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六章_国际贸易政策分析资料
![第六章_国际贸易政策分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dc7e0d527d3240c8547ef67.png)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2020年9月15日星期二
二、关税的起源和发展 ❖关税是一种古老的税种,对其起源有不
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公元700年左右, 在地中海西口距直布罗陀海峡不远,有 个地方叫塔里伐(Tarifa),被海盗盘踞, 进出地中海的商船为避免被抢劫,被迫 向当地的海盗缴纳一笔税费,过往的船 员称其为关税Tariffa,关税在其演变过程 中经历了从内地关税到国境关税的演变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入世与中国关税制度改革
2020年9月15日星期二
(一)按照入世承诺,实施分步降低关税方案
❖ 我国入世关税减让的具体承诺
❖ 年份 关税总水平 工业品平均水平 农业品平均水平
❖ 2000 15.6% 14.7%
21.3%
❖ 2001 14.0% 13.0%
19.9%
❖ 2002 12.7% 11.7%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2020年9月15日星期二
(二)关税的类型
1.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税
赋。 2.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赋。 3.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 4.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
“关税壁垒”和“禁止性关税”: 关税征收比率高到使商品无法进口的程度时的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主要内容
2020年9月15日星期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幼稚产业的保护 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关税壁垒ebht
![国际贸易政策措施关税壁垒ebht](https://img.taocdn.com/s3/m/06ef5aa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1.png)
关税的征收
• 报关手续:申报、查验、征税、放行
• ( 1 )报关时限
• 出口:装船前 24 小时以前报关
• 进口:运输工具进境后 14 天内报关
• ( 2 )滞报金: CIF ⅹ 0.5 ‰ / 日
• ( 3 )进境后三个月内还未报关,海关可自行处 置
• ( 3 )纳税时限:自收到海关开出税单之次日起 15 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税款。
反补贴税(条件) 紧急关税(临时性) 惩罚关税 报复关税 • (2)差价税:国内价格高于进口品价格滑动关税
关税的种类
(3)特惠税/ 优惠税:宗主国和殖民地 、洛美协定 (4)普惠制: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给惠产品范围——给惠产品清单 受惠国家和地区——给惠国单方面认定 给惠产品关税减让幅度= 最惠国汇率- 普惠制税率 保护措施:例外条款、预定限额、毕业条款 原产地:原产地标准、直接运输、书面证明书 签发:普惠制原产地证书—检验检疫机构 一般原产地证书—检验检疫机构、贸促会 实施期限: 10 年
五、关税的征收依据
关税的征收
(1)征收关税的依据是海关税则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是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 规章和对进出口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
(2)海关税则的内容
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与说明; 关税税率表:税则号列、商品分类目录、税率。
商品分类目录将种类繁多的商品或按加工程度、或按自然 属性、功能、用途等分为不同的类型
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预备知识: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小国的关税效应 大国的关税效应 最优关税率 有效保护率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
买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 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 P
国际贸易的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的贸易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83cb8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f6.png)
国际贸易的贸易政策分析国际贸易政策是影响全球经济格局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篇关于国际贸易政策分析的简短作文。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国际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旨在促进或限制贸易活动,保护国内产业,或实现其他经济和社会目标。
这些政策可以是关税、配额、补贴、贸易协定等多种形式。
**一、关税政策**关税是最常见的贸易政策之一,通过征收进口商品的税费来调节贸易。
高关税可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影响,但同时也可能导致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
另一方面,低关税或零关税可以促进贸易自由化,增加消费者选择,但也可能对国内产业构成挑战。
**二、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包括配额、许可证制度、技术标准等,这些措施限制了特定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质量。
虽然它们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但往往被视为贸易保护主义,可能导致贸易伙伴采取报复性措施。
**三、出口补贴和激励**出口补贴和激励政策旨在降低本国企业的出口成本,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国际贸易争端,被认为是不公平竞争。
**四、区域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或欧洲联盟(EU),通过降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这些协定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和市场扩大的好处,但也可能导致非成员国的市场准入受限。
**五、多边贸易体系**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多边贸易体系的核心,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规则制定。
通过多边谈判,成员国可以解决贸易争端,推动公平竞争。
**结论**国际贸易政策是复杂的,需要平衡国家利益、全球经济稳定和公平竞争。
明智的政策制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但保护主义和不公平做法则可能导致贸易战和经济孤立。
各国应寻求合作,共同制定有利于全球经济繁荣的贸易政策。
---这篇作文简要分析了国际贸易政策的不同类型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理解这些政策如何塑造国际贸易环境。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报告范本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报告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8ead21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a.png)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报告范本国际贸易政策分析报告范本【正文】一、引言国际贸易政策是指由各国政府制定的,用以规范国际贸易活动的政策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各国经济发展和利益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国际贸易政策进行分析,以期给出针对我国贸易政策调整的建议。
二、国际贸易政策概述1. 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是一种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为目的的政策。
其主要手段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等。
保护主义虽然能够保护本国产业,但也容易引发贸易争端,限制了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发展。
2.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一种主张贸易自由化、促进国际贸易合作的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能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加剧贫富差距,影响本国产业竞争力。
三、国际贸易政策的利弊分析1. 利(1)促进经济发展:国际贸易政策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
(2)优化产业结构:通过贸易政策的调整,可以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升级转型。
(3)扩大对外开放:通过降低关税和取消不合理贸易限制,国际贸易政策可以帮助我国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2. 弊(1)贸易摩擦: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对本国产业和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2)不平等竞争:在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资源较为匮乏的国家可能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不公平竞争。
(3)损害环境和资源:自由贸易政策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破坏,造成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我国贸易政策现状及问题分析1.现状我国目前实行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大力促进贸易自由化。
与此同时,我国也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
然而,现行贸易政策仍存在一些问题。
2.问题(1)关税壁垒过高:我国一些行业的关税壁垒仍然相对较高,影响了进口商品的竞争力。
(2)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一些特定的行业领域,我国采取了一些保护主义政策,不利于市场竞争。
(3)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知识产权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问题,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仍存在一定短板。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0441e0f8856a561252d36f72.png)
当最终产品的名义税率﹤原材料等中间产品的名义税率时, 最终产品的有效保护率﹤名义保护率;
有效保护率对生产者很重要,因为它表明了对与进口商品竞 争的国内产品提供的保护程度。
28
几个值得重视的结论 :
1.
一国可以建立“瀑布”式或不断升级的关税梯度结构, 即对越低加工阶段的产品课征越低的名义关税率。 要防止负有效保护率的出现。 一国降低关税总水平,同样可以增加对国内生产者的 保护。关税的保护作用与降低关税水平并不矛盾。 降低关税水平依然可以提高关税的有效保护,但 这必须与有效的产业结构安排结合。
第六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1) 限制进口
----国际贸易政策----
内容提要
1 关税
6.1.1 关税概述 6.1.2 关税的经济效应 6.1.3 有效保护率
2
进口的非关税壁垒
6.2.1 6.2.2 6.2.3 6.2.4 非关税壁垒的概述 进口配额 自愿出口限制 其他进口非关税壁垒
2
第一节 关税概述
一、 何为关税?
“关者,诸侯之隆道也”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经济学家管子在其 《问》篇中提到: “关者,诸侯之隆道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 人之道行业,明道以重告之:征于关者,勿 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 徒负勿入,以来远人。”
3
关税:一国通过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 课征的一种税收。 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口商品的成 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品 的数量,故又称关税壁垒。
衡量整个关税体系对某一产业中厂商的影响将变得更 为复杂。
23
名义保护率(NRP)
名义保护率(Nominal rate of protection):由 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 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百分比。
6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6国际贸易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a892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0.png)
30
巴斯塔布尔:引入成本-效益分析,认为保护幼 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收 益的现值。对保护产业要求更高。从静态到动 态。 R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大 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3.贸易效应:保护、消费效应之和,即替代进口的 部分加上消费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降。
即Q1Q3与Q2Q4之和。
11
4.税收效应:政府对于进口征收关税的财政收入。 在图中这部分税收为 PwPt ×Q3Q4
5.国际收支效应:因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 低,即外汇的节约。其数量等于
关税谈判属于重复博弈。关税谈判中最常见战略是 威胁和承诺。威胁体现在报复上。关税战略中,报 复是为承诺服务,承诺才是目的。
20
两个大国A、B, B
A
无关税
有关税
两种商品,
无关税 (8,8 ) (2,10)
一次性博弈:
有关税 (10,2) (4,4)
两个静态均衡状态
1、双方均采取高关 关税谈判就是为了达到无关税最优,这时
国产品竞争的部门,技术部门 关税保护措施——对工业品禁止输入或规定适当的税率 课收关税应当有一定的限度 关税保护措施应当有步骤地进行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 利益冲突,产业结构动态调整 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28
(二)新贸易保护理论 国际贸易中,价值转移或国际剥削,贸易利益极端
5
(二)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与配额相比较 3.稳定性:变动须立法 4.市场功能性:反映市场供求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关税收入直接交给国家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PPT 69页)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PPT 69页)](https://img.taocdn.com/s3/m/c02e911eb84ae45c3b358caf.png)
10.12.2019
End 13
三、最佳关税与抽取垄断利润
如果出口商在进口国市场上具有垄断力 量,那么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可 迫使垄断厂商放弃一部分垄断利润。这 部分被放弃的利益实际上转移到了进口 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征收关税意 味着从出口商那里抽取一部分垄断利润 (Snatching rest),即关税带来的利益 来源于厂商的一部分垄断利润。
另一类则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出发,
把贸易政策的制定解释为利益集团院外
活动的结果,通常这类观点称为贸易政 策或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10.12.2019
End 2
第一节 最佳关税论
一、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 二、最佳关税 三、最佳关税的图形说明
10.12.2019
End 3
一、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1)
在大国情形下,关税可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这意味着关税有可能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即 实施贸易保护可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是最佳关 税论的核心思想。
时,该厂商对进口国的产品供给弹性就较小;
反之,厂商对该产品的供给弹性就大。需求则 比较明确;
进口产品在进口国的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因
素:即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对来
自国外出口商的依赖程度及外国出口商产品所
面临的替代品的多寡。
10.12.2019
End 5
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3)
当一国政府要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国外生产 者和国内消费者承担关税与否以及承担关税的程度,取 决于被征税厂商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 失(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
06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06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0f94be61a417866fb84a8ecb.png)
第六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一、贸易政策措施限制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关税、配额、禁运、外汇管制、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等。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呈现上升趋势。
1. 关税◆关税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分两类:从量关税是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从价关税是按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额。
在大多数情况下,向进口品收取关税以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国外的竞争;同时,关税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征收关税:政府得益,因为税收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政府和生产者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消费者的损失取决于各种因素。
◆从经济角度分析进口关税的影响可以得到两个结论:①关税无疑地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当它们保护生产者免遭外国竞争时,对供给的限制也提高了国内价格。
②关税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这是由于保护性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把理论上在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那些产品放在国内生产,其结果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有时关税是向出口到别国的商品征收的,总的来说,出口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政府收入;第二,通常是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2. 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进口配额是对进入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控制,这种限制通常是通过对个人组成的团体或企业发放进口许可证强制实行的。
关税和配额的结合产生了关税配额,在关税配额下,向超过配额的进口品征收的关税超过配额内的。
◆自愿出口限制是由出口国政府——通常是在进口国政府的要求下——对贸易强制采取的一种配额。
外国生产商同意自愿出口限制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不这么做,可能遭到更具破坏性的惩罚关税或进口配额。
同意自愿出口限制被看成是缓解一国保护主义者的压力,扭转不利形势的最好方式。
第六章国际贸易救济措施
![第六章国际贸易救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fae087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3.png)
• 一是过去发达国家在开展反补贴调查时,一直把 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认为中国的原材料 和劳动力以及制成品的价格是由政治因素而不是 市场因素决定的。
• 二是与反倾销相比,国际上反补贴调查发生数量 较少。这是因为反补贴的技术性要求高,证据必 须确凿,程序也很复杂。同时,补贴作为一种政 府行为在调查过程中要触及他国国内法和涉及大 量政府间交涉,被调查对象国政府提供给该国生 产商的补贴的详细资料很难获得,同时还要考虑 自身国家整体利益的平衡。
政府收 入的放 弃或不 收缴在 其他情 况下应 征收的 政府税 收
政府提 供除一 般基础 设施外 的货物 和服务 以及政 府采购
政府向某一筹 资机构付款, 或委托或指示 某一私营机构 履行上述列举 的一种或多种 通常应属于政 府的职能
构成1994 年GATT 第16条含 义的任何
形式的收
入和价格 支持
• 2004年9月,加拿大边境服务署又针对我国 出口的钢制紧固件进行反补贴调查。10月4 日又对原产于或出口自中国的复合地板同 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两项调查。加拿大 连续不断地提起对华反补贴调查警示我们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陆续承认中国的市场 经济地位,不排除其他国家效仿加拿大的 做法,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美国、 欧盟作为全世界反补贴措施的最主要使用 者,在密切关注我国各类补贴政策和信息。
严重妨碍:
• (1)对某项产品总额超过5%的从价补贴; • (2)弥补某项产业所遭受的经营亏损的补贴; • (3)弥补某个企业所遭受的经营亏损的补贴,这种
补贴并非仅为制定长期解决办法提供时间并避免 尖锐社会问题而向该企业提供的非周期性的和不 能重复的一次性措施;
• (4)直接的债务豁免,即免除政府债权,和以补贴 抵销债务。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d84d32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4.png)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国际贸易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全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各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大影响。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政策的角度出发,就相关议题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自由贸易、保护主义、贸易摩擦等问题。
自由贸易、保护主义的区别自由贸易是指各国政府通过减少或者取消对进出口商品的限制和管制,使贸易自由化,实现贸易自由化和市场自由化,推动全球化进程。
自由贸易吸引着的资本、技术、市场、劳动力等在全球流动,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和各国之间的合作。
相反的,保护主义则倾向于通过限制进口和支持本国产品来保护本国的经济发展。
在全球市场中,保护主义国家的政府或政治力量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例如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减少对外贸易额度,强制执行本国法律等。
自由贸易的优点自由贸易政策可以增加国际贸易,促进资本、技术、市场、劳动力流动,扩大国际市场规模,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同时,自由贸易的实践可以促进国际竞争力,通过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并促使国家提供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
此外,自由贸易可以加强各国的互相依存性,逐步影响国际关系,增进国际间的合作,以实现平台增长和共同繁荣。
保护主义的风险尽管保护主义政策可以促进本国的发展,但它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首先,保护主义极易引发贸易摩擦和贸易战争,导致国际贸易逐渐萎缩。
其次,当一个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时,可能会面临其他国家的反制和报复,导致国际贸易的恶化。
最后,如果一个国家采取保护主义政策,那么很可能会影响本国市场,使其无法在国际市场上获得足够的竞争力。
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自唐纳德·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已经持续推行保护主义的政策,包括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对中国、墨西哥、欧盟等国家实施关税等措施。
这些措施导致了全球对美国政府的贸易政策产生了广泛的质疑和批评。
美国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美国经济本身,还对全球贸易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eea0e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a.png)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国际贸易受到政策的广泛影响,各个国家都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来调节和促进贸易发展。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政策进行分析,探讨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指国家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实施贸易壁垒等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
这种政策在短期内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但是也会影响全球贸易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贸易摩擦增加,加剧了国际贸易紧张局势。
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对双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更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二、自由贸易政策的利益与挑战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消除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自由贸易政策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的发展和繁荣。
通过降低关税、取消贸易限制等举措,自由贸易政策可以提高全球资源的配置效率,扩大市场规模,激发经济增长。
然而,自由贸易政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自由贸易可能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造成资源流失和失业问题。
此外,自由贸易也会加剧贫富差距和环境问题。
三、区域贸易协定的作用和发展区域贸易协定是指由多个国家签署的贸易协定,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区域贸易协定可以降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打通市场通道,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此外,区域贸易协定还可以促进区域内的经济一体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
目前,区域贸易协定发展迅速,包括亚太自贸区、欧洲单一市场等。
四、数字贸易的新兴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贸易成为了全球贸易的新兴趋势。
数字贸易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跨境交易活动。
数字贸易具有高效、便捷、低成本等特点,为全球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然而,数字贸易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
因此,各国需要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以适应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
五、可持续发展与贸易政策的结合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各国的共同关注。
贸易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应考虑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等可持续发展因素。
国际贸易课件: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课件:国际贸易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7c8d03f8c75fbfc67db24b.png)
返回节首
福利
自由贸易 自给自足
大国的最优 关税率>0
0 最优关
税率
福利
禁止性 关税率
自由贸易
自给自足
关税率
小国的最优 关税率=0
0
禁止性
– 反补贴税 Counter-vailing Duties – 反倾销税 Anti-dumping Duties
返回节首
最惠国税率和普通税率
• 最惠国税率适用于与该国签定有最惠国 待遇原则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 普通关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定这种贸 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所进口的商品
• 正常进口税是指最惠国税。
• 混合税:从量、从价同时征收 • 选择税:选择从量、从价税中税额较高
的一种
返回节首
(2)按征税商品的流向划分
• 进口税 • 出口税 • 过境税
返回节首
(3)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情况划分
• 普通税 Common Tariff • 最惠国待遇税 MFNT Tariff(Most-Favored-Nation treatment) • 普惠税 GSP Tariff(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 特惠税 Preferential Duty • 差价税 Variable Levy • 进口附加税 Import Surtaxes
返回节首
关税对大国福利的净影响
• b --- 生产扭曲损失,由于关税导致国内 过多生产该产品,资源从更有效率的部 门转移到效率较低的部门所引起的损失。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c47666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2a.png)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国际贸易政策是国内外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影响力。
它通过调整进出口关税、制定贸易限制措施和促进自由贸易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
在当前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了解和分析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对于企业、行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各国根据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竞争压力,制定了不同的贸易政策。
通过分析这些政策的内容和调整频率,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国对于贸易的重视程度、优势产业和对外开放程度等信息。
例如,某国提高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可能意味着其试图保护本国产业,减少进口商品的竞争。
这样的政策对于本国企业来说可能是好事,但对于其他国家企业来说则可能是挑战。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市场趋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通常会引发市场的波动。
例如,当某国宣布提高对某种商品的关税时,该商品的进口量可能会下降,从而导致价格上涨。
这种情况下,相关企业应该及时调整自身的供应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通过分析国际贸易政策的走向,我们也可以预测某类产品的潜在市场机会。
例如,某国放宽对农产品的进口限制,那么该国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可能面临更大的出口机会。
再次,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自身竞争力和优势产业。
不同国家对于贸易政策的调整往往牵涉到其产业结构和自身优势。
通过分析各国贸易政策的调整方向和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自身所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优势。
例如,如果某国对某类商品实施进口限制,那么该国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寻找其他替代品或别的供应国。
这就意味着,相关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自身市场定位和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政策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贸易伙伴的风险和机会。
通过分析各国贸易政策的内容和变化,我们可以评估与某国进行贸易合作所带来的风险和机会。
例如,某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市场准入条件将直接影响到我们与该国的贸易合作,因此我们需要评估其政策调整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出口,以及是否存在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
第六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第六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8a9c96e0b1c59eef8c7b494.png)
GL 1
Xi Mi
Xi Mi
其中GL (0,1)
说明: G-L指数认为,贸易要么发生在产业内, 要么发生在产业间 该指数表明当指数接近于0时,进出口越接 近于产业间贸易. 当接近1时 ,该国的进出口更接近产业内 贸易。 当贸易发生严重失衡时,净贸易额 数值较大,G-L指标会较小。
(三)模型结论
1、外部规模经济可成为国际贸易的一个独立起
因。
2、在两国情况完全相同条件下,国际分工及国
际贸易格局并不确定,其主要决定于各个国家所面临
偶然或历史因素。
3、在一定条件下,两国无论生产或出口哪种产
品都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4、开放条件下,两国的一般均衡解并不不是唯一,
但对应于不同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一国从国
第六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本章分别以外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理论模型 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指出即使比较优势不
存在,国际贸易仍可产生,因为除了相对价格差外,规模经济
亦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 易仍是互利的,贸易利益主要表现为:(1)贸易可充分实现 规模经济利益;(2)贸易可改变市场结构,促进竞争,从而 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
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
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指生产过 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 例。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 存在规模经济,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 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在外部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 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 产业层次上,即整个产业增加比例大于整个 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程仍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be68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1.png)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国际贸易政策是各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内产业、促进经济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它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国际贸易政策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对国家经济、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国际贸易政策的背景和类型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通常是受到国内经济、政治、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主要的国际贸易政策类型包括贸易自由化政策、保护主义政策和区域贸易协定等。
1.贸易自由化政策贸易自由化政策是指一国或多国之间通过降低或取消贸易壁垒,实行开放的贸易体制。
这种政策有助于促进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和经济的增长。
例如,世界贸易组织(WTO)旨在推动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并通过多边贸易协议促进各国之间的贸易。
2.保护主义政策保护主义政策是指一国或多国通过设置关税、配额等措施,限制进口商品,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机会。
这种政策可能导致国际贸易的衰退和贸易摩擦的加剧。
然而,在特定情况下,保护主义政策也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一定的保护。
3.区域贸易协定区域贸易协定是指一些国家为了促进贸易和经济合作而签署的协议。
这些协定通常涉及贸易壁垒的减少、商品流通的便利化和经济一体化等内容。
例如,欧盟是一个典型的区域贸易协定,成员国间实行了货物、服务和人员的自由流通。
二、国际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对国家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塑造国家的产业结构、就业水平和经济增长。
正确认识和制定良好的国际贸易政策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1.产业结构调整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可以引导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
通过减少或取消进口关税,国家可以鼓励本国产业与国际市场接轨,推动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发展壮大,同时逐渐淘汰竞争力较弱的产业。
2.就业水平国际贸易政策的调整也会对就业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一方面,保护主义政策可以保护一些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刺激就业增加;另一方面,贸易自由化政策可以扩大国际市场和出口,提升劳动力的需求。
3.经济增长合理的国际贸易政策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第六章_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
![第六章_国际贸易政策的理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994517866fb84ae45c8de8.png)
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李斯特
发展生产力是制定国际贸易政策的出发点。
短期牺牲有利于长期发展。
李斯特对自由贸易理论的批判与自 己的理论主张
3、普遍的自由贸易理论是狭隘的本位主义和个人主义,完 全抹煞了国家和国家利益的存在。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又并行不悖。
在经济落后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实际上是为个人投 资提供保护,为本国商品提供市场,这才符合个人利益。因此, 在经济落后国家,高度的保护政策是可以与最大限度的个人自 由并行不悖的,是落后国家发展经济的一种十分必要的工具。
利益集团的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历史上三次贸易保护主义浪潮
第一次是1875年前后(垄断产生时期)
第二次是1929-1933年大危机时期
超贸易保护政策
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1973、1975两次 石油危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调 整)— 新贸易保护主义
三次贸易相对自由化浪潮
选择幼稚产业和确定保护政策。各种保
护措施本身不可能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
根本效果,但它们对贸易关系的干预,
可以作用于市场、资本、技术、资源等
等因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
保护贸易理论的发展
关于幼稚产业选择的标准 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经济论据
保护贸易政策的非经济论据
保护贸易政策经济方面的论据
0
战略性贸易政策——积极的方面
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通过干预获得利 益 改善受到扭曲的竞争环境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局限性
界定与激励等方面存在问题:在什么行业是需要政府扶持 上,缺少判别的依据。 政府扶持的必要性问题:附加价值的高的部门民营企业会 进入。 使邻国贫穷的政策会引发他国的报复:如果外国采取同样 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效果会减少;在信息不全的情况 下,政府扶持未必能够成功。 对其它产业的负面影响:如果一个产业得到补贴,这一产 业将从其他产业吸收资源,使其他产业的产业成本上升。
国际贸易政策和趋势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和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f782b5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2.png)
国际贸易政策和趋势分析国际贸易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贸易政策则是各国间进行贸易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国际贸易政策和趋势两个角度,对当前国际贸易环境进行分析,并尝试对未来贸易走向进行展望。
一、国际贸易政策分析国际贸易政策是指各国政府对进出口贸易所制定的法律、制度、规范等,涵盖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协定等多个方面。
当前,世界各国贸易政策的变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贸易保护主义。
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许多国家开始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企业,比如对进口产品加征关税、限制外资投入等。
特别是在美国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开始积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来自中国、欧盟等国家的进口产品加征关税。
这种做法引发了全球对于贸易保护主义的争议和警惕。
二是区块经济的兴起。
区块经济是现代经济的一种新趋势,它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通过将不同国家、企业、机构之间的数据、价值和权益进行无缝链接,实现经济资源的共享和流通。
这种经济模式可以提高全球贸易的效率,减少贸易壁垒,同时也使得贸易政策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
三是自由贸易协定的调整。
在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转向自由贸易,加强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
例如,中国签署了亚太自贸区、自由贸易区等协定,成立了一个个区域性的贸易合作体系,加速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流。
二、国际贸易趋势分析除了贸易政策,国际贸易趋势也发生了变化。
一是服务贸易比重上升。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服务业的流动性日益增强,服务贸易比重也逐渐增大。
例如人力资源、法律咨询、金融服务等行业,很少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
随着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未来将成为国际贸易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领域。
二是数字贸易愈发普及。
数字贸易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交易,是一种全新的贸易方式。
数字贸易的优势在于节省成本,提高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全球贸易活动,推动创新和发展。
但是数字贸易风险也不可忽视,包括网络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等问题。
国际贸易政策详细分析
![国际贸易政策详细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5d6c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0.png)
随着全球经济的变化和贸易格局的调整,国际贸易政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近年来,一些新兴经济 体和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国际贸易政策也开始关注到这些国家的利益和需求 。
国际贸易政策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国际贸易政策的主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因 素都会对国际贸易政策产生影响。例如,对于一个以出口为导向的国家,其国际贸易政策 可能更倾向于支持出口产业的发展。
供应链协同
全球供应链的重塑需要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配合,包括供应商、 制造商、物流服务商等,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灵活性。
风险管理
全球供应链的重塑过程中,风险管理是关键因素之一,包括对潜 在的贸易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等的管理和应对。
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
绿色贸易壁垒
气候变化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一些国家开始实施 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欧盟内部建立了共同市场,实现了 商品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贸易壁垒
欧盟对外国进口产品设立了较高的 贸易壁垒,以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 。
反倾销措施
欧盟也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针对 他国出口产品发起调查,并采取制 裁措施。
05
国际贸易政策未来趋势与 挑战
数字贸易崛起
数字贸易成为重要增长点
01
数字贸易的崛起使得电子商务、在线支付、数字服务等领域成
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增长点。
数字货币与支付
02
数字贸易的兴起也推动了数字货币和在线支付的发展,为国际
贸易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效率。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03
随着数字贸易的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
国际贸易政策需要关注如何保障个人和企业数据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 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一、倾销的界定
(一)经济学的定义 最初由经济学家雅格布· 瓦伊纳提出,他认为:倾销 是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价格歧视,是海外商品 以低于同样商品的销售价格在国内同时出售。 划分了三种类型: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 倾销。 偶然性倾销是为了清理剩余货物,故可不计成本; 掠夺性倾销是想在挤走国外竞争对手后,再提高价格, 获取垄断利润,以补回倾销时的损失; 长期性倾销就比较复杂,由于厂商获得政府直接或间 接补贴,因此,生产者可以按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 于成本的价格出口商品,其损失由政府补贴中获得。
国际价格PW 征收关税之后的价格 Sh+f Pt 该国利用自己大国地 位所压低的价格Pw’ Sh为国内供给曲线 Sh+f为总供给曲线 Sh+f+t为税后供给曲 线
a
b
c
d
Pw’ Q
Q2
Q4 QE Q3 Q1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三)大国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 (四)大国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分析
4
B
2
C
F
E’
D
Q1
Q3
Qe
Q4
Q2
Q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二)小国进口关税的几种经济效应与福利分析 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为: 1.保护效应:其数量为图中的Q1Q3是在关税保护 下国内生产的增长,也叫进口替代效益或生产 效应,即以国内生产替代的那部分进口商品。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生产产品的供给弹性的 大小,供给弹性大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三、关税的有效保护率
(一)关税保护与关税的有效保护 名义保护:对最终制成品征收的进口关税税率 有效保护:对受保护行业单位产品附加值增加 率的保护。这里的附加价值的含义是指最终产 品价格减去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即进口投 入后的价值。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二)关税有效保护率的计算 EPR=(V’-V)/V V’为附加价值,即最终产品价格-原料(或中间 产品)的价格; V’是带有税收的附加价值; V为新加入的价值,即在不征收关税时单位产 品的附加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活劳动的贡 献。
第二节 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2、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政策含义比较 实行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实 行等额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 实行进口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与关税数量 的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 能属于政府或进口商。 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 确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3、对进口配额的评价 允许的进口数量明确,限制性较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三、大国关税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分析
(一)大国在国际贸易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
Ph Sh Ph+f Sh+f Pf
Sf
Oh
Qh
Oh+f
Qh+f
Of
Qf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P Sh Sh+f+t PE Pt Pw Pw’ O E
(二)大国进口 关税局部均衡的 图形分析
第二节 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一、进口配额分析
进口配额属于非关税壁垒的一种阻碍贸易自由 进行的措施,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一)国际贸易中进口配额的概念 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 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的措施。 在实践中存在着超过配额不得进口(绝对配额) 与对超额进口部分实行惩罚性关税(关税配 额),以及针对国别与全球发放进口配额的做 法。
小国:该国在市场中只是既定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而非价格的决定者,即它对于国际贸易市场中 的价格事实上没有多大影响。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P
S
Pe 1 E’’
E
2 3 E’
Pw
O
Q1
Qe
Q2
Q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一)小国进口关税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
P
S
Pe A Pt Pw O
1 3
E E’’
C D C’
O B
X
Tw T’w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四)贸易均衡条件分析与评价 政策含义:任何阻碍自由贸易的做法,尽管会使
得征收进口关税的国家的国内生产增加,财政 收入增加,但从总体来看,征收进口关税必然 会使得该国的福利有所下降,必然会导致经济 福利的净损失。 启示:采用关税保护国内市场时,决策者必须 考察本国该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如果供求 弹性大,则关税的保护作用大;反之则并不一 定理想。
第二节 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2、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政策含义比较 实行进口配额的结果是价格的调整,而实行 等额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的调整。 实行进口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与关税数量的 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 属于政府或进口商。 实行进口配额限制,能够进口的数量是明确 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3、对进口配额的评价 允许的进口数量明确,限制性较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二)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 3.稳定性 4.市场功能性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三)关税减让 1.“产品对产品”方式 2.线性程序 所有工业国的非农业产品都从削减50%的起点 开价。 3.综合方式
二、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4.税收效应:政府对于进口征收关税的财政收入。 在图中这部分税收为PwPt ×Q1Q3 5.国际收支效应:因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 低,即外汇的节约。其数量等于(Q1Q3+ Q2Q4 )×OPw。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三)小国进口关税一般均衡的图形说明
Y A
E
A’ F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三)关税有效保护的政策含义与评价 1.在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的名义税率不变 时,对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征收的关税税率越 低,该名义关税税率的保护作用(有效保护) 越大; 2.一国如果用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出口,对原料 征税,其结果将降低产品竞争力; 3.有效保护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两难
第二节 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二)进口配额局部均衡的图形分析(小国模型)
P Sx
PE PQ’ A
E A’ B B’
PQ
PW Q5 O Q1
Q6
Qe
Dx Q2 Q7
Dx’
Q3
Q4
Q
第二节 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三)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国内需求增加,进口配额不变,结果是该种商品价格上 升,生产和消费都增加,但是进口数量不变。 只是从AB上升为A’B’的位置,配额数量没有变化,这样 该国的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对于市场的保护作用加强, 国内生产增加为P’QA’,消费也提高为P’QB’,但由于配 额进口的限制,进口数量并未发生变化。 (二)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比较分析 1、进口配额与等额关税的进口数量分析 实行进口配额可以同步增加保护作用,而等额关税 则不能。
一、关税的基本概念
关税:是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 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税赋。 财政关税:为了取得财政收入而征收的 保护关税:为了保护本国的国内市场而征收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一)关税的类型 1.从价税:按进口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百分比的 税赋。 2.从量税:对进口货物每个单位量征收定量的税 赋。 3.复合税: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方法的混合使用。 4.具有针对性的惩罚性关税。 “禁止性关税”: 关税征收比率高到使商品无法进口的程度 时的关税。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一、幼稚产业的保护
(一)幼稚产业的定义(M-B-K标准)
穆勒标准
某种产业由于技术不足,生产率低下,成本高于国际市 场,无法竞争。在保护下,能够在自由贸易下获利,使 得潜在的比较利益转化为现实的比较利益,可以自我投 资发展,即为幼稚产业。 • 巴斯塔布尔标准 除了坚持穆勒的产业自立原则之外,还将经济学中的成 本—效益分析方法引进予以应用。他认为保护、扶植幼 稚行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 肯普标准 还应该考虑产业在被保护时期内的外部效应问题。
P D’’
Pw
D’ D T1
O
T
成本递增型产业的状况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三)幼稚产业发展的一般均衡分析
Y
Y1
B
进口(X) 出口(Y) C 出口(X)
Y0
进口(Y) A
O
X1
X0
X
第三节 幼稚产业的保护
(四)保护幼稚产业的政策含义与评价 起到保护作用,又避免了使用禁止性关税 的措施,免除了许多麻烦。 但实行保护的目的在于使得受保护者得以 进步,最终不需要保护,在国际市场中自我扶 植,因此并不是单纯的保护落后。 但是在现实中相当多的国家采用的是予以 补贴式的国家采购政策,国家用较高价格采购 国内生产的产品供公务使用,通过这种方法来 使得本国相对落后的产业得到应有的保护,得 到成长。
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国际经济学教程 第六章
重点问题
李斯特的贸易保护思想
小国关税的分析
进口配额的分析
幼稚行业保护分析
有效保护率计算
倾销与补贴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
幼稚产业的保护 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析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关税分析
第二节 进口关税与配额的比较分析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 保护关税制度的核心思想: 关税保护对象——工业中重要工业部门,经发展 能与外国产品竞争的部门,技术部门 关税保护措施——对工业品禁止输入或规定适当 的税率 课收关税应当有一定的限度 关税保护措施应当有步骤地进行 (二)新贸易保护理论 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切断 不等价交换转移价值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