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培训

合集下载

《胶体金检测技术》ppt幻灯片

《胶体金检测技术》ppt幻灯片
培训资料
12
培训资料四、B-激动剂检测卡快速筛查尿样的方法介绍以盐酸克伦特罗胶体金快速检测卡为例一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定性检测,测定动物尿液,如猪尿、牛尿、羊尿等样品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整个检测过程只需要5~10分钟左右,灵敏度为3 ng/ml(3ppb) 。 也就是说当尿液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大于或等于3 ng/ml 时,检测卡才 能检测到。
培训资料
23
培训资料六、发展方向(Developing)1.标记技术的探索顺磁粒子标记、量子点标记
免疫反应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模式
mndad/-CenjuyateSwhatratePeristaltiepurmP
2.生物传感器
wit.(b)(o)
oistansNc sbnste
培训资料
Sample Well
培训资料
20
培训资料五、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1.使用前将检测卡和待检样本恢复至室温2.保持干燥,避免受潮,打开包装请尽快使用试纸条中的NC膜受潮后,尿样在上面无法正常泳动,无法到达吸水纸的位置;胶金垫上的金标抗体受潮后会变性,从而失去原有的生理性功能,影响抗原抗体的选择性反应。因此,试纸条必须保持干燥,从包装袋中取出后要尽快使用。3.检测时,避免阳光直射和电风扇、空调的风直吹
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技术
农业部饲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西安)
主要内容一、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发展历史二、 胶体金检测卡的基本原理及构造三、 免疫胶体金层析法检测原理及应用四、S-激动剂检测卡快速筛查尿样的方法介绍五、 常见问题分析与注意事项六、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发展的方向
培训资料
2
培训资料一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发展史1. 1939年(英,植物) Kausche 和Ruska 把烟草叶病毒吸附在金颗粒上,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呈现高电子密度的细状颗粒,开启了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研究。2. 1971年(美,微生物) Faulk 和Taylor 首先将兔抗沙门菌抗血清与胶体金颗粒结合,用直于检测沙门菌的表面抗原。3 . 1974年(奥) Romano 等将胶体金标记在马抗人IgG 上,实现了间接免疫金染色法。同年Bauer 等报道将胶体金标记在凝集素上的应用。

《免疫胶体金技术》课件

《免疫胶体金技术》课件
该技术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和应急响 应,为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 持。
简便操作
免疫胶体金技术操作简便,不需要复 杂的仪器和设备,降低了对实验条件 和技术的要求。
VS
该技术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实验室 及家庭自测等多种场景,方便快捷, 易于推广应用。
稳定性好
免疫胶体金技术稳定性好,试剂有效期长,可长时间保存,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免疫胶体金技术》PPT课件
目 录
• 免疫胶体金技术概述 •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制备 •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特点与优势 •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应用实例 •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挑战与前景
01
免疫胶体金技术概述
定义与原理
总结词
简述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详细描述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一种基于胶体金标记的免疫分析方法,利用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结合抗原抗体反应进行检 测和定量分析。其原理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胶体金的颜色变化,实现对目标物质的快速、灵敏和可视化 检测。
组装质控线
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固定另一种 抗原或抗体,形成质控线。
组装试剂条
将硝酸纤维素膜、玻璃纤维纸 和吸水纸按顺序粘贴成试剂条

质量检测与控制
外观检查
观察试剂条是否平整、无破损、颜色均匀。
稳定性检测
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存放试剂条,观察 其稳定性。
性能测试
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品进行对比,检测试 剂条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概述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突破。
详细描述
免疫胶体金技术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科学家对胶体金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该技术逐渐 发展成熟。近年来,免疫胶体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在临床诊断、生物安全检测、食品安全检测等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

免疫金技术

免疫金技术

六、胶体金的应用
1、胶体金可用于标记许多生物大分子,如:免 疫球蛋白、卵白素、植物血凝素、脂蛋白、糖蛋 白等。
2、用胶体金可制备不同的免疫金探针。 3、胶体金主要在电镜水平的应用。 4、胶体金在光镜水平的应用。 5、凝集实验 6、免疫印迹技术
七、胶体金在电镜水平的应用
1、胶体金在电镜水平的研究最早,应用最泛,其最大优 点是可以通过应用不同大小的颗粒或结合酶标进行双重 或多重标记。直径为3~15nm胶体金均可用作电镜水平 的标记物。3~15nm的胶体金多用于单一抗原的检测, 而直径15nm多用于检测量较多的感染细胞。
二、什么是胶体金
胶体金是氯金酸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
柠檬酸钠和鞣酸等作用下,聚集成特定大小的金 颗粒,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胶体状态的水 溶胶,具有高电子密度,在碱性环境中带负电, 能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借静电吸引而形成 牢固结合。 胶体金颗粒由一个基础金核(原子金Au)及包围在 外的双离子层构成,紧连在金属表面的是内层负 离子,外层离子层则分散在胶体间溶液中,
②取出透析蛋白溶液,4℃ 10000g/min离心1h,取上清液,弃 沉淀,去除聚合物。 ③用0.2mol/Lk2co3或0.1mol/LHCl调节胶体金的PH ④根据待标记蛋白质的要求,调节胶体金溶液的PH后,分装10 管,每管1mL。 ⑤将待标记蛋白用PH9.0、0.005mol/L硼酸盐缓冲液做系列稀 释为5~50ug/Ml,分别取1mL加入1管金溶胶液内。混合均匀。
四、胶体金的制备
根据不同的还原剂可以制备大小不同的胶体
金颗粒。常用来制备胶体金颗粒的方法如下。 ①白磷还原法 ②抗坏血酸还原法 ③柠檬酸三钠还原法 ④硼氢化钠还原法 ⑤鞣酸-柠檬酸钠还原法 (参考书上第146-147页)

免疫胶体金技术

免疫胶体金技术

面临挑战与解决策略
技术挑战
提高胶体金的合成效率、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降低生产成本,推动技术的实际应用。
应用挑战
拓展免疫胶体金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范围,提高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法规与伦理挑战
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规范免疫胶体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确保其安全性和有 效性。同时,关注伦理问题,尊重人类生命和尊严,推动技术的健康发展。
环境毒理学研究
毒性评估
利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可以研究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 ,评估其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的影响。
毒理机制研究
该技术可用于揭示环境污染物与生 物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环境 毒理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污染物代谢研究
通过免疫胶体金技术,可以研究环 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了解其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和排泄途 径。
食品营养成分分析
蛋白质检测
利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为食品 的营养价值评估提供依据。
维生素检测
该技术可用于食品中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E等)的定量 分析,有助于评价食品的营养成分组成。
矿物质检测
通过免疫胶体金技术,可以检测食品中的矿物质元素含量,如钙、铁 、锌等,为食品的营养价值提供全面数据。
02
免疫胶体金制备技术
原料选择与处理
01
02
03
氯金酸的选择
选择高纯度的氯金酸作为 原料,确保胶体金的合成 质量。
还原剂的选择
常用还原剂如柠檬酸三钠 、抗坏血酸等,用于将氯 金酸还原为金颗粒。
溶液配制
将氯金酸溶解在适量超纯 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 氯金酸溶液。
胶体金合成方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培训课件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培训课件
粒为球形,大小均一,无棱角。 ✓质量差的胶体金:溶液呈紫色,大小不一,
形状各异。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
5
简介
胶体金标记的原理:胶体金在碱性条件下带 负电荷,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藉静电 吸引而形成牢固结合。
胶 体 金 标 记 技 术 ( Immunogold labeling technique)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应用 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
实验目的
掌握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技术的原理、使用方 法及结果的判定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
2
简介
胶体金试纸条诊断是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 技术研制而成,该技术是90年代初在免疫 渗滤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简易快速的 免疫学检测技术,最先用于人绒毛膜促性 腺激素(HCG)的测定和乙型肝炎病毒表 面抗原(HBsAg)等检测。
病毒性疾病:传染性法氏囊病、禽流感、 新城疫、犬细小病毒、猪瘟等。
寄生虫疾病:血吸虫病、旋毛虫病、囊虫 病、恙虫病。
细菌性疾病:霍乱弧菌、类鼻疽。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
14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
H5亚型AIV尿 囊液阳性结果
阴性对照
H5AIV细胞 毒阳性结果 阴性对照
15
课后思考
1. 瘦肉精试纸条检测的原理? 2. 早孕试纸条检测的原理?
质检线
吸收垫
背衬 (底板)
检测线
硝酸纤维素膜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
8
测定
测定时将试纸条下端浸入液体标 本中,下端吸水材料即吸取液体 向上端移动,流经C处时使干片 上的免疫金复合物复溶,并带动 其向膜条渗移。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实验
9
测定
若标本中有待测特异抗原,即可 与免疫金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 此抗原抗体复合物流至测试区即 被固相抗体捕获,在膜上显出红 色反应线条(T)。

免疫胶体金标记手册

免疫胶体金标记手册

免疫胶体金标记手册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室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培训班技术资料胡东维洪健徐颖浙江大学2001年10月一、胶体金的制备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直径1-500nm的胶体金粒子,但做为免疫标记探针,其直径应在3-30nm范围内。

在氯化金(HAuCl4)水溶液中加入还原剂使之还原并聚积形成胶体金粒子。

使用不同种类、不同剂量的还原剂,可以控制所产生的粒子大小。

即粒子大小取决于反应溶液中最初还原试剂和还原核的数量。

还原剂浓度越高,核浓度也越高,氯化金的还原也就从更多的还原中心开始,因此产生的胶体金粒子数量越多,但体积也越小。

粒子直径每增加一倍,数量减少为原来的1/8。

以柠檬酸钠和单宁酸做还原剂,能够制备大小相对一致、直径3~16nm的胶体金。

因此一般胶体金探针均使用该方法进行。

但该方法制备的胶体金粒子直径范围较窄,而且残留的多聚单宁酸残基往往干扰某些蛋白与金粒子的结合。

此时在溶液中添加0.1~0.2%的H2O2能够去除这些残基。

双标记或制备5-10 nm的胶体金时建议使用该方法。

利用柠檬酸为还原剂,可以制备12~150 nm直径的胶体金。

但制备大体积的胶体金时,胶体金粒子的误差也同时增加。

因此做单标记时,建议使用该方法制备12-16 nm直径的胶体金。

除了上述方法外,也可以用磷作为还原剂来制备5 nm的胶体金,它避免了单宁酸残基的问题,但所形成的金粒子体积变化较大。

磷易燃且有毒,制备的残液需进一步处理,故该方法已经很少使用。

氯化金极易吸湿,故一般均以小剂量密封保存(0.5g或1g),因此在配制氯化金溶液时一次配完,暂时不用的可以用1.5 ml试管分装为1 ml保存(-20℃)。

注意各种玻璃器皿一定要洗净并用双蒸水多次冲洗,有条件时可硅化处理(1%双氯硅烷/氯仿浸泡1小时,烘干)。

配制各种试剂时均使用双蒸水,随后再用0.22 m微孔滤膜过滤后使用。

三角瓶可反复多次使用,不用时应密封保存,以防污染。

免疫胶体金技术(转)PPT课件

免疫胶体金技术(转)PPT课件

前景展望
1 2 3
不断改进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胶体金技术将不 断改进和完善,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拓展应用领域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不仅限 于医学诊断,还可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 领域。
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
未来免疫胶体金技术将与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相 结合,提高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 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服务。
用。
04
免疫胶体金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高、稳定性好 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如检测灵敏度相对较低, 对某些低浓度目标物质检测效果不佳。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01
深入研究免疫胶体金技 术的反应机制和影响因 素,为优化技术提供理 论支持。
02
探索新型的标记物和信 号放大策略,提高检测 灵敏度和特异性。
成熟发展
90年代至今,免疫胶体金 技术不断优化,应用范围 逐渐扩大。
02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制备方法
胶体金的制备
制备原理
利用氯金酸的水溶液在碱性条件下加热产生聚合物颗粒,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如 温度、pH值和反应时间,可控制胶体金的粒径大小。
制备步骤
将氯金酸水溶液加热至沸腾,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碱性,继续加热至溶液 变为橙红色,冷却后即可获得胶体金溶液。
免疫抗原的制备
抗原选择
选择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抗原,如抗体、多肽等,确保与 目标分子有高亲和性。
抗原制备
将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形成抗原-载体蛋白复合
结合原理
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将免疫抗原与胶体金结合,形成胶体金 标记的免疫复合物。
结合方法
免疫胶体金技术(转)ppt课 件
• 免疫胶体金技术概述 •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制备方法 •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应用实例 •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优缺点及前景展望 • 结论

胶体金 ppt课件

胶体金 ppt课件

(三) 技术要点
• 1.试剂盒组成 ①滴金反应板 (图20-1)胶体 金免疫渗滤试验中主要试剂成分之一, 由塑料小盒、吸水垫料和点加了抗原或 抗体的醋酸纤维素膜片三部分组成。② 胶体金标记物 ③洗涤液 。
2.操作要点
• 2.操作要点 ①将反应板平放于实验台面上,于 小孔内滴加含待测抗原标本1-2滴,待完全渗 入;②于小孔内滴加胶体金标记抗体试剂1-2 滴,待完全渗入;
• (2)胶体金的颜色和光吸收性:对同一
种物质的水溶胶金颗粒来说,粒子大小 不同,颜色亦不同,胶体金颗粒在5~ 20nm之间,吸收波长520nm,呈葡萄酒 红色,20~40nm之间吸收波长530nm, 液体为深红色,60nm的金溶液主要吸收 波长600nm,金溶液呈兰紫色,若离心
去掉较大的金颗胶体金的制备并不难,但要制好高质量的胶体金 却也并非易事。因此对每次制好的胶体金应加以 检定,主要检查指标有颗粒大小,粒径的均一程 度及有无凝集颗粒等。在日光下仔细观察比较胶 体金的颜色,可以粗略估计制得的金颗粒的大小。 当然也可用分光光度计扫描λmax来估计金颗粒的 粒径。制备的胶体金最好作电镜观察,并选一些 代表性的作显微摄影,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定胶体 金的平均粒径。 良好的胶体金应该是清亮透明的, 若制备的胶体金混浊或液体表面有漂浮物,提示 此次制备的胶体金有较多的凝集颗粒。
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为柠檬酸盐还原法。
①先配制HAuC14水溶液,加热至沸。②搅动下准 确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酸三钠 (Na3C6H5O7·2H2O)水溶液。③继续加热煮 沸一定时间。此时可观察到淡黄色的氯金酸水溶 液在柠檬酸钠加入后很快变灰色,续而转成黑色, 随后逐渐稳定成红色。全过程约2~3min。④冷 却至室温后用蒸馏水恢复至原体积。通过改变柠 檬酸三钠的用量可以制得不同大小的胶体金颗粒

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

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

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胶体金免疫标记已成为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医学和药学领域中主要的实验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该培训班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1. 培训班简介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是由专业的生物医学实验技术交流平台组织的一系列课程。

该培训班主要面向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科研人员和学生们,主要目的是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让他们更快速地掌握和应用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以解决科研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培训时间和地点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通常会在大学、科研机构或实验室内进行。

培训时间一般为2天或3天,培训内容包括课堂讲解、实验操作、研讨交流等多项内容。

3. 培训内容(1) 胶体金免疫标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参与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的学员将首先学习胶体金免疫标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包括丰富的实例案例和知名学者的发言。

这一章节的内容包括胶体金的性质、制备和表征方法,免疫反应机理和免疫试剂的选择,胶体金免疫标记的应用领域、限制和优缺点等。

(2) 实验操作技术该章节主要讲解实验操作技术,包括重点讲解胶体金免疫标记试剂盒的使用,实验前准备工作的规范,及实验后结果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3) 问题解决培训班将针对学员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以尽可能满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4. 培训效果通过参加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学员可以从技术和理论两方面获得大量知识和经验。

熟练掌握胶体金免疫标记实验技术,有助于提高其实验技术和实验效率。

同时,学员还将能够进一步理解该技术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作。

总之,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的资料非常有意义和实用价值。

通过此次培训,学员将拥有丰富的胶体金免疫标记实验技术异】和理论知识,并且能够更好地在未来的研究生涯中应用这些知识。

相信这样的培训班会有能力不断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造福人类。

17.2-金免疫标记技术

17.2-金免疫标记技术
金免疫标记技术
一 洗 净 双 手

立 即 加 1 2 滴 缓 冲 液
操作
二 用 采 血 针 采 指 尖 血
样三 孔将 1 滴 指 尖 血 滴 入 加
??结果
步骤5:15分钟读 取结果
??结果
讨论分析
胶体金标记技术 (Immunogold labeling technique)
是以胶体金作为示 踪标记物,应用于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 种新型免疫标记技 术。
讨论分析
制备高质量胶体金的注意事项
(1)玻璃器皿必须彻底清洗,最好是经过硅化处理的玻璃 器皿,或用第一次配制的胶体金稳定的玻璃器皿,再用双 馏水冲洗后使用。否则影响生物大分子与金颗粒结合和活 化后金颗粒的稳定性,不能获得预期大小的金颗粒。 (2)试剂配制必须保持严格的纯净,所有试剂都必须使用 双馏水或三馏水并去离子后配制,或者在临用前将配好的 试剂经超滤或微孔滤膜(0.45µ m)过滤,以除去其中 的聚合物和其它可能混入的杂质。
讨论分析
2.鞣酸—枸橼酸钠还原法 A液:1%HAuCl4水溶液1ml加入79ml双馏水中混匀。 B液:1%枸橼酸三钠4ml,1%鞣酸0.7ml,0.1Mol/L K2CO3液0.2ml,混合,加入双馏水至20ml。
将A液、B液分别加热至60℃,在电磁搅拌下迅速将 B液加入A液中,溶液变蓝,继续加热搅拌至溶液变 成亮红色。此法制得的金颗粒的直径为5nm。如需 要制备其它直径的金颗粒,则按表15-1所列的数字 调整鞣酸及K2CO3的用量
讨论分析
示踪剂:以胶体金为指示剂,本 身形成免疫分析过程后的颜色标记
符号显示结果
自带质控对照
快速:全部检测过程 仅需 3-20分钟。
简便、经济实用
可单份检测,稳定性好

免疫胶体金技术培训课件

免疫胶体金技术培训课件

免疫胶体金技术
9
(四)制备胶体金的注意事项
1. 玻璃器皿的清洁
玻璃器皿清洗→清洁液浸泡24h →流水冲→蒸馏 水反复洗涤→晾干
2. 试剂配制
应尽量使用分析试剂
各种水溶液必须用三蒸水或去离子水配制
3. 影响胶体金颗粒大小的因素
加入还原剂的速度
搅拌是否均匀
制备胶体金所用的烧瓶大小
免疫胶体金技术
10
三. 胶体金探针的制备
免疫胶体金技术
4
(二)胶体金的基本概念 胶体金,一般指金的水溶液,又称金溶胶。 ---金以微小的粒子分散在水中所形成的金
溶胶。其中分散的金颗粒直径在1~100nm 之间。
免疫胶体金技术
5
二. 胶体金的制备
(一) 可用多种方法制备胶体金 1. 分散法:包括机械分散法、超声波法、电分
散法和胶溶法等
2. 凝聚法:包括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氧 化法、水解法和还原法)
3.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化学还原法
免疫胶体金技术
6
化学还原法
【基本原理】在氯化金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还 原剂,使金离子还原为金原子。在适当条件下, 还原的金原子凝聚成一定大小的金颗粒,形成 金溶胶。
【常用还原剂】柠檬酸钠、鞣酸、白磷等
柠檬酸钠还原制备的金颗粒直径较大,15~150nm
白磷还原制备的金颗粒直径较小,3~12nm
免疫胶体金技术
25
(一)免疫金染色法
Immunogold staining, IGS
【基本原理】
1. 直接法---将胶体金标记的一抗直接对标本进行染色, 然后在光镜或电镜下观察
方法简单, 但一种探针仅限于检测一种抗原, 较局限
2. 间接法---先将未标记的特异性一抗与标本中的抗原 结合, 然后加金标二抗或SPA与一抗结合, 在光镜或电 镜下对抗原的分布进行定位研究

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培训

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培训
(2)取一96孔滴定板,每个重复为若干个孔,分别加入最佳pH的胶体金100l,重复3次;
(3)各孔依次加入不同量的蛋白(一般浓度为0.05-0.1 mg/ml)1~20l,混匀,室温下放置15min;
(4)加入20l 10%NaCl,室温下放置10min;
(5)颜色仍保持红色的最小蛋白用量即最小蛋白浓度。
(6)为确保结果准确性,可放大反应体积重复以上步骤。
注:在实际探针制备工作中,蛋白浓度往往为最小浓度的130%。
6、IgG-gold的制备
(1)取两个1.5 ml试管,分别加入1.2 ml 10 nm胶体金;
(2)加入适量25mM K2CO3把pH调整为9.0;
(3)分别加入10l浓度为1 mg/ml IgG,混匀,室温放置10min;
3、IgG Fab片段的制备
一般来说体积较小的探针具有相对较高的标记活性。主要原因在于胶体金颗粒较小时有利于在标记溶液中的扩散运动;在胶体金直径一定时,蛋白分子量越小,金表面吸附的蛋白分子越多,活性位点也越密集,也容易于靶位点结合。
IgG分子量为150kD左右,由4个亚基组成,即两条重链(H)和两条轻链(L)。用水解酶(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到两种片段,即Fab和Fc。其中Fab是具有抗原识别活性的部分,回收后制备探针。Fc能够与Protein A和Protein G特异性结合。但这种分离只能在有条件的实验室进行。
(5)每孔分别加入20l浓度为10%NaCl溶液,混合,室温下放置10 min;
(6)观察胶体金颜色变化,记录保持红色的最低pH(X);
(7)重复(1)-(5)步,pH梯度为X-0.6;X-0.3;X;X+0.3;X+0.6;X+1。
(8)观察胶体金颜色变化直到室温下放置2小时,记录仍保持红色的最低pH。

胶体金标记技术原理

胶体金标记技术原理

胶体金标记技术原理
免疫胶体金技术的基本原理:
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

胶体金除了与蛋白质结合以外,还可以与许多其它生物大分子结合,如SPA、PHA、ConA等。

根据胶体金的一些物理性状,如高电子密度、颗粒大小、形状及颜色反应,加上结合物的免疫和生物学特性,因而使胶体金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细胞生物学等领域。

胶体金标记,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吸附机理可能是胶体金颗粒表面负电荷,与蛋白质的正电荷基团因静电吸附而形成牢固结合。

用还原法可以方便地从氯金酸制备各种不同粒径、也就是不同颜色的胶体金颗粒。

这种球形的粒子对蛋白质有很强的吸附功能,可以与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毒素、糖蛋白、酶、抗生素、激素、牛血清白蛋白多肽缀合物等非共价结合,因而在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中成为非常有用的工具。

免疫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nique)
主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方法中,这一反应也可以通过银颗粒的沉积被放大,称之为免疫金银染色。

胶体金培训

胶体金培训
胶体金检测卡的组成8包装将裁切好的检测条压入检测卡壳内配上吸管和干燥剂装入铝箔袋内并密封好按照一定的规格装入包装盒竞争法基于检测小分子半抗原和包被抗原对胶体金标记抗体的竞争关系主要是针对食品安全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产品
胶体金快速检测卡的工艺 流程及产品简介
技术部 赵灿
胶体金标记技术的相关定义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 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成熟的免疫标记技术。 胶体金标记实质上是蛋白质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胶 体金颗粒表面的包被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胶体金的结构及性质
1.3胶体金的性质 (1)外观:随着胶体金粒径的逐渐增大, 胶体金溶液的颜色从橙色逐渐变为紫色。
粒径(nm) 颜色 2-5 10-20 30-80 橙黄色 酒红色 紫红色
(2)特性:由于胶体金表面呈负电性,能够与表面 带正电荷的蛋白(抗原、抗体)通过静电作用结合 进行标记。
2.胶体金的制备
胶体金技术的发展
Development of Immune colloidal gold technique
1939-----雏形
Kausche等把烟草花叶病毒吸附到金颗粒上在电子显微 镜下观察金离子呈高电子密度。 1971------作为标记物应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Faulk等首先将兔抗沙门菌抗血清与胶体金颗粒结合, 用直接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沙门菌的表面抗原。 1974------实现间接免疫金染色法 Romano将胶体金标记到马抗人的IgG上,实现了间接 免疫金染色法
原理
竞争法
基于检测小分子半抗 原和包被抗原对胶体 金标记抗体的竞争关 系,主要是针对食品 安全药物残留快速检 测产品。
夹心法 基于包被抗原(或 抗体)与胶体金标 记抗原(或抗体) 能够与检测抗体( 或抗原)形成夹心 复合物。主要是针 对动物疫病检测产 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最大限度保持抗体活性,整个过程应在 4℃下进行。对于冻干抗血清或长时间保存的血清,将生 理盐水透析改为 3 M KCNS 透析,促使聚合的多聚体解聚。如果抗血清效价较低时,不宜准备胶体金探 针。
2、亲和纯化抗体的处理
亲和纯化抗体多是一些商品化的通用抗体,即二抗。一般为羊抗兔、羊抗鼠或羊抗人 的抗体。这些抗体一般有两个问题,一是 IgG 分子往往聚集为多聚体分子,二是往往含有 较多的盐分。因此前处理的目的在于脱盐和解聚。
大量工作表明,只用硫酸铵沉淀就可以得到足够纯度及高活性的 IgG 蛋白。其基本步 骤如下:
(1) 取抗血清 0.2 ml; (2) 加生理盐水(0.85% NaCl)0.3 ml,混匀; (3) 逐滴加入饱和 (NH4)2SO4 0.5 ml,充分振荡混匀,4℃静置 1 h; (4) 10000 rpm/min 离心 20 min,弃上清; (5) 加 0.5 ml 生理盐水重悬浮,混匀; (6) 逐滴加 0.25 ml 饱和 (NH4)2SO4,充分振荡混匀,4℃静置 1 h; (7) 10000 rpm/min 离心 20 min,弃上清; (8) 重复 5~8 步骤一次; (9) 加生理盐水 0.5 ml 重悬浮,混匀; (10)生理盐水中透析 12~24 h; (11)在 0.2 M pH 9.0 硼酸缓冲液透析 12~24 h; (12)分装,即将使用时 4℃保存,备用-20℃保存。
(2) 胶体金溶液最好保存在 4℃冰箱中;也可保存在室温下,一般可保存 1-2 个月。但决不可保存 在 0℃以下,否则金粒子发生凝聚。
二、蛋白-金复合体的制备
一般认为胶体金粒子表面为一层 AuCl2,因此,粒子表面带有负电荷,这种负电荷粒 子之间相互排斥,形成稳定悬浮的胶体金溶液。
金颗粒表面可以包被一层生物大分子(如蛋白)来稳定和保护这些粒子,以免受外来 电解质的影响而相互凝聚在一起。胶体金粒子对蛋白的吸附作用取决于 pH 值,这是因蛋 白的净电荷取决于溶液的 pH 值,在 pH=pI 时为中性。由于在 pH=pI 时蛋白溶解度最小, 因此这时它水化程度最小,最溶液吸附到疏水的金粒子表面。但在实际的胶体金探针制备 中,一般胶体金调整为 pH=PI+0.5,这样蛋白带正电,有利于结合更稳定。
以柠檬酸钠和单宁酸做还原剂,能够制备大小相对一致、直径 3~16nm 的胶体金。因 此一般胶体金探针均使用该方法进行。但该方法制备的胶体金粒子直径范围较窄,而且残 留的多聚单宁酸残基往往干扰某些蛋白与金粒子的结合。此时在溶液中添加 0.1~0.2%的 H2O2 能够去除这些残基。双标记或制备 5-10 nm 的胶体金时建议使用该方法。
其基本步骤如下: (1) 将亲和纯化抗体用生理盐水稀释为 0.5-1 mg/ml 浓度 (2) 在 3 M KCNS(硫氰酸钾)溶液中透析 12 h
4
浙江大学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
(3) 在 2 mMol pH 9.0 的硼酸缓冲液中透析 12 h(更换透析液数次) (4) 分装备用 其它蛋白可参考此方法进行。但注意后一种透析液的 pH 值应与交联时 pH 值一致。 在实际运用中,一般省略去 3M KCNS 透析这一步,特别是当蛋白分子量较小,且为非糖 蛋白时。我们建议在制备通用探针(如二抗 IgG,Protein A,Protein G,Streptavidin)等时, 严格使用该方法,而制备直接标记探针时,也可以忽略处理步骤。
注:Fab 与胶体金结合的 pH 值为 6.5
4、蛋白与胶体金结合最佳 pH 测定
(例纤维素酶,pI 未知)
(1) 取若干个 1.5ml 试管,分别加入 1 ml 10 nm 胶体金; (2) 用 25 mM K2CO3 将 pH 分别调为 3,4,5,6,7,8,9,10; (3) 取一 96 孔培养板,按 pH 从低到高分别将上述胶体金分别取 100 μl 加入孔中,重
胶体金探针所用蛋白必须要经过前处理,其目的在于(1)去除高浓度的盐分,高浓 度的盐分往往干扰蛋白与胶体金的吸附结合,或导致胶体金粒子的凝聚,这一步往往采用 低浓度缓冲液中进行。(2)使蛋白分子尽量分散为单体,冻干蛋白或高浓度蛋白溶液中蛋 白分子往往凝聚为多聚体大分子,可同时与多个胶体金粒子结合,影响标记的灵敏度和定 量分析。(3)使蛋白具有适当的分子量。蛋白分子量过小(30 kD),形成的蛋白复合体往 往是不稳定,可短时间内失活。而分子量过大时,被认为影响探针的灵敏度,特别是已知 蛋白的结构与活性中心的情况下,去除对活性武影响的结构部分是提高标记灵敏度,延长 探针寿命(防止凝集)的有效办法。把分子量过小的蛋白与其它蛋白(如 BSA,牛血清蛋 白等)结合后,能制备出稳定性更佳的探针。
制备好的胶体金保存寿命较长,可 4℃保存 6 个月以上或室温下保存 1-2 个月。当出 现明显悬浮物或沉淀后表示已不可再用。但无论无何,在保存较长时间后应进行镜检,如 出现大量胶体金粒子凝集,说明已经过期。
1、单宁酸/柠檬酸钠法制备 3~16 nm 胶体金
(1) 取一 250 ml 三角瓶,加入 79 ml 双蒸水和 1 ml 1%氯化金,预热至 60~70℃。 (2) 取一 50 ml 烧杯,加入 4 ml 1%柠檬酸钠,然后根据所制备金粒子体积大小加入不
在氯化金(HAuCl4)水溶液中加入还原剂使之还原并聚积形成胶体金粒子。使用不同 种类、不同剂量的还原剂,可以控制所产生的粒子大小。即粒子大小取决于反应溶液中最 初还原试剂和还原核的数量。还原剂浓度越高,核浓度也越高,氯化金的还原也就从更多 的还原中心开始,因此产生的胶体金粒子数量越多,但体积也越小。粒子直径每增加一倍, 数量减少为原来的 1/8。
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室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培训班
技术资料 胡东维 洪 健 徐 颖
浙江大学 2001 年 10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浙江大学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
一、胶体金的制备
根据不同的制备方法,可以制备出直径 1-500nm 的胶体金粒子,但做为免疫标记探 针,其直径应在 3-30nm 范围内。
(2) 取 0.2 ml 饱和磷/乙醚溶液加到 1.5 ml 试管中,再加 0.8 ml 乙醚,混匀。取 0.7 ml 加入溶液(1)中(磷有毒且易燃,操作请带手套,多余的磷溶液用 CuSO4 进行中 和)。
(3) 室温下轻轻摇匀 15 min,然后加热沸腾并保持 5 min,自然冷却。
3、柠檬酸三钠法制备 12-30 nm 胶体金(Frens, 1973)
在确定最佳 pH 值后,最后要确定最小蛋白量,即能够形成稳定探针的蛋白的最小量。 如果在制备探针时加入太多的蛋白,不仅造成浪费,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容易造成探针凝聚, 并严重影响标记活性。因为探针溶液中的游离蛋白容易抢先与标记位点结合,起到“封闭” (Blocking)作用,而胶体金探针标记不上。在标记位点希少、被标记物含量较少的情况 下要特别注意。
3
浙江大学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使用不同直径的胶体金与同一蛋白结合时,除了蛋白量完全 不同外,往往最佳 pH 也有一定变化。
因此,在探针制备每一环节应随时监测探针对分布情况、负染结合及活性。
1、抗血清的前处理
一般抗血清中 IgG 的含量为 10-25%,而绝大部分为其它蛋白。用抗血清直接制备探 针其标记活性与特异性均不理想。因此需去除其中多数杂蛋白。但处理环节不宜太繁,在 实验室设备与经验缺乏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否则会导致 IgG 活性的大幅降低。如果你的实 验室在蛋白纯化方面有很强的技术支持,高度纯化后效果会更好。
同用量的单宁酸及等量的 25 mM K2CO3。预热至 60~70℃。K2CO3 的作用是保持 溶液的中性 pH。因此如果单宁酸的量少于 0.5 ml 时,对 pH 的影响不大,K2CO3 可以省略。 (3) 将上两种溶液迅速混合并充分混匀,加热至沸并保温 10 分钟。自然冷却。
1
浙江大学胶体金免疫标记培训班资料
(1) 取 250 ml 三角瓶一个,加 100 ml 双蒸水及 1 ml 1%氯化金,加热沸腾; (2) 取不同量的 1%柠檬酸钠加入上述溶液中。混匀,再保持沸腾 30 min,溶液颜色首
先变黑,再逐渐变红,粒子体积较小时,溶液呈桔红色,而粒子体积较大时,则 颜色偏向紫色。
柠檬酸钠(ml)
5 4 3 2.8
氯化金极易吸湿,故一般均以小剂量密封保存(0.5g 或 1g),因此在配制氯化金溶液 时一次配完,暂时不用的可以用 1.5 ml 试管分装为 1 ml 保存(-20℃)。注意各种玻璃器皿 一定要洗净并用双蒸水多次冲洗,有条件时可硅化处理(1%双氯硅烷/氯仿浸泡 1 小时, 烘干)。配制各种试剂时均使用双蒸水,随后再用 0.22 μm 微孔滤膜过滤后使用。三角瓶可 反复多次使用,不用时应密封保存,以防污染。
其基本过程如下: (1) 用 PBS(pH 7.0,含 10 mM EDTA,20 mM 盐酸半胱氨酸)溶解纯化的 IgG (2) 加固化木瓜蛋白酶 (3) 37℃处理 5h (4) 离心,去除固化木瓜蛋白酶(沉淀) (5) 过 Protein G 柱 (6) 纯化的 Fab 片段按前文方法做进一步处理
柠檬酸钠(ml)
4 4 4 4 4 4
单宁酸(μl)
5000 2000 500 120
70 10
胶体金(nm)
3 4 6 8 10 16
2、白磷还原法制备 5 nm 胶体金
(1) 取 250 ml 三角瓶一个,加 79 ml 双蒸水,1 ml 1%氯化金,并用 0.25 M K2CO3 将 溶液调至中性(pH7.0)。
当蛋白前处理完成后,接着要确定胶体金与蛋白结合的最佳 pH 值。对于理化性质不 确定的蛋白这一步尤为重要。过量的蛋白与不同 pH 值得胶体金结合后,只有某一特定 pH 值能够形成结合最稳定的探针。在高浓度电解质(如 NaCl)作用下不会凝聚。不同蛋白的 适宜 pH 范围的宽窄大不相同。一般选择最小适宜 pH 值为最佳 pH 值。但有些探针的实际 情况并不完全如此,最稳定发探针并不完全代表活性最好。这要靠实验验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