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反围剿李德博古背黑锅
长征知识问答题库讲解
长征知识问答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2.红军长征的原因( D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3.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4.《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 D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5.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6.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D)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7.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8.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C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9.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D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D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11.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1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D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13.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C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14.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D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15.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B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16.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B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17.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D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18.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B )A.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19.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 D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 D战略转移20.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 A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21.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红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 A )A.贺龙 B,刘伯承 C.任弼时 D.肖克22.1936年10月2日, 红一方面军部队攻占会宁城,控制西兰大道一段,这为什么创造了条件?( C )A.长征胜利B.战略大转移C.大会师D.建立革命根据地23. 1936年10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给谁致书,再次申明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D )A.蒋介石B.杨虎城C.张国焘D.张学良24.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三干七百人,开辟了哪个游击根据地?( A )A.鄂豫陕 B晋察冀 C.陕甘宁 D.冀鲁豫25.被捕后坚贞不屈,在狱中著有《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死》、《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的是谁?( B )A.刘胡兰B.方志敏C.叶挺D.李大钊26.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昼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长征知识竞赛题库
1.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C)军。
2.(C)后,将党的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领导和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
3.1929年12月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百色起义,建立了中央工农红军第七军,邓小平任(A)。
4.井冈山革命时期,毛泽东总结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教训,提出了(C)的光辉思想。
5.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思想的著作是(C)。
6.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A)。
7.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主席是(C)。
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首府是(B)。
9.红军长征时期我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B)。
10.土地革命时期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名称是(B)。
11.在井冈山革命时期,因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五位同志年龄稍大,被大家尊称为“五老”。
他们中有(B)人参加了长征。
12.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9月,蒋介石先后(C)次调集176万兵力围剿中央根据地。
13.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A)。
14.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A)。
1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C)。
16.党内(A)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是造成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
17.红军长征的原因(B)。
18.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亦称红一方面军)被迫从(B)撤离,开始长征。
19.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A)。
20.红军长征后,敌人先后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之间设置了(B)道坚固的封锁线阻拦红军。
21.当中央红军以血肉之躯突破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人员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C)余人。
遵义会议背后:会上“一边倒”批评博古李德的错误
遵义会议背后:会上“一边倒”批评博古李德的错误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是大家熟知的史实。
而老一辈革命家们在历史转折的背后,起过什么样的作用?知道的人可能就不多了。
张王橘谈1990年8月29日,在纪念张闻天诞辰90周年座谈会上,耿飚曾谈到党史界前所未闻的一个细节:中央红军在黎平会议后继续向西前进,当军委纵队到达黄平县境,在一片茂密的橘树林里,张闻天和王稼祥的担架放下来休息。
他们两人头靠头躺着,议论当前的形势,都忧心忡忡。
王稼祥问,红军最后的目标,中央定在什么地方。
张闻天说,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
又说,这仗这样打看起来不行,还是要毛泽东出来,毛泽东打仗比我们有办法。
当天晚上,这个消息在红军几位主要将领中不胫而走,大家都赞成要开个会,让毛泽东出来指挥。
据考证,中央军委纵队到达黄平的时间,是1934年12月20日。
耿飚时任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团长,长征中很多重要战役,四团都是前卫团。
张闻天、王稼祥橘林谈话情况是强渡乌江前,红一军团参谋长左权和总参谋长刘伯承分别告诉他的。
长征途中,红军在连续突破国民党军队设置的四道封锁线之后,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
在严酷的事实面前,一些曾支持“左”倾观点的领导人,也在逐步改变态度。
通道、黎平会议上,正是在张闻天、王稼祥等人支持下,毛泽东的正确意见才被大家采纳,从而否定了最高“三人团”决定到湘西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
这时周恩来已开始站在毛泽东、张闻天一边,而博古、李德并不愿放弃原定计划。
他俩的主导思想是,只有到了湘西根据地,放下包袱才好打仗。
部队虽然暂时脱离了蒋介石设置的罗网,向西进军了,但博古、李德仍随时随刻想着如何返回湘西。
因此,今后党和红军的前途仍充满着各种变数和凶险,稍有闪失,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只要博古、李德继续拥有军事指挥权,错误就很难避免。
于是张闻天开始考虑更换军事领导人的问题,他和王稼祥的橘林谈话,就是他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这也是有20多人参加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的由来。
博古李德的错误概括为
博古李德的错误概括为【篇一:博古李德的错误概括为】李德,红军长征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名字。
他作为一名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不仅同中国红军一起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是这一历史壮举的重要决策人和初期的主要指挥者。
但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并在长征初期付出惨重代价。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根据地。
同年9月,他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并开始启用他的中文名字——李德。
李德来到苏区,虽... 李德,红军长征史上一个不可忽略的名字。
他作为一名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不仅同中国红军一起亲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更是这一历史壮举的重要决策人和初期的主要指挥者。
但正是由于他的错误指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并在长征初期付出惨重代价。
1933年初,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根据地。
同年9月,他以中共中央军事顾问的身份来到瑞金,并开始启用他的中文名字——李德。
李德来到苏区,虽然怀有帮助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良好愿望,但是他错误的干预、指挥却给中国共产党造成了重大损失。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将红军的军事指挥大权交给李德。
这个在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过3年和只有街垒巷战经验的顾问,不问中国国情,不顾战争实际情况,仅凭课本上的条条框框,坐在房子里按地图指挥战斗,结果导致反“围剿”作战连连失利,致使红军被迫退出中央苏区,踏上了悲壮的长征路程。
长征初期,李德是负责军事指挥的“三人团”成员之一,他的军事指挥错误再次充分暴露。
他一方面强调保密,对战略转移没有进行应有的政治动员;一方面在退却中采取了消极避战、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长征初期损失惨重。
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李德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也不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不作调查研究,听不得不同意见,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
……李德和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战术,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
第五次反围剿
整理版ppt
13
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原因
1、王明、博古等人的错误方针 2、力量悬殊 3、国民党采取的新战略方针
整理版ppt
14
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后果
1934年至1936年,进行了可歌可泣的二万五千里长 征。
从1934年10月16日红军在江西渡过于都河,直至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工农红军从江 西到陕北,历时两年整,行程上万里,几乎平均每天就 有一次遭遇战。据美国著名记者斯诺统计:红军一共爬 过了18条山脉;渡过24条河流;经过12个省份;占领过 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 军71华里,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 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整理版ppt
15
推荐影片:《井冈山》 推荐书本:
推荐纪录片:《影响中国进程的历史事件》
整理版ppt
16参考资料:1、百科 2、纪录片《影响中国进程的历史事件》 3、凤凰历史专刊 4、铁血历史论坛
整理版ppt
17
谢谢!
整理版ppt
18
第二次反围剿: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 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 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3万人在毛泽东的 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 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 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整理版ppt
8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 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 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 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 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 的第三次“围剿”。
王明与第五次反围剿
第二阶段
1933年12月11日,国军以8个纵队的兵力离开碉堡封锁 线,开始第二阶段的攻势。中共临时中央却命令红军 进行战略决战,继续攻击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黄埔 系中央军;失利后被迫南撤。
第三阶段
1934年4月10日,面对国军的绝对兵力火力优势攻击下, 红军辗转苦战,难于应战;在红军连续作战、十分疲劳、 减员很大的情况下,中共领导仍坚持采取集中对集中、 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以求阻止国军进占 广昌。
“左”倾思想表现为急于求成,主观地夸大革命力量,轻视 敌人力量和客观困难,在革命和建设中采取盲动的冒险的行 动;或者在革命组织内部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采取残 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政策;或者在同盟军问题上实行关门主 义,打倒一切。
“左”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执行, 便成为“左”倾机会主义或叫“左”倾冒险主义
第
五
国产党
次
反
围
剿
失
Hale Waihona Puke 败分 析共产党
经济政策 提高军力 方针正确 资源困窘 兵力较弱 左倾错误
科普时间
何为“左”倾?
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而带引号 的“左”倾,则是政治思想上超越客观,脱离社会现实条件, 陷入空想、盲动和冒险的倾向。所以,为了表示贬义,特在 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以区别于真正的左倾。
期间担任校长米夫的翻译。
1929年3月王明回国,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宣传干事 1931年1月,在他的老师、共产国际执委兼东方部部长米
夫的支持下,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王明,实际 上在同年1月至9月间主持中央工作。据称,王明此后 在中共内部逐渐形成了一支以王明为代表的“共产国 际派”);其特点是把马义教条化,忠实执行共产国 际对中共的一切指示。 1931年9月,王明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去了莫斯科, 这一时期,博古为临时中央总书记,充当了王明在中 共的代理人的角色,继续执行王明“左倾路线”, 并 剥夺了毛泽东等人的军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第五章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国民党在僵的统治和中间党派的政治主张1、[单选]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标志着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
2、[单选]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控制金融业。
3、[单选]国民党四大银行完成其金融垄断有决定意义的步骤是发行法币。
4、[多选]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活跃着的中间党派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次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
5、[简答]国民党是如何实行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的?答:(1)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还大力加强地方反动武装保安队。
广大人民被置于国民党武装的严密控制和监视之下。
(2)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已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中统”和“军统”,主要任务就是对共产党,破坏革命运动,绑架或暗杀革命者和异已分子。
(3)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广大人民被禁锢在保甲制度之内。
(4)为了控制舆论,剥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主要就是通过这此方法,来维护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利益,巩固自身统治的。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单选]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汉口秘密召开党的临时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它是大革命失败的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
2、[单选]成为建设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是三湾改编。
3、[单选]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的文章是《反对本本主义》。
4、[单选]毛泽东提出以农村为中心,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文章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单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是井冈山土地法。
6、[单选]兴国土地法对井冈山土地法进行的一个原则性改动从而保护了中农利益的是改“没收一切土地”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附导学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案❶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提供多个学习条件,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作讨论,积极发言增强合作和协调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和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受在困难面前我们红军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学生逐渐形成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通过感受地方的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军精神,培养学生爱乡爱国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遵义会议。
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图中展示的是毛泽东《七律·长征》,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那么,中国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他们在途中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去感受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战略战役和遵义会议1.教师讲解: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
从1930年底,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均被红军粉碎。
2.教师引导:请学生阅读教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和结果?学生回答:博古、李德在军事上的“左”的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教师提问:长征初期,红军情况如何?学生回答: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人西进,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
在这样的情况下,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而敌人已经在红军去湘西的路上布置了新的防线,此时毛泽东提出放弃进军湘西,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大家的认可,于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了遵义。
4.教师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共中央在此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影响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会议。
那么这次会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历史八上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精心力作,建议收藏
许多红军战士成为错误指挥的牺牲品
3、五次反围剿中期,敌人进攻根据地北大门广
昌,李不让德敌、人博侵占古寸提土出、胜的利口或号者死是亡?等打口号法是?阵结地果战是,拼?消耗 前四次反围剿毛泽东游击战、运动战的战略
5600多人伤亡,广昌失守。
战术蒋介石最害怕,最头疼。而李德博古现 与敌硬拚,蒋介石欢迎。
4、五次反围剿后期广昌失守后,博古、李德的
第五次反围剿却落个惨败的结局,下 面我们一起探寻惨败的原因?
1、第五次反围剿时,握有红军指挥大权的人物
是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 和中共临时中央负 博古
责人
2、第五御次敌反于围国剿门开之始外时,博古、李德提出的口
号是 ? 主动进攻敌人坚固据点
严重失利,撤出战斗
打法是 ? 结果是? 实力对比,鸡蛋主动去撞击石头.对敌我态势没有清 醒估计,不知道实际条件不允许这么做。
红军与根据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 血肉之情。红军是一支为天下穷苦人 翻身解放而流血奋斗的队伍,红军在 作战间隙,帮助当地老乡挑水、砍柴、 种地收割,帮助穷人的孩子识字念书, 与当地百姓建立起一种鱼水深情。根 据地青壮年男子踊跃参加红军,根据 地人民把红军看作是自己的子弟。红 军离开根据地时,根据地人民含泪相 送,当时根据地流传着一首催人泪下 的歌曲-----《十送红军》。
红军不怕远征难
课前活动:
1、由于临时中央负责人( 博古 )和军事顾问 ( 李德 )的错误指挥,造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
迫进行长征。
2、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间( 1934、10) ,结束时
间( 1935、10
)
3、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 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
了以( 毛泽东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长征知识问答题库讲解
长征知识问答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2.红军长征的原因( D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3.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B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4.《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 D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5.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6.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D)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7.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D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8.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C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9.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D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D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11.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12.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D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13.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C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14.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D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15.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B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16.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B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C."稳扎稳打,步步为营"D."逐次转移,各个击破"17.遵义会议的最大贡献是( D )A.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坚持了游击战争顺利掩护主力红军转移C.决定了红军继续北上进军陕甘宁D.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18.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同红二、四方面军在哪里会师?( B )A.西康的甘孜一带B.甘肃会宁C.甘肃平凉D.甘肃天水19.红军长征被称为什么?( D )A.战略后退B.突围转移C.突围后退 D战略转移20.在哪一天,红军总政治部发布政治指令,提出“准备突破敌人的封锁线,进行长途行军与战斗”?( A )A.1934.10.9B.1934.10.10C.1934.10.1D.1935.10.921.长征时中共中央红二、红六军团组成第二方面军的总指挥是谁?( A )A.贺龙 B,刘伯承 C.任弼时 D.肖克22.1936年10月2日, 红一方面军部队攻占会宁城,控制西兰大道一段,这为什么创造了条件?( C )A.长征胜利B.战略大转移C.大会师D.建立革命根据地23. 1936年10月5日,毛泽东、周恩来给谁致书,再次申明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D )A.蒋介石B.杨虎城C.张国焘D.张学良24.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二十五军发展到三干七百人,开辟了哪个游击根据地?( A )A.鄂豫陕 B晋察冀 C.陕甘宁 D.冀鲁豫25.被捕后坚贞不屈,在狱中著有《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死》、《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等的是谁?( B )A.刘胡兰B.方志敏C.叶挺D.李大钊26.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我军与优势之敌苦战()昼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7月以后,中央苏区形势更加严重,中革军委仍未采取措施,保存有生力量,却要求红军主力“用一切力量继续捍卫苏区来求得战役上大的胜利”,并采取了六路分兵,全线抵御的军事战略,继续同优势敌人拼消耗。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持续了一年又一个月,中央红军在苏区人民全力支持下,英勇奋战,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了国民党军大量杀伤。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战略指导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长征。
1933年9月25日,敌以北路军3个师向黎川发动进攻,28日占领黎川。
10月6日,红一方面军东方军奉命北上收复黎川,在向硝石前进途中,于洵口歼敌3个团,中革军委不顾敌已有准备,仍按原计划进攻硝石,连攻数日不克,伤亡严重。10月22日,又冒险进攻敌重兵防守的资溪桥,连攻4天仍不胜。11月中旬,在国民党军堡垒密集地区,红军连续进行了浒湾、八角亭、云盖山、大雄关等战斗,遭受重大伤亡,被迫向苏区内转移。
“左”倾错误领导者在战场上连连碰壁以后,由开始时的盲目轻敌变成畏敌如虎,在战略上由冒险进攻变为消极防御。
11月20日,国民党军第19路军领导人蔡廷锴在陈铭枢、蒋光鼎、李济深等人支持下发动“福建事变”,宣布抗日反蒋,成立人民革命政府。蒋介石慌忙从北路军抽调9个师去镇压第19路军,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这是粉碎敌人“围剿毛泽东避实击虚的正确主张,不按变化了的情况调整战略,不去援助第19路军反蒋,反而命令红军转到西线永丰地区,以短促突击的战术进攻敌人的堡垒阵地,从而使红军丧失了打破“围剿”的有利时机。蔡廷错在内部瓦解、外无援助的困境中迅速败北。
主题五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在名义上统一全国 结果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国民政府灭
知识点拨
国民革命运动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北伐战争只是完成了国民革 的任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更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 争胜利,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线2·纵横学史 1. 国共关系的演变
设问:材料中的“起义”是指哪次起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 意义。[侧重史料实证] 答案:起义: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 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 材料 9月19日,毛泽东在文家市主持召开前委会议,讨 余洒度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原定计划。毛泽东主张放弃 起义军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找落脚点 过激烈争论,通过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起义军撤离湘东地区
考点 2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
2011版课标: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毛泽东、朱德在井冈 认识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线1·要素学考点
(1)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
南昌 起义
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背景
(2)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激起了中国共 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反抗
胜利进 ;北伐将士英勇奋战;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军原因 (2)客观: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北洋军阀
为战,力量分散
南京 国民 政府 成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概况
民政府”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 反动
实行“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 政策
①1927年 9月,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实现了“ 统一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2021-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单元复习(部编版)
【典型例题】
(2021年黑龙江龙东)歌谣“国共联手为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
事件是( )
A. 北伐战争 B. 武昌起义 C. 护国战争 D. 二次革命
A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史实。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 阀的统治,统一全国,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北伐,第四军叶挺独 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 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声势震动全国。歌谣“国共联手为 革命,荡平军阀促统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北伐战争。故选A。
考点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4)胜利原因:①红军有着远大的革命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②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③遵义会议后,解决 了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胜利完成了长征。 (5)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②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 国革命的 新局面 。 (6)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 体主义精神。
考点二 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
(6)古田会议: 1929 年12月召开,确立了“ 思想建党 、 政治建军 ” 的建党建军原则。 (7)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冬在江西瑞金召开,会议宣布成 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 毛泽东 当选为临时中央政 府主席。 (8)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①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 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 从城市转入农村 、建 立 农村革命根据地 的序幕。②开辟了一条_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的 革命道路。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
李德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略论李德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兼驳李德对历史的歪曲和篡改林天乙李德,德国人,原名叫奥托·布劳恩,在中国期间又名华夫。
一九三二年春,李德在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即由共产国际派任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顾问,并于翌年九月进入江西中央苏区的瑞金,直接参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决策和军事指挥。
李德对于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负有直接的重大责任,他于一九三六年在陕北保安曾以反省和自责的口吻对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承认:“西方的作战方法在中国不一定总是行得通的”,“必须由中国人的心理和传统,由中国军事经验的特点来决定在一定的情况下采取什么主要战术。
中国同志比我们更了解在他们本国打革命战争的正确战术”。
可是,从六十年代以后,李德接二连三地撰文、写书,攻击我党和诽谤毛泽东等同志,为自己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所犯的严重错误辩护和翻案,特别是他所写的《中国纪事》一书,更是肆意歪曲和篡改了历史的事实。
本文拟就李德在中央苏区发表的一些有关战略战术的文章,参照党的历史文献和亲身经历过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革命老同志的回忆,对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应负的重大责任作些剖析。
一一九三○年底至一九三三年春,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的正确领导下,相继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发动的第一、二、三、四次军事“围剿”。
通过红军的反“围剿”战争实践,形成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整套正确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原则:红军必须以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作为反“围剿”战争的主要形式,必须实行战略上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术上的速决战、战略上的内线作战和战役战术上的外线作战、战略上的以少胜多和战役战术上的以多胜少;红军必须实行积极防御、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等。
这些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的形成,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由于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统治,自从一九三二年十月的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以后,特别是一九三三年一月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到江西瑞金之后,毛泽东等一大批坚持正确路线的领导同志完全被排斥在党和红军的领导之外。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预习+知识点+习题(有答案)
部编版:八上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预习提纲】一、长征(战略转移)原因红军第五次反“”的失败。
(博古、李德等人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二、长征的路线:(1934.10——1936.10)★1.路线→→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四渡(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陕甘(会师、会师)2.遵义会议(1935.1)——转折(1)内容:①集中力量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③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2)意义:①遵义会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②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的转折点③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
3.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①恶劣的自然环境②敌人的围追堵截③缺衣少食4.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1.吴起镇会师(1935.10)中央红军——陕北红军2. (1936.10)——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一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四、长征胜利的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4.红军长征播下了,铸就了,打开了的新局面“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部编历史八上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识点战略转移背景: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没有能突围,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第五次饭“围剿”失败原因: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秦邦宪:诗礼之家的叛逆青年
秦邦宪:诗礼之家的叛逆青年作者:江水如蓝来源:《领导文萃》2014年第13期秦邦宪是秦氏瑞五公的二十二世孙。
祖父秦省吾在清朝时曾在陕西为官,父亲秦肇煌,宣统时期曾出任浙江温州审判厅刑事庭庭长,后为浙江勤县和长兴县统捐局局长。
1916年,父亲因病赋闲,从此家境日趋没落,甚至只能卖掉祖屋,寄居到了族人秦琢如家中。
父亲过世后,母亲朱氏带着年幼的秦邦宪及其弟妹邦礼、邦范在这里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
家道中落的望族后代往往性格坚韧、勤奋好学,秦邦宪也一样;但不一样的是貌似沉静的秦邦宪骨子里却有着与生俱来的叛逆,与这个传统大家族的门风显得格格不入,并不安于埋头读书而对社会活动表现出独特的热衷。
1925年秋,秦邦宪入读上海大学,他选择了社会学系。
这一年,刚刚18岁的他经同学周学熙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二年,受组织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莫斯科,博古接受了长达五年的共产主义系统理论教育,与王明、张闻天等同期的同学合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在莫斯科,秦邦宪还收获了生命中的第一份爱情,与同乡同岁的无锡女子刘群先结为伉俪。
1930年,24岁的秦邦宪带着满脑子革命乌托邦理想回到上海,然而,恰好遇上国民党对中共的搜捕,担任团中央书记职务的他,只好随着党组织撤离上海迁往苏区。
二十四岁,登上顶峰一天,周恩来、王明一起来到了秦邦宪住处,忽然通知他由他主持党中央工作。
这令年轻的秦邦宪非常意外,因为他只是一个团中央负责人,此时连中共中央委员都不是。
由此创下了中共党史上两项不可能被打破的“纪录”:非中央委员直接“跃升”总书记; 24岁担任政党最高领袖。
从史实看,这第一领导人的位子并非秦邦宪争来的,而是“天降”的。
正如黎辛(延安时期《解放日报》编辑)回忆的那样:“他(博古)表示我才24岁,刚从国外回来,有几年不在国内,不了解中国的国情。
我又不懂得打仗,我不合适。
但他们说这么决定了,你就干吧。
”秦邦宪要挑的这副担子着实有点重,不过24岁的他,几乎没有什么领导政党的经验,要应付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作为一头初生的政治牛犊实在太“嫩”了。
王明与第五次反围剿
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 发展生产和参军参战的积极性,奠定群众基础、 物质基础。
共产党VS国民党
1927
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8.1 南昌起义 9.9 秋收起义 9.29 三湾改编 12.11广州起义
工农武装割据
“土地革命” 建立革命根据地
1930
10月
反“围剿”由此展开······
2nd
第
二
次
反
围
剿
1931年2月,蒋介石以 “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 要旨”发动了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红军仍以诱敌深入应战, 1931年4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取胜。
3rd. 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 Leabharlann 1日第二次围剿失败仅仅一个月,1931年6 月,蒋介石又调三十万大军亲自指挥,突 然向中央苏区发起第三次围剿。聘请英日 德军事顾问团,采取长驱直入战术,直扑 红军主力企图一举消灭。 中央红军则“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王明与第五次反围剿
·
七 律
长 征
1934年10月,由于李德、博古、王明等人“左”倾 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以及敌强我弱,先后逃离追 踪。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 “围剿”战争遭到失败,为了保存军队实力,获得 革命胜利,中国革命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 陕革命根据地的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同时留下部
背景
第四次围剿于1933年 春失败后,经过短暂 休整,蒋介石调集50 万大军开始准备第五 次围剿。国军总兵力 最终达到100万人
VS 10万红军
5th 第五次反围剿
第一阶段:
1933年5月,蒋介石在调集各路地 方军队以后,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 垒主义的新战略,同时对苏区实行 经济、交通封锁,企图逐步压缩并 摧毁苏区。 而这时,中共中央领导人仍令红军 主力插入国军堡垒密集地区实施强 攻,进行阵地战。从1933年5月25 日到11月中旬,红军未取得任何实 质性的胜利,反使部队遭受重大损 失,完全陷于被动地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次反围剿李德博古背黑锅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中共历史上一次有名的大败仗。
传统党史多从中共中央的战略战术错误来探讨此次败走麦城的原因,认为“如果红军能够正确地估计形势,利用有利条件,针对地方采取的新战略,灵活运用历次反‘围剿’的成功经验,即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集中优势兵力,扬我之长,攻敌之短,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打破这次‘围剿’仍然是有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377页)。
然而,《革命》并不局限于从中共这一视角,同时关注了国民党的战略与战术。
由于前几次“围剿”的失利,蒋介石对此次“围剿”极为重视,势在必得,全力以赴,从作战准备、作战方针、作战基础、作战部署等方面全面重视,甚至不惜采取“堡垒主义”寸寸推进的“笨方法”,只为能够求稳、求准、求狠。
另一方面,传统党史将此次反“围剿”的失败主要归因为李德、博古等人“采取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强令装备很差的红军同用新式武器的国民党军队打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同敌人拼消耗”(《党史》第一卷上册,378页)。
但实际上,共产国际代表一直强调运动战的原则:“中央苏区的主力不应参与阵地战,它们应该进行运动战,从两翼实行夹击。
中央苏区要有预备力量,以对付任何突然袭击。
”(221页)李德同样头脑清醒:“至于
阵地战,不管是什么形式都不合适,这一点我们大家是完全清楚的。
”但是,国民党步步为营的堡垒战术客观上造成了红军“诱敌深入”战略的无法实施。
李德指出:“至于在我们区域内进行歼灭战的有利条件,只要不能诱敌深入,那就没有希望得到。
”林彪也认为:“诱敌深入的方法,在对付历经惨败而有无数血的教训的敌人,已经不是可靠的有效的方法了。
”(225页)在第五次反“围剿”中运用的“短促突击”战术,也并非“要求红军在敌人修筑堡垒、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的情况下,也修筑堡垒防御阵地,以堡垒对堡垒,当敌人走出堡垒前进时,则在短距离内对敌人进行突击”。
“所谓‘短促突击’,即以一部防御吸引敌军,同时将主力埋伏在附近,当敌军出现在我前沿阵地时,以埋伏之主力部队‘实行短促的突击及袭击,以便于堡垒前瓦解敌人’。
”(232页)这其实是以国民党军修建的一个堡垒为中心的小型“诱敌深入”战术,并不是机械的“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
不过,这一战术能获得战果的前提是有相当数量的国民党军队离开堡垒相当的距离,而正是这一前提无法满足,致使这一设想化作泡影。
彭德怀就谈到国民党军“推进的距离更加短促,力求避免其翼侧暴露,缘着其预定的道路两侧推进,其正面很窄狭,以极大纵深集团推进”,红军很难抓住机会。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敌人堡垒外的近距离或从堡垒间隙中去求运动战,结果仍变成堡垒战”(237页)。
这便是将“短
促突击”战术等同于“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的缘由。
反“围剿”中期,共产国际代表及军事顾问也提出过与毛泽东外线作战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进军湖南的计划(227页)。
可见,这并非毛泽东与共产国际的分歧。
共产国际何时曾与毛的作战计划相近,又在何时没有支持毛的计划,这个过程是怎样变化的,共产国际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战略构想又面临着怎样的实际困难?这或许是值得我们进一步
研究的问题。
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向西突围、开始长征。
“围剿”期间,国民党军“在东南北三面展开对红军的围困,西南赣州方向力量始终空虚,没有布置有力部队”(472页)。
战争进行过程中,何键、白崇禧等多次提醒蒋加强西路兵力,连蒋的心腹陈诚也有在西线增加兵力、围歼红军于江西的建议,但蒋就是充耳不闻。
恰恰相反,蒋西兵东调,将红军往西线逼迫。
《蒋介石日记》吐露了蒋的心机,“亲剿川、黔残匪以为经营西南根据地之张本”(476页)。
留出西口,迫红军西进,再以剿共为名,将中央势力渗入西南地方势力,以其作为抗日的根据地,是蒋的精心设计。
何键、白崇禧、陈诚等人作为军事将领,考虑的是军事问题;而蒋心中反复盘桓的既有军事,更有政治,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位置所决定的。
这一事件提示我们,近现代史的书写往往以国共两党的分合、拮抗作为主线,但回到当时的情境,国民党势力、地方割据势力、中共势力在蒋的心目中,
更是三方乃至四方的互动。
作为一部从社会史视角书写苏区历史的著作,《革命》将视角投向包括苏区党、政权、军队、妇女等广阔的主体,也分析和关注了肃反、工作作风、群众逃跑、扩红与开小差等诸多问题。
对苏区掀起的“社会革命”,《革命》所展现的图景多体现出理论与实际脱节、政策在执行中变形的现象。
比如,“苏区对宗教和民间传说信仰习俗采取严厉态度”,但是“绵延千年的民间信仰活动,短短几年时间想要完全禁绝谈何容易”(141页)。
如此“痼疾”很难一时因强烈的革命话语而被彻底根除,只能暂且压制。
因此,像毛泽东在报告中所言:“菩萨庙宇、僧尼道士、算命瞎子等,都成了过去的陈迹,现在都改业了”,可能只是暂时的现象。
更有趣的是,农民的固有意识,还可能随着革命而以另外的面相继续存在。
比如彭湃发动海陆丰农民运动时,农民就“把地主家的神像涂成白色,以表明这些是应该惩罚和破坏的,但是他们却努力保护由大多数道教和佛教寺庙所代表的民间宗教的中心”(《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215页)。
对此,中共也不仅是否定和回避,有时更有“借题发挥”的利用。
比如,许多农民相信“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准是他们的保护神和明朝缔造者朱元璋的后代”(《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439页)。
后来,中共中央在1940年索性提出对于反对迷信暂且搁置,不要触碰农民敏感的神经(143页)。
对于中共来说,农民既是革命指向的被改
造者,又是革命发动所必需的群众力量来源。
在动员革命与进行革命之间,中共对于农民的固有观念是引导、妥协,还是适应并为己借用?似乎很难一概论定。
毛泽东曾在给周扬的信中说:“现在不宜于一般地说都市是新的而农村是旧的,同样农民亦不宜说只有某一方面。
就经济因素说,农村比都市旧,就政治因素而言,就反过来了,就文化说亦然。
”(《毛泽东文艺论集》,259页)从事件史的角度看,《革命》对很多史实进行了厘清,破除了很多迷思。
但其社会史研究的取向,亦有微瑕。
比如台湾学者陈耀煌先生所著《共产党、地方精英、农民:鄂豫皖苏区的共产革命(1922-1932)》认为,鄂豫皖苏区只是一个地方精英集团,党的意志和权力还不能渗透到基层。
《革命》虽然列举了大量史料来论述中共对根据地社会的有力改造,可民众的反应到底如何,他们的观念是否改变?著者的阐释稍嫌模糊。
不过这些史料倒能透露出很多信息,比如民众不知道政府,只知道乡团等传统概念。
另外中央苏区内部还有一些土围子一直存在,且土地分配也有明分暗不分现象。
这提示我们党对社会的渗透与改造都有其限度。
研究者注意到这样的相反史料,本应从这些差异中进一步追问与论证。
很遗憾,作者却认为这些相反的史料“不足以动摇对苏区组织状况的基本判断”。
当然,著者也许有不得已的苦衷,才对这些问题避而不谈。
(原标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并非李德博古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