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合集下载

人教生物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生物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更加偏离
原方向
馈调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
无限的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保持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恢复
恢复力稳定性
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样吗?
1.苔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吗?
2.如果地衣大面积被破坏,整个生态 系统会怎样?
3.由此可见,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能力怎样?抵抗力稳定系又怎样?
2.下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 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的是
A. 森林生态系统 B. 草原生态系统 C. 北极冻原生态系统 D. 湖泊生态系统
作业: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了解,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 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 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 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 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小结:
请同学们总结
练习:
1.在生态系统的下列基本特征中,能成 为自我维持基础的是( )
A.物种结构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B.内在的动态发展变化的能力 C.连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的能力 D.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这证明了在已知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人 类离开了地球将难以永续生存。同时证明: 地球目前仍是人类唯一能依赖与信赖的维 生系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地球环境是在经历了几十亿年的 风风雨雨后形成的,对这种异常可靠 的结构,人们渴望窥其脉络,望其项 背,但却绝不是简单的人工模仿再造 能够完成的。
地球不是实验室,我们输不起, 也不能再从新创造一个,所以善待和 保护它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
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5.5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3.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预习导学
挑战自我,点点落实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阅读P109)
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保持 或 恢复 自身结构和功能相 对稳定的 能力 。 2.原因:
3. 一块管理良好的棉田和内蒙古草原上的草场相比,其抵
抗力稳定性哪个高?试说明判断理由。
答案 内蒙古草原上的草场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棉田。因 为棉田的成分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4. 要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不是引进的物种越
多越好?
答案 不是。引进新物种是对原有系统稳定性的一种干扰, 只有在保证不破坏原有稳态的前提下,才能起到应有作用。
(2)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往往相反 。
森林遭遇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木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 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抵抗力稳定性 一场火过后,森林中的种群密度降低,但是由于光照更 加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 新植株。 恢复力稳定性
草原遭受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物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 尽可能减缓种群数量的下降。
(2)正反馈调节 ①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②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 的变化 ③实例:若一个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的数量 就会因为死亡而减少,鱼体死亡腐烂后又会进 一步加重污染并引起更多鱼类死亡。因此,由 于正反馈的作用,污染会越来越重,鱼类的死 亡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三、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方面(阅读P110-111)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学生活动〗阅读P110第三段~P111第三段。
〖讲述〗“抵抗力稳定性”的核心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干扰”是指破坏稳定状态的外界因素;“保持”是指与干扰同时表现的系统内在的自动调节能力。“恢复力稳定性”的核心是“遭到破坏,恢复原状”。“破坏”是指受外界因素影响使生态系统较远地偏离了原来的稳定范围;“恢复”是指外界因素消除后,生态系统重新建立稳定状态。
⑵及时进行除草、治虫,就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的部分。
⑶若不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灌溉等生产活动,该农田生态系统就会很快退化。这说明农田生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控制的生态系统。
⑷若大肆捕捉青蛙,水稻害虫会大量繁殖,引起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破坏。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中的。
答案:D
〖例2〗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请根据相关调查材料回答问题。
(1)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t1t2t3t8时间
①下图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是
种群数量种群数量种群数量种群数量
时间时间时间时间
A B C D
以往认为,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是相关的,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低。也就是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但是,这一看法并不完全合理。例如,热带雨林大都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它们的物种组成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然而,在热带雨林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也能较快地恢复。相反,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放牧、火灾等干扰后,恢复的时间也十分漫长。因此,直接将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比较,可能这种分析本身就不合适。如果要对一个生态系统的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则必须强调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反之亦然。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循环的 ()
【答案】 错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方向是双向的,但不 是循环的。物质循环中各种元素是循环的。 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等

于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答案】 本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100%
计算能量传递效率易出现的误区是误以为能量传递效率
下一营养级有机物含有的能量
下一营养级摄取量
为 本营养级有机物含有的能量 ×100%或 本营养摄取量
×100%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最小范围是个
体和个体之间,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
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答案】 错
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最小范围是个体和个 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 胞间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 递,但单细胞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既属于 细胞水平的信息传递也属于个体间的信息 传递,所以也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动物都是消费者( )
消费者都是动物( )
【答案】 错 错
有一些特殊的动物如秃鹰、蚯蚓、原生动 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应该属 于分解者;有一些消费者如噬菌体、根瘤 菌等营寄生或共生的微生物等不属于动物。

细菌都是分解者( )
分解者都是细菌( )
【答案】 错 错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属于生产者;寄生细 菌属于特殊消费者。秃鹰、蚯蚓、原生动 物等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 解者,这些分解者就不是细菌。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答案】 错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生 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 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习目标】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学习重难点】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自主学习与点拨】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或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知识点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并使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食物网越,其自动调节能力就,抵抗力稳定性就。

知识点三、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

【思考与交流】〖例1〗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 温带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寒带针叶林 D. 温带草原解析: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主要是由于其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大有小。

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

题中的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最复杂的是热带雨林,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假如其中的某种植食性动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还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多种生物代替,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其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答案:B。

〖例2〗(2000年上海卷)在某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因污染导致水生植物大量死亡后,池塘中首先减少的物质是()A.CO2 B.O2 C.硝酸盐 D.磷酸盐解析: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返回
二、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结构功能维 持原状的能力。
来源: 1、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 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 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3、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 造成的不利影响。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A W1>10W2 B W1 > 5W2
C W1<10W2 D W1 < 5W2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取决于生 态系统的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 C分解者 D营养结构
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相对稳定性的 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湖泊 C寒温带针叶林 D农田
下列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大的 是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 系统具有自我调节(self-regulating)能力。
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阅读课文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实例有哪些?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什么? 思考讨论:构建负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负反馈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吗?
负反馈调节
生物圈2号的启示
自然界不同于人工控制系统,大而全的设计导致 了顾此失彼。生物圈二号内的土壤均来自一个地方, 不像地球那样不同地带有不同的土壤类型。模拟的各 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大小比例不合理。地球 上生态系统内的生物间关系很复杂,目前人类还未全 面了解生物间的协调性。它最重要的启示在于:我们 人类目前对地球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最好的 办法还是保护和利用好地球,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 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小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 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 增强 (填“增强”“不变”
或“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 分解者 (填“生产
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其体内储存的能量 不能 (填
解析: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代谢产物并 非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故 A 错误;生产者的代谢产物并非都 可作为人的食物,如人吃蔬菜、水果时并不是把所有的都吃了, 故 B 错误;人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分解者及其代 谢产物有的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饲料,故 C 正确、D 错误。
8.下列关于各生物成分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C ) A.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B.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可以把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 所以可以没有分解者 D.从理论上讲,可以没有消费者,但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一 般都含有消费者
“能”或“不能”)传递给植物。
解析:(1)图中涉及鹰的食物链有 4 条:植物→兔→鹰、植物 →兔→鼬→鹰、植物→鼠→鹰、植物→鼠→鼬→鹰,鹰占第三和第 四营养级;兔和人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同时还有竞争关系(它们 都以植物为食);鼠疫杆菌寄生在人身上,因此为寄生关系。(2)寄 生在鼠身上的跳蚤一般不会导致鼠的死亡,而鼬捕食会直接影响鼠 的数量,因此鼬的影响更大;大量捕杀鼬使鼬的数量大量减少,从 而使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故种内斗争增强。(3)蘑菇分解植物 的残体,因此属于分解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不能传递给植物,植 物利用的是光能。
解析: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以及动物的排遗物会 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会崩溃。
9.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D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共39张PPT)

资料一
水乡人家在河流上游淘 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 还会进行适当捕鱼等,可 是水仍然很清澈。
物理沉降 化学降解
微生物蓟县有一片原始森林,那里 树木郁郁葱葱,百鸟争鸣,风 景秀丽迷人,名字也好听,叫 “八仙桌子”。有生态学家做 过调查,发现那里害虫种类非 常多,它们以林木为食,但是 在那里从未出现害虫的大发生, 也从未造成大的伤害。
害虫
食物增加 天敌增加
食虫鸟
-----生物群落内部负反馈调节
资料三
北美洲的北方森林发生大火,不久有无毛柳叶菜、加拿大拂子茅等草本植 物开始生长起来。几年后一些灌木和小树如杨树、柳树等渐渐生长。10年 到30年后开始有高大的树木,如白桦、白杨、柳树、云杉出现。70年到 100年便形成云杉顶级群落。
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
破坏。
---抵抗力稳定性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恢复力稳定性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不至于破坏。
——抵抗力稳定性
河流遭到污染后,恢复原状
河流被农药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停止污 染后,又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态 ---恢复力稳定性
比较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 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
大火过后,森林中种群密度降低 阳光充沛、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 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的植株
森林种群密度增加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自我调节
你还能举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其他实例吗?
探究点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阅读课本P110,小组讨论: 1、如何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 请各用八个字概括其核心内容。 2、以上三个资料各体现了哪种稳定性?
比较以下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高低: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正、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方式 项目
作用
负反馈调节
正反馈调节
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
分所发生的变化
分所发生的变化
结果 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
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实例 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 污染湖泊中污染状况加剧
图示
二、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稳定性来自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教学目标
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2.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原 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 1.与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2.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 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负反馈调节 作用结果: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
另一方面要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 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实验:设计制作生态缸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

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力,成分齐全:具有生 动,在一定时期内
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抵抗力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实例
左上图:抵抗力强,但恢复力弱 右上图:抵抗力弱,但恢复力强
左下图:抵抗力强,但恢复力弱 右下图:抵抗力弱,但恢复力强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ppt课件

对几个常用生态系统的简单区别:
热带雨林: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非常复杂;
草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营养结构较森林简单;
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 简单,生产者主要是地衣。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8.请利用下面提供的材料和用品建立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并
使其维持一定时间的运转。材料用品:小鱼、水藻、水草、池泥、
池水、广口瓶、橡皮塞、培养皿、吸管、小鱼网和凡士林。请完
成下列各步并回答:
⑶在小鱼大小的选择上应选择体型 小 的,原因 是 可减少氧气和养料的消耗,。容易建立起生态平衡 ⑷该生态系统能建立起物质和能量的暂时平衡, 原因是有稳定的能量来源,生产者为消费者、分解者提
该实验说明,在目前技 术条件下要在生物圈之外建 一个适于人类生活的生态系 统是非常困难的。
生物圈Ⅱ号
编后语
• 同学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抓住各种课程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方法去听,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 一、听理科课重在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
• 数、理、化是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前面的知识没学懂,后面的学习就很难继续进行。因此,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上课时要抓好概念的理解, 同时,大家要开动脑筋,思考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要边听边想。为讲明一个定理,推出一个公式,老师讲解顺序是怎样的, 为什么这么安排?两个例题之间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特别要从中学习理科思维的方法,如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

抵抗力 稳定性
恢复力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问题导学
当堂检测
探究点一
探究点 二
探究点三
探究点二: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比较 活动与探究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请完成下面 关于两者比较的表格。 提示
负反馈调节 作 用 结 果 正反馈调节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 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 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染状 实 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 况加剧 ;血液凝固、排尿排 例 化 ;体内激素调节 便、胎儿分娩等过程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预习交流3 我国蓟县盘山有一片原始森林,那里树木郁郁葱葱,百鸟争鸣,风 景秀丽迷人,当地人称之为“八仙桌子”。科学家去“八仙桌子”调查 过,发现那里害虫种类非常多,但是那里却从未出现害虫的大爆发, 也未造成大的伤害。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该地生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 性强,各种生物能够保持相对稳定,因此不会出现害虫的大爆发。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 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 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预习交流4 某牧民为了保护草场,防止鸟类啄食草场的草子,在草场上面罩 了一个大网。结果草场不久就发生了害虫的大爆发,使草场生态系 统遭受破坏。试分析其原因。 提示由于草场上面罩了大网,使害虫的天敌(鸟类)不能再以草场 中的害虫为食,导致食物链被破坏,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变得简单 化,抵抗力稳定性降低,因此草场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PPT精品课件

• 例2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等材料制作了2个生态 瓶(如图所示),并用凡士林将广口瓶密封,观察其稳定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 生态系统
• (1)每个生态瓶构甲成一个 甲瓶有光,其照,中植各物种能生进物行存光合活作用
• 时间更长的是 是
CO2等瓶无,机原物因
物质循环 。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设计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 目标:通过动手自制小型生态瓶(缸),认真观察记录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思考:1.设计时要考虑的生态系统成分有哪些? 2.达到稳定状态后,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有无变化?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结构和功能发展要协调的重要标志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的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 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生态缸的采光用散射光
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 多,个体不宜太大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容易适应新生态环境,减少对O2的消耗, 防止O2的产生量小于消耗量
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取决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协调 关系
观察指标: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影 响稳定性的因素
四、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措 施
分析下列生态缸设计的相关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 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 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ppt

我国西北的原有森林生态系统→ 黄土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或自然因
素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被破坏。
【典型例题】
(2015课标II卷.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
(1)水乡人家在河流上游淘 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还 会进行适当捕鱼等。可是水 仍然很清澈。
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例子
(2)适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 (3)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
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
草原不至于破坏。
以上这三个生态系统如何提供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3.生态系统的正反馈调节
湖泊受到了污染
鱼类等生物死亡
死鱼等生物腐烂
(1)作用: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2)结果: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4.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
物种单一的农田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成分越多
营养结构 越复杂
自我调节 能力越大
5.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必修3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3.简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4.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稳态)。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知识点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结构1、定义: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结构)成分构成作用(主要生理过程)营养方式地位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物质:水、空气、无机盐等;能量:阳光、热能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光合作用化能合成用)自养型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消费者动物、寄生微生物、根瘤菌消费有机物(呼吸作用),加快物质循环,对传粉和种子传播具有重要作用异养型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各种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及动物分解动植物遗体(呼吸作用)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对物质循环必不可少特例: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消费者;腐食动物(如蚯蚓)——分解者;自养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生产者;寄生微生物(如肺炎双球菌)——消费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及分解者)。

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网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a 越复杂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食物链的数量就越多。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

b 生产者总是为第一营养级。

在食物网中,大型肉食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往往不同(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C 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食物链中箭头的含义:方向代表能量流动的方向,同时体现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d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0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能力测试A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以下可称作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2.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生物群落及无机环境C.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D.群落中生物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3.如果自然界中的各种细菌和霉菌不存在,那么,下列说法哪种是正确的A.生物尸体极易腐烂 B.草木繁盛、动物大量繁殖C.人类将免于病患 D.植物的营养来源发生困难4.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做生态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

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5.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A.处于同一营养级别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 B.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 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6.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传递信息的是A、雌蛾分泌性激素B、工蜂跳8字舞C、蟑螂昼伏夜出D、鸟类的鸣叫7.在食物链中,最可能的是A.当次级消费者增加时,三级消费者减 B.当初级消费者增加时,次级消费者减少C.当三级消费者增加时,次级消费者增加 D.当次级消费者增加时,初级消费者减少8.生态系统内,食物网越复杂,说明A.生产者的个体数量过多B.消费者的个体数量多C.消费者的种类越多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9.某国家连续几年闹灾荒,食物短缺。

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以下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禽类和蛋类为主B.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C.以草食的牛羊为主D.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10.西部农业的发展要以生态建设为前提,若盲目地开垦草原、围湖造田、造单纯林或是不恰当地干预自然生态系统,除哪项外,均是开发产生的后果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减少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加快C.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增大D.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11.世界上有4000多种蟑螂。

蟑螂可以传播多种病菌,蟑螂粪还可使人过敏。

这种害虫很难被消灭。

研究人员最近人工合成出雌蟑螂吸引雄蟑螂的性外激素成分,研究人员认为可借助这种人工合成物质开发诱捕雄蟑螂的新方法。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厘米的位置,结果在1分钟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

研究人员还在猪圈里放置了千分之一克这种性外激素,结果一个晚上诱捕30只雄蟑螂。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蟑螂的性外激素由雌蟑螂分泌,具有挥发性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12.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的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13.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连结生物群落和无机自然环境的重要生理作用和最基本的生物因素分别是①光合作用②蒸腾作用③呼吸作用④生产者⑤消费者⑥分解者A.②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②③④⑥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15.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

按能量传递规律,若虎鲸靠吃海豹增加1公斤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A.1kg B.10kg C.125kg D.1000kg二、非选择题16.(12分)下图表示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有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可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是。

(3)该食物网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

(4)一定量的草,能使猫头鹰获得最多能量的食物链是。

(5)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有。

(6)从生态因素角度分析,该食物网中蛇与猫头鹰的关系是。

(7)如果鼠大量死亡,则兔的数量会。

(8)该生态系统的维持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和之间动态平衡。

(9)在“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中,若猫头鹰群体有机物增加1kg,按理论上计算,至少要消耗草 kg。

(10)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17.(9分)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森林生态系统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得到如下统计数据:第一年第二年第五年第八年甲种群4490 4120 67 10乙种群20 120 3210 4500请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可能是导致甲种群密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而影响甲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生物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

(2)甲种群和乙种群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为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甲、乙两个种群的演潜过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能力。

(4)甲种群逐渐减少,甚至可能灭绝的情况,给该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7分)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请回答以下问题:(1)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原因是(2)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3)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原因是(4)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①;②19.(8分)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

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单位是百万千焦。

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为118872百万千焦,但其中118761百万千焦的能量未被利用。

请回答:(1)请将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数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这部分能量是____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____%,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转化效率为______________%。

(3)次级消费者通过异化作用消耗的能量占其同化作用所得到能量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

(4)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有: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量能量被:①______________;②其次是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______________;③还有少数能量被______________利用。

学科;网能力测试A卷少或下降,缺乏光照情况下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

(2) 缺乏泥沙,分解者数量太少或没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 减少,消费者(小鱼等)较多,呼吸要消耗较多的氧气。

19.(1)111 生产者 A (2)13.5 20 (3)60% (4)被呼吸作用所利用未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分解者能力测试B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则在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A.生产者 B、分解者 C.初级消费者 D.次级消费者2.在下列生物中,能把生物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是A.硝化细菌 B.枯草杆菌 C.豆科植物 D.草履虫3.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有()①栅藻;②蘑菇;③大肠杆菌;④硝化细菌;⑤水绵;⑥噬菌体。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 D.①④⑤4.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生活在人大肠内的细菌;②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③肺炎患者肺部的肺炎双球菌;④一根枯木及枯木上所有生物。

A.①⑦④ B.②③④ C.③②① D.③①④5.谚语“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为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的空间也大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D.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6.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千焦,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0 B.106千焦 C.2×l06千焦 D.106~2×106千焦7.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两条主要的食物链:水稻→害虫→蛙→蛇,水稻→鼠→蛇。

如果有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A.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鼠的数量迅速增加8.下表表示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所含有的总能量:根据表格中的内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B.乙和丙是捕食关系C.其中甲的营养级最高D.这四个种群组成一条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9.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典型实例”的是()A.矿质元素被绿色植物吸收,其枯枝落叶腐烂后又还给土壤B.轻度被污染的水体经过生物的吸收分解、物理的沉降、化学的分解而得到净化C.由于大火而烧毁的森林通过繁殖作用得到恢复更新D.过度开垦草原、毁林造田使气候失调,土地沙漠化学、科网10.雄孔雀开屏、蝙蝠捕虫时的“回声定位”,干旱季节蚯蚓的“深居”行为分别体现出动物的什么信息传递()A.行为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11.生物群落中的CO2返回大气中的途径是①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②光合作用③某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森林起火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⑤12.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错误叙述是A.不用生态系统的低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是不同的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较低C.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D.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较高13.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③14.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二、非选择题16.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_.(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__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________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_______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17.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