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课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课件

2
3
4
清水
生存 金鱼 时间(天) 5
清水 金鱼藻
金鱼
9
少许河泥 金鱼藻 金鱼
11
少许河泥 金鱼藻 金鱼
2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号金鱼比2号先

死亡,为什么?
1
2
3
4
清水
生存 金鱼 时间(天) 5
清水 金鱼藻
金鱼
9
少许河泥 金鱼藻 金鱼
11
少许河泥 金鱼藻 金鱼
2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尝Fra bibliotek构建生态系统的结 构模型,小组合作。
生态系统结构模型
消费者
CO2等
植食性 生 动物
肉食性 动物1


遗体、粪便等
肉食性 动物2
分解者
无机物
对点小练
甲 1
2


3 4

问: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什么成分? 1、2、3、4分别代表什么生理过程?
2.营养结构 :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 草 蝗虫 青蛙 蛇 鹰

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吗?
菟丝子
猪笼草
请回答以下问题:
2.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吗?
蜣螂
蚯蚓
3.所有的细菌都是分解者吗?
硝化细菌
说一说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关 系?
技能训练
参照下图所示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尝试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怎样的变化?
*3.如果蛇被大量捕杀而灭绝后,有多少种其他
生物会受到影响?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熟悉生态系统的分类及范围。

(3)说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4)解释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学会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能够说明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整体性原理,学会分析并解决生态学上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学会如何去保护一个生态系统。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理解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请大家想象这样一幅图片:在湖边草地上,牛、羊步态悠闲,碧水如镜、蓝天倒映、草地青葱,生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思考:这场景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生:生物有牛、羊、草……非生物有阳光、空气、土壤、水……师:很好,请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生1:牛羊吃草;草吸收光能。

生2: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牛羊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生3:牛、羊和草都需要水;草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生4:牛、羊的粪便可以肥沃土壤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由这些互相联系的生物和非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的稳定性。

板书:生态系统的结构推进新课师:我们一起来看本节的问题探讨,看看土壤与生物的关系。

然后,总结一下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联系。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思考问题)师:看来土壤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没有哪个同学来总结一下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联系?生: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选择了那些可以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而这生物群落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在环境大体相同的地方,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往往也相近或相似。

师:不错,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

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必修1:分子与细胞和必修2:遗传与进化以及本教材个体自身稳态调节和种群与群落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章是是整个高中生物必修的倒数第二章,相对于前面的内容来说,本章是整个高中生物中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因为在前面的学习中没有系统的涉及到生态系统的概念;但同时本章又是与前面内容密不可分的一章,学习本章内容,同样要联系到“生物的营养代谢类型”、“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和种群、群落以及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内容。

所以说,《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这一章在整个高中生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根据生物学习的不便定律“结构决定功能”,我们这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就在这一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使我们学习本章以及后面一章的基础。

因为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要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与食物网)。

我们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功能,最主要的是掌握生态该系统的组成成分;我们要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是在食物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综上所述,本节内容既可以联系复习前面的内容,又对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打下基础,是后面学习内容的基石。

所以说,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本节的内容比较的不直观,这样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图片和多媒体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以及营养结构。

针对高中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在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对其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熟悉生态系统的分类及范围;3、说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4、解释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教案

中心发言人:总课时: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节。

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加深对种群、群落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容的基础。

而通过本节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的学习方法有积极意义,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能力方面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分析、归纳、推理、综合、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志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师生、生生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难点是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寻找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在讨论中体验物质与能量这一纽带的存在,从而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四、教法“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结合本节内容,教师通过图、文、科学事件等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维,在思考中形成生态系统概念,构建生态系统结构。

五、学法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运用多媒体课件,着力引导创新学生学习方法。

六、课时设计2课时七、教学程序第一课时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全套教案

目录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1)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4)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9)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9)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11)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5)第4节免疫调节 (17)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19)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19)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1)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 (24)第4章种群和群落 (25)第1节种群的特征 (26)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29)第3节群落的结构 (33)第4节群落的演替 (35)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37)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37)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9)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1)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43)第5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4)第6章生态环境的保护 (46)第1节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6)第2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47)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通过内环境稳态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只有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才能实现内环境的稳态,从而使学生逐步树立生物体的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能力方面通过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和水平平衡调节实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稳态的生理意义,并提高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评价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即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建议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逐层推进.首先,以人体为例,结合初中已掌握的知识,让学生弄懂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的人体内环境及三个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明确: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分析实例,证明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发生变化时,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能够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进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并且使学生认识到: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代谢紊乱并导致疾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同种生物总和
所有种群
生物个体
种群
群落
最大
生物圈
生态系统
+无机环境
一.生态系统
(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
改变 决定种类
无机环境
√ √ √ 【 判断】下列是否属于生态系统? 1、一片树林、一条河流、一个池塘、一片草原的 所有生物。
2、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 不是
分解者
(必备成分)
主秃要鹫是等细腐菌生、生真物菌、蜣螂、蚯蚓、(异养型)
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
生产者再次利用。
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分析它 们之间的关系?
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整体
三、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关系
无机环境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思考: 生产者 和 分解者 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











九寨沟原始森林













淡 水 生 态 系 统
海 洋 生 态 系 统
思考:池塘里都有些什么呢?

空气

浮游植物
鱼虾



土 壤
细菌和真菌
以池塘生态系统为例
太阳、水、土壤、水草、鱼、虾、浮游植物、团藻、细菌和真菌等
非生物
太阳、水、土壤、 空气
生物
水草、鱼、浮游植物、团藻、细菌和 真菌等
第五章 第一节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1节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第1节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题课型主备人授课人课时序号总序号生态系统的结构新授 1 22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生应独立或通过合作完成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建立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以期待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成分。

2.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学难点: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

2.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概念。

3.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等的概念。

学情分析在课程标准中相关的具体内容标准为“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学生应独立或通过合作完成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建立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以期待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分析探究能力。

其中的各种生物间存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深化了对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理解四种成分的功能地位及相互关系。

3.理解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识图,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与媒体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思为主攻的原则)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1分钟导学引题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结合生态系统的图片,教师讲述虽然在形态上各异,有陆生的,有水域的,有自然的,也有人工的,但其在结构上都有共同的特征,从而导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问题:«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看课件图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生活在一起的各生物种间并不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海口市灵山中学陈少宁一、设计思想本节课是依据生物课程标准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来设计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概念。

学习过程,以故事情境导入、谚语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多种媒体课件的方式,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总结,列表格比较,举例生活中的例子等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生态系统是比种群、群落更高层次的生命系统。

要学习生态系统就要以对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层次的理解为基础。

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的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生态系统的结构》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这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食物链和食物网。

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首先需要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而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成分又通过营养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正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这为《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态系统示意图的分析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2、认识到保护生物,保护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1、生态系统的概念。

2、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五、教学难点1、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2、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三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解法、讨论法八、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本,分组讨论的安排2、教师:多媒体课件和三个麦克风3、教学环境:安装多媒体的教室九、具体教学过程十、板书设计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生物个体种群群落+无机环境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的类型二、生态系统的结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等生产者:绿色植物、光合细菌、化能合成细菌等1、组成成分消费者:绝大部分的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腐生的动物2、食物链和食物网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十一、练一练在欧美国家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水,两三条鱼(虾),底部有珊瑚,泥沙,并生长着水藻,水藻和小鱼都是活的。

生物高中必修三第一节教案

生物高中必修三第一节教案

生物高中必修三第一节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等;
3. 了解细胞的功能和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功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生物学中细胞的重要性;
2. 掌握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细胞结构模型;
3. 实验室用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细胞结构的图片或视频引入主题,让学生快速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并提出问题: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有何关系?
二、讲解(15分钟)
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细胞器;
2. 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生长、繁殖等。

三、探究(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模型组装细胞结构,并讨论各部分的功能;
2. 小组展示并讨论各自的结构模型,探讨不同细胞结构对应的功能。

四、实验(20分钟)
1. 实验内容:观察不同类型的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形态和结构;
2. 实验步骤:学生自行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讨论: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并分析不同细胞结构的特点。

五、总结(10分钟)
1. 辅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细胞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开展更多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的研究与探究。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学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1)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案(1)
学生动笔完成当堂检测
检测本课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5分钟
6布置下节课
自主
学习
任务
1.完成练习册上的随堂检测和课后巩固提升
7.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二)食物链和食物网
8.


反 思
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理由: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时间
1.
课前3分钟
小考
教师解读学习目标,巡视
1.明确目标
2.展示、批改
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3分钟
2.
承接结果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引导;评价
总结各成分的作用
第一学期
高一生物第五章第1节(1)教案
使用人:时间11月13日
课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学
重点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
教学
难点
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基础和认知特点及教学经验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总结,小组合作能力
8分钟
3.


讲 评
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食物链和食物网
引导,强调
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营养级和消费级,存在的种间关系

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实例是池塘生态系统,但学生对池塘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缺乏感性认识。在各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组成成份,这些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学生对此较难理解,因此,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高一年级
课型
新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讲述法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是学习了种群和群落后又一个更高的结构层次,该节是全章的重点,是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为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等埋下了一个伏笔。也是学生构建生态学知识结构和树立环保意识的基础。
三、设计理念
高中新课程理念之一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倡导探究性学习为突破口,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节内容较多,因此,本节课的设计强调“问题质疑”贯穿始终,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贯彻我校教学理念“先学后教、当堂导练、自辅落实”。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理解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3)理解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及营养级的确定,掌握简单的食物网简图。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通过学生读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知识迁移、归纳能力。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三配套文档:第5章_第1节_生态系统的结构_word版含解析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三配套文档:第5章_第1节_生态系统的结构_word版含解析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 88问题探讨和旁栏思考题,理解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含义。

2.结合教材P 89图5-1、P 90图5-2、图5-3,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3.结合教材P 91图5-4、图5-5,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重难点击]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课堂导入 方式一:右图为热带雨林的一个场景,图中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热带雨林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热带雨林中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方式二:媒体播放蒙古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V 视频。

媒体播放MV 视频,然后课件展示问题:(1)画面里出现的是一个什么生态系统?你能列举一下从这首歌里听到的生物吗? (2)问题引入: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几大类?各种生态系统有什么相同点?一、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3.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合作探究1.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无机环境能构成生态系统吗?答案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其中的动物分开饲养,不能体现其内在的营养关系及相互联系,没能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以它为主的动物园就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明特例:3.完善下面的关于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图1,并结合图2思考判断四种组成成分的技巧有哪些?答案 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 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 →A →B ,确定A 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发言人:总课时: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5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第一节。

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加深对种群、群落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容的基础。

而通过本节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系统分析的方法,建构模型的学习方法有积极意义,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
2、能力方面
培养学生观察、阅读、分析、归纳、推理、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志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师生、生生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难点是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因此,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寻找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联系,在讨论中体验物质与能量这一纽带的存在,从而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四、教法
“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结合本节内容,教师通过图、文、科学事件等创设教学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维,在思考中形成生态系统概念,构建生态系统结构。

五、学法
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运用多媒体课件,着力引导创新学生学习方法。

六、课时设计2课时
七、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
1、组成成分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
①无机物质:CO2、O2、N2、NH3、H2O、NO3-等各种无机盐
②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等
③其他:阳光、热能、压力、pH、土壤等
(2)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①绿色植物
②蓝藻、光合细菌(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不产氧的特殊生理类群原核生物的总称,如红螺菌、紫硫细菌、绿硫细菌、紫色非硫细菌等)
③化能合成细菌: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氢细菌等
(3)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

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

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

(从活体中获取营养的、营寄生生活的)
①大部分动物(但不是所有的动物)
②非绿色植物(菟丝子等)、食虫植物——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
③某些微生物(根瘤菌、炭疽杆菌、结核杆菌、酿脓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虫草属真菌等)、寄生生物(蛔虫、线虫、猪肉绦虫、大肠杆菌等)、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噬菌体等)。

消费者的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着重要作
用。

(4)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分解者不一定都属于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属于分解者)
①大部分微生物(圆褐固氮菌、反硝化细菌、乳酸菌等细菌,酵母菌、霉菌、蘑菇、木耳、灵芝等真菌、放线菌);
②一些动物(蚯蚓、蜣螂、白蚁、甲虫、皮蠹、粪金龟子等)。

(5)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和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物成分提供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是属于自养生物,能制造有机物,为生态系统提供物质和能量来源,在生态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消费者有利于生产者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保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通畅进行。

分解者的作用是把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保证物质循环的通畅进行,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

(6)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关系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第二课时
2、营养结构
(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表示:草→兔→狐(注意:①箭头方向,②第一环节一定是生产者)
(2)捕食链中生态系统的成分、营养级的划分
同一种生物在同一食物链中只能有一个营养等级和一个消费者等级,且二者仅相差一个等级。

特别注意:
①食物链(捕食链)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分解者不能参与食物链。

②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是从食物链的起点(生产者)数起的,即生产者永远是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是从第二营养级(即植食性动物)开始的。

③在食物网中计算食物链的条数,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一直到具有食物关系的最高营养级为止,中间不能断开。

(4)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有多条食物链,各个食物链并不是彼此分
离的,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如图)
(5)生物之间的关系: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关系;而食物
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6)某种生物数量的减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
①在某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则该食物链中的其他生物都将减少。

②若一条食物链中天敌减少,造成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向稳定。

〖例题〗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蜘蛛数量将发生什么变化?()
A.增加 B.减少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解析】A 本题考查食物网中各种食物链之间的关系。

在该食物网中,由于蚱蜢大量减少,必然导致晰蜴和蛇的食源短缺,从而影响其数量使之减少。

鹰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级消费者,由于失去了原先占有的一个营养来源,于是鹰将增加对兔和相思鸟的捕食,这样导致蜘蛛的天敌(相思鸟)数量减少,进而使蜘蛛的数量增加。

〖例题〗下图表示南极洲生态系统,该系统的大鱼因过度捕捞而急剧减少,那磷虾的数量将会发生什么变化?
【解析】当大鱼数量急剧减少,中间这条食物链不能为虎鲸提供大量的食物来源,虎鲸就会加剧对两侧食物链的捕食。

对左侧食物链来说,虎鲸较多地捕食须鲸,使须鲸数量减少,从而使磷虾的数量增加。

(7)食物链的计数
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不是单一存在的。

由于动物的食物来源多种多样,食物链常交织成网。

在计数食物链的时候,要注意食物链的起止:起于生产者,沿着箭头数,直到最后一个营养级,中间不能中断。

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必定是生产者,草食动物必定在第二营养级,是初级消费者。

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一般不超过五个,原因是生产者的能量流到第五营养级时,已经不足以维持一个营养级的生命活动。

〖例题〗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解析】C 根据数食物链的原则,可知有如下食物链:①A→B→H,②A→C→D→H,③A→C→F→G→H ,④A→E→F→G→H,⑤A→E→D→H。

H在这五条食物链中,分别处在第三、四、五、五、四营养级,因此它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属于稳定型种群,种群密度相对稳定。

由于C与B、E存在竞争关系,C数量下降,A的能量更多地流向B、E,并经过食物链传递给H,因此H的能量供给不会受到影响。

八、作业布置:《三维设计》P101-104
九、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