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反“围剿”

合集下载

红军的5次反围剿

红军的5次反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

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

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

这次“围剿”,敌人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这次“围剿”,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次转移重点,实行各个击破,转入“围剿”的第二阶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目的。

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沉着应战,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红军五次反围剿战斗

红军五次反围剿战斗

红军五次反围剿战斗1930年,中国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

对此,国民党当局异常恐惧。

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急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

1930年11月国民党纠集1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再此后几年内,国民党先后五次围剿中央苏区,下面就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

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

第一次反围剿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反围剿国民党纠集了多少军队?国民党任命谁为第一次反围剿总指挥?第一次反围剿是红军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吗?第一次反围剿红军是采取了谁的正确方针?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时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是谁?国民党第二次反围剿是谁为总指挥?第二次反围剿国民党纠集了多少兵力?第二次反围剿红军取得了胜利吗?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

忆陕北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经过

忆陕北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经过

忆陕北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经过忆陕北革命根据地粉碎国民党三次“围剿”经过在一九三三年六月陕北特委扩大会议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安定、延川地区,绥德、清涧地区,神木、府谷地区,佳县、吴堡等地区,广泛地开展了抗粮、抗税、抗租、抗债、抗捐斗争和游击战争,创造了游击根据地。

在游击根据地的广大乡村,推翻了国民党、地主豪绅的统治,普遍建立了贫农会、赤卫队、妇女会、少先队等群众组织,没收地主豪绅的粮食、财物,废除了粮、租、捐、税、债,并对城市实行粮食封锁,给敌人以严重的打击和威胁。

陕北军阀井岳秀八十六师及各县民团共一万五千余人,为了维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于一九三四年五月间组织对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围剿”的中心在安定、绥清、佳吴、神府地区。

敌人以连排为单位,采取分进合击的战术,在根据地烧杀抢劫,捕杀共产党员、革命干部,破坏群众革命组织,企图消灭游击队,摧毁游击根据地。

陕北特委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号召游击区的贫农会、赤卫队、少先队、儿童团、妇女会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实行坚壁清野,在军事上诱敌深入,适时集中力量配合赤卫队、游击小组各个歼灭敌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同时进行瓦解敌军的工作。

“围剿”绥德、清涧、安定地区的敌军、民团,活动十分嚣张,白天以连排分散活动,夜间集中于较大的村镇据守,对麦收影响很大。

为了打击敌人,保护麦收,六月特委将四支队从佳、吴调到绥、清地区,配合游击小组、赤卫队实行坚壁清野,各村巡逻放哨,封锁敌人;组织土枪、土炮、“响鞭队”,各山头设置岗哨,组织成“无线电话”,监视敌人。

四支队和游击小组、赤卫队白天保护群众进行麦收,夜晚袭扰敌人,并在绥德县韩家山等地伏击了敌人,使敌人十分疲惫和恐慌。

历时一个多月,胜利完成了保卫麦收的任务。

八月中旬,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兼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政委、陕北游击队总指挥谢子长等同志,率领二十六军红三团(约三百人,团长为王世泰,政委为黄罗斌)及陕北游击队一、二、五支队返回陕北根据地。

五次反围剿

五次反围剿

中共五次反“围剿”一、历史背景1930年冬,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后,皖西地区党组织积极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而蒋、阎、冯军阀混战蒋介石获胜,使蒋介石有了“围剿”红军的力量和时机。

于是,蒋即着手部署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二、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30)1930年12月上旬,国民党鄂豫皖三省“围剿”军共集结8个师3个旅近10万兵力,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12月30日红一军属部红一师和红二师痛击敌四十六师与六安香火岭,为粉碎第一次“围剿”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红一军与红十五军于1月中旬在麻城福田河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邝继勋任军长,余笃三任政治委员。

2月退守六安国民党第四十六师以第一、第二营为骨干武装起义,捣毁了六安县政府,取得胜利。

至此国民党对皖西苏区发动的第一次“围剿”被彻底粉碎。

三、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31)1931年3月下旬,蒋介石限令5月下旬“完全肃清”鄂豫皖区红军。

围攻兵力达11个师,约13万人。

4月13日国民党军占领独山,14日占领诸佛庵,15日占领麻埠。

25日红十一师及红十师第二十九师猛攻独山镇,全歼守敌。

诸佛庵、麻埠守敌逃回霍山。

至5月下旬,共歼敌5000余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四、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31)1931年10月在六安麻埠成立了红二十五军,邝继勋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

11月7日红二十五军和红四军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近3万人。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于1931年11月10日发起黄安战役,历时43天,歼敌15000余人;1932年1月19日发起商潢战役,历时10多天,歼敌5000余人。

1932年3月21日,徐向前率部包围了六安苏家埠等敌据点,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历时48天,歼敌30000余人,生擒总指挥厉式鼎,解放了淠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中共五次反“围剿”(1)

中共五次反“围剿”(1)

1.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为红军的兵力方面得到不 断补充,有助于红军有足够的实力来对抗国军; 2.土地革命有助于红军巩固自己的政权,为根据地的巩 固得到了保证; 3.土地革命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有了经济来源 提高红色政权内人民生活水平 4.土地革命是当时中国时代进步的体现,有着反帝反封 建的性质 5.沉重地打击了国民的反动统治;
小结
1.前四次反围剿战争的的成功导致了左倾错误的出现,使党内出现了争端, 使敌人有机可乘,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2.土地革命的广泛与深入的开展,发展了经济,把农村变成先进,巩固的根据 地成为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 共产党的政权逐步走向成熟。
王明
简介
内容 步骤
意义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
1937),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 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 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 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 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是中共历史上制 定的第一个可以付诸实践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 和路线。保证了土地革命胜利
1933 年,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臵民族危亡于不顾,仍 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33年9月调集约50 万兵力, 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仓促应战。由于王明等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 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 年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 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五次反围剿

红军五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
背景: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 背景:
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 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 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 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 党及其领导的红军 。
规模: 规模: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
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 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
意义: 意义: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
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 利,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以少胜多, 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 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 得到巩固与扩大。
方针: 方针:这次“围剿”,敌军采取长驱直
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 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而红军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过程: 过程:7月1日起,左翼集团军主
力由南城地区出动,到6日,进占黎川、 樟村、康都等地,继续像素去推进。形 势对红军极为不利,西有赣江,南、北、 东三面有国民党军9个师逼近 。莲塘、
守 阵 地 坚


兴国、古龙冈、头陂、驿前、连城、筠门岭等地区, 继续同国民党军拼消耗。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中央红军完全丧失在苏区内粉碎国民党军围剿 的可能。这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决定,放 弃中央苏区。10月7日,中革军委下令地方部 队接替各线防御任务,主力红军撤到瑞金、雩 都、会昌地区集中。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 委从瑞金出发,率领主力红1军团、红3军团、 红5军团、红8军团、红9军团和中央、军委直 属队共8.6万余人,迫退出中央苏区,向湘西 实行战略转移。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4次进剿和3次会剿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4次进剿和3次会剿

井冈山斗争时期的4次进剿和3次会剿第一次(反)进剿:新城战斗时间:1928年2月18日经过:1928年1月中旬,赣军第27师以第81团和第79团的1个营,由吉安进至泰和,准备进攻万安;接着以第79团的1个营进占宁冈新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进剿”。

2月4日。

毛泽东由遂川率上农革命军主力返回井冈山,经过充分准备,18日拂晓,工农革命军第1、第2两团在赤卫队配合下,由南、北、东三面向新城之敌发起突然进攻,经数小时激战,全歼守敌,攻占新城。

结果:此战,工农革命军首次全歼敌正规军1个营,俘敌近300人,打破了敌人的第一次进剿。

第二次(反)进剿:五斗江战斗时间:1928年5月经过:1928年4月下旬,驻江西省国民党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率部由永新城分两路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进剿”。

1928年5月7日,朱德率红四军军部和二十八团在五斗江打败了驻赣敌军杨如轩部的两个团,取得了红四军成立以来首次大捷——五斗江战斗的胜利。

结果:此次战斗,工农革命军第4军歼赣军1个团大部,缴获枪300余支(挺),粉碎了江西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第三次(反)进剿:草市坳战斗时间:1928年5月经过:1928年5月中旬,驻江西省国民党军第31军第27师和第3军第7、第9师各1个团共5个团,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进剿”。

19日,第4军主力向永新奔袭途中,在草市坳与由永新城西进澧田的第79团遭遇。

朱德当机立断,指挥第28团从正面发起攻击,以第31团1个营向敌侧后迂回,经近两小时激战,全歼第79团。

接着,第4军主力出敌不意攻进永新城,全歼第27师师部和第27团1个营,击伤杨如轩.结果:此次战斗,红4军以4个营的兵力歼灭国民党军1个师部、1个团另1个营,缴获枪300余支,迫击炮7门、山炮2门,银元20余担,打破了江西国民党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进剿”。

第四次(反)进剿:七溪岭战斗或龙源口战斗时间:1928年6月经过:1928年6月,驻江西省国民党军第3军第9师和第31军第27师共5个团,由第9师师长杨池生担任总指挥,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 6月中旬,杨池生率部由吉安进占永新。

红军五次反“围剿”图文新版

红军五次反“围剿”图文新版
3
意义: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
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 利,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以少胜多, 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 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 得到巩固与扩大。
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 来沉着应战 ,部署第四次“反围剿”。
12
兵力与方针:从1932年冬开始,国民
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陆续调集近40万 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决定 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 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红一方面军辖红1 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和第11、第12、第 21、第22军,总兵力约7万人,在总司令朱德、 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指挥下,主力活动于黎川地 区。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在 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时,实行进攻作 战,击溃国民党军 。
毛主席因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而写了一首词: 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
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4
第二次反“围剿”
国民党:一九三一年二月,蒋介
石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
我打,敌退我追“诱敌深入”的方针,各 个击破。
结果:国民党以第一次“围剿”失败而
告终,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毙,伤, 俘,歼敌一万五千余人,活捉国民党第十 八师师长张辉瓒,并缴获一无线电台,缴 获枪支各种武器一万三千支件,军用物资, 弹药无数。红军将缴获枪支扩大了队伍。

红军五次反围剿

红军五次反围剿

红军五次反围剿第一次反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0年11月,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活捉了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毛主席挥笔写下了名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中,由南昌出发的国民党军分三路纵队,从袁水流域到赣江以东,一次次扑空,始终找不到红军主力。

几天后,红军总部侦察得知,敌第一纵队司令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正大步向龙冈推进。

群山环抱的龙冈,中间是狭长的盆地,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

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2月,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二十万人的兵力部署对红1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9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打响了国民党军3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蒋介石亲任总司令,红军第一方面军30000人,在毛泽东指挥下共歼敌7个师,17个团,俘15000余人,缴枪20000支。

第三次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12月,国民党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

红1方面军此时共有7万余人的兵力。

面对当面严重的敌情,总政委周恩来和总司令朱德于13日毅然决定,改强袭南丰为佯攻,接着又主动撤围南丰,采取退却步骤,以一部兵力将敌向黎川方向吸引,主力秘密转移到东韶、洛口地区,待机歼敌,准备歼灭抚河西岸援敌之一部。

2月27日至29日,红1方面军采取大兵团伏击的战法,歼敌第52、第59师,俘敌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

五次反围剿汇总

五次反围剿汇总

第一次反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这是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中活捉了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心情愉悦的主席挥笔写下了名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中,由南昌出发的国民党军分三路纵队,从袁水流域到赣江以东,一次次扑空,始终找不到红军主力。

主席亲笔撰写的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几天后,红军总部侦察得知,敌第一纵队司令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正大步向龙冈推进。

毛泽东一直等待的机会出现了。

群山环抱的龙冈,中间是狭长的盆地,当地群众又能帮助封锁消息,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

在这次反围剿战役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积极部署对红1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决定采取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红1方面横扫七百余里,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粉碎敌人“围剿”后,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9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打响了国民党军3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赶赴南昌指挥,并请德、日、英军事顾问参与战事筹划。

红军第一方面军30000人,在毛泽东指挥下,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避敌主力,共歼敌7个师,17个团,俘15000余人,缴枪20000 支。

林彪与五次反“围剿”

林彪与五次反“围剿”

第一次“围剿”:林彪俘获了敌前敌总指挥张辉瓒1930年10月底,蒋介石命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调集7个师约10万人马,以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杀奔我江西革命根据地。

这就是所谓的蒋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一次“围剿”。

红一方面军在罗坊召开总前委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大会决定以红一、三军团为主力,共约4万人迎击国民党军。

红军在江西宁都县的黄陂、小布地区集结兵力,待机歼敌。

12月29日,张辉瓒率领十八师师部及两个旅进至龙岗,陷入了红军的包围。

30日,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林彪率红四军等部队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很快,张部全线溃败,全军覆没。

张辉瓒见大势已去,便换上了一套下级军官制服,躲进了万功山东坡的茅草丛中。

林彪下令,兵分几路,围住万功山,一定要抓住张辉瓒。

红四军一战士先是发现了张辉瓒的狐皮大衣,然后在一个山洞前又发现有人影,战士鸣枪警告。

张辉瓒从洞中钻了出来,大叫:“不要开枪,我是前敌总指挥张辉瓒,我要找你们的黄公略军长……”张辉瓒不知道抓捕他的士兵是哪支部队的。

一位战士说:“我们是红四军的,军长是林彪……”张辉瓒大叫道:“我不见林彪,我要见毛泽东先生……”张辉瓒后来供认:“他不见林彪的原因是怕林彪太年轻容易冲动,把他枪毙了。

”几位红军战士将张辉瓒押到龙岗,毛泽东一见张辉瓒就叫人给他松绑。

张辉瓒见来了毛泽东,忙向前行了个鞠躬礼。

毛泽东幽默地说:“张师长打到我们家门口来了,受到这样的接待,我们也是没办法呀!”张辉瓒表情难堪地低声说:“毛先生用兵如神,张某实在佩服。

张某过去就对毛先生钦慕非常。

”接下来,毛泽东与张辉瓒作细致的交谈。

张辉瓒一再央求,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枪、捐弹赎命。

毛泽东准备让张去红军军事大学当教员。

张辉瓒的妻子朱性芳得知丈夫被红军活捉后,急得如同热锅里的蚂蚁,四处活动,并派人去上海寻找中共中央所在地,想用巨款赎回丈夫。

湖南军阀程潜、唐生智、何键等也都派代表向中共传递信息,要求不杀张辉瓒。

3万对30万的胜利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

3万对30万的胜利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兵力,企图彻底“剿灭”中央根据地红军。

总兵力仅有3万人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以下简称红一方面军),利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败了10倍兵力的敌军,创造了人民军队史上内线歼敌的经典战例。

撰文 / 杜东冬敌军重兵压境1931年6月21日,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召开军事会议,具体部署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蒋介石认为,前两次“围剿”失败,主要原因是参加“围剿”的部队都不是他的嫡系部队。

这一次,他下决心增调5个嫡系师,共10万人到江西,个旅,共计30万人。

蒋介石亲自担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线总司令,并聘请了英、日、德等国的军事顾问随军参与策划。

这次“围剿”,蒋介石决定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首先消灭红军主力,摧毁苏区,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对这次“围剿”,蒋红一方面军总部的无线电台监听到的国民党军活动信号越来越频繁。

这一次,红军面临的处境无疑是最为复杂和困难的。

面对备精良的国民党军,红军主力部队却不过3万人,不仅众寡悬殊,备上也处于劣势。

此外,胜利结束的第二次反“续苦战,紧接着转入紧张的群众工对的胜利: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3万30万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的纪念雕塑诱敌深入攻其不备6月30日,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前敌委员会的简称)判明敌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次反“围剿”示意图瑞金良口东固遇,对红军是不利的。

毛泽东、朱德和临时总前委决定“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采取“磨盘战术”,向南实行千里大迂回,绕过国民党军进攻的锋芒,从中央苏区南部插入国民党军背后。

朱德后来解释说:“我们的方法,就是先躲开他,疲劳他,等他疲劳不堪了,再开始打。

”7月22日,红军主力到达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西北部的高兴圩地区。

按原定作战计划,红军将由兴国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横扫过去,把敌军的主力甩在赣南,等他们转回来,红军再攻其不备。

遗憾的是,敌人通过空中侦察,发现红军主力集中在兴国地区,判断红军有西渡赣江的可能。

1931年夏描写的是第几次围剿

1931年夏描写的是第几次围剿

1931年夏描写的是第几次围剿1931年夏是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蒋调集30万兵力,并聘请德、日、英军事顾问,采取厚集兵力,分路围攻,长驱直入的战术,分3路向根据地进行“围剿”。

我军在领导人的指挥下,采取诱敌深入,避其主力,打其虚弱的作战方针,从福建千里回师赣南,并以一部兵力结合地方武装,迟滞敌进。

8月4日,我军突然东进莲塘,7日至11日,先后在莲塘、良村、黄陂发动攻击,并三战三捷。

我军在兴国休整半月后,对疲惫退敌实行追击,再取三捷。

至此在80天内,歼敌3万余人,缴枪1.26余万支,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历史背景1931年7月至9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党军对苏区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1931年5月,党军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失败后,国民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又很快于6月组织对中央苏区第三次更大规模的围剿。

蒋介石将其嫡系部队第14、第11、第6、第9、第10师共10万人调到江西省,连同原在中央苏区周围的和新调来的非嫡系部队,总兵力达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

战役经过1931年7月1日,蒋介石在南昌行营下达总攻击令。

7月10日前后,红一方面军主力在闽赣边收拢后,冒着盛夏酷暑,急行军回师赣南,于28日到达兴国西北的高兴圩,完成了回师集中的战略任务。

国民党军队进入中央苏区后,东奔西走,寻找红军主力决战,却到处扑空。

7月底,蒋介石发现红一方面军主力已集中在它侧背的兴国地区后,立刻集中9个师的兵力,分路向兴国猛扑过来,企图消灭红军主力于赣江东岸。

8月上旬,各路国民党军纷纷向高兴圩地区逼近,重兵密集,把红一方面军主力压缩在以高兴圩为中心的方圆数十里狭小範围内。

红一方面军已处在北、东、南三面受敌和西临赣江的危险境地。

毛泽东、朱德决定实行中间突破,向东面的莲塘、良村方向突进,求歼战斗力较弱的一路敌军,尔后进击龙冈、黄陂,调动敌人于运动中予以各个歼灭。

第三次反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引言:第三次反围剿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事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壮大表现,也是中国红军和红军游击战争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通过梳理历史背景、形势分析以及阶段性成果等方面,探讨第三次反围剿的重要意义。

一、背景介绍第三次反围剿发生于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具体时间跨越1929年到1934年。

当时,国民党政府一直试图剿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而第三次反围剿则是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全面围剿行动。

而在前两次围剿中,中国共产党虽然受到了一定的损失,但逐渐积累了斗争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为第三次反围剿奠定了基础。

二、形势分析在第三次反围剿之前,中国共产党在一些地区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开展了中国革命的实践,大大加强了党和人民解放军的内部建设。

国民党政府对于共产党力量的壮大感到了威胁,因此采取了全面围剿的行动。

从形势上看,第三次围剿是中共和国民党政府之间一次生死较量的集中体现。

三、阶段性成果从整个回顾来看,第三次反围剿可以分为四个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是红五军团的溃败,也是红军主力的节节败退;第二阶段是瑞金战役的胜利,取得了对敌军力量的重大打击;第三阶段是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壮举和重要转折点;第四阶段是达到陕北的安全基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基础。

四、第三次反围剿的意义第三次反围剿对于中国革命史的意义不可低估。

首先,通过第三次反围剿,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为以后的战斗做好了准备。

其次,第三次反围剿使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深化了对土地革命和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认识,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奠定了基础。

此外,第三次反围剿还使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树立了威望,吸引了更多的人民群众加入革命队伍。

五、启示与反思第三次反围剿的成功教育我们很多。

首先,它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和意志让他们不断战胜困难。

其次,第三次反围剿也揭示了个体的力量和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可以凝聚起来改变历史走向的。

第三次反“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
李志民
【期刊名称】《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卷),期】1992()4
【摘要】1931年6月21日,正当我军在赣东、闽西广大地区开展群众工作,建立红色政权,扩大工农武装,中央苏区一片欢腾的时候,蒋介石窜到了南昌,亲自组织和指挥对我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反革命"围剿".这消息象一股风一样传到部队,广大指战员一个个磨拳擦掌,决心叫这个人民的公敌、反动派的头子亲自尝一尝人民铁拳的滋味.
【总页数】8页(P37-44)
【关键词】反“围剿”;群众工作;红十二军;红一军团;游击战争;红七军;总前委;罗卓英;赵观涛;红三军团
【作者】李志民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
【相关文献】
1.毛泽东词《渔家傲·反第三次大“围剿”》诞生地考 [J], 冯都;夏荣标
2.开国少将吴咏湘回忆录连载(5)每一天都在血与火中战斗(下)红16军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的日日夜夜(1931年7月) [J], 吴咏湘
3.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以辉煌胜利耀亮了莲塘等地名 [J], 新华
4.如何打赢A股的“第三次反围剿” [J], 胡语文
5.第三次反“围剿”中的黄陂战斗 [J], 曾春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军三次反围剿

红军三次反围剿
2016级历史教育李保健 2018年4月
国民党各派军阀之间不断发生的分裂和战争,让红 军和革命根据地得到充足的时间来发展。
红军队伍和革命根据地的扩大,使得国民党统治集 团甚是震惊。
在取得中原大战胜利后,蒋介石便立即集结军队向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起大规模地“围剿"行动。
第一次反围剿是1930年(民国十九年)11月至1931 年1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 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10万兵 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国民党以第一次“围剿”失败而告终,红军第一 次“反围剿”,毙,伤,俘,歼敌一万三千余人, 活捉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并缴获一无线 电台,缴获枪支各种武器一万二千支件,军用物 资,弹药无数。红军将缴获枪支扩大了队伍。
5、பைடு நூலகம்响
红军方面有重要意义
(1)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 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 利
红军: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胜 利后,红军第一方面军3万余人, 在闽西北、闽西、闽赣边和赣南 等地区开展群众工作,进行反" 围剿"准备。
(1)时间: 1931年7月-1931年9月15日
(2)双方兵力:
国民党: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

总司令:蒋介石
共产党:红军第一方面军3万余人
(2)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以少胜多, 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 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
得到巩固与扩大。
对国民党的打击

蒋介石因反“围剿 ”失利,个人威望受到影响,为了挽回自己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次反“围剿”
蒋介石对第二次“围剿”的惨败痛心疾首,发了疯似地宣称对中央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围剿”,亲携德、英、日、美等国军事顾问到达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23个师3个旅约30万人的兵力,组成两个集团军,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妄图击破红军主力,捣毁革命根据地。

其部署:左集团军指挥第6、11、14、5、8、24、9师等从南城方面进攻,寻求红军主力决战;右集团军指挥第60、61、52、25、27、47、54师从吉安、永丰、乐安方面深入我根据地“进剿”。

另以第10师和攻城旅为总预备队,策应两路军作战;第23、79师和骑1师在樟树、宜黄、抚州、南城、黎川一带进行“清剿”,担任守备及维护后方任务;第28、77师和第12师第34旅,担任拦阻我军西渡赣江任务;第49、56师和新编第14旅,在闽粤赣边防堵我军东进;第1、3、4、5、7航空队执行侦察、轰炸和运输任务;另抽第53师进入江西吉安待命。

1931年7月1日,敌向我大举进犯。

红一方面军第1、3军团只有3万人左右。

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以一部兵力在地方武装等的配合下,迟滞敌人前进,主力从7月10日前后,由闽西绕道千里,回师兴国地区,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破敌之“围剿”。

7月底,敌发现我主力已转移至兴国地区后,即令其主力分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进攻,妄图压迫我军于赣江东岸消灭之。

我军采取避敌主力、打其虚弱的方针,突破富田一点,由西向东,向敌后方联络线上横扫,置敌于赣南无用武之地。

此时,敌两个师先我进至富田。

在我军西临赣江,北、东、南三面受敌的紧急情况下,总部决定改取中间突破,向东面的莲塘、良村、黄陂方向突进。

为荫蔽我军企图,以一部兵力佯装我军主力指向赣江,主力巧妙地穿越敌军40里的空隙地带,进抵莲塘,歼敌一个多旅,接着在良村歼敌第54师大部,尔后又在黄陂歼敌约4个团。

此时,敌才发觉我军主力东去,遂令其向西向南的部队转旗向东,以密集包围的姿势,接近我军集中地君埠以东地区。

此时,我军以部分兵力引敌东北方向,主力从敌20里间隙秘密越过,返回兴国。

待敌西进时,我已休整半月。

敌被我拖得精疲力竭,无奈于9月初退却。

我乘机进击,在高兴圩一仗与敌打成对峙,在老营盘歼敌一个旅,在方石岭歼敌1个师及另1个师一部。

至此,红军六战五捷,击溃敌7个师,歼敌17个团,毙伤俘敌2.5万人,缴枪1.3万余支,彻底粉碎了敌第三次“围剿”。

中央苏区的三次反“围剿”战争,是红军由游击战为主转变为运动战为主的战略阶段的开始,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斗争中总结的十六字诀,在反“围剿”战争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红军作战原则基本形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