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模式教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尤其应该始终抓住这个中心不放。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照抄别国的模式最终会落得失败的结局。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注重执政党的建设。
在思想上必须提倡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作风,在组织上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4)、“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苏联剧变的直接原因表现为右倾机会主义,即主动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权,苏联的经验告诉我们,批判“左”的教条主义要用历史的观点,要全面分析,不能简单地否定历史。
(5)、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最有效的途径。
改革必须深深扎根于本国国情,改革的成败必须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以经济的增长、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衡量标准。
(6)、社会主义社会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体系,这种开放不仅内部是开放的,而且对外部也应该是开放的。
(7)、警惕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进行的“和平演变”。
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牢固树立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吸收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永远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断进行创新。
一、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牢固树立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它是以确立科学的实践为前提的,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纵观前苏联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更证明了这个观点。
十月革命前列宁对俄国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认为,当时的俄国有一定的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和统治能力比较薄弱,难以照旧生活下去;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具有高度的革命热忱,不想照旧生活下去;有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和指导。
俄国是帝国主义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列宁不拘于马克思主义的词句,而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出发找出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认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
正是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才取得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
在斯大林时期,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在困境中取得一定的胜利,但在胜利中又潜伏着危机,制约着它的发展。
它的历史进程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值得认真思索的经验教训:一是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的提高;二是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忽视农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三是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忽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四是思想僵化,拒绝改革,把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固定化、绝对化。
二次大战后,前苏联已经有了相对和平的建设环境,如果对三十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重大改革,逐步消除其各种弊端,会使社会主义得到更好的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更大发展。
然而,斯大林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僵化,没有感到改革的必要性,不仅没有推行改革,相反,从政治、经济上采取一系列巩固和加强原体制的措施,维持旧的模式,并且把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作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仿效的独一无二的样板,不允许别国进行探索和改革。
这种做法,脱离了历史实际,对前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产生了非常有害的影响,使前苏共党人思想更加僵化,主动精神日渐消失。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中曾正确的认识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其自然条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完全可以支持前苏联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但前苏联的社会发展在人们印象中却是片面的,甚至是一个畸形发展的社会,它的卫星率先上了天,它所拥有的核武器可以威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领先西方,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却长期落后。
从历史上看,苏联在进行工业化积累过程中,对农民剥夺过多,严重压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至使工农关系长期紧张,农业生产比较落后。
从经济发展战略上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定之后,仍然长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火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演变成了以重工业、甚至以军火工业建设为中心。
政策上的严重失误造成的结果是经济结构严重失调,经济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严重脱节,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与高收入、高消费、物质生活充裕的西方社会对比,不能不使一部分人丧失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这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终表现在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上。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出发点。
如果脱离这个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能导致“为生产而生产”。
三、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吸收人类社会文明成果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
”他还说:“我不知道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只知道有一种社会主义,即接受了资本主义一切优秀成果的那样一种社会主义。
”前苏联’" 多年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成就在于跻身于工业化
国家的行列,其农村人口从十月革命时期的&!(下降到#))" 年时的**( ,同时造就出一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
这足以证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潜力,同时也说明了为什么许多国家曾纷纷效法“苏联模式”的问题。
但是,’" 年代中期以来,前苏联的停滞状态也是客观事实。
究其原因,这与前苏共思想僵化,人为割断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自然联系,拒绝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有很大关系。
如在前苏联的经济体制中,“市场机制”这个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仅仅成了资本主义的专利,商品交换仅仅保留其外壳。
缺乏市场机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竞争和效率,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在分配问题上按等级的平均主义盛行的体制根源。
虽然前苏联一度经济发展速度较高,但劳动生产率较低,经济素质较差,经济体制中缺乏“市场机制”导致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法制不健全。
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严重削弱。
因此,我们必须在坚持、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中,科学有效地吸收和利用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
四、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永远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
前苏共是领导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执政党。
因此,前苏共对前苏联剧变应负有不可推卸和不可饶恕的历史责任。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对列宁的建党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概括和发挥,但是,从斯大林开始,前苏共在许多方面既没有正确理解列宁有关思想的实质,也没有根据新的实践探索出反映执政党特点的党的建设的道路,而是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缺乏民主的党的建设模式。
赫鲁晓夫上台后,设法解决斯大林时党的建设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反对个人迷信、克服个人崇拜、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但另一方面,又把统一的党组织分成两个独立的部门,提出“全民党”的概念,这些探索都不成功。
因此,赫鲁晓夫未能在党
的建设方面找到新的思路,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而且由于对党和党的领袖的迷信被打破,前苏共在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开始明显下降。
勃列日涅夫消极的吸取了赫鲁晓夫下台的教训,固守已有的理论,基本上不再进行任何探索和创新。
勃列日涅夫几乎取消了
赫鲁晓夫的所有的改革措施,大部分恢复了原来的做法,因而也就无法解决党的建设长期积累的问题。
从&" 年代后期开始,戈尔巴乔夫对这个党进行了“根本革新”,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不但没有使这个党重新焕发活力,反而失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不断深化改革,以解放生产力。
同时,在改革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4)必须重视国内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关系。
(5)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搞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6)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以保障经济建设;要搞好执政党的自身建设,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7)必须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以适应国际竞争的形势。
1: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不能片面发展重工业;2、必须注意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改革必须符合本国国情;4、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5: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