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经济法》论文
探讨经济法与合同法对合同关系的调整与分工
探讨经济法与合同法对合同关系的调整与分工经济法与合同法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它们对于调整和规范合同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合同关系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而经济法与合同法的调整和分工对于保障合同关系的公平、公正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经济法与合同法的关系经济法是指规范和调整社会经济活动的法律规范体系,它包括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等法律规范。
而合同法则是民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调整和规范市场经济交易行为的法律制度,是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和经济主体利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经济法与合同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合同是经济活动的基本形式,它是经济利益和财产关系的载体,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组织形式。
而经济法旨在规范和调整经济活动,保障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和经济主体利益,其中合同法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经济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1.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经济法与合同法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合同双方因为合同关系而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经济法规定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合同法则进一步规定了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相关事项,从而保障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促进合同自由合同自由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合同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础上自由订立合同。
经济法与合同法保障了合同当事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选择,确保了合同的自由订立和自由发挥作用。
经济法规定了合同的有效要素和合同成立的形式,合同法则进一步规定了合同的效力和解释等问题,保障了合同的自由和合法性。
3.规范合同的履行和违约经济法与合同法在合同的履行和违约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整作用。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当事人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对合同的履行和违约进行了细致的规定,确保了合同的有效履行和保障了合同的稳定性。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违约责任和救济措施,保障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
浅谈我国合同法上的违约责任
论文摘要违约责任不仅是民法中最基本的责任形式之一,也是合同法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债务履行和债权实现有深刻意义。
本文拟对违约责任的内涵、归责原则作探讨,同时论述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差异、竞合及如何选择,以期对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争议之处作较为深入的阐释。
论文关键词违约责任归责原则侵权责任一、概说合同法上所说的违约责任,指合同的某一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的约定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因而也有学者将其概括为违反合同义务的民事责任。
我国现行《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规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从《合同法》第107条来看,违约责任以合同的有效成立为其存在的前提。
既然以合同有效成立为条件,就有必要区分违约责任与合同债务。
对比《民法通则》之84与106条不难发现,我国立法者明确区分开了合同之中的债务与责任,前者指由法律规定或者由合同约定的当事人应当为之的义务,而后者则是在当事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事先约定时,其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因而违约责任较之合同债务具有强制性。
至于违约责任与合同责任是否同义,学术界也有分歧。
笔者认同崔建远教授的观点,即肯定违约责任与合同责任属同一概念,排除缔约过失责任和合同终止后的过失责任,在此不作详述。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所谓归责原则,就是指由一定的归责事由来确定行为人是否应当承担责任的法律原则。
学术界对于归责原则尚存在争议,主要分成两种观点,即单一归责原则和二元化归责原则。
单一归责原则指以过错原则作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而非其他;而二元化归责原则主张,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应一并作为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讨论到底适用哪一种归责原则具有实际意义,因为不同的归责原则在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具体而言,采用不同的归责原则,行为人的违约方式、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当事人双方的举证责任和违约方承担的责任范围均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在此作进一步的讨论。
经济法合同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XX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发商”)于2010年取得了某地块的开发权,并开始进行住宅项目的建设。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发商与多位业主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约定业主购买开发商开发的住宅,并约定了交房时间、房屋面积、价格、付款方式等条款。
然而,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到期后,开发商未能按期交付房屋,导致业主与开发商产生纠纷。
二、争议焦点1. 开发商是否构成违约?2. 业主是否可以解除合同?3. 双方如何承担违约责任?三、法院判决1. 开发商构成违约:法院认为,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开发商应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时间交付房屋。
然而,开发商未能按期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
2. 业主可以解除合同:法院认为,根据《合同法》第9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对方可以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开发商未能按期交付房屋,已经构成严重违约,业主有权解除合同。
3. 违约责任承担:- 开发商应向业主支付违约金:法院根据《合同法》第114条规定,判决开发商向业主支付违约金,以弥补业主因开发商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 开发商应退还业主已付款项:法院判决开发商退还业主已支付的购房款,包括首付、按揭贷款等。
- 开发商应赔偿业主损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开发商赔偿业主因违约造成的其他损失,如装修费用、临时租房费用等。
四、案例分析1. 违约责任的认定:在本案中,法院认为开发商未能按期交付房屋,已构成违约。
这表明,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 合同解除的条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严重违约,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
在本案中,开发商未能按期交付房屋,已构成严重违约,业主有权解除合同。
3. 违约责任承担方式:法院在本案中判决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包括支付违约金、退还已付款项、赔偿损失等。
这体现了法律对违约行为的制裁,同时也保护了受害方的合法权益。
试论违约责任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试论违约责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学校—指导教师内容摘要 (3)一、违约责任的概述 (3)(一) .................. 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产生的责任3 (二) ............................................ 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3 (三) ............................ 违约责任具有惩罚性和补偿性双重属性4 (四) ............................................ 违约责任的可约定性4 二、违约责任的形态 .. (4)(一) ...................................................... 不能履行4 (二) ...................................................... 延迟履行4 (三) .................................................... 不完全履行5 (四) ...................................................... 拒绝履行5 (五) .................................................... 债权人延迟5 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 (5)(一) ............................................ 违约责任的承担原则5 (二)承担违约责任的形式 6 四、确认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 (8)(一) .................................... 传统确认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8 (二) .......................... 现行《合同法》确认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9 参考文献 (10)试论违约责任内容摘要违约行为,是指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行为。
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的违约与责任承担——兼论《合同法》第121条的理论解构
因第三人原因造成的违约与责任承担——兼论《合同法》第121条的理论解构李永军;李伟平【摘要】《合同法》第121条严格恪守债的相对性,规定在因第三人原因导致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仅在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后,债务人才可以向第三人追偿.据此,除不可抗力这一狭窄的免责事由外,债务人近似承担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超级债务".过错责任、客观责任两大立法例下的履行障碍或者违约风险的分配结果极为相似且都为债务人的责任承担设置了合适的边界.基于现实的需要与理性的要求,解释上应认为第121条没有完全排除债权人向第三人求偿之可能,在第三人的原因是引起债务人违约的直接原因且第三人主观上存有故意、债务人主观上无过错时,应允许债务人根据具体情形选择适用不可抗力、情势变更、风险负担、合同解除四种方式来免除其责任承担.【期刊名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8页(P24-31)【关键词】第三人原因;违约责任;《合同法》第121条;第三人侵害债权【作者】李永军;李伟平【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 100088;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北京 100088【正文语种】中文债的相对性原则作为古典契约法体系构建的第一块基石和整个私法体系的基础①李永军:《合同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44页。
,一直以来被近现代立法所遵循。
一般认为其包括主体相对性、内容相对性、责任相对性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合同法》第121条即被认为是责任相对性的一个集中体现,该条规定在因第三人原因导致债务人违约的情况下,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仅在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后,债务人才可向第三人追偿。
自《合同法》通过至今,对该条的理解就引来诸多争议,但未妨碍法院援引该条作出了大量的判决②周江洪:《〈合同法〉第121条的理解与适用》,《清华法学》2012年第5期。
违约责任论文合同违约责任论文合同法违约责任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论文合同违约责任论文合同法违约责任论文: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摘要:《合同法》借鉴了英美法系中的预期违约制度,填补了违约形态的一项空白。
《合同法》对违约确定了完全补偿原则。
关键词:合同法;违约责任;形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种义务往往是以违约责任的强制力为后盾。
它是当事人之间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保障,不仅可以促使当事人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起到避免和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的预防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发生违约行为后,通过追究违约方的责任,使守约方的损失得到补偿,保障交易安全。
一、违约责任的形态违约责任的形态一般可以分为不履行合同义务、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和预期违约三种。
前两种早已确定并被立法承认。
关于预期违约一直存在争议,直至被《合同法》所承认,是立法上的进步。
1.不履行合同义务,是指当事人在合同期限到来之后,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合同义务。
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既可以是明示即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也可以是默示即用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义务。
《合同法》第10条对实际履行作出了三项例外规定:一是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的,即违约责任违约行为已使合同丧失了履行的可能性或履行已经没有意义或必要;二是债务的标的不适合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的;三是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的,因为这是债权人享有的一项权利,债权人有权决定采取何种救济措施,如果债权人不选择实际履行的就可以选择别的救济方式。
2.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是指债务人履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等。
《合同法》规定,合同履行原则为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期限、地点、方式全面履行合同义务。
此种形态大多表现为买卖合同中的质量纠纷。
针对此种状况,《合同法》第111条专门对不符合约定的补救措施作了明确规定:一是违约责任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二是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依合同有关条款,即订立合同的本意或交易习惯确定;三是上述措施仍无法解决的,受害方可以根据标的的性质以及损失大小,合理请求修理、更换、重作、减少价款或者报酬。
结合中国合同法,浅论违约责任制度(一)
结合中国合同法,浅论违约责任制度(一)摘要:合同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直接的法律后果就是承担违约责任。
全面研究中国违约责任的分类、内容和形式。
有利于促进合同的履行和弥补违约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违约责任制度作为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在合同法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违约责任;归责原则;违约责任承担方式1违约责任的概念及其特点违约责任即违反了合同的民事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新《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和补充,其中的违约责任制度吸收了以往三部合同法行之有效的规定和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
体现了中国违约责任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发展性。
现行《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仅指违约方向守约方承担的财产责任,与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完全分离,属于民事责任的一种。
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它与合同义务有着密切联系,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违约责任是合同义务不履行的结果。
违约责任具有以下特点:①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产生的责任。
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违约责任产生的基础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若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则无违约责任可言;其二,违约责任以违反合同义务为前提,没有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便没有违约责任。
②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即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才能发生,合同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
③违约责任具有可确定性。
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和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金的数额等,但这并不否定违约责任的强制性,因为这种约定应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④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
违约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偿合同当事人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中国《合同法》确认违约责任既是对违约方违约行为的制裁,又是对受害方遭受损失的补偿,以补偿性为主,兼有惩罚性。
试论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
试论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摘要】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是一个重要的司法领域。
本文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这一议题。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即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的现状;其次阐述研究目的,即探讨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指出研究意义,即完善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在分别讨论了合同法基本原则与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种类和构成要件、违约责任的主体、违约责任的范围和救济措施以及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存在的问题。
最后在结论部分给出了完善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的建议、未来研究方向和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促进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和进步。
【关键词】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原则、种类、构成要件、主体、范围、救济措施、问题、完善、建议、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合同是社会生活中至关重要的法律制度,它规定了交易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从而促进了经济活动的进行。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一方或双方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即发生了违约行为。
违约行为不仅会给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市场秩序和信誉体系的建立,因此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也得到了日益重视。
我国《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约定而引起的责任问题,包括违约责任的种类、构成要件、主体、范围和救济措施等内容。
随着合同关系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违约责任制度的运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
对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基本原则、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到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合同法基本原则与违约责任、违约责任的种类和构成要件、违约责任的主体、违约责任的范围和救济措施等方面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提供参考和建议。
试论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试论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试论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试论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摘要:我国合同法在吸收以前立法合理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在归责原则上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违约责任的方式上强调继续及行,时违约金的性质主张以补偿为主、惩罚为辅,在损害赔偿的范围上规定了包括可得利益的损失,并规定了违约责任和便权责任的竟合、预期违约制度等,从而完善了我国的违约责任制度。
关键词:合同法;违约责任制度;归责原则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
违约责任制度作为合同法中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历来为立法所重视。
我国原《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都对违约责任作了规定,但这些规定在内容上存在矛盾、重复、陈旧、过于简单的弊端,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在吸收以前立法合理规定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国外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违约责任制度,从而形成了一种既具有国际化、现代化的特点,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违约责任制度。
一、在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上采取了严格责任原则归责原则是确定行为人民事责任的根据和原则,是贯穿于整个民事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
违约责任的认定,必须遵循一定的归责原则。
因此,正确规范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对于构造违约责任制度的内容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原《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规定,总的来说,都是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这给当事人的举证带来很多困难。
因为,按照过错责任原则,不仅要求当事人一方有违约责任,而且在主观上要有过错。
而过错作为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是违约方实施违约行为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因其没有一个客观尺度来衡量,作为局外人是无法考究的,这就妨碍了受害方的举证,不利于追究违约方的责任,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合同法下的违约责任研究
合同法下的违约责任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参与各种各样的合同活动。
无论是购买商品、签订租赁协议还是与公司合作,合同都扮演着在各方之间确立权益和义务的重要角色。
然而,当一方未能履行其合同义务时,应该如何进行追究责任?这就是合同法下的违约责任研究所涉及的问题。
违约责任是指当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可以分为履行和不履行两种情况。
首先,当一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其履行合同。
如果履行已经变得不可能或者不符合合同性质、目的,或者对方明确表示拒绝履行,另一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违约金、赔偿和利息。
违约金是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一种约束履行的措施。
当一方未能履行合同时,另一方可以根据合同约定要求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应当是合同中约定的一定金额,不得超过债务的金额。
赔偿是另一种常见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当一方未能履行合同导致另一方遭受损失时,后者可以要求前者赔偿损失。
赔偿的计算一般以合同履行后的利益和未履行时造成的损失为基础,但不得超过双方合同中互不知情的市场价值。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利息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当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支付相应的利息。
另一种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是履行相应的代价。
如果一方未能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另一方可以自行履行或者委托第三人履行,并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费用。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可能的其他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如恢复合同前状况、重新协商或者采取其他适当的补救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方未能履行合同时,违约责任的承担原则是相互平等的。
双方都应该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理合法地履行自己的义务。
在追究违约责任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双方的过错程度、造成的损失程度、违约行为的后果等因素。
此外,合同法还规定了特殊情况下的违约责任,如当事人双方约定适用特殊条款或者根据特殊法律规定的违约责任。
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规制研究
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规制研究引言合同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交易活动的基础,合同的履行对于市场秩序的维护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合同当事人可能会违反合同条款,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
为了维护合同的有效性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合同法中包含了违约责任规定。
本文将对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规制进行研究,探讨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与意义。
一、违约责任的性质与目的1. 违约责任的性质违约责任是受到合同法保护的一种权利和义务。
它是作为一种补偿措施,为受损害方提供了一种追究违约方责任和获得经济赔偿的途径。
2. 违约责任的目的违约责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合同的效力和稳定市场秩序。
通过明确违约责任,可以约束合同当事人遵守合同约定,鼓励合同履行的自愿性和诚实守信原则。
同时,违约责任也可以保护合同受益人的权益,确保其能够获得预期的利益。
二、违约责任的构成与形式1. 违约行为的构成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行为一般分为实际履行不符合约定和拒绝履行两种情况。
实际履行不符合约定是指违约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而拒绝履行则是指违约方明确表示不履行合同的义务。
2. 违约责任的形式违约责任的形式一般包括损害赔偿、履行责任和解除责任。
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应向受损害方支付一定的经济赔偿;履行责任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解除责任则是指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受损害方有权解除合同。
三、违约责任的限制与救济1. 违约责任的限制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得到限制。
比如,合同当事人可能会约定违约方只需承担违约金的责任,或约定违约方有一定的履行期限等。
这些限制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合同双方的利益,提供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解决合同纠纷。
2. 违约责任的救济合同法也规定了违约责任的救济方式。
除了损害赔偿、履行和解除之外,根据违约程度的不同,法院还可以判决违约方承担其他法律责任,比如违约方可能会被判赔偿违约方因违约行为所产生的实际损失以外的其他损失。
违约责任相关法律论文
违约责任相关法律论文摘要:违约责任是合同法上的一项重要的制度,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则是该制度的本质和核心内容。
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在违约行为发生后,确定违约责任得否成立应遵循的准则或根据,也是贯穿于整个违约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
现今法学界主要存在过错责任和严格责任两种归责原则。
我国现行的《合同法》采用的是严格责任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的归责原则。
与此同时,公平责任原则也成为归责原则研究的新趋势。
关键词: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一般地说,当事人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订立合同之后,就应当自觉履行合同的义务,恪守合同。
但是,由于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合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违反合同义务的情况。
若放任当事人的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这无疑是对双方当事人“合意”的否定,是对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合同的否定。
因此,法律设立违约责任制度,一旦债务人不履行合同约定的债务,则该债务在性质上转化为一种强制履行的责任,从而使合同所设立的债权得以实现。
同时,怎样确定究竟由合同哪一方来承担违约责任,也就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一、归责原则的概念民事责任的认定必须依循一定的归责原则。
所谓归责,并非为“责任的归属”?,它表达的是违约方对违约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判断过程。
有学者指出:?“责任是归责的结果,但归责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责任的产生。
责任的成立与否,取决于行为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是否符合责任构成要件,而归责只是为责任是否成立寻求根据,而并不以责任的成立为最终目的。
”所谓“原则”系指具有普遍意义的抽象化准则,是责任判断过程中应遵循的具有最高效力的根据。
因此,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在违约行为发生后,确定违约责任得否成立应遵循的准则或根据,也是贯穿于整个违约责任制度并对责任规范起着统帅作用的立法指导方针。
其本质如下:其一,违约责任归责原则适用对象具有客观性。
合同法论文违约责任
合同法论文违约责任合同法论文违约责任研究旅游合同违约责任问题摘要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这种大好情势下,整个消费升级概念不断深入人心。
但是,在迅速发展的旅游业背后却面临着危机,其中频发的旅游合同纠纷,暴露出法律规定的局限性、法律解决机制的不健全等问题。
笔者以法律视角去查阅、讨论和思索其危机存在深层次原因后,认为旅游合同违约纠纷的核心问题是旅游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或其履行不符合合同规定时,对另一方当事人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或法律后果,即所谓广义上的旅游合同违约责任。
因此有必要对旅游合同违约责任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细化。
关键词旅游合同违约责任非财产性损害赔偿一、我国旅游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旅游合同发生违约时违约方的承担方式。
司法实践中当发生旅游违约纠纷时,都是参照一般合同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一般合同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但并不是每一种都适用于旅游合同。
笔者对这几种方式进行分析:合同的实际履行,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等违约责任。
但实际履行的救济方式并不适用于旅游合同违约,这主要是因为旅游合同如果出现违约,双方采取补救措施最常见的方式赔偿损失。
由于旅游者选择一家旅行社主要是基于对这家旅行社的信任,如果违约的出现是因为工作人员的服务出现了瑕疵,那么旅游者已经对此次旅游活动失去了兴趣,他会认为旅游合同实际履行已经达不到合同的目的。
合同的解除,即指在合同依法成立后而尚未全部履行前,当事人基于协商、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而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一种法律行为。
然而实践中,旅游者在解除旅游合同时应谨慎,要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否则将使作为守约方的旅游者处于不利的地位。
合同违约损害赔偿,即指违约方因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而给对方造成损失,依法和依据合同的规定应承担的赔偿损失的责任。
这里的损失,应包括财产性损害和非财产性损害,但目前合同法仅就财产性损害方面的赔偿责任予以规定。
合同法违约责任论文
合同法违约责任论文合同法违约责任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对于确保合同双方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将就合同法违约责任进行探讨,从其基本概念、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应该承担的责任、违约责任的模式以及对违约责任的限制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合同法违约责任。
一、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基本概念合同法违约责任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未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的标准,给对方造成损失或者违反了公序良俗等法律规定,从而导致违约方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合同法违约责任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体现:赔偿损失、履行义务、修改或终止合同、支付违约金等。
二、合同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要认定合同违约责任,需要满足一定的构成要件。
首先是合同关系的存在,合同存在于自愿、平等和合法的基础之上。
其次是合同的履行义务,合同的履行义务是一方向对方提供某种利益或采取某种行为的法律责任。
最后是违约行为的主观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包括违约方的过失或故意,客观要件则指违约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或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履行义务。
三、应该承担的责任违约责任主要表现为赔偿责任和履行责任。
赔偿责任是指在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时,违约方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赔偿对方的损失。
履行责任是指在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时,违约方应当重新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义务。
四、违约责任的模式违约责任的模式可以分为固定损害赔偿责任和不固定损害赔偿责任两种。
固定损害赔偿责任是指对违约方预先设定的违约损失进行赔偿,不需要对具体损失进行证明。
不固定损害赔偿责任是指赔偿损失需要对具体的损失进行证明和计算,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
五、对违约责任的限制合同法中对违约责任设置了一定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可抗力的豁免、违约责任的限于合同标的、免责事由的存在以及惩罚性赔偿的限制等。
六、合同法违约责任的意义和启示合同法违约责任的存在和实施对于维护合同双方的权益,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法)论合同法的违约责任
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摘要】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违约情况可以构成当事人之间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违约责任则以法律的形式约束违约或者承担必要的财产责任,在合同制度中规定违约责任可以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增加一层保障措施,在维护当事人利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关键词】合同法违约责任归责原则承担方式免责事由一、违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违约责任,是指合同当事人因违反合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违约责任制度是保障债权实现及债务履行的重要措施,它与合同义务有密切联系,合同义务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违约责任则是合同义务不履行的结果。
违约责任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违约责任是合同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所产生的责任。
违约责任产生的基础是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若当事人之间不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则无违约责任可言;其次,违约责任是以违反合同义务为前提,没有违反合同义务的行为,便没有违约责任。
第二,违约责任具有相对性。
违约责任的相对性是指违约责任只能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发生,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不负违约责任。
第三,违约责任具有补偿性。
违约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目的在于补偿合同当事人因违约行为所遭受的损失。
从合同法所确认的违约责任方式来看,无论是强制实际履行,还是支付违约赔偿金,或者采用其他补救措施,都体现出其补偿性。
第四,违约责任的可约定性。
根据合同自愿原则,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的方式,违约金的数额等,但这并不否定违约责任的强制性,因为这种约定应限制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二、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合同法》中有所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外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的责任。
”这里所确定的即为严格责任原则。
而所谓严格责任,是指违约发生以后,确定违约当事人的责任,应主要考虑违约的结果是否因违约方的行为造成,而不考虑违约方的故意或过失。
试论违约责任毕业论文
试论违约责任毕业论文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交往中,合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保障交易双方权益、明确义务和责任的重要依据。
然而,即便有合同的约束,违约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违约责任作为对违约行为的法律规制手段,对于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及构成要件违约责任,简单来说,就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时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要构成违约责任,通常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件:首先,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这是违约责任产生的前提,如果合同本身无效或者被撤销,就不存在违约责任的问题。
其次,当事人一方存在违约行为。
违约行为包括不履行合同义务,如完全不履行或者部分不履行;也包括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比如履行的时间、地点、方式、质量等不符合合同的约定。
再者,违约方主观上有过错。
在一些情况下,过错是违约责任的构成要件,如在故意违约或者重大过失违约的情形中。
但在某些法定的违约责任中,如严格责任原则下,过错并非必要条件。
最后,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了损失。
损失可以是财产上的损失,也可以是非财产上的损失,但必须是与违约行为有因果关系的损失。
二、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违约责任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定金罚则等。
继续履行,就是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的约定继续履行自己的义务。
这是一种最直接的责任形式,旨在使合同得以实际履行,实现合同的目的。
采取补救措施,比如修理、更换、重作等,适用于合同履行存在瑕疵但仍有补救可能的情况。
赔偿损失是违约责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形式。
违约方需要赔偿因违约给对方造成的全部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直接损失是指因违约行为直接导致的财产减少,如货物的损坏、价款的损失等;间接损失则是指因违约行为间接导致的可得利益的损失,比如因未能按时交付货物而失去的预期利润。
违约金是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的,当一方违约时应当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论文
论合同法违约责任论文论合同法违约责任论文一、中国诚信的含义及诚信原则的继承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名扬天下的礼仪之邦,有着崇尚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并把诚实守信作为人处世,接人待物的伦常规范。
一些流传至今、广为传诵的成语典故,如“一言为定,一诺千金,信誓旦旦,言而有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 等等就浓缩了对诚信重要性认识的精华。
追溯到先秦儒家。
孔、孟、荀子把诚信从做人之道扩展到治世之道,具有促进道德完善、家庭和睦、国家兴旺和天下安宁的多种社会功能。
三国时,诚信的当时模式“义”帮助蜀国在三分天下中有了一席之位,之后又日渐形成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诚信文化;利用人格诚信关系,自明清以来,中国人逐渐冲破了“要想富,男力田女织布”的重农思想,开始“求富于市”,在寻求财富的漫长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一条不可违背的法则“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思诚者,人之道也”,这个“道”就是商业经济和资本运作的规律。
为此商人们一直坚持义利并重,讲求诚信“利从诚中出,誉从信中来”认为这样做才是走了正道,才是诚商正贾,才能取得好的效益。
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历来将诚实守信,童叟无欺作为重要的商业道德。
作为法律上的诚信原则的伦理基础是“诚”和“信”,作为个人的内在德性的“诚”,也就是诚实,这种诚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体现;信则是个人对他人产生的信任。
古往今来,诚实和信用都是人与人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
两千多年以前,孔子就强调“民以诚而立”,并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儒家道德的基本范畴。
诚实和信用也往往被作为区分善恶的分水岭,是支撑社会的道德支支点。
儒家文化“言必行,行必果”信用被中国传统道德提升为立人与立国之本。
我国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在近代民事立法中仿效了大陆法系的传统,从德国、日本等国继受了这一术语。
诚实信用原则源自罗马法学家所崇尚的“善意与衡平”等自然法思想,在实践中来自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
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研究
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研究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合同是保障交易双方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时,就会出现违约行为。
合同法中对于违约责任的规定,旨在维护合同正常履行的秩序,并通过补偿措施保护被违约方的权益。
本文将对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进行研究,探讨其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违约责任的概念与分类违约责任是指当一方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时,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违约责任可分为主体性责任和经济性责任。
主体性责任强调违约方应履行合同使命,包括强制履行、终止合同等形式;经济性责任则主要强调违约方应承担一定的经济补偿责任。
二、违约责任的形成与条件合同法规定违约责任的形成与条件,包括违反合同条款、造成损失、诚实信用原则等。
违约责任的形成要求确立违约事实并证明违约方的过错;损失是违约责任的前提条件,违约方需向被违约方支付相应的损失赔偿;诚实信用原则是违约责任的基础,各方在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应遵守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三、违约责任的履行方式合同法规定了多种违约责任的履行方式,包括强制履行、损害赔偿、利息、违约金等。
强制履行是指违约方被法院强制执行合同义务;损害赔偿是指违约方向被违约方支付赔偿金以弥补损失;利息是指当违约方未按时支付款项时,应支付被违约方相关利息的补偿;违约金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因违约行为而支付的额外费用。
四、违约责任的衡量原则在确定违约责任的具体数额时,需要考虑合同中的约定、合同性质、违约方的过错程度等因素。
此外,权利的滥用可以限制违约赔偿的范围,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违约方的合法权益。
五、违约责任的免除与限制合同法对违约责任的免除与限制进行了规定,包括正当事由、不可抗力等。
正当事由是指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事件,违约责任可被免除或减轻;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六、违约责任的实践问题在实践中,违约责任的适用仍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
一方面,如何准确界定违约行为的主观过错程度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如何判断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可抗力事件,尚需建立相关的证明和鉴定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
【摘要】合同缔约人订立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实现,而合同一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可能使得对方当事人的利益得不到实现。
因此,研究违约行为及其救济方法,对于保护合同当事人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违约行为、违约责任的论述,介绍了违约责任的种类、免责条件、处理方式等问题,阐述了我国新《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的规定。
【关键词】违约责任、合同法、免责事由
一、违约责任的样态
对于违约责任的样态,又称违约形态。
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预期违约。
其可分为两种具体类型:其一、预期拒绝履行,其二、预期不能履行。
第二,不履行。
即完全不履行,指当事人根本未履行任何合同义务的违约情形。
第三,迟延履行。
即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而未履行债务。
包括债务人迟延履行和债权人迟延履行。
第四,不适当履行。
即指虽有履行但履行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的违约情形。
包括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两种情形。
第五,其它违约行为。
指除瑕疵履行和加害给付之外的,债务人未按合同约定的标的、数量、履行方式和地点而履行债务的行为。
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1.实际履行。
实际履行包括金钱债务的实际履行和非金钱债务的
实际履行。
《合同法》第109条、第110条等条款规定,金钱债
务应当实际履行,非金钱债务在特殊情况下不适用实际履行。
特殊情况即指法律上或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
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2.采取补救措施。
如质量不符合约定,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
担违约责任,如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非违约方可根据标的
性质和损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采取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措施。
3.赔偿损失。
我国法律实行的是完全赔偿原则。
要求赔偿范围包
括两个部分。
其一,被违约人现有财产的减少(实际损失)。
其二,可得利益。
4.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
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
一定数额的金钱。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未约定则
不产生违约金责任,且违约金的约定不应过高或者过低。
5.定金。
当事人可以约定定金,定金按担保法规定执行,但如果
同时约定定金和违约金,当事人可选择适用其一。
三、免责事由
1.不可抗力。
合同法规定的法定的免责事由为不可抗力,是指不
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如:①自然灾害。
如地震、海啸等。
②政府行为。
如合同订立后,政府颁布的禁运法律。
③社会异常现象。
如罢工。
2.免责条款。
《合同法》第53条规定了两种无效免责条款:第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第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3.相对人有过错。
是指相对人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过失,则当事人可以免责。
四、分析关于合同法违约责任的案例
2001年,吉祥月饼厂与某超市达成协议,由吉祥月饼厂负责提供中秋接前后的月饼工15种。
双方约定了月饼的名称、价格和数量,并约定月饼于9月14日、9月21日、9月28日分三次给付完毕。
2001年9月14日,吉祥月饼厂给该超市发去了第一批月饼。
但第二批月饼直到9月25日才送到超市,9月29日,吉祥月饼厂将第三批月饼送到超市。
因为当年月饼滞销,超市还剩余大量月饼没有卖出,遂以月饼厂违反约定时间为由拒绝接收。
月饼长争辩说虽然晚了一天,但是并没有过中秋节,超市应该按约定接收。
双方协商无果,吉祥月饼厂诉至法院。
这个案例简洁明了,又很贴近生活。
让我们运用关于合同法违约责任的相关规定来分析一下这个案例。
合同约定于28日给付完毕,而且月饼是一种在特殊时期内才能销售的商品,错过销售季节,会严重影响超市的销售情况。
吉祥月饼厂29日将月饼送达,
虽只有一天之隔,也属于延迟履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债务人迟延履行的,应承担迟延履行的违约责任,承担对迟延后造成的损害的赔偿责任。
因此超市有权拒绝接收。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月饼厂可以免责。
即假定在28日之前发生了不可抗力,如月饼厂遭遇了洪水,但也需要提前通知超市。
五、总结
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律制度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它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当事人违约否则必须承担必要的违约责任,以此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要了解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更要学会运用其法律法规来维护我们的正当利益,做到知法,用法,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