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

合集下载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敬业与乐业》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敬业与乐业》含答案和解析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时练《敬业与乐业》含答案和解析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调.和(tiáo)郝.免(shè)妄.想(wàng)解剖.(pō)B.教诲.(huì)禅.师(chán)佝偻.(lóu)倘.若(tǎng)C.骈.进(bìng)亵.渎(xiè)旁鹭.(wù)喉.咙(hóu)D.杜.绝(dù)咽.气(yè)秘决.(jué)羡.慕(xiàn)2.(2019·陕西中考)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平凡孕育伟大,劳动创造价值,让一切劳动与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射迸发迸溅),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2)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齐心协力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才是关键。

愿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3.(2020·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①五柳先生传①这篇短文中写道②“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④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A.①书名号②冒号③问号④逗号B.①引号②冒号③问号④逗号C.①书名号②逗号③问号④顿号D.①引号②逗号③句号④顿号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不好的习惯,应时刻提醒自己改正。

B.望着飞流直下的庐山瀑布,使游览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雄奇。

C.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D.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请广大居民禁止在楼道、消防通道停放电动车。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19范进中举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19范进中举

19、范进中举第一课时课时训练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浑.家(hūn)作揖.(yī)攥.住(zuàn)B、兀.自(wù)轩敞.(chǎng)星宿.(xiǔ)C、避讳.(huì)桑梓.(zì)解.元(jiè)D、绾.发(wǎn)斟.酒(zhēn)屠.户(tú)2、下列各项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作揖带挈吩咐B、醉醺醺腆着肚子恳求C、姹异尖酸畜生D、膏药桑梓攀谈3、选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①我女孩儿也吃些。

自从进了你家门,这十几年,不知猪油可曾吃过两三回哩!可怜!可怜!( )A、反复B、夸张C、夸张反复D、反问②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A、比喻、反问B、排比、反问C、设问、反语D、反问、夸张4、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1)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

..的人约范进去乡试。

(2)不觉到了六月尽间,这些同案..A、火候(写文章的功夫)同案(共同参加同一案件)B、火候(紧要的时机)同案(一同考取秀才)C、火候(烧火的火力大小)同案(共同参加同一案件)D、火候(写文章的功夫)同案(一同考取秀才)5、作者借一个报录人之口设计治疗这种疯病的灵丹妙药是狠狠打他一个嘴巴,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课时训练1、“范进被胡屠户打醒后,回忆疯癫的情景,别的都昏昏沉沉记不得,惟独记得中的是第七名。

2019-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试题及试卷答案-推荐word版 (2页)

2019-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试题及试卷答案-推荐word版 (2页)

2019-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试题及试卷答案-推荐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练习试题及试卷答案青春是一个永不老去的话题它永远都会让人浮想联翩;少年闰土青春的憧憬,杜小康青春的苦涩,李京京在公开课上的青春壮举……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值得大书特书,让我们一起畅想青春吧!1、青春是美好的,我们正在走进五彩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请你仿照例子仿写句子。

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拥有;拥有。

2、青春是美好的,然而有又是苦涩的。

《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随父亲去放鸭。

在你们学校有没有由于家庭困难打算辍学的学生,除了物质上的帮助,你打算如何劝说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安心在校园读书呢?3、放鸭的经历,让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在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个人都要长大。

目前,九年级一班准备召开“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的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4、步入青春,我们会品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青春,也会遭遇挫折。

假如你的一位朋友给你发来短信说,最近生活中遇到了一些挫折,对前途感到迷茫,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对人生失去了方向,很是苦恼。

请你给他回复一条短信,鼓励他战胜自我,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走出人生的低谷。

5、展望青春,我们满怀理想,渴望实现人生的价值。

假如你们班准备开展有关“理想”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推荐一则名人名言来渲染活动气氛。

(2)九年级是初中学习冲刺的一年,有的同学奋起直追,准备考入理想的高中,而有的同学悲观失望,自暴自弃,请你写几句话鼓励悲观失望的同学。

6、青春需要挥洒汗水,青春需要奋起拼搏,锐意进取。

在已经结束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奥运健儿们用他们的汗水和泪水奏响了青春之歌,他们的奥。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3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基础训练题3

【语言基础练习】1、把下面语句公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rray2、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⑴禁锢.()⑵留滞.()⑶襁.褓()⑷y īn哑()⑸丝lǚ()⑹喧.()嚷⑺田圃.()⑻suō衣()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喑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温声细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回顾从课内外读过的古诗名句,写几句含有“雨”的诗词名句。

⑴,草色遥看近却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⑵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別恼看,,,,密密的斜织着。

(朱自清《春》)⑶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5、如果配乐朗读这首诗,你将选择哪首曲目?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我国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春雨”的句子,你能写出三句吗?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品析】阅读课文《雨说》(节选),完成7——10题。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诗词三首 -(试卷配答案)(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诗词三首 -(试卷配答案)(1)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诗词三首》课时练一、选择题(共7小题)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金樽(zūn)丙辰(chén)投箸(zhù)垂钓(diào)B.太行(xíng)凄凉(qī)楚水(chǔ)云帆(fān)C.怀旧(jiù)琼楼(jīng)珍羞(xiū)起舞(wǔ)D.阴晴(qíng)婵娟(shàn)青天(qīng)歧路(qí)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

B.玉盘珍羞直万钱直:同“值”,价值。

C.暂凭杯酒长精神长:增长,振作。

D.何事长向别时圆何事:什么事情。

3.下列诗句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C.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下列句子没有使用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A.欲渡黄河冰塞州,将登太行雪满山B.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C.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D.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5.下列关于诗词的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体诗的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一般分为两大类:律诗、绝句。

B.在诗歌发展史上,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究格律的诗称为“古体诗”。

C.律诗一般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偶句必须押韵。

6.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18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18

《心声》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Huǎng hū______ xīxī_____窣窣niǎn______子quán_______伏zān________子发jiǒng______ 抽yē_______ léng___角分明2.用线条将下列词语与正确的义项搭配起来。

(1)恍惚①感到为难,不知所措。

(2)抽噎②肢体弯曲。

(3)蜷伏③一吸一顿地哭泣。

(4)发窘④精神不集中。

3.说说你对程老师安排这次公开课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小船,小船虽然明明知道,不会有人摇着小船来接他上学了,芦芦还是大清早就拄了双拐,一步一步挪到河边。

他走到那块形状像个小山羊的石头边,吃力地坐下来,又把双拐从胳肢窝下移开,合到一块儿,轻轻搁在“山羊”的脖子上。

过去,每天早上,他总是这样,高高兴兴地骑着“山羊”,等待从河边的芦苇丛里窜出一只小船,把他摇到学校去。

这只“山羊”,他骑过多少次啦,数也数不清了,“山羊”的背脊都磨得锋光油亮的了。

“山羊”是石头的,永远也长不大,永远也不会说话,不会叫;芦芦呢,却是一岁两岁地大了,又高了,肚子里还灌下了一瓶一瓶的墨水——他已经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啦。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醉翁亭记 -(试卷配答案)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醉翁亭记 -(试卷配答案)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醉翁亭记》课时练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琅琊(láng)环滁(chú)觥筹(gōng)饮少辄醉(zhé)B.对弈(yì)伛偻(yǔ)林霏(fēi)岩穴暝(míng)C.山肴(xiáo)野蔌(shù)蔚然(wèi)晦明变化(huì)D.阴翳(yì)林壑(hè)宴酣(hān)水声潺潺(chán)2.选出对文章开篇“环滁皆山也”品析错误的一项( )A.用这五个字开篇,写出了滁州的全貌,文章显得大气磅礴,引人入胜。

B.开篇用五个字总写滁州全貌,为后文进行铺垫,行文自然,顺理成章。

C.鸟瞰全景,由近及远,概括力强,文笔生动,写出了滁州的地理形势。

D.用五个字开篇,从大处落笔,简练、概括、形象地写出了滁州的地理特征。

3.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4.下列对《醉翁亭记》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全文的核心,为写景抒情定下基调。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B.最后一段中的“宴酣之乐”,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表达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使文意更为深刻。

C.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将描写、叙事、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D.本文大量运用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

同时,全文用了21个“也”字,增添了散文的韵味,读来只觉得神采飞扬,摇曳生姿。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看》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我看》同步练习(含答案)

5 我看01 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A.丰润.(rùn) 红晕.(yùn) 疑.望B.忧戚.(qì) 枉.然(wǎnɡ) 漫.游C.谐奏.(òu) 飘逸.(yì) 流.盼D.坦.荡(tǎn) 摇拽.(yè) 吹熄.(解析:A.“疑”应写作“凝”;B.“戚”应读作“qī”;D.“拽”应写作“曳”。

) 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______________云霞升起了,从那重重的绿叶的缝隙中透过点点金色的彩霞,林子中映出一缕一缕的透明的、淡紫色的、浅黄色的薄光。

①当大地从晨雾中苏醒过的时候,肃穆的园子便开始活跃起。

②一些爱在晨风中飞飞去的小甲虫便更不安地四处乱闯。

③在那树丛里还有偶尔闪光的露珠,就像在雾夜中耀眼的星星一样。

④鸟雀开始欢噪,呼朋引伴地唱起悦耳的歌曲。

⑤而那些红色果皮上的一层茸毛,或者是一层薄霜,便更显得柔软而润湿。

⑥浓密的树叶在伸展开去的枝条上微微蠕动,却隐藏不住那累累的硕果。

A.①③⑥⑤②④B.①④⑥③⑤②C.①④②⑥③⑤D.①②④⑥⑤③3.文学常识填空。

穆旦,原名查良铮,曾用笔名梁真,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是“九叶诗派”的代表性诗人。

代表作有《探险队》《穆旦诗集》《旗》《穆旦诗选》《穆旦诗文集》等。

4.内容理解。

(1)“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图画。

(2)“我枉然在你的心胸里描画!”“多少年你丰润的生命”“曾向你舒出咏赞的叹息”中的“你”指大自然和充满生机的万物,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昼夜平分的岁月、四时更迭的季节,无形地运行着,犹如流云逝水,去而不归。

但时光的无形妙手却在大自然这块有形的巨大画幅上绘出了春夏秋冬多姿多彩的美景。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走进四季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情怀。

(1)【赏四季美景】大自然在每个季节都有它不同的美。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岳阳楼记 -(试卷配答案)(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岳阳楼记 -(试卷配答案)(1)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岳阳楼记》课时练一、选择题1.以下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日星隐曜:光芒B.朝晖夕阴:日光C.春和景明:日光D.晦明变化者:日光2.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北通巫峡,南极潇湘B.朝晖夕阴,气象万千C.沙鸥翔集,锦鳞游泳D.浮光跃金,静影沉璧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谪守(zhē)郡县(jūn)诗赋(fù)衔接(xián)B.吞没(tēn)朝晖(huī)骚人(sāo)霪雨(yín)C.樯倾(qiánɡ)冥冥(mínɡ)潜行(qiǎn)波澜(lán)D.汀兰(tīnɡ)皓月(hào)偕忘(xié)神怡(yí)4.指出“之”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不认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可以高兴或悲伤。

B.不认为环境好就可以高兴,不认为个人失去就可以悲伤。

C.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高兴或悲伤。

D.不因为环境的好坏而高兴,也不因为个人的得失而悲伤。

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二、综合性学习7.综合运用。

学校在岳阳楼前举行“弘扬岳阳精神”主题活动。

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岳阳楼有一副名联,由“万家忧乐到心头”(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乙)构成,请根据对联的格律要求判断,其下联是(______)(填“甲”或“乙”即可)。

第6课:我看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课时练试卷精编(部编版)含答案

第6课:我看九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三练课时练试卷精编(部编版)含答案

第6课:我看一、课内基础练习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沉醉(chén)忧戚(qī)飘逸(yì)B.摇曳(yè)枉然(wǎng)凝(níng)望C.丰润(rùn)咏(yǒng)赞流盼(pàn)D.漫游(màn)羁绊(pàn)查良铮(zhā)2.解释下列词语。

沉醉:忧戚:枉然:飘逸:流盼:摇曳:3.下列句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

B麦心,去吧,哦生命的气养/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

C像岛的歌唱,云的流势,树的摇曳D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4.给7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卖,(1)情悄揉过卓润(2)无意沉解了凝量它的大地(3)也许适古的智人怀着热重(4)随着手节的起伙回职造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我看》虽是一首春的赞歌,但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B春风、春草、春水、飞鸟、天堂、大地、春天乡阳中的种种意象,构成了纯美的一幅春日夕照图。

C.穆旦是南开中学的学生,在校期问,就发表过自己的诗作,颇受大家崇拜。

D.在艺术上,穆旦等九叶派许人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

6.给下列句子排序。

(填序号)①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是作为抒情主体的诗人自我,一是“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的农夫。

②但穆旦有所不同。

他常常在自己的诗中给所塑造的形象以黑暗与光明的哲理,《赞美》这首诗就集中代表了诗人的这种艺术创作风格。

③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三四十年代的一些现代派诗人仿理、迷茫,如同迷失在茫茫黑夜中,作品多圈于一己的“小我”,表达的也多是彷惶无助。

④不言而喻,这两组意象,有着捕人心魄的力量,传达出一种与昏聩的世界格格不入、为寻找光明而粉身碎骨的精神。

排序:________阅读理解。

读穆旦的《我看》,完成下列小题。

我看穆旦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丰润的青草,我看它们低首又低首,也许远水荡起了一片绿潮;我看飞鸟平展着翅翼静静吸入深远的晴空里,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无意沉醉了凝望它的大地。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敬业与乐业 -(试卷配答案)(1)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 敬业与乐业 -(试卷配答案)(1)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7敬业与乐业》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调和(tiáo) 郝免(shè) 妄想(wàng) 解剖(pō)B.教诲(huì) 禅师(chán) 佝偻(lóu) 倘若(tǎng)C.骈进(bìng) 亵渎(xiè) 旁鹜(wù) 喉咙(hóu)D.杜绝(dù) 咽气(yè) 秘决(jué) 羡慕(xiàn)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拣择披沙拣金旁骛趋之若鹜B.教诲风雨如晦发奋发愤忘食C.执笔明火执仗征引直接了当D.烦闷要言不烦曲折委曲求全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联贯的一段话,是恰当的一项是()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角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C.③①④②⑤⑥D.③⑥⑤①④②4.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心无旁骛:心思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不集中,不专心。

旁骛,指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B.旁征博引:(写文章、说话)为了证明论点正确可靠而大量地引用材料。

征,是征伐的意思;引是引用的意思。

C.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

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

D.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强,勉强的意思;不舍,不放弃的意思。

5.下列引文和出处有误的一项是:()A.“安其居,乐其业。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解析)(2)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课时练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含答案解析)(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一、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刘长卿一生遭遇两次贬谪.(),他像一只“绕树三匝”,却不知“何枝”可以栖.()息的乌鹊,孤单落寞。

(2)“朝.()奏”“夕贬”的韩愈,回望秦岭,云遮雾锁;眼前蓝关,大雪拥塞,他慷慨悲叹“好收吾骨瘴.()江边”。

(3)槲.()叶随风飘落,枳.()花明丽可爱,山野的情趣冲淡了羁旅的辛苦,却无法抑制温庭筠思乡的愁绪。

2.杜甫作《月夜忆舍弟》时,正值以下哪个传统节气?()A.芒种B.霜降C.白露D.小满3.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望月怀人”常常成为古诗词中的主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两句就出自一首望月怀思诗。

2019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4-16课课时练习及答案全套

2019秋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4-16课课时练习及答案全套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4-16课课时练习及答案全套第四单元青春年少14 故乡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A.隔膜阴晦.(huì) 鄂然逢场作戏B.折本嗤.笑(chēn) 秕谷独具慧眼C.鄙夷恣睢.(suì) 萧索众妙必备D.惘然应.酬(yìnɡ) 祭祀闲情逸致导析:D A项,愕然;B项,嗤(chī)笑;C项,恣睢(suī),众妙毕备。

2.下列句子中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 )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而生活。

A.辛苦恣睢辛苦麻木辛苦展转B.辛苦展转辛苦麻木辛苦恣睢C.辛苦展转辛苦恣睢辛苦麻木D.辛苦麻木辛苦展转辛苦恣睢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D )A.《故乡》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情景。

B.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C.《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故乡》《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导析:D 《故乡》选自《呐喊》。

4.下列句子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B )①此时,夜幕已经完全降临,黑沉沉的夜空,星光稀缀。

②时而有游船从身边掠过。

③湖面上,灯影、船影交辉,桨声、水声和弦,如同无数条金蛇狂舞,闪烁着粼粼波光,就像一个天然的舞台。

④也有的只是一对情侣依偎在船舱之中或是船头轻轻细语。

⑤船上,有的琴音笙歌不绝于耳。

A.①③⑤②④B.①③②⑤④C.①②③⑤④D.①⑤④③②阅读选文,完成5~8题。

①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6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时练习题6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练习姓名:一、基础识记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陨.落()弥.留()灵柩.()深邃.()睿.智()恪.尽职守()2、辨音组词延()柩()凌()诞()疚()菱()涎()灸()棱()3、学习成语除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请根据下列成语的意思,把他们填到适当的语言环境中去。

弥留之际媚上欺下孤军奋战恼羞成怒恪尽职守(1)各级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领导到位。

(2)个人离不开集体,者往往以失败告终,而如能融入一个有力的集体,那么他便能反败为胜。

(3)梅艳芳好友纷赶医院探望。

(4)被发现其罪行后,歹徒,上前欲殴打见义勇为者,但最终寡不敌众,被扭送到公安局。

(5)《变色龙》中,作者把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奥楚蔑洛夫比作“ 变色龙”。

4、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作者,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

我们曾学过他的《》。

(2)伏尔泰(1694-1778),国启蒙家,家,家。

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

代表作有,等。

5.根据课文填空。

他____________,坚定不移。

他以__________战胜暴力,以__________战胜专制,以__________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____________战胜顽固,以________________战胜愚昧。

二、整体感悟1、本篇演说稿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运用了诗化的语言,对于这样的语言我们应该怎样去欣赏?2、作者在演讲中说“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项使命。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3、对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我们该如何理解?三、课内阅读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

但他是永生的。

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

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隆中对【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句。

2.概括分析诸葛亮隆中对策的形势推断和战略方针。

3.学习文章突出重点裁剪材料的笔法。

【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家。

【词语解释】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

(1)亮躬.耕陇亩( ) ( ) (2)时人莫之许.也( ) (3)谓.为信然..( )()(4)先主器.之,谓.先主曰( )( )(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 ) (6)将军宜枉驾顾...之( )( )(7)因.屏人曰( ) (8)欲信.大义于天下( )(9)遂用猖蹶..( ) (10)然志犹未已.( )(11)自董卓已.来( ) (12)则名微而众寡..(.) (13)抑亦人谋也( ) (14)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 )(15)利尽..南海( )( ) (1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 )(17)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 (18)总揽.英雄( )(19)保其岩阻..( ) (20)内修政理.( ) (21)诚.如是( ) (2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 (23)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 )(2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1)为:①好为.“梁父吟”()②谓为.信然()③以弱为强()④贤能为之用()(2)之:①时人莫之.许也()②先主器之.()③将军宜枉驾顾之.()④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⑤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划分句子节奏】4.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只划一处。

(1)时人莫之许也。

(2)将军宜枉驾顾之(3)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翻译句子】5.翻译下列句子。

(1)时人莫之许也。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4)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5)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6)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7)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8)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课文内容理解】6.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对策的终极目标)7.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8.应如何理解“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9.课文有详有略,请你用自己的话概述这两方面的内容。

【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

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时人异.焉()(2)亮身谓.备雄姿杰出()11.翻译句子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

12.在文段中找出写隆中对策过程的句子,把它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3.从这段文字看,诸葛亮是如何帮助刘备摆脱困境,跨有荆、益的?(用原文作答)【中考链接】(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2018年四川遂宁中考题)【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

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

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

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将军宜枉驾顾.之()(2)欲信.大义于天下()(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1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二)阅读《隆中对》,回答文后问题。

(2018年四川泸州中考题)隆中对陈寿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

”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1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凡三往,乃见。

因屏.人曰()(2)欲信.大义于天下()(3)于是与亮情好日.密()(4)愿.诸君勿复言()18.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犹鱼之.有水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B. 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C.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D. 曹操比于.袁绍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19.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6分)(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3分)翻译:(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3分)翻译:2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在“隆中对策”前,作者先采用侧面叙写的方式衬托出诸葛亮的与众不同和非凡才智。

B. 诸葛亮以高祖刘邦在益州成就帝业为例提示刘备可以将益州作为建立蜀汉大业的基地。

C.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既论及地理、经济、军事等因素,又提到了恤民和用贤的重要。

D. 文章通过隆中对策这一核心事件,突出展示了诸葛亮作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远见卓识。

《隆中对》【文学常识】1.《三国志》陈寿晋朝史学家【词语解释】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

(1)亮躬.耕陇亩....(亲自) (田地) (2)时人莫之许.也(承认、同意)(3)谓.为信然(说)(确实这样)(4)先主器.之,谓.先主曰(器重,重视)(告诉)(5)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接近、趋向)(招致、引来) (6)将军宜枉驾顾...之(屈尊)(拜访)(7)因.屏人曰(于是)(8)欲信.大义于天下(通“伸”,伸张)(9)遂用猖蹶..(这里是失败的意思)(10)然志犹未已.( 停止)(11)自董卓已.来(通“以”)(12)则名微而众寡..(.人少。

意思是兵力薄弱。

)(13)抑.亦人谋也(而且)(14)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南海(物资)(全部取得)..(挟持)(争强、争胜)(15)利尽(16)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大概)(资助、给予)(17)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兴旺富裕)(爱抚,爱惜) (18)总揽.英雄( 这里有“招致”的意思)(19)保其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20)内修政理..(政治)(21)诚.如是(确实、是在)(22)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亲自) (23)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从此)(一天天) (24)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谁)(用箪盛)(用壶装)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

(1)为:①好为“梁父吟”(作动词,可译为“唱”)②谓为信然(是)③以弱为强(作动词,可译为“成为”)④贤能为之用(表示被动,可译为“被”)(2)之:①时人莫之许也(代词,代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这件事)②先主器之(代词,代指徐庶)③将军宜枉驾顾之(代词,代指诸葛亮)④将军身帅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的)⑤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划分句子节奏】(1)时人/莫之许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