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五次反围剿
红军的5次反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
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
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
这次“围剿”,敌人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这次“围剿”,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次转移重点,实行各个击破,转入“围剿”的第二阶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目的。
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沉着应战,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
红军五次反围剿战斗
红军五次反围剿战斗1930年,中国红军经过三年游击战争,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发展到约10万人,并开辟了10余块苏区。
对此,国民党当局异常恐惧。
国民党政府主席、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急于8月下旬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在汉口召开湘、鄂、赣三省"绥靖"会议,确定以军事为主,党务、政务密切配合,分别"围剿"各苏区红军的总方针。
1930年11月国民党纠集1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进行围剿,再此后几年内,国民党先后五次围剿中央苏区,下面就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
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
第一次反围剿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一次反围剿国民党纠集了多少军队?国民党任命谁为第一次反围剿总指挥?第一次反围剿是红军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吗?第一次反围剿红军是采取了谁的正确方针?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时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是谁?国民党第二次反围剿是谁为总指挥?第二次反围剿国民党纠集了多少兵力?第二次反围剿红军取得了胜利吗?红军第二次反围剿发生在什么时候?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
五次反围剿
中共五次反“围剿”一、历史背景1930年冬,中国共产党六届三中全会后,皖西地区党组织积极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而蒋、阎、冯军阀混战蒋介石获胜,使蒋介石有了“围剿”红军的力量和时机。
于是,蒋即着手部署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
二、第一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30)1930年12月上旬,国民党鄂豫皖三省“围剿”军共集结8个师3个旅近10万兵力,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12月30日红一军属部红一师和红二师痛击敌四十六师与六安香火岭,为粉碎第一次“围剿”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红一军与红十五军于1月中旬在麻城福田河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邝继勋任军长,余笃三任政治委员。
2月退守六安国民党第四十六师以第一、第二营为骨干武装起义,捣毁了六安县政府,取得胜利。
至此国民党对皖西苏区发动的第一次“围剿”被彻底粉碎。
三、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31)1931年3月下旬,蒋介石限令5月下旬“完全肃清”鄂豫皖区红军。
围攻兵力达11个师,约13万人。
4月13日国民党军占领独山,14日占领诸佛庵,15日占领麻埠。
25日红十一师及红十师第二十九师猛攻独山镇,全歼守敌。
诸佛庵、麻埠守敌逃回霍山。
至5月下旬,共歼敌5000余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四、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1931)1931年10月在六安麻埠成立了红二十五军,邝继勋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
11月7日红二十五军和红四军合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近3万人。
红四方面军成立后于1931年11月10日发起黄安战役,历时43天,歼敌15000余人;1932年1月19日发起商潢战役,历时10多天,歼敌5000余人。
1932年3月21日,徐向前率部包围了六安苏家埠等敌据点,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历时48天,歼敌30000余人,生擒总指挥厉式鼎,解放了淠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_红军长征遇到的困难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_红军长征遇到的困难长征,生命写就的英雄史诗;长征,人类精神坚定无畏的象征。
你知道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_红军长征遇到的困难,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红军长征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敌人实力强大,二是我党犯了错误。
1933年9月,蒋介石集中5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发起第五次“围剿”。
“围剿”的政策是“堡垒推进,步步为营”。
为此,蒋介石在庐山组建了一个军官训练团,聘请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军事教官组成军事顾问团,专门讲授“围剿”红军的战术和技术,同时筹措经费购置大批军火。
随着战局的发展,国民党军队逐步占领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大部分地区。
这个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我们党内占据了统治地位。
他脱离中国革命实际,否认敌强我弱的基本形势,要求红军采取积极进攻的路线,主张攻打中心城市,以实现革命在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
同时,“左”倾教条主义在组织上主要表现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军事上则是军事冒险主义。
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左”倾领导者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使红军在战略上完全陷入被动。
当时红军的战法是“堡垒战、阵地战与短促突击”,和优势敌人拼消耗。
这种打法只有军事实力对等的情况下才有效。
蒋介石集全国的财力和军力于一身,而中央红军只有不到10万人,加上苏区财力物力有限,劣势显而易见。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面临失败,党和红军陷入严重的生存危机。
考虑重开革命新局面,中共中央主动进行战略转移在粉碎敌人“围剿”已经没有可能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1934年5月提出了战略转移的设想,并报告了共产国际。
共产国际回电,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持暧昧态度,不说让走,也不说不让走。
但即使如此,中共中央还是派出了红七军团远征,目的是调动牵制包围苏区的敌人,但由于兵力太少而没有达到目的。
中共五次反“围剿”(1)
1.提高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为红军的兵力方面得到不 断补充,有助于红军有足够的实力来对抗国军; 2.土地革命有助于红军巩固自己的政权,为根据地的巩 固得到了保证; 3.土地革命打破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有了经济来源 提高红色政权内人民生活水平 4.土地革命是当时中国时代进步的体现,有着反帝反封 建的性质 5.沉重地打击了国民的反动统治;
小结
1.前四次反围剿战争的的成功导致了左倾错误的出现,使党内出现了争端, 使敌人有机可乘,导致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
2.土地革命的广泛与深入的开展,发展了经济,把农村变成先进,巩固的根据 地成为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为毛泽东思想的成熟奠定了基础,也使中国 共产党的政权逐步走向成熟。
王明
简介
内容 步骤
意义
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
1937),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 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 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 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 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是中共历史上制 定的第一个可以付诸实践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 和路线。保证了土地革命胜利
1933 年,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臵民族危亡于不顾,仍 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 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33年9月调集约50 万兵力, 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仓促应战。由于王明等 “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苦战一年也未能 打破敌人的“围剿”。1934 年10 月,红一方面军主力 部队被迫撤出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王明的左倾冒险 主义错误路线在党中 央占统治地位,抛弃 了毛泽东的军事路线, 使红军处处挨打。
王明
• 时间:1934.10---1936.10
• 时间:1934.10---1936.10 • 重要会议:遵义会议
• 时间:1934.10---1936.10 • 重要会议:遵义会议 • 重要历程:
会宁
吴起镇
水草地 大雪山
红四方面军
大渡河
红二方面 军
金沙江
遵义
红一方面 军
瑞金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 »
七 律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尽千铁云走腾只远
长 征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A-idDd%C#R)pQ%O*t)sCdcnunXR$7c *eUAc IK5Qu )c!!05$ k422!r oH)hiY LCruW Su+MI 15(Y&r7oLZT e-&XCYF%!) qiXiP6+lYuZ- G(%&cY9li3A wMvb aFIy dcV$dPogF*9mmAu5LadRKQN Y80ap 1h(c(N h9GLy a*6%$a kNN2jrm4-KeZ*ZpG hiQ-8a KOnPsJEwgp GsuK7&igKlw Y(MBlFWqwL fy 2%M# z971 GOCA$ 71RN6 s#Y$Y Ya*0T CR8)Q$ $xnQu $pAG4 G9XgS%ZMG 5tLV*e x8S-qf K2X z7 8F-Psrxqa5M W##wpPty kOdI !uS$bU VlPkX X6W!c OKE6 V2HmM kSDZJ W)H59 zQW$ I1bX kmS7u$O vuCF
关于五次反围剿的报告内容
关于五次反围剿的报告内容背景介绍五次反围剿是指中国的共产领导下,对于国共内战期间国民对共产的五次武装围剿。
这五次围剿分别发生在1927年至1928年、1930年至1931年、1931年至1934年、1935年至1936年以及1945年至1949年。
这五次围剿是中共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历史时期,对于理解中国共产的历史以及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次围剿(1927年至1928年)第一次围剿始于国共合作的结束,即国共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发动了反共高潮。
这次围剿酝酿了一段时间,并于1927年正式开始。
国民军队主力由蒋介石统领,针对性地剿灭了共产在南方以及中原地区的势力。
第二次围剿(1930年至1931年)第二次围剿由蒋介石于1930年发动,旨在进一步削弱共产在南方的力量。
这次围剿的特点是国民军队规模庞大,但缺乏作战经验以及作战目标不明确。
因此,尽管它造成了共产部分基地的破裂,但未能彻底消灭共产。
第三次围剿(1931年至1934年)第三次围剿从1931年开始,到1934年结束。
这一次,国民军队在共产控制的区域投入了更多兵力与物资,绞杀共产的力量。
然而,共产的员们以及红军以游击战的方式进行斗争,使得国民军队无法以传统战争方式消灭共产。
第四次围剿(1935年至1936年)第四次围剿是指从1935年到1936年间,国民军队企图彻底消灭中国共产的力量。
这次围剿以国民企图断绝红军与共产的联系为目标,对红军进行了多次追剿和包围。
然而,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以及长征的奇迹,成功突围,最终在华北地区恢复了势力。
第五次围剿(1945年至1949年)第五次围剿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共内战重新爆发。
国民军队在盟军撤退后得到了大量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形成了对共产的重大军事威胁。
然而,共产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采取游击战等灵活的战术,成功击败国民军队,并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结论五次反围剿是中国共产在国共内战中的重要历史时期。
五次围剿
鲁涤平
游击战术
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红军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 战斗胜利后,毛主席在兴奋中写下了一首词: 战斗胜利后,毛主席在兴奋中写下了一首词: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 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 工农千百 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50万
10万以 万以 上
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 朱德. 第四次反围剿1933年2月-3月 ,朱德.周恩来 1933
总政委职务 毛泽东
第一指挥官 朱深入 边战边退
蒋中正
此次挫折, “此次挫折, 凄惨异常, 凄惨异常, 实有生以来 唯一之隐 痛!”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 1931年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1931年1月 毛泽东 朱德 1930
张辉瓒
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大步进退 诱敌深入 集中兵力 各个击破
到江西后,强占民房、乱抓民夫、 到江西后,强占民房、乱抓民夫、 强买勒赊、酗酒斗殴, 强买勒赊、酗酒斗殴,搞得鸡犬 不宁,怨声载道。 不宁,怨声载道。
被活捉
1930年12月21日 1930年12月21日
张氏宗祠
第五次围剿: 第五次围剿:失败
王明
博古
李德
左倾
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 左倾是激进冒险主义、机会主义,
保守主义、投降主义。 右倾是保守主义、投降主义。
插曲: 插曲:
中国共产党则在同时陷入内部倾轧, 中国共产党则在同时陷入内部倾轧,前三 次反围剿的主要军事领导人毛泽东已于1932 毛泽东已于1932年 次反围剿的主要军事领导人毛泽东已于1932年10 的宁都会议上被解除军权 解除军权, 月的宁都会议上被解除军权,托病隐居于闽西长 汀福音医院。中央苏区的领导人是1933 1933年 汀福音医院。中央苏区的领导人是1933年1月7日 刚刚从上海迁来中央苏区的博古等人剥夺实权, 博古等人剥夺实权 刚刚从上海迁来中央苏区的博古等人剥夺实权, 前线实际指挥者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 总司令朱德和 前线实际指挥者是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和政委 周恩来。为了应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压力, 周恩来。为了应对国民政府的军事压力,中共中 央军委将红十二军和红二十一军划归红一方面军, 央军委将红十二军和红二十一军划归红一方面军, 使其下属兵力达到三个军团和四个军, 使其下属兵力达到三个军团和四个军,令其在敌 人部署尚未完成之际, 人部署尚未完成之际,先发制人消灭抚河流域敌 人主力,进而夺取整个江西。 人主力,进而夺取整个江西。
红军不怕远征难
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室内景
遵义会议(油画)
4、长征后期突围
四渡赤水
巧渡
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打乱敌人 追剿计划
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三、长征后期的军事行动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巧渡金沙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一渡赤水摆脱追敌 二渡赤水再占遵义 三渡赤水调敌西进 四渡赤水佯攻贵阳
三、长征胜利的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起因:
红军第五次 反“围剿”失败 爬雪山 过草地
被迫长征 江西瑞金 1934.10 冲破四道 封锁线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过程: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三大红军主 力会宁会师 1936.10 遵义会议 1935.1
为什么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遵义会议 (1935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14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如 大革命的失败、第五 次反“围剿”的失利
转 折 点
14年
由胜利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9、连线(红军长征中在下列江河上发生过 什么事情): 湘江 解放遵义,召开会议
乌江 赤水河 金沙江 大渡河 打乱敌人追剿计划 飞夺泸定桥 与敌人恶战,损失惨重 跳出敌人包围圈
10、红军长征途中除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外, 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动脑筋)
红军五次反“围剿”图文新版
意义: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
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 利,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以少胜多, 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 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 得到巩固与扩大。
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 来沉着应战 ,部署第四次“反围剿”。
12
兵力与方针:从1932年冬开始,国民
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陆续调集近40万 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决定 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 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红一方面军辖红1 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和第11、第12、第 21、第22军,总兵力约7万人,在总司令朱德、 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指挥下,主力活动于黎川地 区。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在 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时,实行进攻作 战,击溃国民党军 。
毛主席因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而写了一首词: 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
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4
第二次反“围剿”
国民党:一九三一年二月,蒋介
石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
我打,敌退我追“诱敌深入”的方针,各 个击破。
结果:国民党以第一次“围剿”失败而
告终,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毙,伤, 俘,歼敌一万五千余人,活捉国民党第十 八师师长张辉瓒,并缴获一无线电台,缴 获枪支各种武器一万三千支件,军用物资, 弹药无数。红军将缴获枪支扩大了队伍。
红军五次反围剿教案资料
兵力与方针:从1932年冬开始,国民
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陆续调集近40万
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决定
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
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红一方面军辖红1
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和第11、第12、第
21、第22军,总兵力约7万人,在总司令朱德、
2020/3/24
第三次“反围剿”
国民党:蒋介石在1931年6月21日,
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 就任“围剿”军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 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 “围剿”。
红军: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
红军第一方面军3万余人,在闽西北、闽西、 闽赣边和赣南等地区开展群众工作,进行反 "围剿"准备。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 军宵遁。”------毛泽东在《 西江月·井冈山》词中描写黄 洋界保卫战情景的诗句。
堵敌、截敌、袭敌、诱敌、毒敌、捉敌、侦
敌、饿敌、盲敌等十项任务,配合主力红军
歼灭敌人,采取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
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2020/3/24
结果: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红
一方面横扫七百余里,连打五个胜仗,歼 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 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红军粉碎敌人 “围剿”后,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 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 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 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 根据地。
2020/3/24
第一次“反围剿”
国民党:一九三零年十一月,蒋介
石调集了十万大军,兵舰二十余艘,飞 机三十架,装备精良。
红军五次反围剿
红军五次反围剿第一次反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1930年11月,红军第一次反"围剿"活捉了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毛主席挥笔写下了名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中,由南昌出发的国民党军分三路纵队,从袁水流域到赣江以东,一次次扑空,始终找不到红军主力。
几天后,红军总部侦察得知,敌第一纵队司令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正大步向龙冈推进。
群山环抱的龙冈,中间是狭长的盆地,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
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2月,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二十万人的兵力部署对红1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9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打响了国民党军3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蒋介石亲任总司令,红军第一方面军30000人,在毛泽东指挥下共歼敌7个师,17个团,俘15000余人,缴枪20000支。
第三次反"围剿"取得重大胜利。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12月,国民党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
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
红1方面军此时共有7万余人的兵力。
面对当面严重的敌情,总政委周恩来和总司令朱德于13日毅然决定,改强袭南丰为佯攻,接着又主动撤围南丰,采取退却步骤,以一部兵力将敌向黎川方向吸引,主力秘密转移到东韶、洛口地区,待机歼敌,准备歼灭抚河西岸援敌之一部。
2月27日至29日,红1方面军采取大兵团伏击的战法,歼敌第52、第59师,俘敌第52师师长李明和第59师师长陈时骥。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7月以后,中央苏区形势更加严重,中革军委仍未采取措施,保存有生力量,却要求红军主力“用一切力量继续捍卫苏区来求得战役上大的胜利”,并采取了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的军事战略,继续同优势敌人拼消耗。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持续了一年又一个月,中央红军在苏区人民全力支持下,英勇奋战,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了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战略指导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长征。
1933年9月25日,敌以北路军3个师向黎川发动进攻,28日占领黎川。
10月6日,红一方面军东方军奉命北上收复黎川,在向硝石前进途中,于洵口歼敌3个团,中革军委不顾敌已有准备,仍按原计划进攻硝石,连攻数日不克,伤亡严重。10月22日,又冒险进攻敌重兵防守的资溪桥,连攻4天仍不胜。11月中旬,在国民党军堡垒密集地区,红军连续进行了浒湾、八角亭、云盖山、大雄关等战斗,遭受重大伤亡,被迫向苏区内转移。
“左”倾错误领导者在战场上连连碰壁以后,由开始时的盲目轻敌变成畏敌如虎,在战略上由冒险进攻变为消极防御。
11月20日,国民党军第19路军领导人蔡廷锴在陈铭枢、蒋光鼎、李济深等人支持下发动“福建事变”,宣布抗日反蒋,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慌忙从北路军抽调9个师去镇压第19路军,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这是粉碎敌人“围剿毛泽东避实击虚的正确主张,不按变化了的情况调整战略,不去援助第19路军反蒋,反而命令红军转到西线永丰地区,以短促突击的战术进攻敌人的堡垒阵地,从而使红军丧失了打破“围剿”的有利时机。蔡廷错在内部瓦解、外无援助的困境中迅速败北。
红军五次反围剿心得体会
红军五次反围剿心得体会红军五次反围剿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在这一段时间里,红军经历了多次困难和挫折,但最终还是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作为红军的一员,我深深感受到了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的启示和教训。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第一,坚定的信仰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必要条件。
红军在五次反围剿中取得胜利,一方面得益于我们的坚定信仰,我们相信共产主义理想,为之奋斗到底。
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们的坚定方针,我们牢记“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口号,毫不动摇地认识到暴力革命是夺取政权、实现民族复兴的不二法门。
第二,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在红军革命斗争中,建立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任何革命都不可能成功。
红军在斗争中取得胜利,关键在于我们深入人民群众,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红军坚持军民团结,为人民群众着想,致力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这使得我们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是红军五次反围剿成功的重要原因。
革命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前行。
红军在五次反围剿中的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红军始终关注军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掌握并运用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武器。
同时,红军也积极探索革命实践的活动领域,通过组织搞农村合作社、城市民主政权运动等,来扩展革命在实践上的内容和形式。
第四,胜利必须立足于具体情况,采取科学策略。
在五次反围剿中,红军取得胜利,除了坚定信仰、建立良好群众基础、与时俱进之外,还得益于我们采取的科学策略。
红军在军事上采用的是机动战术,灵活应变,在布阵、作战等方面极具特色。
在政治上,我们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取得了广泛的政治共识,再次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价值。
综上所述,五次反围剿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伟业。
红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段历史深刻地教育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建立良好群众基础,与时俱进,采取科学策略。
五次反围剿汇总
第一次反围剿:“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
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这是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中活捉了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心情愉悦的主席挥笔写下了名词《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中,由南昌出发的国民党军分三路纵队,从袁水流域到赣江以东,一次次扑空,始终找不到红军主力。
主席亲笔撰写的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几天后,红军总部侦察得知,敌第一纵队司令兼第18师师长张辉瓒正大步向龙冈推进。
毛泽东一直等待的机会出现了。
群山环抱的龙冈,中间是狭长的盆地,当地群众又能帮助封锁消息,是红军设伏的好场所。
在这次反围剿战役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1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积极部署对红1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决定采取由西向东横扫,先打弱敌,各个击破的作战方针。
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红1方面横扫七百余里,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红军粉碎敌人“围剿”后,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根据地。
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7月~9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地区,打响了国民党军30万兵力对中央苏区"围剿"的战役。
蒋介石亲任总司令,赶赴南昌指挥,并请德、日、英军事顾问参与战事筹划。
红军第一方面军30000人,在毛泽东指挥下,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避敌主力,共歼敌7个师,17个团,俘15000余人,缴枪20000 支。
林彪与五次反“围剿”
第一次“围剿”:林彪俘获了敌前敌总指挥张辉瓒1930年10月底,蒋介石命令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调集7个师约10万人马,以江西省主席兼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杀奔我江西革命根据地。
这就是所谓的蒋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的第一次“围剿”。
红一方面军在罗坊召开总前委会,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
大会决定以红一、三军团为主力,共约4万人迎击国民党军。
红军在江西宁都县的黄陂、小布地区集结兵力,待机歼敌。
12月29日,张辉瓒率领十八师师部及两个旅进至龙岗,陷入了红军的包围。
30日,时任红四军军长的林彪率红四军等部队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很快,张部全线溃败,全军覆没。
张辉瓒见大势已去,便换上了一套下级军官制服,躲进了万功山东坡的茅草丛中。
林彪下令,兵分几路,围住万功山,一定要抓住张辉瓒。
红四军一战士先是发现了张辉瓒的狐皮大衣,然后在一个山洞前又发现有人影,战士鸣枪警告。
张辉瓒从洞中钻了出来,大叫:“不要开枪,我是前敌总指挥张辉瓒,我要找你们的黄公略军长……”张辉瓒不知道抓捕他的士兵是哪支部队的。
一位战士说:“我们是红四军的,军长是林彪……”张辉瓒大叫道:“我不见林彪,我要见毛泽东先生……”张辉瓒后来供认:“他不见林彪的原因是怕林彪太年轻容易冲动,把他枪毙了。
”几位红军战士将张辉瓒押到龙岗,毛泽东一见张辉瓒就叫人给他松绑。
张辉瓒见来了毛泽东,忙向前行了个鞠躬礼。
毛泽东幽默地说:“张师长打到我们家门口来了,受到这样的接待,我们也是没办法呀!”张辉瓒表情难堪地低声说:“毛先生用兵如神,张某实在佩服。
张某过去就对毛先生钦慕非常。
”接下来,毛泽东与张辉瓒作细致的交谈。
张辉瓒一再央求,只要免他一死,情愿捐款、捐药、捐枪、捐弹赎命。
毛泽东准备让张去红军军事大学当教员。
张辉瓒的妻子朱性芳得知丈夫被红军活捉后,急得如同热锅里的蚂蚁,四处活动,并派人去上海寻找中共中央所在地,想用巨款赎回丈夫。
湖南军阀程潜、唐生智、何键等也都派代表向中共传递信息,要求不杀张辉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次“反围剿” 第五次“反围剿”
背景: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 背景:
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 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 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 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 党及其领导的红军 。
规模: 规模: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
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 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
意义: 意义:它是中国工农红军建立后歼敌最多、战果最巨大的一次战役,也
是红军由以游击战为主向以运动战为主转变过程中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 利,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苏区人民支援下,以少胜多, 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部和3个多旅约1.2万人,缴获各种武器1.1万余件, 取得了反“围剿”的重要经验,不仅保卫了中央苏区,而且使中央苏区 得到巩固与扩大。
方针: 方针:这次“围剿”,敌军采取长驱直
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 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 而红军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
过程: 过程:7月1日起,左翼集团军主
力由南城地区出动,到6日,进占黎川、 樟村、康都等地,继续像素去推进。形 势对红军极为不利,西有赣江,南、北、 东三面有国民党军9个师逼近 。莲塘、
守 阵 地 坚
碉
堡
兴国、古龙冈、头陂、驿前、连城、筠门岭等地区, 继续同国民党军拼消耗。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中央红军完全丧失在苏区内粉碎国民党军围剿 的可能。这时,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决定,放 弃中央苏区。10月7日,中革军委下令地方部 队接替各线防御任务,主力红军撤到瑞金、雩 都、会昌地区集中。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 委从瑞金出发,率领主力红1军团、红3军团、 红5军团、红8军团、红9军团和中央、军委直 属队共8.6万余人,迫退出中央苏区,向湘西 实行战略转移。
第二次“反围剿” 第二次“反围剿”
国民党: 国民党:一九三一年二月,蒋介
石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 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 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 步为营的作战方针 。
红军: 红军:红1方面军第1、第3两个军
团,约三万余人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 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 。
敌、 敌、 敌、 敌、 敌、 敌等 敌人, 各 击 由 方
结果: 结果:从五月十六日至三十一日,红
一方面横扫七百余里,连打五个胜仗,歼 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 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红军粉碎敌人 “围剿”后,乘胜转入进攻,分兵发动群众, 打土豪分田地,筹粮筹款,解放了赣东, 闽西的黎川、南丰、建宁泰宁、宁化、长 汀等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中央 根据地。
结果: 结果:此战,红一方面军在朱德、周恩来的正确指
挥下,既运用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经验, 又从国民党军队进攻时采取新战略的实际情况出发,发 展了原有的经验,采取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方法,在黄 陂、草台岗两次战斗中,一举歼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近 三个师,俘师长李明、陈时骥,击伤师长萧乾,俘虏官 兵万余人,缴枪1万余支,及大量枪械、子弹、电台等 军用物资。首创了大兵团山地伏击战的范例。蒋介石的 嫡系部队遭受如此沉重的打击,这在以往各次战役中是 不曾有过的。朱德说:“陈诚几年间所依靠的部队整个打 垮了。四次‘围剿’也算告结束了。”蒋介石在给陈诚的“手 三十年代初的毛泽东 谕”中说:“此次挫败,凄惨异常,实有生以来唯一之隐疼。” “神行太保”罗炳 辉
退出中央苏区 第五次“反围剿”前的红军
结果: 结果:此战,持续1年之久,是我
军战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败,其 根本原因是战略指导上的失误,中央 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进 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代 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 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 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 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 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 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良村、黄陂战斗的胜利,使红军 从被动中夺得了主动。
结果: 结果:红军共歼国民党军17个团3万余人,其中俘1.8万余人,缴枪
1.5万余支,机枪175挺,迫击炮55门,电台6部,粉碎了国民党军对 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 在反“围剿”作战中,红3军军长黄公略、红4 军师长曾士莪、红3军团师长邹平牺牲。
意义:此役,红一方面军在苏区人民群众和地方武装的支援、配合 意义:
经过:敌军三月下旬,敌人部署完毕。 经过:
洋 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保 卫 战
黄
四月一日,敌人分四路开始向中央根据地大 举进攻 。 红军主力部队由根据地北部边缘 转移到广昌、石城、宁都、瑞金等地,要求 各游击区以地方武装为骨干,领导赤卫军、 队, 游击 , 敌、 , 向 。 , 敌、 、敌、 敌、 主力红军 敌,
军 。 月· 卫 -----中 。 , 敌
兵力与方针: 兵力与方针:从1932年冬开始,国民
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陆续调集近40万 兵力,组织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决定 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 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红一方面军辖红1 军团、红3军团、红5军团和第11、第12、第 21、第22军,总兵力约7万人,在总司令朱德、 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指挥下,主力活动于黎川地 区。中共临时中央和中共苏区中央局提出,在 国民党军“围剿“部署尚未就绪时,实行进攻作 战,击溃国民党军 。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 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 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过程: 过程:红军和国民党军队兜圈子。黄陂战斗
后,国民党军中路军集中在黄陂、蛟湖地区搜寻 红军主力。由于苏区军民严密封锁消息,国民党 军仍不知红军去向。 3月中旬,陈诚将其分进合
陂 战 斗 旧 址 黄
击的作战方针改为中间突破,由黄陂、东陂地区 向 军 11 其 进 方向 进,寻 为 于 。 红军主力 战。红 方 的战 ,集中 、 地区, 后 力,
第一次“反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
国民党: 国民党:一九三零年十一月,蒋介
石调集了十万大军,兵舰二十余艘,飞 机三十架,装备精良。
红军: 红军:只有三万余人,武器只有十
八般,大刀枪,劍,弓箭,老式的汉阳 造的七九步枪也不多,而且每支枪只有 几粒子弹,徒手者众 。
过程: 过程:国民党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
毛主席因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而写了一首词: 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渔家傲)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齐声唤, 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 二十万军重入赣,
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红军五次“反围剿” 红军五次“反围剿”
蒋介石对红军发起“围剿”的原因 蒋介石对红军发起“围剿”的原因:
国民党各派军阀之间不断发生的分裂 和战争,让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得到充 足的时间来发展。红军队伍和革命根 据地的扩大,使得国民党统治集团甚 是震惊。在取得中原大战胜利后,蒋 介石便立即集结军队向红军和革命根 据地发起大规模地“围剿"行动。
蒋介石前三次围剿未尽力
第四次“反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
背景: 背景:193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就
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围 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 次转移重点,实行各个击破,转入“围剿” 的第二阶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 的军事进攻,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 目的。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红 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 来沉着应战 ,部署第四次“反围剿”。
第一次围剿时,中原大战的余波未定,还不敢倾全力剿共, 投入围剿的兵力不但没有蒋氏嫡系,而且实力极 差。第二 次围剿时,正值四监委因胡汉民案发表《弹劾 蒋中正提案》, 对付国民党内的反蒋力量使蒋介石应付不暇,自然也不可 能倾全力剿共。第三次围剿时,蒋介石的反对派在广州召 开了国民党中央执、监委非常会 议,成立了同南京对立的 广州国民政府,9月初,广州政府以50万元收买了 石友三 反蒋,两广军队北上出击,进攻湘赣,占领了衡阳、郴州, 蒋介石只得先放下共 产党而去平息两广。
蒋介石庐山训话
中心向全国推广,同时发行《新运导报》作舆论宣传。发动此运动的目的就是要使 全体国民的全部生活都要合于礼、义、廉、耻,其实质是以封建伦理道德来整治人 心,使广大民众服服贴贴地接受其法西斯独裁统治。
从国民党方面看第五次“反围剿” 从国民党方面看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一、国民党法西斯统治的加强
1.保甲制度的强化和各地民团训练班的开办 .
加强地方武装,是南京国民政府反共的一大法宝。 南京政府命各地开办民团训练班,规定各省都要划 出许多区,每个区每年至少要训练出一个保安团, 18到45岁的男子均要受训4个月。到1934年6月蒋 介石在南昌召集8省保安会议时,豫、鄂、赣 等8省的民团已扩大到1700万人,起到了极为反动的作用。
下,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往返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之间, 疲惫敌军,避强击弱,速战速决,以少胜多,取得了重大胜利,巩固 和扩大了中央苏区。经过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积 累了丰富的经验,红军的作战原则已基本形成。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与鄂。 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第三次“反围剿” 第三次“反围剿”
国民党: 国民党:蒋介石在1931年6月21日,
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 就任“围剿”军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 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 “围剿”。
红军: 红军: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
红军第一方面军3万余人,在闽西北、闽西、 闽赣边和赣南等地区开展群众工作,进行反 "围剿"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