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国际贸易理论(PPT 61张)
葡萄牙
(110+80) =190
——
——
交换后 英国
国际交换比率:酒:毛呢 = 1:1 酒 1 毛呢 1.714
葡萄牙
结论
1.375
1
分工后再进行国际交换,英国相对于分工前增加0.714个单位毛呢的消 费,葡萄牙增加0.375个单位的酒的消费,可见,贸易是“双赢的”。 在前面假定条件下,思考国际贸易双赢的条件?即国际交换比率对国 际贸易利得的影响?
3. 基本观点
国民财富不是金银货币,而是一国国民生产和生活的商品的种类和数量。
财富的来源不是贸易或流通,而是一国国民的生产劳动。国内分工能促进
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增加一国财富总量。 国内分工也同样适用于国际分工,并论证了国际分工能够增加世界财富总 量,还指出国际分工的原则是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各国应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绝对劣势的产品。这种国际交换能 够使各国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并使各国在贸易中获益。
财富不是来源于流通领域,而是来源于生产领域,是劳动的结晶; 贸易非零和,而是双赢的,条件:介于两国国内交换比率之间; 长期的、大量的顺差将导致通涨,竞争优势丧失,顺差消失; 实施管制政策,这将导致失去商品销路,丧失带回金银的自由和便利。
第二节 绝对优势理论
(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s )
5. 评 价
积极:
认识的飞跃:第一次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去考察了贸易的动因,
揭示贸易是“双赢的”,极大地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消极 理论假设:与现实不够吻合,只能解释贸易实践活动部分原因; 理论缺陷:对那些在生产上并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能否参加国际分 工与国际贸易?参加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后,能否从分工与贸易中获益? 斯密的理论对此未作出回答。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教案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主要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影响因素。
3、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国际贸易政策对经济和贸易的影响。
4、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估和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类型,如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等。
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政策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国际贸易政策对本国和贸易伙伴国经济的影响。
2、难点如何运用经济模型和数据分析贸易政策的影响。
理解国际贸易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国际贸易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分析方法。
2、案例分析选取实际的国际贸易政策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数据模拟利用经济数据和模拟软件,让学生直观感受贸易政策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15 分钟)以当前热门的国际贸易事件为例,如中美贸易摩擦,引出国际贸易政策的话题。
提问学生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初步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讲解(约 45 分钟)国际贸易政策的定义和分类解释国际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所采取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分类介绍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以及它们的理论基础。
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详细讲解关税的概念、种类和征收方式,以及关税对贸易的影响。
介绍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分析其特点和作用。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和影响因素阐述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通常涉及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和国际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治因素和外交政策等对贸易政策制定的影响。
3、案例分析(约 30 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政策案例,如美国对钢铁产品加征关税的案例。
让学生分组分析该政策对美国钢铁产业、相关上下游产业以及贸易伙伴国的影响。
6章_国际贸易政策
区域性贸易集团非关税壁垒消弱
发达国家放宽外汇管制 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得到优惠待遇
a.在关贸总协定成员国范围内大幅 度地降低关税。 b.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 c.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 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 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优惠、非歧 视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
宁波大红鹰学院—李书彦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又称重金主义 早期 重商 主义
主张绝对禁止贵重金属(黄金)外 流,由国家严加防范,并进行垄断占有, 外国与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销售货物 的收入,全部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反 对一切进口交易。
一、重商主义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又称贸易差额论 主要观点是:货币产生贸 易,贸易增加货币,但必须 是遵循每年进出口要保持顺 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因 此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或 真正的重商主义。晚期重商 主义政策的内容主要体现在 限入奖出的政策
(1)受限最多的国家 和地区是那些成本最 低的国家和地区
(2)进口商品价格的 提高成为进口国同类 产品生产厂商的 “价 格保护伞”
关税对一些美国产品的福利影响(百万美元)
产品 橡 胶 鞋 女 鞋 瓷 砖 箱 包 皮 手 套 瓷 器 陶 器 坤 包
人造珠宝 玻璃器皿 自 行 车 关税(%) 消费者成本 关税收入 生产者收益 净成本
第三节 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
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广泛利用各种 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产品免受外 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给予优待 和补贴以鼓励商品出口。
保 护 贸 易 政 策
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自由竞争) 超保护贸易政策(大危机后) 新贸易保护主义(1970后)
一、资本主义准备时期(原始积累时期)的保护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
国际贸易理论第一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内容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内容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性二、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三、对外贸易政策四、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本节点睛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同是跨越国界所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但两者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着眼于全球范围,而对外贸易仅着眼于某个国家(或地区)。
例如中国与美国的贸易,就称为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从整个国际范围来看,即为国际贸易。
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传统的贸易是指有形的商品贸易,它是由货物的进口和出口构成。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换方式的改进,无形贸易也随着有形贸易的发展而发展。
讨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者有什么区别服务贸易绝对是无形商品吗?国际贸易、对外贸易二者相同吗?中国大陆对香港的贸易是属于对外贸易吗?为什么有货物和服务的贸易的说法?国际贸易分类(一)按商品的形态分类货物贸易:是指物质商品的进出口。
由于物质商品是有形的,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因此货物贸易通常又称作有形贸易。
服务贸易:是指服务商品的进出口,它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需要并获取报酬的一种国际劳务活动(二)按商品移动方向分类出口贸易:亦称输出贸易,指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
如果商品先输入本国后,既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而再出口,则称为复出口或再进口贸易:亦称输入贸易,指将国外市场购买的商品在本国市场进行销售。
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称作复进口或再输入过境贸易:亦称通过贸易,指甲国经过丙国国境向乙国运送商品,对丙国来说,即为过境贸易。
丙国既不是进口,也不是出口,仅是商品通过其国境并收取一定的费用,这就构成该国的过境贸易(三)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的贸易。
6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30
巴斯塔布尔:引入成本-效益分析,认为保护幼 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收 益的现值。对保护产业要求更高。从静态到动 态。 R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大 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3.贸易效应:保护、消费效应之和,即替代进口的 部分加上消费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降。
即Q1Q3与Q2Q4之和。
11
4.税收效应:政府对于进口征收关税的财政收入。 在图中这部分税收为 PwPt ×Q3Q4
5.国际收支效应:因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 低,即外汇的节约。其数量等于
关税谈判属于重复博弈。关税谈判中最常见战略是 威胁和承诺。威胁体现在报复上。关税战略中,报 复是为承诺服务,承诺才是目的。
20
两个大国A、B, B
A
无关税
有关税
两种商品,
无关税 (8,8 ) (2,10)
一次性博弈:
有关税 (10,2) (4,4)
两个静态均衡状态
1、双方均采取高关 关税谈判就是为了达到无关税最优,这时
国产品竞争的部门,技术部门 关税保护措施——对工业品禁止输入或规定适当的税率 课收关税应当有一定的限度 关税保护措施应当有步骤地进行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 利益冲突,产业结构动态调整 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28
(二)新贸易保护理论 国际贸易中,价值转移或国际剥削,贸易利益极端
5
(二)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与配额相比较 3.稳定性:变动须立法 4.市场功能性:反映市场供求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关税收入直接交给国家
国际贸易对外贸易政策
(即经济发展战略、国内经济状况、竞争力、
与他国的关系)
精选ppt
9
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 和管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 国际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 方面的协调工作。
精选ppt
10
补充: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 纲要之对外贸易政策
精选ppt
14
• 第二节 积极扩大进口 • 第三节 发展服务贸易 • 第四节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 • 第三十六章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 • 第一节 引导外商投资方向 • 第二节 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 • 第三十七章 积极开展国际经济合作 • 第一节 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二节 推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降低关税
护幼稚工业论
取消特权公司
改变殖民政策
推行贸易扩张
精选ppt
16
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 【美】凯恩斯 内容:从保护农业推广到工业 就业理论 乘数理论
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 【美】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
幅度降低进口关税
5、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
的利益也予以承认,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而 以自由贸易为最后的目的。
3.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
学的,他把生产力理论同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
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
精选ppt
3
2、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6)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
国际贸易保护理论
贸易保护理论的研究一.理论归纳(一)传统的贸易保护1 在发展中国家支持贸易保护理论有以下几种理论(1)保护幼稚工业论实行贸易保护以保护发展中国家刚刚起步的工业,等工业成熟再取消保护。
代表人物: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2)改善国际收支论实行贸易保护来减少进口,从而减少外汇支出,增加外汇储备。
(3)改善贸易条件论用增加关税等贸易手段限制进口减少需求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
(4)增加政府收入论通过关税来增加政府收入。
增加政府收入论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行为。
(5)民族自尊论为了增加民族自豪感,政府一方面从政治上把使用国货作为爱国主义来宣传,一方面企图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减少外来冲击,发展本国工业。
总体来说,发展中国家采取贸易保护的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实践上也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在保护幼稚工业论的实践中存在保护对象的选择的问题以及保护手段的选择的问题。
在改善国际收支论的实践中存在别国贸易政策对本国出口的影响的问题。
在改善国际贸易论的实践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能否成功的通过贸易保护来降低产品的进口价格首先要取决于该国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力。
其次,通过降低进口价格也未必能够获利,贸易是相互的,实行贸易保护很可能会引起别国相应的报复,结果是贸易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贸易量下降。
至于增加政府收入论,研究表明关税的比重跟异国的发展程度有反向关系,发展程度越低关税在政府收入中的比重就越高。
历史表明通过贸易保护实现民族自尊的做法往往是不成功的。
清末中国在闭关锁国后使国家更落后,离现代科技发展更远,民族也就没有资本来自尊了。
2在发达国家支持贸易保护理论有以下几种理论(1)保护就业论当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上升时,西方国家就以因外国的竞争而导致的经济不景气为由,来采取限制进口的方式来保障本国工业的生产和就业。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2)保护公平竞争论这一理论最初是用来对付国际贸易中因为政府参与而出现的不公平行为,后来又被广泛用来要求对等开放市场。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维普资讯
2 0 年 第 5期 07 第2 9卷 总 第 1 1 6 期
商 品 运 与养 护
S O A E T A S O T TO TRC RNPRA N I
& RESERV AI F O, IE T N t D I O O CR T S I O P
l t n ti al er a n on tf d t e y e e t e eI p n a e h or r c n d v o me t
一 一 s a e C r d p c i C n ’ s r c a e n y tr t gi t a e oI y n hi a s e vi e bI a aI si i S
a b o t r t h s u p i n t a h e s n c n ai s i p i i l , t e t e r t r n f i h t e o k s a t wi h t e a s m t o h t t e p r o o t n m l c t y h h o y s a ti g o f w t h t a i i n c m a a i e a v n a e a d t e p r o o p r r m t eC i a S a t a i u t o , i s e tw o e r d t o o p r t v d a t g n h e s n c m a ef o h h n ’ c u l S t a i n n pc h s s r i e b i y n C i e e e v c a i t i h n s . 1
第八章 国际贸易政策及其主要理论
(三)保护贸易政策( Protective Trade Policy)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 同,一些经济发展起步较晚的国家,如美国和德 国,先后采取了保护贸易政策。 • 保护贸易理论及其政策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李 斯特(F.List,1789~1846),在《政治经济学的 国民体系》(1841)中系统地提出了他的保护幼稚 工业学说,其主要观点是主张国家对幼稚工业实 行保护。 • List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程度,将经济发展分为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 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时期”等五个
有效保护率=[(关税保护时生产过程的增值-自由贸易 是生产过程的增值)÷自由贸易时生产过程的增值] ×100%。即,
• 关税水平(Tariff level):指一国进口关税的平均 税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
(三)按不同情况下的征税待遇分类
1.普通关税(Ordinary Customs Duties) • 普通关税又称为一般关税。如果某个国家或地区 同本国没有签署经济贸易互惠方面的友好协定, 那么对于从这些国家进口的原产货物就征收非优 惠性的关税,这种关税就是普通关税。普通关税 税率一般都比较高; 2.优惠关税(Preferential Duty) 其税率低于普通关税税率。 优惠关税一般有最惠国待遇下的关税、普遍优惠制 下的关税和特惠税等三种。
2、关税是执行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起到调节进 出口贸易的作用。在出口方面,可以通过低税、免税来鼓励商品 出口;在进口方面,针对不同的商品制定不同的关税税率,以便 对不同商品的国内市场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或鼓励不同商品的进 口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或者针对不同的地区实施不同的关税税率, 以实施国别地区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国际贸易理论总结第一章导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Dunning)于1977年首先提出的。
邓宁认为,一国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必须具备三个优势:1.所有权优势;2.内部化优势;3.区位优势;企业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就能从事有利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如果企业只具备前两种优势,这就意味着缺乏有利的海外投资场所,因此企业只能将有关优势在国内利用,并通过出口来扩大海外市场;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也找不到良好的海外投资场所,则最好采用许可证贸易方式进行技术转让;如果企业具备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而无所有权优势,则意味着企业缺乏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前提,海外投资难以成功。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国际贸易是指在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商品与服务的交易活动;是世界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从国际范围来看)对外贸易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的对外商品交换活动。
分类:A.按照贸易所涉及标的物的形态分为:有形贸易一般指货物(商品)贸易无形贸易一般指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国际服务贸易是指自一成员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领土提供服务(过境交付);在一成员领土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境外消费);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商业存在提供服务(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内的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自然人流动)。
√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最大区别反映在海关统计中:前者必须通过关境,因此海关统计可以反映出来;后者无法为海关统计所反映。
但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部分反映出来。
B.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分:出口贸易商品与服务由国内生产而为国外购买的交易活动。
进口贸易商品与服务由国外生产而为国内消费的交易活动。
D.按照不同贸易体系统计方法分为: 总贸易在总贸易体系又称一般贸易体系下统计的贸易,是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进出口的标准。
专门贸易在专门贸易体系又称特殊贸易体系下统计的贸易,它指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进出口的标准。
06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第六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一、贸易政策措施限制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关税、配额、禁运、外汇管制、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等。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呈现上升趋势。
1. 关税◆关税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分两类:从量关税是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从价关税是按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额。
在大多数情况下,向进口品收取关税以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国外的竞争;同时,关税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征收关税:政府得益,因为税收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政府和生产者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消费者的损失取决于各种因素。
◆从经济角度分析进口关税的影响可以得到两个结论:①关税无疑地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当它们保护生产者免遭外国竞争时,对供给的限制也提高了国内价格。
②关税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这是由于保护性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把理论上在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那些产品放在国内生产,其结果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有时关税是向出口到别国的商品征收的,总的来说,出口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政府收入;第二,通常是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2. 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进口配额是对进入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控制,这种限制通常是通过对个人组成的团体或企业发放进口许可证强制实行的。
关税和配额的结合产生了关税配额,在关税配额下,向超过配额的进口品征收的关税超过配额内的。
◆自愿出口限制是由出口国政府——通常是在进口国政府的要求下——对贸易强制采取的一种配额。
外国生产商同意自愿出口限制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不这么做,可能遭到更具破坏性的惩罚关税或进口配额。
同意自愿出口限制被看成是缓解一国保护主义者的压力,扭转不利形势的最好方式。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引言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1980年提出的,对传统的理论进行了扩展和修正。
该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效果方面有着独特的贡献,对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情境依赖的竞争模型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主要基于情境依赖的竞争模型。
该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影响是与国家的经济环境和特定产业的竞争力密切相关的。
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中,贸易是根据不同国家的生产成本比较决定的,而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更注重产业内部的竞争力。
规模经济和市场规模效应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认为,规模经济和市场规模效应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因素。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在产量扩大的过程中,平均成本会降低的现象。
市场规模效应则指的是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促使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效率提高。
产品差异化在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产品差异化也被认为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克鲁格曼认为,国际贸易的发生和扩大往往是由于不同国家的产品在质量、品牌、设计等方面存在差异。
同质化与分裂效应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还提出了同质化与分裂效应的概念。
同质化效应指的是由于市场规模的扩大,货品相对于相关产品的利润率会逐渐下降,从而导致生产同质化的趋势。
分裂效应则是指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产业分工逐渐加深,各个环节的生产分散在全球范围内。
信息不完全与自由进出口在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还考虑了信息不完全与自由进出口的问题。
信息不完全使得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关于市场需求、合适的进口产品等信息。
自由进出口则意味着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口和出口货物,这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结论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在解释国际贸易现象和效果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考虑情境依赖的竞争模型、规模经济与市场规模效应、产品差异化、同质化与分裂效应、信息不完全与自由进出口等因素,该理论对于分析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10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7
一、国际贸易理论
(二)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的影响因素分为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和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
(1)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 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4种,具体如下表所示。
8
一、国际贸易理论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的丰裕 程度
生产能力和技术 水平 汇率水平
种附加税。世界贸易组织规定,对出口国某一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该产品存在以低于正常价值水平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事实。
1
2 3
倾销对某一成员国的相关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损害与倾销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9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因此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
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
4
一、国际贸易理论
(2)比较优势理论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比较优势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他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 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绝对生产成本。因此,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 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劣势,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仍会使双方收益。
5
一、国际贸易理论
(3)要素禀赋理论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要素禀赋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在20世纪提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其 内容为:各国资源条件不同,导致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不同,因此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能够 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 资源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
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制定的对外贸易方针和政策。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政策的背景、目标、政策工具和未来趋势。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背景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而制定的对外贸易方针和政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全球经济形势、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资源分配、市场需求等等。
二、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是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国际贸易政策的目标包括:1、保护国内市场: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冲击,例如设置关税、实施非关税壁垒等。
2、促进出口: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本国出口,例如提供出口补贴、实施出口退税等。
3、增加就业机会:政府可以通过鼓励企业扩大生产和出口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维护国家安全: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国家安全,例如限制某些关键商品的进口、加强对某些敏感领域的监管等。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国际贸易政策的工具包括关税、非关税壁垒、汇率政策、自由贸易区等。
1、关税:关税是一种税收,是政府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
关税的税率越高,对进口商品的限制就越严格。
2、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一种限制进口的措施,包括技术标准、卫生检疫、知识产权等。
这些措施通常比关税更为复杂和难以实施。
3、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政府通过调整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汇率来影响国际贸易的政策。
如果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商品将变得更加便宜,有利于促进出口;如果本国货币升值,进口商品将变得更加便宜,有利于增加进口。
4、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一种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其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区域内商品的自由流动。
自由贸易区可以帮助成员国扩大出口市场和增加就业机会。
四、国际贸易政策的未来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贸易政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国际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它研究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提供有关如何制定和实施国际贸易政策的指导。
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优势理论。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该专注于生产和出口其相对优势产品,从而通过贸易实现互利共赢。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大卫·里卡多认为,国际贸易可以提高各国的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这一理论为解释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效果提供了基础。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利益最大化至关重要。
国际贸易政策可以通过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补贴等手段来调整贸易条件,以保护本国产业、促进本国经济增长。
然而,过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政策可能会导致贸易战,损害全球经济发展。
因此,制定合理的国际贸易政策需要兼顾本国利益和国际合作,遵循公平、开放、透明的原则。
除了比较优势理论,国际贸易理论还包括绝对优势理论、重复比较优势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形成和发展。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新兴的贸易理论和政策也不断涌现。
例如,新经济学派提出了新贸易理论,强调技术创新和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此外,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等也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领域。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它研究如何通过贸易促进经济增长、资源优化和互利共赢。
合理制定和实施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新兴贸易理论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仍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篇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
从国家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或世界角度可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是对国际贸易发展历史与现实情况的具体描述和理论说明,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的历史及其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规律性,分析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
国际贸易理论包括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和发展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分成两大派别:一派是在理论上居主导地位的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即自由贸易理论;另一派是西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反对派,即保护贸易理论。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可用示意图加以归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约翰·穆勒和马歇尔的相互需求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和里昂惕夫的里昂惕夫之谜。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当代的新发展形成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有可获得性说、熟练劳动说、人力说、研究开发要素说、规模报酬递增说、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说、偏好相似说、原料周期说、产业内贸易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说等。
比较利益论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形成的标志,绝对利益论是比较利益率的基础,相互需求论是比较利益论的补充,要素禀赋论是比较利益论的演绎,里昂惕夫之谜之后的战后贸易新理论则是比较利益论的细分和新发展。
保护贸易理论主要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说、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凯恩斯等人的对外贸易乘数论、普雷维什的中心——论及保护贸易的其他论点。
保护幼稚工业论标志着保护贸易理论的完全形成。
当代的保护贸易新理论主要有战略贸易论和管理贸易论。
我们将在前三章中逐一介绍以上国际贸易理论。
其中,第一章介绍传统国际自由贸易理论,第二章介绍保护贸易理论及其发展,第三章介绍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绝对优势论所谓西方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从绝对利益论的提出开始的,其创始人是英国的亚当.斯密。
大学二年级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大学二年级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是各国之间进行经济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在大学二年级经济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以了解贸易的原理和国家间贸易政策的重要性。
本文将围绕国际贸易的理论和政策展开讨论。
一、国际贸易的理论国际贸易的理论主要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成本理论等。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是由亚当·斯密提出的,指的是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的相对优势。
绝对优势理论则是由大卫·李嘉图发展而来,认为国家应专门生产自己拥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比较成本理论则是由罗伯特·托伯发展而来,强调国家在生产两种商品时的机会成本差异。
理论研究表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个国家的相对优势和专业化生产,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提升。
国际贸易的理论为我们理解贸易行为和贸易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同时也为国家间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国际贸易的政策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内经济利益而制定的政策措施。
常见的国际贸易政策包括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政策和贸易协定等。
关税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口商品征收的税费,主要用于保护国内产业和调节国内价格。
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关税来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入,以保护自己的产业。
然而,过高的关税也会使国内消费者面临更高的价格和更少的选择,同时也会引发贸易战等负面影响。
非关税壁垒政策包括配额限制、进口管制和技术壁垒等,用于限制进口商品的数量和种类。
配额限制是指对某种商品进口数量实施的限制,进口管制则是指对特定商品进口实施的审核和许可制度。
技术壁垒则是通过技术要求和标准来限制进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标准。
贸易协定是各国之间签订的协议,用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开放。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就是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此外,各国还可以通过双边或区域性的贸易协定来促进贸易合作和投资便利化。
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旨在维护本国经济利益,但也需要考虑到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互惠原则。
国际贸易学(范爱军版):第六章
二、理论思想
(一)重商主义的财富观
贸易差额论是以重商主义的财富观为基础的。重商主义 者认为,财富就是金银,金银代表财富,一国是否富裕,主 要取决于该国所拥有的金银数量。国家一切经济政策和经济 活动的目的都应是为了获取金银。
(二)保持外贸顺差是增加金银的主要 途径
认为增加一国的金银拥有量可以通过两条途径: 一是开采金银矿藏; 二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使金银流入国内。 贸易差额论认为增加金银的主要途径是对外贸易。 内贸不能增加一国的金银总量。 只有通过对外贸易并保持顺差,才会使外国的金 银流入国内。 .
1 贸易差额论的理论与政策
2
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的异同点 穆勒相互需求论与马歇尔相互需 求论的异同点
3
第一节 贸易差额论 一、历史背景
贸易差额论是16~17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时期 出现的国际贸易理论。 这一时期的商业资本不断发展,在经济生活 中居于统治地位。为了扩大产品销路,商业资本 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对外贸易。于是便 出现了反映这种商业资本向外扩张要求的理论, 即重商主义,主张通过国家干预实行外贸扩张。
(三)贸易差额论的两个阶段
1、早期的贸易差额论
早期的贸易差额论也称作“货币差额论”,他们非常片面地解 释和实施“外贸顺差”政策,极力主张通过国家严厉的行政手段 来增加金银财富。严格控制外国工业品和奢侈品的流入,金银一 旦流入国内就绝对不允许再流出,违者处以重罚。 早期贸易差额论的主要特点,是要求对外贸易中的每笔交易和 对每个国家都保持顺差,任何交易都不允许出现逆差,以此达到 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 就是重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 古典学派提出了“自由放任”的口号,在理 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了道路。 古典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
【国际贸易】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第六章国际贸易政策【主讲:李健龙】要点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含义(P187)【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对外贸易活动活动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要点二: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P187)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3.改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要点三: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P188)1-【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
▲“二战”后的贸易政策演变3-【新贸易保护主义】 4-【战略贸易政策】要点一:重商主义的含义(P191)1-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绝对禁止贵重金属的外流,追求与每个贸易伙伴的贸易顺差。
2.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奖励出口、限制进口,保证和扩大贸易顺差,追求总的贸易顺差。
要点二:晚期重商主义的政策与措施的主要内容(P192)1.限制进口的政策:(1)限制非生产性产品进口(2)实行差别式的保护关税2.促进出口的措施:(1)减免关税(2)出口退税3.管制短缺物资出口4.独占殖民地贸易与航运5.其他措施:(1)保护农业(3)奖励国内工厂手工业的发展(2)鼓励外国技工的移入(4)由本国船只运输货物,奖励生育要点三: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P193)1-早期重商主义以威廉•斯塔福为代表2-晚期重商主义以托马斯•孟为代表托马斯·孟的代表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被认为是重商主义的“圣经”第三节自由贸易政策与理论要点一: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的要点(P196) 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
2-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真实收入。
3-自由贸易可以防止垄断。
4-自由贸易有利于资本积累。
国际服务贸易的基本理论
2、完全适应的观点
代表性经济学家包括:麦尔文 (James•Melvin)、萨皮尔(A•Sapir)和鲁 兹(E•Lutz)、拉尔(S•Lall)、理查得•库伯 (Richard Kumpe)、辛德利(Hindley)和史 密斯(Smith)、斯库兹(Schultz)
这种观点认为,作为一个简单的思想,比 较优势说是普遍适用的,即使货物贸易 和服务贸易存在一些差别,但该差别并 未大到足以推翻该理论的地步。
1989年,马库森建立了一个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 型来探讨具有规模经济的生产性服务和其他专 业服务的国际贸易。其分析结果是,允许生产 性服务等特殊中间投入贸易优于最终产品的贸 易,中间投入的自由贸易可以保证贸易双方的 福利同时增加。
2、基尔兹克斯基
1987年,基尔兹克斯基运用寡头垄断模型,解释 了取消国内服务业管制的国际影响。与马库森 的观点相反,他认为取消国内管制可以促使厂 商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而进行国际竞争,因此 政府最好的政策是创造自由的国内市场。
1)迪尔道夫(A•Deardorff)
1984年,迪尔道夫先是分析了国际贸易理论用于 服务贸易的局限性,认为至少有三个特征可能 会导致比较优势理论失灵:一些服务贸易的需 求仅仅是货物贸易的派生需求,不存在贸易前 价格;许多服务涉及要素流动;某些要素服务 可以由国外提供。他通过分析指出,前两点不 影响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贸易中的运用,但第 三个特征会导致比较优势原则不成立。然后, 他运用H-O模型,通过改变其中的个别约束条 件,率先成功地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是如何遵 循比较优势原则的。
6)斯库兹
他认为,即使商品和服务的确有差别,而 且有一些服务的确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国 家控制(如银行业、保险业和电信业等) 或者根本无法进行国际贸易,但这丝毫 不影响比较成本论的国际适用性,比较 优势原理是普遍适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
15
3、超保护贸易政策:1930--二战后 【美】凯恩斯 内容:从保护农业推广到工业 就业理论 乘数理论
4、贸易自由化:二战后 【美】 1947年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八轮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降
低进口关税
5、新贸易保护主义:20世纪70年代后【美】 保护的商品增多、保护措施多样、保护制度系统、保护程
(20世纪初)
14
一、主要演变过程
1、古老的贸易保护论:重商主义 15-18世纪中叶 早期:威廉·斯塔福——货币差额论 晚期:托马司·孟——贸易差额论
2、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并行:18世纪中叶- 第一次产业 革命 后(19世纪中叶)
【英】
【美、德】
内容:废除谷物法
内容: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
降低关税
19
三次贸易相对自由化浪潮
•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从18世纪末开始形 成, 19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
• 二次战后时期(1848-1973,美国的推动) • WTO成立以后(1995年后)
20
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
•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和政策主张 •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思想 •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 当代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 织中享受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 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本国国内物价、就业状况;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信奉的贸易理论。 (即经济发展战略、国内经济状况、竞争力、与他国 的关系)
9
对外贸易政策的执行方式:
通过海关对进出口贸易进行管理;
13
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的历史演变
强制性的 贸易保护主义
欧洲资本原 始积累时期 (15~17世纪)
自由贸易政策
产业革命后 (18世纪中叶)
保护贸易政策
资本主义自 由竟争时期 (19世纪)
新贸易保护主义
滞胀出现后 (70年代后)
贸易自由化
资本主义经济恢 复和自由发展 (50-70年代)
超保护贸易政策
垄断代替自 由竟争
度提高
6、贸易自由化的深化:90年代之后,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倡导贸易自由化,保护浪潮渐弱。 尤其是08年金融危机后保护主义势必加强
16
• 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都不是绝对的。 • 自由贸易表现为贸易自由化 • 保护贸易;
正当的贸易保护 贸易保护主义
17
历史上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 第一次是1875年前后(垄断产生时期) • 第二次是1929-1933年大危机时期
超贸易保护政策 • 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3、1975两次
石油危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调 整)— 新贸易保护主义
18
新贸易保护主义
• 保护对象:传统工业+高级工业品、服务 产品
• 保护措施:非关税为主 • 管理贸易制度——国家的管理、干预和协
调 • 行政机构权力上升 • 跨国公司成为政府贯彻贸易政策的工具
21
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
• 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 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
• 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外,只有发展对外贸易, 才是增加一国货币财富的真正源泉
• 早期:货币差额论 • 晚期:贸易差额论
22
• 背景:15-17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目的是 扩大资本积累。
• 理论基础:重商主义(两种类型) • 早期重商主义:即重金主义,绝对禁止贵重金 属外流。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 •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奖出限入。代表 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
7
进出口商品政策: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 指导下,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及市场状 况等而分别制定的进口与出口政策。 对外贸易国别政策:一国根据有关国际 经济格局及政治社会关系等情况,对不 同的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不同贸易政策。
8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 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2
对外贸易政策的两种基本形式
• 对外贸易政策可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自由贸易政策和 保护贸易政策
• 自由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不对 本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商提供各种特权和优待,力图 消除各种贸易障碍,使商品和服务能够自由地输出和输 入,在世界市场上实行自由竞争与合作。
•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措施限制商品和服务的 进口,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市场不受或少受外国的竞争。 同时,政府对本国商品和服务的出口实行补贴和各种优 待,以鼓励出口。保护贸易政策的实质是奖出限入。
大家好
1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一、国际贸易政策及其特点 二、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及其发展 三、当代发达国家贸易政策
2
• 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或地区间进行商品和服 务的交换时所采取的政策。从单个国家的角 度出发,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即是一国的对 外贸易政策,因而关于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 即是对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分析。
国家广泛设立各种机构,负责促进出口和管 理进口;
国家政府出面参与各种国际经济贸易等国际 机构与组织,进行国际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协 调工作。
10
外贸政策的内容
对外贸易的总政策 商品进出口政策 国别贸易的政策 • 狭义的国际贸易政策指政策措施体系
11
外贸政策选择的制约因素
• 经济力量的强弱 •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 利益集团的影响 •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 国际贸易惯例
3
1、含义 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在其社会经济发
展战略的总目标下,运用经济、法律和 行政手段,对外贸活动进行有组织的协 调和管理行为。
4
2、目的 (1)保护本国的市场; (2)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市场; (3)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 (4)积累资本或资金; (5)维护本国对外的经济、政治关系; (6)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生产力、 内外
均衡)
5
3、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成 一项完整的贸易政策应包括:政策主体、
政策客体、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 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 是各国或地区政府; 政策客体: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活 动以及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 政策目标: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6
政策内容: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它反 映了贸易政策的倾向、性质、种类和结 构等; 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 具体管理措施。 从对外贸易政策的内部构成看应包括三个 层次: 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 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