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简述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
改革*发展*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没有稳定,改革也好,发展也好,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去。
这个道理,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
牢记这个道理,不仅要铭记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更要正视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来自国际国内的新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挑战,妥善处理好新时期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既要义无反顾地推进改革攻坚,聚精会神地谋划经济发展,又要坚定不移地维护社会稳定。
唯有把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经验,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要坚持以改革作为发展的基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需要统筹兼顾,既要防止改革措施在时间上过于集中,又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认真考虑每项改革措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把握好改革出台的时机和节奏,建立改革过程中的利益受损补偿机制。
要千方百计地加快经济发展,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后是我国经济发展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要通过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和壮大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此,必须坚持“保增长”,用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来不断“做大财富蛋糕”,支持各项体制改革,稳定社会预期。
经济增长速度过低,既不利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潜力,也会带来就业困难、人民生活水平降低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要坚持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何理解当代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
唯有把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从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文化事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所有的改革和开放,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然而,无论是改革还是发展,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改革就难以推进,发展也难以实现。
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相当复杂,既面临大好机遇,也遭遇严峻挑战。
只有团结一心,保持稳定,我们才能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应对挑战。
确保稳定,才能抓住和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确定,才能渡过改革难关,继续推进和深化改革,为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确保稳定,才能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确保稳定,才能妥善解决我们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环境。
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我们应当明确,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而前提只是改革和发展所必要的社会条件,并不是改革和发展的目的。
所以,不仅应当创造和优化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且应当在和谐的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稳定不是稳而不动、稳而不变、稳而凝固、稳而停滞,更不是改革的止步不前和发展的无所作为.而是改革发展进程中的稳定,也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稳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稳定是改革和发展前进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动态性稳定,是一种可控有序状态的发展性稳定。
实践证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改革和发展,总会产生和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不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简析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简析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单从词源、词义看待改革、稳定和发展。
改革,多描述一种途径,用新事物改变、取代旧事物;稳定,多表述一种状态,牢不可破,不易改变;发展,多描述一种动作,短时间内迅速发生某种变化。
直观感觉,发展以迅疾之势,通过改革这把利剑,刺入稳定这种状态之中,转瞬之间,新旧交替,纹丝不动。
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便暗含其中。
下面,笔者尝试,分析比较晚清政府两场影响较大的变革——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来更加直观地描述改革、稳定和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是不是改革传统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只能是一种改良运动。
洋务运动停留在表层,是对“面子”的改良;戊戌变法深入了里层,是对“里子”的改良。
两者都是自上而下的改良,而且两者有递进关系,洋务运动的破产正是因为仅仅改变器物而不触及制度,这才引起了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反思,所以才有戊戌变法。
现今而言,学术界有一种共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肯定不是革命,争论的焦点便集中在了两种学说上,一为改良说;一为改革说。
甚至在该两学说上又延伸出新的看法。
在笔者看来,洋务派就是那个时代的改革派,洋务运动则是一场较为成功的渐进式改革。
经历此改革后,中国或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或走上独立、富强道路。
然而,由于高层决策的失误,以及自身的短见、腐化,高层由最初的全力支持改革、全面放权的态度,转变为到不置可否、放任自流的态度,最终在检验改革成败的重大历史事件——甲午海战中,洋务运动被判定为失败。
洋务运动的失败不在改革本身,而是失败在上层统治阶级的决策和领导上。
戊戌派也是那个时代的改革派,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的变相发展和延续,只是发起人、代表利益阶层不同而已。
如果说,洋务运动是既遂的、渐进式的改革;那么,很遗憾,戊戌变法仅仅是未遂的、在萌芽状态就被扼杀的操之过急的、一蹴而就的改革。
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各文明国家里发生的一切必然影响到其余各国,以前世界各国的手工工场制度或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业制度,完全被摧毁,与历史发展不相称的一些生产落后的国家,就必须进行改革。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使改革兼顾到各方面利益、照顾到各方面关切,真正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
这一重要论述,对我们正确认识改革发展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统筹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全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面向未来,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
20多年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铸就辉煌成就,也得益于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这三个论断深刻表明,改革、发展、稳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重要支点,缺一不可。
江泽民同志强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
因此,要始终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强调这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
实践证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在“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总体局势良好,但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通过20多年的改革,一方面我们基本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够完善,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一方面我国人均GDP达到了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另一方面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一方面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另一方面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仍然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另一方面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一方面就业形式、利益分配的多样化给社会前进带来了活力,另一方面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人民内部矛盾出现新的特点,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依然不少。
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论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总揽全局的首要问题。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在目的上表现出统一性。
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三者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表面上的或暂时性的冲突。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实现三者之间关系的动态协调、系统推进,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统一性1.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发展与稳定是事物运动的两种不可分离的状态。
在人类社会中,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社会稳定。
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发展的条件,稳定与发展互为因果,相互依存。
2.改革与发展的统一。
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中,发展总是在一定的体制下进行的,当一定的体制成为发展的障碍时,就须通过改革来排除障碍,为发展扫清道路,因而改革成为发展的手段和动力。
另一方面,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又是进一步改革的基础。
两者也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
可以说,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应该有利于解决发展中提出的紧迫问题。
另外,发展能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在改革过程中,保持生产有较好的发展,我们深化改革的风险就小得多。
”发展能为改革提供物质基础,增强改革的承受能力,从而减少改革的风险,增强人们对改革的信心和热情,使改革顺利地推进。
3.稳定与改革的统一。
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稳定为改革的推进提供保障。
从改革的一般经验来看,只有在稳定的环境中,才能制定出正确的改革措施并使之有效地贯彻实施;从改革的主体力量看,只有维护人民群众稳定的基本生活秩序,使大多数人具有接受改革的稳定的社会心理条件,改革才有厚实的群众基础;从改革的实践过程看,只有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改革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
【关系】论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字】关系论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现在的中国,很多专家学者,不管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在讨论一个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来的一个问题,既:怎样看待和处理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也有自己的理解。
首先,我们必须深刻的认识到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的紧迫性和其重要性。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12个重大关系。
这12个重大关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来说是最重要的、最有决定性意义的12对矛盾。
其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又是全部矛盾关系中首要的基本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关系。
而党的十五大报告更是直接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现今的中国,尤其是在改革开放32年之后的今天,在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上升以及GDP达到世界第二强的关键时刻,就更需要也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改革是动力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束缚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正确、有效的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实现两个带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解决好涉及长远性、全局性的两大课题,即;一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
邓小平同志在《邓小平文选》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
他又说: “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 不改善人民生活, 只能是死路一条因此, 他向全党提出: 改革“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前压倒一切的最艰巨的任务”。
并且说:“我是主张改革的, 不改革就没有出路, 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
详论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详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途径摘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我们党十三年来所积累的基本经验之一。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
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
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原则。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关键词: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途径在今天的世界与国内环境以及未来前沿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毫无疑问的继续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国家可以更为适应于国情国政,适应于全球化的的世界。
我国要不断的发展前进,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短中长期的目的,我们需要稳定的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以实现改革与发展,使我国可以更为强大繁荣强大。
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中,稳定始终是一个大前提。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地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一个根本的前提就是我们始终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牢牢地把握住稳定这个大前提,是我们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一基本经验的首要方面。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
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
因此,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也是发展生产力。
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摘要: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推进改革政策马克思主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引言: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的稳定在哲学上就是坚持矛盾的同一性;改革发展类似于矛盾的斗争性。
根据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中包含斗争性的原理,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不能光是消极地去维护,而是要深化改革,适度发展,使得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根据同一性对斗争性的制约,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的原理,我们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持社会的稳定。
没有改革,我国现代化事业就没有动力;没有发展就不能前进。
但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也谈不上。
因此,我们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用深化改革、适度发展去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用社会的稳定为保证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改革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部分。
而确保改革和发展则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探索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政策,改革各项政策、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首先,中国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争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的发言权,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
其次,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就不会拥护党,社会主义的根基就会动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总体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
任何国家想要跟上时代的潮流,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
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论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摘要: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关键词:改革、发展、稳定、积极推进改革政策、马克思主义、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引言: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要明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这一原理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的稳定在哲学上就是坚持矛盾的同一性;改革发展类似于矛盾的斗争性。
根据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中包含斗争性的原理,要保持社会的稳定不能光是消极地去维护,而是要深化改革,适度发展,使得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为社会稳定创造条件。
根据同一性对斗争性的制约,同一性为斗争性提供场所的原理,我们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必须十分注意保持社会的稳定。
没有改革,我国现代化事业就没有动力;没有发展就不能前进。
但所有这一切,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也谈不上。
因此,我们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稳定和改革发展的关系,用深化改革、适度发展去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用社会的稳定为保证改革和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环境。
改革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部分。
而确保改革和发展则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才能探索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政策,改革各项政策、制度才能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首先,中国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力争在国际事务中有自己的发言权,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是不行的。
其次,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就不会拥护党,社会主义的根基就会动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世界总体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大大加快。
任何国家想要跟上时代的潮流,都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发展问题。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改革、发展和 稳定的关系?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 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 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 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 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 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 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首先大致了解一下三者关系
改革
动力发展
前提
稳定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 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发展是解 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改 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三者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解决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正确、有效的途径。改 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必须实现两个 带有全局性的根本转变,解决好涉及长远性、 全局性的两大课题,即;一是经济体制从计 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建立比 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 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国 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和社会的全 面进步,就必须继续深化改革。
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条件。没有 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发展和改革,试想一个动荡不 安,兵荒马乱的国家,人民会有心思去大力搞发展,搞 改革吗?怕是个个都逃离这个国家出去,当国际难民了。 所以,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必要条件。这其中,稳定包 括路线和方针两方面,它们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直白的说,路线和方针的稳定,即代表了国家政治的稳 定,作为上层建筑,政治的稳定不光是有利于国家政局 和党的政权,而且还有利于经济文化等下层建筑的发展 和稳定——包括经济体制和生产方式的稳定以及教育、 人权等方面的稳定。 因此,中国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持发展经济,这 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但是要改革,要发展,就一定 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离开国家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 开放更无法提高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请结合实际谈谈,现阶段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请结合实际谈谈,现阶段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中国来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的特点。
那么要怎样理铁建改革开放,处理改革开放与发展,稳定的关系也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当时整个政治局面处在一个混乱状态;经济情况实际上是处于缓慢的发展和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面对这种状况。
1970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改革开放了历史新时期。
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实践到底使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与发展,稳定又是怎样的关系呢?个人认为每样事物的产生本就是一把双刃剑。
当然改革开放也不例外,首先,就改革开放的益处来讲。
改革开放使我们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在的改变,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的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它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
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稳定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是中国的最高利益。
中的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以发展巩稳定。
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发展问题上非常强调这三句话:一是继续发展;二是科学发展;三是共享发展。
也由此可以看出发展在中国的重要性,当然只有在稳定的社会下的经济才会展,所以说三者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
稳定发展与改革的三者关系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邓小平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保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的全局性重大问题。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
中国能有今天的成绩,发展才是其硬道理,所以在处理三者相互关系的问题时首先要树立的观念。
发展首先指的是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
说“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因为中国解决自身内部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只有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将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的重要性。
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胡锦涛也十分重视发展的重要性,他强调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见事早、行动快、积极应对,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添推动力。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的事迹都证明了发展的重要性。
但是一味强调发展,而忽略改革和稳定的话,也是不行的。
就像大跃进时期所制定的方针,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率问答
1.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什么?“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贯彻这一方针,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
(1)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2)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路,发展与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3)稳定是前提。
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的稳定。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
这一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基本依据。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第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解决矛盾、澄清疑惑、反对各种错误倾向的思想武器,是我们理解、认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
3.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它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面,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精选文档】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继承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领会执行邓小平理论以及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适应和驾驭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等复杂形势和局面的迫切需要。
江泽民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同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怎样认识和处理三者的关系问题谈几点初浅的体会。
一、改革是动力,甚至是“革命”在社会生活中,改革是新与旧的过渡与交替,是社会发展过程的自我调节和完善。
甚至在某些领域和方面,诚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
党的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出。
”事物的发展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决定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社会内部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有时社会生活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并不意味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停止或结束,经济社会的内在矛盾运动是永恒的、无休止的,而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仅仅是经济社会矛盾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
经济社会各要素相对平衡,各种机制运行处于良性状态,可以表现为社会的相对稳定,经济社会内部酝酿更大的矛盾运动时,同样也会出现相对稳定状态。
在改革与发展的关系中,改革是手段,发展是目的。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发展必须依靠改革,通过改革而实现。
改革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不断的改革就没有长足的发展。
发展既是改革的目标和成果,同时又是改革的基本条件。
一定程度的发展为改革提供客观需要和物质前提。
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只要经济社会矛盾运动存在,只要发展过程不止,改革就必须伴随始终。
纵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改革和发展都是相伴而生,相依而存,相促而进的。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在世界日趋高度文明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文化发展速度早以不在同步.中国也不例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新中国的文化与经济发展相对于国外虽然起点低,但发展速度的差异还是存在.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对外改革开放与先让东南部先发展起来再带动中西部发展起来的政策.然而近几年,中国急于追求的经济发展, 过快带来了房产泡沫与产能过剩等民生问题.尤其是现在交通问题还有房价问题 . 但我希望中国用创新的方式解决.投资航天科研发明一种飞行器安装在汽车上让汽车都在50米高` 100米高`150```` 的同平面上空飞行随儿开辟空中汽车航线即空中公路这样地面与高速公路可减少投资同时也方便人流与物流的转移式发展东南部的人与物流到中西步发展中西部发展起来后东南部的密集人分流到中西部从儿东南部的房价大降房产泡沫不会出现使世界各国转移式发展世界上不在有穷人战争从此只有地球村在世界日趋高度文明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与文化发展速度早以不在同步.“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局的首要的基本关系,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要求。
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最早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中提出来的。
到今天,可以说关于“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改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这样一些观念,已经是人尽皆知的“大道理”。
然而,怎样把“大道理”付诸实践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实现长期稳定的基础;发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稳定最可靠的保证;稳定则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根据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侧重。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证明,必须始终注意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不仅全党同志要牢记在心,还要引导全体人民牢记在心.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没有改革,就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没有发展,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保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稳定,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已有的成果也将会失去。
回顾30多年来的历史,我们国家之所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贫穷落后面貌,改变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综合国力有了大幅度跃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正是因为我们很好地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面向未来,我们既要充满信心,又要看到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
越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越要集中精力,心无旁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以改革创新促进事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当前,我国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改革发展稳定凝聚着最广泛的社会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释放巨大活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必须牢记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从而奋力把改革推向前进;就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就必须坚持稳定是硬任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改革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如何全面认识改革?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如何全面认识改革?如何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的实质和目标,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以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目的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改革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就要把( )有机结合起来.
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首先,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其次,发展是解决经济社会一切问题的关键。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最后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
改革、发展、稳定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促进三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尤为重要。
要增强改革措施、发展措施、稳定措施的协调性,把握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既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又着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营造安定团结的社会氛围。
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顺利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经验,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指导原则。
关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体讲起来,就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问题,深刻把握社会稳定形势,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努力化解各种不稳定因素,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特别是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和规律,找到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努力避免因为决策失误和工作不当引起群众不满,注重从源头上减少人民内部矛盾的发生。
要改进我们的工作,完善工作制度、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工作成效,把握群众意愿,对群众赞成和拥护的就坚持实施,对群众不满和反对的就要及时纠正。
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让群众全面了解国情、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目标和工作部署,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化解矛盾的工作,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及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要加强国家安全工作和国防建设,增强国家安全意识,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确保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