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教学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快乐体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得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氛围中生动地活泼地发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体验到克服各种困难后的乐趣。让学生从最初的“想学”到“敢学”再到“乐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上体育课的乐趣,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快乐体育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快乐体育”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思想。

关键词快乐体育寓教于学教育思想

An Inquiry into the Teaching of"Happy Sports"//ZhangWeiyu

AbstractHappysportsmeansthatteachersandstudents'active-nessshouldbearousedinteachingprocess,soastopromotestu-dents'livelydevelopmentinawarm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Bythismethod,students'interestinphysicaleducationcanbestimulated,inotherword,itistoteachthroughlivelyactivities.Itisnotateachingmethod,butathoughtofeducation.

Key wordshappysports;teachthroughlearning;thoughtof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DatangluPrimarySchoolofJiayuguanCity,735100,Jiayuguan,Gansu,China

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是课堂的真谛,也是每一位教师一直追求的美好境界。小学体育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并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同时也增进同伴之间情感的交流。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上体育课的乐趣、让体育课真正地活起来,使学生的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我进行多年的尝试和实践,也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让学生在组织教学中体验快乐

体育课大部分是在户外进行的,因此,组织教学历来是体育教学的一大难点。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比如一年级学生在初学集合排队时会互相拥挤,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甚至因为着急而乱说乱叫,针对这一现象,我首先把学生分成四路纵队,让学生自己用喜爱的方式命名,学生一下由吵闹变成了讨论,起的名称也是五花八门,“超人队”、“黑猫警长队”、“唐老鸭队”、“米老鼠队”、“喜洋洋队”、“狼队”等,然后让每位同学给自己命名或编号,这样一来,学生从心理上乐意接受,再集合的时候,老师就说:“看哪一队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加上老师的表情、语言提示,可使他们进入角色,更好地记住自己在队伍中的位置,逐渐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2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游戏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体育游戏的种类繁多,更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游戏

的更浓厚的兴趣,我们可以组织各类“主题游戏”。如果经常做同一种游戏,小学生会感到乏味和厌倦。所以,可利用儿童好奇、好新、好胜的心理,设计饶有趣味的游戏。学生弯道跑,可以选择“圆圈接力”游戏。画几个小圆圈,让学生逆时针绕过每一个小圆圈,利用“跑道接力”这个游戏向基本部分过渡,然后以“叫号接力”的形式在大圆形跑道上练习弯道路。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弯道路技术,同时教师加以点拨,使学生明确动作要点,便于更好地掌握弯道跑的技术动作。又如耐力跑的练习,学生都是比较怕的,不跑又不行。此时我们教师可以动脑筋,化枯燥为乐趣,可以进行“迷宫跑”,一圈又一圈地绕进去,再一圈圈跑出来,一组下来也有四五百米了,学生感兴趣、好玩;也可以进行“Z”形“S”形跑,在一个比较小的场地里可以跑很长时间,但学生往往都在催促前面的学生快点跑,虽然有点累了,但也乐此不疲;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

3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快乐

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像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学起来津津有味,感到快乐无比,才能越学越爱学、越会学,才能学得好,让学生模拟表演成为学生乐而愿为的活动。

4让学生在表现中体验快乐

好表现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设计生活原型的活动,让学生乐学。如给自行车打气、工人加工石头、搬运工人推板车、司机把握方向盘等日常劳动生活的原型动作练习,学生特感兴趣,运动中始终情绪高涨,他们不但注意动作的节奏,还会十分形象地表现自己。

中图分类号:G8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2)33-0172-02172

缺乏统一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单一,使成绩带有较多的主观成分,不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实践能力培养的成效,也不利于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实践活动。

2.2.4体育教育实习基地的建设滞后

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侧重体育基础理论教学,脱离中小学基础体育教育实际需求。平时和中小学校几乎没有多少专业上的来往,只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才到实践学校去。中小学因考虑到实习生的到来会打乱原来的教学节奏,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很多中小学对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实践普遍不热心、不欢迎,甚至不接受。2.2.5学生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在教学实践空间上,往往局限于实习基地校,拓展延伸不够,中小学优质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实践环节顺利开展的重要障碍。

2.2.6学生实践的内容上与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差距,不能及时了解当前基础教育阶段改革的具体实施细节

这些因素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与新时期高等教育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显得不相适应。将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存在体育专业情意淡薄、实践性知识累积不够,对实际体育教学体验不充分,毕业后的工作适应期延长。

3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重视的问题

3.1促进高校与中小学在教育观念上的交流与对话,建立高校与中小学有效交往的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全方位的要求,要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对接,高等院校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小学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给高等院校带来的不但是问题与挑战,更是改革与发展的契机。首先大学要真正秉持先进的教师教育文化和课程与教学理念,做到尊重中小学及其广大教师的专业权益,在平等与双赢的原则下,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向他们恳求教师教育上的专业帮助;其次,需要双方协商合作找到现实的、可操作的专业互动平台,以将具体的专业协约落到实处;第三,大学应将承诺的专业服务兑现,切实为中小学及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去实质性的专业利益,并对他们所给予的合作表示真诚的感谢。

3.2促进高校领导和教师在课程观念上的变革与创新坚持开放性的办学原则,打破原有的“封闭”为特征的办学思路,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小学体育教育,促进其专业成长。高校应建立学科专业调整与优化机制,面向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体育教育实际,加大学科建设的调研力度,整合学科资源,优化学科结构,实施师范生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计划。还要从教师教育课题立项、师资配备、教学实验室、教育实验等方面给予密切合作,建立一批中小学研究和实践基地,使其成为教育研究、师范生实习的基地,为培养体育教师创造条件。

3.3建立稳定的体育教育科研与实训基地

高等院校要落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教育实践工作,必须与普通中小学校建立频繁、长期、有效的联系。推行“以中小学校为基地”的体育教师教育模式,将教师培养的重心下移,强调高校与中小学建立伙伴关系。这种模式不仅强化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性,还加强了体育教育理论与体育教育实践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中小学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学生提供见习与实习基地,增加了学生感知和实践新课改的平台。

4结语

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要向基础化、综合化、现代化迈进,要把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因此,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高等体育院校在培养基础体育教育人才上,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以服务社会发展为目标,以中小学基础体育教育改革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立系统的实践课程资源开发机制,拓展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路,拓宽学生与基础教育衔接的通道,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基础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刘和忠.高师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构想与初步实践[J].教育研究,2002(6).

[3]白文飞,徐玲.北京市中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途径[J].继续教育,2002(6):36-37.

编辑胡俊龙

实践中,特别要强调正确诱导与即时反馈,使学生在肯定性评价与成功中获得快感,增强自信心,强化心理素质。体育教学中的耐力锻炼项目最适宜采用激励法。耐力锻炼是最单调、易疲劳的运动,假如只简单地强制性运动,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创设适合学生锻炼的场地,即:铺设垫子作“草地”,架一条有一定高度的橡皮筋作“钢丝网”,用实心球作“地雷”,用白粉画两条有一定间隔距离的横线作“水沟”或“战壕”,让学生进行爬、钻、绕、跨等动作的练习。尽管练习锻炼身体,实现掌握知识、增强体质、全面发展之目的。

参考文献

[1]赵立.对快乐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D].北京体育师范学院,1999.

[2]马万凤.试论快乐体育[J].体育文史,2002.

[3]张程瑞.快乐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重要性的调查分析[J].

编辑胡俊龙

(上接第163页)

!!!!!!!!!!!!!!!!!!!!!!!!!!!!!!!!!!!!!!!!!!!!!

1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