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国际贸易谈判案例分析9篇

国际贸易谈判案例分析9篇

国际贸易谈判案例分析9篇国际贸易谈判案例分析 (1) 本一家著名的汽车公司在美国刚刚“登陆”时,急需找一家美国代理商来为其销售产品,以弥补他们不了解美国市场的缺陷。

当日本汽车公司准备与美国的一家公司就此问题进行谈判时,日本公司的谈判代表路上塞车迟到了。

美国公司的代表抓住这件事紧紧不放,想要以此为手段获取更多的优惠条件。

日本公司的代表发现无路可退,于是站起来说:“我们十分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但是这绝非我们的本意,我们对美国的交通状况了解不足,所以导致了这个不愉快的结果,我希望我们不要再为这个无所谓的问题耽误宝贵的时间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怀疑到我们合作的诚意,那么,我们只好结束这次谈判。

我认为,我们所提出的优惠代理条件是不会在美国找不到合作伙伴的。

”日本代表的一席话说得美国代理商哑口无言,美国人也不想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于是谈判顺利地进行下去。

案例分析:进攻式开局策略是指通过语言或行为来表达己方强硬的姿态,从而获得对方必要的尊重,并借以制造心理优势,使得谈判顺利地进行下去。

采用进攻式开局策略一定要谨慎,因为,在谈判开局阶段就设法显示自己的实力,使谈判开局就处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对谈判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

进攻式开局策略通常只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发现谈判对手在刻意制造低调气氛,这种气氛对己方的讨价还价十分不利,如果不把这种气氛扭转过来,将损害己方的切身利益。

本案例中,日本谈判代表采取进攻式的开局策略,阻止了美方谋求营造低调气氛的企图。

进攻式开局策略可以扭转不利于己方的低调气氛,使之走向自然气氛或高调气氛。

但是,进攻式开局策略也可能使谈判一开始就陷入僵局。

国际贸易谈判案例分析 (2) 赞美是拉近你和客户间距离的最有效手段,你认为如何赞美最有效及赞美时应注意哪些关键呢?赞美要真诚,抓住客户闪光点,并运用具体、间接、及时的原则。

1.要发自内心的、真诚地去赞美他。

2.赞美对方的闪光点(任何人身上都有闪光点)。

3.赞美他某一个比较具体的地方。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及答案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及答案

1959年,前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参加一次首脑会议。

喜好辩论的赫鲁晓夫不时向美国总统提出一些问题。

但是军人出身的艾森豪威尔每被问及时,并不马上回答他的对手,而是看着他的国务卿杜勒斯,等后者把一张张便条递过来之后,他才开始作答。

反之,当艾森豪威尔向赫鲁晓夫询问一些问题时,赫氏却不假思索像演员背诵台词一样,口若悬河地回答对方。

赫鲁晓夫对自己的脑瓜儿和口才非常得意。

他在后来撰写的回忆录中认为,他既然是大国前苏联的领袖,理所当然地应当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不需要旁人指点他如何回答和回答些什么。

赫鲁晓夫同时不无讽刺地问道:“究竟谁是(美国)真正的最高领袖?是杜勒斯还是艾森豪威尔?”然而国际谈判圈中对此却另有评价:艾森豪威尔作为美国代表团团长事事要听助手的主意才敢作答当然不足为训,但是在个人弱点和国家利益之间屈尊求教却表现了他的睿智和严肃。

艾氏显然明白,他虽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赫赫英雄,又贵为当时美国最高的行政首脑,但在外交谈判桌上,他的经验毕竟不如久经外事沙场的国务卿杜勒斯,更何况他所面对的是另一个超级大国的一位能言善辩集党政大权于一身的领袖人物。

问题:1.谈判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谈判的主体,谈判的客体还有谈判的议题。

2.结合案例谈一谈个体谈判和集体谈判的优缺点?采用个体谈判好还是集体谈判好?为什么?(1)①个体谈判的优点是:谈判的内容和使用的战术都能运用都能运用的灵活,自身受到的限制小,而且在谈判过程中自己的主动性比较强。

缺点:只有自己一个人,前提是要及时衡量己方的利害得失,有时候个人思考的方面并不如集体周全,可能造成谈判中的漏洞。

②集体谈判的优点: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特点以形成整合的优势,并且谈判人数多的情况下可以使谈判的内容更加严谨,遇到困难,可以集思广益。

缺点:众人协调过程浪费时间,之间配合不当,就会出现内部协调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谈判效率,有时候意见不好统一。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评析10篇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评析10篇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评析10篇商务谈判经典案例评析 (1) 因地制宜的价格政策价格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产品能否为消费者接受,关系到市场占有率的高低以及需求量的变化与利润的多少。

对于多极电子管公司而言,则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赢得与科捏格公司合同,并影响着整个企业在德国乃至欧洲市场的发展。

因此,企业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制订合理的价格定位。

企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是影响多极电子管公司报价的首要因素。

为了避免关税和促进欧洲市场销售额的增长,多极电子管公司正在德国建造一个工厂,本年度3月中旬就要开业,而现在欧洲办事处赢得的销售合同只占工厂装配能力的1/4,这说明企业还有很大的生产能力等待利用,所以该公司急需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寻求业务。

从这一角度来看,企业的报价应该以获取与科涅格公司的合同为基本目标,并且是“不达目的不罢休”。

从理论上来讲,这一报价思路属于以销售数量为定价目标,因而此时可适当放弃一定的利润,为将来获取长期利润打基础。

公司的价格政策是影响多极电子管公司报价的第二个因素这实际上是成本因素对企业定价的影响。

根据多极电子管公司的价格政策,向科涅格公司出售的1000X计算机的正常价格应该是20.3万马克。

津默曼感觉这样的报价偏高,但公司的政策与总体处境又不允许降低加成部分,并且,公司在欧洲市场还从来没有过背离价格政策的先例。

面对这一两难困境,为了实现上述的定价目标——一定要赢得与科涅格公司的合同,企业的定价到底是降还是保持不变,这需要进一步考察用户与竞争对手的情况。

用户的需求是影响多极电子管公司报价的第三个因素。

因为只有用户的需求才是决定商品最终价格高低的标准。

从多极电子管公司的用户——科涅格公司的情况来看,科涅格公司的需求对多极电子管公司不利的一个方面是,它此次需求的计算机并不需要太高的准确性和易操作性,主要是看可靠性和价格的高低,而这恰恰与多极电子臂公司的优点相悖。

多极电子管公司的1000X计算机的精确性,可靠性、适应性和易操作性都很高,但价格也较竞争对手高出许多。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3篇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3篇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3篇推荐文章商务谈判案例素材热度: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_一起来看看热度:商务谈判实习报告范文3篇热度:商务谈判学习报告3篇热度:商务谈判实训报告3篇热度:谈判的过程是一个“给”与“取”并存的过程,也就是说谈判双方为了获取自己的利益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力、物力以及机会成本,下面店铺整理了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供你阅读参考。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篇01巴西一家公司到美国去采购成套设备。

巴西谈判小组成员因为上街购物耽误了时间。

当他们到达谈判地点时,比预定时间晚了45分钟。

美方代表对此极为不满,花了很长时间来指责巴西代表不遵守时间,没有信用,如果老这样下去的话,以后很多工作很难合作,浪费时间就是浪费资源、浪费金钱。

对此巴西代表感到理亏,只好不停地向美方代表道歉。

谈判开始以后似乎还对巴西代表来迟一事耿耿于怀,一时间弄得巴西代表手足无措,说话处处被动。

无心与美方代表讨价还价,对美方提出的许多要求也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考虑,匆匆忙忙就签订了合同。

等到合同签订以后,巴西代表平静下来,头脑不再发热时才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上了美方的当,但已经晚了。

案例分析:这个是一个挑剔式开局策略的运用,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对手的某项错误或礼仪失误严加指责,使其感到内疚,从而达到营造低调气氛,迫使对方让步的目的。

本案例中美国谈判代表成功地使用挑剔式开局策略,迫使巴西谈判代表自觉理亏在来不及认真思考的情况而匆忙签下对美方有利的合同。

但是我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一个关于国际的商务谈判,其中就没有很好的运用我们上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应该在谈判之前了解对方的文化,并且应该想好一旦迟到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是好,如何地应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及分析篇02英国某啤酒公司的副总裁在去南美作商务旅行时,接到总部的传真,要他在归途顺便去牙买加和当地一家甜酒出口公司的经理谈生意。

但问题是他没有去牙买加作公务旅行的签证,想临时办一个,时间又来不及。

案例分析_商务谈判

案例分析_商务谈判

案例分析1.美国一公司的商务代表迈克到法国去进行一场贸易谈判,受到法国人的热烈欢迎。

法国人开着豪华轿车到机场迎接,然后,又把他安排在一家豪华宾馆。

迈克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觉得法国人的服务水平够棒。

安排好之后,法国人似乎无意地问:“您是不是要准时搭飞机回国去呢?到时我们仍然安排这辆轿车送您去机场。

”迈克点了点头,并告诉了对方自己回程的日期,以便对方尽早安排。

法国人掌握了迈克谈判的最后期限,只有10天的时间。

接下来,法方先安排迈克游览法国的风景区,丝毫不提谈判的事。

直到第7天才安排谈判,但也只是泛泛地谈了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

第8天谈判,也是草草收场。

第9天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第10天,双方正谈到关键问题上,来接迈克上机场的轿车来了,主人建议剩下的问题在车上谈。

迈克进退维谷,如果不尽快做出决定,那就要白跑这一趟,如果不讨价还价,似乎又不甘心。

权衡利弊,为了不至于一无所获,只好答应法方一切条件。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法国人获悉迈克的返程日期时,运用的是什么谈判技巧?(2)法国人是如何迫使迈克接受一切谈判条件的?(3)如果你是迈克,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2. 意大利某电子公司欲向中国某进出口公司出售半导体生产用的设备,派人来北京与中方洽谈。

其设备性能良好,适合中方用户。

双方很快就设备性能指标达成协议,随即进入价格谈判。

中方讲:“其设备性能可以,但价格不行。

希望降价。

”意方说:“货好,价也高,这很自然,不能降。

”中方说:“不降不行。

”意方说:“东方人真爱讨价还价,我们意大利人讲义气,就降0.5%。

”中方说:“谢谢贵方的义气之举,但贵方价格系不合理价。

”意方问:“怎么不合理?”中方答:“贵方以中等性能要高等价,而不是适配价。

”意方又问:“贵方不是对我方设备很满意吗?”中方答:“是的,这是因为它适合我们的需要,但并不意味这是最先进的设备。

如用贵方报的价,我们可以买到比贵方设备更好的设备。

”意方说“这话说得倒使我无法回答了,我需要考虑后再说。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一、柯泰伦曾是苏联派驻挪威的全权代表。

她精明强干,可谓女中豪杰。

她的才华多次在外交和商务谈判上得以展示。

有一次,她就进口挪威鲱鱼的有关事项与挪威商人谈判。

挪威商人精于谈判技巧,狮子大开口,出了个大价钱,想迫使买方把出价抬高后再与卖方讨价还价。

而柯泰伦久经商场,一下识破了对方的用意。

她坚持出价要低、让步要慢的原则。

买卖双方坚持自己的出价,谈判气氛十分紧张。

各方都拿出了极大的耐心,不肯调整己方的出价,都希望削弱对方的信心,迫使对方做出让步。

谈判进人了僵持的状态。

柯泰伦为了打破僵局,决定运用谈判技巧,迂回逼进。

她对挪威商人说:“好吧,我只好同意你们的价格啦,但如果我方政府不批准的话,我愿意以自己的工资支付差额,当然还要分期支付,可能要支付一辈子的。

”柯泰伦这一番话表面上是接受了对方的价格,但实际上却是以退为进,巧妙地拒绝对方的要求。

挪威商人对这样的谈判对手无可奈何。

他们怎么能让贸易代表自己出工资支付合同货款呢?他们只好把鲱鱼的价格降下来。

思考:柯泰伦一番话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挪威商人只好接受柯泰伦的条件?含义就是她本人可以接受也很有诚意买他们的货,但是他们的政府不会接受,但想合作的愿望强烈,如果对方不肯让步那就只好让以自己的工资支付差额,其实这怎么可能呐?挪威因为柯泰伦所要的价格,自己还是有利可图也考虑到长期合作,就接受了她的条件。

谈判技巧:语言技巧、开局技巧、报价技巧、讨价还价技巧、签订合同的技巧。

商务谈判的策略:报价的策略、让步的策略、拒绝的策略、“最后通牒”的策略、签约的策略。

打破僵局的方法:转移话题法、客观标准法逃跑法让步的意义:让步是谈判的中心。

事实上,没有让步,谈判就不可能存在。

如果一方不愿让步,那么另一方要么妥协要么决裂。

人们谈判就使为了得到对方的让步。

优秀的优秀的经销商决不会与一个开口就要高价的对手谈判,而是要确保在这个谈判范围内有足够的余地做出让步。

对方通常不愿只说“行”还是“不行”。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精选16篇)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精选16篇)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精选16篇)商务谈判案例分析篇1天津某半导体工厂欲改造其生产线,需要采购设备、备件和技术。

适合该厂的供应商在美国、日本各地均可找到2家以上的供应商。

正在此时,香港某半导体公司的推销人员去天津访问,找到该厂采购人员表示可以协助该厂购买所需设备和技术。

由于香港客商讲中文,又是华人,很快关系就熟了,工厂同意他代为采购。

由于工厂没有外贸权,又必须委托有外贸权的公司做代理,A公司接到委托后,即与美国和日本的厂商探询,结果,美国和日本的厂家有的不报价却回函问:A公司与香港B公司的关系是什么?有的出价很高。

A公司拿的探询结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具体人员与工人进行了讨论,最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问题:1.A公司的探询是否成功?为什么?2 天津工厂应做何种调整?为什么?3.天津公司的探询要做何调整?为什么?分析:1.天津A公司的探询是失败的。

因为外商有的不报价,探询没结果。

有结果时,条件太苛刻,非诚意报价。

2天津工厂的委托有时序错误,必须调整。

香港公司不能代工厂签进口,直接找香港的探询可能加快进度,但存在签约和对后续工作影响的问题调整内容;让香港公司的外探纳人和天津公司的对外探询中,应以天津公司为主,避免探询混乱。

3.天津公司要与工厂、香港公司统一意见——内容和策略,并把该项目的探询统一组织起来。

同时要重新部署探询地区和对象,不给外商造成有多个同样项目在询价的错觉。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篇2欧洲A公司代理B工程公司到中国与中国C公司谈判出口工程设备的交易。

中方根据其报价提出了批评.建议对方考虑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和该公司第一次进入市场。

认真考虑改善价格。

该代理商做了一番解释后仍不降价并说其委托人的价格是如何合理。

中方对其条件又做了分析,代理人又做解释,一上午下来.毫无结果。

中方认为其过于傲慢固执,代理人认为中方毫无购买诚意且没有理解力.双方相互埋怨之后,谈判不欢而散。

问题:1.欧洲代理人进行的是哪类谈判?2.构成其谈判因素有哪些?3.谈判有否可能不散?若可能不散欧洲代理人应如何谈判?分析:1.欧洲代理人进行的是代理地位的谈判。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6篇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6篇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6篇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1) 1992年上海甲公司引进外墙防水涂料生产技术,日本乙公司与香港丙公司报价分别为22万美元和18万美元。

经调查了解,两家公司技术与服务条件大致相当,甲有意与丙公司成交。

在终局谈判中,甲公司安排总经理与总工程师同乙公司谈判,而全权委托技术科长与丙公司谈判。

丙公司得知此消息后,主动大幅度降价至10万美元与甲签约。

问题:(1)如何评论甲公司安排谈判人员的做法?(2)如何评论丙公司大幅度降价的做法?分析:1、这是商务谈判战术中典型的兵不厌诈。

在这个商务谈判中,甲公司采用了兵不厌诈战术,让丙公司认为自己无意和他合作,主动降价。

以期更低的价格达成交易。

2、丙公司中计,这在商业谈判中是不可取的。

没有坚持自己的底线。

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2) 中国某公司与美国公司谈判投资项目。

其间双方对原工厂的财务帐目反映的原资产总值有分歧。

美方:中方财务报表上有模糊之处。

中方:美方可以核查。

美方:核查也难,因为被查的依据就比可靠。

中方:美方不应该空口讲话,应有凭据证明查帐依据不可靠。

美方:所有财务证均系中方工厂所造,我作为我国人无法一一核查。

中方:那贵方可以请信得过的中国机构协助核查。

美方:目前尚未找到可以信任的中国机构帮助核查。

中方:那贵方的断言只能是主观的不令人信服的。

美方:虽然我方没有法律上的证据证明贵力帐面数字不合理,但我们有经验,贵方的现有资产不值帐面价值。

中方:尊敬的先生,我承认经验的宝贵,但财务数据不是经验,而是事实如果贵方诚意合作,我愿意配合贵方查帐,到现场一一核对物与帐。

美方:不必贵方做这么多工作,请贵方自己纠正后再谈。

中方:贵方不想讲理?我奉陪!美方:不是我方不想讲理,而是与贵方的帐没法说理。

中方:贵方是什么意思,我没听明白,什么“不是、不想;而是、没法”?美方:请原凉我方的直率,我方感到贵方欲利用帐面值来扩大贵方所占股份。

中方:感谢贵方终于说出了真心话,给我指明了思考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观看
国际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07 国 本 四 班
成员:郑美玲 0700907234 方妹英 0700906113 邹莎莎 0700901335 梁志永
案例
• 我国某冶金公司要向美国购买一套先进的组合炉,派一高 级工程师与美商谈判,为了不负使命,这位高级工程师作 了充分地准备工作,他查找了大量有关冶炼组合炉的资料, 花了很大的精力对国际市场上组合炉的行情及美国这家公 司的历史和现状、经营情况等了解的一清二楚。谈判开始, 美商一开口要价150万美元。中方工程师列举各国成交价 格,使美商目瞪口呆,终于以80万美元达成协议。当谈判 购买冶炼自动设备时,美商报价230万美元,经过讨价还 价压到130万美元,中方仍然不同意,坚持出价100万美 元。美商表示不愿继续谈下去了,把合同往中方工程师面 前一扔,说:“我们已经作了这么大的让步,贵公司仍不 能合作,看来你们没有诚意,这笔生意就算了,明天我们 回国了”,
3.在谈判过程中,希望用假装退出谈判以迫 使对方做出让步,无奈被对方以掌握己方大 量资料为前提识破其意图,该策略失败。
• 其次,从中方来看,胜利的最关键在于对 对方信息充分的收集整理,用大量客观的 数据给对方施加压力,从收集的内容可看 出,不仅查出了美方与他国的谈判价格, 也设想到了对方可能会反驳的内容并运用 相关数据加以反击,对客观数据作了恰到 好处的运用。真可谓“知己知彼,百战不 殆”。
分析:
• 在这个案例中,中方工程师对于谈判技巧和策略 的运用恰当准确,最终赢得有利于己方利益的谈 判结果是必然的,下面就分别从中美各方谈判人 员导致美方谈判 失败的原因所在: • 1.在收集、整理对方信息上没有做到准确,详尽, 全面。在谈判中没有认清对手的位置。美商凭借 在技术上的优势以及进行类似交易的大量经验, 轻视对手,这是谈判中的大忌。经验主义的做法 在谈判中不太可行,因为我们每次面对的谈判对 手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就应该具体对待。美方 在战略上轻视对手,在战术上也没有重视对手的 实力。再者谈判前也没有做好对方的信息收集工 作,于是在谈判的过程中在对方大量信息的面前 陷于被动,一开始就丧失了整个谈判的主动权。
中方的胜利还在于多种谈判技巧的运用:
• (1)谈判前,评估双方的依赖关系,对对 方的的价格(可接受价格和最低价格)作 了较为准确的预测,由此才能在随后的谈 判中未让步于对方的假装退出。
• (2)谈判中,措辞准确,在合适的时机应 对,一语击中要害,改变了双方在谈判中 所处的地位。
总结:
• 1.商务谈判中的各种技巧和策略可以为自己赢得 有利地位,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技巧和策略的运 用,要求的是恰如其分,在赢的同时赢得有理有 据,让对方输的心服口服。 • 2.商务谈判中的谈判前准备很关键,策略选择也 很重要,各个阶段要密切配合,知己知彼,可以 在战略上轻视对手,但决不能在战术上轻视对手。
• 中方工程师闻言轻轻一笑,把手一伸,做了一个优雅的请 的动作。美商真的走了,冶金公司的其他人有些着急,甚 至埋怨工程师不该抠得这么紧。工程师说:“放心吧,他 们会回来的。同样的设备,去年他们卖给法国只有95万卖 元,国际市场上这种设备的价格100万美元是正常的。” 果然不出所料,一个星期后美方又回来继续谈判了。工程 师又向美商指出了他们与法国的成交价格,美商又愣住了, 没有想到眼前这位中国商人如此精明,于是不敢再报虚价, 只得说:“现在物价上涨的利害,比不了去年。”工程师 说:“每年物价上涨指数没有超过6%。余年时间,你们 算算,该涨多少?”美商被问得哑口无言,在事实面前, 不得不让步,最终以101万美元达成了这笔交易。
2.谈判方案的设计上,没有做到面面具备。在对方
的反击中,仓促应对,谈判方式设计的单一化。
• (1)对谈判结果的判定过早,过于草率。在案例中,美 方一开始就认为此次谈判不会很难,谈判结果应该对己方 非常有利。 • (2)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其实谈判最好的结果是达到互 惠互利,双赢的目的,如果一方片面地追求自己的利益最 大化,不计后果,最终会得不偿失,还可能导致谈判的破 裂。美方认为凭借其组合炉技术先进的优势,肯定会卖个 高价,但并未考虑到中方对此的急迫需求与相应的谈判准 备,在对方掌握有大量信息的连连攻击下,频频让步。美 方要是能早早地在准备阶段就多制定一个备用方案以应对 在谈判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就不会败退的如此之快, 也意味着纵使你对整个谈判再信心十足,也不能避免意外 情况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