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子女惩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前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是青少年成长的第一场所。

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影响甚至于终生难忘。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影响不同于托儿所、幼儿园和学校。

托儿所、幼儿园、学校的教师是在孩子成长的某一时期影响着他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接受许多不同教师的影响。

但家庭则不同,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任何教师都长,甚至长大成人,踏上了工作岗位,成家立业之后,还和父母保持亲密的联系。

因此父母不仅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是孩子的终身老师。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基础地位,起着关键作用[1]。

我国的家庭教育在观念和方式上还仍然存在着不少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问题和误区,需要人们分析和解决。

2.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1.家庭教育观念方面的问题。

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念是指家长与教育观点和教育行为相互关联着的一系列主观评价的态度倾向[2]。

家长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今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观念,这些观念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2.1.1.智育第一。

很多家长只是督促子女好好学习,同时也把这些认为是家庭教育之第一位的责任。

作为家长,孩子的学习状况常常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事情。

不少家长忽视孩子个性、精神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把教育理解为纯智育,把家庭教育残缩为纯智育,又把智育残缩为提高学习成绩(分数)[3]。

2.1.2.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

“现在意义上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4]。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许多家长认识不到这一点,不仅不重视心理健康,而且无视心理疾病的存在,甚至把心理疾病当成精神病来看待。

对心理健康认识的不足,使家长重视身体强壮,而忽视心理建康[5]。

2.1.3.过分依赖学校教育。

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情,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仅以孩子的分数评价学校和老师,这根本就是放弃家庭教育的表现。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范文3篇

家庭教育调查报告范文3篇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我镇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我对大岗镇的部分农村家庭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此提高农村家庭教育的实效性。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一)调查形式与内容本次调查,本人选取了大岗镇的12所小学作为调查样本,在这些学校召开师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并深入到部分农村学生家庭进行访问。

调查中,共召开座谈会12场,发放调查问卷1200份,回收1158份,访问农户50户。

调查内容主要为: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态度,家长的言行举止,教育方法,教育投入等方面。

(二)调查的结果1.家庭教育弱化。

调查分析发现,我镇有相当部分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模糊,他们片面地认为:孩子上学了,其思想、学业等方面的责任已转移到学校老师,老师是孩子的成长责任人,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

殊不知,即使孩子上学了,子女的大部分时间仍然是在家中度过,况且,只有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结合,才能提高教育效果。

2.教育态度欠妥当。

从访问的50户学生家庭来看,对家庭教育存在溺爱型的有15户,占30%;放任型的25户,占50%;封闭型的7户,占14% ;教育修养型的只有3户,6%。

可见,农村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偏向于放任型、溺爱型,约占80%。

3.家长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据调查了解,一些家长无视自己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在家中不注重个人言行举止, 家庭缺少情感交流,导致家庭气氛、家庭环境、家庭习惯差,对子女的成长十分不利。

4.教育内容与方式、方法有待改进。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学生家庭中,家长只注重给予子女物质上的满足,而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政治认识水平的教育,忽视对子女的意志品格的培养。

在教育方式方法上,普遍采用反诘、讥讽、用别家孩子优点与自家孩子缺点进行比较,甚至实施粗暴教育办法来教育孩子,教育效果差,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破坏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

5.对子女教育投入比较重视。

电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试题-含答案 (3)

电大《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试题-含答案 (3)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指(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A.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程B.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D.家长与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2.通过对家庭教育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C.经验总结)A.情报研究B.调查研究C.经验总结D.行动研究3.主干家庭是指(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A.以中年夫妇为主干,上养老下抚小的家庭B.有两代人以上并且由最年长者主持的家庭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D.三代同堂的家庭4.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B.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C.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5.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是(C.家庭精神环境)A.家庭经济条件B.父母学历水平C.家庭精神环境D.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6.“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四种基本的学习是指(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B.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生存7.对称职父母在文化修养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C.有修养会学习)A.有较高的学历文凭B.能写会算C.有修养会学习D.对文字的理解力较强8.下列哪种描述体现了父辈而非祖辈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A.感情多于理智)119A.感情多于理智B.限制多于引导C.鼓励多于限制D.包办多于训练9.根据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A.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父母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B.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溺爱孩子C.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和宽容的教养方式表现为( A.既接受又限制) P128A.既接受又限制B.既拒绝又限制C.既允许又拒绝D.既允许又接受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B.很少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C.很少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D.最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12.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素。

虐童事件情况汇报

虐童事件情况汇报

虐童事件情况汇报近年来,虐童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慨。

虐童事件不仅令人痛心,更凸显了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防范和解决。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虐童事件的情况。

虐童事件通常包括身体虐待、心理虐待和性虐待。

在家庭中,父母或监护人对孩子进行殴打、辱骂、忽视等行为属于虐待行为;在学校或其他机构中,老师或其他监管人员对学生进行殴打、侮辱、性侵等行为也属于虐待行为。

这些虐待行为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伤害,甚至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其次,虐童事件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虐童事件的发生往往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家庭中可能存在家暴、家庭矛盾、经济困难等问题,导致父母对孩子产生压力和情绪失控;社会中可能存在道德沦丧、法律监管不力等问题,导致虐待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和惩处;教育体制中可能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师教育不当等问题,导致学生受到伤害却无处求助。

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虐童事件频发的深层次问题。

针对虐童事件,我们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应对。

首先,家庭成员需要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水平,增强对孩子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其次,社会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大对虐童行为的打击力度,保护孩子的合法权益;再次,教育部门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虐童事件,积极参与到预防和解决工作中来。

作为家庭成员,我们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作为社会成员,我们要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

总之,虐童事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只有家庭、社会、教育三方共同发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虐童事件,保障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虐童事件说“不”,为孩子们的未来努力奋斗!。

亲子家庭主题教育调研报告

亲子家庭主题教育调研报告

亲子家庭主题教育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概况孩子的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也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和睦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通过这次调查,希望了解一下现今家庭教育的情况,收集一些有关信息,从而对现今家庭教育中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调研,了解清楚当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源,寻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

1、调查对象本调查涉及对象是东莞的有已入学孩子的家庭2、调查方式本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式调查,调查时间为20xx年11月,对一些网友进行随机调查3、调查内容以《家庭教育调查问卷》中列出的各个选项对家长与孩子间日常生活行为的一些常见要点进行调研二、结果与讨论1、结果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根据中国现今的教育实际情况,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家长都偏重关注孩子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学习问题成为一个家庭中围绕孩子的主要问题,而一些孩子成长的其他要素(例如:品德修养、兴趣)往往被家长较为容易地忽略,而调查也表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全面素质配养力度方面还是不足够的,可以从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满意度中可以看出来。

家庭教育中,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是很重要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每天都能够有跟孩子交流的机会,但问题是大部分还是一些日常的闲聊,而基本缺乏其他方面的交流,这个可能跟一些传统家庭观念有关,一些出现在国外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在调查中基本没有出现,可以说明,由于社会的观念和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影响,还有有可能存在家庭中交流脱节的问题。

调查中还发现,现今大部分孩子的自觉性还是较高的,一般情况下,孩子放学都会及时回家并自觉地完成作业,但问题表现在一般孩子晚上都要花大部分时间在学习方面,而一些其他活动显得较少参与。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部分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基本上不参与家务劳动。

2、讨论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家的基础,所以一个富强的国家,必然教育上是很今人满意的,21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地位的逐渐提升,教育就成为一个必须处理好的大问题。

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家庭教育“问卷调查”分析报告课题组前后进行了三个问卷调查,针对家庭教育中的系列问题,分别对家长、学生、教师进行抽样调查。

我们采用选择式和开放式答题形式展开调查,并对调查情况作认真分析,现就调查的情况进行简要汇报:一、调查目的及对象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调查,了解有关家庭教育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在学校教育的有效影响下,带动和指导家庭教育的新模式,以便巩固我校的家校共育成果,更新教师、家长的家教观念,使家庭教育更具实效性,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教环境下健康的成长。

本次调查分别在我校的3—-6年级各随机抽选了150名学生,30名家长,72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二、主要调查结果及分析从总体上看,问卷调查的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我校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和主要特点,同时也反映出了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和弊病,现把调查结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描述如下:1.家庭教育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家长更加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不惜花费昂贵的学费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买各种书籍,带领孩子参观展览,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孩子的见识。

重视孩子家庭教育的家长比例高达137人次,占91.3%.但落实到现实中有行动、有方法的占76人次仅占50。

6%。

在家里,家长也在经常教育孩子和孩子交流,不过这个花费的时间上差距比较大。

在调查中还可以看出,家长更重视的是孩子知识能力的发展,认为只要学习好、身体好就是好学生,而对学生的做人教育、品德教育还不够重视,而且尤其是品质方面的教育,家长投入的精力和物质都明显不够.甚至,有的家长还未有这方面的意识。

2。

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在150户调查的家庭中,民主型家长,经常与孩子交流和进行家庭问题的交流家庭,有45人次占30%。

实践教育型或体验型家长,经常和孩子进行户外活动、社会劳动、家务劳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成长,带领孩子参加,共读报刊,一起进行手工制作的家长仅有27人次.因时间较少,对孩子缺少教育的有45名占了30%。

是否应该允许家长对孩子实行体罚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允许家长对孩子实行体罚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允许家长对孩子实行体罚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家长应该允许对孩子实行体罚。

首先,体罚可以起到警示和惩罚的作用。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而体罚可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意识到犯错会带来痛苦的后果。

正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说,“如果你不惩罚孩子,孩子就会以为犯错是可以接受的。

”体罚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被接受的,从而更好地遵守规则和纪律。

其次,体罚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

有些孩子天性调皮,不听话,如果家长不适时地进行体罚,孩子可能会一直保持这种行为,甚至会越来越糟糕。

而适当的体罚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被容忍的,从而逐渐改正错误。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艾伦·克拉克所说,“体罚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被容忍的,从而逐渐改正错误。

”。

最后,体罚可以让孩子在社会中更好地适应。

在社会中,不遵守规则和纪律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惩罚,而家长对孩子进行适当的体罚可以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对孩子进行适当的体罚可以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建立起对规则的尊重和遵守,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

综上所述,家长应该允许对孩子实行体罚,因为体罚可以起到警示和惩罚的作用,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反方观点,家长不应该允许对孩子实行体罚。

首先,体罚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许多研究都表明,长期的体罚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艾琳·格雷所说,“长期的体罚会导致孩子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因此,家长不应该对孩子进行体罚。

其次,体罚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加剧矛盾。

体罚只是一种暴力行为,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加剧家庭矛盾,导致家庭关系更加紧张。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体罚只是一种暴力行为,它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会加剧家庭矛盾,导致家庭关系更加紧张。

家长可不可以体罚孩子 辩论资料

家长可不可以体罚孩子 辩论资料

家长可不可以体罚孩子辩论资料家长可不可以体罚孩子辩论资料.家长可不可以体罚孩子什么叫做体罚?体罚就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就是导致疼痛,去展开惩罚或教育的犯罪行为。

成年人(例如父母或教师)对小孩身体采用的惩罚,其严苛性从踢手心至体罚左右。

不等同于踢,更不等同于实行家庭暴力,性虐待等。

体罚是指通过对少年儿童或成人的身体进行的惩罚而企图达到教育训练目的的手段,如罚站、罚跪、鞭打等。

正方:可以1、适度的体罚具备法制意义。

2、有国内外的参考经验,家长是可以体罚学生的。

3、适当正确的体罚,能对孩子起很好的教育作用。

尊重人格的原则上进行适当的处罚对学生是很必要的。

成人犯错要受到社会舆论、刑法等处罚,孩子犯错也应当受到一定的处罚。

让他知道犯错所要承担的后果,他才能知道该如何正确地生活。

但前提第一是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即使他犯了错,第二是尽量用合适的处罚代替体罚,毕竟目的是为了让他改错,而不是惩罚。

3、在中国人中流传着:不踢未成嚣;棍棒下面出来孝子;打是亲,骂是爱,不踢不怒骂把娃害;??。

很多时候,家长踢孩子,就是自身利益快乐,为什么别人家滴孩子犯错误,他不能生气,为什么不回去踢别人家滴孩子,因为你就是他们几滴孩子.他们快乐你.只是惹急啦方式,我们能够搞几滴,只是认知美国有23个州规定了学校可以对学生实施体罚,但法律还对体罚规定了许多明确的细则:(1)学年开始时,家长和学校签订一份声明,表明是否同意对学生实施体罚;(2)必须在其他教育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体罚;(3)不许当着其他学生的面体罚某个学生;(4)体罚时必须有证人在场,以确保体罚依法进行;(5)刚刚与要受罚的学生发生过冲突的老师不得实施体罚;(6)体罚必须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纪以及身体状况;(7)有些地方规定体罚时必须打孩子身上肉比较多的部位,比如屁股。

总结我国私塾和现代一些国家对学生的管理,都有以下共同特点,一是允许体罚。

二是体罚不是突如其来的暴力袭击,都有一个准备过程。

家长对子女惩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家长对子女惩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家长对子女惩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惩罚是家庭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手段。

在心理学上,把惩罚称为负强化,当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及时地给予适度惩罚,表示父母否定的态度,将会对孩子的行为起抑制和警戒的作用,可以防止重蹈覆辙。

但是,如何使用惩罚这一手段,不少家长存在着困惑,甚至误区。

为此,我们对江山市城关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和老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其惩罚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等,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1、家庭中普遍存在惩罚孩子的情况在受调查的105个家庭中,有57位家长不赞同对孩子进行惩罚。

但实际上只有5位家长从未惩罚过幼儿,惩罚率高达95.2%;有14位家长从未打过孩子,责打率为86.7%。

由此可见家庭中普遍在家长惩罚孩子的情况。

(1)家长所采用的惩罚方式(见表1)表1 家长认为较为有效的惩罚方式从表1看,家长普遍认为物质上的惩罚是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其次是责打。

对孩子的责打主要由父亲执行,其次是母亲。

责打孩子的部位主要是臀部、手心。

常用方式是手打;只有14例是用器具打的,所用的器具五花八门。

在调查中有一例出现惩罚过重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所用器具为皮带。

表2 家长惩罚孩子的原因(2)从表2可见,家长惩罚孩子主要是孩子表现出不良的行为,特别是当孩子违反生活常规、对大人说谎、执意要买某一东西时,最容易使父母对其进行惩罚。

当然也有家长自身的原因,例如:认为孩子老是无理取闹而对孩子处以惩罚;有时家长自己情绪不好,也会拿孩子出气。

C、家长的素质与惩罚具有一定相关性(见表3)本次调查中,幼儿父母的学历双方在大专或大专以上的67对,占63.8%;一方学历在大专或大专以上的23对,占21.9%;双方在大专以下的15对,占14.3%。

据统计发现,高学历的家长和低学历的家长在教育观、惩罚方式的运用上具有一定差异。

表3 惩罚方式与家长学历的关系由表3可见,家长们较多地倾向于使用暂停某些权利之类的惩罚方式,他们善于用剥夺孩子从事某一活动的权利来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幼儿园打孩子事件自查报告

幼儿园打孩子事件自查报告

幼儿园打孩子事件自查报告背景介绍最近发生了一起幼儿园打孩子的事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

幼儿园作为培养和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保障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面对这次事件,我们深感痛惜和自责。

为了全面了解问题的原因和可能存在的隐患,并进一步改进我园各项管理和教育工作,特作此自查报告。

自查过程作为本次事件的幼儿园,我们迅速启动了自查程序。

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亲身参与,我们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师资力量我们对所有教师和保育人员进行了重新培训和教育。

重点包括幼儿保育知识、责任意识培养、法律法规教育和心理健康指导等。

同时,我们还在教师队伍中增加了专职心理辅导师,以更好地解决幼儿园中心理问题。

安全管理我们检查了幼儿园的设施设备以及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通过排查,我们发现了一些过于老旧的设施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

我们立即进行了修缮和更换,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具体方案。

例如,在所有教室和活动场所设置了监控摄像头,以及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报告和交流孩子的动态。

日常纪律我们反思并加强了对幼儿园师生的日常纪律培养和管理。

重点包括对教师言行的规范要求,以及对幼儿纪律的培养。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监督和考核,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履行职责,以身作则。

家长参与我们意识到家长的参与和监督对于幼儿园的正常运作和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鼓励家长的参与,组织家长会和亲子活动,加强与家长的互动和交流。

同时,我们建立了投诉举报管道,鼓励家长及时向我们反映问题,确保公平公正处理。

自查结果通过对幼儿园的全面自查,我们认清了问题的存在和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

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今后更好地发展和管理。

首先,我们深刻认识到师资力量的重要性。

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思想品德,教师都应该具备高素质和专业性。

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确保每位教师都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家庭教育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尊敬的家长,您好:首先感谢您对“大爱无疆心理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关于家庭教育问卷调查的积极参与。

感谢您对此次调查问卷的认真填写,我们将依据您选择填写的结果做相应的初步分析和建议,以帮助您能够掌握科学有效的家教方法,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

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环节。

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侧重于良好的品质,行为习惯,健康心理的培养,它对孩子的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和老师,这种教育是终身的,随着大教育观的形成,家庭教育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的地位。

举行家庭教育调查及对家庭教育的研究迫在眉睫。

家庭教育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

教育方式是否得当是导致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就成了各位家长极关心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有关当今家庭教育的调查研究。

了解当今家庭教育的现状,树立家庭教育观念,寻求比较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能够引起更多家长的关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调查分析归纳法,通过对300 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搜集家庭教育案例和数据,对答卷和案例以及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无论是家庭生活俭朴,还是家庭富裕,无论是文化层次低的,还是文化层次高的。

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个很好的前途,他们都期望一样的结果,但是他们大多数家庭把教育责任推给学校和辅导机构,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殊不知家庭教育是任一种教育所难以填补的空缺。

这势必造成孩子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

现今我国学生和家长之间谈论的最多话题莫过于“成绩好不好”“听不听话之类的。

家长的教育方式呈现出了教育目标的单一性和局限性。

根据统计可以看出,在学生成绩不理想时父母要给于鼓励,培养优秀的学生,一定离不开优化的教育方式。

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

采取鼓励开导,心平气和地帮其改正教育方式很重要。

在新时期成长的学生,由于社会的多元化和大量信息的充斥泛滥,对孩子的人格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也让成长中的学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让缺乏家庭教育方法的家长为之感到无能为力,力不从心,无奈和困惑。

青少年暴力调查报告

青少年暴力调查报告

青少年暴力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为了解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原因和频率,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
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象为中学生和家长,以了
解他们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看法和经验。

三、调查结果
1.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频率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中学生曾目睹过或亲身经历过青少
年暴力行为,其中体罚、欺凌和斗殴占比最高。

2. 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原因
调查显示,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原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不和谐、学业
压力过大、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等。

3. 家长对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态度
大部分家长认为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暴力行为,
包括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学校教育和建立更多的心理健康机构等。

4. 中学生对于青少年暴力行为的看法
绝大多数中学生对青少年暴力行为表示谴责和拒绝,认为应该尊重他人、保持友善和互助。

四、建议与措施
1. 增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和情绪管理能力;
2. 督促家庭成员间的和谐相处,减少家庭纷争和暴力行为的发生;
3. 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为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

五、总结
青少年暴力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预防和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

希望通过本次调查报告,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共同为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报告讲述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报告讲述

幼儿家庭教育中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背景:幼儿家庭教育一般指父母通过教养行为影响儿童的发展或通过环境设置来构成特定的家庭生活环境,形成特定的期望氛围,直接或间接地塑造出不同特征的儿童。

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文试从父母教养方式的角度来探讨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期是人类社会性的最初阶段,他们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能否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因此,幼儿社会性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首先是从家庭开始的,家庭是幼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父母则是幼儿的第一位教师,也是幼儿的启蒙老师。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父母对幼儿的态度为幼儿对社会的态度奠定了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为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和今后的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同家长教育幼儿的态度和具体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对幼儿今后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幼儿社会认知和生活经验,道德的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取得的,幼儿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培养社会性的目标也正是通过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传递给幼儿的。

家庭对幼儿心理的影响,其本质就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也就是父母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及内化了的社会文化传递给了幼儿。

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阻碍的作用。

意义:家庭作为儿童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

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

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

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024年家庭的调查报告

2024年家庭的调查报告
(2)从家庭收入来看: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并不乐观,约68。65%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约26。74%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约4。61%的家庭经济状况较差。
(三)从父母教育观念来看: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关心孩子的道德教育,其次是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父母的教育观念变了,但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学习。从“投资孩子参加课余训练”来看,小学家长更注重“唱歌、跳舞、美术”,初中生家长更注重“文化课辅导”。从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满意度来看,小学生家长比较满意,初中生家长不太满意。
专业:XX姓名:XX学号:XX
电,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源,看似很清洁,但在电力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化石能源并排放出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所以需要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尽量节约用电。 调查目的:了解家庭用电的实际情况,提高节约用电的意识,做到安全用电、绿色用电,节约用电。
3、从家庭的经济收支来看:
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家庭收入仍然不容乐观。以接受调查的169个学生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13.5%;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30.5%;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37.1%;在300~5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15.3%;在200~300元者占其总数的1.8%;在200元以下的占总数的1.8%。而孩子每月的费用在20xx元以上的占其总数的4.8%;在1000~20xx之间的占其总数的4.2%;在500~1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38.6%,在300~500之间的占其总数的50.6%;在300元以下的占其总数的1.8%。孩子每月平均总支出看起来似乎高于家庭收入的一半,这样看来,在经济上绝大多数的家庭还是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支持,尽量满足孩子的经济需求。
六、结论和建议:

家庭惩罚调查问卷模板

家庭惩罚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家长: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家庭惩罚在教育中的实际情况和影响,我们特此开展此次调查。

本问卷旨在收集家庭惩罚的相关信息,所有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将严格保密。

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写,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性别:(1)男(2)女2. 您的年龄段:(1)20岁以下(2)20-30岁(3)30-40岁(4)40-50岁(5)50岁以上3. 您的职业:(1)教师(2)医生(3)公务员(4)企业员工(5)自由职业者(6)其他4. 您的教育程度:(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中专(4)大专(5)本科(6)硕士及以上二、家庭惩罚情况1. 您是否曾对子女进行过家庭惩罚?(1)是(2)否2. 如果您曾进行过家庭惩罚,以下哪些惩罚方式您使用过?(可多选)(1)体罚(如打屁股、打手心等)(2)罚站(3)罚跪(4)剥夺娱乐时间(5)限制零花钱(6)限制外出(7)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3.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家庭惩罚?(可多选)(1)子女犯错(2)教育理念(3)家庭教育方式(4)父母自身情绪(5)社会文化背景(6)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4. 您认为家庭惩罚对子女有哪些影响?(可多选)(1)子女心理健康(2)子女自尊心(3)子女亲子关系(4)子女行为习惯(5)子女学习成绩(6)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5. 您认为以下哪些因素有助于家庭惩罚的有效性?(可多选)(1)惩罚的合理性(2)惩罚的适度性(3)惩罚的及时性(4)惩罚的一致性(5)父母的教育理念(6)其他(请说明:__________)6. 您认为家庭惩罚在教育中的地位如何?(1)非常重要(2)较重要(3)一般(4)不太重要(5)不重要三、其他1. 您对家庭教育有何看法?2. 您认为家庭教育中应如何平衡惩罚与关爱?3. 您对家庭教育有何建议?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调查问卷填写截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调查问卷填写说明:1.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问卷,如有疑问,可参考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家庭政治审查情况汇报

家庭政治审查情况汇报

家庭政治审查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对家庭政治审查情况进行了汇报。

在我所调查的家庭中,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将情况如实汇报如下:首先,家庭政治审查在一些家庭中依然存在。

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对子女的言行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控,一旦子女表达出与家长不同的政治观点或意见,便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惩罚。

这种审查不仅限制了子女的言论自由,也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其次,家庭政治审查对家庭关系造成了不良影响。

在受到政治审查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受到了限制,互相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

家庭成员因为政治观点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冲突,导致家庭关系紧张甚至破裂。

另外,家庭政治审查也影响了子女的成长和教育。

在受到政治审查的家庭中,子女缺乏独立思考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受到了抑制,甚至对政治产生了恐惧和厌恶情绪。

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解决:首先,加强家庭政治教育,提高家长和子女的政治素养和认识。

通过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和宣传,增强家庭成员对政治的理解和尊重,避免因政治观点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

其次,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家长应该尊重子女的个性和意见,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和发展空间,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另外,加强对家庭政治审查的监督和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保障家庭成员的言论自由和人身权利,防止家庭政治审查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家庭政治审查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加强教育和管理,才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的发展。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我将继续努力,为家庭政治审查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致。

敬礼。

体罚孩子检讨书

体罚孩子检讨书

体罚孩子检讨书
标题:体罚孩子检讨书
引言概述:
体罚孩子是一种不良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家长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进行检讨和改正。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体罚孩子的危害以及如何进行检讨。

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1.1 体罚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阴影
1.2 体罚可能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1.3 体罚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攻击性行为
二、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2.1 体罚可能导致孩子对家长失去尊重
2.2 体罚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3 体罚可能让孩子无法理解错误的本质
三、家长应该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
3.1 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
3.2 反思自己的情绪管理是否得当
3.3 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
四、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4.1 建立尊重孩子的教育理念
4.2 建立有效沟通和情感表达的方式
4.3 建立奖励和惩罚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五、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
5.1 寻找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
5.2 参加家庭教育课程
5.3 寻求亲朋好友的理解和支持
结论:
体罚孩子是不可取的教育方式,家长应该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及时进行检讨和改正。

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暑假体罚计划

暑假体罚计划

暑假体罚计划暑假是孩子们期盼已久的假期,他们可以放松心情,享受自由的时光。

然而,在一些家庭中,家长们可能会对孩子们制定一些暑假体罚计划。

这些体罚计划可能是出于对孩子们的教育和管理,但也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暑假体罚计划的利与弊,并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暑假体罚计划可能存在的利。

一些家长认为,通过体罚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律,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生活习惯。

在暑假期间,孩子们可能会放纵自己,不愿意做作业或者参加一些有益的活动。

因此,一些家长可能会利用体罚来约束孩子们的行为,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和成长。

此外,体罚也可以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纪律性。

然而,暑假体罚计划也存在一些弊端。

首先,过度的体罚可能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

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关爱和理解,而过度的体罚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和挫折,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体罚可能会导致孩子们产生逆反心理,让他们产生对家长的反感和抵触情绪,从而适得其反。

此外,体罚也可能会影响到家庭氛围,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和不和谐。

针对暑假体罚计划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家长们应该理性对待孩子们的行为,不要过度依赖体罚来约束孩子们。

相反,应该通过沟通和引导来教育孩子们,让他们明白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改正。

其次,家长们应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假期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快乐,从而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行为习惯。

最后,家长们也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有益的暑假计划,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社交能力,从而让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总之,暑假体罚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家长们应该理性对待,不要过度依赖体罚来约束孩子们。

相反,应该通过沟通和引导来教育孩子们,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

父母虐待未成年人的后果

父母虐待未成年人的后果

父母虐待未成年人的后果
《父母虐待未成年人的后果》
父母虐待未成年人是一种严重的家庭问题,它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

虐待未成年人不仅会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损害,还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长期的影响。

首先,父母虐待未成年人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受虐儿童可能会遭受身体伤害,甚至导致严重的身体损伤。

长期的身体虐待还可能导致孩子体重不正常、生长迟缓、免疫系统受损等问题。

这些身体健康问题会伴随着孩子成长,并对他们的整个人生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父母虐待未成年人也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的后果。

受虐儿童可能会遭受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心理问题。

长期的虐待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障碍、学习障碍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会持续影响孩子的情绪、性格和行为,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正常地与他人交往和适应社会。

最后,父母虐待未成年人还会对孩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长期的影响。

受虐儿童可能会在家庭和社会中体验到被忽视、被歧视、被孤立等负面的人际关系体验,导致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缺乏信任和安全感。

长期的虐待还可能使孩子无法正常地适应社会,使他们在与他人的沟通和社交中显得退缩和敏感。

总之,父母虐待未成年人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这种行为不仅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带来长期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父母虐待未成年人行为的监管和制止,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初中生父母对子女惩罚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初中生父母对子女惩罚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初中生父母对子女惩罚方式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李芳;安连义
【期刊名称】《泰山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028)002
【摘要】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568名初中生施测父母惩罚方式问卷.结果发现:父亲、母亲的惩罚方式呈高度一致性,即在体罚、批评、剥夺、冷漠各个维度上,父亲、母亲对子女的惩罚呈高度一致性;父亲、母亲的惩罚方式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中男生受父母的惩罚显著高于初中女生,进一步分析表明,初中男生受父母的体罚和剥夺显著高于初中女生;父亲、母亲的惩罚方式具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初四的学生受父母的惩罚显著高于初三的学生,初二、初四的父母差异不显著;不同职业、文化程度的父母其惩罚方式均未见显著差异.
【总页数】5页(P99-103)
【作者】李芳;安连义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教育系,山东,泰安,271021;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研究院,山东,曲阜,276000;泰山学院,教育系,山东,泰安,271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8
【相关文献】
1.城郊地区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J], 王伟涛;孟会军;
2.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 [J], 王国锋;袁梦;李阳
3.南昌市西湖区初中生父母身体活动水平及对子女身体活动的支持度 [J], 匡卫红;陈孝萍;詹晓梅;王鑫;丁燕青
4.农村初中学生父母婚姻状况对子女成长影响 [J], 罗杰
5.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个性影响的研究 [J], 王志梅;王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对子女惩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惩罚是家庭教育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教育手段。

在心理学上,把惩罚称为负强化,当孩子表现出不良行为时,及时地给予适度惩罚,表示父母否定的态度,将会对孩子的行为起抑制和警戒的作用,可以防止重蹈覆辙。

但是,如何使用惩罚这一手段,不少家长存在着困惑,甚至误区。

为此,我们对江山市城关幼儿园的幼儿、家长和老师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其惩罚的原因及产生的后果等,提出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1、家庭中普遍存在惩罚孩子的情况在受调查的105个家庭中,有57位家长不赞同对孩子进行惩罚。

但实际上只有5位家长从未惩罚过幼儿,惩罚率高达95.2%;有14位家长从未打过孩子, 责打率为86.7%。

由此可见家庭中普遍在家长惩罚孩子的情况。

(1)家长所采用的惩罚方式(见表1)表1家长认为较为有效的惩罚方式从表1看,家长普遍认为物质上的惩罚是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其次是责打C对孩子的责打主要由父亲执行,其次是母亲。

责打孩子的部位主要是臀部、手心常用方式是手打;只有14例是用器具打的,所用的器具五花八门。

在调查中有一例出现惩罚过重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所用器具为皮带。

表2家长惩罚孩子的原因⑵ 从表2可见,家长惩罚孩子主要是孩子表现出不良的行为,特别是当孩子违反生活常规、对大人说谎、执意要买某一东西时,最容易使父母对其进行惩罚。

当然也有家长自身的原因,例如:认为孩子老是无理取闹而对孩子处以惩罚;有时家长自己情绪不好,也会拿孩子出气。

C、家长的素质与惩罚具有一定相关性(见表3)本次调查中,幼儿父母的学历双方在大专或大专以上的67对,占63.8%;一方学历在大专或大专以上的23对,占21.9%;双方在大专以下的15对,占14.3%。

据统计发现,高学历的家长和低学历的家长在教育观、惩罚方式的运用上具有一定差异。

表3惩罚方式与家长学历的关系C 双方学历在大专以下由表3可见,家长们较多地倾向于使用暂停某些权利之类的惩罚方式,他们善于用剥夺孩子从事某一活动的权利来改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学历越高,这一倾向越明显。

可见,不少家长已意识到精神上的惩罚会对孩子身心造成更大的伤害。

在“您认为惩罚是有效果的吗”和“孩子不打不成材是否有理”这两个问题的调查中,不同学历的家长的观念差异十分显著。

高学历家长认为惩罚无效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学历的家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的育儿过程中,不同学历家长的教育行为并无显著差异。

许多家长虽然不赞同对孩子进行责打,但是在“您是否责打过孩子”的调查中,他们的答案同样为“是的”。

可见,育儿观念的改变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家长具体的育儿方式。

许多家长出现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1惩罚并不能提高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问卷中,16%勺幼儿十分惧怕家长的惩罚,66%勺幼儿有点惧怕家长的惩罚,18%勺幼儿不怕家长的惩罚。

幼儿最畏惧的家长为父亲的占65%其次是母亲,占32%原因只有一个:他们要打人。

多数孩子认为自己最爱的人是母亲,因为“妈妈对我好”。

表4孩子最听家长话的原因从表4可见,孩子听家长话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爱我”。

这说明,当父母和颜悦色地对待孩子,使他感受到父母的爱时,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家长的教育,愿意听父母的话,因此,惩罚不能提高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成为孩子畏惧家长的原因。

3、家长惩罚孩子的心态分析(1)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对于年轻的夫妻来说,有了孩子自然就成了父母,成为家长。

而能否教育好子女,却是另一回事。

教育子女的能力,是家长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运用各种知识实施家庭教育的技能技巧。

这种能力要靠家长在育儿实践中不断学习才能提高。

家长所缺乏的教育能力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了解孩子的能力。

孩子小,需要我们去关心他,了解他。

然而,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双方一般都是上班族,工作繁忙,家务也不轻松,因而比较容易忽视与孩子的沟通,失去了不少了解孩子的机会。

加上当今的独生子女家庭中,年轻父母往往缺乏育儿经验,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的孩子。

因此,家长缺乏了解孩子的能力不能不说是其选择不适当育儿方式,轻易使用惩罚的原因之一。

第二,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育子女的过程,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

了解孩子只是教育的第一步,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是关键所在,而这也正是一些家长所缺乏的。

在处理问题时,有些家长没有从幼儿的身心特点出发去寻找方法,而是用简单的、表面看似有效的方法来教育子女。

比如孩子的吃饭问题。

“不好好吃饭”成为家长惩罚孩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惩罚有效吗?每餐饭前惩罚孩子会有什么后果?因此,要想解决孩子的进餐问题,还得从了解孩子入手,探讨幼儿饮食的心理。

幼儿吃饭不好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进餐是否定时;是否乱吃零食;健康状况如何;活动量是否过少;是否因龋齿影响咀嚼吞咽和食欲;进餐习惯是否良好等等。

有的父母恳求孩子吃饭,使吃饭成为幼儿讨价还价的机会,儿童要求越来越高,而食欲越来越差;有的父母逼迫孩子吃饭,以大声责骂、吓唬、数落甚至责打胁迫孩子挂着眼泪吃饭。

殊不知吃饭时情绪紧张或不愉快,会导致肾上腺分泌增多,抑制胃肠的消化功能,使孩子更加厌烦进餐。

惩罚不好好吃饭的幼儿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幼儿的健康。

(2)家长迁怒于孩子心理学告诉我们:当受挫折的个体对引起挫折的人有较强的攻击倾向,但又不能直接报复时,可能把攻击的感情发泄到无辜的局外人身上。

有些家长就因为自己的原因而迁怒与孩子,对孩子进行惩罚。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情况:第一,身体异常疲劳,休息的需要未满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在不断加快。

家长白天工作繁忙,下班后需要充分的休息。

而孩子却精力充沛,“孩子不愿睡觉”也就成为父母惩罚孩子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工作事业不顺心,个人成就动机未满足。

比如家长在单位窝着一肚子火没处发,回家后,见孩子不识好歹地缠着自己不放,觉得孩子无理取闹,就狠狠揍孩子一顿。

从位居第一的惩罚原因“孩子找借口哭闹,不讲道理”和部分家长所承认的“情绪不好,拿孩子出气”这一事实可见,很多时候,不讲道理的其实是父母,可怜的是被无辜惩罚的孩子。

第三,夫妻之间闹矛盾。

在与幼儿的谈话中发现,幼儿最惧怕父母吵架。

当家长闹矛盾时,就不会对孩子有好脸色,有的甚至拿孩子出气。

在这样的氛围中,孩子的身心将受到极大的伤害。

第四,母亲经期情绪不好,迁怒于孩子。

有些母亲在经期前后,情绪紧张,焦虑,看什么都不顺眼,这也是惩罚孩子的原因之一。

4、过重惩罚会对孩子产生副作用过度的惩罚或许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是,如果对孩子进行频繁的或过重的惩罚,则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

(1)对孩子身心的不良影响父母责打孩子时难免手脚失控。

这样就容易造成对孩子身体的伤害。

特别是用器具责打,更容易酿成大错。

对孩子进行恐吓、责骂、关禁闭等精神惩罚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偏差。

在面对惩罚时,孩子往往会采取哭、求饶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有时他们确实感到很无助。

为了避免惩罚,便对父母说谎。

而一旦被发现,家长的态度就会更加强硬,孩子也越怕,越会说谎。

如此就构成说谎的“恶性循环”。

而且,不适度的惩罚也容易使孩子形成懦弱、孤独、固执、喜怒无常、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特征,阻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2)对孩子行为的影响孩子模仿性很强,父母的惩罚方式特别是打骂行为会给孩子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逐一显示出来。

调查显示,经常受父母责打的孩子的攻击性行为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可见,父母的不适当惩罚有时会成为诱发孩子不良行为的因素。

(3)对亲子感情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安全港湾,孩子最爱的人也是父母。

但是,一些家长以惩罚来表明自己“不溺爱孩子” 也有家长认为体罚孩子不犯法,并以此作为可以随意责打孩子的理由。

然而,惩罚并不能提高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相反还会滋长孩子对父母的敌对情绪,并可能使孩子形成粗暴冷漠的性格。

4)模糊是非界限,失去教育作用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一些家长,他们自己心情好时,对孩子过分的要求也给予满足,犯了错误也视而不见;心情不好时,孩子芝麻大的错误也会被重重惩罚一顿。

这说明有些家庭中教育缺乏一致性和一贯性。

长此以往,孩子便会模糊是非界限,分不清错误的轻重,难以掌握良好的行为准则。

有些家长经常惩罚孩子,这样一来,惩罚也就失去了其教育作用。

二、给家长的建议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尽管有时会产生许多负面的效应,但毕竟也有它合理的一面。

调查结果表明,城市家庭中普遍存在惩罚孩子的现象,也存在一些惩罚的误区。

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使惩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谨向家长建议如下:1.惩罚时必须注意控制情绪,掌握好“度”当家长不得不惩罚孩子时也不可感情用事,而应态度坚决,语气温和。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的父母的惩罚是为了他好,不致认为惩罚是父母拿他出气。

惩罚时家长不应对孩子蛮横挖苦,体罚更不可取。

因为挖苦会损伤孩子的自尊;而体罚所造成的孩子说谎、打架斗殴、欺负弱小等不良影响,足以毁掉一个原本好端端的孩子。

2.惩罚必须考虑孩子的性格一般来说,对活泼开朗、性格内向、比较敏感的孩子,惩罚时可以稍重一些;而对于胆小软弱、性格内向、比较敏感的孩子,则需谨慎使用惩罚,因为他们会由于经受不住惩罚的刺激而造成精神创伤。

3.惩罚的施行必须及时惩罚分为即时惩罚和继时惩罚。

在产生错误行为的同时或刚结束就给予惩罚称为“即时惩罚”;而隔了一段时间才施行惩罚称为“继时惩罚” 。

一般说来,即时惩罚的效果好,他能使孩子把过错和愧疚联系起来,加深对过错的记忆和认识。

如果在孩子忘记过错后再去惩罚他,自然会影响教育的效果。

4.惩罚的应用必须一致惩罚要前后一致,这样能使孩子知道无论何时犯错误都将受到惩罚,不会有侥幸心理。

惩罚还要坚持一贯性,不能随父母的心情而随便改变。

否则,孩子便可能表里不一,专看父母的脸色行事。

5.惩罚必须讲清道理不少孩子挨了父母一顿打依然莫名其妙,这就难免下次又犯同样的错误。

因此,必须告诉孩子他为什么受罚,错误的严重程度怎样,有什么危害,接着再告诉他以后该怎样做。

这样,孩子才能懂得父母的惩罚是公正的、合理的,并从中吸取教训。

6.提倡使用“自然后果惩罚法” “自然后果惩罚法”是指让幼儿通过亲自体验自己所犯错误过失产生的不良后果,从而牢记教训。

在许多时候,“自然后果惩罚法”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远比一般的打骂、关禁闭等直接惩罚行为的结果要好。

参考文献:1 、刘颖(1987):《幼儿健康教学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

2、郑慧英(1996):《幼儿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3、朱慕菊等(200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4、陶芳标,张洪波,王德斌,等.社会文化因素对安徽省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5、陈家麟.学校心理卫生[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6、吴克美.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J]. 心理与健康,2001,(12):.7、李正花.深化改革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及其调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