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26

合集下载

育苗场的运作: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育苗场的运作: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育苗场的运作:单细胞藻类的培养29第三部分育苗场的运作: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1 概述29.3.2 藻种和一级培养的维护和管理. 313 .2 .1藻种的管理程序 32.3 .2 .2一级培养程序 363.3 二级培养 373 .3 .1培养过程的生长时相. 373 .3 .2二级培养的操作细节. 383 .3 .3藻类密度的计算 40.3.4 三级培养 423 .4 .1袋式培养或圆柱式培养 44.3 .4 .2内部照明培养 453 .4 .3三级培养的管理原则. 463 .4 .4自动化三级培养 49.3 .4 .5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 503 .4 .6室外粗放培养 503.5 参考文献 523.1 概述进行海产经济贝类苗种商业性生产中,海洋单细胞类藻一直被用于不同发育阶段贝类幼体的饵料图12。

到目前为止,活的海洋单细胞藻类始终被认为是双壳类幼虫和稚贝的最佳饵料。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人们正在研发适合于这一目的的非活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

尽管如此,在可预见的将来活的单细胞藻类的培养对于贝类育苗的成功依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非活性饵料和配合饲料仅仅用于活饵料的补充成分。

图12: 贝类育苗中常用的两种单细胞微藻A等鞭金藻和B四爿藻的光学显微镜图片,及其它们的相对个体大小。

30 双壳贝类育苗实用手册鞭毛藻和硅藻是海洋微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构成海洋食物链的基础生产者。

它们从海水中吸收营养物质,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组成细胞的有机物。

在育苗场中,微藻被养殖在添加有硝酸盐、磷酸盐、必需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用作碳源的二氧化碳的海水中。

人造海水也可以用来培养微藻,由于费用过高,仅限于实验室的小规模培养中使用。

微藻的培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育苗场中所用的微藻在天然海水中数量太少,满足不了高密度培养的贝类幼虫和稚贝最佳生长的需要。

在贝类幼虫的培养过程中,海水中所包含的天然浮游藻类基本上都被过滤殆尽,这就必须提供足够量的人工培养的、经过优选的、具有高营养价值的微藻,并非任何未经选择的藻类都可用作饵料。

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关键培育技术

单细胞藻类饵料的关键培育技术
单 细 胞 藻 类 作 为 活 体 饵 料 , 具 有 营 养 全
面 、 适 口 性 好 、 方 便 摄
情 况 选 择 合 适 的 营 养 液 。通 常 配 制 营 养 液 母 液 可 以采用 如下 方法 : 水 1 0 0 0毫 升 、 硝 酸 钠 1 0 0克 、磷 酸 二氢 钾 1 0克 、柠 檬 酸铁 铵 1 克 、E D T A 2 0 克 、维 生素 B 和 维生素 B 各 一瓶 ,如培养 硅 藻再 加 入硅 酸钠 3 0 克 。添 加数 量 的多少关 系到 藻类 培养 的繁殖速度 ,一般按 1: 1 0 0 0 的比例添加使 用 。 三、保 种培养 保种培养也可 以称为一级培养 ,是从大 中专 院校 或科研机构购入所需藻种后在育苗 场室 内进行保种 的 培养过程 ,目的是为下一步 的中继培养提供藻种 。
房 间用 于 工作 室 ,一 问作 为保种 用 ,另 一 间作 为消 毒、清洗等操作用 ,四周宜透 明设 计。采 用窗户上安 装 窗帘、配备人工光源 、屋顶遮 阳等设施来灵活调节 光强度 和 室 内温度 。根 据 生产 规模 ,保 种器 具 使用 1 升 、3 升 、5 升三 角烧 瓶各 1 0  ̄2 0 只。

选择 等 鞭藻 3 0 1 1 、 小球藻 、塔胞 藻等 。 目前培 养利
用 的常 用 藻 类 的生 态 适 应 性 见表 1 。
表1 一 些常 用 的培养 利用 藻类 生态 习性 品种 新 月菱 形藻 三 角褐 指藻 牟 氏角 毛藻 扁 藻 湛 江等 鞭藻 隶属 最适 光照 ( 勒克 斯) 最 适盐 度 最 适温 度 ( ℃) 硅藻 门 3 0 0 0 ~8 0 0 O 2 5 ~3 2 1 5 ~2 O 硅藻门 3 o 0 O ~5 0 0 O 2 5 ~3 2 l 0 ~2 0 硅藻门 l 0 0 O 0 ~1 5 0 0 0 1 O ~2 5 2 5 ~3 0 绿藻门 5 0 0 O ~1 0 0 0 0 3 O ~4 0 2 O ~2 8 金藻 5 0 O O ~l 1 0 0 0 2 5 ~3 2 2 5 ~3 2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PPT教案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PPT教案

75 mg 4.4 mg 1mL
f/2维生素溶液
1mL
海水
1000mL
本配方适应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各种
微藻的培养,但用于硅藻培养时,应再加 50mgNa2SiO3。
附I:f/2微量元素溶液配方:
硫酸锌(ZnSO4·4H2O)
23mg
硫酸铜(CuSO4·5H2O)
10mg
氯化锰(MnCl2·4H2O)
2
pH
7.0
水生硅2(mg/L)
尿素
150 氯化钾
30
过磷酸钙 50
硅酸钙
100
硫酸镁 50
碳酸氢钠 3
硫酸锰 3
土壤浸出液 4mL
EDTA-铁 1mL 水
1000mL
水生硅2号是用化肥尿素过磷酸钙为氮
磷来源,适于大量培养硅藻时选用, 生长适温为20~30℃;光强为2,000~ 5,000米烛光。
水生6号
NH2CONH2 H2PO4 MgSO4·7H2O NaHCO3 KCl FeSO4(1%水溶液) CaCl2 土壤浸出液

0.133g 0.033mL 0.100g 0.100g 0.033g 0.200mL 0.050mL 0.500mL 1000mL
水生四号培养液中,藻类呈深绿色,生长 繁殖速率较低。水生6号培养液中,藻类呈 草绿色,色素不够正常,但生长繁殖迅速。
1.藻种的选择:
虽然藻类种类较多,但其中仅少数经过人工 培养。应该研究在室外培养其他藻种的可能性和 他们生产的潜力,所选择的生物种应具有下列特 征: ⑴生长迅速; ⑵对极端的温度和辐射条件的耐性范围大; ⑶蛋白质,脂类和糖类含量高,或有选择地积累一 种特殊的代谢产物(如甘油); ⑷无毒性,且易于收获。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福建饵料动物培育技术讲班讲稿单细胞藻和轮虫是饵料浮游动物中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

在水产养殖中,单细胞藻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为鱼、虾、贝类等水产经济动物提供饵料,还可以作为鱼虾配合饲料的重要添加物,起到营养平衡与强化效果,有利于培育健壮的苗种。

同时,单细胞藻作为培养轮虫的优质饵料,可以提高轮虫的营养价值。

以下是单细胞藻和轮虫培养的实用技术要点:1、单细胞藻培养实用技术要点1.1 选用适当的单细胞藻种类。

不同的水产动物需要不同种类的单细胞藻,如养鱼池水中以适量绿藻为宜,养虾池水中以适量硅藻为宜,而贝类幼体在浮游期以金藻和绿藻为宜,在匍匐期则以底栖硅藻为宜。

1.2 清洁培养器具。

在培养单细胞藻前,必须清洁培养器具,以避免污染和细菌感染。

1.3 分级培养小球藻。

小球藻是最常用的单细胞藻之一,分级培养可以提高单细胞藻的品质和数量。

1.4 营养和接种。

单细胞藻的营养和接种非常重要,充足的养分和适当的接种量可以促进单细胞藻的生长和繁殖。

1.5 管理工作要点。

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管理工作,如控制温度、光照、通风等。

1.6 PVC透明塑袋培养。

PVC透明塑袋培养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单细胞藻培养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生产。

1.7 敌害生物防控。

在单细胞藻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敌害生物的防控,如藻类寄生虫、藻类食草动物等。

1.8 防治措施。

对于已经感染病菌的单细胞藻,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加入抗生素等。

1.9 单细胞藻的浓缩和冷藏。

单细胞藻的浓缩和冷藏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方便后续使用。

2、轮虫培养实用技术要点2.1 轮虫个体的大小。

不同种类的轮虫个体大小不同,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轮虫。

2.2 生态性。

轮虫的生态性对其培养有很大的影响,需要了解轮虫的生态性和生长规律。

2.3 繁殖特点。

轮虫的繁殖特点也需要了解,以便控制轮虫的数量和质量。

2.4 食性和食料。

轮虫的食性和食料也是轮虫培养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饵料。

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

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

2013.6饲料与添加剂辽东学院农学院 罗永成贝类育苗单胞藻培养技术随着贝类人工育苗技术的发展,单胞藻饵料的培育已成为育苗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在贝类人工育苗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优质单胞藻作为幼体贝的饵料。

单胞藻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育苗的成败。

一、一级培养(保种室)1.培养设施 为在贝类人工育苗季节保存高纯度的优质藻种,育苗厂应具备专用的保种室,其面积大小依据规模而定。

保种室四面用玻璃窗采光,并加装人工光源,以备阴雨天光线不足时使用。

若是透明玻璃钢瓦屋顶的保种室,则在夏季高温时,会因光线太强和室温过高而抑制单胞藻生长,甚至“烫死”单胞藻,因此屋顶应设遮光设施。

室内应配有温度计,保种常用5000毫升三角烧瓶,用煮沸过滤海水。

保种室应储备以下用品,酒精棉、脱脂棉、筛绢网(300目)、显微镜、滤纸等器材,另在保种室旁配置专门的配药房,面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保持配药房整洁干净。

2.培养条件 保种时每天需摇瓶3~4次,防止菌膜产生。

培养架上安装日光灯做光源,以备自然光不足时补充,强光照射用白窗帘遮光。

保种室的温度应控制在单胞藻的适温范围内,一般在北方应具备升温设施,使硅藻保持在16~18℃,金藻保持在20~22℃。

3.培养方法和步骤 培养容器内外先用稀H C剂清洗,再用淡水冲洗。

用300目的筛绢网把脱脂棉包裹在内过滤海水,然后用淡水冲去瓶外的生海水,放在电炉上加热消毒,海水煮沸后停5分钟至水泡消失,然后再加热煮沸,至水泡消失。

这样对细菌和原生动物的杀灭比较彻底,冷却备用。

4.营养盐 金藻、硅藻营养盐配方:分别配制甲液和乙液,然后按比例进行混合后使用。

甲液配方:三氯化铁6克、氯化锰1.5克、硼酸150克、钠盐220克、硝酸钠500克、硫酸二氢钠200克、微量金属溶液5毫升、蒸馏水5000毫升;乙液配方(微量金属溶液):氯化锌4克、氯化钴3克、钼酸铵1.5克、硫酸铜1.5克、蒸馏水200毫升。

将消毒冷却后的甲液与乙液按100∶1的比例混合,如果培育金藻每1000毫升营养液需加入维生素B 1(0.1克/支)和维生素B 12(0.5毫克/支)各一支。

单细胞藻类培养

单细胞藻类培养

第二章单细胞藻类培养第二章单细胞藻类培养* 一、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与生物特性* (一)单细胞藻类培养的种类* 常用的饵料微藻主要有:* 牟氏角毛藻: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 三角褐指藻: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种贝;* 中肋骨条藻:虾、蟹幼体;* 底栖舟形藻:鲍、海参、海胆、埋栖贝类、舔食螺类的附着幼体;* 底栖卵形藻:同上;* 等鞭金藻:贝、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 亚心形四片藻:轮虫、卤虫、种贝及虾的后期幼体;* 海水小球藻:同上;* 钝顶螺旋藻:虾、蟹幼体及配合饲料的添加剂;(二)单细胞藻类的生物学* 1、盐度:* 大多数单胞藻盐度适应范围很宽。

* 10-40大多数单胞藻能适应。

* 如扁藻、盐藻、小球藻在10-80的盐度中能正常生长。

2、温度* ①适温* 绿色巴夫藻10-35℃;* 扁藻7-30 ℃;* 盐藻4-40 ℃。

* 因此大多数单细胞藻类适合在20-25 ℃下培养。

* 一些单胞藻适合在较高温度下生存;如钝顶螺旋藻生存最适为28-34 ℃。

②低温* 单胞藻一般忍耐性较强,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产生的形态和生理变化是可逆的。

* 利用其在低温环境下呈休眠状态的特点,可较长时间保存单细胞藻类。

* 如在-20 ℃温度下,冰冻20d的三角褐指藻浓缩藻液,解冻后,培养2d即可恢复正常生长。

3、光照* 5000-10000lx,适合大多数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 某些藻类适合在弱光下培养:* 如中肋骨条藻:5000lx较适宜,而10000lx产生抑制作用);* 三角褐指藻:3000-5000lx* 某些单细胞藻适合较强的光照:* 等鞭藻:7000-9000lx* 角毛藻:10000-15000lx* 某些单细胞藻类适合在强光下培养:* 如钝顶螺旋藻:30000-35000lx4、pH* 7.5-8.5是大多数藻类的适宜范围。

* 也有一些藻类适合碱性条件:* 如钝顶螺旋藻8.6-9.5。

5、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繁殖为主。

单细胞藻, 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单细胞藻, 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 陈世杰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二OO 四年三月·厦门 目 录1、单细胞藻培养实用技术要点1.1 单细胞藻选用对象1.2 培养单细胞藻器具的清毒1.3 小球藻的分级培养1.4 营养及接种1.5 管理工作要点1.6 PVC 透明塑袋培养1.7 敌害生物防控1.8 防治三例1.9 单细胞藻的浓缩与冷藏2、轮虫培养实用技术要点2.1 轮虫个体的大小2.2 生态习性福建饵料动物培育技术讲习班讲稿2.3 繁殖特点2.4 食性与食料2.5 培养方式2.6 投饵密度2.7 营养强化2.8 轮虫的收获2.9 “饥饿轮虫”问题单细胞藻、轮虫培养技术要点陈世杰(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厦门361012)“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在饵料浮游动物(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等)的培养中,单细胞藻类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生物饵料来讲,在很大程度上是最优质而又不可或缺的;同时,单细胞藻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大量培养和生产不仅为鱼、虾、贝类等各种水产经济动物的苗种生产提供饵料,而且有些还可作为鱼虾配合饲料的重要添加物,起到营养平衡与强化效果,利于培育健壮的苗种。

单细胞藻作为培养轮虫的优质饵料,其关系更加密切,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使轮虫摄食后,富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大大提高轮虫的营养价值。

1、单细胞藻培养实用技术要点1.1 单细胞藻选用对象有句俗话——“绿水养鱼、褐水养虾”,就是说,养鱼池水中以适量绿藻、养虾池水中以适量硅藻为宜,而贝类幼体在浮游期以金藻和绿藻为宜,在匍匐期则以底栖硅藻为宜。

常用的绿藻类如小球藻 (Chlorella) 、微绿球藻 (Nanno-chloropsis oculata) 、盐藻 (Dunaliella) 、亚心形扁藻 (Platymo-nas subcord iformis) 、青岛大扁藻 (P.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 、四肩突四鞭藻 (Tetraselmis tetrathele) ;常用的硅藻如牟氏角毛藻 (Chaetoceros muelleri) 、简单角毛藻 (Chaet.simplex) 、新月菱形藻 (Nitschia closterium) 、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中肋骨条藻 (Skeletonemacostatum) 。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周德山1 胡希亮1 李茂才2(1.连云港市海洋环境检测中心,江苏连云港 222042;2.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江苏连云港 222100)单细胞藻类与我们的水产养殖息息相关,不同的单细胞藻类品种及组成使养殖水体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单细胞藻类是鱼、虾、蟹、贝类等的直接或间接饵料;水体中单细胞藻类的优劣决定了鱼、虾、蟹、贝类等生态环境的好坏。

在水体中培养单细胞藻类有多种方法,笔者将其总结如下:1 培养单细胞藻采用不同的接种方式1.1 在自然水域中直接培养单细胞藻 在目前的大部分池塘养成及部分鱼、虾、蟹、贝类等育苗过程中,直接利用自然淡水或海水培养单细胞藻。

经过滤的海水或淡水里有硅藻、绿藻等各种单细胞藻;有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等各种浮游动物;有多种小型底栖动物等,利用繁殖自然水体里本身就有的单细胞藻,促进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基础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是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方法。

自然繁殖单细胞藻的时间要根据生产需要而定,其标准为鱼、虾、蟹、贝类等动物育苗开始后,或者其苗种投放池塘后,育苗幼体或投放的苗种要有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要有充足的生物饵料吃。

虾、蟹、鱼、贝类等的池塘养成,一般在放养苗种半个月前,开始施肥繁殖单细胞藻,根据水色、透明度调节施肥量及施肥次数,一般将水色调节为黄色或黄褐色,透明度为30~50c m。

水色及透明度不同,单细胞藻的品种组成及密度不同,不同的养殖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发育阶段,对水色及透明度的要求不一样。

在虾、蟹、鱼、贝类等的养殖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水质的肥、活、嫩、爽,使虾、蟹、鱼、贝类等水产养殖动物,生活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1.2 使用封闭或半封闭方式定向培养单细胞藻 在大部分的海产动物育苗及一些生态高效养成过程中,使用封闭或半封闭的纯种单细胞藻的三级培养。

如近几年,河蟹土池育苗已兴起热潮,海水的鱼类、贝类、虾类等各种土池育苗也已开始,土池育苗的关键,就是在池塘里繁殖优质的充足的单细胞藻,促使以单细胞藻作为饵料的各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基础饵料生物的大量生长繁殖。

单细胞藻种质分离、培养和应用的技术操作规范

单细胞藻种质分离、培养和应用的技术操作规范

单细胞藻种质分离、培养和应用的技术操作规范单细胞藻种质分离、培养和应用的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常见单细胞藻的生物学简介第一节绿藻一、扁藻扁藻属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衣藻科,扁藻属。

常用种类有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形扁藻。

形态特征:亚心形扁藻的藻体一般扁压,细胞前面观广卵形,前端较宽阔,顶端前部凹陷。

鞭毛4条由凹陷处生出。

细胞内有一个大型、杯状、绿色的色素体,后端有一个呈内上开口的杯状蛋白核,有一个到数个红色眼点比较稳定地位于蛋白核附近、细胞中间略前。

原生质体里有一个细胞核。

细胞外有一层薄薄的纤维质细胞壁。

细胞长11~16微米,宽7~9微米,厚3.5~5微米。

能快速活泼游动。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细胞纵分裂形成2个(少数情况下4个)子细胞,环境不良时形成休眠孢子。

生态条件:1、盐度亚心形扁藻为广盐性,在8‰~80‰盐度的水中均能生长繁殖。

最适盐度在30‰~40‰之间。

2、温度亚心形扁藻为广温性,在7~3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最适范围在20~28℃之间。

3、光照亚心形扁藻在光照强度为1000~20000勒克斯范围内都能生长繁殖,最适光照强度约在5000~10000勒克斯之间。

4、酸碱度一般在pH6~9的范围内均能生长繁殖,最适范围约在pH7.5~8.5之间。

绿藻门的藻类在含有机质丰富的水中生长良好。

二、盐藻盐藻属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盐藻科,盐藻属。

主要培养种类是盐藻,又称杜氏藻。

形态特征:盐藻没有细胞壁,细胞外只有一层弹性膜,所以体形变化很大,有梨形、椭圆形、长颈形和纺锤形等。

细胞内有一个杯状的色素体,色素体内的色素主要是叶绿素,生活条件不良时产生血红素,藻体呈红色。

在色素体内靠近基部有一个大的蛋白核,有一个红色眼点位于细胞上部。

原生质体中央有一个细胞核。

前端生出两条等长的鞭毛,鞭毛比细胞长约1/3。

细胞长16~24微米,宽10~13微米。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细胞纵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环境不良时行有性生殖。

单胞藻类的实验室培养

单胞藻类的实验室培养
• 静止期后的老化藻对扩 大培养或投喂都不利
(2)封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
• 封闭式培养(closed culture):指把培 养液密封在透明的容器中,与外界空气隔 离,暴露在阳光中,CO2完全采用人工供给 的方法。各种反应器等 • 开放式培养:指把藻类培养在开敞容器中, 如广口玻璃瓶、水族箱、玻璃钢水槽、水 泥池等。
封闭式薄膜装置
封闭式塑料薄膜袋培养, 方法简单,成本低、培 养的藻细胞密度大,不 易污染且生产周期短, 效果很好
细砂 布 粗砂 碎石 筛板
粒径 0.1mm
厚度 60~80cm 2~3层网目<0.1mm的筛绢网
3~4mm
8~10cm 1层网目1mm的胶丝网布 2.5~3.5cm 5~8cm 1层网目1~2mm胶丝网布 筛孔2cm 5cm
培养用水
海水 沉淀 砂滤 脱脂棉 烧开
冷却 过滤器 一级培养
水消毒池
二、三级培养
培养液的配制
配方极多,每种配方主要适用于一定藻种,这里 介绍比较常用的几种: 水生4号和克诺普(Knop)培养液,一般用于绿藻; 蓝藻可用朱氏10号或水生105号无氮培养基(后者适于 固氮蓝藻);硅藻可用朱氏10号和水生硅1号培养基; 另外还有海产绿藻、硅藻的培养基。常用培养基配方 见下表。
以上用水量都是加至 1000mL,海藻培养液用海 水,如无海水可用淡水 1000mL加30克食盐代替。
微藻的实验室培养
• 藻类的概述 • 培养的方式 • 实验室培养
绿藻
裸藻
黄藻
蓝藻门
一、藻类的概述
• 微藻(Microalgae),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 物。 • 藻类植物共约为2100属,27000种。根据所含色素、 细胞构造、生殖方法和生殖器官构造的不同,分 为绿藻门、 裸藻门、轮藻门、 金藻门、黄藻门、 硅藻门、甲藻门、蓝藻门、褐藻门和红藻门。色 素的颜色划分,藻可分为3类:绿藻、褐藻和红藻 • 单胞藻具有利用太阳光能效率高、营养丰富、生 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和容易培养等重 要特性,因而受到重视。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3+6h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3+6h
1、单细胞绿藻(栅列藻)培养液 、单细胞绿藻(栅列藻)
水生4号
(NH4)2SO4 Ca(H2PO4)2·H2O+2(CaSO4·H2O) MgSO4·7H2O NaHCO3 KCl FeCl3(1%) 土壤浸出液 水 0.200g 0.030g 0.080g 0.100g 0.025g 0.150mL 0.500mL 1000mL
2.浮游硅藻培养液 浮游硅藻培养液
水生硅1( 水生硅 (mg/L) L)
硝酸氨 磷酸氢二钾 氯化钙 硅酸钠 土壤浸出液 水 120 硫酸镁 70 40 磷酸二氢钾 80 20 氯化钠 10 100 柠檬酸铁 5 20 硫酸锰 2 1000mL pH 7.0
水生硅2( 水生硅 (mg/L) L)
尿素 过磷酸钙 硫酸镁 硫酸锰 EDTA-铁 150 50 50 3 1mL 氯化钾 30 硅酸钙 100 碳酸氢钠 3 土壤浸出液 4mL 水 1000mL
2、稀释法:该法源于中野治房(1933)的方法。用已 、稀释法 消毒试管5只,在第一管盛蒸馏水10mL,第2~5管都装 5mL,用高压蒸汽消毒,待冷却后,第1管用滴管滴入混 合藻液1~2滴,充分振荡,使均匀稀释。次用消毒吸管, 从第1管中吸取5mL滴入第二管中如前振荡,使均匀稀释。 以后依次同样滴入第3~5管,并都充分均匀稀释。然后 把五个已盛又消毒的琼胶培养基培养皿,加热使之溶解, 待冷却而尚未凝固时,分别滴入五个试管的藻液各一滴, 用力振荡,使藻液充分混于培养基中。待冷凝后,把五 个培养皿放在受着漫射光窗口,一直到出现藻群时为止。 在20℃左右时,约10天即出现藻群。用消过毒的白金丝 取些藻群,进行琼胶固体培养基的不通气培养。此过程 反复多次,直至得到完全分离的纯藻种群为止。 此法稀释要使用较多容器分组培养,比较麻烦,但 较易成功。

单胞藻培养

单胞藻培养




保种多用100ml的三角烧瓶,开始扩种时, 培养容器逐步扩大。 100ml 250ml 500ml 3000ml 5000ml 三角烧瓶的优点是瓶口小,不易落入孢子, 不易被污染。可以煮沸消毒,也可以在烘箱 中消毒。
(3)培养室和培养池


培养室是进行中继培养和大量培养的场所。 培养室要求光线充足,一般采用投光率80% 左右的玻璃钢瓦覆盖,四周墙壁均开设大面 积的玻璃窗。房子四周应通风、宽畅,避免 背风闷热。 培养室内主要设施有培养池、培养容器和操 作工具等。
2 、水的消毒




培养单胞藻用水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以防 敌害生物的污染。通常在选择消毒方法时, 必须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能够达到杀灭敌害生物的目的; ②经消毒处理后的水必须无毒,对藻类的生 长、繁殖无不良影响或影响不大; ③对三级培养所采取的方法必须能够在有限 时间内对大量水进行消毒而不影响生产; ④消毒方法必须经济、简单、易行。



④漂白粉Ca(ClO)2:又称氯石灰,在水中释 放氯气和初生氧,有强杀菌作用。成本低,消毒 也比较彻底,是生产上二、三级培养池和大型容 器、工具常用的消毒方法。 工业用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30~35%,消毒时 按100~300ppm的有效氯含量配成水溶液,容 器、工具浸泡30min以上,消毒水冲洗2~3次 即可;培养池消毒,用高浓度浆糊状洒淋池壁, 半小时后用消毒水冲洗干净。 市售漂白精一般含有效氯70%,比漂白粉高一倍, 其使用参照漂白粉。
第四节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和设 备
1、培养方式



按培养的场所分室内培养和室外培养 按培养基的形态分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 按培养的纯度分纯种培养和单种培养 按藻液的流动情况分静止培养和循环流动水培养 按气体交换情况分充气培养和不充气培养 按采收方式分一次培养、连续培养和半连续培养 按藻液与外界接触程度分封闭式培养和开放式培养 按培养规模和目的分小型培养、中继培养和大量培 养

单胞藻培养

单胞藻培养

回培养方式
连续培养在国外应用较多,我国目前应用很少。 连续培养在国外应用较多,我国目前应用很少。 国外连续培养两种最普通的方式为“恒浊器” 国外连续培养两种最普通的方式为“恒浊器”和 恒化器” “恒化器”。 恒浊器是人为确定藻液收获密度, 恒浊器是人为确定藻液收获密度,由光电仪器自动 监测,当培养容器中藻细胞超过规定数值, 监测,当培养容器中藻细胞超过规定数值,藻液自 动流出,新培养液同时流入, 动流出,新培养液同时流入,自动化仪器不断调整 流出率,保持藻液细胞密度相对稳定; 流出率,保持藻液细胞密度相对稳定; 恒化器是以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如硝酸盐) 恒化器是以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如硝酸盐)的浓 度为指标,当这种营养物质的浓度降到某一水平时, 度为指标,当这种营养物质的浓度降到某一水平时, 收获一定量的藻液, 收获一定量的藻液,同时加入等量的含有一定数量 的营养物质的培养液, 的营养物质的培养液,保持培养容器中藻细胞生长 率的稳定。 率的稳定。
2、培养设备与设施
单胞藻培养设备与设施主要包括: 单胞藻培养设备与设施主要包括: 工作室 培养容器 培养室与培养池 水处理系统 充气系统
(1)工作室
回培养设备
工作室是饵料培养工作人员进行单胞藻培养经常 性工作的地方,常位于车间的一端。 性工作的地方,常位于车间的一端。 工作室配备显微镜、常用仪器、工具、试剂、 工作室配备显微镜、常用仪器、工具、试剂、药 肥料等; 品、肥料等; 工作室附设一保种间和一清洗消毒间。 工作室附设一保种间和一清洗消毒间。 保种间主要进行藻种的分离、保存和培养等工作, 保种间主要进行藻种的分离、保存和培养等工作, 面积视培养规模而定,一般为10 10~ 配有空调、 面积视培养规模而定,一般为10~20m2,配有空调、 冰箱、具人工光源的培养架等; 冰箱、具人工光源的培养架等; 清洗消毒间,主要供少量海水和容器、 清洗消毒间,主要供少量海水和容器、工具等消 毒用,设有清洗水池、消毒池、灭菌锅、 毒用,设有清洗水池、消毒池、灭菌锅、电炉等 面积一般10 10~ 面积一般10~15m2。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26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26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培养藻类生长的影响
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光时增加而生长率不 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饱和白昼”。在较低 白昼温度时,“饱和白昼”现象比较显著。
温度
1 适应温度
绿藻的适应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 25-30℃;
蓝藻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很强,有些种类在 5-30℃范围内生长得很好。在室外培养时, 蓝藻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35℃;
间歇光照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化反应和黑暗反应两个阶段。 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是在黑暗反应中进行的。
有实验表明,用强光作间歇照射时,和各间歇照明时间 的总和相等的连续照明比较,同化作用的效果要大许多。
因而在高密度培养的条件下,可采用搅拌、充气等方法, 使藻类细胞交替地发生向光和背光作用,达到间歇光照 射的效果。或者采用旋转培养容器的方法,也可达到此 目的。
缩短或消除藻类接种后出现延缓期的措施
选择处于新陈代谢快,生长旺盛(处于指数生 长期)的藻细胞作藻种
接种时保证藻种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量,选择 偏高浓度接种
选择合适的培养液(包括配方组成及营养盐浓 度),减少新旧培养液之间的营养盐差异
2 如何增加指数生长期的生长效率 ?
选择生长性能优良 的品系

5 死亡期
在死亡期内,藻细胞大 量老化死亡,细胞数量 迅速减少
不同藻类及在不同培养 条件下,死亡期开始出 现的时间依不同种类和 培养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二 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特性 在培养生产中的应用
1 如何缩短或消除延缓期的出现? 缩短延缓期的重要性:接种后延缓期越短,接
种培养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人工光源:利用白热电灯或白色日光光源。目前 我国的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主要用太阳光源,在 阴雨天阳光不足时,用人工光源作为补充。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汇总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汇总

第六节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藻类的生长繁殖需要吸收各种营养元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液必须具备这些营养元素,而且在营养成分和数量上都应该符合藻类的需要,各种藻类对营养的需要有很多共同点,所以一些培养液配方,能应用于多种藻类的培养。

然而,藻类的不同种类,对营养的要求是有差别的,各有其特殊性,不同种类的培养液配方,当然也应该不同。

只有较好地符合培养种类需要的配方,才可能获得较理想的效果。

一个培养液配方的提出,首先必须了解这种藻类对营养的要求,要达到这一点,进行一系列的试验是必要的。

还必须在使用中验证配方的效果,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使配方达到更理想的水平。

本节内容分培养液成分、培养液配方和培养液的配制三部分。

一、培养液成分单细胞藻类培养液的成分有下列七类。

(一)大量元素1.氮(N) 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氮源有硝酸钾(KNO3)、硝酸钠(NaNO3)、尿素(NH2CONH2)、硝酸铵(NH4NO3)、硝酸钙[Ca(NO)3)2]、氯化铵(NH4C1)、硫酸铵[(NH4)2SO4]、发酵人尿……等。

其中以硝酸钠和硝酸钾最常用。

但不同的藻类对硝酸态氮和铵态氮的吸收利用情况是不同的,必须根据不同的藻类选择合适的氮源。

2.磷(P) 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磷源有磷酸二氢钾(KH2PO4)、磷酸二氢钠、(NaH2PO4)、磷酸氢二钾(K2HPO4)、磷酸氢二钠(Na2HPO4)4种。

海水单胞藻培养液应用磷酸二氢钾,如用磷酸氢二钾所配培养液会产生大量沉淀。

3.铁(Fe) 单胞藻培养液常用的铁源有三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SO4)、硫酸高铁[Fe2(SO4)3]、氧化铁(FeO)、柠檬酸铁(FeC6H5O7)、柠檬酸铁铵[Fe(NH4)3(C6H5O7)]等。

其中最常用的是三氯化铁和柠檬酸铁。

无机铁在水中容易形成一种胶体复合物,无可逆反应,不能为生物利用。

铁也容易产生沉淀。

所以尽管铁在数量上所需很少,但要满足藻类需要却很困难。

1单细胞藻类的培养4-26

1单细胞藻类的培养4-26

藻种的数量:保证高比例接种
藻种级培养时的藻种量与培养液量之比为 1∶2-1∶4 中继培养和生产性培养的接种比例一般不 小于1∶10-1∶20
镜检 将采回的水样进行镜检,如果发现有需要分离的藻类,
预备培养 用作预备培养的培养液,各种藻类是不同的,一
般绿藻和硅藻的浓度应小一些,一般只有原配方的1/2、1/3 或1/4。对一些难以培养的藻类一般要加入土壤浸出液。如果
水样中藻类较多,就应该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培 养,使藻类在适合自己繁殖的培养液中进行生长繁殖
酸、EDTA。
植物生长激素 培养液中加入某些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可以促
进藻类细胞生长,用量为0.01-0.1mg/l。
藻类培养液制备与配方
根据培养液的性质,藻类培养液可分为无机培 养液和有机培养液
配制无机培养液的原则
离子间相互平衡的培养液,称为生理培养液 在配制原液时,必须使各种盐类完全溶解,不发生沉 淀,原液应该无色透明。 培养液的稀释水,在进行纯培养或科研时用蒸馏水, 在大量生产培养时,用自来水或消毒的海、淡水。 在配制培养液时,配方中常量元素可直接称取或先配 成母液后移取,微量元素通常先配成浓缩1000倍的母 液后移取
高锰酸钾 配成5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涤器皿,也可遍
洒培养池的壁,然后用消毒水冲洗干净。
石炭酸 按3-5%比例配成溶液,将干净的器具在溶液中浸泡
30分钟,再用消毒水冲洗干净。
二 培养液的配制
培养用水的消毒 培养液的成分
配方的选择和营养盐用量的计算
营养盐的添加
1 培养用水的消毒
第四节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
五步法
容器和工具的消毒——培养液的配制——

1单细胞藻类的培养4-26

1单细胞藻类的培养4-26
第四节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法
五步法
容器和工具的消毒——培养液的配制—— 接种——培养管理——采收
一 容器和工具的消毒
目的:消灭藻类的捕食者和竞争者
方法:
物理消毒法:
高温高压灭菌 煮沸法 紫外线消毒法
直接灼烧法 烘箱干燥法
化学药品消毒:
70%酒精法
高锰酸钾法
漂白粉法(CaClO2) 稀盐酸法
EDTA。
植物生长激素 培养液中加入某些植物生长激素,如赤霉素,可以促
进藻类细胞生长,用量为0.01-0.1mg/l。
藻类培养液制备与配方
根据培养液的性质,藻类培养液可分为无机培养 液和有机培养液
配制无机培养液的原则
➢ 离子间相互平衡的培养液,称为生理培养液
➢ 在配制原液时,必须使各种盐类完全溶解,不发生沉 淀,原液应该无色透明。
镜检 将采回的水样进行镜检,如果发现有需要分离的藻类,
在水样中数量较多,可立即进行分离,若数量少,分离困难, 就进行预备培养,待其数量增多后,再进行分离;
预备培养 用作预备培养的培养液,各种藻类是不同的,一
般绿藻和硅藻的浓度应小一些,一般只有原配方的1/2、1/3 或1/4。对一些难以培养的藻类一般要加入土壤浸出液。如果 水样中藻类较多,就应该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培养液进行培养, 使藻类在适合自己繁殖的培养液中进行生长繁殖
石炭酸
洗液
漂白粉 按0.1-0.3‰配成漂白粉水溶液,将器具在溶液中浸
泡30分钟,再用煮沸消毒水冲洗3-4次即可。对于水泥池等, 将配成糊状漂白粉溶液遍洒池壁,半小时后,用消毒水冲洗 干净。消毒后的容器需停放12小时才能使用。
酒精 用70%浓度的酒精进行消毒,将酒精涂抹在器具表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酸碱度
各种单细胞藻类对pH值各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在人工培养单细胞藻类时,由于营养元素的加入, 藻类细胞对CO2和培养液中某些元素的优先吸收 (如酸性盐中的酸根离子元素),导致pH值上升, 影响藻类的生长
所以必须测定pH值的变化,在超出藻类适应范围 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采用加入1mol/l浓 度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调节。
在培养液中加入碳酸盐,如碳酸氢钠等。
盐度
各水域中含盐量的差异很大,淡水水域的含 盐量在0.01-0.5‰,半咸水的含盐量在0.516‰,海水水域的含盐量在16-47‰,超盐水 水域的含盐量在47‰以上。
各种水生生物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很不 相同的,按其适应能力的大小,可分为广盐 性生物和狭盐性生物两大类。单细胞藻类对 生活环境中盐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提供其生长所需的 各种最佳环境因子 和营养水平
3 如何延长指数生长期,推迟相对生长 下降期出现?
适时添加营养盐 人工充二氧化碳
(含1-5%二氧化碳的 混合空气) 定期检测并调整培 养液的pH 增强光照强度 改变培养方式
三 影响单细胞藻类生长的环境因子
光照 (光源,光质,光强,光周期) 温度 盐度 pH 营养素
人工光源:利用白热电灯或白色日光光源。目前 我国的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主要用太阳光源,在 阴雨天阳光不足时,用人工光源作为补充。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
光在细胞培养液中的吸收与穿透:光透入深 度的大小取决于培养液中藻类细胞的密度, 密度愈大,光透入的深度愈浅
在高密度下,仅表面的藻类细胞能吸收到光 合作用所需要的饱和光照强度,下层细胞只 能得到不足的光照强度,甚至处在“黑暗” 之中。
常量元素(碳、氢、氧、氮、硫、磷、钾、钙、镁、铁等) 微量元素(硼、锰、锌、铜、钼、钠、硅、钴、矾、锶等) 辅助生长因子(主要指一些维生素,VB12、VB1、生物素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激素等)
生物因子
互利共生关系 互相竞争关系 毒害与捕食关系
光照
1 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光,是单细胞藻类培养的主要光 源,也是室内小型培养和室外大量培养的光源。
缩短或消除藻类接种后出现延缓期的措施
选择处于新陈代谢快,生长旺盛(处于指数生 长期)的藻细胞作藻种
接种时保证藻种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数量,选择 偏高浓度接种
选择合适的培养液(包括配方组成及营养盐浓 度),减少新旧培养液之间的营养盐差异
2 如何增加指数生长期的生长效率 ?
选择生长性能优良 的品系
5 死亡期
在死亡期内,藻细胞大 量老化死亡,细胞数量 迅速减少
不同藻类及在不同培养 条件下,死亡期开始出 现的时间依不同种类和 培养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二 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特性 在培养生产中的应用
1 如何缩短或消除延缓期的出现? 缩短延缓期的重要性:接种后延缓期越短,接
种培养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生理上的适应 蓝藻比其它藻类更抗高温,研究人员认 为,这是由于蓝藻的原生质有更高的凝固点。
3 高温和低温对培养藻类的危害
对培养藻类繁殖力的危害
引起藻类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很多学者认 为,高温对生物的破坏是化学性的,低温对 生物体的破坏机械性的,因此生物对低温的 抵抗忍耐性较强,在一定低温条件下,生物 产生的形态和生理变化是可逆的。利用这一 特征,在低温下,使生物呈休眠状态,这样 单细胞藻类的藻种和浓缩的单细胞藻类饵料 可以在低温条件下,作较长时间的保存。
间歇光照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化反应和黑暗反应两个阶段。 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是在黑暗反应中进行的。
有实验表明,用强光作间歇照射时,和各间歇照明时间 的总和相等的连续照明比较,同化作用的效果要大许多。
因而在高密度培养的条件下,可采用搅拌、充气等方法, 使藻类细胞交替地发生向光和背光作用,达到间歇光照 射的效果。或者采用旋转培养容器的方法,也可达到此 目的。
类生长限制因子
营养盐耗净 二氧化碳供应不足 培养液酸碱度改变 藻类细胞浓度过密,光照不足 藻类代谢废物的自体抑制
4 静止期
在相对生长下降期内,由于限 制因子的作用不断增加,藻类 生长逐渐下降,最终生长停止, 进入静止期
在静止期,新生的藻细胞数和 死亡的藻细胞数趋于平衡,藻 液中藻细胞数保持相对恒定
2 指数生长期
生长特点:藻细胞数量随时间呈几何级数递增 相对生长常数K表示生长繁殖效率 K=( ln N—lnN0)/T
影响生长繁殖效率的因素:
藻的品种 培养条件
3 相对生长下降期
生长特点:藻细胞繁殖趋缓,细胞数增加速度减慢 产生的原因: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液中产生了藻
藻液密度与光照强度
培养液中藻体数量首先影响光照强度,在稀培养 中,藻体数量少,光的透射强,藻体吸收的光量 也随着增大,于是藻体对光的吸收量达到光饱和 度,而最适的光照强度也就比较低,所以稀培养 物要求的光强较弱
在浓培养物中,个体数量多,光的透射弱,藻体 吸收的光量也少,则需要较强的光照,才能达到 光饱和度,而要求较高的最适光照强度。
第三节 单细胞藻类的繁殖特性 及影响藻类繁殖的因子
一 一次性培养中单细胞藻类 生长繁殖特性
可分成五个时期:
延缓期 指数生长期 相对生长下降期 静止期(平台期) 死亡期
1 延缓期
生长特点:接种后的短时间内藻类繁殖缓慢, 细胞数无明显改变
产生的原因
藻种质量问题 藻种数量问题 新旧培养液成分的差异
硅藻是中等适温性种类,其上限温度低于绿 藻和蓝藻,适温范围为5-25℃。
2 单细胞藻类对高温和低温的适应
驯化适应 单细胞藻类在温度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时, 也能生存,这种抗高温(或耐低温)的适应性是长期生 活在高温(或低温)的环境中所形成的;
改变营养环境 小球藻、衣藻,在0℃左右的条件下都能 生存,但生长较差。如果少施氮肥,使细胞内糖份增加, 而糖是一种抗寒物质。藻体含糖份多,抗低温能力就强;
不同的培养条件与光照强度关系
温度与光照强度 温度通过其对藻细胞新陈代谢 速度的影响,而调节着藻细胞对光照强度的要求, 随着温度的降低,藻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补 偿光照强度也随着温度降低而降低。
营养浓度与光照强度 在低光照强度下,营养浓 度对生长率无影响。而且营养浓度较高时,藻类 细胞可以在较强光照强度下生长,在营养浓度较 低时,则藻细胞不能在高它生物的关系包括藻菌共生、种间 抑制、异种污染等几个方面。
在接种过程中,由于消毒措施不够严格,导致不需 要的单细胞藻类甚至有害的藻类进入培养液中,从 而造成所培养藻类不纯洁,甚至导致培养失败,这 种情况叫异种污染。
有实验发现,在有某种细菌存在时,某些单细胞藻 类生长较好,否则就停止生长。这是单细胞藻类中 与细菌相互依存的例子,称为藻菌共生。
光照时间的长短对培养藻类生长的影响
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光时增加而生长率不 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饱和白昼”。在较低 白昼温度时,“饱和白昼”现象比较显著。
温度
1 适应温度
绿藻的适应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 25-30℃;
蓝藻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很强,有些种类在 5-30℃范围内生长得很好。在室外培养时, 蓝藻的最适温度范围是20-35℃;
通过搅拌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CO2溶入 培养液中;
把普通空气从管道通入培养液中,通过产生微小气泡 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CO2的溶入培养液中;
把CO2含量为1-5%的混合空气,从管道通入培养液中, 可少量连续充气或较大量地间歇充气。CO2通入量不能 过大,因水中CO2含量过多,会导致pH值降低,对藻类 细胞有毒害作用;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单细胞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
水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有机物的分解,其次是 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排出以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溶于水。
藻类一般是以利用游离的CO2为主,单细胞藻类对 二氧化碳的需要量,一般要求含1-5%二氧化碳的 空气,对小球藻以5%含量对其生长最合适。
二氧化碳的供给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