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兵马俑》教学设计
兵马俑 小学美术教案

兵马俑小学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兵马俑——小学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学习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兵马俑的照片和相关资料。
2. 素描纸、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等绘画工具。
3. 学生的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利用PPT或图片展示兵马俑的照片,向学生介绍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对兵马俑有什么了解?你们觉得兵马俑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步骤二:观察与分析(10分钟)1. 让学生仔细观察兵马俑的照片,注意其细节和造型特点。
2. 引导学生分析兵马俑的表情、姿势和服饰等方面的特点。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兵马俑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步骤三:绘画实践(30分钟)1. 给每位学生发放素描纸、铅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
2. 引导学生选择一张兵马俑的照片进行绘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具体的兵马俑形象。
3. 鼓励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重细节,尽可能还原兵马俑的形态和特点。
4. 教师巡视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步骤四:作品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绘制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2. 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与延伸(5分钟)1. 总结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绘制兵马俑,你们学到了哪些美术技巧和表达方式?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或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进行创作。
教学扩展:1. 邀请专业人士或艺术家来学校进行兵马俑的讲座或工作坊。
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深入了解兵马俑及其他相关文物。
3. 组织学生参与兵马俑主题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纸板兵马俑模型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2. 评价学生绘制的作品是否能够还原兵马俑的形态和特点。
小学美术秦兵马俑教案

小学美术秦兵马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秦兵马俑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介绍。
2.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分析。
3. 秦兵马俑的审美鉴赏方法。
4. 创作秦兵马俑主题的美术作品。
三、教学重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秦兵马俑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介绍。
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情况。
b. 秦始皇陵的规模和构造。
c. 兵马俑的发现和挖掘。
2.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分析。
a. 兵马俑的形象特征。
b.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
c. 兵马俑的艺术风格。
3. 秦兵马俑的审美鉴赏方法。
a. 观察兵马俑的形象、比例、线条等。
b. 分析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
c. 感受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4. 创作秦兵马俑主题的美术作品。
a. 参考兵马俑的形象和风格,进行绘画创作。
b. 运用剪贴、雕塑等手法,制作兵马俑模型。
c. 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三、教学重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难点1.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1. 准备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2. 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对秦兵马俑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分析兵马俑的形象特征、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创作秦兵马俑主题的美术作品,包括绘画、剪贴、雕塑等手法。
兵马俑教案小学美术

兵马俑教案小学美术教案标题:探索中国文化之兵马俑教案目标:1. 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2. 学习兵马俑的特点和制作工艺;3. 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兵马俑的外观和制作过程;2. 素描纸、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绘画工具;3. 兵马俑模型或玩具(可选);4. 兵马俑相关的绘画作品或艺术品(可选)。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展示一张兵马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兵马俑的兴趣;2. 向学生简要介绍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探索(15分钟):1. 展示兵马俑的制作过程和特点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独特之处;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兵马俑的观察和感受;3. 引导学生思考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和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实践(25分钟):1. 分发素描纸和绘画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兵马俑的理解进行素描绘画;2. 鼓励学生尽量捕捉兵马俑的特点和细节,发挥他们的创意;3. 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作品,并向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创作过程和心得;2. 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3. 展示兵马俑相关的绘画作品或艺术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兵马俑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深入了解兵马俑的历史和艺术背景;2. 鼓励学生使用其他绘画媒介(如水彩、油画等)创作兵马俑主题的作品;3. 引导学生研究其他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中国画、剪纸等,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小学美术秦兵马俑教案

一、教案主题:小学美术秦兵马俑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介绍。
2.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分析。
3. 秦兵马俑的绘画和制作方法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分析其艺术特点。
3. 示范:教师展示秦兵马俑的绘画和制作方法,讲解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绘画和制作秦兵马俑。
5.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学生对秦兵马俑的绘画和制作技巧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秦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绘画和制作秦兵马俑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1. 导入:通过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并提问。
2. 讲解:详细介绍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及其艺术特点。
3. 示范:教师现场绘画和制作一个秦兵马俑模型,讲解每个步骤和技巧。
4. 实践: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自己动手绘画和制作秦兵马俑模型。
5. 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和总结。
八、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秦兵马俑的文化内涵。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绘画和制作技巧。
3.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相关展览,加深对秦兵马俑的了解。
2.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开展秦兵马俑主题的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湘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兵马俑》教案

湘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兵马俑》教案
湘版六年级下册《兵马俑》
年级六年级计划学时第1 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古代泥塑艺术的宝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艺术手法细腻、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秦俑兵阵的气势磅礴、庞大恢弘显示出泥塑艺术的顶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更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对考古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文物与历史的欣赏评述活动中来。
通过彩绘铜车马刚出土时伞盖碎成三百余片的情景和修复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考古工作者劳动的艰辛。
在了解考古过程的同时,亦对神态各异的秦兵马俑及秦王朝有一较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通过对珍贵文物的欣赏评述与了解,让学生初步品味珍贵文物的审美价值与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自我鉴赏能力并积极参与到保护文物中来。
学生情况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充斥在学生当中是潮流化的物质享受,大部分人迷惘在固有文明、文化的保护意识上,从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和严谨治学的品格,保护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已变得刻不容缓。
兵马俑美术教案

兵马俑美术教案【兵马俑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获得对兵马俑造型和绘画风格的基本了解。
3.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塑造能力和创造力。
4.通过欣赏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图片幻灯片,展示兵马俑的历史和形象。
2.纸张、铅笔、彩色笔或水彩等绘画材料。
3.展板或墙壁,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
4.相关资料和书籍,用于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阅读。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介绍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兵马俑的基本样貌和特征,如高度、姿势、服饰等。
-讲解兵马俑的绘画风格,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3.绘画实践(30分钟):-让学生选择一个兵马俑造型进行绘画。
-引导学生注意兵马俑的细节和特点,如脸部表情、眼睛、手势等。
-教师可先示范一下绘画过程,然后学生跟着绘画。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4.作品展示和评价(15分钟):-学生完成绘画后,将作品张贴在展板或墙壁上。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论彼此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经验。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
5.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作品和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发扬兵马俑的艺术精神。
四、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创作一幅更大的兵马俑画作。
2.组织学生参观兵马俑博物馆,亲身感受和欣赏真迹。
3.鼓励学生研究更多关于兵马俑的艺术资料,并进行写作或演讲等形式的展示。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作品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小学美术《兵马俑》教案

小学美术《兵马俑》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秦陵兵马俑的产生时间及相关背景,理解秦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能用语言分析品评兵马俑的雕塑风格及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讨论和探究,领悟兵马俑雕塑的特点,逐步提高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拓宽视野,感悟雕塑艺术的生命力,养成尊重热爱传统文化的审美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与历史背景,能用语言进行品评鉴赏。
【难点】理解秦陵兵马俑为代表的传统艺术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播放国庆70 周年阅兵的片段视频,学生观赏并思考:这样的场景给你什么感受?(壮观、雄伟)教师继续追问:你还见过哪些像这样壮观、雄伟的景象?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打造了一支“威武之师,雄伟之师”。
展示秦始皇陵图片并总结: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咤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威严,希望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
所以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
环节二:描述分析多媒体展示《秦兵马俑》与《昭陵六骏》的图片,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两者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雕塑分为圆雕和浮雕两大类,而秦兵马俑属于圆雕,可从各个角度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兵马俑全景俯瞰图,并提出问题:通过观看图片和课前积累,请谈谈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了解。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圆雕陶俑。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三座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50 个篮球场那么大。
而三座俑坑共计7000多件兵俑,600多件马俑。
教师继续追问: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整体气势磅礴。
为什么会造成一种壮观和磅礴呢?学生自由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采用重复的方式营造了排山倒海的气势。
展示兵马俑的局部图片(将军俑、军吏俑和士卒俑),学生观赏并小组讨论:“这些陶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探讨并回答,教师总结:相同点是刻画细腻、生动写实、发丝清晰可见,注重细部刻画;不同点是脸型、五官不同、神态各异,有的泰然自若,有的目光炯炯,有的双唇紧闭,若有所思,而且发式也各不相同,可谓千人千面;服饰上有的穿战袍、有的披铠甲,有的着布衣千姿百态。
小学美术秦兵马俑教案

小学美术秦兵马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秦兵马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秦兵马俑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如造型、纹饰、色彩等。
3. 绘画和手工制作秦兵马俑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3. 绘画和手工制作秦兵马俑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的把握。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秦兵马俑的技巧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3. 投影仪或白板等展示设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 培养学生对秦兵马俑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秦兵马俑作品。
二、教学内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如造型、纹饰、色彩等。
3. 绘画和手工制作秦兵马俑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重点1. 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3. 绘画和手工制作秦兵马俑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难点1. 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的把握。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秦兵马俑的技巧的运用。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秦兵马俑的图片、资料。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
3. 投影仪或白板等展示设备。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秦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教师简要介绍秦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秦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如造型、纹饰、色彩等。
2. 教师展示绘画和手工制作秦兵马俑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秦兵马俑的作品。
美术兵马俑教学课程设计

美术兵马俑教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掌握绘画兵马俑的基本技巧,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
2.技能目标:学习并掌握绘画兵马俑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过程、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如造型、线条、色彩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古代艺术。
3.绘画兵马俑的技巧:教授并指导学生绘画兵马俑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和构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绘画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为学生提供知识基础。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绘画兵马俑的技巧,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实验法:学生动手绘画兵马俑,通过实践提高绘画技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美术教材,提供兵马俑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绘画技巧的学习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兵马俑和相关艺术知识。
3.多媒体资料: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4.实验设备:准备绘画所需的画纸、画笔、颜料等设备,让学生能够顺利进行绘画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小学美术的兵马俑教案

小学美术的兵马俑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兵马俑——小学美术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2. 学习兵马俑的基本形态和特点;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4.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准备:1. 兵马俑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2. 纸张、铅笔、颜色笔、水彩颜料、画笔等绘画工具;3. 教学展示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兵马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兵马俑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步骤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包括其发现的地点和时间。
2. 通过图片和资料,详细解释兵马俑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如衣着、表情、姿势等。
步骤三:绘画实践(30分钟)1. 分发纸张、铅笔和颜色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绘制一个简单的兵马俑形象。
2. 引导学生注意绘画中的细节,如服饰、装饰品和武器等。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颜色和材料,以增强创造力和表现力。
步骤四: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邀请他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强调兵马俑的重要性和价值。
2. 提出拓展问题,如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或上网了解更多关于兵马俑的知识。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实践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其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2. 收集学生分享的作品和反馈,评估他们对兵马俑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展览,亲身感受真实的兵马俑。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制作一个兵马俑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学习兵马俑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并通过绘画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分享,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评价促进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小学美术兵马俑教案

小学美术兵马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法创作兵马俑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3. 绘画和手工制作兵马俑的方法步骤三、教学重点1. 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2. 掌握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3. 学会绘画和手工制作兵马俑的方法步骤四、教学难点1. 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的理解与应用2. 绘画和手工制作兵马俑的技巧与创新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兵马俑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PPT进行展示。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彩泥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兵马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的外貌特征和艺术风格。
2. 讲解:教师讲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分析兵马俑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示范:教师演示绘画和手工制作兵马俑的方法步骤,引导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自主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兵马俑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七、教学拓展1. 学生收集其他古代雕塑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提高审美能力。
2. 学生尝试运用其他艺术手法创作兵马俑作品,如剪纸、版画等。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学习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九、作业布置1. 学生完成一幅兵马俑绘画作品,要求表现兵马俑的外貌特征和艺术风格。
2. 学生写一篇关于兵马俑的欣赏心得,描述自己对兵马俑艺术特点的理解和感受。
十、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作品的完成情况。
2. 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意见和建议。
兵马俑群美术教学教案

兵马俑群美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识。
2. 通过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群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兵马俑风格的艺术作品。
二、教学内容:1. 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兵马俑群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3. 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的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以及艺术特点。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兵马俑风格的艺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兵马俑群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绘画和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兵马俑群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讲解:教师讲解兵马俑群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分析兵马俑群的价值和意义。
3. 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表现手法的实践,指导学生创作具有兵马俑风格的艺术作品。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兵马俑群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兵马俑群艺术特点的识别和分析能力。
3. 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兵马俑风格的能力。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兵马俑群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
2. 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3.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评价。
八、教学资源:1. 兵马俑群的图片、视频资料。
2. 绘画和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如画纸、颜料、画笔、陶土等)。
3. 参考书籍和网络资源。
九、教学步骤:1. 展示兵马俑群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7课 兵马俑

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7课兵马俑小学美术教案六年级下册:07 兵马俑[分析] 兵马俑一、教材分析兵马俑如果说史书兵马俑用字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物兵马俑则以物质存在向我们展示出先辈的智慧、创造和成就。
本兵马俑充分利用学生对考古的神秘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的欣赏评述活动中。
从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灿烂的古老化的秦兵马俑进入学习活动。
教材兵马俑主图展示了气势恢弘的秦俑兵阵,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兵阵庞大的气势。
接下四幅小图及字将兵马俑的发现过程,挖掘整理的情景以及挖掘现场环境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通过这几幅兵马俑图片让学生对考古的一般过程有一个感性认识。
在教材的右下角有彩绘铜车马刚出土时伞盖碎成三百余片的情景和修复后光彩照人的形象,让学生深深地体会到考古工作者劳动的艰辛。
教材上角图片为一尊“将军俑”,双手互握,稳健风雅。
秦俑艺术手法细致、明快,手势、脸部表情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是泥塑艺术的顶峰,它给世界艺术史增添了。
无限的光辉。
本活动要求学生在了解考古过程的同时,对秦兵俑阵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欣赏神态各异的兵马俑,了解其造型特点,尝试用泥仿造陶俑的形状捏制一个泥人。
“活动二”为欣赏珍贵物的赏评活动。
教材兵马俑主体部分以“彩陶舞蹈纹盆”为例,呈现了欣赏评述一具有审美价值的物的方法。
1.调查了解关于此物的背景资料,包括出土地点、物的制作年代等。
2.仔细地观察品味物的外在特点,如造型、装饰、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3.凭着对物的观察了解,再结合自己的感受,对物做出相应的评价,如:它美在哪儿,使你产生何种感觉等等。
这一评述过程的展现,旨在为学生提供调查讲究性欣赏学习的范例,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材中还呈现了三物。
一为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四羊方尊”(商代,通高8-3厘米)。
它是青铜饮酒用具,以其独特的造型而引人注目。
它的造型动静结合,寓雄奇干秀美之间,可谓巧夺天工。
美术兵马俑的教学设计

《美术兵马俑的教学设计》引言:兵马俑是中国古代陶塑艺术的杰作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陶塑群体。
它们具有独特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对兵马俑的学习和表达,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套美术兵马俑的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兵马俑艺术创作教学的开展,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 了解兵马俑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了解兵马俑的形态特点和制作工艺;3.了解兵马俑的造型及表情等细节;4.通过模仿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和想象力;5.通过艺术创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6.通过合作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通过图片和简单的介绍,引发学生对兵马俑的兴趣并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2.通过对兵马俑形态特点和制作工艺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及其艺术特点。
3.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包括身体比例、表情神态、服饰装束等方面。
4.组织学生进行兵马俑的形象绘制,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造型特点进行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发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5.进行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分享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步骤1.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引发学生对兵马俑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2.背景知识介绍:讲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重要性。
3.形态特点和制作工艺介绍:讲解兵马俑的形态特点和制作工艺,让学生了解兵马俑的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
4.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包括身体比例、表情神态、服饰装束等方面。
5.创作实践:引导学生根据兵马俑的造型特点进行创作,并允许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发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兵马俑 小学美术教案

兵马俑小学美术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兵马俑——小学美术教学目标:1. 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学习兵马俑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兵马俑的图片或模型。
2. 绘画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
3. 绘画纸或画板。
4. 讲解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展示兵马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兵马俑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探究(15分钟):1. 通过讲解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引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形态和特点,比如它们的表情、动作、服饰等。
实践(20分钟):1. 让学生用铅笔在绘画纸上简单勾勒出兵马俑的形态。
2. 引导学生运用彩色铅笔或水彩笔为兵马俑上色,注重细节的表现。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可以改变兵马俑的表情、动作或服饰,创作出自己的兵马俑形象。
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赏析和交流。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兵马俑形象的特点和想法。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兵马俑的重要性和特点。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兵马俑,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艺术展览,进一步了解兵马俑的相关知识。
2.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创作更多与兵马俑相关的作品。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学习兵马俑的基本形态和特点,并通过绘画实践提高了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同时,通过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在拓展活动中,学生还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兵马俑,并通过创作更多作品来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美术《兵马俑图片》教案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兵马俑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发现同学们对兵马俑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认真观察,这让我深感欣慰。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在接下来的理论介绍中,可能因为内容较为枯燥,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有所分散。针对这个问题,我考虑在下次教学中尝试运用更多生动的案例和图片,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美术《兵马俑图片》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走进历史》,以《兵马俑图片》为主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了解我国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观察和分析兵马俑图片,了解其造型、服饰、神态等特点。
2.学习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如身高、体型、面部表情、服饰等,这些特点是兵马俑作为艺术品的独特之处,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
-兵马俑的历史背景:了解兵马俑的制作目的、历史时期和文化意义,强化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最后,我认为课堂总结环节很重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自身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重视这一环节,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兵马俑的基本概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秦朝的强大,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兵马俑的图片。这些图片展示了兵马俑的造型特点、服饰细节等,让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兵马俑的艺术风格。
六年级美术秦陵兵马俑教案

六年级美术秦陵兵马俑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什么是“秦岭兵马俑”。
2.在教师的讲解中、同伴的讨论里,不同角度下的兵马俑。
活动重点:了解什么是兵马俑。
活动难点:能大胆的用自己的号评述一下兵马俑。
活动准备:《秦岭兵马俑》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爸爸妈妈假期都会带你们去哪里呢?
同学分享。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秦陵兵马俑》
你们觉得这兵马俑怎么样?。
教师小结:同学们概括的的真好,兵马俑可以从人物形象、动作、细节刻画这几个角度来描述。
活动延申:查一查关于秦始皇的故事
板书设计
秦陵兵马俑
内容练习人物形象秦始皇动作
细节刻画。
兵马俑小学美术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兵马俑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能力。
2.通过学习兵马俑,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兵马俑的背景知识和历史价值。
2.兵马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
3.兵马俑的绘画和雕塑创作。
三、教学准备1.教案、教学课件和教具。
2.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绘画和雕塑材料。
四、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兵马俑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了解兵马俑的基本知识。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兵马俑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艺术特点,让学生对兵马俑有更深入的了解。
3.观察与描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兵马俑的造型特点,以及不同兵马俑的表情、动作等细节,引导他们用词语形容兵马俑的特点。
4.绘画实践(30分钟)根据学生之前的观察和描述,让他们尝试绘制兵马俑的形象。
可以使用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让学生自由发挥创造力。
5.展示与分享(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6.雕塑实践(30分钟)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黏土或其他雕塑材料,让他们尝试用雕塑的方式再现兵马俑的形象。
7.总结与评价(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询问他们对兵马俑的理解和对美术创作的感受。
五、教学要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用语言描绘兵马俑的细节特点。
3.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扩展1.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兵马俑博物馆,进一步深入了解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
2.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教师进行现场示范,并给学生指导和评价。
3.可以让学生研究不同风格和形态的兵马俑,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实践。
七、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对兵马俑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收集学生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评估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兵马俑》教学设计
六年级美术下册《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秦兵马俑的发现发掘过程,认识秦兵马俑的艺术价值。
◆学习一些考古常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增强热爱祖国文物的观念。
◆能通过调查、分析、讨论、评述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具有艺术价值的文物的了解和感受。
教学内容:
《兵马俑》是湘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属“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针对秦兵马俑悠久的历史文化,卓越的艺术成就,特别是气势磅礴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进行铺展,让学生了解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唤起学生珍爱国宝的爱国之心。
尝试用泥仿造陶俑的形状捏制一个泥人。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