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分子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北大医学研究生课程-分子免疫学-MHCppt课件
expression levels
北大医学研究生课程-分子免疫学-MHC
32
# PROTEINS
HLAA*24:02:01:02L
An allele encoding a protein with significantly reduced or 'Low'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where the mutation is found outside the coding region
26
12
三、MHC基因的多态性现象
相关概念
多态性:是指在一随机分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 一基因座位(或多态性标记位点)有两种以上基 因型。
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对应位置的 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 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基 因
北大医学研究生课程-分子免疫学-MHC
北大医学研究生课程-分子免疫学-MHC
31
HLA的复等位基因的命名(续)
HLA-A*24:09N
A Null allele, an allele which is not expressed
HLA-A*30:14L
An allele encoding a protein with significantly reduced or 'Low'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HLA-A*32:11Q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but where this
has not been confirmed and its expression remains 'Questionable'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免疫系统的异常功能会导致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如免疫缺陷病和自身 免疫病。治疗方法包括免疫调节药物和免疫治疗等。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它们协同工作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 和肿瘤的侵袭。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异常细胞,并维持身体的免疫平衡。
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种类
免疫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分子包括抗 体、细胞因子和复合物等。它们在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免疫细胞和免疫 分子的种类,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过程,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免疫系统的 调节和平衡,以及与免疫相关的疾病和治疗。
医学免疫学的定义和介绍
医学免疫学研究身体如何抵御病原体以及异常免疫反应的调节。它包括免疫 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系统的机制和过程
免疫系统通过抗原呈递和识别、淋巴细胞激活和增殖、以及免疫效应的发动来实现对抗病原体的防御。 免疫系统的机制复杂而精密。
免疫应答的类型和特点
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具有专一性、记忆性和调节性等特点。 免疫应答能够应对不同的病原体和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进行调节和平衡,以保持免疫功能的稳定 性。免疫调节在预防自身免疫病和限制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八章-免疫细胞膜分子
阳性选择
胸腺基质细胞
MHC-与淋巴细胞表面TCR 结合 MHC- + 淋巴细胞表面TCR
CD8+ CD4+
MHC-I
胸腺基 质细胞
TC R 前T细胞
CD8+
胸腺基 质细胞
TC R 前T细胞
MHCII
CD4+
阴性选择
巨噬细胞
表面MHC-I-自身肽 + CD8+
树突状细胞
自身耐受
巨噬细胞
表面MHC-II-自身肽 + CD4+ 自身耐受
如白细胞穿过血管进入组织,LFA-1/ICAM, VLA-4/VCAM-1,Mac-1/ICAM-1,selectin 等都参与。
(2)作用特点 1)在同一类细胞中可同时表达多种CAM:
如T细胞同时表达CD2,LFA-1, CD4/CD8, CD28,ICAM等,各自发挥不同的功能。
2)同一个CAM对可具有多种功能,在不同反应过 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如LFA-1/ICAM:既可增强T细胞与APC/靶细胞 的相互结合又可作为淋巴细胞归巢受体和内皮 细胞上的配体参与淋巴细胞归巢。
3)作用双向性:
CAM除介导细胞粘附作用外,还起传导信 号的作用,而且表现为双向性的。
如B7(CD80/CD86):B7分子与T细胞 CD28结合促进T细胞活化,同时活化的T细 胞表达CD40L,与B细胞上的CD40结合促进 B细胞增殖和产生免疫球蛋白。
一、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是白细胞(还包括血小板、 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不同谱系 (lineage)和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 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它们大都是穿膜 的蛋白或糖蛋白,含胞膜外区、穿膜区和胞 浆区。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分子
。
疫苗研发
基于免疫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设计和开发新型疫苗,提高疫
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生物工程应用
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 术对免疫分子进行改造和优化, 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重组免疫分 子,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
工程领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分子
目
CONTENCT
录
• 免疫分子概述 • 抗体分子 • 补体分子 • 细胞因子分子 • 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与调节 • 免疫分子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免疫分子概述
免疫分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免疫分子是指由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具 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01
抗体
MHC分子的抗原提呈作用
MHC分子能够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从而激活T 细胞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分子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自20世纪初发现抗体以来,免疫分子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分子被发现并深入研 究。
研究现状
目前,对免疫分子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结构和功能机制等方面 。同时,基于免疫分子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 手段,如抗体药物、细胞因子疗法等。未来,随着对免疫系统的 深入研究和技术进步,免疫分子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研究免 疫分子的结构和动力学特 征,提供分子内部相互作 用的信息。
免疫学技术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 印迹、免疫共沉淀等,用 于研究免疫分子的特异性 识别和结合功能。
免疫分子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疾病诊断与治疗
免疫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疾 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同时 也可作为治疗靶点开发新型药物
疫苗研发
基于免疫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设计和开发新型疫苗,提高疫
苗的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生物工程应用
利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 术对免疫分子进行改造和优化, 生产具有特定功能的重组免疫分 子,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
工程领域。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免疫分子
目
CONTENCT
录
• 免疫分子概述 • 抗体分子 • 补体分子 • 细胞因子分子 • 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与调节 • 免疫分子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免疫分子概述
免疫分子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免疫分子是指由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类具 有免疫调节和效应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01
抗体
MHC分子的抗原提呈作用
MHC分子能够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从而激活T 细胞并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分子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研究历史
自20世纪初发现抗体以来,免疫分子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免疫分子被发现并深入研 究。
研究现状
目前,对免疫分子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结构和功能机制等方面 。同时,基于免疫分子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临床治疗 手段,如抗体药物、细胞因子疗法等。未来,随着对免疫系统的 深入研究和技术进步,免疫分子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研究免 疫分子的结构和动力学特 征,提供分子内部相互作 用的信息。
免疫学技术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 印迹、免疫共沉淀等,用 于研究免疫分子的特异性 识别和结合功能。
免疫分子的应用前景与展望
疾病诊断与治疗
免疫分子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疾 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同时 也可作为治疗靶点开发新型药物
免疫分子生物学_免疫球蛋白ppt课件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基本概念
➢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icompatibility antigen):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Ⅲ类基因区内含众多编码血清补体成分和其它血 清蛋白的基因,参与免疫应答的不同阶段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 1、这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2、这种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否与遗传背景有关? 3、导致排斥反应发生的物质是什么?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Ⅰ类基因区包含A、B、C、E、F、G、H 等位点;编码化学结构相似但抗原特异性不 同的HLA-A、B、C肽链,作为HLA-Ⅰ类分 子的重链,与15号染色体上β2微球蛋白基因 编码产物,通过共价键结合后,成为HLAⅠ类抗原。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源自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基本概念
➢组织相容性抗原(histicompatibility antigen):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Ⅲ类基因区内含众多编码血清补体成分和其它血 清蛋白的基因,参与免疫应答的不同阶段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的问题: 1、这种排斥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2、这种排斥反应的发生是否与遗传背景有关? 3、导致排斥反应发生的物质是什么?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Ⅰ类基因区包含A、B、C、E、F、G、H 等位点;编码化学结构相似但抗原特异性不 同的HLA-A、B、C肽链,作为HLA-Ⅰ类分 子的重链,与15号染色体上β2微球蛋白基因 编码产物,通过共价键结合后,成为HLAⅠ类抗原。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
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第七章:免疫分子生物学*源自考评项目赋标准分,对照考评内容和 考评办 法对考 评项目 进行考 评,评 出各考 评项目 的考评 实际得 分,考 评类目 下各考 评项目 考评实 际得分 之和为 该考评 类目的 考评实 际得分
医学免疫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机制
感染因素
免疫调节异常
遗传因素
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家族 聚集性,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 应答,导致自身组织损伤。如T 细胞和B细胞对自身抗原的识别 障碍、免疫调节分子的异常表 达等。
某些感染因子可诱发自身免疫 性疾病,如EB病毒与鼻咽癌、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等。
探讨疫苗在预防慢性病中的潜力,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 病等疫苗的研究进展。
4 未来疫苗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疫苗研制技术的发展方向,如个性化疫苗、多价 疫苗等。
抗体工程在医学领域应用
抗体工程基本技术
介绍抗体工程的基本技术,包括基因工程抗 体、人源化抗体等。
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抗体在疾病治疗中的潜力,如单克隆抗 体治疗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通过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甘露糖等糖类分子而激活, 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早期阶段。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和效应
溶解作用
直接溶解某些细菌和病毒感染的 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调节和激 活。
01
调理作用
促进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 清除。
02
03
04
炎症介质作用
参与炎症反应,吸引和激活炎症 细胞。
04
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及类型
01
I型超敏反应
由IgE抗体介导,肥大细胞和嗜 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介 质引起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如 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02
II型超敏反应
由IgG或IgM抗体与靶细胞表面 抗原结合,引起靶细胞溶解或 组织损伤的超敏反应,如输血 引起的溶血反应、新生儿溶血 病等。
03
03
固有免疫系统
医学免疫学ppt课件
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等。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有关疾病的免
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
3
二、免疫学基本内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特点
.
4
(一)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IS)的组成
3.耐受性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决定基)刺激
→对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特异性不应答
→免疫耐受
.
13
三、免疫学发展简史
1.经验免疫学时期(16世纪~17世纪)
* 中国医学家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 ~ 1572),人痘苗已在我国广 泛应用;至 17 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 的注意,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地, 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此即经验 免疫学时期。它是人类认识机体免疫性的开端,为以后英 国医生 Jenner (琴纳)发明牛痘苗奠定了基础。
.
14
天花病人局部痂皮 鼻 儿童
中国古代“种人痘”
.
15
2.经典免疫学时期 ( 18-20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由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 了科学实验时期。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1798)
Edward Jenner (1749-1823)
.
Jenner种牛痘图
16
*减毒疫苗的发明
1879 Louis Pasteur
19 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的发 展,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 (Pasteur)和德国细菌学家郭 霍(Koch)在创立了细菌分离 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 地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 以及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减毒菌 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Pasteur 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 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 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 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 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 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免疫学(immunology) 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有关疾病的免
疫学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的一门学科。
.
3
二、免疫学基本内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免疫应答的类型 (四)特异性免疫应答及其特点
.
4
(一)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 IS)的组成
3.耐受性
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决定基)刺激
→对特定抗原(决定基)产生特异性不应答
→免疫耐受
.
13
三、免疫学发展简史
1.经验免疫学时期(16世纪~17世纪)
* 中国医学家用人痘苗预防天花
在明代隆庆年间(1567 ~ 1572),人痘苗已在我国广 泛应用;至 17 世纪,人痘苗接种预防天花的方法引起邻国 的注意,先后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英国等地, 进而使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得以推广和验证。此即经验 免疫学时期。它是人类认识机体免疫性的开端,为以后英 国医生 Jenner (琴纳)发明牛痘苗奠定了基础。
.
14
天花病人局部痂皮 鼻 儿童
中国古代“种人痘”
.
15
2.经典免疫学时期 ( 18-20世纪中叶)
这一时期,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由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 了科学实验时期。
*牛痘苗的发明(Jenner,1798)
Edward Jenner (1749-1823)
.
Jenner种牛痘图
16
*减毒疫苗的发明
1879 Louis Pasteur
19 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的发 展,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 (Pasteur)和德国细菌学家郭 霍(Koch)在创立了细菌分离 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 地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 以及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减毒菌 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Pasteur 以高温培养法制备了炭 疽疫苗,用狂犬病毒在兔体内 经连续传代制备了狂犬病疫苗。 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但为实 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也为疫 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免疫学PPT课件
--髓质区:主要为B细胞,浆细胞.
淋巴结结构示意图
2、功能:
1) T细胞和B细胞定居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滤过和清除异物。 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 脾脏
1、结构
•白髓: 胸腺依赖区: 沿中央小动脉
分布(淋巴鞘) 非胸腺依赖区:白髓内的淋巴
小结和生发中心 •红髓:内有大量B细胞、浆细 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二级免疫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及产生 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 脾脏 粘膜免疫系统(MIS)
(一)淋巴结
1、结构:
--浅皮质区:B细胞定居处(非胸腺依赖区)
淋巴小结 (初级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 (次级淋巴滤泡)
--深皮质区: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 定居(胸腺依赖区)。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
• 免疫分子:
•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细胞(T,B, NK) •抗原递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炎性细胞(粒细胞等)
•分泌型/游离的免疫分子: =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膜结合型免疫分子: = 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三)胸腺(thymus)
1. 结构:
被膜 浅皮质区 深皮质区 髓质区
2.细胞组成:
胸腺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3.功能:ຫໍສະໝຸດ (1)培育和输出成熟的T细胞
(2)产生胸腺激素,构成胸腺微环境
• 种类:胸腺血清因子、胸腺素、胸腺生成素、胸 腺体液因子等。
• 作用:使胸腺细胞分化成熟.
淋巴结结构示意图
2、功能:
1) T细胞和B细胞定居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滤过和清除异物。 4)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 脾脏
1、结构
•白髓: 胸腺依赖区: 沿中央小动脉
分布(淋巴鞘) 非胸腺依赖区:白髓内的淋巴
小结和生发中心 •红髓:内有大量B细胞、浆细 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二、外周免疫器官(二级免疫器官)
成熟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及产生 免疫应答的场所.
淋巴结 脾脏 粘膜免疫系统(MIS)
(一)淋巴结
1、结构:
--浅皮质区:B细胞定居处(非胸腺依赖区)
淋巴小结 (初级淋巴滤泡)
生发中心 (次级淋巴滤泡)
--深皮质区:弥散淋巴组织,主要由T细胞 定居(胸腺依赖区)。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器官 • 免疫细胞:
• 免疫分子:
•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淋巴细胞(T,B, NK) •抗原递呈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炎性细胞(粒细胞等)
•分泌型/游离的免疫分子: = 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膜结合型免疫分子: = 免疫细胞膜表面分子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
(三)胸腺(thymus)
1. 结构:
被膜 浅皮质区 深皮质区 髓质区
2.细胞组成:
胸腺细胞 胸腺基质细胞:
胸腺上皮细胞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3.功能:ຫໍສະໝຸດ (1)培育和输出成熟的T细胞
(2)产生胸腺激素,构成胸腺微环境
• 种类:胸腺血清因子、胸腺素、胸腺生成素、胸 腺体液因子等。
• 作用:使胸腺细胞分化成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分子
• 膜分子:TCR、BCR、MHC分子、CD分子 及粘附分子等。
• 分泌型分子:抗体、补体及细胞因子等。
抗原(Antigen, Ag)
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四、抗原的分类 五、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六、免疫佐剂
一、概念
• 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
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 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B细胞 抗体 Ag
T细胞 效应性T细胞
要 点:
•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 答
• 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 合的物质
• 抗原的两种特性:
免疫原性 (Immunogenicity)-------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一)根据免疫原性
• 抗原 • 半抗原
(二)来源与机体亲缘关系
• 1. 异种抗原(xenoantigen) • 2. 同种抗原(alloantigen) • 3. 自身抗原(autoantigen) • 4. 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三)免疫应答中对T细胞 的依赖性
•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 隐蔽性抗原决定簇:为于分子内部的,不 能引起免疫应答的决定簇
2.抗原的结合价
• 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AD的 数目
• 单价Ag • 双价Ag • 多价Ag
3.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 共同抗原(common Ag) • 交叉反应: 临床误诊
四、抗原的分类
• 根据免疫原性 • 来源与机体亲缘关系 • 诱导B细胞免疫应答中对T 的依赖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 需有T细胞辅助 • 决定簇种类多、排列无规律 • 可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可产生IgM、IgG型抗体(以IgG为主) • 有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 不需有T细胞辅助 • 决定簇数目多、排列有规律 • 仅产生IgM型抗体 • 不能引起细胞免疫 • 无免疫记忆
同抗原—病理损伤、协助诊断
2. 同种异型抗原:
• (1) 红细胞抗原(血型抗原): 20种以上
• ABO血型系统: 体内存在天然的血型抗体
• Rh血型系统:
•
R h抗原—恒河猴红细胞抗原
•
体内无天然的Rh抗体
•
新生儿溶血症
• (2) 白细胞抗原(HLA)-有核细胞
3. 自身抗原:
• 正常: 隐蔽的(眼的晶体蛋白) • 异常: 修饰的、病毒、药物、辐射 • 禁忌株复活-自身免疫病
• 异种物质: 病原微生物、异种蛋白、花粉、药物 种系关系相差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 同种异体: 血型抗原、组织抗原 • 自身物质: 精子、眼晶体蛋白、脑组织
Burnet 细胞克隆选择学说
• 体内存在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clone),每 一克隆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
• 抗原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相应细胞系,使 之增殖、产生抗体
引起免疫应 答的类型
表现形式
免疫 免疫反 又 名
原性 应性
(别名)
正常免疫应答 +
正免疫应答
抗原
超敏反应
+
负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
+
抗原
+
变应原
-
耐受原
二、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 1.抗原本身 • 2.机体方面 • 3.免疫方式
1. 抗原因素:
• 异物性 • 理化性状 • 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1)异物性:
B/T
激活
பைடு நூலகம்
(2)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 T细胞表位: TCR识别 必须经降解加工处理后才能被T细胞识别 线性决定簇
• B细胞表位: BCR识别或抗体识别并结合 直接识别 构象决定簇或线性决定簇
降解
B
B/T
激活
功能决定簇和隐蔽决定簇
• 功能性抗原决定簇:位于表面的、易被淋 巴细胞识别的、可启动免疫应答的决定簇 免疫优势集团
• 胎生期接触抗原的免疫细胞被禁忌,成为禁忌 株----耐受形成
• 禁忌细胞被激活,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1)异物性:
• 异种物质: 病原微生物、异种蛋白、药物 种系关系相差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 同种异体: 血型抗原、血清蛋白 • 自身物质: 精子、眼晶体蛋白、脑组织
(2)理化性状:
• 分子大小: 稳定,存留时间长 特殊化学功能基因(表位)多
免疫反应性 (Immunoreactivity)----与
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enicity)
其他概念:
• 免疫原(immunogen):免疫原性 • 完全抗原(complete Ag):两种特性 • 半抗原(hapten):免疫反应性 • 耐受原(tolerogen):免疫耐受 • 变应原(allergen):Ⅰ型超敏反应
五、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 异种抗原 • 同种异型抗原 • 自身抗原 • 肿瘤抗原 • 其他
1. 异种抗原:(xenoantigen)
• (1) 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 外毒素-(Ag)-动物-免疫血清(抗毒素) • 类毒素(toxiod)-(Ag)甲醛脱毒后的外毒素其
抗原性不变 • (2) 免疫血清: 两重性 • (3)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系动物间共
• AD的数目、性质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特异性 • 抗原以AD与相应抗原受体及抗体特异性结合
(1)顺序决定簇和构象决定簇
• 顺序决定簇(线性决定簇): 一段序列相连的氨基酸片段形成 多在抗原分子内 主要由T识别,B也可识别
• 构象决定簇: 序列上不相连,由天然构象形成 位于分子内部 由B识别
降解
B
• 化学组成: Pr>多糖/核酸(hapten)>类脂 芳香族氨基酸>直链氨基酸
• 物理性状: 聚合状态>单体状态 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3)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 氨基酸残基在侧链的位置不同,其免疫原 性不同。
2.机体因素
• 遗传因素:疫苗、多糖抗原 • 年龄 • 性别 • 生理状态
3.免疫方式
• 途径、次数、佐剂的使用 • 皮内>皮下>腹腔、静脉>口服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 特异性体现在两方面 • 特异性是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 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抗原决定簇
1.抗原决定族(Antigen
Determinant,AD)
• 概念: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 学集团,又称为表位(epitope)
• 膜分子:TCR、BCR、MHC分子、CD分子 及粘附分子等。
• 分泌型分子:抗体、补体及细胞因子等。
抗原(Antigen, Ag)
内容
一、基本概念 二、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四、抗原的分类 五、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六、免疫佐剂
一、概念
• 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
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 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B细胞 抗体 Ag
T细胞 效应性T细胞
要 点:
• 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 答
• 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 合的物质
• 抗原的两种特性:
免疫原性 (Immunogenicity)-------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
(一)根据免疫原性
• 抗原 • 半抗原
(二)来源与机体亲缘关系
• 1. 异种抗原(xenoantigen) • 2. 同种抗原(alloantigen) • 3. 自身抗原(autoantigen) • 4. 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
(三)免疫应答中对T细胞 的依赖性
•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 隐蔽性抗原决定簇:为于分子内部的,不 能引起免疫应答的决定簇
2.抗原的结合价
• 抗原分子中能和抗体分子结合的AD的 数目
• 单价Ag • 双价Ag • 多价Ag
3.共同抗原和交叉反应
• 共同抗原(common Ag) • 交叉反应: 临床误诊
四、抗原的分类
• 根据免疫原性 • 来源与机体亲缘关系 • 诱导B细胞免疫应答中对T 的依赖性
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 需有T细胞辅助 • 决定簇种类多、排列无规律 • 可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 可产生IgM、IgG型抗体(以IgG为主) • 有免疫记忆
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 不需有T细胞辅助 • 决定簇数目多、排列有规律 • 仅产生IgM型抗体 • 不能引起细胞免疫 • 无免疫记忆
同抗原—病理损伤、协助诊断
2. 同种异型抗原:
• (1) 红细胞抗原(血型抗原): 20种以上
• ABO血型系统: 体内存在天然的血型抗体
• Rh血型系统:
•
R h抗原—恒河猴红细胞抗原
•
体内无天然的Rh抗体
•
新生儿溶血症
• (2) 白细胞抗原(HLA)-有核细胞
3. 自身抗原:
• 正常: 隐蔽的(眼的晶体蛋白) • 异常: 修饰的、病毒、药物、辐射 • 禁忌株复活-自身免疫病
• 异种物质: 病原微生物、异种蛋白、花粉、药物 种系关系相差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 同种异体: 血型抗原、组织抗原 • 自身物质: 精子、眼晶体蛋白、脑组织
Burnet 细胞克隆选择学说
• 体内存在识别多种抗原的细胞系(clone),每 一克隆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
• 抗原与相应受体结合后,激活相应细胞系,使 之增殖、产生抗体
引起免疫应 答的类型
表现形式
免疫 免疫反 又 名
原性 应性
(别名)
正常免疫应答 +
正免疫应答
抗原
超敏反应
+
负免疫应答 免疫耐受
+
+
抗原
+
变应原
-
耐受原
二、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 1.抗原本身 • 2.机体方面 • 3.免疫方式
1. 抗原因素:
• 异物性 • 理化性状 • 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1)异物性:
B/T
激活
பைடு நூலகம்
(2)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 T细胞表位: TCR识别 必须经降解加工处理后才能被T细胞识别 线性决定簇
• B细胞表位: BCR识别或抗体识别并结合 直接识别 构象决定簇或线性决定簇
降解
B
B/T
激活
功能决定簇和隐蔽决定簇
• 功能性抗原决定簇:位于表面的、易被淋 巴细胞识别的、可启动免疫应答的决定簇 免疫优势集团
• 胎生期接触抗原的免疫细胞被禁忌,成为禁忌 株----耐受形成
• 禁忌细胞被激活,引发自身免疫反应
(1)异物性:
• 异种物质: 病原微生物、异种蛋白、药物 种系关系相差越远,免疫原性越强
• 同种异体: 血型抗原、血清蛋白 • 自身物质: 精子、眼晶体蛋白、脑组织
(2)理化性状:
• 分子大小: 稳定,存留时间长 特殊化学功能基因(表位)多
免疫反应性 (Immunoreactivity)----与
相应的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enicity)
其他概念:
• 免疫原(immunogen):免疫原性 • 完全抗原(complete Ag):两种特性 • 半抗原(hapten):免疫反应性 • 耐受原(tolerogen):免疫耐受 • 变应原(allergen):Ⅰ型超敏反应
五、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 异种抗原 • 同种异型抗原 • 自身抗原 • 肿瘤抗原 • 其他
1. 异种抗原:(xenoantigen)
• (1) 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 外毒素-(Ag)-动物-免疫血清(抗毒素) • 类毒素(toxiod)-(Ag)甲醛脱毒后的外毒素其
抗原性不变 • (2) 免疫血清: 两重性 • (3)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系动物间共
• AD的数目、性质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特异性 • 抗原以AD与相应抗原受体及抗体特异性结合
(1)顺序决定簇和构象决定簇
• 顺序决定簇(线性决定簇): 一段序列相连的氨基酸片段形成 多在抗原分子内 主要由T识别,B也可识别
• 构象决定簇: 序列上不相连,由天然构象形成 位于分子内部 由B识别
降解
B
• 化学组成: Pr>多糖/核酸(hapten)>类脂 芳香族氨基酸>直链氨基酸
• 物理性状: 聚合状态>单体状态 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3)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 氨基酸残基在侧链的位置不同,其免疫原 性不同。
2.机体因素
• 遗传因素:疫苗、多糖抗原 • 年龄 • 性别 • 生理状态
3.免疫方式
• 途径、次数、佐剂的使用 • 皮内>皮下>腹腔、静脉>口服
三、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 特异性体现在两方面 • 特异性是免疫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 特异性的结构基础----抗原决定簇
1.抗原决定族(Antigen
Determinant,AD)
• 概念: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 学集团,又称为表位(epit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