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徐灵胎
徐灵胎舌鉴总论
徐灵胎舌鉴总论徐灵胎是晚清著名的医学家,徐氏医学著作内容丰富,其见解有独到之处,颇具实用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深得医者称道。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舌论部分。
舌诊舌白总论舌乃心苗,心属火,其色赤。
心居肺内,肺属金,其色白。
舌故当舌地淡红,舌胎微白,而红必红润内充,白必胎微不厚,或略厚有花,然皆干湿得中,不滑不燥,斯为无病之舌,乃火藏金内之象也。
一经伤寒,白胎必滑;伤温、伤热,红光必外露矣。
是以凡治伤寒,苟能尽解其所伤之邪,而不脱其胎本来之白,此善能使邪正分局,元津元气无伤焉。
其温病、热病之舌,亦必使红色渐敛渐淡,白胎渐有渐生,此邪热始得外越,而元阴日渐内充也。
当知红乃脏气所蕴所发,白为津液所布所结耳。
夫伤寒邪犯皮毛,舌上先有白沫,继则白涎白滑,再后则白屑白砂,甚者白疱白疳。
有舌中、舌尖、舌根之不同,见寒邪入里之浅深微甚,即元气之厚薄,邪热之轻重,从此可测矣。
盖舌固心之苗,心属南方火,其色本当赤。
今反见白胎滑甚者,是火不制金,乃水来克火之象,故称大病。
其寒郁皮肤,毛窍不得疏通,阳气不得外发,故恶寒发热。
在太阳时,头痛,身疼,项背强。
至阳明经,则有白屑满舌证。
虽烦躁,脉如浮紧,犹当汗之。
系少阳者,白胎不滑,小柴胡汤和之。
胃虚,白胎滑甚者,理中汤加桂枝托之。
边白中黄,大柴胡、小承气分转重下之。
白胎亦有死症者,即水来克火之贼邪也。
其温病热病,实由火烁金伤,元阴告匮。
剧症脏气安危皆关验,舌虚实寒热之机,一一分别图论于下。
摘自《徐灵胎医学全书》舌黄总论黄胎者,里证也。
伤寒初病无此邪,系少阳亦无此舌,直至阳明腑实,胃中火盛,或邪遏胃虚,土气洋溢,均能见此。
有微黄不滑,有深黄胎尚滑,甚则干黄、焦黄也。
种种不同,当分轻重治之。
夫微黄不滑者,火初入胃,宜清解,栀子汤主之;深黄胎尚滑者,乃邪郁胃虚,热迫于胃,而土气洋溢也,宜汗解,葛根解肌汤;千黄邪虽外解,火实内炽,宜白虎汤;焦黄土燥火炎,阴液告竭,宜急下,调胃承气汤;若湿热发黄,则目黄如金,身黄如橘,茵陈蒿汤分利之。
徐灵胎先生传
徐灵胎先生传袁枚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天子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
天子召入都,命视蒋公疾。
先生奏疾不可治。
上嘉其朴.诚,欲留在京师效力。
先生乞归田里,上许之。
后二十年,上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
先生已有七十九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乃率其子爔载楄柎以行,果至都三日而卒。
天子惋惜之,赐帑金,命爔扶榇以归。
呜呼!先生以吴下一诸生,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徵,巡抚司道到门速驾,闻者皆惊且羡,以为希世之荣。
余,旧史官也,与先生有抚尘之好,急思采其奇方异术,奋笔书之,以垂.医鉴而活苍生,仓猝不可得。
今秋访爔於吴江,得其《自述》《纪略》,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
译文: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生病,乾隆皇帝求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先推荐吴江的徐灵胎。
乾隆皇帝召他到京师,叫他诊视蒋公的疾病。
徐先生奏告疾病不能治疗。
皇帝嘉奖他敦厚诚实,想留他在京师效劳。
先生请求归故乡,皇帝批准他的请求。
二十年后,皇帝因中贵人有病,第二次征召他到京师。
先生已经七十九岁,自己知道衰老了,不一定能活着回家,于是带领他的儿子徐燨装载灵床上路,果真到京师三天就死去。
乾隆皇帝对他的死很可惜,赏赐皇库的金帛,叫徐燨扶棺回乡。
啊!先生凭吴江一书生的身份,两次受到圣上专车的征聘,巡抚大人登门迎请,听到的人都惊奇且羡慕,认为是世上少有的荣誉。
我是旧史官,跟徐先生有深厚的友情,迫切想采集他的奇方异术,挥笔书写,以便传下医鉴而救助百姓,匆忙之间不能实现。
今年秋天到吴江拜访徐燨,得到先生的《自述》《纪略》,又向能道说先生事迹的吴江人咨询,给他立传。
1、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
文华殿:清宫殿名。
大学士:官名。
统帅百官,赞理国事。
蒋文恪:指蒋溥,字质甫,江苏常熟人。
文恪是其谥号。
2、天子访海内名医。
海内:国内;天下。
3、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
大司寇:刑部尚书的别称,主管刑狱。
秦公:指秦蕙田,字树峰,江苏无锡人。
精于颐养的清代名医徐灵胎(三)
故徐 氏告诫 医生不要 随便开 《 人参论 》 一文 , 收录在《 医学源流论》 这部 济条件较差 ,
患 名 著 之 中 。当 时 所 使 用 的都 是 野 山参 , 价 处人 参 之类 的贵 药 , 者 也 绝 不 可 追 求 服
钱 极 其 昂贵 ,富 贵人 家 尚且 可 以买 得 起 , 用 人 参 之 类 的贵 药 。 现 了他 那 种 爱 惜 民 体
徐 中 等 以下 的 人 家 往 往 为 购 买 此 药 而 弄 得 力 与 爱 惜 民命 的仁 爱 思 想 。 氏 的这 类论
美 国医学 专 家 推荐 用 走路 自测 健 康状 况 的公 式— — 如 果你 能 在 l分 钟 内走 完 1 里 , 明健 康状 况 良好 ; 果能 在 O 公 说 如 2分 钟 内走完 2 里 , 明健康 状况 优 秀 ; 果能 在3 分 钟 内走 完3 O 公 说 如 O 公里 , 么你 的身体 状 况则 与青 壮 年小 伙子 一样 棒 。 那
维普资讯
精于颐养的清代各医徐灵胎( 三)
文/ 贻谋 ( 南 中 医药 大 学教 授 ) 周 湖
上 文 介 绍 了 徐 灵 胎 通 过 刻 苦 自学 成 倾 家 荡 产 。 而 人 参 的效 果 是 否 与价 钱 成 然
为 名 医 的事 迹 。下 面接 着 谈 第 四点 : 氏 正 比呢 ? 徐 氏 明确 指 出 :人 参 用 之 而 当 。 徐 ‘ “ 反 对 滥 服 补 药 。社 会 上 有 许 多 人 迷 信 补 实 能 补 养 元 气 , 救 危 险 ” 若 用 之 不 当 , 拯 ; 药 , 欢 服食 , 种风气 , 喜 此 自古 而 然 , 非 则 “ 邪气 尽 行 补 住 。 者 邪 气 永 不 复 出 。 并 将 轻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摘录五:“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非博不能通。必精而后能明其理,必博而 后能通其变。”
这段话强调了医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医学是一门既需要精深理论 知识又需要广泛实践经验的学科。医者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在临床 实践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 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摘录四:“医道同源,理无二致。然必分经析络,审症求因,乃可得其要领。”
这句话强调了医学理论的一致性和实践中的差异性。虽然医学理论在本质上是 统一的,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个体差异和病情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医者需 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分经析络、审症 求因成为了医者必备的技能和方法。
谢谢观看
摘录一:“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这段话强调了医者应具备的医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医学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 种人文关怀。医者需要用心去感受病人的痛苦,用智慧去诊断疾病,用情感去 关爱患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良医。
摘录二:“病有标本,治有缓急。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 行。”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让我们 了解了徐灵胎的医学思想和医术,更让我们对生命和医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 识。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深深的启发和感悟。
目录分析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目录分析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是一部汇集了中国明清两代众多名医医 学著作的珍贵全集。本书不仅展示了明清时期医学的繁荣与发展,更是对古代 医学知识的系统整理与传承。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医 学领域的广泛涉猎和深入探索。
总体而言,《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的目录结构既全面又深入, 不仅涵盖了医学的各个领域,还展示了古代医学的繁荣与成就。通过对其目录 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医学的发展状况,也为现代医学的研究 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洄溪灵胎徐大椿
洄溪灵胎徐大椿
王翰昶
【期刊名称】《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年(卷),期】2015(000)012
【摘要】清代名医徐灵胎自幼聪颖过人,潇洒倜傥。
他20岁中秀才,熟读五经。
他曾在一次岁考试卷上题诗:"徐郎不是池中物,肯共凡鳞逐队游。
"成年后,几个弟弟先后病死,他父亲也哀伤过度而死,几年之内,家中丧事不断,最后仅剩他独奉老母。
于是他发愤弃儒攻医,博览医书,深究医理,成一代名医。
医界素重师承,有"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说法,而徐灵胎全凭自学,卓然名家。
【总页数】1页(P53)
【作者】王翰昶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徐灵胎《洄溪医案》特色验案方剂浅析 [J], 王子川;徐世杰
2.闲游之乐与警世之谈——徐灵胎及其《洄溪道情》 [J], 车振华
3.论徐灵胎“治病必分经络脏腑”思想及其在《洄溪医案》中的运用 [J], 徐亚兰;鲍晓东
4.从《洄溪医案》探析徐灵胎对急危重症的诊疗 [J], 张文平;秦玉龙
5.洄溪灵胎徐大椿 [J], 王翰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德行善:【清代名医徐灵胎】后人徐木兰奉献祖传三百余年秘方
医德行善:【清代名医徐灵胎】后人徐木兰奉献祖传三百余年秘方传统中医徐木兰明医后人徐木兰愧对同胞,愧对先祖,智拙福薄,继承祖业十八载,对百姓无所意义,自感惭愧,今在此将徐氏家遗三百余年临床简便医寿保元调身根本之道,公布于世、奉献人类。
供中医同仁参考,百姓自救调身。
当今社会,百姓失去传统中医四、五代人,对医祖智慧一无所知,所谓疑难杂症、百姓生活严重偏离了自然规律,长期积累了身体障碍,造成种种疾病。
殊不知大道至简:饿了吃饭、口干了喝水、吃千吃万、不如吃粥吃饭、吃白饭长白肉的大道理; 身体垃圾少了。
病就不生了。
人类的牙齿与素食动物大象、牛、羊、马同类,非要违背自然规律,把人类改变成食肉兽,把胃肠当成动物尸体的墓穴,油腻甘肥,大量补盈,从何谈健康长寿?观大象、牛、羊、马遵照自然规律,简单吃草,力大无穷,有疾病吗?这就是天道,这就是天理。
道是人们所共同遵循的正路、顺天意、合人心、坦平正直、使人改恶迁善。
《华严经》: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断除疑网出爱河、开示涅槃无上道。
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天灾不断,同胞们该醒悟了!人生最大的财富即是生命、健康。
我们应该回到古人时代向先祖取经学会自救调身之道。
救救地球人类吧!人类胡乱砍伐森林、随意浪费地球资源,使地球造成严重平衡失调,造成多大的深重灾难:泥沙石流泛滥、水灾、地震、海啸、飓风、冰灾、天降灾难,人类是无法拯救的,唯一的办法只有从根本去拯救人类的心态,就可拯救我们地球人类。
现代人:嗜酒不顾身体、好色不顾有病、贪财不顾亲人、斗气不顾性命。
皮包骨肉并污秽;强作妖娆诳惑人;千古英雄多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快乐不可过度,欲望不可放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欲望寡心清净,便可顶天立地。
知足之人,贫贱也是快乐;不知足之人,富贵也很忧愁。
世人贪求数满终会消耗散尽。
求之有道、得知有命,是求是益于得也。
中医同仁们:要有怜恤病人之心。
大夫可以拯救病人,病患也可以拯救大夫。
徐灵胎先生墓重修记
徐灵胎先生墓重修记
蒯伟勇
清代名医徐灵胎所从事的医学活动和取得的成就,一直为后世人们称颂,是晚学医者学习的楷模。
为了缅怀先贤的功绩,吴江县文教局于一九八四年春在八圻乡凌益村外的乌金浜畔的徐灵胎墓地原址重修徐墓;同年冬,又树《徐灵胎先生墓重修记》石碑一块,高一百五十厘米、宽七十厘米,以资纪念。
碑文由笔者撰文,著名书法家沙曼翁书写,吴江县政协委员方耀明刻石。
内容如下:徐灵胎先生(公元一六九三年—一七七一年),名大椿,原名大业,晚号洄溪,江苏吴江人。
天资聪敏,幼承庭训、功读经史,以家人多病,遂研习医学。
上溯灵素源流,下沿汉唐支派,广求博采,造诣日深,名扬遐迩。
曾二度奉旨进京,为太医院供奉。
晚年造福桑梓,著书立说,有徐氏医书八种行于世。
乾隆三十六年冬卒于京师,翌年归葬于吴县越来溪之牒字圩。
乾隆五十七年三月迁葬于吾邑八坼大兢字圩新阡,占地六亩,松柏成荫。
一九六二年,吴江县文教局曾于整修植碑。
文革期间,徐墓遭劫,树木,牌坊荡然无遗,墓地仅存九分。
一九八四年,吴江县文教局复重修,加高封土,墓地扩为二亩,四周植树,重建牌坊及石碑,籍以缅怀先贤云。
附:《徐灵胎先生墓重修记》石碑拓片影印。
徐灵胎与《洄溪医案》(一)
在 回阳 救 阴挽 救 元气 的治疗 中, 氏明确 指 出亡 阴 徐
明确 指 出: 盖亡 阳亡 阴 , 似 而实 不 同, 则脉微 , “ 相 一 汗冷
‘ 痰 病 徐 水利 、 音乐 、 章 , 精 岐黄 。据刘 洋 主编 的 《 灵 胎 医 亡 阳辨 证及 用药 的要 点 。如在‘ 喘亡 阴 ” 案 中, 氏 辞 尤 徐 迄 13 9 5年 上海 世 界书 局 出版 《 注 古方 新解》 2 9年 如膏 , 增 ,0 手足 厥逆 而舌 润 。一则 脉 洪 , 汗热 不 黏 , 足温 和 手
或 经 经释 卷 。 0岁 时 , 山大 瘦 ‘ 者 数万人 ”徐 氏前 过诊 脉和 察形 证来 鉴别 元气 之存 亡 。如脉 微 、 浮大 中 二 4 昆 死 ,
往视 之 , 人 无算 , 震 江南 , 救 名 至此 , 氏独特 的 医疗 风 空 , 徐 脉绝 等 皆为元气 欲 竭之 象 。两 目直视 、 肢冷 汗 出 、 遗
不 时至今 日, 有 重要 的临 床参考 价值 。 仍 父 命 学习 水利 之 术 。后 因 兄弟 几 个 为庸 医 所 误而 相 继 实 , 尚奇 方 ,
谢 世 , 发愤 学医 ,0岁 时 改习医 学 。 3 , 成 ( 21 重元 气存 亡 遂 2 至 5岁 撰 傩 .
《 溪 医 案》 洄 中所 列 案例 , 要 是通 主
7 9岁 。
附子 进之 , 阳之后 再 处 以清 暑养 阴之 方 。 回
徐 氏一 生 著述等 身 , 内容 涉及 医学 、 文地 志 、 工 天 河 学 全 书》 计 , 统 自清 雍 正五 年(7 7 ̄ : 《 经 经释》 , 12)1: 难 JU t 始 间流传 标注 为徐 氏著 作有 5 6种 , 书 9种 , 计 6 丛 共 5种 。 8种 , 即 《 经 经 释》(7 7 、神 农 经 本 草经 百种 录》 难 12) 《 类 方》(79 、 兰 台轨 范 (7 4 《 疾 刍 言》(7 7 、 15 ) 《 16) 慎 16 )
精于颐养的清代名医徐灵胎(一)
久” “ ;君子安而不忘危 , 而不忘亡 , 存 治而 《 子》 “ 孟 说 富贵不 能淫 , 贫贱不 能移 , 威武 不忘乱 ,是 以身安 而国家 可保 也” “ ;仁者 不 能屈 ” “ .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 “ .老吾 老 .
马 桶 是排 泄脏 物 的通 道 , 是 我 们每 天必 须 使 用 的 东 西 。 如 果 不 掌 握 正 确 的使 用 和 清洗 方 法 , 也 它就 很 有 可 能 成 为 产 生 疾 病 的 罪魁 祸 首 。
养 , 生 有 术 , 德 高 艺 精 , 受 广 大 患 者 书 成 了历 代 学 童 的必 读 教 材 。 灵 胎 对 此 摄 且 备 徐 称 赞 , 而 始 终 精 神 焕 发 , 心 俱 健 , 终 书更 是读得滚瓜烂熟 , 因 身 最 倒背如流 。 他对《 大 享 年 7 岁 , 在 当 时 来 说 , 要 算 高 寿 者 学 》 9 这 就 所倡导的“ 正心诚 意” “ ,修身 、 齐家 、 治 了 。 于 徐 氏在 摄 生 颐 养 方 面 的诀 窍 和卓 国 、 天下” 关 平 之说 ; 中庸 》 《 所说 “ 博学 之 , 审
名 大 业 , 胎 乃 其 字 ( 乾 隆 皇 帝 喜 欢 称 “ 灵 因 乐天知命 , 故不 忧 , 安土敦乎 仁 , 故能爱
呼其 字号 , 以字行 ) 晚年号 洄溪 老人 。 等等 , 故 , 无不 口诵心惟 , 复琢磨 体会 。 反
江 苏 吴 江 人 , 代 著 名 医学 家 。 小 业 儒 . 清 从 徐 氏 曾历 时 2 多 年 深 入 钻 研 老 子 的 O
是 可以抵得 上 家财万贯的“ ? 第三是指 富”
徐 步而行 , 这对 养 生更是 必要 的 。众所周 知, 步行 可使 血脉通 畅 , 气和平 , 心 有利于
徐灵胎与《洄溪医案》(二)
经 络、 中毒火 、 注 、 胎 流 腿痈 等多种 疑难杂症 : 消渴属 热痰 学源流论》 静 、 慎疾刍言》 《 、 医贯砭》 《 、 难经经释》 中均有 明
确 的论述 。徐 氏医案是其学术 思想 的生动体现 , 若结合徐 氏其他著作分析医案 , 更能加深理解 。
玉膏治 吐血 , 须用 参须 、 鲜生 地黄 打汁 ; 内晒 太 阳治畏 室
断、 分类 , 独到 的辨证经验 , 治病方法 , 效的方药 , 有 疑难病
症的处理以及操作技术。 徐灵胎认为治病只用汤剂不能尽
病, 主张综合 治疗 。如采用药物 内服 结合外治 、 针灸 、 按摩 等方法 , 成功 治愈恶风 、 周痹 、 小便 癃 闭、 失魂 、 饮癖 、 留 瘀 凝 结 , 以清火 消痰 , 中开 胃; 治 和 治肠红证重 用 白茅 根 : 琼
而诸症之 中, 又各有数症, 各有定名, 各有主方。 (医学源 ”
流论 ・ 药误 不即死论) 认 为: 凡古圣定病之名 , ) ) “ 必指其 实。
则其 病属风 可知。既为风病 , 则主 病之方 , 必以 日: 此瘀血留经络 也。 因谓余子曦日: 此怪病也 。 广求治法 以 名 日中风 ,
治风 为本 。故仲 景侯 氏黑散 、 引汤、 己地黄 汤, 风 防 及唐人 大小续命 等方, 皆多用风药 , 因症增减 。盖 以风入 经络 , 而
想尽 办法; 面对 成功 , 心感谢 病人 的信任 及 为 自己提供 衷 “ 须尽我之技 而后奏功” 的机 会。 徐灵胎这种对 病人 极 富同 情 心、 贫 困者伸 出援手 、 于攻克 疑难 重症的 高尚 医德 对 敢 和敬业精神 , 至今仍值得我们学 习。
2 结合徐 氏其他著作学 习 21 结合徐 氏 医论加深理 解 . 徐 灵胎 的学术 思想在 《 医
徐灵胎医贯砭译文
徐灵胎医贯砭译文
摘要:
1.徐灵胎的生平和成就
2.徐灵胎对医学的贡献
3.徐灵胎的著作及其影响
4.徐灵胎医贯砭译文的意义
正文:
徐灵胎,字秋石,号灵胎,是我国清朝著名的医学家。
他生于清朝乾隆年间,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徐灵胎逐渐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江南三大名医”之一。
徐灵胎对医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古典医学典籍的研究、疾病防治以及医学教育等方面。
他精通中医经典,擅长运用古法医术,尤其擅长内科、外科和针灸等。
徐灵胎热衷于传承和推广医学知识,致力于培养医学人才,曾创立了“徐氏医馆”,传授医学知识,救治民众。
徐灵胎的著作颇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徐灵胎医贯砭译文》。
这部书是对古典医学名著《医贯砭》的注释和翻译,书中对《医贯砭》的原文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加入了许多徐灵胎自己的见解和实践经验。
这部著作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被誉为医学经典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灵胎医贯砭译文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古典医学著作的传承和发扬,还在
于它为后世医学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医学研究者可以了解到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古代医学家的治疗经验和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医学水平。
此外,徐灵胎医贯砭译文还对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中西医结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总之,徐灵胎是我国医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生平成就、对医学的贡献以及著作《徐灵胎医贯砭译文》都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谈徐灵胎_用药如用兵论_兵法思想特色
宜深讲 ,药之效不效 ,全在乎此”“方虽中病 ,而服之不 体攻不可过 ,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 ,衰敝之日不
得其法 ,则非特无功 ,而反有害” 。 此番理论告诉人 可穷民力也 。 实邪之伤攻不可缓 ,用峻厉之药而以常
们 ,临证须了解方药性能 ,进退有度 ,用药须慎重考 药和之 ,富强之国可以振威武也 。”由此可见病虽千
[5]南劲松 ,邱智东 .双参片中人参皂苷 Rb1 、Rg1 、Re 含量测定 [J] .吉林中医药 ,2008 ,28(9) :679-680 .
[6]雷艳红 .痛风止痛胶囊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J] .吉林 中医药 ,2008 ,28(3) :221-222 .
参考文献 :
[1]丰加涛 ,金郁 ,王金成 ,等 .基于定量指纹图谱技术的中药
源流论枠中就列出了“躯壳经络脏腑论”“表里上下论” 也 ,神施鬼设 ,斩关夺隘 ,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降 ,诸
“寒热虚实真假论”“内伤外感论”等篇章来说明疾病 岐黄家 ,目瞠心骇 ,帖帖慑服 ,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
的辨证有分经络脏腑 ,寒热虚实 ,内外真假 ,就像现代
徐氏不但对用药之变了如指掌 ,其对于治疗方法
财 。 因此用药得当 ,自能拯危救难 ,用不得法 ,则会助 “然后奇症当前 ,皆有治法 ,变化无穷”“煎药之法 ,最
2010 年 6 月第 30 卷第 6 期 Jili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0 Vol .30 No .6 · 54 1 ·
综上所述 ,徐灵胎作为医者 ,耕耘杏林 ,博览群
知用兵矣 ;将不通九变之利 ,虽知地形 ,不能得地之利 书 ,又能于医理和兵法中 ,融会贯通 ,故艺精技绝 。 他
徐灵胎医书全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徐灵胎医书全集》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病有新久深浅之分,治有急缓轻重之异。故治病必先察其新久深浅,而后可以 处方用药。
病有标本缓急之分,治有先后主次之异。故治病必先明其标本缓急,而后可以 处方用药。
某患者头痛发热,脉浮紧数,按之无力。余诊为风寒外感证。投以麻黄汤加减 治疗,三剂而愈。此例病属实证风热外感所致。
某患者腹胀如鼓,饮食不下,大便秘结数日一行。余诊为阳明腑实证。投以大 承气汤加减治疗,五剂而愈。此例病属实证胃肠实热所致。
子和之书,盖得于仲景之旨,而施之于医者也。其于攻法、下法、刺法、砭法 皆有独到之处,诚为医家之奇才。然其书多用古字古义,非深于经者不能解也。
丹溪之书,盖得于子和之旨,而施之于医者也。其于养阴、补土、治痰皆有发 明,诚为医家之巨匠。然其书多用古字古义,非深于经者不能解也。
嘉言之书,盖得于丹溪之旨,而施之于医者也。其于气运、三焦、湿热皆有独 到之处,诚为医家之高人。然其书多用古字古义,非深于经者不能解也。
徐灵胎的医书写作也非常精彩。他的文字简练、清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医 的原理和机制。读起来非常流畅,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徐灵胎医书全集》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中医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徐灵胎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也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徐灵胎医书全集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认为
理论
医学
方面
清代名医徐灵胎[精品]
清代名医徐灵胎[精品]清代名医徐灵胎费原子徐灵胎(公元1693—1771年),名大椿,江苏吴江县人,因晚年隐居于洄溪,晚号洄溪老人。
清乾隆二十六年,奉诏进京时,清高宗谕旨称其字,嗣后送以字行世。
康熙三十二年,徐灵胎出生于吴江西城下塘的毓瑞堂。
他自幼天资灵敏,好学不辍,对于天文,历算史地,音律兵法等靡不知晓,长辈们对他寄予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愿望。
但他却淡于功名利禄,致力实学,又痛感家人多疾,两个弟弟相继夭亡,父亲终年医药不绝,加上愤于当时瘟病流行,庸医误治,百姓涂炭,于是他悉心研究医学,最后选择了一条以医济世的道路。
徐灵胎的治学原则是既重视理论研究,又重视实践经验。
他认为研究医学必须从源到流,“上追《灵》《素》根源,下沿汉唐支脉”,唯有广求博采,扬长避短,才不致陷于窠臼,步入偏见。
因此,他对治病,不愿苟目流俗,邀射名利,而是针对病情,辩证施治,并注重理法方药的协同一致。
徐灵胎悉心医术,朝夕钻研,废寝忘食,其呕心沥血的程度,真如他在诗中描述的那样:“终日遑遑,总没有一时闲荡,严冬雪夜,拥被驼棉,直读到鸡声三唱。
到夏日蚊多,还要隔帐停灯映末光,只今日目暗神衰,还不肯把笔儿轻放。
”徐灵胎共阅书几十万卷,终于胸有实获,医业日臻清纯,他屡起沉疴,声誉鹊起,噪声于大江南北,四方求诊者纷至沓来,门庭若市。
如张雨村的小孩生下来无皮,将弃之,灵胎命以糯米作纷,糁其体,裹以绢,埋入土中,出其头,饮以乳,两昼夜而皮生。
同族龙友侄女正逢生产,二日而不下,灵胎视之,见浆水已涸,产妇疲极不能生,而接生婆还令其用力迸。
灵胎云:“此试胎也,尚未产,勿强之,一月后必顺产,且生男。
”众人皆惊骇哗然,灵胎以养血安胎方治之,一服而安,卧越一月果如其言。
问其故,灵胎云:“凡胎旺而有风寒劳碌等感动,则胎坠下如欲生之象,安之则愈,若用强力则胎浆破而胎不能安,诊其脉象旺而月份未足,故知不产,今已摇动,故知将来产时易脱,左脉旺盛,故知男胎也。
”去东山访友途中,灵胎遇一人拦道呼救:“家人病死已三日,将入棺,忽见口唇微动,闻先生有起死还生之术,恳请救之。
徐灵胎先生传
徐灵胎先生传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串病,天子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
天子召入都,命视蒋公疾。
先生奏疾不可治。
上嘉其朴诚,欲留在京师效力。
先生乞归田里,上许之。
后二十年,上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
先生已有七十九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乃率其子火羲载木扁木付以行,果至都三日而卒。
天子惋惜之,赐帑金,命火羲扶榇以归。
呜呼~先生以吴下一诸生,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徵,巡抚司道到门速驾,闻都皆惊且羡,以为希世之荣。
余,旧史也,与先生有抚尘之好,急思采其奇方异术,奋笔书之,以垂医鉴而活苍生,仓猝不可得。
今秋访火羲於吴江,得其《自述》、《纪略》,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
传曰:先生名大椿,字灵胎,晚自号洄溪老人。
家本望族。
祖金九,康熙十八年鸿词科翰林,纂修《明史》。
先生生有异禀,聪强过人。
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於医。
每视人疾,穿穴膏肓,能呼肺腑与之作语。
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诸岐黄家目忄堂心骇,帖帖折服,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芦墟迮(zé)耕石卧病,六日不食不言,目炯(jiǒng)炯(jiǒng)直视。
先生曰:“此阴阳相搏证也。
”先投一剂,须臾目瞑能言;再饮以汤,竟跃然起。
口昔曰:“余病危时,有红黑二人缠绕作祟,忽见黑人为雷震死,顷之,经人又为白虎衔去,是何祥也,”先生笑曰:“雷震者,余所投出附子霹雳散也;白虎者,余所投天生白虎汤也。
”迮惊,以为神。
张雨村儿生无皮,见者欲哎,将弃之。
先生命以糯米作粉,糁其体,裹以绢,埋之土中,出其头,饮以乳,两尽夜而皮生。
任氏妇患风痹,两股如针刺。
先生命作厚褥,遗强有力老妪抱持之,戒曰:“任其颠扑叫号,不许放松,以汗出为度。
如其言,勿药而愈。
有拳师某,与人角伎,当胸受伤,气绝口闭。
先生命覆卧之,奋拳击尻三下,遂吐黑血数升而愈。
先生长身广颡,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一望而知为奇男子。
徐灵胎诊病轶事
思其 病 , 总觉 诊察 匆忙 , 深恐有 很快 就神 志清 醒能说 话 了 。 误 。于 是 , 重 返病 家 , 此 时药 还
原来 她 丈 夫 患 有 梅 毒 , 传 染 了
经过 , 认 真 地 切 了脉 , 最 后 得
子 霹雳散 , 黑 人属 阴 , 首 先 将
是我 用 的天 生 白虎 汤 , 红 人 属 阳, 然 后 将 阳 邪祛 散 了 , 因此 ,
亲 下诏 书 , 命 他 赴 京 都 为蒋 文 留他 在 太 医院供 职 , 可 他 没 有 阴邪 褪 散 了 。 白虎衔 红 人 。 就
去, 我 不 知 道 这是 凶还 是 吉 的
预兆。” 徐 灵 胎 笑着 说 : “ 刚 才
出现 雷击 黑 人 , 就 是 我 用 的 附
江 苏 吴 县 徐 灵胎 。于 是 , 皇 帝 恪治 病 。徐 灵胎 仔 细地 观察 了 接 受 ,请 求 准许 他 回 到 家 乡 , 病 人 的气 色 形 态 , 询 问 了发 病 乾 隆也 就 同意 了 。
魏 长 春是 浙江名 医。某年
育, 已更 换 数 人 。现 在 的这 个
春 季 , 慈 溪 盛 行 流 行 性 脑 脊 髓
膜炎 ( 流脑) , 有 一 个 姓 秦 的病 人 头痛 昏厥 , 不能 言语 , 急邀 魏 长 春 出诊 。魏长 春见他 肌肤 灼
魏 长 春 纠 误
◎常宇 李蔓荻
吴县卢墟地区 , 有个 姓 迮 身体 恢 复 平 衡 , 你 的 病很 快 痊
( 摘 自《 古 今 中 医 药 趣 话 》 武
徐灵胎《慎疾刍言》急难重症学术思想剖析
【 摘要】 《 慎疾刍言》 为清代名 医徐灵胎晚年所著 , 有论文十九篇 。 计 徐氏针对当时医界流弊 , 痛下针砭 , 以期
医家谨慎治疗。本文在简介该书的基础上, 剖析其有关 中风等急难重症 、 因人制宜及 治法方药等学术思 想。
阴; 阴独 盛 者 , 益其 阳 。 而 , 证 “ 当 然 临 阴盛 者 十 之 一 二 , 盛 者十 阳 之 八 九 ” 并 且 , 人 虽 常 见 头 热 、 聋 、 赤 及 便 燥 等 阳症 , 。 老 耳 面 也不 当 独 补 阴 , 宜 清火 以保 其 阴 。 而 因此 , 者 为 老人 立 方 , 论 有 病 医 不
【 关键词 】 徐灵胎
《 慎疾刍言》 急难 重症
因人制宜
治法方药
风 火 之 嗽 也 。 又嗽 药 中多 用 桔 梗 , 梗 升 提 , 桔 汤 中 用 之 以载 桔 甘 甘草上行 , 治少 阴之 喉 痛 , 治 嗽 宜 清 降之 法 非 宜 , 者 往往 令 与 服 人 气 逆 痰 升 不得 着 枕 。 凡 用 药 当深 知 其 性 而 屡试 屡验 , 可对 故 方
颇丰 , 此外 尚有 《 难经经释》 《 、 医学源流论》 《 、 神农本草经百种
徐 氏论吐血 , 为“ 认 因伤风咳嗽而起者 , 十之七八 ; 因虚劳伤 损而起者 , 十之一二” 。而“ 医者概以熟地 、 人参 、 麦冬 、 五味等滋 补酸敛之药 , 将风火痰瘀俱收拾肺管 , 令其咳嗽不止 , 元气震动, 津液化痰……几风寒补住 , 必成痨病” 。因此 , 提出吐血而嗽者, 当清肺 降气 , 略进 补阴之 品; 其不嗽者 , 喉中之络破 , 乃 故血从络 出, 临证 当只取补络之药 以填损处 , 自可除根 , 即不服药 , 亦能
中医四大家的优劣对比(徐灵胎)
中医四大家的优劣对比(徐灵胎)
医道已经衰落很久了。
明朝的时候有医学四大家之说,指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四人,称他们为千古医宗大师。
这真是无知妄谈啊。
张仲景老先生,真是千古集大成之圣人,就像是儒家的孔子。
刘河间、李东垣,不过是一偏之家。
朱丹溪不过是斟酌诸家之言,而调停取舍,降低了学习中医入门的门坎。
这就是世俗人眼中的名医了。
三个人对于仲景来说,未能望见万一,乃跻而与之并称,岂非绝倒?
如扁鹊、仓公、王叔和、孙思邈辈,则实有师承,各操绝技,然亦仅成一家之言,就像儒家汉唐诸子之流,也断断不可与孔子并列,更何况上面三个人呢?
对于三人的高下,刘河间专崇《内经》,而实不能得其精义;朱丹溪平易浅近,未睹本原;至于李东垣专理脾胃之说,纯用升提香燥,意见偏而方法乱,贻误后人,与仲景正相反。
后世的人颇为推崇他的学说,都是由于世人对于真正的医理不明了,所以被他所迷惑了。
更可怕的是,众人以为仲景有《伤寒论》一书,则认为他专明伤寒,《金匮要略》则认为不可靠,不能根据它治病,这样的说法真是荒唐更甚。
吾不是故意想要看轻那三个人。
如果他们的学说盛行则天下惟知三子之绪余,而不深求仲景之学,则仲景延续先圣之法,从此日衰。
而天下万世,夭扎载途,其害不少,故当亟正之也。
伤寒论类方作者:徐灵胎
伤寒论类方作者:徐灵胎伤寒论类方作者:徐灵胎朝代:清时间:公元1759年《伤寒类方》,伤寒著作。
不分卷。
徐大椿编释。
书成于1759年。
徐氏研究《伤寒论》不以六经分类,他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
”遂将《伤寒论》中113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理中汤及杂方共十二类,每类先论主方条文,次以同类方条文附述于后,再次附注文并方药加减。
末载六经脉证及别证变证,条理比较清楚。
1949年后有影印本。
目录卷一桂枝汤类·一├─ 桂枝汤(一)├─ 桂枝加附子汤(二)├─ 桂枝加桂汤(三)├─ 桂枝去芍药汤(四)├─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五)├─ 桂枝加浓朴杏仁汤(六)├─ 小建中汤(七)├─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八)├─ 桂枝甘草汤(九)├─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十)├─ 桂枝麻黄各半汤(十一)├─ 桂枝二麻黄一汤(十二)├─ 桂枝二越婢一汤(十三)├─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十四)├─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十五)├─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十六)├─ 桂枝加葛根汤(十七)├─ 桂枝加芍药汤(十八)├─ 桂枝加大黄汤(十九)卷一麻黄汤类·二├─ 麻黄汤(一)├─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二)├─ 大青龙汤(三)├─ 小青龙汤(四)├─ 麻黄附子细辛汤(五)├─ 麻黄附子甘草汤(六)卷一葛根汤类·三├─ 葛根汤(一)├─ 葛根黄芩黄连汤(二)├─ 葛根加半夏汤(三)卷一柴胡汤类·四├─ 小柴胡汤(一)├─ 大柴胡汤(二)├─ 柴胡桂枝汤(三)├─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 柴胡桂枝干姜汤(五)├─ 柴胡加芒硝汤(六)卷二栀子汤类·五├─ 栀子豉汤(一)├─ 栀子甘草豉汤(二)├─ 栀子生姜豉汤(三)├─ 栀子干姜汤(四)├─ 栀子浓朴枳实汤(五)├─ 栀子檗皮汤(六)├─ 枳实栀子豉汤(七)卷二承气汤类·六├─ 大承气汤(一)├─ 小承气汤(二)├─ 调胃承气汤(三)├─ 桃核承气汤(四)├─ 抵当汤(五)├─ 抵当丸(六)├─ 十枣汤(七)├─ 大陷胸汤(八)├─ 大陷胸丸(九)├─ 小陷胸汤(十)├─ 白散(十一)├─ 麻仁丸(十二)卷三泻心汤类·七├─ 生姜泻心汤(一)├─ 甘草泻心汤(二)├─ 半夏泻心汤(三)├─ 大黄黄连泻心汤(四)├─ 附子泻心汤(五)├─ 黄连汤(六)├─ 黄芩汤(七)├─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八)├─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九)├─ 旋复代赭石汤(十)├─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十一)卷三白虎汤类·八├─ 白虎汤(一)├─ 白虎加人参汤(二)├─ 竹叶石膏汤(三)卷三五苓散类·九├─ 五苓散(一)├─ 猪苓汤(二)├─ 文蛤散(三)├─ 茯苓甘草汤(四)卷三四逆汤类·十├─ 四逆汤(一)├─ 四逆加人参汤(二)├─ 通脉四逆汤(三)├─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四)├─ 干姜附子汤(五)├─ 白通汤(六)├─ 白通加猪胆汁汤(七)├─ 茯苓四逆汤(八)├─ 四逆散(九)├─ 当归四逆汤(十)├─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十一)卷三理中汤类·十一├─ 理中丸(一)├─ 真武汤(二)├─ 附子汤(三)├─ 甘草附子汤(四)├─ 桂枝附子汤(五)├─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六)├─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七)├─ 芍药甘草附子汤(八)├─ 桂枝人参汤(九)卷四杂法方类·十二├─ 赤石脂禹余粮汤(一)├─ 炙甘草汤(二)├─ 甘草干姜汤(三)├─ 芍药甘草汤(四)├─ 茵陈蒿汤(五)├─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六)├─ 麻黄升麻汤(七)├─ 瓜蒂散(八)├─ 吴茱萸汤(九)├─ 黄连阿胶汤(十)├─ 桃花汤(十一)├─ 半夏散及汤(十二)├─ 猪肤汤(十三)├─ 甘草汤(十四)├─ 桔梗汤(十五)├─ 苦酒汤(十六)├─ 乌梅丸(十七)├─ 白头翁汤(十八)├─ 牡蛎泽泻散(十九)├─ 蜜煎导方(二十)├─ 猪胆汁方(二十一)├─ 烧KT散(二十二)卷四六经脉证├─ 别症变症(附∶刺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名医徐灵胎
费原子
徐灵胎(公元1693—1771年),名大椿,江苏吴江县人,因晚年隐居于洄溪,晚号洄溪老人。
清乾隆二十六年,奉诏进京时,清高宗谕旨称其字,嗣后送以字行世。
康熙三十二年,徐灵胎出生于吴江西城下塘的毓瑞堂。
他自幼天资灵敏,好学不辍,对于天文,历算史地,音律兵法等靡不知晓,长辈们对他寄予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愿望。
但他却淡于功名利禄,致力实学,又痛感家人多疾,两个弟弟相继夭亡,父亲终年医药不绝,加上愤于当时瘟病流行,庸医误治,百姓涂炭,于是他悉心研究医学,最后选择了一条以医济世的道路。
徐灵胎的治学原则是既重视理论研究,又重视实践经验。
他认为研究医学必须从源到流,“上追《灵》《素》根源,下沿汉唐支脉”,唯有广求博采,扬长避短,才不致陷于窠臼,步入偏见。
因此,他对治病,不愿苟目流俗,邀射名利,而是针对病情,辩证施治,并注重理法方药的协同一致。
徐灵胎悉心医术,朝夕钻研,废寝忘食,其呕心沥血的程度,真如他在诗中描述的那样:“终日遑遑,总没有一时闲荡,严冬雪夜,拥被驼棉,直读到鸡声三唱。
到夏日蚊多,还要隔帐停灯映末光,只今日目暗神衰,还不肯把笔儿轻放。
”徐灵胎共阅书几十万卷,终于胸有实获,医业日臻清纯,他屡起沉疴,声誉鹊起,噪声于大江南北,四方求诊者纷至沓来,门庭若市。
如张雨村的小孩生下来无皮,将弃之,灵胎命以糯米作纷,糁其体,裹以绢,埋入土中,出其头,饮以乳,两昼夜而皮生。
同族龙友侄女正逢生产,二日而不下,灵胎视之,见浆水已涸,产妇疲极不能生,而接生婆还令其用力迸。
灵胎云:“此试胎也,尚未产,勿强之,一月后必顺产,且生男。
”众人皆惊骇哗然,灵胎以养血安胎方治之,一服而安,卧越一月果如其言。
问其故,灵胎云:“凡胎旺而有风寒劳碌等感动,则胎坠下如欲生之象,安之则愈,若用强力则胎浆破而胎不能安,诊其脉象旺而月份未足,故知不产,今已摇动,故知将来产时易脱,左脉旺盛,故知男胎也。
”
去东山访友途中,灵胎遇一人拦道呼救:“家人病死已三日,将入棺,忽见口唇微动,闻先生有起死还生之术,恳请救之。
”灵胎诊脉毕,以为瘀血冲心,厥后不返,予黑神散两粒冷水化灌之,少顷即醒。
其余如熊季辉强壮时,灵胎一握臂就予知其早亡,此皆所谓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者。
(以上病例皆出自《洄溪医案》)。
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为徐灵胎立传时盛赞曰:“每观人疾,穿穴膏肓,能呼
脏腑与之作语,其用药也,神施鬼没,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降,诸歧黄家,目瞠心骇。
乾隆二十五年,清朝文华殿大学士蒋薄患重病,皇上诏访天下名医,刑部尚书秦蕙田首先推荐徐灵胎进京,其后,又多次为皇室成员看病。
清帝弘历佩服他的医道,挽留他在太医院任事。
徐灵胎婉言谢绝,医毕仍回家乡,为当地群众治病。
十年后,清帝再次诏他进京,当时他七十九岁,正患病在床,带病抵达京都时,自知归期不远,遂自拟墓联一副:“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坟。
”三天后,他还从容议论阴阳生死出入之理,半夜谈笑而逝,皇上深表惋惜,赠儒林郎,赐金归葬,翌年十月葬于吴县越来溪之牒字圩,后迁葬于吴江县八坼大镜圩,今吴江县八坼乡凌益村。
徐灵胎积数十年的医学经验,将古今学说融会贯通,知识渊博,思路独创,写下了许多著名医作,有《难经经释》、《兰台轨范》、《神农本草百种录》、《伤寒论类方》、《医贯砭》、《医学源流论》、《洄溪医案》等,简称:“徐氏医书八种”,是是非非,独具卓识,乾、嘉时期,江浙盛行其书,医家莫不奉为圭臬。
徐氏学说丰富了医学宝库,促进了祖国医学的发展,徐灵胎不愧为清朝杏林中才气横溢的一代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