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患者的健康宣教
眩晕患者的健康宣教
![眩晕患者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930e6477524de518974b7d6c.png)
眩晕患者的健康宣教(一)入院宣教1、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住院须知、卫生制度、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病房管理制度。
介绍主管医生和负责护士,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2、对患者进行基本评估,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基础知识:眩晕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安全指导,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住院期间需家属陪护,发现眩晕发作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眩晕发作时卧床休息,加床档,减少头部转动,防坠床跌倒。
(二)住院指导1、结合患者个体因素,详细讲解眩晕的发病原因、治疗护理方法及预后等知识,寻求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饮食指导: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
食物以清淡、无刺激性为宜,避免过饥、过饱,勿暴饮暴食,不宜过食油腻、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应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营养丰富的食物,戒烟酒,忌浓茶,咖啡。
3、用药指导:向家属及患者介绍药物名称,口服药物的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停药或不规则服药或调药。
服药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医生可考虑换药并给予处理。
静脉用药应注意滴速。
中药汤剂宜温服;眩晕伴呕吐者,中药汤剂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少量频服。
4、休息和活动指导:生活起居有常,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注意劳逸结合,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
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绝对戒烟、戒酒,防止激动或生气以及疲劳过度等。
另外,尽量少看电视,少玩游戏,少使用电脑、手机,不长时间下棋、打麻将等。
6、心理指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掌握必要的有关知识,明确自己的病情。
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学会自我调整心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出院指导:1. 保持心情开朗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思想乐观,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等心理。
眩晕综合症的健康教育
![眩晕综合症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2af8ab7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b5.png)
眩晕综合症的健康教育
《眩晕综合症:如何应对和预防》
眩晕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眩晕并非疾病本身,而是一种症状,可能是其他健康问题的表现。
眩晕综合症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预防和有效应对眩晕综合症变得非常重要。
造成眩晕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内耳问题、颅内疾病、高血压、心脏疾病、颈椎问题、焦虑、抑郁等。
眩晕可以表现为头晕、站立不稳、恶心、眼前发黑等症状。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相应的检查和诊断,然后制定治疗方案。
除了治疗外,预防眩晕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预防眩晕的关键。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避免过度疲劳都对预防眩晕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针对不同的原因造成的眩晕,还可以采取一些特定的措施来预防。
比如,颈椎问题引起的眩晕,可以通过定期进行颈部按摩、舒展锻炼来缓解症状;而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则需要通过控制饮食、减少盐分的摄入来预防。
总之,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眩晕综合症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健康问题。
只有了解眩晕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更好地应对眩
晕综合症,保障身体健康。
希望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眩晕的发生,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
![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db86cc2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d.png)
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
《眩晕的护理健康教育》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头晕、头昏或视觉模糊。
眩晕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内耳问题、低血压、贫血、药物副作用等。
眩晕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因此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于缓解眩晕症状至关重要。
首先,对于眩晕患者来说,要确保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
避免从高处跳下或眼睛快速移动可以减轻眩晕的症状。
其次,眩晕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尤其是避免长时间空腹,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对眩晕症状的缓解非常有帮助。
此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也有助于改善眩晕的症状。
除此之外,适当的运动也是缓解眩晕症状的重要手段。
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减轻眩晕症状。
但是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或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眩晕的症状。
另外,眩晕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也需要特别注意。
一些药物可能会引起眩晕的副作用,因此在治疗眩晕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最重要的是,眩晕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进行复查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和护理,眩晕症状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总之,眩晕症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困扰,但是通过合理的护理和健康教育,眩晕症状是可以得到缓解的。
希望眩晕患者能够重视自我护理和保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早日康复。
眩晕症的健康宣教内容
![眩晕症的健康宣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0c619896529647d272852d4.png)
【疾病相关知识】眩晕症(vertigo),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
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
【常见类型】:1. 耳源性眩晕:指前庭迷路感受异常引起的眩晕。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及耳鸣,重症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迷走神经刺激现象,可发生眼球震颤。
一次发作的时间较短2. 颈性眩晕:大多由于颈椎肥大性骨质增生引起,造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发作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如进行X射线检查,则显示颈椎有骨质增生。
3. 小脑疾病:可见于小脑部肿瘤和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多表现为平衡失调,轻度眩晕、醉汉样步态,眼球震颤常不明显。
4. 植物神经官能症: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心慌、失眠、多梦等各式各样的神经衰弱症状,头昏、头晕不是真正的眩晕。
【诱因】着急、恼怒、紧张、恐惧、焦虑、劳累、睡眠不足等都有可能引起眩晕症的发作【检查及治疗方法】1. 给予扩血管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药物等。
2. 辅助检查,如头颅CT,耳蜗神经功能检查,颈椎X线检查等3. 康复方法,如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4.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等【日常调理】1. 保持心情开朗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思想乐观,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等心理。
2. 休息及运动疾病发作期注意休息,尽量避免活动,保持室内安静。
平时适当地开展一些体育锻炼,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采取散步、慢跑、体操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
3. 饮食宜清淡,不吃油腻重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能吃蜂蜜,大枣,荔枝,黄精,芥菜,槟榔,萝卜缨,荷叶等4. 常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复查,对于原有高血压者应注意观察和调整血压,纠正血压的具体数值要视原来血压而定,设法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防止血管硬化的加重。
【讲解说明】1. 正常人的体温是由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所控制,并通过神经、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使身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一种动态平衡,从而使人体的体温保持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
眩晕的健康教育
![眩晕的健康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1e8a452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8.png)
眩晕的健康教育眩晕是指头晕、眼花、站立不稳或感觉自己周围的环境在旋转。
眩晕可能会导致患者感到不适,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对眩晕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眩晕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眩晕的定义1.1 眩晕是一种主观感觉,患者感到头晕、眼花或环境旋转。
1.2 眩晕并非疾病本身,而是疾病的症状之一。
1.3 眩晕可能由内耳问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
二、眩晕的病因2.1 内耳问题是最常见的眩晕病因,包括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等。
2.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瘤等也可能引起眩晕。
2.3 其他健康问题如低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与眩晕有关。
三、眩晕的症状3.1 头晕、眼花、站立不稳是眩晕的主要症状。
3.2 患者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等不适症状。
3.3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视物旋转、视物模糊等视觉异常。
四、眩晕的治疗4.1 针对不同病因,眩晕的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
4.2 对于内耳问题引起的眩晕,可采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
4.3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需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治疗。
五、眩晕的预防5.1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避免长时间低头工作可减少眩晕的发生。
5.2 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也有助于预防眩晕。
5.3 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眩晕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并非疾病本身。
对于眩晕的健康教育,患者应了解眩晕的定义、病因、症状、治疗和预防方法,及时就医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护理头晕的健康宣教内容
![护理头晕的健康宣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02123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0.png)
护理头晕的健康宣教内容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
以下是护理头晕的健康宣教内容:
1.了解头晕的原因:头晕可能是由于低血压、缺氧、药物副作用、内耳问题、焦虑或压力等引起的。
了解头晕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和预防。
2.保持足够的水分:脱水可能导致低血压,从而引起头晕。
确保每天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
3.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突然从躺卧位或坐位起立可能导致血压暂时下降,从而引起头晕。
慢慢地起床或从坐姿站起,以减少头晕的发生。
4.适度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头晕的发生。
但是要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因为这可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5.避免眼睛疲劳: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和头晕。
定期休息眼睛,每隔一段时间闭上眼睛休息几分钟,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视觉习惯。
6.注意饮食: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和咖啡因摄入过多。
这些物质可能会对血压造成影响,进而引起头晕。
7.减少焦虑和压力:焦虑和压力会影响自律神经系统,可能导
致头晕。
寻找适合的应对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技巧、冥想等,有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8.如出现频繁或严重的头晕,请尽早就医:有些头晕可能是某
种疾病的症状,如贫血、中耳炎、眩晕症等。
如果头晕持续时间较长、频繁发作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请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
请记住,以上的宣教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或他人遇到头晕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获取更具体的建议和治疗。
眩晕症健康宣教范文
![眩晕症健康宣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6cf51c6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0.png)
眩晕症健康宣教范文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头晕目眩、站立不稳或感觉周围环境旋转。
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内耳问题、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循环系统问题等。
眩晕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此健康宣教对于帮助患者了解症状及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首先,关于眩晕症的预防,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着手。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饱食时避免突然起立或下蹲,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水分摄入充足。
避免过度劳累和疲劳,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避免使用过多咖啡因和酒精类饮品,多饮开水。
如果患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要定期监测和控制病情,避免因疾病引起的眩晕。
其次,对于出现眩晕症状的患者,及时就医并了解病因非常重要。
经常性眩晕可能是内耳问题引起的,需要尽快就医,接受相关检查,确定诊断。
如果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可以通过特定体位操纵进行治疗,很快缓解症状。
如果是中枢性眩晕或循环性眩晕,需要进一步检查确诊,找出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此外,如果出现眩晕症状,患者应该采取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在感到头晕或眼花的时候,应该尽量坐下或找到一个稳定的支撑物,避免跌倒。
同时,应该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如从躺卧位快速起立等。
在车上旅行时,可以尽量坐在车门附近或前排,以便在需要时可以容易下车。
对于一些社交场合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人群密集场合,可以带上一些药物或复杂的运动疗法,以减轻症状。
总而言之,眩晕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
通过科学的健康宣教,患者可以了解到眩晕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处理方法,积极地控制病情,改善生活质量。
预防是最好的治疗,因此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定期就医检查,并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眩晕症的关键。
希望患者能够通过健康宣教,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病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尽早康复。
眩晕问题的健康宣教
![眩晕问题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6ec8b2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b.png)
眩晕问题的健康宣教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相信许多人都曾经经历过。
眩晕可能
表现出来的症状包括头晕、失衡或是昏厥等。
眩晕可能会给人们的
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因此,对于眩晕问题的健康宣教也显得
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眩晕问题的健康宣教:
1. 帮助大家了解眩晕的原因
眩晕的原因有很多种,并不都是由身体的疾病所导致的。
此外,眩晕也可能因为心理因素所产生。
因此,我们需要让大家了解眩晕
的原因,并帮助他们减少受影响的可能性。
同时,建议有眩晕症状
的人们及时就医,确保身体的健康。
2. 提供防止眩晕的方法
如果眩晕不是由身体的疾病所导致的,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缓解眩晕的症状。
例如,每天锻炼、保持作息规律等。
此外,也需要提醒人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安全,尤其是身体不适时。
3. 提高人们自我治疗的能力
对于轻度的眩晕症状,有时候人们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办法自我缓解。
例如,可以冷敷头部或是喝一杯温水等等。
如果能够提高人们自我治疗的能力,那么也会对缓解眩晕的症状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总的来说,对于眩晕问题的健康宣教,我们需要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并提供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大家能够更好地面对眩晕的问题。
同时,如果有眩晕症状的人们需要及时就医,以保障身体的健康和安全。
眩晕病健康教育宣传
![眩晕病健康教育宣传](https://img.taocdn.com/s3/m/f4b52c28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f.png)
眩晕病健康教育宣传
《眩晕病:从预防到治疗》
眩晕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影响着许多人的生活质量。
眩晕病表现为头晕、恶心、虚弱或者失衡感,常常伴有晕倒、呕吐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但是,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眩晕病,并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首先,了解眩晕病的发病原因是非常关键的。
眩晕病的发生通常与内耳、脑部血液循环或神经系统等方面有关。
长期的过度劳累、不良的饮食习惯、情绪波动过大、长期处于高压环境等都可能成为引发眩晕病的原因。
因此,我们应该避免长期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合理饮食,保持心情愉快以及远离高压环境,这些都可以有效预防眩晕病的发生。
其次,及时就医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出现头晕、恶心、虚弱或者失衡感等症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眩晕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我们也要注意眩晕病的相关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不要随意服用药物,避免长时间用眼用脑,保持室内通风,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眩晕病,并采取正确的预
防和治疗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从源头上防止眩晕病的发生,我们才能真正提高生活质量,远离眩晕病的困扰。
眩晕健康宣教
![眩晕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4e7459e2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6c.png)
眩晕健康宣教
眩晕包括西医的高血压、脑缺血、脑梗塞、颈椎病等。
【病因】:1、急躁易怒,思虑忧郁致肝阴受伤、肝阳上亢、上扰脑室而晕眩如高血压;
2、心脾不足、生化无源,或痰湿中阻,清阳不升,血不能上奉于脑,气血不足,血不归经,如贫血,宫血,白血病,美尼尔斯综合征等;
3、血脉瘀阻,脉络不通气血不能上养脑窍,如颈椎病、高血脂、脑缺血等;
4、年高龄老肾精不足,或房室过度,肾亏髓空而发眩晕,如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等。
【健康指导】
1、情绪平和,不急不躁,与世无争,淡泊人生,坚持服用降压药;
2、膳食合理,低脂低盐低糖,多食蔬菜水果,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3、生活有规律,不可过劳过虑,锻炼适当,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4、从事久坐低头的工作者要经常适时活动头颈部,预防颈椎病;
5、节制房室,不可纵欲;
6、老人多与外界交流,如可参加老年大学,平时常看报纸、电视,多食核桃、黑木耳、鱼油、蜂蜜等,预防老年痴呆,可用天麻、菊花、山查、枸杞子、丹参等代茶饮。
眩晕症的健康宣教
![眩晕症的健康宣教](https://img.taocdn.com/s3/m/222a46f0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f.png)
眩晕症的健康宣教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天旋地转的晕眩,伴随自律神经失调症状,如恶心、呕吐和冒冷汗等。
需要注意的是,它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症状。
常见的眩晕类型包括耳源性眩晕、颈性眩晕、小脑疾病和植物神经官能症等。
耳源性眩晕是指由前庭迷路异常引起的眩晕,可能由于前庭感受器的病理导致眼球震颤。
颈性眩晕则通常与颈椎肥大性骨质增生有关,引起脑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头晕眼花的感觉。
小脑疾病和植物神经官能症也可能导致眩晕症状。
眩晕的表现可能为旋转性、浮动性、摇摆性,或下肢发软、站立不稳、地面移动或倾斜等感觉。
这些表现可能单独出现,也可能综合出现。
一些病人可能只有头晕眼花的感觉,转换体位、情绪因素、劳累、乘车、走路等也可能诱发眩晕。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眩晕常常夹杂其他症状与体征。
对于眩晕症状,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查以确定病因。
一些病人可能伴有单侧或双侧耳鸣,提示基底动脉的分支内听动脉供血不足。
有时,眩晕成为本病早期的惟一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植物神经官能症的头晕、头昏等不是真正的眩晕,其症状的波动常与情绪变化有较密切关系。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不同疾病所表现的眩晕特征也不同。
例如迷路炎是中耳炎的常见并发症,导致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常伴有鼓膜穿孔。
链霉素中毒则可以通过用药史和表现来诊断。
前庭神经元炎则通常在发热或感冒后突然发作,伴有自发性眼球震颤等症状。
治疗眩晕的方法因病因和症状表现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急性发作期,应以驱邪治标救急为主;而在缓解期,则应采用扶正固本的原则。
西药可以用于对症处理,如扩血管药、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物等。
辅助检查包括头颅CT、耳蜗神经功能检查和颈椎X线检查等。
康复方法则包括颈椎颌枕吊带牵引、推拿手法治疗、针灸等。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控制血压、治疗眼科疾病等。
预防眩晕的方法包括饮食方面的调整,如多吃清淡食物、少吃高脂肪、高盐、甜食或油腻食物,戒烟少酒,避免生冷瓜果等。
头晕的健康宣教内容
![头晕的健康宣教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9b2333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55.png)
头晕的健康宣教内容
1. 哎呀,你知道吗,头晕起来可真要命啊!就像脑袋里有一群小蜜蜂在嗡嗡乱转。
比如有时候你蹲久了突然站起来,那一阵眩晕感是不是很难受?所以起身的时候别那么急呀!
2. 头晕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在转圈圈呢!就好比你在游乐场坐了好几圈旋转木马似的。
你想想,要是在走路的时候突然头晕,多危险呀!
3. 喂,大家要注意哦,头晕可不是小事情。
有时候没睡好就会头晕,这感觉不就跟脑袋被蒙上了一层雾似的?可得保证充足的睡眠啊!
4. 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呀,头晕起来啥都不想干,真是烦死了!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样。
像晕车那种头晕,多遭罪呀!
5. 头晕真的很讨厌啊!就像脑子里有个捣乱的小精灵。
比如夏天在大太阳下晒久了可能就会头晕,那可得找个阴凉地儿歇歇呀!
6. 嘿,可别小瞧头晕哦!它有时候能把你弄得晕头转向的,跟喝醉了似的。
要是在重要场合突然头晕咋办?所以平时要多注意身体呀!
7. 头晕的时候人都没精神,跟霜打的茄子一样!是不是像脑袋里在开摇滚音乐会那么闹腾?有高血压的人更要小心头晕啊!
8. 大家可得重视头晕这个事儿呀!感觉天旋地转的,就好像被卷进了一个漩涡里。
要是刚运动完就头晕,可得缓缓啊!
9. 总之啊,头晕可不是能随便忽视的。
它就像个调皮的小鬼,时不时来捣乱一下。
我们一定要多注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尽量避免头晕的发生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患者的健康宣教
(一)入院宣教
1、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住院须知、卫生制度、医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病房管理制度。
介绍主管医生和负责护士,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2、对患者进行基本评估,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基础知识:眩晕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3、安全指导,告知患者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
住院期间需家属陪护,发现眩晕发作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眩晕发作时卧床休息,加床档,减少头部转动,防坠床跌倒。
(二)住院指导
1、结合患者个体因素,详细讲解眩晕的发病原因、治疗护理方法及预后等知识,寻求患者和家属的配合。
2、饮食指导: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为原则。
食物以清淡、无刺激性为宜,避免过饥、过饱,勿暴饮暴食,不宜过食油腻、生冷和刺激性食物,应保持大便通畅,多食新鲜蔬菜,营养丰富的食物,戒烟酒,忌浓茶,咖啡。
3、用药指导:向家属及患者介绍药物名称,口服药物的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
,必须严格遵医嘱用药,不擅自停药或不规则服药或调药。
服药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反应,及时向医生反映,医生可考虑换药并给予处理。
静脉用药应注意滴速。
中药汤剂宜温服;眩晕伴呕吐者,中药汤剂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少量频服。
4、休息和活动指导:生活起居有常,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规律做到:春防风,夏防暑,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
注意劳逸结合,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
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绝对戒烟、戒酒,防止激动或生气以及疲劳过度等。
另外,尽量少看电视,少玩游戏,少使用电脑、手机,不长时间下棋、打麻将等。
6、心理指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掌握必要的有关
知识,明确自己的病情。
指导患者保持乐观情绪,避免情绪激动,学会自我调整心情,消除恐惧、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出院指导:
1. 保持心情开朗日常生活中应做到思想乐观,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等心理。
2. 休息及运动疾病发作期注意休息,尽量避免活动,保持室内安静。
平时适当地开展一些体育锻炼,但运动量不宜过大,可采取散步、慢跑、体操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
3. 饮食宜清淡,不吃油腻重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能吃蜂蜜,大枣,荔枝,黄精,芥菜,槟榔,萝卜缨,荷叶等。
4. 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复查,对于原有高血压者应注意观察和调整血压,纠正血压的具体数值要视原来血压而定,设法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防止血管硬化的加重。
5、为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变色眼镜。
6、不宜从事高空作业。
7、为指导合理预防用药,患者出院后应该到医院或社区门诊定期复诊,并进行有关的检查,同时医护人员应定期随访,持续提供健康建议。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