我说出的谢谢。
“您好,请出示您的入场票”
“您好,109区请往这边走”
“台阶比较陡,请小心行走”
“您好,洗手间在出口处往右拐”
这样的话每天我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但是每次说出后得到观众的认可,我就很高兴了。
在很多人眼中,亚运会志愿者是一个令人艳羡的身份,它代表着光环和荣耀,同时也是一场盛会中的“关键人物”。但事实上亲身体验后,你会发现并没有想像中那么美好,相反,它是一个枯燥、反复并且考验耐力和毅力的工作,而我能做的和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让自己松懈下来。
有的时候会遇到观众的态度不好,但是经过多日的实践,我发现面对观众,多说几句“谢谢您的配合”,他们就会非常合作,即使前一秒还是火冒三丈,在这一刻他们也会听从你的安排与指挥。如果换一下位,我是观众,就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温暖了。当工作人员说“谢谢您的配合”时,观众会觉得自己的地位在提高,他不是被动的听从指挥,而是以平等的地位与工作人员合作。这样一来,即使有怨气和不满也不会再向志愿者发泄,毕竟,大家的地位是平等,是合作关系,他们被我们尊重,他们自己的也会尊重自己,并乐于与我们合作。
在亚运会志愿服务当中,另一个让我难忘与感动的就是
我们的领队齐老师,她和我们年龄很相近,很能理解我们的想法,在志愿服务当中就是我们的强大的后勤保障,因为毕竟要持续站立5个半小时,她会时不时的过来关心关心我,问我累不,有时候就让我休息,她来替我站会。她同时还要负责我们西宁的9名志愿者的协调工作,与上面进行沟通。在服务期外,她又是对于我们的生活无微不至的关心,知道我们西宁的志愿者在饮食上天天吃盒饭不习惯,再加上有一名回族志愿者,她就积极向上面反映,最后我们就拿着饭票在中山大学清真食堂吃饭.这样既满足了回族志愿者,也改善了我们的饮食。在每天晚上她又引导我们学习次日比赛国的风俗习惯.我们都称她为齐老师,但我感觉她更像是一位姐姐。
整个亚运会我学会了和人更好的交流,学会了那种不计得失的心态。更激发了我内心那种奉献的精神,所以我也越做越乐意为之服务。奉献之火在心中慢慢点燃。那是一种精神,是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志愿者并不是只在亚运会里,通过亚运会这个平台,更是向社会的一个拓展,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分散,集中,然后再分散,将这种精神一传十,十传百的延续下去。我们的社会整体精神文明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平面上,还需要千千万万的学生志愿者在踏入社会之后去影响,去促进这个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回顾短短的20天广州亚运服务,我感觉我突然长大了许多,这20天让我学到了在学校里永远都学不到的知识,不论从做人,礼仪等的各个方面,它将是我一生的财富,我会继续将志愿者的精神发扬光大。
亚运会,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