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病菌、细菌三者有什么区别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联系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c4a0b60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c.png)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联系一、引言细菌和病毒作为微生物界的两大主要类别,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尽管它们都是微小的生物体,但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和联系。
了解细菌和病毒的特性、功能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对于我们处理与其相关的问题非常重要。
二、区别2.1 大小和结构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相对较大,通常直径约为0.5至5微米。
它们具有细胞壁、染色质和质粒等结构,并且可以通过分裂繁殖自身。
而病毒是非细胞性微生物,远比细菌更小,其直径约为20至300纳米。
相比之下,病毒需要依附于寄主细胞并侵入其内部才能复制自身。
2.2 组成成分细菌由一个或多个蛋白质组成,并包含有遗传信息(DNA或RNA)。
一些细菌还拥有附属结构如鞭毛来进行运动或附着。
与此不同,病毒是由包膜、衣壳和核酸组成。
衣壳保护着核酸,而包膜主要是从寄主细胞中获得的物质结构。
2.3 潜在威胁细菌可以产生毒素并引起许多细菌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结核病等。
然而,并非所有细菌都能引发疾病,在我们自身的身体内也存在大量有益的细菌。
相反地,病毒无法单独生存或复制。
它们需要侵入宿主细胞以利用其资源进行复制,并因此可能导致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艾滋病等。
2.4 药物敏感性对抗细菌感染通常使用抗生素,这些药物可以杀死或阻止它们的增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细菌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挑战。
与此不同,在当前医学手段下,并没有广谱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直接攻击各种不同类型的病毒。
但是,病毒感染可以通过疫苗来预防。
三、联系3.1 可共享资源虽然细菌和病毒在生物学特征上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某种联系。
例如,在肠道内,细菌和病毒可以共同生存,并通过相互作用来影响宿主的健康。
3.2 影响人类健康细菌和病毒都可以对人类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细菌是人体正常微生物群落的一部分,并对我们的消化和免疫系统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其他一些致病细菌可能引发感染性疾病。
致病菌知识点总结
![致病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0a199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5.png)
致病菌知识点总结致病菌是一类能够导致疾病的微生物,它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并引起感染。
了解致病菌的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致病菌的分类、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以及常见的疾病进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微生物类群。
一、致病菌的分类致病菌按照形态和生物学特性可以分为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四大类。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的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弯曲状等不同形状,生活方式也多样。
许多细菌可以引起人类疾病,如结核菌引起肺结核、沙门氏菌引起肠道感染等。
2.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们需要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
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包括流感、艾滋病、登革热等。
3.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真核生物,它们的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等部位,引起的疾病包括白癜风、念珠菌病等。
4. 寄生虫:寄生虫是一类复杂的微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宿主体内或外引起疾病。
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疟疾、血吸虫病、疥疮等。
二、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菌具有一系列特定的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们的病原性、传播性和致病机制。
1. 病原性:病原性是指致病菌引起疾病的能力。
一般来说,病原菌的病原性取决于其在宿主体内的复制和扩散能力,以及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内毒素等病原因子。
2. 适应性:适应性是指致病菌在不同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许多致病菌对环境的要求较低,能在不同的温度、湿度和酸碱度条件下存活。
3. 抗药性:抗药性是指致病菌对抗生素和化学治疗药物的耐药能力。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很多致病菌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给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
4. 毒力:毒力是指致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内毒素等对宿主组织的损害能力。
许多感染性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与致病菌的毒力有关。
5. 传播性:传播性是指致病菌在不同宿主间传播的能力。
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等。
细菌与病毒的区别与相似点
![细菌与病毒的区别与相似点](https://img.taocdn.com/s3/m/656ff795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e.png)
细菌与病毒的区别与相似点一、引言细菌和病毒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但很多人对它们的区别和相似点并不清楚。
了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相似点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些微生物并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形态特征、结构组成、繁殖方式、感染方式和应对策略等方面详细介绍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相似点。
二、形态特征1. 细菌:通常呈现为单细胞或聚集成群体,其体积较大,形状各异,可能是球形、棒状或螺旋形。
2. 病毒:相对于细菌而言,病毒要小得多,尺寸通常在20至400纳米之间。
它们不具备自主运动能力,只能依附在寄生物表面,并且必须借助其他活细胞进行复制。
三、结构组成1. 细菌:由细胞壁、质膜、胞质和核酸组成。
其中,细胞壁可以分为厚壁维护正常形态的细胞壁和薄壁在分裂后容易变形的趋化性细胞壁。
2. 病毒:由核酸(DNA或RNA)和外壳蛋白(蛋白包裹)构成。
病毒没有真正的细胞结构,只有一种非自主性的核酸复制系统。
四、繁殖方式1. 细菌:通过二分裂进行繁殖,即一个细菌细胞会分裂成两个完全相同的子细菌。
这种繁殖方式速度较快,通常只需几十分钟就能完成。
2. 病毒:依赖于寄生物的活细胞进行复制,它们将其基因材料注入被感染的活细胞,并利用寄生物体内的资源进行新病毒粒子的制造与组装。
随后,寄生物体释放出新产生的病毒颗粒,在感染其他健康细胞时传播。
五、感染方式1. 细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食物或空气中传播。
例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染肺炎、泰国肉眼质等各种致病性细菌就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接触传播的。
2. 病毒:一般通过飞沫传播、直接接触感染或者通过受感染物体,如污染水源、血液和体液的传播途径。
例如,感冒病毒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在人际接触中迅速传染。
六、应对策略1. 细菌:细菌感染通常可以用抗生素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但需注意的是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2. 病毒:目前尚没有广谱抗病毒药物可以治愈所有类型的病毒感染。
细菌病毒生物知识点总结
![细菌病毒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c829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f.png)
细菌病毒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细菌的生物知识点总结1. 细菌的结构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其结构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质粒等。
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和胞外聚糖构成,这使得细菌在染色时能够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种类型。
2. 细菌的功能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其功能非常多样。
细菌可以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一氧化碳还原作用等。
此外,细菌还可以进行分解和合成有机物的代谢作用,参与氮循环、硫循环等。
3. 细菌的生命周期细菌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期、滋长期和分裂期等。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会进入生长期,细胞数量会迅速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积累会导致细菌数量的平稳状态。
最终,细菌会进入分裂期,进行细胞分裂,形成两个新的细菌。
4.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是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它们可以引起很多传染病。
细菌引起疾病的主要方式有直接侵袭、产生毒素和引起过敏三种途径。
常见的细菌性感染包括结核病、大肠杆菌感染、沙门氏菌感染等。
5. 细菌的防治方法细菌的防治方法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
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卫生,保持环境的清洁和通风,避免细菌的传播。
另外,对于细菌引起的疾病,可以采用抗生素和疫苗进行治疗和预防。
二、病毒的生物知识点总结1. 病毒的结构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其结构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的核酸可以是DNA或RNA,它们包裹在蛋白质的外壳中,形成病毒颗粒。
某些病毒还具有包膜,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2. 病毒的功能病毒是一种寄生微生物,它们需要依靠寄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
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会利用寄主细胞的生物合成系统制造新的病毒颗粒,最终破坏细胞并释放新的病毒颗粒。
3. 病毒的生命周期病毒的生命周期包括吸附、穿透、解包、复制、组装和释放等阶段。
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病毒都需要依靠寄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才能完成复制和传播。
4. 病毒的致病性病毒是一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它们可以引起很多传染病。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教学文稿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教学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3ecfe3d877232f60dccca12a.png)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形态方面细菌的大小远比病毒大,通常细菌的大小以微米来衡量,而病毒的大小以纳米来衡量。
细菌的外部形态大多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并且也因此命名为球菌、杆菌以及螺旋菌。
而病毒为多面体结构,为了能达到最佳稳定结构,以及最佳比表面积,病毒多位一十二面体。
2.结构方面虽然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类似的拟核结构,但是细菌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更进一步的,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发展出的革兰氏染色机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不具有以上所述的细胞结构,它由核衣壳包裹遗传物质所构成。
3.生存繁殖方面细菌根据其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养性和异样性,即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比如一些蓝藻Cyanobacteria)或者是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质的化能(比如一些硫细菌)方式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另一部分细菌则和人一样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质供自身的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病毒就没细菌那样能干了,它们只能依靠寄生于宿主(host)体内的形式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说病毒完全不能脱离宿主,它们可以暂时脱离宿主,以休眠体的形式待在外界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恶劣"的环境中。
在繁殖时细菌主要采用二分裂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变两,两变四的方式。
病毒则必须侵入到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的合成机制来合成它们自己所需的蛋白质等物质来构建自己的"身体"。
细菌是微生物,而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病毒、细菌在结构与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如何在身体内工作?
![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如何在身体内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2502a92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17.png)
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它们如何在身体内工作?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们对病毒和细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
虽然它们都是病原体,但它们的分类和作用机理有很大的不同。
在本文中,我们将讲述病毒和细菌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它们在身体内的工作方式。
1.结构不同病毒和细菌在结构上有着天壤之别。
细菌是单细胞有机生物,有自己的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通常直径为0.5-5微米。
而病毒则只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的微小颗粒,直径只有20-300纳米。
病毒只是个壳子,没有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
2.作用不同病毒和细菌的感染机理也不同。
细菌通过分泌毒素和细胞繁殖引起人体疾病,其中一些细菌的毒素可以引起致命性的剧毒反应,如破伤风、脑膜炎等。
而病毒感染的方式更加间接。
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将自己的基因组合并入人体基因组中,从而感染细胞、破坏细胞功能、改变人体免疫系统,引起各种疾病。
3.免疫反应不同细菌感染时,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的抗体来对抗细菌。
抗体可以识别细菌的特定抗原,并产生适当的免疫反应,包括吞噬细胞、细胞毒素扩散、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等等。
病毒感染时,则需要细胞介导的免疫机制。
它们会感染它们的寄主细胞并将它们转化为病毒生产机器,在细胞内繁殖,从而产生更多的病毒。
身体的免疫系统必须摧毁病毒的宿主细胞才能杀死病毒本身。
4.治疗方法不同对于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因为抗生素可以杀死或减缓细菌繁殖。
然而,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过去我们所说的“流感感冒不能用抗生素治疗”的原因就是病毒无法被抗生素对付。
目前,对抗病毒感染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包括对症治疗、加强免疫系统、使用抗病毒药物等等。
5.预防方法不同预防细菌感染的方法包括注射疫苗、有效的卫生习惯等;而预防病毒感染需要的措施包括接种疫苗、保持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等。
此外,注意居住环境的卫生、适量、均衡饮食以及强健的体魄也是重要的预防疾病的方法。
综上所述,病毒和细菌之间不仅在结构和作用机理上存在巨大区别,而且治疗和预防的方法也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https://img.taocdn.com/s3/m/e4e59f5fbed5b9f3f80f1c5b.png)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形态方面细菌的大小远比病毒大,通常细菌的大小以微米来衡量,而病毒的大小以纳米来衡量。
细菌的外部形态大多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并且也因此命名为球菌、杆菌以及螺旋菌。
而病毒为多面体结构,为了能达到最佳稳定结构,以及最佳比表面积,病毒多位一十二面体。
2.结构方面虽然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类似的拟核结构,但是细菌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更进一步的,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发展出的革兰氏染色机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不具有以上所述的细胞结构,它由核衣壳包裹遗传物质所构成。
3.生存繁殖方面细菌根据其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养性和异样性,即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比如一些蓝藻Cyanobacteria)或者是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质的化能(比如一些硫细菌)方式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另一部分细菌则和人一样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质供自身的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病毒就没细菌那样能干了,它们只能依靠寄生于宿主(host)体内的形式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说病毒完全不能脱离宿主,它们可以暂时脱离宿主,以休眠体的形式待在外界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恶劣"的环境中。
在繁殖时细菌主要采用二分裂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变两,两变四的方式。
病毒则必须侵入到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的合成机制来合成它们自己所需的蛋白质等物质来构建自己的"身体"。
细菌是微生物,而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病毒、细菌在结构与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感染后的生存方式上,细菌与病毒有很大的区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是什么?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bc1d262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5.png)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是什么?
病毒和细菌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
很大的区别。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
1.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的微生物,无法自行繁殖,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复制自身。
2.细菌: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可以自主繁殖,同时也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形成芽孢,抵抗外界环境的恶劣条件。
二、繁殖方式
1.病毒: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繁殖,会利用细胞的机制来自我复制。
2.细菌:细菌可以通过分裂繁殖,也可以通过产生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并能在不良环境下长时间存活。
三、致病力
1.病毒:病毒对于人类对动物的致病性非常强,且不易被免疫系统检测,
常常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2.细菌:大多数细菌对人类并不致命,一些甚至是有益的,如益生菌,但是一些致病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可以引起各种感染等问题。
四、疾病类型
1.病毒:病毒会导致各种各样的疾病,如感冒、肝炎、艾滋病等,可传播性强,需要通过疫苗等手段来预防。
2.细菌:细菌也会导致各种疾病,如肺炎、结核病、生殖器疱疹等,通过保持个人卫生、用药等方式预防。
五、治疗方法
1.病毒:目前没有直接治疗病毒的方法,因此大多数病毒性疾病都需要等待免疫系统消灭病毒,或使用抗病毒药物来缓解症状。
2.细菌:细菌可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来进行治疗,但需要针对不同的细菌种类使用不同的药物。
总之,病毒和细菌作为微生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区别也很大,需要正确了解才能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从而达到保障人类健康的目的。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有什么区别有哪些要点】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有什么区别有哪些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0404d2026fff705cd170a56.png)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有什么区别有哪些要点】发烧了,去医院,医生告诉你说你是病毒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有什么区别呢?病毒和细菌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小编为大家讲一讲病毒和细菌的区别。
病毒和细菌有什么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1、细菌:原核生物的一种,主要特点是没有核膜,其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内一个相对固定的区域内,称为核区。
细菌的外边包裹着一层细胞壁,一般为多糖聚合而成。
2、病毒:构造很简单,外面是一层蛋白质,称为病毒外壳。
蛋白质外壳内部包裹着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也可以是RNA。
病毒自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也不能完成繁殖,需要寄生在其它细胞内完成。
病毒和细菌构造不同细菌的大小远远大于病毒,约0.1微米到10微米不等,病毒通常更小,只有0.02到0.2微米,如果把病毒比为一个人,那细菌就像一座十层高的大楼。
与病毒相比,细菌室比较复杂的生物体。
它们有生命,并具有一切必要的遗传机制能以进行繁殖,约20至30分钟就会一分为二进行繁殖,病毒只具有蛋白质膜和为数不多的DNA或RNA等遗传物质,通常;被归类为非生物体,需要入侵一个细胞作为宿主,并利用宿主的遗传物质进行繁殖,病毒本身不能进行繁殖。
新型疾病多是由病毒引起的大多数的细菌对人体是无害的,我们生活在无数种细菌的包围下,这些细菌存在于我们的肠、皮肤以及所有身体空隙中,帮助我们阻挡引起各种疾病的细菌进入身体,还能帮助生产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K。
总而言之,目前仅发现30余种对人体有害,研究认为大部分新发现的疾病都是由病毒而非细菌引起的。
多数有害细菌和病毒式通过近距离直接接触传播的,例如不清洁的手将细菌或病毒传到鼻、口和眼睛。
因此我们普通的日常行为,如接触门把、桌面等都能使我们的手沾上无数的微生物,进而威胁我们的健康。
病毒和细菌病毒和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有的病毒对人类是有益的,比方说烟草花叶病毒,是使植物烟草叶片感染的一种植物病毒,感染的烟草叶片象绣上了美丽的花纹。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doc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doc](https://img.taocdn.com/s3/m/28dbe5882cc58bd63086bd05.png)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细菌和病毒的区别可以从三个方面来阐述:1.形态方面细菌的大小远比病毒大,通常细菌的大小以微米来衡量,而病毒的大小以纳米来衡量。
细菌的外部形态大多为球状、杆状、螺旋状,并且也因此命名为球菌、杆菌以及螺旋菌。
而病毒为多面体结构,为了能达到最佳稳定结构,以及最佳比表面积,病毒多位一十二面体。
2.结构方面虽然细菌没有细胞核只有类似的拟核结构,但是细菌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即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更进一步的,根据细菌细胞壁结构和成分的不同,发展出的革兰氏染色机制,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病毒不具有以上所述的细胞结构,它由核衣壳包裹遗传物质所构成。
3.生存繁殖方面细菌根据其生存方式可以分为自养性和异样性,即一部分细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比如一些蓝藻Cyanobacteria)或者是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质的化能(比如一些硫细菌)方式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另一部分细菌则和人一样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质供自身的生长繁殖,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来养活自己。
病毒就没细菌那样能干了,它们只能依靠寄生于宿主(host)体内的形式而存活,当然这并不是说病毒完全不能脱离宿主,它们可以暂时脱离宿主,以休眠体的形式待在外界对于它们而言非常"恶劣"的环境中。
在繁殖时细菌主要采用二分裂的方法,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变两,两变四的方式。
病毒则必须侵入到宿主体内,利用宿主的合成机制来合成它们自己所需的蛋白质等物质来构建自己的"身体"。
细菌是微生物,而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病毒、细菌在结构与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感染后的生存方式上,细菌与病毒有很大的区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2feb1c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54.png)
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区别“感冒、流鼻涕、发烧”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的状况,而导致这些状况的罪魁祸首就是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有一部分来自细菌,有一部分来自病毒。
所以正确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成了临床医生面对患者产生的相应临床症状时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二者的正确区分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疾病诊疗的效率和疗效,还可以进一步推进临床医学的研究,那么如何准确鉴别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变成了临床医生所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么两者感染在临床上有什么区别呢?1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不同病毒感染的患者以全身无力,关节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是较少有脓性分泌物分泌,例如没有流涕、无咳痰等;而细菌感染则以发烧和大量脓性分泌物为主要表现。
就两者的传染力而言,细菌感染的传染力弱于病毒,病毒感染具有传播快,症状明显的特点;而细菌感染的传染速度不定,可快可慢,且症状较不明显。
2细菌和病毒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抗生素对于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效果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作用;但是对于细菌,抗生素所引起的抗原抗体反应极其敏感,对于临床上细菌所引起的感染在连续使用抗生素3-5天后,一般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3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血象表现不同就血常规表现而言,病毒感染的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一般均不会升高,甚至出现下降,但是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要表现,C 反应蛋白可出现上升,但多小于50mg/L;但是当细菌引起感染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但是淋巴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白细胞常升高超过一万以上,C反应蛋白常常升高超过50mg/L。
4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治疗方法不同病毒感染是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额外进行任何治疗措施,约一星期左右即可自行康复,但是若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则可以通过达菲类药物来治疗,且在临床上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细菌感染需要必须要通过外界对症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才可以治愈。
临床上常见的细菌感染主要以球菌和链球菌引起的感染为主,二代头孢和青霉素类药物均对球菌类有着良好的杀灭作用,经调查研究显示,在临床上使用两种药物中任何一种进行治疗,均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什么是病毒和细菌?它们有哪些区别?
![什么是病毒和细菌?它们有哪些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6d58d4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9.png)
什么是病毒和细菌?它们有哪些区别?病毒和细菌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微生物。
虽然它们都在我们的身体内存在,但是它们的生物特征和对人体的影响却是截然不同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病毒和细菌的定义、结构、繁殖方式和抵御方法等方面,并且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别和重要性。
一、定义及结构1.1 病毒病毒是一种极小的微生物,是一种非细胞的生物体,它不能自己繁殖或进行代谢活动,必须寄生于细胞内。
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包裹体,没有胞质和胞膜。
1.2 细菌细菌是比病毒大的微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的原核生物。
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一定数量的细胞质组成。
细菌的结构较为简单,不具备真核生物的复杂结构,其细胞壁不是由蛋白质组成,而是由多糖或多肽组成。
二、繁殖方式病毒寄生于宿主细胞,通过将自己的基因物质注入到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活动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最终繁殖大量的新病毒。
2.2 细菌细菌的繁殖方式则更加单纯,它们通过二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也被称为纵向繁殖。
三、对人体的影响3.1 病毒病毒在人体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微生物,因为它们利用宿主细胞繁殖和复制,会直接危害人体的正常功能。
病毒可以引发感冒、艾滋病、甲型流感等许多严重疾病。
3.2 细菌细菌能够造成多种疾病,如肺炎、肝炎、结核等。
它们通过产生毒素、感染组织等途径对人体造成危害,但是相对于病毒来说,更容易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
4.1 病毒病毒感染常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利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或者启动人体免疫系统消除病毒。
4.2 细菌细菌感染则通过细菌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大多数的细菌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和消灭。
五、总结病毒和细菌都是生物学的微生物,在细胞结构、繁殖方式、对人体的影响和抵御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病毒寄生于其他细胞,在人体内繁殖,可引发许多严重的疾病,而细菌则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对人体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要加以预防和治疗。
对于每种微生物的掌握,对个人健康的维护和人类健康的科学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区别精选全文
![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区别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53488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d.png)
它们尺寸大(约1000 nm)。
它们尺寸小(20至400 nm)
细胞壁的存在
细胞壁含有肽聚糖/脂多糖。
他们没有细胞壁,但是有蛋白质外壳。
单元数
它们是单细胞的
他们没有细胞。
细胞结构
细菌是细胞,本质上是原核的(表现出活生物体的特征)
它们不是细胞,而是以DNA或RNA颗粒的形式存在,并被包裹在蛋白质壳中。
许多病毒具有变异的能力。
病毒就像寄生虫。他们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
它们本身不能生长和分裂,它们需要宿主细胞来生产和组装其病毒成分。
哪个更致命?
仅约1%的细菌会引起疾病。
大多数病毒会引起疾病。
症状/临床表现
症状仅限于身体的特定感染区域以及引起该感染的细菌类型。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
肿胀
痛
发红
恶心和呕吐
他们感染了什么?
他们感染所有生命形式。
它们可以感染各种生命,包括细菌和古细菌。
在哪里可以找到它们?
它们存在于生态系统中。
它们存在于地球的生态系统中。
它们如何可视化?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们。
它们通过负染可视化。
繁殖要求
细菌可以在没有宿主的情况下生长和繁殖。
病毒需要宿主才能在宿主内部复制时进行繁殖。
它们可能会或可能不会引起发烧。
治疗与管理
他们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和管理。
可以使用疫苗预防它们。
核糖体的存在
是
没有
核
缺
缺
酵素的存在
当下
存在于一些
毒力
是
是
潜伏期
它取决于细菌的类天到几周的时间。
特点
它们是单细胞生物。
它们中的一些作为独立的单细胞生长,而另一些则是多细胞子实体,在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联系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6a81951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7.png)
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联系细菌和病毒是生物学中两个常用的词汇,它们都是微小的生物体,但在很多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细菌和病毒的区别与联系。
一、细菌和病毒的定义细菌是一类原核生物,它们具有自主繁殖、代谢能力以及细胞结构。
细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球菌、杆菌和螺旋体等。
它们存在于自然界中各种环境中,有些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而另一些则可能引发感染或导致疾病。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生物体,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缺乏自主代谢功能,并且通常无法自主扩增。
病毒需要依赖于宿主细胞来复制自身,并且感染宿主后会引发不同程度的疾病。
二、形态结构的差异1. 细菌: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核酸等组成部分。
细菌的形态各异,可以是球状、杆状或螺旋形。
它们在显微镜下可见,并且体积相对较大。
2. 病毒:病毒是非细胞性的微小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病毒的直径通常在20到300纳米之间,只能通过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三、遗传物质的差异1. 细菌: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它位于细菌的染色体中。
除了染色体上的DNA外,一些细菌还具有质粒(plasmid),其中包含额外的基因信息。
2. 病毒: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核糖核酸)。
不同类型的病毒具有不同类型的遗传物质。
例如,流感病毒拥有8段单链RNA,而HIV则是一个单链RNA病毒。
四、复制方式的差异1. 细菌:细菌通过二分裂来复制自身。
在适宜的环境下,细菌将自身复制为两个细胞,并且该过程可以持续进行多代。
2. 病毒:病毒依赖于宿主细胞来复制。
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将其核酸注入宿主细胞内,并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来合成新的病毒颗粒。
最终,新产生的病毒会释放到周围环境中,以侵袭其他健康细胞。
五、与人类健康的关系1. 细菌:许多细菌对人类和其他生物有益。
例如,某些肠道细菌有助于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
病毒与细菌的区别
![病毒与细菌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7fe8c5b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7.png)
病毒与细菌的区别病毒和细菌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它们都可以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疾病,但在很多方面却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生物学特征、结构、生长繁殖方式、感染方式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对病毒和细菌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生物学特征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它们不能独立生长和繁殖,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生命周期。
病毒的遗传物质可以是DNA或RNA,但不会同时拥有两者。
细菌则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可以自主进行新陈代谢和繁殖。
二、结构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通常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细菌则具有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三、生长繁殖方式病毒无法自主进行生长和繁殖,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复制自身。
一旦感染宿主细胞,病毒会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机制来合成自己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
细菌则可以自主进行生长和繁殖,通过分裂的方式增殖。
四、感染方式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等途径感染宿主,例如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感冒。
细菌则可以通过空气、水、食物等途径传播,例如大肠杆菌通过食物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病毒感染通常会引起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流感、感冒等,也有一些病毒会引起慢性感染,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细菌感染则可以引起多种疾病,包括痢疾、肺炎、结核病等,有些细菌还会产生毒素导致中毒症状。
综上所述,病毒和细菌在生物学特征、结构、生长繁殖方式、感染方式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人类健康。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病毒和细菌有更深入的了解。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与相似之处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与相似之处](https://img.taocdn.com/s3/m/77489fa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a.png)
病毒和细菌的区别与相似之处病毒和细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两个词,它们都是微生物,但是却有很大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导致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疾病,但是它们的结构、繁殖方式和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
本文将详细探讨病毒和细菌的区别与相似之处。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病毒。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微生物,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
它们是由核酸(DNA或RNA)包裹在一个蛋白质外壳中形成的。
病毒没有细胞壁、细胞膜或细胞质,也没有细胞器。
病毒不能通过自我复制,必须寄生在细胞内才能繁殖。
一旦感染了宿主细胞,病毒就会释放其核酸进入细胞,利用细胞的机制复制自身,并将新生病毒释放到周围环境中。
细菌则与病毒不同。
细菌是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壁和细胞质。
它们可以自主繁殖,并且可以在各种环境中存活。
细菌的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的(称为球菌),杆状的(称为杆菌)或螺旋形的(称为螺旋菌)。
细菌通过二分法自我复制,在适宜的温度和养分条件下迅速增殖。
与病毒不同,细菌可以在寄生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外生存。
在病毒和细菌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它们都可以引起疾病。
病毒和细菌感染都可能导致身体不适和疾病症状的出现。
然而,由于病毒和细菌的生物特性不同,对于引起疾病的方式和严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其次,病毒和细菌都可以通过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方式传染给其他个体。
在流感季节和肠胃炎流行期间,病毒和细菌的传播速度会相应增加。
然而,病毒和细菌在治疗和预防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由于病毒没有自主代谢活动,抗生素对病毒感染无效。
因此,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主要依靠疫苗和抗病毒药物。
疫苗通过引入病毒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
抗病毒药物则通过抑制病毒繁殖和传染扩散来帮助治疗感染。
然而,只有少数病毒感染有已知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可供使用。
相比之下,细菌感染可以通过广谱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它们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或中断细菌代谢途径来发挥作用。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区别与特点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区别与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2c43b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e.png)
细菌与病毒感染的区别与特点细菌和病毒是常见的微生物,它们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
然而,细菌和病毒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区别与特点。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包括其结构、传播方式、致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等。
一、结构差异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具有较复杂的细胞结构。
它们拥有完整的细胞壁和质粒,内部含有脱氧核糖核酸(DNA)。
相比之下,病毒要小得多,甚至需要借助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
病毒由外套蛋白质包裹着遗传物质(DNA或RNA),没有自己的代谢功能。
二、传播方式差异一般情况下,细菌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水源污染等多种途径进行传播。
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食物中摄入细菌或被其侵入体内的伤口。
而病毒则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或通过昆虫媒介传播。
例如,流感病毒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飞沫在空气中悬浮,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三、致病机制差异细菌的感染一般会导致细胞坏死,表现为明显的炎症反应。
它们以外毒素和内毒素作为主要的致病因子,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相比之下,病毒则迁入宿主细胞内复制,并释放新形成的病毒颗粒到细胞外。
病毒感染通常会引起免疫系统的反应,如恶性肿瘤、流感等。
四、治疗方法差异由于其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和病毒感染需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细菌感染可以通过抗生素干预来控制,抑制其增殖和杀死具有特定靶标及药敏性的细菌株。
然而,在目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抗生素耐药问题中,正确使用和合理选择抗生素十分重要。
而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针对缓解症状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例如通过疫苗预防来控制流感等传染性疾病。
综上所述,在细菌和病毒感染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与特点。
细菌具有自身代谢功能和完整的细胞结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致病机制常表现为坏死性炎症。
相较之下,作为寄生体的病毒需要依赖于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并且通过飞沫、接触或昆虫媒介传播。
在治疗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微生物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治疗、预防性接种来控制许多类似流感的传染性疾病。
语文阅读理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
![语文阅读理解:细菌和病毒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84e4f38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cb.png)
①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
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
依靠这些,细菌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②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的“茅草房”也没有。
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
整个家当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
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
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
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
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③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
而正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④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80%。
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得病。
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
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
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
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几率是微乎其微的。
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
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⑤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的免疫力。
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种变种后的新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病菌、细菌三者有什么区别
首先定义上的不同
病菌,使人或其他生物生病的细菌,又称致病菌或病原菌。
本质上还是属于细菌。
细菌,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有细胞结构),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病毒,比细菌小、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在寄生在活细胞中增殖的微生物。
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病毒和细菌的绝大部分是对人类没有害的,有害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细菌也有很多是有益的。
如人体大肠内寄生的大肠杆菌,帮助人类分解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给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
牛、羊等动物能够消化植物纤维,是因为他们的消化道内寄生了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可以分解纤维素;要是没有这种细菌的话牛和羊是没法吃草的。
同时人们依靠细菌生产药品、食品、饲料、抗生素、味精、调料等。
同时细菌也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分解动物的粪便、动植物的尸体等。
没有细菌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世界,所有的生物将无法生存。
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
比方说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上的多糖,使细菌的表面暴露,失去了应有的保护作用,细菌也就不能生存了。
病毒外部是蛋白质,抗生素对它们是没有作用的。
但干扰素可以干扰病毒DNA或RNA的复制,使病毒的数量不再增加,然后依靠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清除剩下的病毒。
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细菌:是微生物,而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病毒、细菌在结构与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感染后的生存方式上,细菌与病毒有很大的区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
在人体内合适的条件下,如各种粘膜上就可能自我繁殖使人致病。
只要改变细菌的繁殖条件就可能杀死细菌把病治好。
而病毒则是非细胞微生物,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因而不能像细菌一样进行自我繁殖。
病毒感染后,先进入人体血液内,形成病毒血症。
随后只能严格地寄生在人体靶细胞内,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进行自身的复制并释放子代病毒。
换言之,病毒只有进入了人体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此时只要能识别病毒并能区分哪是被感染细胞哪是健康细胞,把病毒和被感染细胞杀死就能把病治好。
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现有的合成药物和治疗方法还不具备这种识别和区分功能,又不可能把人体所有细胞都杀死。
而具备这种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
如果感染者此时的免疫力低下,特异性抗体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性疾病难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而且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后,它还可改变肝细胞膜的性质。
使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 误把自身的肝细胞当做“敌人”来破坏, 而造成肝细胞损伤。
即使你用抗病毒药物杀死了病毒,但自身的免疫功能仍会继续对肝细胞发生攻击。
因此乙型肝炎比较难治愈, 除抗病毒治疗外, 还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细菌是一大类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的新陈代谢就是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以获得能量和合成自身组分的原料。
细菌的表面积大,新陈代谢活跃且多样化,生长繁殖迅速。
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不同菌可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有些产物对人有害,例如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与其致病性有关;有些产物对人有利,例如细菌产生的维生素;有些产物对鉴别诊断细菌有作用,例如色素及糖分解产物等。
一、细菌的营养
1.水分:占细胞浆的70%~90%,水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良好的溶剂。
2.碳源(carbon source):碳源既是细菌的组成成分,又是细菌的能量来源。
3.氮源(nitrogen source):氮是组成细菌蛋白质、酶和核酸的成分。
4.无机盐类:细菌所需无机盐包括磷、硫、镁、铁、钾、钠、钙、氯、锰、锌、钴、铜等。
其中磷、硫、镁、钾、钠、铁需要量较多,其他只需微量。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而其自身又不能合成的一类营养物质,包括维生素、嘌呤和嘧啶等。
营养物质主要功用:①供给细菌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②用以产生能量;③有的营养物如维生素主要用于调节新陈代谢。
二、营养物质的吸收
1.扩散(diffusion):是一种简单的吸收方式。
受渗透压及溶质浓度的调节。
2.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不需代谢能,不能逆浓度运输。
需要载体蛋白参与。
3.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细菌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逆浓度梯度积累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透性酶或结合蛋白。
4.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需要代谢能量主要存在于厌氧微生物中。
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以及核苷与脂肪酸的运输均以此种方式进行。
三、细菌的营养类型
根据细菌对碳源利用情况的差异,可将细菌分为两大营养类型:
1.自养菌(autotrophic bacteria):此类细菌能利用二氧化碳或碳酸盐作为唯一碳源。
2.异养菌(heterotrophic bacteria):需要利用有机物质碳作为营养和能源的细菌。
异养菌又可以分为两类:
(1)腐生菌(saprophytes):有些异养菌能从无生命的有机物质中摄取营养。
(2)寄生菌:有些异养菌寄生于活的动植物体内,从宿主体内的有机物质中获得营养和能量,这类细菌称为寄生菌(parasites)。
大部分致病菌属于寄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