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深圳政府
深圳电子政务规划实施构想
深圳电子政务实施设想一、深圳电子政务的目标和思路1、目标定位深圳政府信息化开展的初期,要紧定位于“办公自动化〞。
在迈进新世纪的今天,当我们面对这座现代化的都市再次考虑政府信息化的开展战略时,重新确定深圳的政府信息化的开展定位就摆在了首要的位置。
“十五〞确立的领先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信息化是确立深圳政府信息化今后开展定位的全然依据。
结合深圳已具备的经济实力和所处的开展时期,确立深圳政府信息化的定位以建设电子政府为总体目标,重点建好“一个平台、两个中心、九个领域〞,一个平台是建好机关电脑网根底传输平台,两个中心是把深圳市网络中心建成政府信息交换枢纽中心和平安认证中心;九个领域是以机关电脑网为根底重点推动九个要紧领域的政府职能信息化,即城建与城管、口岸与交通、水务与气象、外贸、宏瞧经济治理、人口治理、社会治安、教育与科技、医疗卫生等。
在此期间,政务信息化全面带动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全民的信息化知识水平和技能大大提升,进而推动电子商务的开展,最终带动信息产业接着高速增长,信息化带开工业化效果明显。
到2005年形成一个更有效率、更“直截了当〞的电子政府。
领导部门借助那个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确保政令畅通、快速处理当前重大咨询题〔如热点、焦点等咨询题或突发事件〕,大大提高决策的效能和协调性。
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方便、正确、快捷地取用其他部门的资料和信息,为政府治理效劳包括:公文处理的现代化、政府机关公文交换、电子资料流通、政府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的连结、执法及公共平安、电子邮递、电子采购、单一的商业注册登记号码等。
公民能够用/公共信息停/个人电脑等方式查询有关政府部门的信息,如政府效劳总体名目、变更地址效劳、申请图表及文件、税务处理、咨询查询效劳、多媒体及多语言的效劳、国际贸易资料等,也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瞧法等。
公众有一个单一的申请渠道,所有跨部门、跨机关申请办理的事项,将由系统自动处理,公众不需要过多地介进。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2.29•【字号】深府〔2020〕89号•【施行日期】2020.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加快推进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的工作要求,现就我市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深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等要求,聚焦“优政、兴业、惠民”,建设主动、精准、智能的整体数字政府,发展数据要素资源依法自由流动的蓬勃数字经济,提供安全可信、平等普惠的数字市民服务,打造数字政府、数字经济和数字市民三位一体的数字深圳,助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高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
融合人工智能(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数字底座,打造城市智能中枢,推进业务一体化融合,实现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和全场景智慧,让城市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
全市“1+4”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体系日臻完善(“1”即“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4”即“公共服务、城市治理、数字经济和安全防控”4大板块)。
新型基础设施全面优化,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便捷化和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市民及企业获取公共服务体验持续优化,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一体化服务、管理和治理格局全面建立;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部分细分领域全国领先。
深度解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以极为简明清晰的结构,深刻揭示了电子政务的历史使命及社会价值。
2006年,我国电子政务取得了明显进展。
其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是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正式下发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这一意义深远的文件,并为此专门召开了全国电子政务工作会议。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代表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到会发表重要讲话,详细阐述了文件精神,部署了“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工作。
曾培炎指出: “这是国家电子政务的骨架,有了这个骨架,全国电子政务体系就能竖起来。
框架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电子政务发展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为加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打下了重要基础。
”五个组成部分《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以极为简明清晰的结构,深刻揭示了电子政务的历史使命及社会价值,科学地将电子政务的社会功能、技术关键、管理要素有机组成统一的、动态的整体并划分为五个部分,符合中国电子政务实际,不愧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五个组成部分,它用一句话予以概括: 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
服务与应用系统,说明了电子政务的社会使命,它是新世纪中政府服务于社会的一种新型服务方式,它强调服务是宗旨,服务对象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强调要惠及全民。
信息资源,不再是静态地将其看做是数据,而是突出其能够持续具有应用价值所必须的全部要素及与服务、应用体系之间的动态、有机的关系。
这些要素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信息采集和更新,二是信息公开和共享,三是基础信息资源,如空间地理信息等。
信息采集更新必须来自社会、公众,公开共享是通过应用系统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公众的。
将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归于基础设施,作为服务与应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支撑环境,恰如其分地表述了这些技术要素在国家电子政务中的支撑地位。
因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必须有组织地、按统一标准、有序地建设和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基础性作用,支撑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持续运行。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8.04•【字号】深府[2006]145号•【施行日期】2006.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6年8月4日深府〔2006〕145号)《深圳市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四届三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深圳市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子政务标准化管理,促进我市电子政务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深圳市行政机关制定技术标准文件指导规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市电子政务技术标准文件的制定,电子政务标准的组织实施以及对其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标准,包括电子政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及深圳市电子政务技术标准文件。
第四条市标准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市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负责指导政府各部门制定和实施电子政务标准,对电子政务强制性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制定和发布深圳市电子政务技术标准文件。
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全市电子政务标准宣贯、推广和实施工作,组织拟订并归口管理深圳市电子政务技术标准文件。
市政府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本行业电子政务标准的实施工作,起草与本部门相关的深圳市电子政务技术标准文件。
第五条市、区政府应当加强对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领导,将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纳入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并予以经费保障。
第六条鼓励全市各级行政机关、科研机构、企业及人民团体积极参与电子政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第二章电子政务标准的实施第七条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必须执行。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深圳兴起“e城便利站”网络服务终端
在深圳,被称为“e城便利站”的网络终端服务器新近出现在火车站、机场、住 宅小区、写字楼、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人们在触摸屏上指指点点,就能获得多种 公共信息和商业服务。 5月13日,记者在深圳火车站看到,几位刚下火车的旅客,在“e城便利站”的 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了要去的地方。一点屏幕,一张线路示意图 和搭乘公交车车次的建议书就被打印了出来。他们拿着这张“路条”,走进了这座初 次相识的城市。 带着孩子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所住小区的“e城便利站”上,刷卡拿到了 “野生动物园”的门票,还享受了折扣优惠。 一位打工妹在“e城便利站”给表姐订购了一篮水果,她边收起银行卡,边对同 伴说:“表姐对我挺好,她住的地方远,又不想打扰她,这样表达我的心意,挺好 的。” 在万佳深南路分店“e城便利站”,一对情侣在求职的页面上查询到了适合女方的工 作,他们珍惜地拿着打印出来的单子,牵手而去。 据不完全统计,“e城便利站”仅开设27天,单台总点击量已达5000余次。“五 一”期间,售出景点门票1200张,完成网上购物300单,查询交通的有几千人次。 深圳市目前已在市区内分散设置了100多台“e城便利站”,一年内将扩至1000 台左右,初步实现“e深圳”的目标,构筑起数量多、分布广、服务内容丰富、使用 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 (胡谋 熊宗谊) 《人民日报》 (2001年05月14日第四版)
三、应用服务支撑层
也称信息交换层,包括工作流引擎和电子政务 中间件平台。其中 工作流引擎负责驱动数据在应用业务层的各应 用之间流转; 中间件支持跨平台的分布式异构数据访问,从 而向应用业务层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 应用框架可以快速地生成各种具体的政务应用, 并可根据需要进行动态扩充。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7.12•【字号】深府〔2018〕47号•【施行日期】2018.07.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已经市委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实施过程中如遇问题,请径向市经贸信息委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2018年7月12日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的战略部署,促进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建设,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深圳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定位,以提升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能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建设原则,强力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到2020年,实现“六个一”发展目标,即“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建成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具体目标:“一图全面感知”:建成全面感知城市安全、交通、环境、网络空间的感知网络体系,更好地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社会运行态势。
“一号走遍深圳”:建成电子公共服务体系,个人通过身份证号+生物识别、企业通过社会信用代码+数字证书可办理各类公共服务事项。
“一键可知全局”:建成基于大数据、信息共享和人工智能的决策辅助体系,操作鼠标即可获取所需的来自全市各部门、各系统的所有数据,以及各类定制化决策支撑报告。
“一体运行联动”:在公共安全、城市运行管理的各领域通过信息化手段建成反应快速、预测预判、综合协调的一体化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实现市区联动、部门联动、军地联动。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一,政务内网平台结构:省、市级区域性网络平台二,政务内网平台的主要应用一)办公自动化和数字化办公办公自动化:内部办公自动化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主要包括文件、信息,会议,督察,档案,值班、领导批示等办公业务应用,同时实现内部电子邮件的畅通,并与其他单位,部门实现互连互通。
深圳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暨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深圳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暨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23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6〕19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工作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6〕27号)等文件的要求,为加快推进我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信息惠民试点、“一门式、一网式”(以下简称一门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为企业和基层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届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广一门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的工作部署,坚持服务便民利民、办事依法依规、信息公开透明、数据开放共享的原则,树立“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为核心,大力推动以强区放权为重点的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在建立全市统一政务服务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打破部门界限、政务藩篱和信息孤岛,依托各级实体办事大厅和网上办事大厅,全面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建立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全市一体运作的政务服务新模式;按照“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的要求,积极推动服务下沉到各区(新区)和街道,大力推进全流程网上办理,不断强化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切实精简优化办事流程和材料,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方便快捷、统一规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二、工作目标全面落实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广东省一门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目标,结合深圳实际,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全力推进深圳政务服务“八个一”建设,即“一码管理、一门集中、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号连通、一证申办、一库共享、一体运行”,实现服务内容更加集约、服务流程显著优化、服务模式更加多元、服务渠道更为畅通,群众办事满意度显著提升。
深圳市电子政务以服务公众为核心
深圳市电子政务以服务公众为核心深圳交出满意答卷2005年,深圳特区25岁。
当耸立的高楼、宽阔的马路、“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这样的意象与理念成为全中国城市的常态时,深圳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无论如何,它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仍然有一种“光荣与梦想”的意义,它本身的发展亦仍然在某种程度上引领时代。
深圳的城市定位很明确:就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成为高科技城市、现代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美丽的海滨城市。
那么如何在这样一个目标下提升整个城市的整体竞争力?信息化在其中起着当仁不让的作用。
深圳电子政务起步早,发展快,这主要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深圳自身经济实力雄厚,有足够资金进行信息化投资;二是作为新兴城市,深圳一直对信息化很重视,关于经济、城市规划、环保等各种数据记录保存较好;三是行政管理制度简约,体制、政策的容忍度强,管理的协调性好。
1995年至2001年,深圳市对信息化的财政累计投资2.56亿元;2002年投资1.7亿元;2002年,深圳市又被列为全国首批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城市。
2002年12月,深圳市印发了《深圳市党政机关政务信息化建设纲要》,这部堪称深圳电子政务建设“基本法”的重要文件提出,深圳市的电子政务要力争到2005年,构建和完善“三个网络”(机关计算机专用网络、机要信息传输网、公众服务网)、“两个支撑平台”(安全支撑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三个核心节点”(市委大院、市民中心、市信息网络中心节点),重点建设四类应用系统(机关内部办公业务系统、跨部门和跨地区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政务决策多媒体信息服务系统、公众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全市电子政务实现“框架成型”、”全面覆盖”、“体现效益”的目标,届时全市政府公共服务的上网率将达到50%以上。
这一年,深圳市还首次向社会发布了深圳市信息化白皮书,公布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水平、政策和20个重大项目(2003年又有85个项目确定为信息化重点工程)。
电子政务总体方案
电子政务总体方案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利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改善政府运作与服务效能的一种公共管理方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政府效能、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总体方案,包括定义、目标、总体框架和关键组成部分等内容。
1. 定义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机关与公众、企事业单位、其他政府机关之间的沟通、交互和服务等活动纳入信息化管理范畴,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透明化的一种新型公共管理方式。
2. 目标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目标是根据国家发展要求和社会需求,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动政府机构业务流程再造和管理模式创新,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为公众、企事业单位提供优质、便捷的政务服务。
3. 总体框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总体框架包括战略定位、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应用、风险管理和监督评估等五个方面。
3.1 战略定位战略定位是指明确电子政务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电子政务与其他政府改革、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战略策略。
3.2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指搭建电子政务的硬件和软件基础平台,包括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等。
3.3 信息化应用信息化应用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各个管理环节,包括政务服务、政务决策、政务监管等。
通过建设电子政务平台,实现政府与公众、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交互和服务。
3.4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是指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控制,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
3.5 监督评估监督评估是指通过制定监督评估机制和标准,对电子政务的建设与运行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到2010年,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初步建立,重点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政务信息资源公开和共享机制初步建立,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标准化体系基本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50%以上的行政许可项目能够实现在线处理,电子政务公众认知度和公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有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总体框架的构成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包括:服务与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
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
框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具体内涵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动态变化。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服务与应用系统服务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选择优先支持的政府业务,统筹规划应用系统建设,提高各级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一)服务体系电子政务服务主要包括面向公众、企事业单位和政府的各种服务。
服务的实现程度、服务效率、服务质量是电子政务建设成败的关键。
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网络为载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服务体系。
政府通过整合和共享信息资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满足政府服务公众和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在人口登记和管理、法人登记和管理、产品登记和管理、市场准入和从业资格许可等方面实现信息共享。
为满足政府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提供市场与经济运行、农业与农村、资源与环境等方面的信息监测与分析服务。
为满足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需要,提供信息汇总、信息分析等服务。
为满足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管理、财政事务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服务。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8.04•【字号】深府[2006]142号•【施行日期】2006.09.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2006年8月4日深府〔2006〕142号)《深圳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四届三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深圳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管理,保证建设质量,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投资效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包括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应用支撑平台、各类应用系统、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及共享等新建、扩建及升级改造。
第三条市直机关各部门(以下简称各部门)及其下属各单位全部或部分使用市财政性资金的电子政务项目,适用本办法。
使用市财政性资金建设的大型基建项目中包含的电子政务子项目也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市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电子政务项目的规划、方案审核和绩效考评;监督、指导各区和各部门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验收和维护;组织全市重点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
市发改部门负责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审批。
市财政部门负责电子政务项目运行维护经费的审核安排。
各部门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上,分别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应用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第五条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筹协调、资源共享、注重实效、保障安全”的原则,促进电子政务健康发展。
第二章规划管理第六条市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市发改部门组织制定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并按年度对规划进行修订。
第七条各部门根据全市电子政务规划和本部门实际,制定本部门电子政务近期建设规划,并提出具体的电子政务项目和建设内容,报市信息化主管部门。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1. 引言电子政务旨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政府的运行效率、改善政府服务、加强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互动。
在电子政务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标准的制定和遵守成为了关键因素。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以及其基本架构和关键内容。
2.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重要性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是指一套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标准和规范的体系架构。
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促进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性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可以统一和规范各级政府部门的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这样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2.2 保障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包括了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标准和规范,能够有效保护政府和公民、企业的信息安全。
这对于电子政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对电子政务的信任至关重要。
2.3 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通过制定和遵守电子政务标准,政府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系统还能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加快政务办理速度,为公民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3.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架构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的基本架构包括了标准制定、标准化实施、标准推广等环节。
3.1 标准制定标准制定是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框架中的第一环节。
这一环节需要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专家学者等参与,根据实践经验和发展需求,制定适用于电子政务的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需要具备权威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后续的实施和推广工作。
3.2 标准化实施标准化实施是将制定好的标准应用到实际的电子政务项目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系统开发、数据管理、安全控制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对标准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的优化。
标准推广是将标准在整个电子政务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的过程。
这一过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和培训,加强标准的普及和应用推广工作。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
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框架第一节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的总体框架十五期间,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以三网一库为核心和基本架构三网:政务内网平台: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政务专网平台: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时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政府外网平台: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网上办公等服务一库:政府信息资源库电子政务关键是:政务处理的信息化,它更多的体现在前端。
一、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总体框架描述一)电子政务系统的基本功能:1,网上信息发布。
2,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3,网上交互式办公4,各部门资源共享并协同工作二)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体系:G2G ,G2B,G2C1, 政府间的电子政务,运转在政务内网和政务专网上,其内容:第一、电子法规政策系统第二、电子公文系统第三、电子司法档案系统第四、电子财政管理系统第五、电子办公系统第六、电子培训系统第七、业绩评价系统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精简管理业务流程,快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这些业务运转在政务外网上。
第一,电子采购与招标第二,电子税务第三,电子证照办理第四,信息咨询服务第五,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府:政府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这些服务主要运转在政务外网上,主要内容:第一,教育培训服务:全国性教育平台;购买教育资源;加强教育与培训第二,就业服务。
提供工作机会和就业培训,促进就业。
第三,电子医疗服务第四,社会保险网络服务第五,公民信息服务第六,交通管理服务第七,公民电子税务第八,电子证件服务。
二、我国电子政务系统框架的不同结构层次:一)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层次结构具有分布式多层结构和集中式管理相结合的特征:基础电信网络-》安全支撑平台—》中间层,电子政务业务支撑平台和应用中间件—》电子政务应用系统。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横/纵向结构横向结构:国家级电子政务系统;省级电子政务系统;地市级电子政务系统和县级电子政务系统;侧重于同一层面上各政府机关和业务系统之间的行政管理和协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深经贸信息信息字〔2014〕107号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已经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深圳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2014年9月9日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决各部门自建、自管、自用的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实现全市电子政务统一架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幅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党政机关履职能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走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中国特色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目标:统筹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整合利用已有资源,采用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构建“统建统管”、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成基于大数据的政务信息资源体系,建立泛在、均等化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形成共享、协同、优化、创新的全市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二、总体框架构成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由一个平台和四个体系组成(“1+4”总体框架),即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政务信息资源体系、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管理体系。
在“1+4”总体框架中,公共平台是支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公共服务是宗旨,安全和管理是保障。
各区、各部门在总体框架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分工协作,共同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如下图示: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三、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由通用软件、应用支撑、云基础设施和政务网络四部分组成,由全市统一规划建设,各部门应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之上构建业务应用,避免单独建设、重复建设。
(一)通用软件通用软件是各部门业务系统中通用的应用软件,如审批系统、网站平台、办公系统、电子公文交换、电子邮箱、短信平台、电子档案管理等。
通用软件由全市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统一提供给各部门直接使用,各部门不再另行建设。
(二)应用支撑应用支撑提供统一身份认证、资源共享交换、数据管理与服务、大数据处理等服务。
1.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约化的原则,统一建设全市应用支撑,支撑全市党政机关各部门的业务应用。
各区应按照本框架的要求,分别建设本区的应用支撑,并按照统一标准的要求,与市级应用支撑保持互联互通互认、资源交换共享。
2.市级应用支撑由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统一建设和运行管理,各区的应用支撑平台由各区信息化部门建设和运行管理。
(三)云基础设施云基础设施由机房、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支撑软件,以及政务云运行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形成公共、安全可靠、部署灵活、承载各类应用和服务的硬软件一体化技术环境。
1.充分利用市电子政务资源中心、超算中心、灾备中心以及各部门已有计算、存储和网络设备,统筹规划建设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全市电子政务云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的虚拟化,进一步实现池化、服务化和按需交付,为各部门提供虚拟计算、存储、数据库、容器、构件等服务,满足各部门个性化的需求。
2.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云优先”战略,市发展改革和财政部门应优先安排全市统一的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各部门新建及更新的业务系统应依托全市云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已有业务系统应逐步向云平台迁移。
(四)政务网络政务网络包括政务公共网和政务办公网,用于支撑全市党政机关公文传递、业务应用、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提供公共服务。
政务网络依托全市统一的光纤传输骨干网建设,联接各单位、各部门办公场所的光纤资源由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统筹提供。
网络设备应优先采用支持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国内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
各区按照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地址和域名,规划、建设、管理区级政务网络平台,并与市级政务网络平台互联互通。
各部门应依托政务网络开展电子政务建设。
1.政务公共网(即市党政机关外网)是党政机关非涉密工作业务专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
政务公共网是政府对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与管理的业务专网,向上与广东省政务外网相连并接入国家政务外网,覆盖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派出机构。
各部门对公众服务的业务信息系统应部署到政务公共网上。
在政务公共网中建设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三级网络,部署全市基础信息资源、主题信息资源,以及对信息安全有特别要求的业务和办公系统。
资源网通过安全接入区实现与政务公共网其他区域的安全数据交换,支撑移动办公等需求。
全市电子政务网络互联网出口实行统一出口、统一管理,各单位应通过统一出口接入互联网。
2.政务办公网(即市党政机关内网)是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连接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和相关单位的内部计算机办公网络,主要用于承载不适合在市政务公共网运行的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和决策等业务信息系统,采取统一的安全隔离与信息交换机制实现与政务公共网的安全数据交换。
政务办公网实行入网审核制度。
在政务办公网中,按照国家、省的要求采用密码技术构建电子政务内网,并统一部署和管理。
3.无线政务网是党政机关专用、安全保障较高的无线宽带网络,是政务公共网和政务办公网的补充和延伸,用于承载全市移动办公、移动执法、移动数据采集、应急管理、远程视频监控以及基于物联网的各类应用。
无线政务网由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统筹建设。
四、政务信息资源体系政务信息资源是政务部门在履职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各种信息,为政务公开、政务服务、业务协同和决策分析提供信息支持。
政务信息资源由基础信息资源、主题信息资源和业务信息资源组成。
基础信息资源和主题信息资源由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牵头建设和管理;业务信息资源由各业务部门负责建设和管理。
在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同时,应加大政务信息资源的开放和开发利用,挖掘信息资源的价值,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基础信息资源包括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和宏观经济等信息;主题信息资源包括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信息,涉及全市具有共同属性、多部门共建共享的数据信息,如商事主体登记、社会信用、市场监管、行政审批证照、行政许可、行政服务事项等信息;业务信息资源指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需要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建设的专业数据信息。
(二)基础信息资源和主题信息资源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通过整合全市各类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资源,集中存储在市电子政务资源中心,空间地理基础信息由市空间地理信息中心负责管理与更新,各部门共享使用;各部门负责对相关数据进行采集与更新,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
各部门应基于全市统一建设的基础信息资源和主题信息资源开展应用。
(三)业务信息资源由各业务部门按照全市统筹规划和统一标准,根据自身业务和工作需要建设和管理,并通过市政务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基础信息资源和主题信息资源进行数据交换。
(四)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应用大数据有效支撑管理和决策。
制定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开放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鼓励社会服务机构开发利用政务信息资源,为公众提供丰富多样、个性化的服务。
五、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由公共服务与应用两部分组成。
(一)公共服务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服务需求为导向、公众满意为目标,建设全市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服务包括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社区家园网、政府呼叫中心、政务微博/微信等。
1.按照服务整合、集约建设、资源共享、整体推进的原则,整合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社区家园网、政府呼叫中心等公共服务资源,形成全市统一的公共服务门户,实现用户身份统一认证、服务事项统一展现、网上办事统一受理、服务结果统一查询。
2.建立和完善跨部门、跨层级的业务协同和公共服务联动机制,将按政府部门职能划分提供服务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按照公众办事需求提供服务的新模式,为公众和企业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一站式”公共服务。
3.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呼叫中心、网站、短信、电子邮箱、政务微博、微信、移动互联网应用、广播电视等技术手段,建立多种服务渠道的业务联动机制,并采用场景式、交互式、主动推送等多种方式,为公众和企业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且用户感知度良好的公共服务。
4.结合深圳市社区服务创新机制,依托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中心、图书馆等公共资源建立服务站点,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向社区延伸,为公众提供就近服务。
(二)应用围绕信息化条件下提升执政能力、服务能力和履职能力的目标,优化业务流程,创新管理和服务模式,加强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业务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全面支持我市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民生服务。
应用包括全市性应用、协同应用和部门应用。
全市性应用全市统筹建设;协同应用由牵头部门组织建设;部门应用由业务部门组织建设。
1.全市性应用是指覆盖市区两级和多个部门的应用。
全市性应用由市级部门统筹规划建设,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各级各部门不再单独建设。
2.协同应用是指有明确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涉及同级多个部门的业务系统。
协同应用应通过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形成完整、不间断的业务处理链条,建成统一的业务协同系统。
3.部门业务应用应根据职能要求和公众需要,按照资源共享、流程优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全市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和通用性应用系统,以模块化的方式进行建设和完善。
4.对于延伸到区以下的各类业务系统和采集系统,应通过统一的综合业务处理平台进行整合,统一向下延伸到街道、社区,有效解决系统重复建设和数据重复采集、重复录入、不一致等问题。
5.各类应用系统应尽量使用个人身份证号码和组织机构代码作为服务对象的身份标识。
六、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由安全规划、管理制度、网络信任、安全防护、安全监测、应急处理、安全支撑平台和容灾备份等部分组成。
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负责全市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统筹规划和建设。
各部门要把信息安全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认识依赖国外产品给网络安全可控带来的危害,按照有关规定做好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
(一)市电子政务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全市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总体规划,各区和相关重点领域按照总体规划制定本区、本领域的信息安全规划,保障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
(二)建设、落实和监督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包括网络安全、用户安全、计算机房及服务器安全、设备和资产管理、信息发布保密审核、安全审计、安全运维、安全应急预案、重要岗位人员管理、机房管理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