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灵胎先生传
洄溪医案·清·徐灵胎
雄按:古云真中属实,类中多虚,其实不然。若其人素禀阳盛,过啖肥甘,积热酿痰,壅塞隧络,多患类中。治宜化痰清热,流利机关,自始至终,忌投补滞。徐氏谓宜于温补者不多见,洵阅历之言也。
伤 寒
苏州柴行倪姓,伤寒失下,昏不知人,气喘舌焦,已办后事矣。余时欲往扬州,泊舟桐涇桥河内,适当其门,晚欲登舟,其子哀泣求治。余曰:此乃大承气汤证也。不必加减,书方与之。戒之曰:一剂不下则更服,下即止。遂至扬。月余而返,其人已强健如故矣。古方之神效如此。凡古方与病及证俱对者,不必加减;若病同而证稍有异,则随证加减,其理甚明,而人不能用。若不当下者反下之,遂成结胸,以致闻者遂以下为戒。颠倒若此,总由不肯以仲景《伤寒论》潜心体认耳。
时 证
西塘倪福征,患时证,神昏脉数,不食不寝,医者谓其虚,投以六味等药。此方乃浙中医家,不论何病,必用之方也。遂粒米不得下咽,而烦热益甚,诸人束手。余诊之曰:热邪留于胃也。凡外感之邪,久必归阳明,邪重而有食,则结成燥矢,三承气主之;邪轻而无食,则凝为热痰,三泻心汤主之。乃以泻心汤加减,及消痰开胃之药,两剂而安。诸人以为神奇,不知此乃浅近之理,《伤寒论》具在,细读自明也。若更误治,则无生理矣。
外感停食
淮安大商杨秀伦,年七十四,外感停食。医者以年高素封,非补不纳。遂致闻饭气则呕,见人饭食辄叱曰:此等臭物,亏汝等如何吃下?不食不寝者匝月,惟以参汤续命而已。慕名来聘,余诊之曰:此病可治,但我所立方必不服,不服则必死。若徇君等意以立方亦死,不如竟不立也。群问:当用何药?余曰:非生大黄不可。众果大骇,有一人曰:姑俟先生定方再商。其意盖谓千里而至,不可不周全情面,俟药成而私弃之可也。余觉其意,煎成,亲至病人所强服,旁人皆惶恐无措,止服其半,是夜即气平得寝,并不泻。明日全服一剂,下宿垢少许,身益和。第三日侵晨,余卧书室中未起,闻外哗传云:老太爷在堂中扫地。余披衣起询,告者曰:老太爷久卧思起,欲亲来谢先生。出堂中,因果壳盈积,乃自用帚掠开,以便步履。旋入余卧所,久谈。早膳至,病者观食,自向碗内撮数粒嚼之,且曰:何以不臭?从此饮食渐进,精神如旧,群以为奇。余曰:伤食恶食,人所共知,去宿食则食自进,老少同法。今之医者,以老人停食不可消,止宜补中气,以待其自消,此等乱道,世反奉为金针,误人不知其几也。余之得有声淮扬者,以此。
663-洄溪医案
中医瑰宝苑洄溪医案清·徐灵胎著序袁简斋太史作《灵胎先生传》云:欲采其奇方异术,以垂医鉴,而活苍生。
因仓卒不可得,仅载迮耕石汪令闻数条,而语焉未详,余甚惜之。
今夏吕君慎■以《洄溪医案》钞本一卷寄赠,云得之徐氏及门金君复村者。
余读之如获鸿宝,虽秘本而方药不甚详,然其穿穴膏肓,神施鬼设之伎,足以垂予鉴而活苍生。
爰为编次,窃附高窥,用俟高明,梓以传世,余殷望焉。
咸丰五年岁次乙卯十月海昌后学王士雄中风封门金姓,早立门首,卒遇恶风,口眼歪邪,噤不能言。
医用人参、桂、附诸品,此近日时医治风证不祧之方也。
趣余视之,其形如尸,面赤气粗,目瞪脉大,处以祛风消痰清火之剂。
其家许以重赀,留数日。
余曰:我非行道之人,可货取也。
固请,余曰:与其误药以死,莫若服此三剂,醒而能食,不服药可也。
后月余,至余家拜谢。
问之,果服三剂而起,竟不敢服他药。
惟腿膝未健,手臂犹麻,为立膏方而全愈。
此正《内经》所谓虚邪贼风也,以辛热刚燥治之固非,以补阴滋腻治之亦谬,治以辛凉,佐以甘温,《内经》有明训也。
运使王公叙揆,自长芦罢官归里,每向余言,手足麻木而痰多。
余谓公体本丰腴,又善饮啖,痰流经脉,宜撙节为妙。
一日忽昏厥遗尿,口噤手拳,痰声如锯,皆属危证。
医者进参、附、熟地等药,煎成未服。
余诊其脉,洪大有力,面赤气粗,此乃痰火充实,诸窍皆闭,服参附立毙矣。
以小续命汤去桂附,加生军一钱,为末,假称他药纳之,恐旁人之疑骇也。
戚党莫不哗然,太夫人素信余,力主服余药。
三剂而有声,五剂而能言,然后以消痰养血之药调之,一月后步履如初。
张由巷刘松岑,素好饮,后结酒友数人,终年聚饮,余戒之不止。
时年才四十,除夕向店沽酒,秤银手振,秤坠而身亦仆地,口噤不知人,急扶归。
岁朝,遣人邀余,与以至宝丹数粒,嘱其勿服他药,恐医者知其酒客,又新纳宠,必用温补也。
初五至其家,竟未服药,诊其脉弦滑洪大,半身不遂,口强流涎,乃湿痰注经传腑之证。
余用豁痰驱湿之品调之,月余而起。
医德故事
历代名医医德故事历代名医医德故事中医的历史最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它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医的魅力与光辉并不仅仅来源于她神奇的疗效和独特的理论体系,还有就是历代中医大家们身上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医德!医德的发展是与医术一起发展,传承至今的。
纵观古今中医各家,大凡有所建树者,无一不是德艺双馨之医家,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医乃仁术,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捍卫着医道尊严!我们从以下五位相对具有代表性的医家中便能浅析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医德内涵。
唐代名医药王孙思邈不但热爱中医,而且喜好经史佛老之学。
他认为“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冤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何等高尚的医德,何等景仰的修为。
在孙思邈所言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他视患者如至亲的接诊态度。
我想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医学是一门救人的学问,医生是一个救人的职业,如果你不把患者视为至亲,那么你何以会竭尽全力地去进行救治而心底无私呢?其二,我们的收入来源于患者,从这个层面上理解,患者无疑堪称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衣食父母。
晋代名医葛洪鉴于以往“诸家各作备急,既不能穷诸病状,兼多珍贵之药,岂贫家野居所能立办”的情况,决心“率多易得之药,其不获已,须买之者,亦皆贱价草石,所在皆有”。
由此可见,葛洪作为一名医生是很关注贫困、低薪阶层人民的,能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从他们的经济利益出发,不辞劳苦,编著成《肘后备急方》,里面的方药物美价廉,文字朴实易懂,从现在的角度看也不失为一本家庭用药手册。
这种处处为方便贫苦患者着想的精神很值得我们赞许。
喻昌:对患者诚心、耐心,患者才会与你交心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有很多,医生为患者诊疗时诚心不足、耐心不够,而造成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生有戒备甚至敌对心理的情况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虽然患者有时在接受医生诊疗期间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和医生配合,但是明代名医喻昌认为,“然敬设诚致问,明告以如此则善,如彼则败,谁甘死亡,而不降心以从耶?”“此宜委屈开导,如对君父,未可飘然自外也。
徐灵胎先生墓重修记
徐灵胎先生墓重修记
蒯伟勇
清代名医徐灵胎所从事的医学活动和取得的成就,一直为后世人们称颂,是晚学医者学习的楷模。
为了缅怀先贤的功绩,吴江县文教局于一九八四年春在八圻乡凌益村外的乌金浜畔的徐灵胎墓地原址重修徐墓;同年冬,又树《徐灵胎先生墓重修记》石碑一块,高一百五十厘米、宽七十厘米,以资纪念。
碑文由笔者撰文,著名书法家沙曼翁书写,吴江县政协委员方耀明刻石。
内容如下:徐灵胎先生(公元一六九三年—一七七一年),名大椿,原名大业,晚号洄溪,江苏吴江人。
天资聪敏,幼承庭训、功读经史,以家人多病,遂研习医学。
上溯灵素源流,下沿汉唐支派,广求博采,造诣日深,名扬遐迩。
曾二度奉旨进京,为太医院供奉。
晚年造福桑梓,著书立说,有徐氏医书八种行于世。
乾隆三十六年冬卒于京师,翌年归葬于吴县越来溪之牒字圩。
乾隆五十七年三月迁葬于吾邑八坼大兢字圩新阡,占地六亩,松柏成荫。
一九六二年,吴江县文教局曾于整修植碑。
文革期间,徐墓遭劫,树木,牌坊荡然无遗,墓地仅存九分。
一九八四年,吴江县文教局复重修,加高封土,墓地扩为二亩,四周植树,重建牌坊及石碑,籍以缅怀先贤云。
附:《徐灵胎先生墓重修记》石碑拓片影印。
精于颐养的清代名医徐灵胎(一)
久” “ ;君子安而不忘危 , 而不忘亡 , 存 治而 《 子》 “ 孟 说 富贵不 能淫 , 贫贱不 能移 , 威武 不忘乱 ,是 以身安 而国家 可保 也” “ ;仁者 不 能屈 ” “ .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 “ .老吾 老 .
马 桶 是排 泄脏 物 的通 道 , 是 我 们每 天必 须 使 用 的 东 西 。 如 果 不 掌 握 正 确 的使 用 和 清洗 方 法 , 也 它就 很 有 可 能 成 为 产 生 疾 病 的 罪魁 祸 首 。
养 , 生 有 术 , 德 高 艺 精 , 受 广 大 患 者 书 成 了历 代 学 童 的必 读 教 材 。 灵 胎 对 此 摄 且 备 徐 称 赞 , 而 始 终 精 神 焕 发 , 心 俱 健 , 终 书更 是读得滚瓜烂熟 , 因 身 最 倒背如流 。 他对《 大 享 年 7 岁 , 在 当 时 来 说 , 要 算 高 寿 者 学 》 9 这 就 所倡导的“ 正心诚 意” “ ,修身 、 齐家 、 治 了 。 于 徐 氏在 摄 生 颐 养 方 面 的诀 窍 和卓 国 、 天下” 关 平 之说 ; 中庸 》 《 所说 “ 博学 之 , 审
名 大 业 , 胎 乃 其 字 ( 乾 隆 皇 帝 喜 欢 称 “ 灵 因 乐天知命 , 故不 忧 , 安土敦乎 仁 , 故能爱
呼其 字号 , 以字行 ) 晚年号 洄溪 老人 。 等等 , 故 , 无不 口诵心惟 , 复琢磨 体会 。 反
江 苏 吴 江 人 , 代 著 名 医学 家 。 小 业 儒 . 清 从 徐 氏 曾历 时 2 多 年 深 入 钻 研 老 子 的 O
是 可以抵得 上 家财万贯的“ ? 第三是指 富”
徐 步而行 , 这对 养 生更是 必要 的 。众所周 知, 步行 可使 血脉通 畅 , 气和平 , 心 有利于
徐灵胎
• 赞曰:“纪称德成而先,艺成而后。似乎德重而艺轻。不 知艺也者,德之精华也,德之不存,艺於何有?人但见先 生艺精伎绝,而不知其平素之事亲孝,与人忠,葬枯粟乏, 见羲心为,是据于德而后游於艺者也。宜其得心应手,驱 遗鬼神。呼呼!岂偶然哉。
• 赞文说,《礼记》称道:道德成就为首要,技艺成就是次 一等,这好像重视道德而轻视技艺。不知道技艺这东西, 乃是德行的精华啊。道德不存在,在技艺方面又有什么呢? 人们只看到先生精妙卓越的医拔,却不了解他平时奉养父 母十分孝顺,与朋友交往忠厚。施棺埋葬枯骨,拿出谷物 救济贫困,修桥铺路,见到义事必定会去做。这是立足于 德行,然后从事医技的学习啊。必然达到那种得心应手、 驱逐鬼神的程度啊!难道是偶然的吗?
• 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天子 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天子召 入都,命视蒋公疾。先生奏疾不可治。上嘉其朴诚, 欲留在京师效力。先生乞归田里,上许之。后二十 年,上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先生已有七十九 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乃率其子以行,果至都 三日而卒。天子惋惜之,赐帑金,命扶榇以归。呜 呼!先生以吴下一诸生,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征,巡 抚司道到门速驾,闻都皆惊且羡,以为希世之荣。 余,旧史也,与先生有抚尘之好,急思采其奇方异 术,奋笔书之,以垂医鉴而活苍生,仓猝不可得。 今秋访其子於吴江,得其《自述》、《纪略》,又 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
神、鬼,均名词作状语。 • 斩关夺隘(ài):攻克关口,夺取要塞。 喻用药神奇、无病不克。 • “瞠”。瞪眼直视的样子。 • 帖帖折服。 帖帖:服帖顺从的样子。 折服:即“慑服”。此
指敬服、佩服。
• 芦墟迮(zé)耕石卧病,六日不食不言,目炯(jiǒng)炯 (jiǒng)直视。先生曰:“此阴阳相搏证也。”先投一剂, 须臾目瞑能言;再曰:先生名大椿,字灵胎,晚自号洄溪老人。先生生有异 禀,聪强过人。每视人疾,穿穴膏肓,能呼肺腑与之作语。 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诸岐黄家目憆心骇,帖帖折服,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清代名医徐灵胎[精品]
清代名医徐灵胎[精品]清代名医徐灵胎费原子徐灵胎(公元1693—1771年),名大椿,江苏吴江县人,因晚年隐居于洄溪,晚号洄溪老人。
清乾隆二十六年,奉诏进京时,清高宗谕旨称其字,嗣后送以字行世。
康熙三十二年,徐灵胎出生于吴江西城下塘的毓瑞堂。
他自幼天资灵敏,好学不辍,对于天文,历算史地,音律兵法等靡不知晓,长辈们对他寄予读书做官,光宗耀祖的愿望。
但他却淡于功名利禄,致力实学,又痛感家人多疾,两个弟弟相继夭亡,父亲终年医药不绝,加上愤于当时瘟病流行,庸医误治,百姓涂炭,于是他悉心研究医学,最后选择了一条以医济世的道路。
徐灵胎的治学原则是既重视理论研究,又重视实践经验。
他认为研究医学必须从源到流,“上追《灵》《素》根源,下沿汉唐支脉”,唯有广求博采,扬长避短,才不致陷于窠臼,步入偏见。
因此,他对治病,不愿苟目流俗,邀射名利,而是针对病情,辩证施治,并注重理法方药的协同一致。
徐灵胎悉心医术,朝夕钻研,废寝忘食,其呕心沥血的程度,真如他在诗中描述的那样:“终日遑遑,总没有一时闲荡,严冬雪夜,拥被驼棉,直读到鸡声三唱。
到夏日蚊多,还要隔帐停灯映末光,只今日目暗神衰,还不肯把笔儿轻放。
”徐灵胎共阅书几十万卷,终于胸有实获,医业日臻清纯,他屡起沉疴,声誉鹊起,噪声于大江南北,四方求诊者纷至沓来,门庭若市。
如张雨村的小孩生下来无皮,将弃之,灵胎命以糯米作纷,糁其体,裹以绢,埋入土中,出其头,饮以乳,两昼夜而皮生。
同族龙友侄女正逢生产,二日而不下,灵胎视之,见浆水已涸,产妇疲极不能生,而接生婆还令其用力迸。
灵胎云:“此试胎也,尚未产,勿强之,一月后必顺产,且生男。
”众人皆惊骇哗然,灵胎以养血安胎方治之,一服而安,卧越一月果如其言。
问其故,灵胎云:“凡胎旺而有风寒劳碌等感动,则胎坠下如欲生之象,安之则愈,若用强力则胎浆破而胎不能安,诊其脉象旺而月份未足,故知不产,今已摇动,故知将来产时易脱,左脉旺盛,故知男胎也。
”去东山访友途中,灵胎遇一人拦道呼救:“家人病死已三日,将入棺,忽见口唇微动,闻先生有起死还生之术,恳请救之。
供奉在苏州城皇山的江南名医徐灵胎
40人 物 志2020/4供奉在苏州城皇山的江南名医徐灵胎◎顾小平(苏州星影光亮文艺工作室,江苏苏州215000)地处苏州市吴中区越溪的城皇山道院向为江南道教宫观之一,有“吴中第一观”之誉。
该道院始建于南宋淳熙年间,兴盛于清乾隆时期,毁于民国初期,2002年由吴中区道教协会筹资重建,主要供奉太乙真人、玉皇大帝、三清天尊等。
从乾隆三十六年(1771)开始,道院还供奉着一位名医徐灵胎,至今已有近250年。
徐灵胎,本名徐大椿,后更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
徐氏的祖上是南宋之初从江西迁到浙江嘉善魏塘的,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迁苏州吴江南麻村,再迁西蒙港。
徐灵胎的祖父徐25岁时,始迁居吴江县城的西门下塘。
康熙十八年(1679),43岁的徐召试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至京都入史馆参与纂修明史,官职相当于地方上的七品官。
徐灵胎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出生于吴江县松陵镇西门下塘之毓瑞堂。
他的父亲徐养浩,号莼江,又字直方,字养洁,出自《孟子·公孙丑上》中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句。
徐养浩16岁随父徐进京,后被选拔进国子监读书,肄业,为国子生。
“国子生”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之子,一般是皇亲国戚王公重臣之子弟,除此之外,就是民间极端俊异者。
徐养浩在当时也算个后起之秀,国家栋梁之材。
徐灵胎从小聪明过人,20岁考中秀才。
他探研易理,好读黄老与阴符家言,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技击、句卒、嬴越之法,无不通究。
仅道情一项,就有道情曲词《乐府传声》《洄溪道情》等书传世,与当时“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齐名天下,有“南有板桥,北有灵胎”的说法(后裔口述)。
因家中三个弟弟患病而亡,老父悲悼而病,需要长年服药。
灵胎在为父亲遍请名医,经常配药的过程中,渐渐对医理产生兴趣。
家中所有医书他朝夕翻看,久而久之就了解了医道,他还广求博采,通了医理。
从此他立志替人治病。
经他看的病人“难易生死,无不立辨,怪症痼疾,皆获效验”,因此他的名声日隆。
徐灵胎医论述评
徐灵胎医论述评■徐慎庠徐灵胎,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五月十五日,生于吴江下塘毓瑞堂。
祖父为他取名大椿,字灵胎,曾更名大业。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他67岁以后“以钦召称字,遂以字名”。
晚年自号洄溪老人。
家本望族,祖父徐电发,康熙十八年(1679年)鸿词科翰林,参与纂修《明史》。
父徐养浩,次子徐曦,字榆村。
徐灵胎“生有异禀,长身广颡,聪明过人”(《清史稿•列传》)。
清诗人袁枚记录他老年时的相貌,称“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一望而知为奇男子”(《小仓山房文集》)。
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戏曲音乐,还有舞枪弄棍及排兵布阵等都有广泛爱好,对于医学尤其潜心学习。
他三弟患痞,父亲遍请名医的时候,他与医生互相讨论,所用药物亲自调制,于是明白了不少医理。
但是,不久四弟和五弟相继因病去世。
父亲悲痛而生病,为此他利用家藏医书数十种,日以继夜地研读,所以能通晓医学理论其中的奥秘。
他自学成才,三十四岁开始著书立说,先后著有《难经经释》二卷、《神农本草百种录》一卷、《医贯砭》二卷、《医学源流论》二卷、《伤寒类方》一卷、《兰台轨范》八卷,《慎疾刍言》、《校正外科正宗》、《洄溪医案》等。
徐灵胎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和三十六年(1771年)两次应诏赴京治病。
第二次圣旨下,徐灵胎已是79岁高龄,正卧病在床,应征诏勉强登程,途中由子徐曦照看,抵京后第三天即逝于旅舍。
乾隆的女婿将此事奏明皇上,得赏赐100两官银,并赠儒林郎。
徐灵胎逝世于1772年1月6日(农历腊月初一),翌年春天,徐曦扶柩护丧以归。
今吴江八坼凌益村,有坐北面南的封土墓。
1963年立“清名医徐灵胎墓”石碑,墓前建牌坊一座,坊额楷书“名世鸿儒”,由乾隆朝兵部尚书彭启丰所题。
1984年修缮时重刻,四柱刻楹联两副:“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土坟”,“魄返九泉,满腹经纶埋地下;书传四海,万年利济在人间”,均为徐灵胎逝世前自拟,由其子曦记录。
徐灵胎治学和医论颇有个性和特点,兹整理次列,略述其要,爰质方家教正。
古代中医(徐灵胎)
没想到徐灵胎同学更来劲了:"老师,在诸经里面哪本经最难学?"
老师望着这位愈发嚣张的同学,只好回答:"《易经》为诸经之首,经中之经,当然是《易经》最难学了!"
徐灵胎同学非常认真地:"好的,那我就开始研究《易经》了!"
让我们睁大眼睛看着吧,徐灵胎同学令人瞠目结舌的表演开始了。
在把《易经》已经领会得差不多的时候,十几岁的徐灵胎同学开始对老子的《道德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回干脆不用问老师了,自己来吧,于是他又找来了有关《道德经》的各家注释,开始研究,有问题不懂的就翻这家注释看看,再翻那家注释看看。但并不是这样看就算了,他决定开始着手自己注释《道德经》。
您可别误会了,千万别认为他这二十年什么都没干,光在这注解《道德经》了,如果这样,那就不算是天才了。
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对他说:不要仅仅盯着文科那点东西,要学习一下理工科,我看水利工程这个专业就不错嘛,你可以研究一下。
徐灵胎同学正有的是精力不知道往何处用呢,听了父亲的话后忙问:"水利工程有什么用呢?"
记者:"那么,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您能给仔细谈谈吗?"
教育专家:"这个问题问得好,记者小姐,您总是切中要害!自主学习模式应用的是构建主义的思路,也就是说要由学生自己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知识是你自个儿的,因为你是在应用中学会的,现在构建主义教育思想占欧美教育的主流;而在灌输式教育体系中,知识是老师的,你在背的过程中并没有应用,所以会忘记得很快,等到真正应用的时候,要再翻一遍书,再走一遍构建主义的道路。"
徐灵胎医书全集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徐灵胎医书全集》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病有新久深浅之分,治有急缓轻重之异。故治病必先察其新久深浅,而后可以 处方用药。
病有标本缓急之分,治有先后主次之异。故治病必先明其标本缓急,而后可以 处方用药。
某患者头痛发热,脉浮紧数,按之无力。余诊为风寒外感证。投以麻黄汤加减 治疗,三剂而愈。此例病属实证风热外感所致。
某患者腹胀如鼓,饮食不下,大便秘结数日一行。余诊为阳明腑实证。投以大 承气汤加减治疗,五剂而愈。此例病属实证胃肠实热所致。
子和之书,盖得于仲景之旨,而施之于医者也。其于攻法、下法、刺法、砭法 皆有独到之处,诚为医家之奇才。然其书多用古字古义,非深于经者不能解也。
丹溪之书,盖得于子和之旨,而施之于医者也。其于养阴、补土、治痰皆有发 明,诚为医家之巨匠。然其书多用古字古义,非深于经者不能解也。
嘉言之书,盖得于丹溪之旨,而施之于医者也。其于气运、三焦、湿热皆有独 到之处,诚为医家之高人。然其书多用古字古义,非深于经者不能解也。
徐灵胎的医书写作也非常精彩。他的文字简练、清晰,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医 的原理和机制。读起来非常流畅,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徐灵胎医书全集》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中医经典著作。通过阅读这本书, 我不仅深入了解了徐灵胎的医学思想和临床经验,也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都有很大的帮助和启示。
徐灵胎医书全集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认为
理论
医学
方面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
摘录五:“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非博不能通。必精而后能明其理,必博而 后能通其变。”
这段话强调了医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医学是一门既需要精深理论 知识又需要广泛实践经验的学科。医者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才能在临床 实践中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还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 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摘录四:“医道同源,理无二致。然必分经析络,审症求因,乃可得其要领。”
这句话强调了医学理论的一致性和实践中的差异性。虽然医学理论在本质上是 统一的,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个体差异和病情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医者需 要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因此,分经析络、审症 求因成为了医者必备的技能和方法。
谢谢观看
摘录一:“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这段话强调了医者应具备的医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医学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 种人文关怀。医者需要用心去感受病人的痛苦,用智慧去诊断疾病,用情感去 关爱患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良医。
摘录二:“病有标本,治有缓急。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 行。”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让我们 了解了徐灵胎的医学思想和医术,更让我们对生命和医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 识。我相信,这本书会给每一个读者带来深深的启发和感悟。
目录分析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目录分析
《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是一部汇集了中国明清两代众多名医医 学著作的珍贵全集。本书不仅展示了明清时期医学的繁荣与发展,更是对古代 医学知识的系统整理与传承。通过对其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医 学领域的广泛涉猎和深入探索。
总体而言,《徐灵胎医学全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的目录结构既全面又深入, 不仅涵盖了医学的各个领域,还展示了古代医学的繁荣与成就。通过对其目录 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医学的发展状况,也为现代医学的研究 和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乐府传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乐府传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乐府传声》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戏曲音乐论著。
徐灵胎:古今_四大家论
徐灵胎:古今_四⼤家论
医道昏暗已经很久了。
明朝的⼈有“四⼤家”的说法,指的是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四个⼈,称他们是千古医宗。
这个说法真是⽆知者的胡⾔乱语。
要知道仲景先⽣,那是千古集所有⼤成的圣⼈,差不多类似于儒宗孔⼦。
河间,东垣,那是⼀偏之学,丹溪不过是斟酌各家⾔论,⽽从中调度取舍,给初学医学的⼈开了个⽅便之门。
这些都是世俗的⼈所认为的名医。
后⾯三个⼈和仲景来⽐,连他的万分之⼀都达不到,还能上升到和仲景并列称呼,岂不是让⼈绝倒?⽐如扁鹊,仓公,王叔和,孙思邈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有师⽗传承的,各有⾃⼰的绝技,然⽽也只不过成为⼀家之⾔。
就好⽐儒家汉唐诸⼦学派,那是断断不能和孔⼦并列称呼的,更何况这三个⼈呢?⾄于这三个⼈的⽔平⾼下,刘河间很是推崇《黄帝内经》,可实际上他并没有得到《内经》的精髓,朱丹溪则是平易浅近,但是也没有观察到医道的本原,⾄于李东垣,只专注于脾胃⼀说,单纯使⽤升提⾹燥的药物,意见偏,⽅法乱,反⽽把错误流传下去,导致后⼈受到错误的影响,与仲景正好相反。
后世的⼈很是尊奉他的学说,都由于世⼈对于医理都没有梦见过,所以会被迷惑。
更可怕的是,有⼈认为仲景有《伤寒论》这本书,就认为是专门说伤寒的,《⾦匮要略》则认为不可以依这个来治病,这个说法更加荒唐了。
我不是故意要轻视这三个⼈,要说这些话,是因为天下的⼈只知道偷偷地学⼀点这三个⼈的学识就够了,不⽤多学仲景的学识,那么仲景延续先圣的医法,从此就会渐渐衰败,⽽天下万世的⼈,因病早死的满地都是(夭扎载途),这个害处可不⼩,所以⼀定要迫切的改正这个说法。
阳气一升,邪气不留!徐灵胎的一张医案,教你补阳驱邪
(以下文字,曾经在10月22日推送过。
作为以上音频的文字内容,供大家对照收听。
)下面,我要给你说一张医案。
如果你能把它读懂了,你对中医的理解,可以再上一个层次。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徐灵胎。
他是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
关于他的生平,我就不多说了。
您可以自己上网查一查。
话说有这么一年,当时的浙江嘉善县有一位女患者,请徐灵胎看病。
这个女患者是当地一个官员的夫人。
什么病啊?就是怕风。
身体感受一点风,都不行。
徐灵胎受邀来到患者家中。
一进门,好家伙,被吓了一跳。
原来,家中所有的窗户,以及所有可以和外界相通的地方,全都用厚厚的布给遮住了。
在患者的床的周围,又悬挂了帷帐。
帷帐外头,还挂了一层毛毯。
为啥啊?就是怕风,不让风吹到患者身上。
否则,痛不欲生。
徐灵胎直皱眉,心想这到底是啥病啊?他要来患者从前服过的方药,发现是大队解表散寒之剂,发散的力道特别强。
而后呢,可能是前医感觉到该给患者滋补了,于是用了大量的补益药。
看到这些,徐灵胎立即为患者诊脉,发现脉象微软、细缓。
徐灵胎想了想说,现在的当务之急,除了用药之外,就是得让患者晒太阳。
患者的丈夫就说了,这哪儿成啊?见日光,肯定就要见风。
而见了风,病人就受不了啊。
徐灵胎想了想,忽然有一个主意,道:“要不咱这样吧,你去上房顶,把瓦片接下来。
反正这几天都是晴天,也不下雨。
这样,让日光向下照射下来,这样总行了吧”?患者丈夫一听,觉得是好主意,立即差人上房揭瓦。
就这样,患者一边用了徐灵胎的药,一边做了三天日光浴。
结果,第四天,不怎么畏风了,差人撤去毛毯和帷帐,甚至可以微微地开窗透气。
等到十天以后,畏风现象消失,诸证悉平。
最后啊,有一次,徐灵胎和患者以及患者丈夫小聚。
当天,仨人在一条河上的船中谈话,而且水面上刮起大风。
这时候,徐灵胎感觉有些受不了了,但是从前的这位患者,反倒觉得无所谓了。
治疗效果,就是这么明显。
这是徐灵胎很有名的一张医案。
您如果有时间看他的书,当会读到。
徐灵胎到底用的什么药,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无法考证了。
中医奇人徐灵胎,不逊苏东坡的罕世全才,天才的追求有何不同?
中医奇⼈徐灵胎,不逊苏东坡的罕世全才,天才的追求有何不同?古今第⼀才⼦,似乎⾮苏轼莫属。
国学⼤师王国维曾说:三代以下的诗⼈,⽆过于屈⼦、渊明、⼦美、⼦瞻者。
此四⼦者,若⽆⽂学之天才,其⼈格亦⾃⾜千古。
故⽆⾼尚伟⼤之⼈格,⽽有⾼尚伟⼤之⽂章者,殆未之有也。
⽽四⼦之中,⽂学天赋和成就最⾼的⽆疑是⼦瞻,⼦瞻即是苏轼。
儒、道、释⽆⼀不通,诗、词、⽂、书、画⽆⼀不是卓尔不群。
上下五千年能与之⽐拟者能有⼏⼈?有⼈说苏轼的仕途⼀塌糊涂,仕途⼀塌糊涂更反证了苏轼的不糊涂,仕途⼀帆风顺的不是庸才,便多是佞才。
苏轼仕途之起伏恰恰最能体现当时社会之动荡,也最能体现苏轼不苟于世的真性情。
也正因为苏轼⼈⽣际遇波澜迭起,也才催⽣了⼀篇篇流传千古的好⽂章。
⼈之成就⼤事业,天资、际遇、阅历、胸怀、恒⼼,缺⼀不可。
道理虽然浅显,但总有⼀些⼈让别⼈⽆论如何努⼒,也远不能望其项背。
等古⼈当中还有⼀⼈,与苏轼相⽐,天资更⾼、涉猎更⼴,涉猎领域均有极⼤成就,同样著作等⾝,⽣前⾝后,更造福亿万黎民,只是声名较苏轼远矣,可悲可叹。
此⼈便是清初的徐灵胎。
徐灵胎是此⼈便是清初的徐灵胎。
徐灵胎是徐⼤椿的字,晚年号洄溪,江苏苏州吴江⼈。
⽣于清康熙三⼗⼆年,卒于乾隆三⼗六年。
与徐灵胎同时期的⼤⽂学家袁枚为之作传《徐灵胎先⽣传》中所⾔:先⽣⽣有异禀,聪强过⼈。
凡星经、地志、九宫、⾳律,以⾄舞⼑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尤长於医。
徐灵胎⽣于世辈书⾹,累代官宦之家,然⽽徐灵胎却淡功名利禄,不屑⼋股⽂。
这在当时这是绝对的离经叛道,⽽且徐灵胎此后的⼀⽣,都将这种离经叛道进⾏到底。
徐灵胎⼗四岁,开始研究《易经》;之后⼜研究《道德经》;⼗⼋岁,在其⽗指引下开始研究⽔利;⼆⼗岁,开始学习武术,兼学习天⽂学。
徐灵胎的学习不是⼴请名师,⽽是⾃学为主;不是浅尝辄⽌,⽽是深究其理;不是⼈云亦云,⽽是⼴泛搜集资料,反复论证。
《易经》、《⽼⼦》、⽔利学、天⽂学都是⾮常晦涩难懂的知识,徐灵胎通过⾃学却能深⼊领略和掌握,令⼈叹为观⽌!⽐如《道德经》,徐灵胎学边注释,写了⼆⼗年,然后就出版了,竟然还被收⼊《四库全书》。
校对版医砭(慎疾刍言)
医砭(原名《慎疾刍言》)清·徐灵胎著清·王士雄参订序无棣张柳吟先生,邃于医学,与余交最深,曩于天台道上草《霍乱论》稿,乃先生鉴定者。
继又为余编次甲辰治案,题曰《仁术志》,而序以待梓。
别后寄示手订洄溪《慎疾刍言》一册,且云刍言者,谦词也,际此医学荒芜之日,非此书无以砭俗尚之锢习,宜易其名曰《医砭》。
昔徐氏尝著《医贯砭》,专砭崇信《医贯》之病;吾名此书为《医砭》,则医之通病胥砭。
医而受砭则病去,医必病去,而后可以去人之病;医而不受砭则病锢,医之病锢,而谓能去人之病,不已傎乎!不知吾子以为何如?余读而韪之。
顷至宜黄携示杨素园大令,叹曰:洵时师之药石也,何可久秘帐中耶?爰附管窥付诸梨枣,惟我同志,幸毋讳病而拒砭,庶期共济生民于寿域,是作者暨先生之厚望焉。
道光三十年庚戌春二月杭州王士雄书于贵溪舟次徐灵胎先生传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天子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
天子召入都,命视蒋公疾。
先生奏疾不可治。
上嘉其朴诚,欲留在京师效力。
先生乞归田里,上许之。
后二十年,上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
先生已有七十九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乃率其子燨载楄柎以行,果至都三日而卒。
天子惋惜之,赐帑金,命燨扶榇以归。
呜呼!先生以吴下一诸生,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征,巡抚司道到门速驾,闻者皆惊且羡,以为希世之荣。
余,旧史官也,与先生有抚尘之好,急思采其奇方异术,奋笔书之,以垂医鉴而活苍生,仓猝不可得。
今秋访燨於吴江,得其自述纪略,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
传曰:先生名大椿,字灵胎,晚自号洄溪老人。
家本望族。
祖釚,康熙十八年鸿词科翰林,纂修《明史》。
先生有异禀,聪强过人。
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于医。
每视人疾,穿穴膏肓,能呼肺腑与之作语。
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诸岐黄家目憆心骇,帖帖慑服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芦墟迮耕石卧病六日,不食不言,目炯炯直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灵胎先生传袁枚乾隆二十五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天子访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
天子召入都,命视蒋公疾。
先生奏疾不可治。
上嘉其朴.诚,欲留在京师效力。
先生乞归田里,上许之。
后二十年,上以中贵人有疾,再召入都。
先生已有七十九岁,自知衰矣,未必生还,乃率其子爔载楄柎以行,果至都三日而卒。
天子惋惜之,赐帑金,命爔扶榇以归。
呜呼!先生以吴下一诸生,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徵,巡抚司道到门速驾,闻者皆惊且羡,以为希世之荣。
余,旧史官也,与先生有抚尘之好,急思采其奇方异术,奋笔书之,以垂.医鉴而活苍生,仓猝不可得。
今秋访爔於吴江,得其《自述》《纪略》,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为之立传。
译文: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生病,乾隆皇帝求海内名医,大司寇秦公首先推荐吴江的徐灵胎。
乾隆皇帝召他到京师,叫他诊视蒋公的疾病。
徐先生奏告疾病不能治疗。
皇帝嘉奖他敦厚诚实,想留他在京师效劳。
先生请求归故乡,皇帝批准他的请求。
二十年后,皇帝因中贵人有病,第二次征召他到京师。
先生已经七十九岁,自己知道衰老了,不一定能活着回家,于是带领他的儿子徐燨装载灵床上路,果真到京师三天就死去。
乾隆皇帝对他的死很可惜,赏赐皇库的金帛,叫徐燨扶棺回乡。
啊!先生凭吴江一书生的身份,两次受到圣上专车的征聘,巡抚大人登门迎请,听到的人都惊奇且羡慕,认为是世上少有的荣誉。
我是旧史官,跟徐先生有深厚的友情,迫切想采集他的奇方异术,挥笔书写,以便传下医鉴而救助百姓,匆忙之间不能实现。
今年秋天到吴江拜访徐燨,得到先生的《自述》《纪略》,又向能道说先生事迹的吴江人咨询,给他立传。
1、文华殿大学士蒋文恪公患病。
文华殿:清宫殿名。
大学士:官名。
统帅百官,赞理国事。
蒋文恪:指蒋溥,字质甫,江苏常熟人。
文恪是其谥号。
2、天子访海内名医。
海内:国内;天下。
3、大司寇秦公首荐吴江徐灵胎。
大司寇:刑部尚书的别称,主管刑狱。
秦公:指秦蕙田,字树峰,江苏无锡人。
吴江:今属江苏。
4、天子召入都。
都:京城。
5、先生奏疾不可治。
奏:臣子向皇帝呈报。
6、上嘉其朴诚。
上:皇上。
嘉:赞许;嘉奖。
朴诚:敦厚诚实。
7、上以中贵人有疾。
中贵人:皇帝宠幸的宦官。
8、再召入都。
再:第二次。
9、乃率其子爔载木扁木付以入都。
木扁木付(骈夫):指棺木中垫尸体的木板。
此指棺材。
10、赐帑金。
帑金:府库所藏的金银。
帑,指国家所藏的金银。
11、命爔扶榇以归。
榇:棺材。
12、两蒙圣天子蒲轮之徵。
蒲轮:用蒲草包裹车轮的车子,可使车辆减轻震动。
此指皇帝派出的专车。
征;征召;征聘。
13、巡抚司道到门速驾。
巡抚:清代各省最高行政官员。
司道:巡抚以下的诸如藩(f ān)司、臬(niè)司、道台等官员。
速驾:原意为赶快套上车子。
此指迎请。
速,请。
14、以为希世之荣。
希世:世上少有。
希:少。
15、与先生有抚尘之好。
抚尘之好:深厚的友情。
抚尘,儿童玩弄泥沙的游戏,比喻旧交。
16、奋笔书之。
奋笔;挥笔。
17、以垂医鉴而活苍生。
医鉴:喻医学经验。
鉴;镜子。
苍生:百姓。
18、仓猝不可得。
仓猝:匆忙。
19、又访诸吴人之能道先生者。
双向能讲述先生事迹的吴江人访问。
诸,之于,兼词。
“吴人之能道先生者”是定语后置句。
先生名大椿,字灵胎,晚自号洄溪老人。
先生生有异禀,聪强过人。
凡星经、地志、九宫、音律,以至舞刀夺槊、勾卒嬴越之法,靡不宣.究,而尤长於医。
每视人疾,穿穴膏肓,能呼肺腑与之作语。
其用药也,神施鬼设,斩关夺隘,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诸岐黄家目憆心骇,帖帖折服,而卒莫测其所以然。
译文:先生名叫大椿,字灵胎,晚年自号洄溪老人。
先生天生有特殊的禀赋,博闻强记超过常人。
凡是天文、地理、算术、音乐、直到舞刀弄枪、布阵攻战的兵法,无不广泛研究,而对医学更加擅长。
每当诊视人们的疾病,可以透视膏肓,能够呼唤肺腑跟他讲话。
他施用药物,像鬼神一样施药设方,攻克关口夺取要隘,好比周亚夫的军队从天而降。
众医家两眼发呆,心里惊骇,安顺敬服。
但是始终没有人猜度出他的用药原理。
1、家本望族。
望族:有声望的大族。
2、先生生有异禀。
异禀:特殊的禀赋。
3、聪强过人。
聪强:聪明博闻,记忆力好。
4、星经;指天文。
地志:指地理。
九宫;古代算法名。
此指算术。
音律:指音乐。
5、舞刀夺槊:犹言舞刀弄枪。
槊,长矛。
勾卒:古代军阵名。
两支军队相互勾联而分为左右翼。
赢越之法:指秦国、越国的攻战之法。
赢,秦多赢姓,故指代秦国。
6、靡不宣究。
宣究:广泛研究。
7、穿穴膏肓:洞察隐微的疾病。
穿穴:谓洞察。
膏肓:喻重病。
8、神施鬼设:像鬼神一样地设方用药。
喻处方用药神奇灵验。
神、鬼,均名词作状语。
9、斩关夺隘(ài):攻克关口,夺取要塞。
喻用药神奇、无病不克。
10、如周亚夫之军从天而下。
周亚夫;西汉名将,绛候周勃之子,以治军严谨、用兵出奇著称。
11、诸岐黄家目憆心骇。
岐黄家:医家。
憆:同“瞠”。
瞪眼直视的样子。
12、帖帖折服。
帖帖:服帖顺从的样子。
折服:即“慑服”。
此指敬服、佩服。
先生长身广颡,音声如钟,白须伟然,一望而知为奇男子。
少时留心经济..之学,於东南水利尤所洞悉。
乾隆二十七年,江浙大水,苏抚欲开震泽七十二港,以泄太湖下流。
先生争之曰:“误矣!震泽七十二港,非太湖之下流也。
惟近城十余港,乃入江故道,此真下流所当开浚者。
其余五十余港,长二百余里,两岸室庐坟墓以万计。
如欲大开,费既重而伤民实多;且恐湖泥倒灌,旋开旋塞。
此乃民间自浚之河,非当官应辨之河也。
”苏抚以其言入奏,天子是之,遂赋工属役,民不扰而工已竣。
1、先生长身广颡。
颡:额2、少时留心经济之学。
经济:经世济民。
治理国家,济助百姓。
3、苏抚欲开震泽七十二港。
苏抚:江苏巡抚。
震泽:地名。
今属江苏,位于太湖之东。
4、以泄太湖下流。
下流:下游。
5、乃入江故道。
故道:旧的河道。
6、此真下流所当开浚者。
浚:疏通。
7、两岸室庐坟墓成计。
室庐:房屋。
庐,房舍。
8、旋开旋塞。
旋:本指随即、立刻。
此使用两个“旋”字,相当于“边”、“随”。
9、遂赋工属役。
赋式属役:将工程交付下属的役吏办理。
赋,交付。
属役,下属的役吏。
10、民不扰而工已竣。
竣:完成;完工。
译文:先生身材修长,额头宽阔,声音像洪钟,白须有气派,一看就知道是个不平凡的男子汉。
少年时留意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东南一带的水利更是透彻了解。
乾隆二十七年,江浙两省发大水,江苏巡抚要开浚震泽七十二条河道,来疏泄太湖的下游。
先生争辩说:“错啦!震泽的七十二条河道,不是太湖的下游。
只近城十余条河道,乃是入江的故道,这才是应当开凿疏浚的河道。
其余五十多条河道,长有二百多里,两岸民房、坟墓数以万计。
如果要大力开凿,费用既大又伤民太多;而且恐怕湖泥会倒灌,会边开凿边淤塞。
而且这应该是民间自己疏浚的河港,不是官府应当开凿的河港。
”江苏巡抚把他的意见上奏给朝廷,皇帝认为他所言正确。
于是将工程交付下属的役吏办理,百姓生活没受到影响而工程已经完毕。
先生隐於洄溪,矮屋百椽。
有画眉泉,小桥流水,松竹铺纷。
登楼则太湖奇峰鳞罗布列,先生啸傲其间。
所著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等书,凡六种。
其中釽㓢利弊,剖析经络,将古今医书存其是,指其非,久行於世。
译文:先生隐居在洄溪,住在百椽子房屋里。
附近有画眉泉,小桥流水,青松翠竹铺陈缤纷。
登楼就可看到太湖边各山峰像鱼鳞一样罗列分布,先生在这里呼啸歌吟。
著作有《难经经释》和《医学源流》等书,共六种。
书中截取好的,剔除弊端,分析来龙去脉,将古今的医书保存那正确的,指出那错误的。
这些书长久在社会上流传。
①矮屋百椽。
椽:本指椽子。
此指代房屋。
②有画眉泉。
画眉泉:泉名。
传说西施用此泉调粉画眉,故名。
③松竹铺纷。
铺纷:铺陈缤纷。
茂盛繁多的样子。
④登楼则太湖厅峰鳞罗布列。
鳞罗:像鱼鳞一样罗列。
鳞:像鱼鳞一样,用作状语。
⑤先生则啸傲其间。
啸傲:傲然自得。
形容放旷不授拘束。
⑥釽㓢利弊:釽利㓢弊。
取利除弊。
釽,截取。
㓢,剔除。
⑦剖析经络:谓分析来龙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