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在使用时的区别

合集下载

大补阴丸临床应用解析

大补阴丸临床应用解析

大补阴丸临床应用解析作者:本刊编辑部整理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27期药物组成熟地黄120g,知母(盐炒)80g,黄柏(盐炒)80g,龟甲(制)120g,猪脊髓160g。

功能主治滋阴降火。

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剂型与用法用量大蜜丸,每丸重9 g;水蜜丸。

口服。

6 g/次,2~3次/日。

临床应用●潮热证属肝肾阴亏,虚热内生。

症见午后或夜间自觉发热,手足心热,盗汗,失眠多梦,口燥咽干。

●盗汗证属阴虚火旺,迫液外泄。

症见睡时汗出,醒则汗止,五心烦热,虚烦少寐,形体消瘦。

●咯血证属阴虚火旺,血络受损。

症见咳嗽痰中带血,或咳吐纯血,血色鲜红,面色潮红,潮热盗汗,或兼头晕耳鸣,烦躁少寐。

●耳鸣证属肾精亏虚。

症见渐鸣而声细,多兼见眩晕,腰酸膝软,颧赤口干,手足心热。

●遗精证属阴亏火旺,热扰精窍,封藏失职。

症见梦交遗精,头晕耳鸣,心烦寐劣,腰膝酸软,形瘦神疲。

应用鉴别功能类同药物鉴别①与六味地黄丸的鉴别:两药同属补虚剂中补阴代表方剂,有滋阴清热降火之功,均能主治潮热,盗汗、遗精、耳鸣等病证。

大补阴丸所选诸药基于“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的理论,熟地、龟板、猪脊髓补肾之真阴,黄柏、知母泻肾经虚火,育阴不忘潜阳,故侧重于阴虚火旺所致诸症;六味地黄丸中熟地、山萸肉、山药滋补肝肾之阴,茯苓、丹皮、泽泻等药清里之虚热,甘淡平补,补而不滞,为滋阴补肾通补开合之剂,侧重于肝肾阴虚所致诸症。

②与左归丸的鉴别:两药均为补阴之剂,有补益肾阴,育阴潜阳之功,对于盗汗、遗精都有治疗作用。

但大补阴丸所选诸药既培补真阴,又清降虚火,以防仅培本而虚火难清,或只清热而病去复生,故为培本清源兼收之剂;而左归丸系纯甘壮水之剂,虽有鹿角胶壮阳之品,但意为育阴潜阳,峻补精血,并无清热之品,适用于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所致诸症。

主治类同药物鉴别①耳鸣。

与耳聋左慈丸的鉴别:二药均能治疗耳鸣,并在证型似有相似之处。

大补阴丸治疗之耳鸣为肾精亏虚所致,虽有腰膝酸软、颧赤、手足心热等热象,但为阴虚所致之虚热,故耳鸣为渐鸣而细的虚证表现;而耳聋左慈丸既可治肾阴亏虚之虚性耳聋,也可治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伤阴所致之耳聋,故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多种耳聋,辨证属肾阴不足、肝阳上亢者。

左归丸的功效与作用

左归丸的功效与作用

左归丸的功效与作用
提起六味地黄丸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左归丸跟六味地黄丸治的病差不多,六味地黄丸只有六味药在里面,不知道大家在吃左归丸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左归丸里面有二十几味药在里面,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同样是治疗肾阴虚的药。

左归丸比六味地黄丸的药效更好,大家在治疗肾阴虚的时候可以用左归丸。

肾虚可以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在这里介绍一下肾阴虚和肾阳虚的区别,以免大家吃错药,肾阳虚的主要特征是特怕冷,小便清长。

肾阴虚的主要特征是五心烦热,舌红少津。

左归丸属丸剂。

左归丸的功效是滋阴补肾,填精益髓。

主治为真阴不足证(腰酸腿软,头晕眼花,耳聋失眠,遗精滑精,自汗盗汗,口燥舌干,舌红少苔)。

左归丸的作用,治真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营卫指肌肤与腠理,身体虚弱,或虚热往来,自汗盗汗,或神不守舍,血不归原,或虚损伤阴,或遗淋不禁,或气虚眩晕,或眼花耳聋,或口干舌燥,或腰膝酸软。

遗精。

多因房事过度、耗伤肾气、封藏失固引起的遗精频作、头昏目眩、耳鸣腰酸、心悸健忘、神疲
乏力、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弦数。

头晕耳鸣。

因遗精频作或房事过度、肝肾阴亏、精血不足、脑髓不充而致头脑空晕、目暗耳鸣、视物昏花、形体消瘦、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左归丸是非处方用药,大家可以在药店买到。

左归丸的功效与作用大家都明白了,大家在吃左归丸的时候有没有需要注意的事项呢,当然有了,如果是感冒了一定不能吃左归丸,因为左归丸属于滋补性中成药。

注意一些细节,适当用药,可以很快药到病除,让身体健康。

值得收藏!常用的8种地黄丸,使用区别全在这里

值得收藏!常用的8种地黄丸,使用区别全在这里

值得收藏!常⽤的8种地黄丸,使⽤区别全在这⾥市场上以“地黄丸“命名的中成药很多,常见的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明⽬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和⾦匮肾⽓丸等,⽽且都是⾮处⽅药,不需要医⽣处⽅可直接去药店购买,然⽽,这些“地黄丸”名字类似,使⽤区别⼜是什么类?#清风计划#1、⾸先说⾦匮肾⽓丸,⾦匮肾⽓丸虽然没有以“地黄丸”命名,但它却是所有地黄丸类中成药的⿐祖,也就是说“地黄丸”类全部由⾦匮肾⽓丸演变⽽来。

它由东汉时期张仲景所创造,由地黄、⼭药、酒萸⾁、茯苓、牡丹⽪、泽泻、桂枝、附⼦(炙)、⽜膝、盐车前⼦⼗种中药组成,具有温补肾阳,化⽓⾏⽔的功效。

⽤于肾虚出现的⽔肿,腰膝酸软,⼩便不利,畏寒肢冷。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房欲、⽓恼;②忌吃⽣冷⾷物;③由于⽅中含有毒性药材——附⼦,所以孕妇忌⽤,且不建议长期久服。

2、六味地黄丸,在⾦匮肾⽓丸的基础上减去桂枝、附⼦、⽜膝、盐车前⼦⽽成。

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主治肾阴虚,⽤于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鸣,腰膝酸软,⾻蒸潮热,盗汗遗精。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吃⽣冷⾷物;②感冒发热病⼈不宜服⽤。

3、杞菊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枸杞⼦、菊花⽽成。

具有滋肾养肝的功效。

⽤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眩晕⽿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也可认为杞菊地黄丸主要⽤于肝肾阴亏所致的眼部病症。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吃⽣冷⾷物;②感冒发热病⼈不宜服⽤。

4、知柏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知母、黄柏⽽成。

具有滋阴降⽕的功效。

⽤于肝肾阴虚⽕旺所致的潮热盗汗,⼝⼲咽痛,⽿鸣遗精,⼩便短⾚。

由于知母、黄柏都属清热类中药,因此知柏地黄丸⽤于肝肾阴虚导致的虚⽕旺盛,侧重降⽕。

【注意事项】①服药期间,忌吃⽣冷⾷物;②感冒发热病⼈不宜服⽤。

5、明⽬地黄丸,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枸杞⼦、菊花、当归、⽩芍、蒺藜、⽯决明,具有滋肾,养肝,明⽬的功效。

⽤于肝肾阴虚所致的⽬涩畏光,视物模糊,迎风流泪。

左归丸与右归丸的区别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区别?

左归丸与右归丸的区别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区别?

左归丸与右归丸的区别左归丸和六味地黄丸有什么区别?左归丸与右归丸的区别左归丸与右归丸是两种常⽤的补肾药,⽽功效却各有不同,主要区别为:1、组⽅区别:左归丸由熟地、⼭药、⼭茱萸、枸杞⼦、菟丝⼦、⿅⾓胶、怀⽜膝、龟板胶等⼋味药物组成。

右归丸由熟地、⼭药、⼭萸⾁、枸杞⼦、菟丝⼦、⿅⾓胶、当归、川附⼦、⾁桂、杜仲炭等⼗味药物组成。

这两种药的前6味均相同,实际上右归丸是将左归丸去掉部分滋阴药再增加若⼲种⾟温补阳药⽽成。

2、功效不同:左归丸功能为:滋肾补阴,填精益髓;常⽤于真阴不⾜之症;右归丸功能为:温肾壮阳,填精⽌遗。

常⽤于肾阳不⾜之症。

3、治疗疾病不同:1)左归丸:常⽤于真阴不⾜、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神疲⼝燥等症。

治疗:症见头晕⽿鸣,精神萎靡,记忆减退,两眼昏花,腰膝酸软,遗精阳痿,⾆体瘦⽽⾊淡红,脉象沉细⽽尺部细弱等。

⼜可治疗腰痛绵绵不休,且伴有头晕⽬眩,⽿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蒸潮热,⾆红,脉细数等症。

现代研究表明:左归丸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提⾼⾎清睾丸酮的⽔平,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有⼀定的调节作⽤,可以治疗男⼦性功能障碍和⼥⼦功能性⼦宫出⾎等症。

凡肾阴虚⽽性功能较低弱者可服之。

2)右归丸:常⽤于肾阳不⾜、命门⽕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便溏薄、尿频⽽清等症。

治疗:症见形体瘦弱,短⽓乏⼒,头晕⽬眩,⾯⾊⽆华,阳痿精冷,腰膝酸软,⽿鸣脱发,⽛齿松动,畏寒肢冷,⾆质淡胖润或有齿痕,脉沉细⽽尺弱等。

⼜可治疗浮肿,腰膝酸软沉重;阴囊冷湿,畏寒肢冷,⼩便量少⽽⾊清,⾆质淡⽽⾆体胖,⾆苔薄⽩,脉沉细弱等。

现代研究表明,右归丸对肾阳虚者的脏腑有保护和功能调节作⽤;能调节⼈体性激素的含量,对改善男⼥性机能都很有帮助;能降低脑内单胺氧化酶的活⼒,因⽽可以起到抗衰⽼的作⽤。

凡肾阳虚之中⽼年⼈及性功能低下者服之颇有益。

补肾名⽅左归丸右归丸有⼈说,治疗肾虚,男左⼥右,男服左归丸,⼥服右归丸。

18种地黄丸的功能主治

18种地黄丸的功能主治

18种地黄丸的功能主治1. 地黄丸简介地黄丸,是中药材地黄的主要制剂之一,具有多种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一些与肝肾阴虚有关的疾病。

本文将介绍18种地黄丸的具体功能主治。

2. 地黄丸功能主治一览以下是18种地黄丸的功能主治一览:1.六味地黄丸:补肾滋阴,益精填髓,主治肾阴亏损引起的脾肾阳虚、消渴、骨蒸潮热等症状。

2.复方地黄丸:滋阴养阳,补肾益精血,适用于肝肾不足,肾虚引发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状。

3.正天丸:滋阴补肾,主治肾阴亏损导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

4.六味地黄胶囊:和中益气,补阴养血,适用于气阴两虚引发的尿频尿急、盗汗、口干舌燥等症状。

5.六味地黄软胶囊:温肝暖胃,补益脾肾,主治脾肾阳虚引发的肠鸣便溏、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

6.地黄丸:滋阴降火,益气血,适用于肝肾阴虚、肝虚火旺引发的耳聋,咽干喉疼等症状。

7.正天房事丸:温肾助阳,益精填髓,主治脾肾阳虚引发的阳痿早泄、遗精频繁等症状。

8.地黄胶囊:益气养血,滋阴降火,适用于气阴两虚引发的口渴、心烦、失眠等症状。

9.天玉片:滋补肝肾,调养气血,主治肝肾两虚引起的腰膝酸软无力、四肢乏力等症状。

10.六味地黄胶囊(浓缩型):补阳明之气,滋阴清热,适用于气阴两虚引发的银屑病、关节炎等症状。

11.地黄丸(古方):滋阴清热,益气血,主治肝火上扰、肝肾阴虚引发的口苦、咽干等症状。

12.地黄软胶囊(古方):养肝补肾,益气养血,适用于肝肾两虚引发的腰膝酸软、眩晕等症状。

13.地黄丸(袋装):滋肾益精,清虚火,主治肾阴不足,肝肾阴虚引发的耳鸣耳聋、口干泛热等症状。

14.如意地黄丸:滋阴益肾,养肺生津,适用于肝肾阴虚引发的腰膝酸软无力、乏力等症状。

15.地黄丸(金级):滋阴益肝,清虚火,主治肝肾阴亏引发的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

16.地黄丸(川贝枇杷叶丸):滋心养肺,清热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引发的咳嗽、痰多、气短等症状。

17.地黄丸(安颐蜜丸):滋阴补肾,润肠通便,主治肝肾阴虚引发的便秘、大便干硬等症状。

肝肾阴虚的中药配方

肝肾阴虚的中药配方

肝肾阴虚的中药配方关于《肝肾阴虚的中药配方》,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肾气虚、阳虚的病人如今非常多,没有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性与饮食搭配方法,会造成人体的亏虚与失调。

很多人要想掌握肾气虚该吃什么中药,这类病况假如不愿喝中药,最好是也是服食中药方剂,比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这种全是医治肝肾阴虚的特效药,但是每个药用价值法不一样,一起来文章内容里看一看吧。

1、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医治肝肾阴虚常常应用的中药方剂。

六味地黄丸,有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等构成。

关键医治呈阴性肾虚亏本引发的眩晕,阴虚潮热,虚火牙痛,小孩发育不全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有各种各样不一样的制剂,如水蜜丸(可每一次服食6克)、小蜜丸(可每一次服食9克)、大蜜丸(可每一次服食1丸)、胶囊(可每一次服食2粒)等。

肾阴亏损证病人可随意选择一种六味地黄中药制剂开展服食,应每天服2次。

该病人在吃药后若出現了腹胀大便糖稀的病症,则应调节药量或终止吃药。

脾肾阳虚者不能服食。

2、左归丸左归丸,关键有熟地,淮山药,鹿角胶,龟板胶,枸杞等构成,关键医治呈阴性肾虚不够,腰酸腿软,盗汗,神疲口燥等症状。

合适有头晕眼花、腿酸无力、频繁遗精滑泄、盗汗盗汗、口燥喉干等病症的真阴不足证病人服食。

左归丸的使用方法同六味地黄丸。

需要留意的是,左归丸是纯补之剂,久服易滞碍肠胃、影响胃口,因而不适合长期服用。

3、麦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基本上添加五味子、麦冬而成,以提高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治疗肺肾阴虚引发的肺痨、喘咳、频繁遗精等。

麦味地黄丸使用方法同六味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用以医治肺肾阴虚的肺结核、糖尿病、肺心病等病人,但发烧感冒病人谨慎使用。

4、河车大造丸河车大造丸具备滋阴清热、补肾壮阳益肺的作用,合适有虚劳咳嗽、脾虚湿困、盗汗遗精、腰酸腿软等病症的肺肾阳不足亏证病人服食。

河车大造丸的补力比麦味地黄丸更强,其使用方法同六味地黄丸。

七种地黄丸,各个有妙用!不同作用千万别弄错了!

七种地黄丸,各个有妙用!不同作用千万别弄错了!

七种地黄丸,各个有妙用!不同作用千万别弄错了!七种地黄丸是一种中药配方,由七种地黄植物制成,每种地黄植物都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作用。

在中医领域中,七种地黄丸常用于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滋补精血等方面,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首先,七种地黄丸中的熟地黄是一种滋补肝肾,益精养血的药材。

它主要具有滋阴养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引起的精血亏损,症状包括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月经不调等。

其次,生地黄则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润燥的作用。

它常被用于治疗阴虚火旺、口干口渴、尿短赤等症状,尤其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再次,山药具有滋阴补肾,固精安胎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肾虚引起的精液不足、遗精、尿频等问题,并且对补充孕妇所需要的营养也很有帮助。

然后,山茱萸是一种能益气养血,收敛止血的草药。

它可以用来治疗虚寒性出血、崩漏、带下等症状,并且还有助于补血和提高免疫力。

接下来,丹皮是一种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植物。

它主要用于治疗肝火上炎引起的出血、便秘、口疮等症状,对于妇女月经过多和身体虚弱也有很好的疗效。

此外,茯苓是一种能利水消肿,安神镇静的中药。

它可以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水肿、失眠等问题,对于肾虚引起的多梦、心悸也有很好的作用。

最后,泽泻是一种能利水通淋,清热利尿的中药。

它可以用于治疗尿频、水肿、湿疮等症状,尤其适用于湿热下注、肾虚阳亏者。

综上所述,七种地黄丸结合了七种地黄植物的药用价值和独特的作用,广泛用于滋补肝肾、益气养阴、滋补精血等方面。

七种地黄丸的每种植物都有特定的功效和疗效,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各种作用的差异,避免弄错。

在中医治疗中,药物的配伍和搭配十分重要,七种地黄丸在滋补身体和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在使用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根据个人体质和疾病情况进行合理使用。

除了以上提到的七种地黄丸的成分和作用,还有一些相关的内容值得进一步探讨。

首先是七种地黄丸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七种地黄丸主要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病症,如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月经不调、阴虚火旺、口干口渴、尿短赤等。

八种地黄丸功能各不同

八种地黄丸功能各不同

八种地黄丸功能各不同在养阴补肾的中成药中,人们经常使用的是六位地黄丸。

其实,在地黄丸的家族中,共有八个兄弟,六位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弟弟,其与七个均含有六位地黄丸的成分,虽同名为地黄丸,药物组成相似,但由于所加药物的不同而使其功能不尽相同,临床应用时,应有所区别。

六位地黄丸:他在八兄弟中是最为常用的,可谓地黄丸中的佼佼者。

方有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六味药组成,其特点是甘淡性平、补不滞,能滋补肾阴、填精益髓,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上炎所至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杞菊地黄丸:是在六位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枸杞子和菊花而成,治疗肝肾阴虚所至的眩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疼痛等,可收到补精、清肝、明目的目的。

归芍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养血柔肝的当归和白芍而成,有填精养血之功,对头晕、崩漏等疗效显著。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而成,其独特之处是对肝肾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血淋等症,能滋其阴、降其火。

但方中知母、黄柏性寒、故脾虚便溏者慎用,以免伤脾胃之气。

归附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肉桂和附子而成,因有肉桂、附子的加入,使本方成了温补肾阳的专剂,使用于肾阳虚弱的四肢厥冷、脘腹冷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或见阳痿、滑精,或女子宫冷不孕等。

济生肾气丸:是在归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车前子和牛膝而成,由于二者的加盟,使其利水除湿之功增强,适用于肾阳虚衰所致的水肿、小便不利等。

七味都气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补益固涩之功,故七味都气丸适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虚咳、气喘、遗精等。

麦味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以增强六味地黄丸的养阴生津、敛肺涩精之效,pp) 专治肺肾阴虚所致的肺痨、喘咳、遗精等。

滋阴养生方剂举例

滋阴养生方剂举例

滋阴养生方剂举例滋阴方剂,是指由具有补阴功效的药物组成,能够用于治疗阴虚病症的方剂。

阴虚证的症状,常表现为形体羸瘦、面容憔粹、口燥、咽干、虚烦、失眠、大便秘结、小便赤短、腰酸背痛、脉沉细数、舌红苔少、津少等,严重的可能发生骨蒸潮热、盗汗、呛咳无痰、梦遗、滑精等。

对于上述病症的治存,应以熟地黄、麦门冬、天门冬、龟板、知母、枸杞子、黄柏等具有滋阴功效的药物为主要组成。

在诸多滋阴养生方剂中,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石斛夜光丸、七宝美髯丹等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1.六味地黄丸【组成】熟地黄24克、山茱萸12克、干山药12克、泽泻9克、茯苓9克、丹皮9克【功效】滋阴、补肾、养肝。

【应用】适宜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之症。

【症状表现】肝肾阴虚证的症状,常见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及小儿囟开不合;虚火上炎的症状表现,多见于骨蒸潮热、手足心热、消渴、虚火牙痛、口干、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分析】熟地黄性微温;味甘;入肝经,具有补血滋阴、补益精髓等功效。

山茱萸性微温;味酸;归肝、肾经,具有收敛固涩、补肝止血、补肾益精等功效。

山药性平;味甘;入脾、肾、肺经,具有滋阴补肾、健脾补气等功效。

泽渴性寒;味甘、淡;入肾、膀胱经,具有利水燥湿、清热泻火之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肾、脾经,具有利水燥湿、健脾安神等功效。

丹皮,即为牡丹皮,其性微寒;味辛、苦;入心、肝、肾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凉血等功效。

全方六味合用,以滋补为主,又加用泽泻、丹皮、茯苓可起到一定的清泻之效,可谓“补中有泻”,是滋阴补肾的常用方剂。

【服用方法】将上述6味一同碾为细末,制成蜜丸,每丸约重15克。

成人每次空腹用开水送服1丸,每日3次。

亦可用清水煎汤服用。

2.左归丸【组成】熟地黄240克、山药120克、枸杞子120克、山茱萸120克、川牛膝90克、菟丝子120克、鹿胶120克、龟胶120克【功效】滋阴补肾。

【应用】适宜真阴不足之症。

补益类中成药

补益类中成药

补益类中成药补益类中成药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六种。

(一)补气剂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气虚:指脾气虚和肺气虚而言。

脾气虚则症见:气短懒言,倦怠无力,饮食不振,腹胀便溏;如果气虚下陷,则见脱肛,妇女子宫下垂等症。

肺气虚症则见:少气,气息不能续接,说话声音低弱,易出虚汗,劳动则喘促等症。

气虚虽有脾气虚与肺气虚之分,但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

而肺气的来源,则又赖于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华以润养,故补气以补脾为主.脾气旺,则肺气自充。

健脾则可以补气,常用的补气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四君子丸(或颗粒、)等.补中益气丸(片)为水丸或洁剂,主要功用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

适用于由脾胃气虚引起的气短懒言,身体倦怠,肌热有汗,头痛怕风,渴喜热饮,食欲不振,以及气陷脱肛,子官脱垂等。

另外,此药对于固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等均有较好效果.凡一般慢性病,症见脾胃虚弱,气短懒言,身体乏力,自汗,动则气促,食欲不振等症均可应用。

用法为水丸每服6克,片剂每服6片,均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

黄芪颗粒【性状】棕黄色颗粒【功能主治】补气固表。

用于气短心悸,自汗。

【适应症】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

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疮口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5克,一日2次。

参苓白术丸(散)为水丸或散剂,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调中止泻。

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振,腔腹胀满,大便溏泻,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被倦等证。

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而属脾虚者,小儿消化不良脾虚腹泻者。

用法为水丸,散剂均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冲服.选用四君合剂、生脉胶囊。

若脾虚湿阻气滞,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嗳气等者,选用陈夏六君丸、香砂六君丸;脾虚泄泻选用参苓白术丸;脾虚下陷,脏器下坠,脱垂者选用补中益气丸。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在使用时的区别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在使用时的区别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阴丸,在使⽤时的区别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阴丸,在使⽤时的区别。

⽼师你好:
请问,在补阴剂中,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阴丸这三⾸⽅,在使⽤时的区别。

回答: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地黄丸鉴别:左归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去“三泻”
(泽泻、茯苓、丹⽪),加枸杞⼦、龟板胶、⿅⾓胶、菟丝⼦、川⽜膝⽽成。

两⽅均为滋阴补肾之剂,但⽴法和主治有不同。

六味地黄丸以补肾阴为主,寓泻于补,适⽤于阴虚内热证;左归丸纯⽢壮⽔,补⽽⽆泻,适⽤于真阴不⾜,精髓亏损之证。

故《王旭⾼医书六种 "医⽅证治汇编歌诀》中说:“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以制⽕”。

⼤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鉴别:⼤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虽均能滋阴降⽕,但后者偏于补养肾阴,⽽清热之⼒不⾜;前者则滋阴与降⽕之效均著,故对阴虚⽽⽕旺甚者,选⽤该⽅为宜。

正如《医宗⾦鉴 "删补名医⽅论》所说:“是⽅能骤补真阴,以制相⽕,较之六味功效尤捷”。

补阴不上火的中药方剂

补阴不上火的中药方剂

补阴不上火的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阴虚火旺的常用方剂,具有滋阴清热、益气养血的功效。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补阴不上火的中药方剂及其功效和适用症状的详细介绍。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经典的补阴方剂,由熟地、山药、枸杞子、牡丹皮、泽泻和鹿角胶等药物组成。

它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阴虚火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症状。

同时,它还能改善腰膝酸痛、头晕目眩等症状,对于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了知母和黄柏两味药物。

它具有更强的滋阴降火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等症状较重的情况。

同时,它还能改善小便短赤、尿痛等症状,对于泌尿系统感染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左归丸左归丸由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等药物组成。

它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肾阴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痛、遗精滑精等症状。

同时,它还能改善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对于更年期综合征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由熟地、龟甲、黄柏、知母等药物组成。

它具有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引起的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症状。

同时,它还能改善五心烦热、口燥咽干等症状,对于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由熟地、山药、枸杞子、山茱萸、菊花等药物组成。

它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视物模糊等症状。

同时,它还能改善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等症状,对于高血压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之,补阴不上火的中药方剂是中医治疗阴虚火旺的常用方法之一。

以上介绍的一些常用方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和适用症状,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的评价

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的评价
于 阴 中求 阳 , 阳 得 阴 助 而 生 化 无 穷 ; 补 阴 者 , 则 善 必 于 阳 中求 阴 . 阴 得 阳 升 而 泉 源 不 竭 ” 《 岳 全 书 - 则 (景 新 方 八 阵 》 。 指 出 在 补 阳 的 同 时 应 该 配用 适 当 的 补 )
维普资讯
2 02 正 0

中 成 药
Chne cT rdiiaa tntM e cne i  ̄ a to lPa e dii
J 1 ,2 0 I 02 VOl a 2 c 【
第 2 4卷 第 1 期
3] H n + l补 中 盏气 罚 的耐 疲 劳 研 究 : 和议 医药 学 杂 志 . ogTe L a J
象大论》 出的“ 不 足 者 , 之 以气 ; 不足 者 . 提 形 温 精 补 之 以 味 ” 治 疗 原 则 方 用 龟 、 二 胶 , 为 血 肉 有 的 鹿 均
情 之品 , 奏补 肝 肾 、 精血 之 功 , 滋补 功 效 更 为 共 益 使
显 著 二 是 阴 阳 互 济 。 阴 阳 是 互 根 互 生 的 , 阴 阳 故
Ke r s:Le tRe t rn l;Si n r din h a i l;e au to y wo d f— s o i g Pi l x I g e e t Re m nn aPi l v l a in
左 归丸 出 自张 景岳的《 景岳全 书 - 新方八 阵》 具 ,
有滋 阴补 肾 的 功 效 , 治 真 阴不 足 , 现 为 头 晕 目 主 表 眩, 膝腿软, 精滑泄, 腰 遗 自汗 盗 汗 , 口燥 咽 干 , 欲 渴
1 9 3( 9 7. 2): 9~2 1 0
4] 藉台 密 汉 方 方 剂 对 小 鼠 免接 功能 的影 响 J 国外 医 学 - 医 : 中 中药 分 册 .9 1 1 ( )4 19 .34 :3 5] 藤野 丁 和 议 药 对 肺 结 核 患 者 I细 胞 的 影 响 【 国 外 医学 ・ J 中 医 中药 分 册 ,96 8 6 6 I 8 , ( )4 6] 清 水 昌 寿 , 廿 乇 丰 亍 菌 感 染乇 , 等 气汤 二 上而 免 症 嗣 茚 希 廉

常见滋补肝肾中成药相关介绍

常见滋补肝肾中成药相关介绍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过敏 反应等。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患者不宜服用;孕妇慎用; 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等慢 性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03 杞菊地黄丸
CHAPTER
药物组成与功效
药物组成
杞菊地黄丸由枸杞子、菊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 药、茯苓、泽泻等中药组成。
功效
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 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耳鸣耳聋、口干咽燥 、五心烦热等症状。
适用症状与用法用量
适用症状
杞菊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的人群,尤其是有上述症状的中老年人。对于青少年及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2次,一次1丸。根据病情和年龄可以适当调整剂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药物组成与功效
药物组成
金匮肾气丸主要由地黄、山药、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泽泻、桂枝、附子等中药组成。
功效
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 不利、畏寒肢冷等症。
适用症状与用法用量
适用症状
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 膝冷痛、夜尿频多、男性阳痿早泄、女 性月经不调等。
主要成分为熟地黄、山茱萸、鹿角胶等, 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用于肾阳不足引起 的阳痿、遗精、夜尿频等症状。
02 六味地黄丸
CHAPTER
药物组成与功效
药物组成
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 皮和茯苓。
功效
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不足、头晕耳鸣 、腰膝酸软、遗精盗汗等症。
适用症状与用法用量
适用症状

左归丸临床应用解析

左归丸临床应用解析

左归丸临床应用解析左归丸源于明代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为治疗肾阴不足的常用药物,也是我们药店人很最容易与六味地黄丸混淆的一个药物。

左归丸的基本介绍药物组成:熟地黄200g,菟丝子100g,牛膝75g,龟板胶100g,鹿角胶100g,山茱萸100g,山药100g,枸杞子100g.功能主治:滋阴补肾。

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头晕耳鸣,神疲口燥。

用法用量:每10粒重1g。

口服。

9g/次,2次/1日。

禁忌:孕妇忌服,儿童禁用。

方解:熟地为君药,滋肾填精,大补真阴;山茱萸收敛固精,枸杞补肾益精,鹿角胶温补肝肾,龟板胶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共为臣药;牛膝、菟丝子补肝肾、强筋骨,共为佐药。

上述八位药物组成左归丸,起到滋补肾阴、填精益髓的功效。

临床应用:头晕耳鸣:证属肝肾阴亏,精血不足,脑髓不充。

症见头脑空晕,目暗耳鸣,视物昏花,形体消瘦,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腰痛:证属肾亏骨弱。

症见腰背无力,绵绵作痛,以酸软为主,或伴头晕耳鸣,口燥咽干,盗汗遗精,足跟痛,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遗精:证属房事过度,耗伤肾气,封藏失固。

症见遗精频作,头晕目眩,耳鸣腰酸,心悸健忘,神疲乏力,形体瘦弱,舌红少苔,脉细弦数者。

应用鉴别:功能类同药物鉴别:1.与河车大造丸的鉴别:两药同属补阴剂,有滋阴培补之功。

河车大补丸以紫河车、熟地、龟板血肉有情之品,大补气血,补益肾精,天冬、麦冬、黄柏滋阴降火,杜仲、牛膝强筋壮骨,诸药合用,共奏滋阴益肾、补养肺肾之功,对久病伤阴、气血虚损等证,服之较为合宜。

而左归丸为六味地黄丸减去“三泻”丹皮、茯苓、泽泻,加味而成纯甘壮水之剂,适应于精髓内亏、津液枯涸的病证。

2.与大补阴丸的鉴别:两药均为补阴之剂,有补益肾阴,育阴潜阳之功,对于盗汗、遗精都有治疗作用。

但大补阴丸所选诸药既培补真阴,又清降虚火,以防仅培本而虚火难清,或只清热而病去复生,故为培本清源兼收之剂; 而左归丸系纯甘壮水之剂,虽有鹿角胶壮阳之品,但意为育阴潜阳,峻补精血,并无清热之品,适用于真阴一肾水不足,不能滋养所致诸症。

肾虚常用的这6种地黄丸,其作用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别应用?

肾虚常用的这6种地黄丸,其作用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别应用?

肾虚常用的这6种地黄丸,其作用有什么不同?如何区别应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是地黄丸家族当中的六兄弟,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其配方和功效却有所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人群。

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为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名方。

其主要成分为熟地黄、酒萸肉、山药、牡丹皮、泽泻、茯苓。

配方特点为“三补三泻”,以补为主;肾、肝、脾三阴并补,重在滋补肾阴。

诸药配伍,共奏滋阴补肾之功效。

常用于肾阴亏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口干舌燥,内热消渴等症。

简而言之,六味地黄丸以补肾阴为主,寓泻于补,用于阴虚内热证候。

特别适用于(阴虚内热证)阴虚症状较轻,虚热症状较明显者。

知柏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配方成分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知母和黄柏两味中药组合而成。

知母和黄柏性寒,前者能够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后者能够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黄柏泻肾火而退虚热,且能除下焦湿热;除清实热外,还能够清虚热治疗骨蒸潮热,泻肾火治疗梦遗滑精等。

诸药配伍,增强了滋肾阴,泻肾火,退虚热,清湿热和实火之功。

常用于阴虚火旺所致的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

特别适用于肾阴不足兼舌苔黄腻或小便短赤等下焦湿热者。

杞菊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配方成分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枸杞子、菊花两味中药组合而成。

枸杞子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能够疏散风热,平肝明目。

两者搭配,能够补肝阴,养肝血,平肝火。

诸药配伍,共奏滋肾养肝,平肝明目之功。

常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等症。

临床多用于以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为主的眼部疾病;特别适用于肾阴虚兼肝阴虚者。

高血压兼有肾阴虚、肝火旺症状时较为常用。

明目地黄丸明目地黄丸是在杞菊地黄丸的基础上增加了蒺藜、煅石决明、当归、白芍4味中药组合而成。

蒺藜、煅石决明能够平肝、清肝明目;当归、白芍能够养血敛阴、柔肝平肝。

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在补阴方面的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在补阴方面的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在补阴方面的临床应用
马坤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11(031)003
【摘要】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在方剂出处、药物组成、肝炎治疗、骨质疏松治疗、男科疾病治疗、妇科疾病治疗等方面均有可比之处,但六味地黄丸在单纯补阴方面
力量不及左归丸.前者用于阴虚疾病的初期或恢复期,属阴虚不甚兼有虚火;后者用于疾病后期,较严重的病理阶段,属真阴大虚,阴损及阳.临床应用应了解疾病的发展变化过程,把握用药时机,仔细辨证,再行其方.
【总页数】3页(P260-261,276)
【作者】马坤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9
【相关文献】
1.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衰老大鼠抗自由基能力及P16蛋白表达影响的比较研究[J], 孙琳林;卢林;王书惠;任岩海;刘伦翠
2.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的评价 [J], 戴小良;王行宽
3.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衰老大鼠抗氧化能力及海马区超微结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 孙琳林;王书惠;卢林;刘伦翠;任岩海
4.从大补阴丸探讨朱丹溪养阴学术思想及其临床应用的现代研究与进展 [J], 汪文
来;鞠大宏;张玲;王震;赵红霞;尹俊县
5.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对再障小鼠体内EPO的影响 [J], 张鹏;郭雨晨;李玮;何春玲;董昌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用药小常识 7种地黄丸这样用1

用药小常识 7种地黄丸这样用1

用药小常识 7种地黄丸这样用
*导读:人的一生中总会有生病的时候,生病最常做的就是吃药。

可是这药要怎么吃?用药要知道哪些小常识呢?
*用药小常识 7种地黄丸这样用
地黄丸家族庞大,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

很多滋补方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成。

同名为地黄丸,但药物成分略有不同,使用前需仔细察看,以免误用。

*六味地黄丸
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

其特点是补泻并用,平和甘淡、不燥不温、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是补阴的代表方之一。

适用于肝肾阴亏,虚火所致的眩晕、耳鸣、腰痛、消渴等。

*麦味地黄丸
由六味加麦冬、五味子组成,也称八仙长寿丸,保养性质明显。

适用于肺肾阴虚,如潮热盗汗、咽干咯血、眩晕耳鸣等。

对咳久伤阴,或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所致的咽干、口渴、咳喘、
痰中带血等,也有不错的疗效。

*知柏地黄丸
六味加知母、黄柏,增强了滋肾阴、泻虚火的作用。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聋、慢性咽炎、口腔慢性溃疡等患者,如果有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咽干口感、咳血、小便黄赤、牙龈肿痛等症状,属于阴虚火旺,适合用这一药物。

肾阴虚,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如何做到精准用药?一文讲清楚

肾阴虚,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如何做到精准用药?一文讲清楚

肾阴虚,六味地黄丸与左归丸如何做到精准用药?一文讲清楚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是治疗肾阴虚的经典常用中成药。

两种药物单从功效上看,基本相同,都能用于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盗汗遗精,足跟痛等病症。

但由于各自成分不同,功效又各有侧重,只有了解各自特性,才能做到精准用药。

六味地黄丸成分:熟地黄、酒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功效:滋阴补肾。

适应证:用于肾阴亏损所致的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组方分析: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

酒萸肉补养肝肾而涩精,山药补益脾肾而固精,同为臣药。

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肝泻火,并制酒萸肉之温;茯苓淡渗脾湿,以助山药之健运,均为佐药。

药物特色:诸药配伍,三补与三泻并用,以补益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补中寓泻。

左归丸成分:熟地黄、龟甲胶、鹿角胶、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山药、牛膝。

功效:滋肾补阴。

适应证:用于真阴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

组方分析:方中熟地黄滋补肾阴,填精益髓,为君药。

山茱萸、枸杞子滋养肝肾,涩精明目,同为臣药。

龟、鹿二胶,峻补精髓,鹿角胶还能补肾壮阳,与滋阴药配伍可加强补阴作用,即“阳中求阴”之意;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菟丝子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牛膝补肝肾,强腰膝,均为佐药。

药物特色:诸药纯补无泻,为大补真阴,填精益髓之剂。

两种药物的异同相同点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均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均可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自汗盗汗。

不同点六味地黄丸针对的症状是由肾阴亏虚,虚火上炎引起的,因此既补肾阴亏虚,又泻虚火,用泽泻、茯苓利湿泄浊,用牡丹皮清肝泻火,补中有泻。

左归丸针对的症状是由真阴不足,精髓亏虚所引起的,纯补无泻。

如何做到精准使用六味地黄丸和左归丸?一句话总结两种药物的用药指征:1、肾阴虚,腰膝酸软,下肢浮肿,舌胖嫩、偏红、苔少,用六味地黄丸。

2、肾阴虚,腰膝酸软,下肢不浮肿,舌嫩不胖,用左归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在使用时的区别。

老师你好:
请问,在补阴剂中,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这三首方,在使用时的区别。

回答:左归丸与六味地黄丸地黄丸鉴别:左归丸是由六味地黄丸去“三泻”
(泽泻、茯苓、丹皮),加枸杞子、龟板胶、鹿角胶、菟丝子、川牛膝而成。

两方均为滋阴补肾之剂,但立法和主治有不同。

六味地黄丸以补肾阴为主,寓泻于补,适用于阴虚内热证;左归丸纯甘壮水,补而无泻,适用于真阴不足,精髓亏损之证。

故《王旭高医书六种 "医方证治汇编歌诀》中说:“左归是育阴以涵阳,不是壮水以制火”。

大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鉴别:大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虽均能滋阴降火,但后者偏于补养肾阴,而清热之力不足;前者则滋阴与降火之效均著,故对阴虚而火旺甚者,选用该方为宜。

正如《医宗金鉴 "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是方能骤补真阴,以制相火,较之六味功效尤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