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单细胞藻类
单细胞藻类
、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是海洋植物中结构最简单、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最具重要意义的一群生物,它们是许多水生动物的直接饵料。
而那些不是直接摄食单细胞藻类为生的动物,也大都是间接地以它们作饵料,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换才成长起来的。
据初步估算,自然界要生产出一公斤的鱼肉,约需数百公斤至上千公斤的单细胞藻类。
因此,可以说:海域单细胞藻类的丰富程度是该海域渔业丰歉的一重要决定因素。
当然,这里也应指出,如果某海域有机污染严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那么,在温、盐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赤潮’(有关‘赤潮’的问题将在第五章海洋灾害加以叙述)。
此外,有些单细胞藻类在研究海流与水团的动态方面有重要意义;有些种类可附着于大型海藻体表,成为藻类养殖的害藻;有些还附生于船底,能降低船的航速。
单细胞藻类在硅藻门、甲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蓝藻门、红藻门、绿藻门中都有它们的存在。
其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是硅藻门和甲藻门。
福建海域地处台湾海峡西部,是东海和南海的过渡区,常年受南海暖流和闽浙沿岸流的交错影响,况且还接纳许多河川输入的大量营养盐,水体肥沃,单细胞藻类非常丰富,调查记载的种类近千种,数量常年平均每立方米水体有单细胞藻类1340万个左右。
近岸、港湾区的数量还要大得多,如:厦门西港区1987年调查时,年平均竟高达每立方米水体1.8亿个。
(一)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硅藻为单细胞生活或借助胶质连成群体。
细胞具有特殊的壳壁,壳壁主要成分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
壳壁由两瓣套合,分为上、下壳,上壳稍大、下壳较小。
壳面有各种花纹。
根据花纹排列,分为中心纲和羽纹纲。
福建省沿海(包括台湾海峡)共已记录了784种,其中,中心纲308种,羽纹纲476种。
现将最主要属种简介如下:1.中心纲(亦称辐射纲)(Centricae)细胞壳面圆形、多角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一般都有辐射对称花纹,没有纵沟和拟纵沟,不能运动,色素体小而数目多。
单细胞藻类
单细胞藻类之--微绿球藻微绿球藻(Nannochloropsis oculata),或叫眼状微绿球藻。
本属还有其它几种培养作为水产动物的活饵料的。
在分类上属于绿藻门,绿藻属,四胞藻目,胶球藻科。
一、形态特征:细胞为球形,直径为2—4微米,单独或集合,色素体一个,淡绿色,侧生,仅占着周围的一部分,眼点圆形,淡橘红色。
在活泼生长的情况下,色素体颜色很深,不容易观察到眼点,在氮缺乏的培养中,色素体变淡,眼点明显。
没有蛋白核。
有淀粉粒1—3个,明显,侧生。
细胞壁极薄,幼年细胞看不到,在分裂之前才变得明显。
分裂进行时,细胞壁扩大,与细胞之间形成空隙。
二、繁殖方式:微绿球藻进行二分裂繁殖,细胞分裂成为2个子细胞,细胞分裂后,子细胞由母细胞的细胞壁裂开处脱出,子细胞附着在细胞壁上,互相连结成为一个松散的树枝状群体。
三、生态条件:1、盐度:微绿球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很广,在盐度为4—36的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繁殖,并可保养在2—54的盐度范围内。
江西省宜春高新技术专利产品开发中心提供光合细菌培养基配方技术。
2、温度:微绿球藻在10--36℃的温度范围内都能比较迅速的繁殖,最适温度为25--30℃。
3、光照:在适温条件下,最适光照强度为10000勒克斯。
4、酸碱度:适宜的酸碱度范围为:PH7.5—8.5。
微绿球藻在有机质多,特别是氮肥多,氨盐丰富的水体中,生长特别繁茂。
单细胞藻类之--塔胞藻塔胞藻(Pyramimonas sp.)分类上属于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衣藻科,塔胞藻属。
可以用于海湾扇贝幼体的饵料。
一、形态特征:单细胞,不具细胞壁,多数呈梨形、侧卵形,少数呈半球形。
细胞长12—16微米,宽8—12微米,前端具有一圆锥形凹陷,由凹陷处中央向前伸出4条鞭毛。
色素体杯状,少数呈网状,具一个蛋白核。
眼点位于细胞的一侧或无眼点。
细胞单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偏前端。
塔胞藻易于培养,一般采用扁藻的培养条件及营养盐配方。
其耐温下限比较扁藻低,藻细胞生长良好时,集群上浮,形成如扁藻一般的水团。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26
酸碱度
各种单细胞藻类对pH值各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在人工培养单细胞藻类时,由于营养元素的加入, 藻类细胞对CO2和培养液中某些元素的优先吸收 (如酸性盐中的酸根离子元素),导致pH值上升, 影响藻类的生长
所以必须测定pH值的变化,在超出藻类适应范围 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一般采用加入1mol/l浓 度的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调节。
在培养液中加入碳酸盐,如碳酸氢钠等。
盐度
各水域中含盐量的差异很大,淡水水域的含 盐量在0.01-0.5‰,半咸水的含盐量在0.516‰,海水水域的含盐量在16-47‰,超盐水 水域的含盐量在47‰以上。
各种水生生物对盐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是很不 相同的,按其适应能力的大小,可分为广盐 性生物和狭盐性生物两大类。单细胞藻类对 生活环境中盐度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提供其生长所需的 各种最佳环境因子 和营养水平
3 如何延长指数生长期,推迟相对生长 下降期出现?
适时添加营养盐 人工充二氧化碳
(含1-5%二氧化碳的 混合空气) 定期检测并调整培 养液的pH 增强光照强度 改变培养方式
三 影响单细胞藻类生长的环境因子
光照 (光源,光质,光强,光周期) 温度 盐度 pH 营养素
人工光源:利用白热电灯或白色日光光源。目前 我国的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主要用太阳光源,在 阴雨天阳光不足时,用人工光源作为补充。
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
光在细胞培养液中的吸收与穿透:光透入深 度的大小取决于培养液中藻类细胞的密度, 密度愈大,光透入的深度愈浅
在高密度下,仅表面的藻类细胞能吸收到光 合作用所需要的饱和光照强度,下层细胞只 能得到不足的光照强度,甚至处在“黑暗” 之中。
单细胞生物1衣藻
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机械组织 营养组织
我们常看到的植物往往由多细胞构成,
植物的组织 从动植物的受精卵—>分裂—>生长、分化—> 多种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细胞群(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
功能
分布(叶为例)
保护组织 输导组织 营养组织 机械组织 分生组织
保护
输送营养物质 (导管、筛管)
制造和贮存营养物 质(根茎叶花果实中 都有)
菌落
请说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细胞质
细菌细胞
液泡
植物细胞
2、细菌的结构:
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生物
无叶绿体,所以不能自己制造营 养物质,要依赖有机物生存
细菌的分类(根据形态不同):
螺旋菌
球菌
杆菌
看发霉的面包片 霉菌—>面包霉—>有细胞核—>真核生物—>真菌
3、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将细胞分为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4、细菌是原核细胞,真菌是真核细胞
常见的真菌
酵母菌
青霉菌
食用菌
你还知道哪些食用菌? 细菌和真菌都是有害的吗?
松乳菇
梭柄松苞菇
细菌和真菌通常也称为微生物
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1)微生物生存的环境 (2)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1提出问题:食物上滋生卫生的条件是什么? 2建立假设:温度、水份、时间、数量等等 3设计实验:P173-0175 注意: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个问题,做比较,要使其他条件一样 如:温度不同,数量、时间、水份等都相同,可以排除由其他原
皮脂腺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反应热感 的热敏小体
单细胞藻类培养
Company Logo
(二)开放式培养和封闭式培养
1、开放式培养:是把藻类培养在敞开的广口玻璃瓶,水族 箱等容器中进行培养,设备简单,为目前主要的培养单细 胞藻类的形式。 特点:充足的光照和通风,繁殖迅速。 容易受敌害生物的污染。 2、封闭式培养:在封闭容器中进行培养,仅有充气管,培 养液加入管和藻液抽出管与外界有接触,其余不与外界接 触。 特点:减少敌害生物污染,成功率高。 生长速度较慢。
5000-10000lx,适合大多数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某些藻类适合在弱光下培养: 如中肋骨条藻:5000lx较适宜,而10000lx产生抑制作 用); 三角褐指藻:3000-5000lx 某些单细胞藻适合较强的光照: 等鞭藻:7000-9000lx 角毛藻:10000-15000lx 某些单细胞藻类适合在强光下培养: 如钝顶螺旋藻:30000-35000lx。
Company Logo
3、平板划线法
方法同光合细菌。 由于单细胞藻类大多不适合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因此, 分离效果较差。
Company Logo
二、单细胞藻类的培养方式
(一)纯培养与单种培养: 1、纯培养:纯培养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包括细菌在内 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2、单种培养:在生产性培养中是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为了 区别而称单种培养。
Company Logo
②调节光照
人工光照: 自然光:极端易变是太阳光源的特点,必须根据天气情况, 不断调节光照度。 室内尽可能利用近窗口的漫射光,防止直射光照射,光照 过强时可用竹帘或布帘遮光调节。 室外一般应有棚室顶架,用活动白帆布或彩条布蓬调节光 照,阴雨天,可短期利用人工光照。
Company Logo
单细胞藻类培养
第二章单细胞藻类培养第二章单细胞藻类培养* 一、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与生物特性* (一)单细胞藻类培养的种类* 常用的饵料微藻主要有:* 牟氏角毛藻: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 三角褐指藻: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种贝;* 中肋骨条藻:虾、蟹幼体;* 底栖舟形藻:鲍、海参、海胆、埋栖贝类、舔食螺类的附着幼体;* 底栖卵形藻:同上;* 等鞭金藻:贝、虾、蟹、海参、海胆的幼体;* 亚心形四片藻:轮虫、卤虫、种贝及虾的后期幼体;* 海水小球藻:同上;* 钝顶螺旋藻:虾、蟹幼体及配合饲料的添加剂;(二)单细胞藻类的生物学* 1、盐度:* 大多数单胞藻盐度适应范围很宽。
* 10-40大多数单胞藻能适应。
* 如扁藻、盐藻、小球藻在10-80的盐度中能正常生长。
2、温度* ①适温* 绿色巴夫藻10-35℃;* 扁藻7-30 ℃;* 盐藻4-40 ℃。
* 因此大多数单细胞藻类适合在20-25 ℃下培养。
* 一些单胞藻适合在较高温度下生存;如钝顶螺旋藻生存最适为28-34 ℃。
②低温* 单胞藻一般忍耐性较强,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产生的形态和生理变化是可逆的。
* 利用其在低温环境下呈休眠状态的特点,可较长时间保存单细胞藻类。
* 如在-20 ℃温度下,冰冻20d的三角褐指藻浓缩藻液,解冻后,培养2d即可恢复正常生长。
3、光照* 5000-10000lx,适合大多数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 某些藻类适合在弱光下培养:* 如中肋骨条藻:5000lx较适宜,而10000lx产生抑制作用);* 三角褐指藻:3000-5000lx* 某些单细胞藻适合较强的光照:* 等鞭藻:7000-9000lx* 角毛藻:10000-15000lx* 某些单细胞藻类适合在强光下培养:* 如钝顶螺旋藻:30000-35000lx4、pH* 7.5-8.5是大多数藻类的适宜范围。
* 也有一些藻类适合碱性条件:* 如钝顶螺旋藻8.6-9.5。
5、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繁殖为主。
(完整版)苏教版初二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藻类植物1.分类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多细胞藻类:水绵、紫菜、海带。
2.特征:①种类很多,大多生活在水里②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衣藻、硅藻),也有多细胞的(水绵细胞的结构、紫菜、海带③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④孢子繁殖,最低等的植物应用: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饵料、食用、药用。
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⑴苔藓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
特征:①没有真正的根,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
②孢子繁殖应用: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蕨、石松、满江红、桫椤。
特征:①不仅有正真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具有疏导组织,因此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
②叶片背面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应用:能源----煤(古代蕨类植物)、药用(石松)、食用(蕨)、绿肥和饲料(满江红)。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三、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⑴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⑵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适合生活的环境十分广泛常见的植物大多是被子植物四、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金花茶。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龙棕、红桧、荷叶铁线蕨。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身体体内没有脊柱,而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一、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1.腔肠动物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海葵、珊瑚特征:①开始出现组织分化②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应用:海蜇可供食用;珊瑚能分泌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2.扁形动物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吸虫、绦虫特征:①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②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36h
氯化钾 30 硅酸钙 100 碳酸氢钠 3 土壤浸出液 4mL 水 1000mL
水生硅2号是用化肥尿素过磷酸钙为
氮磷来源,适于大量培养硅藻时选用, 生长适温为20~30℃;光强为 2,000~5,000米烛光。
3.朱氏10号培养液:适用于培养硅藻、蓝 绿藻等。
H2O 1000mL Ca(NO3)2 0.04 g K2HPO4 0.01 g MgSO4· 7H2O 0.025 g Na2CO3 0.02 g Na2SiO3 0.025 g FeCl3 0.008 g 使用时按1/2、1/4、1/10稀释使用。
3.藻种的保存:
一、 单细胞藻类的特性
单细胞藻类(Unicelluler
algae),简称 单胞藻。因藻体微小,又称微藻 (Microalgae)。 单胞藻具有利用太阳光能效率高、营 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 应性强和容易培养等重要特性,因而 受到重视。
通过研究人们发现单胞藻在下列6个方面,可 以开发利用: 1、作为植物生理研究的试验材料。 2、单胞藻的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 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脂肪含量高,富含动 物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各种维生素和 药用成分。可利用为人类的营养食品和健康食 品。 3、可作为水产动物的饵料和禽、畜饲料添加剂。
硝酸氨120硫酸镁70磷酸氢二钾40磷酸二氢钾80氯化钙20氯化钠10硅酸钠100柠檬酸铁土壤浸出液20硫酸锰1000mlph70尿素150氯化钾30过磷酸钙50硅酸钙100硫酸镁50碳酸氢钠土壤浸出液4mledta号是用化肥尿素过磷酸钙为氮磷来源适于大量培养硅藻时选用生长适温为2030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
2.接种: 在分离到单纯藻群后,就可接种到培 养液中进行培养,进而移养扩大培养。接 种方法有液体接种和干藻接种。前者是将 藻液直接加入培养液中进行搅拌,加入的 藻种分量视水温而定,水温较低(10℃以 内)时,多加;约占培养液总量的30~40 %左右,水温适宜时(25~30℃左右), 可加5~8%左右。后者若用干藻的藻体接 种,接种量为0.1~0.2%。
最详尽最清楚的藻类图谱(强烈建议收藏)
最详尽最清楚的藻类图谱(强烈建议收藏)qdgenyuanshuichan 众所周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鱼就是养水。
养水就是培养良好的藻类,对养殖动物起到供氧或者作为生物饵料的作用。
在这里我们将水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藻类做了一个统计,并且将其在显微镜下的特点整理出来,方便大家对藻类的学习(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蓝藻门蓝藻门的藻类多数属于害藻。
蓝藻是一种浮游生物,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
容易在富营养化的水中大量爆发。
池塘中出现蓝藻时就应该提高警觉,可以通过在早期换掉上层水除去蓝藻。
如果使用了杀死蓝藻的药物,切记使用解毒药!蓝藻死后是有毒的,产生的毒素将会对养殖动物构成威胁。
蓝藻门由蓝藻纲组成,这里为大家介绍的常见藻类包括色球藻目的蓝纤维藻(指杆藻)、色球藻(蓝球藻)、平裂藻和微囊藻;颤藻目的颤藻、螺旋藻、席藻(胶鞘藻)和鞘丝藻;念球藻目的拟鱼腥藻、鱼腥藻和念珠藻。
色球藻目1、蓝纤维藻(指杆藻)群体胶被无色透明;淡蓝绿色至亮蓝绿色。
2、色球藻(蓝球藻)群体胶被厚,且单独都有衣鞘,背靠背的两个小球。
与平裂藻相比,排列较为散乱。
3、平裂藻每两个细胞两两成对,2对为一组,4组成一小群;个体胶被不明显。
4、微囊藻具伪空泡颤藻目1、颤藻没有胶质鞘或有极薄胶质鞘;以段殖体进行繁殖。
2、螺旋藻呈螺旋弹簧状3、席藻(胶鞘藻)群体分布。
与颤藻对比,有胶质衣鞘。
4、鞘丝藻有一段空的胶鞘念珠藻目1、拟鱼腥藻异形胞两端各一个2、鱼腥藻异形胞间生单个穿插3、念珠藻异形胞间生,长成串。
硅藻门硅藻门中的常见藻类比较多,而且多为益藻。
包括中心硅藻纲(中心纲)和羽纹硅藻纲(羽纹纲)。
一、中心硅藻纲(中心纲)圆筛藻目1、直链藻两细胞间有假环沟,两边具棘2、圆筛藻孔纹3、小环藻常见于淡水分外围和中央区4、漂流藻圆盘形,壳环面四周有薄而透明的翼状突,翼上有许多射出肋。
5、海链藻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有的壳缘有刺。
6、骨条藻胞间以细刺连接7、冠盖藻胞间管状短链相连,胞壁有明显的六角形孔纹。
单细胞藻类的培养(3)3+6h
水生4号
(NH4)2SO4 Ca(H2PO4)2·H2O+2(CaSO4·H2O) MgSO4·7H2O NaHCO3 KCl FeCl3(1%) 土壤浸出液 水 0.200g 0.030g 0.080g 0.100g 0.025g 0.150mL 0.500mL 1000mL
2.浮游硅藻培养液 浮游硅藻培养液
水生硅1( 水生硅 (mg/L) L)
硝酸氨 磷酸氢二钾 氯化钙 硅酸钠 土壤浸出液 水 120 硫酸镁 70 40 磷酸二氢钾 80 20 氯化钠 10 100 柠檬酸铁 5 20 硫酸锰 2 1000mL pH 7.0
水生硅2( 水生硅 (mg/L) L)
尿素 过磷酸钙 硫酸镁 硫酸锰 EDTA-铁 150 50 50 3 1mL 氯化钾 30 硅酸钙 100 碳酸氢钠 3 土壤浸出液 4mL 水 1000mL
2、稀释法:该法源于中野治房(1933)的方法。用已 、稀释法 消毒试管5只,在第一管盛蒸馏水10mL,第2~5管都装 5mL,用高压蒸汽消毒,待冷却后,第1管用滴管滴入混 合藻液1~2滴,充分振荡,使均匀稀释。次用消毒吸管, 从第1管中吸取5mL滴入第二管中如前振荡,使均匀稀释。 以后依次同样滴入第3~5管,并都充分均匀稀释。然后 把五个已盛又消毒的琼胶培养基培养皿,加热使之溶解, 待冷却而尚未凝固时,分别滴入五个试管的藻液各一滴, 用力振荡,使藻液充分混于培养基中。待冷凝后,把五 个培养皿放在受着漫射光窗口,一直到出现藻群时为止。 在20℃左右时,约10天即出现藻群。用消过毒的白金丝 取些藻群,进行琼胶固体培养基的不通气培养。此过程 反复多次,直至得到完全分离的纯藻种群为止。 此法稀释要使用较多容器分组培养,比较麻烦,但 较易成功。
微生物学-藻类
中,大量繁殖时形成绿色、红色或褐色水华
裸藻或眼虫
各门特征简介
• 绿藻门
– 形体多样,有单细胞的个体、群体和丝状体 – 有鞭毛能运动 – 有叶绿体(真核),光能自养,少数寄生或共
生 – 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 生长在流动和静止的水体、土壤表面和树干等 – 应用:食用、饲料,宇宙航行供氧、净化水体
硅质鳞片 – 多为淡水生,寒冷季节大量繁殖
各门特征简介
• 黄藻门
– 细胞壁大多数由两个半片套合而成 – 有鞭毛,附着或浮游生活 – 借不动孢子和游动孢子进行无性生殖,少数有
性生殖 – 多为淡水生
各门特征简介
• 硅藻门
– 单细胞,形体象小盒,由上壳和下壳组成,上 壳面和下壳面上花纹的排列方式是分类的依据
– 纵分裂和有性生殖 – 分布广泛,有明显的区域种类 – 指示生物作用,对水体生产力起重要作用
圆筛藻
桅 杆 藻
各门特征简介
• 甲藻门
– 单细胞,三角形、球形、针形 – 多数有鞭毛 – 植物性营养,少数腐生或寄生 – 在淡水、半咸水、海水中都能生长 – 死后沉在海底形成石油层中的主要化石
角藻
各门特征简介
藻类
• 低等植物——藻类植物 • 多为单细胞,个体或群体 • 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都是真核微生物 • 分类:10门(也有分为8门、11门) • 有叶绿体(真核),光能自养,少数腐
生、共生 •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各门特征简介
• 蓝藻门(已介绍) • 裸藻门
– 不具细胞壁 – 有鞭毛能运动 – 有叶绿体(真核),光能自养,少数腐生或
绿
绿
藻
藻
:
:
(完整版)实验一常用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
(完整版)实验⼀常⽤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实验⼀常⽤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实验⽬的:观察并识别作为饵料⽣物的代表性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为后继单细胞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做准备。
⼆、实验器材:1、藻种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球藻 Chlorella sp.盐藻 Dunaliella sp.青岛⼤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dica var. tsingtaoensis亚⼼形扁藻 Platymonas subcodiformis微绿球藻 Nannochloropsis ocula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三⾓褐指藻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新⽉菱形藻 Nitzschia closterium f. minutissima中肋⾻条藻 Skeletonema costatum牟⽒⾓⽑藻 Chaetoceros muelleri⾦藻门:Chrysophyta Pavlova viridis球等鞭⾦藻 Isochrysis galbana湛江等鞭⾦藻 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蓝藻门:Cyanophyta钝顶螺旋藻 Spirulina platensis黄藻门:Xanthophyta异胶藻 Heterogloea sp.2、实验器材2、实验器材2、实验器材光学显微镜,载玻⽚,盖玻⽚,胶头滴管,鲁哥⽒碘液,甲醛溶液,滴瓶,⽆菌⽔,擦镜纸,吸⽔纸三、操作步骤及要求:⽤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培养的各种藻类样品,滴到载玻⽚上(若藻种浓度⼤⽤⽆菌⽔稀释),⽤显微镜(低倍和⾼倍)观察细胞的形态⼤⼩,⾊素分布,运动⽅式,然后⽤碘液或甲醛固定样品,观察细胞的鞭⽑着⽣情况(长度、数量),细胞的内部结构等。
四、结果与讨论:1、描绘5种藻类形态、构造图,描述各种藻类的特征颜⾊。
运动性的藻类,描述其细胞游动⽅式。
2、⽤甲醛固定样品与⽤碘液固定样品,在观察细胞结构上有何不同的效果?如何根据实验⽬的选择碘液或甲醛作为固定剂?实验⼀常⽤单细胞藻类的形态观察⼀、实验⽬的:观察并识别作为饵料⽣物的代表性单细胞藻类的种类,为后继单细胞藻类的分离和培养做准备。
藻类
藻体形态:单细胞、群体、丝状体
细胞壁:主要为肽聚糖;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质鞘
光合片层:叶绿素a,藻胆体
光合产物:蓝藻淀粉、蓝藻颗粒体
繁殖方式:①营养繁殖:细胞裂殖、藻殖段
②无性生殖:厚壁孢子、内生孢子、外生孢子
生境和分布:主要生活在淡水中,海水中也有
二、真核藻类:
绿藻
硅藻
生活史类型
单倍体单世代(衣藻)、二倍体单世代(松藻)、世代交替(石莼)
二倍体单世代(无孢子纲:鹿角菜、马尾藻)、世代交替(水云同形、海带异形)
世代交替:孢子体、配子体(紫菜);配子体、果孢子体、(四分)孢子体(江蓠、多管藻)
分布
淡水和海水
淡水和海水
绝大多数分布于海水中
绝大多数分布于海水中
叶绿素a、b,叶黄素,胡萝卜素
草绿色
颗粒状、板状、块状
叶绿素a、c,墨角藻黄素,硅藻黄素
黄绿色或金棕色
小盘状、带状
叶绿素a、c,墨角藻黄素
褐色
颗粒状,类囊体单条排列
叶绿素a、d,胡萝卜素,叶黄素,藻胆素
红色
光合产物
淀粉
金藻昆布糖和油
褐藻淀粉、甘露醇
红藻淀粉,红藻多糖
鞭毛
等长, 2条、4条或多条
精子有1或2条
褐藻
红藻
植物体
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叶状体、多核体
单细胞、群体
全部多细胞,丝状体、叶状体、管状体、囊状体,有组织分化的植物体
单细胞、丝状体、叶状体、枝状体、壳状体
细胞壁
纤维素
外层硅质,内层果胶质
内层纤维素,外层褐藻胶,还含有褐藻糖胶
内层纤维素,外层藻胶(琼胶、卡拉胶、海萝胶等)
藻类植物PPT(完整版)
(4)植物界中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
系最密切的植物类群是图中的_____D__E____(选填序
号)。
2下列常见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D)
3.小亮在野外采集到一棵植物,经细心辨认,它有茎 和叶的分化,但是无真正的根。它与下面哪种植物属 于同一类?( B )
1
(1)图中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的有__A__B_C______;属于种 子植物的有__D_E_F________。
(2)(没选有填根序、号茎)、;叶该等类器植官物分可化作的为植监物测是_图_水_中_域_的_____B________污__染 程度的指示植物。
(3)我国种类占世界总数最多的一类植物是图中的植物有Fra bibliotek子无种子
种子有果皮 种子没有 包被 果皮包被
有茎叶
无茎叶
单子叶 双子叶 平行脉 网状脉
无根 有根 (假根) 无根
A B C DE F
玉米 向日葵 油松 肾蕨 葫芦藓 水绵
类 型 比较 繁殖 方式 生活 环境 具备 器官 举例
应用
被子 植物
裸子 植物
蕨类 植物
苔藓 植物
藻类 植物
种子
孢子
陆生或 适应干旱 水生 贫瘠土壤
潮湿 潮湿的地 大都生活
面墙角 在水中
六大 器官
有根茎叶种 子没有真正 的花和果实
有根茎 叶分化
有茎叶 是假根
无根茎叶 的分化
小麦菜 豆桃树
松、柏、 肾蕨
杉
卷柏桫椤
葫芦藓
小球藻
海带发 菜
食用药 用等
林木用 材等
食用 形 成煤等
指示作用 保持水土
单细胞藻类
单细胞藻类,简称单胞藻,因藻体微小,又称微藻。单胞藻具有利用太阳光能效率高、营养丰富、生长繁殖 迅速、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和容易培养等重要特性,因而受到重视。单胞藻的应用主要是直接作为水产经济动物幼 体(如大多数贝类的幼虫、虾类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海参类的樽形幼体等)和成体的饵料。其次,单胞藻可 用于培养动物性生物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再以动物性生物饵料投喂,作为水产经济动物物幼体 (如虾类的糠虾幼体、仔虾;蟹类的蚤状幼体、大眼幼体;鱼类的仔鱼、稚鱼等)的饵料,单胞藻起到了“间接 饵料”的作用。此外,单胞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放出大量氧气并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成分,起到净化水质的作 用,同时还可提高虾、蟹、鱼类育苗的成活率。
一、接种
培养液配好后应立即进行接种培养。接种就是把选为藻种的藻液接入新配好的培养液中。
1.藻种的质量一般要求选取无敌害生物污染、生活力强、生长旺盛的藻种培养。藻液的外观应颜色正常、无 大量沉淀和无明显附壁现象。
2.藻种的数量在三角烧瓶和细口玻璃瓶培养的藻种,接种的藻液容量和新配培养液量的比例为1:2~1:3, 一般一瓶藻种可接3瓶~4瓶。中继培养和大量生产培养一般以1∶10~1∶20的比例培养较适宜。培养池容量大, 可采取分次加培养液的方法,第一次培养水量为总水量的60%左右,培养几天后,藻细胞已经繁殖到较大的密度, 可再加培养液40%继续培养。
分布和生态习性
藻类分布的范围极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在只有极低的营养浓度、极微弱的光照强度和相 当低的温度下也能生活。不仅能生长在江河、溪流、湖泊和海洋,而且也能生长在短暂积水或潮湿的地方。从热 带到两极,从积雪的高山到温热的泉水,从潮湿的地面到不很深的土壤内,几乎到处都有藻类分布。除轮藻门外 的各门藻类都有海生种类。
藻类植物整理
生物竞赛植物学——藻类整体归纳一,藻的分类1,蓝藻:Ⅰ,单细胞:色球藻,微囊藻(铜色~与鱼腥藻形成水华,产毒素),管胞藻(极性分化)Ⅱ,丝状体:颤藻(无胶质鞘),念珠藻(有胶质鞘,固氮,地木耳,发菜),鱼腥藻(似念珠藻但无胶质鞘,固氮,与红萍共生),螺旋藻。
2,绿藻:衣藻(两顶生鞭毛,多同配形成后缘合子,合子减数)盘藻,团藻(胞间原生质丝连,无性纵裂,有性卵式,合子减数)小球藻(无性似亲孢子)栅藻(C定型,无性似亲孢子),盘星藻,水网藻丝藻(单列细胞,固着器,异宗同配游动孢子静孢子,无性造殖段,淡水,合子减数分裂)石莼(片状体,假根,假薄壁组织的固着器,多年生,同型世代交替,无性游动孢子,有性异宗同配,居间减数分裂)刚毛藻(分枝丝状体,异形世代交替或同型世代交替,绿球藻)松藻(海产,多核体,有髓部,二倍体,配子减数)水绵(不分枝丝状体,接合生殖,梯形或侧面。
淡水,合子减数分裂)轮藻(分枝,假根,枝有节和节间,短枝称“叶”,皮层,有性卵式,营养生殖,出现器官精子囊卵囊,丽藻)3,红藻:紫球藻(单细胞,星芒状载色体)紫菜(叶状体,固着器,弥散式生长,孢子减数分裂,有性果孢子→壳斑藻→壳孢子→紫菜)多管藻(多列细胞丝状体可直立可匍匐,单细胞假根,同型世代交替,珊瑚藻石花菜)4,褐藻水云(等世代交替,丝状体可直立可匍匐,无性生殖期孢子囊)海带{不等世代交替;孢子体分固着器(分枝跟状)柄(分化为皮层表皮髓)带片(不分裂,无中脉,同柄分化,有性游动孢子)鹿角菜(无孢子,二叉分枝,三层分化,二倍体,生殖托)网地藻,(等世代交替)马尾藻,裙带菜(不等世代交替)二,藻类减数分裂方式归纳1,合子减数分裂(初始减数分裂):衣藻,团藻,丝藻,水绵,轮藻2,配子减数分裂(终端减数分裂):马尾藻,鹿角菜,墨角藻,海松藻,硅藻3,居间减数分裂:石莼,水云,海带。
常见藻类图谱(史上最全版本)
一、硅藻门梅尼小环藻,硅藻门,中心纲,圆筛藻科,小环藻属,单细胞,细胞直径7-30um,细胞圆盘形、短圆柱形或鼓形,带面平滑,没有间生带。
壳面边缘部分的长线纹间无粗短线纹。
中心区平滑,有时具极细的点或放射状线纹,边缘具粗而平滑的楔状肋纹。
PH幅度6.4-9.0,最适PH8.0-8.5,国内外广泛分布。
角毛藻,硅藻门,中心纲,盒形藻目,盒形藻科,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长35-110um,宽11.5-42um,刺长12.5-100um,细胞小,壁薄,多数单个生活。
邻近细胞的角毛相连,使群体成链状。
角毛的长度,常几倍于细胞体本身。
链端角毛的形态,常和其他角毛不同,短而粗。
细胞行多次间接分裂后,链内出现相异的角毛,于是就分成两条链。
色素体两个或多个,有的种类角毛里也有色素体,是分种特征之一。
生殖方法有:形成复大孢子、体眠孢子和有性繁殖。
角毛藻在海洋浮游生物中占重要的位置,是鱼类的良好食料。
偏心圆筛藻,硅藻门,中心纲,圆筛藻目,圆筛藻科,细胞直径58-100um,细胞单独生活,少数两两相连。
细胞圆盒形。
壳面平,或略有凹凸。
壳面有六角形,多角形或圆形的孔纹,像个筛子,也像昆虫的复眼,有集光作用。
孔纹的排列方式和大小是分种的根据。
壳周在有的种类上有小刺,有的有小突起。
壳环狭而无纹,或有环状纹。
色素体小而多,紧靠在细胞壁,核常在中央。
草食性水生动物的主要食物之一。
长刺根管藻,硅藻门,中心纲,根管藻目,管形藻科,根管藻属,细胞长70-200um,直径4-10um,刺长80-200um,细胞长棒形,侧扁,有背腹之分;带面具发达的半环形的间生带;壳面椭圆形,具弯圆锥形的帽状体,末端具1条细长的刚硬的棘刺,刺长接近或明显超过细胞长度;色素体小圆盘状,2-4个。
生长在池塘、水库、湖泊、河流中。
扎卡四棘藻,硅藻门,中心纲,盒形藻目,盒形藻科,四棘藻属,单细胞或2~3个细胞互相连接成暂时性的短链状群体,细胞长35~110μm,宽11.5~42μm,刺长12.5~100μm,细胞扁椭圆形,细胞壁极薄,带面具多数环状间生待,末端楔形,无隔片;壳面扁椭圆形,中部凹入,由每个角状凸起延长成1条粗而坚硬的长刺;色素体盘状,4个;生长在湖泊、池塘、河流中,多为富营养水体,浮游,分布广泛。
(完整版)生物饵料培养——复习题答案
复习题目录第一章绪论习题第二章单细胞藻类的培养习题第三章光合细菌培养习题第四章轮虫的培养习题第五章卤虫的培养习题第六章其他生物饵料的培养习题复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饵料:特指经过人工筛选的、可进行人工培养的、适合养殖对象食用的优质的饵料生物。
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海水小球藻、褶皱臂尾轮虫、蒙古裸腹蚤等)。
2.饵料生物:是指生活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各种水生微生物、动、植物。
水域中生活的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产动、植物。
(微藻、轮虫等)。
3.冰鲜饵料:4.生物饵料培养学:主要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简答题1.生物饵料培养学的主要任务。
2.优良生物饵料的特点。
答:1、对水环境的影响:使用生物饵料,对养殖水体的水质影响较小。
2、营养组成:生物饵料的营养丰富,能满足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
3、规格多样:生物饵料的大小可满足养殖对象的需求,不同生物饵料可组合成系列饵料,满足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具体需求。
4、可消化性好:大多数水产动物喜食生物饵料,而且容易消化。
自身含消化酶,可弥补幼体消化能力的不足。
5、可获得性佳:大多数水产动物能方便的摄食生物饵料,可针对养殖对象的运动和栖息习性,选择运动能力和分布水层都适合培养对象的种类。
3.生物饵料与配合饲料相比所具有的优点。
4.区别“清水育苗”和“绿水育苗”含义。
为什么“绿水育苗”得到普遍认可?5.为什么说生物饵料培养仍是今后鱼虾蟹幼体育苗的主要饵料途径?6.培养优良生物饵料所应具备的条件。
答:1、个体大小适合养殖对象摄食。
2、运动速度与分布水层便于养殖对象摄食。
3、营养价值高,容易被养殖对象消化吸收。
4、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不危及养殖对象的健康。
5、生命周期短,生长繁殖迅速。
6、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易于大量培养,密度大,产量高。
7.说明生物饵料培养的主要类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细胞藻类单细胞藻是海洋植物中结构最简单、但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最具重要意义的一群生物,它们是许多水生动物的直接饵料。
而那些不是直接摄食单细胞藻类为生的动物,也大都是间接地以它们作饵料,经过一次或多次转换才成长起来的。
据初步估算,自然界要生产出一公斤的鱼肉,约需数百公斤至上千公斤的单细胞藻类。
因此,可以说:海域单细胞藻类的丰富程度是该海域渔业丰歉的一重要决定因素。
当然,这里也应指出,如果某海域有机污染严重,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那么,在温、盐等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能会形成‘赤潮’(有关‘赤潮’的问题将在第五章海洋灾害加以叙述)。
此外,有些单细胞藻类在研究海流与水团的动态方面有重要意义;有些种类可附着于大型海藻体表,成为藻类养殖的害藻;有些还附生于船底,能降低船的航速。
单细胞藻类在硅藻门、甲藻门、裸藻门、金藻门、黄藻门、蓝藻门、红藻门、绿藻门中都有它们的存在。
其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是硅藻门和甲藻门。
福建海域地处台湾海峡西部,是东海和南海的过渡区,常年受南海暖流和闽浙沿岸流的交错影响,况且还接纳许多河川输入的大量营养盐,水体肥沃,单细胞藻类非常丰富,调查记载的种类近千种,数量常年平均每立方米水体有单细胞藻类1340万个左右。
近岸、港湾区的数量还要大得多,如:厦门西港区1987年调查时,年平均竟高达每立方米水体1.8亿个。
(一)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硅藻为单细胞生活或借助胶质连成群体。
细胞具有特殊的壳壁,壳壁主要成分是由果胶质和硅质组成。
壳壁由两瓣套合,分为上、下壳,上壳稍大、下壳较小。
壳面有各种花纹。
根据花纹排列,分为中心纲和羽纹纲。
福建省沿海(包括台湾海峡)共已记录了784种,其中,中心纲308种,羽纹纲476种。
现将最主要属种简介如下:1.中心纲(亦称辐射纲)(Centricae)细胞壳面圆形、多角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一般都有辐射对称花纹,没有纵沟和拟纵沟,不能运动,色素体小而数目多。
(1)直链藻属(Melosira)细胞环面观圆柱形或球形,靠壳面相连成链珠状群体。
主要是底栖附着种类,但常在风浪作用下,混入浮游生物中。
福建沿海记录了6种,常见的有:念珠直链藻(Melosiramoniliformis)、具槽直链藻(M.sulcata)、朱吉直链藻(M.juergensi)、拟货币直链藻(M.nummuloides)。
图4-1 直链藻1.念珠直链藻2~3.具槽直链藻 4.朱吉直链藻 5.拟货币直链藻(2)骨条藻属(Skeletonema)细胞椭圆形或凸镜形,有时圆柱形。
壳缘着生一圈细刺与邻细胞的对应刺相连接成链状群体。
福建沿岸记录了4种,其中,最常见且常成为优势种的是广温、广盐、广分布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
图4-2 中肋骨条藻(3)辐杆藻属(Bacteriastrum)细胞圆盘状至圆柱形,壳面周缘有许多排列规则的刺毛向四周射出,并在一定距离处与邻细胞的刺毛相连接,然后再分成两支。
但群体两端的细胞,刺毛不分支,常弯曲或呈螺旋形。
福建沿海记录了11种,具代表性的如广温性沿岸种——透明辐杆藻(Bacteriastrumhyalinum)。
图4-3 透明辐杆藻1.群体2.顶端细胞3.链内细胞(4)海链藻属(Thalassiosira)细胞圆盘状,以一条胶质线相连成串,或许多细胞共同埋于一胶质块中。
福建省沿海记录了17种,其中,细弱海链藻(Thalassiosirasubtilis)常成为福建海区的优势种;诺登海链藻(T.nordenskioldii)和圆海链藻(T.rotula)等也较常见。
图4-4 海链藻1.细弱海链藻2.诺登海链藻3.圆海链藻(5)圆筛藻属(Cosicinodiscus)细胞绝大多数为圆盘状,壳面有六角形或圆形孔纹,孔纹排列各种各样,它们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福建沿海共记录了53种,浮游和底栖生活的都有。
常见的如:线形圆筛藻(Cosicinodiscuslineatus)、偏心圆筛藻(C.excentricus)、辐射圆筛藻(C.radiatus)等等。
图4-5 圆筛藻1.线形圆筛藻2.偏心圆筛藻3.辐射圆筛藻(6)双尾藻属(Ditylum)细胞通常单个生活,但有时也可数个连成群体。
壳面三角形,中央有一中空长刺,有的在长刺周围还有许多小刺。
福建沿海记录的两种——布氏双尾藻(Ditylumbrightwellii)和太阳双尾藻(D.sol)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壳面中部有无小刺。
前一种适温范围广,属世界性种,后一种是偏暖性种类。
它们均营浮游生活。
图4-6 双尾藻1~2.布氏双尾藻3~4.太阳双尾藻(壳环面) 5.太阳双尾藻(壳面)(7)弯角藻属(Eucampia)细胞环面观为“工”字形,壳面观椭圆形,壳面长轴两极各有一个突起,借此与邻细胞的相对突起相连成扇形或螺旋状链状群体。
福建沿海记录了短角弯角藻(Eucampiazoodiacus)和长角弯角藻(E.cornuta)两种,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突起较短,细胞间隙小,节间带不易见到;后者突起较长,细胞间隙较大,节间带线纹极明显。
两者均营浮游生活。
短角弯角藻是沿岸广温性种类,而长角弯角藻是沿岸暖水性种。
图4-7 弯角藻1~4.短角弯角藻(1~2.群体,3.环面,4.壳面)5~6.长角弯角藻(5.环面,6.群体)(8)盒形藻属(Biddulphia)单细胞或成链状群体。
壳面两端有角状突起,突起的内侧还往往有特殊的刺毛状棘。
大多数种类是营附着生活,少数是真正浮游的。
福建沿海共记录了17种,常见的浮游性种类有:中华盒形藻(Biddulphia sinensis)、颗粒盒形藻(B.granulata)和活动盒形藻(B.mobiliensis)等。
图4-8 盒形藻1.中华盒形藻2~3.颗粒盒形藻 4.活动盒形藻(9)角毛藻属(Chaetoceros)细胞环面观方形至长方形,壳面一般为椭圆形或圆形,有两个突起并生有长角毛,通常借助角毛与邻细胞角毛相连成链状群体,只极少数是单细胞生活的。
它们均为浮游性种类。
福建沿海种类多、数量大,已记录了59种。
其中,洛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旋链角毛藻(C.curvisetus)、并基角毛藻(C.decipiens)、窄隙角毛藻(C.affinis)、扁面角毛藻(pressus)、聚生角毛藻(C.socialis)等等,常成为优势种。
图4-9 角毛藻1.洛氏角毛藻2.旋链角毛藻3.并基角毛藻4.扁面角毛藻5~6.聚生角毛藻(5.宽环面,6.狭环面)(10)根管藻属(Rhizosolenia)细胞单个或连成链状、弯曲形、螺旋状群体。
细胞多呈长管状,壳面突起呈半球形、锥形、斜锥形、鸭咀形等等,末端常生小刺。
壳环面有环形、半环形、鳞片状花纹。
该属大多是暖海性浮游种类。
福建沿海共记录了22种,常见的如:脆根管藻(Rhizosolenia fragilissima)、笔尖形根管藻(R.styliformis)、柔弱根管藻(R.delicatula)、斯托根管藻(R.stolterfothii)、翼根管藻(R.alata)等。
图4-10 根管藻1.脆根管藻2.笔尖形根管藻3.柔弱根管藻;4.斯托根管藻5.翼根管藻2.羽纹纲(Pennatae)细胞大多是长形至椭圆形,绝大部分种类有纵沟,能行动。
壳面花纹均向着一条中线(长轴)左右排列成羽纹状。
根据纵沟的构造可分为无纵沟(壳面无真正纵沟,只有拟纵沟)、单纵沟(仅一个壳面上有纵沟)和双纵沟(两个壳面均有纵沟)等三类。
图4-11 日本星杆藻(1)星杆藻属(Asterionella)细胞呈棒状,两端异形。
借壳面连结成链状、带状、螺旋状或星形群体。
具不明显的拟纵沟。
福建沿海记录了4种,均为浮游生活,以近海广温性的日本星杆藻(Asterionellajaponica)分布最为普遍,数量也大。
(2)海毛藻属(Thalassiothrix)细胞棒形至线状,直或略弯。
单个生活或借助胶质相连成锯齿状或星形群体。
壳面两端形状不同。
壳缘有小刺。
营浮游生活。
福建沿海记录了5种,最常见的是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 longissima)和伏氏海毛藻(T.frauenfeldii)。
图4-12 海毛藻1~2.长海毛藻(1.壳面,2.壳环面)3~4.伏氏海毛藻(3.壳面,4.群体壳环面)(3)海线藻属(Thalassionema)细胞棒形,与海线藻极为相似,所不同的是壳面两端形状相似,壳缘没有小刺。
细胞常连成锯齿状群体。
福建沿海只记录了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一种,它是世界广分布的近岸性种类。
图4-13 菱形海线藻1.群体壳环面2.群体壳面(4)楔形藻属(Licmophora)细胞环面楔形,内有假隔片。
壳面棒形。
群体通常扇状,借胶质柄附着在大型藻类或其他物体上,但常混入浮游生物群中。
福建沿海共记录了6种,最常见的如:短楔形藻(Licmophoraabbreviata)。
图4-14 短楔形藻1.群体2.环面3~4.壳面(5)菱形藻属(Nitzschia)细胞梭形或棒形,断面菱形。
单独生活或成群体。
壳缘有管状纵沟。
无中结。
色素体一般两个。
福建沿海记录了60多种,常在浮游生物中成为优势种的有:尖刺菱形藻(Nitzschia pungens)、柔弱菱形藻(N.delicatissima)、奇异菱形藻(N.paradoxa)等。
其中,尖刺菱形藻是硅藻类中发现的唯一能引起毒性赤潮的种类。
该种是典型的近岸性种类,其适温、适盐范围广。
图4-15 菱形藻1.柔弱菱形藻2.尖刺菱形藻3.奇异菱形藻(二)甲藻门(Pyrrophyta)甲藻绝大多数是单细胞种类。
细胞有较厚的、由纤维素构成的外壳。
壳的结构比较复杂,有的分成两瓣,有的则由许多块小甲片组成,甲片的数目和排列模式是分类的主要依据。
细胞多数有两条鞭毛,有的生于细胞前端,有的生于细胞腹面,借助鞭毛摆动能游动。
根据壳壁结构及分裂情况,分为纵裂甲藻纲和横裂甲藻纲。
福建省沿海共记录了184种,其中,纵裂甲藻纲只记录3种,横裂甲藻纲181种。
1.纵裂甲藻纲(Desmophyceae)细胞壳壁由左右两瓣组成,两鞭毛生于细胞前端。
该纲的研究欠充分。
常见的有:(1)闪光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细胞卵形或心形,形如瓜子(故又称瓜子虫),左右侧扁,后端尖,顶端有一刺状突起。
是赤潮生物种类之一。
赤潮时,夜晚海面有发光现象(参见图4-16之1~3)。
(2)海洋脱壳藻(Exuviaella marina)细胞椭圆形。
与前种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前端没有长的刺状突起,而只是在鞭毛孔周围有一圈很小的、不易见到的齿状突(参见图4-16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