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庆》教学设计陈丽均

合集下载

《欢庆》教案设计

《欢庆》教案设计

《欢庆》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的庆祝活动和文化背景;(2)通过欢庆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理解;(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庆祝活动的意义和种类;2. 欢庆活动的组织流程;3. 庆祝文化背景的介绍;4. 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培养;5. 时间管理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的庆祝活动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庆祝活动的意义,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庆祝活动的理解和经验,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2. 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的庆祝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庆祝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具体的庆祝活动案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 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庆祝活动的组织工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欢庆》相关教材或教学资源;2. 教具:多媒体设备、白板、彩纸、贴纸等;3.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便于学生进行活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文化的庆祝活动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庆祝活动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庆祝活动的意义和种类,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庆祝活动。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庆祝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庆祝活动的组织过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庆祝活动的经验,讨论庆祝活动的意义和乐趣。

5.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个庆祝活动案例,学生分析并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欢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导语】本教案是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设计的一堂阅读课,主要内容为《欢庆》这篇短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节日的热爱和情感交流,形成良好的情感教育氛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阅读短文《欢庆》,能够理解文章的大意和细节,能够正确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和交流。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节日的热爱和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阅读短文《欢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对节日的热爱和情感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音响设备、短文《欢庆》的课件或纸质PPT、活动卡片。

学生: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教师出示照片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各类节日,并问学生平时喜欢参加哪些节日庆祝活动。

2. 引导学生思考:庆祝节日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欢庆节日?Step 2 阅读课文1. 教师播放或朗读短文《欢庆》。

2. 学生大声读一遍短文,理解文章大意。

3. 学生分成小组,回答问题:文章主要讲了哪个节日?这个节日是怎么庆祝的?4. 小组内讨论,相互交流,最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表意见。

Step 3 精读、理解1. 教师呈现课文的每个段落的教案,并导读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跟读、品读每个段落,并通过问题提问学生,引导学生理解细节。

3. 学生个别或小组活动,回答问题:文章的开头是描述哪些庆祝活动?结尾是怎么样的?Step 4 情感教育1.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你们觉得庆祝节日的重要性是什么?你们平时是如何欢庆节日的?你们有哪些特别的节日经历?2. 学生个别发言,并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3.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欣赏。

Step 5 小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强调庆祝节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欢庆》教案

《欢庆》教案

《欢庆》教案一、概述《欢庆》这首小诗,大部分诗句是采用象征性的语言来表现国庆节的热烈场面的,开头四句不直接写人们庆祝国庆的场面,而是通过赋予大自然以生命,表现出金秋十月,果实累累、红叶似火、白鸽翻飞、海涛阵阵的欢乐、喜庆气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认识“献、奏、庆、帜、洁、曲、亿”7个生字。

会写“亿、欢、洁、祖、旗、帜、庆、曲”8个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诗歌的喜庆氛围。

- 通过理解诗句的象征意义,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 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

-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体会诗歌的喜庆氛围。

2. 难点- 理解诗句的象征意义,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10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国庆节)- 展示图片:国庆节的时候,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欢庆国庆节的诗歌。

2. 认识生字- 展示生字卡片:“献、奏、庆、帜、洁、曲、亿”。

- 领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 书空练习:学生用手指在空中书写。

- 组词练习: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加深理解。

3. 书写生字- 展示田字格:“亿、欢、洁、祖、旗、帜、庆、曲”。

- 教师示范:在田字格上示范书写,强调笔画顺序和结构。

- 学生练习: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 朗读诗歌- 教师领读: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跟读。

- 学生齐读: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5. 理解诗歌- 提问:诗歌中描绘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诗歌的含义。

- 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欢庆》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欢庆》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欢庆》的教案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欢庆》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2)培养学生用歌声表达喜悦和庆祝的情感;(3)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欢庆》的音乐特点;(2)采用分组合作、合唱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运用创造性改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庆祝节日的喜悦氛围,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态度;(3)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简介:《欢庆》是一首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在节日庆典中的喜悦心情。

2. 音乐特点:(1)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调式等音乐元素;(2)探讨歌曲中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3)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氛围。

3. 教学重点:(1)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了解歌曲的民族文化背景;(3)运用音乐表达喜悦和庆祝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欢庆》的歌曲背景;(2)激发学生对庆祝节日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庆祝活动中的音乐元素。

2. 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欢庆》,学生跟随哼唱;(2)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3)分组练习,加强合唱效果。

3. 歌曲分析:(1)探讨歌曲中的民族特色,如旋律、节奏、调式等;(2)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庆祝活动的音乐形式;(3)举例分析其他民族庆祝歌曲,进行对比欣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演唱《欢庆》的歌曲熟练程度;2. 学生对歌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3. 学生在合唱中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3. 教学过程是否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4. 教学评价是否全面、客观;5.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课文欢庆的教学教案设计

课文欢庆的教学教案设计

课文《欢庆》的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欢庆》,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想象、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引导学生懂得分享快乐,体验集体活动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1.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运用想象力,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描述。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欢庆》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谈论关于庆祝活动的经历。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欢庆活动的看法和感受。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2)学生自主朗读,体会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解释。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4. 理解课文(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意义。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答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5. 分析修辞手法(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学生举例说明,并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修辞手法的效果。

(2)学生展示自己对欢庆活动的理解和想象,如绘画、表演等。

7.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庆祝活动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回顾课堂教学过程,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3.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参与程度等。

《欢庆》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课堂实录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欢庆》的学习,感受节日的欢快氛围,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欢庆》的演唱、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节奏变化。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欢庆》,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学生自由发表对歌曲的感受和看法。

(二)歌曲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歌曲,注意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2.教师针对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节奏变化进行讲解,示范演唱。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4.学生集体演唱,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三)拓展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编,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欢庆歌曲。

2.学生分组展示创编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不足之处。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实录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欢快的歌曲《欢庆》,大家先来听一听,感受一下歌曲的氛围。

(播放歌曲《欢庆》)生1:这首歌听起来很高兴,感觉像是节日的气氛。

生2:我听到了鞭炮声和欢呼声,感觉很热闹。

(二)歌曲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演唱歌曲。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注意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学生跟随音乐演唱)2.教师针对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节奏变化进行讲解。

师:在这首歌中,有一些切分音和节奏变化,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教师示范演唱,讲解切分音和节奏变化)3.学生分组练习。

师:现在请大家分成四组,每组练习演唱这首歌,注意切分音和节奏的把握。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4.学生集体演唱。

师:大家练习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一起集体演唱这首歌。

(学生集体演唱,教师点评)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欢庆》,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这首歌。

《欢庆》的教学教案

《欢庆》的教学教案

《欢庆》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节日的欢庆气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欢庆》的内容介绍。

2. 课文中节日的欢庆气氛的描绘。

3. 课文中涉及的民俗活动的介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验节日的欢庆气氛。

2. 难点:课文中涉及的民俗活动的理解和介绍。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和节日的欢庆气氛。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

3. 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民俗活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节日,引出课题。

2. 讲解课文:讲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了解节日的欢庆气氛。

3. 分析课文:分析课文中涉及的民俗活动,让学生了解其意义。

4. 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过节的经历,讨论节日的欢庆气氛。

5. 总结:总结课文内容和节日的欢庆气氛,强调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和节日气氛的理解程度。

2.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节日的短文,通过作业评估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评价。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欢庆》的文本。

2. 与节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学生作业评价标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讲解课文内容和节日的欢庆气氛。

2. 第2周:分析课文中涉及的民俗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过节经历。

3. 第3周:总结课文内容和节日的欢庆气氛,强调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4. 第4周:布置作业,进行教学评估。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讨论和分享环节,要鼓励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2. 在讲解民俗活动时,要注意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俗,避免产生误解和偏见。

《欢庆》语文教案

《欢庆》语文教案

《欢庆》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课文中节日欢庆的氛围,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哪些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里,你们都参加过哪些活动?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二、初步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畅。

2.检查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注意纠正发音。

3.交流感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感受,可以谈谈喜欢的节日、活动等。

三、深入理解课文1.分析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了解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体会作者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感受节日欢庆的氛围。

四、朗读课文1.个人朗读: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和情感。

2.分组朗读: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分组朗读,互相倾听,互相学习。

3.齐读课文: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感受节日欢庆的氛围。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课文内容:请同学们简单地回顾一下课文讲述了哪些节日和活动。

2.检查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巩固记忆。

二、深入理解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理解其作用和表达效果。

2.交流感受: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3.仿写句子:教师出示一些节日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仿写。

三、背诵课文1.个人背诵: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注意背诵流畅、准确。

《欢庆》教案设计2

《欢庆》教案设计2

《欢庆》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的庆祝活动和文化,拓宽视野。

2. 培养学生表达、倾听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对庆祝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国内外常见的庆祝活动,如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圣诞节等。

2. 分析庆祝活动的意义和习俗,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特点。

3. 通过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体验庆祝活动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不同庆祝活动的意义和习俗,体验艺术形式带来的快乐。

2. 难点:培养学生表达、倾听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地展示庆祝活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素材。

3. 准备教学活动所需的各种道具和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春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春节是怎么庆祝2. 新课内容:介绍春节的庆祝习俗,如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等。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庆祝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庆祝过程。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中秋节是怎么庆祝的?”2. 新课内容:介绍中秋节的庆祝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庆祝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庆祝过程。

八、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国庆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庆节是怎么庆祝的?”2. 新课内容:介绍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如升国旗、放烟花、阅兵式等。

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庆祝活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庆祝过程。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圣诞节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圣诞节是怎么庆祝的?”2. 新课内容:介绍圣诞节的庆祝习俗,如装饰圣诞树、交换礼物、唱圣诞歌曲等。

《欢庆》优秀教案

《欢庆》优秀教案

《欢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欢庆》的学习,感受节日的欢快气氛,培养对音乐的热爱。

2.学会歌曲《欢庆》,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精神,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歌曲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难点1.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节奏变化。

2.歌曲的情感投入。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欢庆》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气氛。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们在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节日的气氛?2.歌曲分析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等特点。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切分音和节奏变化,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哼唱,感受歌曲的旋律。

3.歌曲学唱教师分句教唱,让学生逐句学会歌曲。

教师强调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指导学生准确地演唱。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唱,培养集体协作能力。

4.歌曲表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表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加入动作和表情。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5.活动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曲创作,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欢庆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创作,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独立完成歌曲《欢庆》的演唱。

2.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歌曲表演,拍摄视频,至班级群分享。

3.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欢庆歌曲,下节课进行展示。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欢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欢快气氛,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协作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3.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欢庆》教案设计2

《欢庆》教案设计2

《欢庆》最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欢庆的种类和特点,如节日庆典、生日派对、婚礼等。

(2)培养学生策划、组织欢庆活动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讨论等方式,了解不同场合的欢庆方式。

(2)学会合作,共同完成一个欢庆活动的策划与组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欢庆带来的快乐。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欢庆的种类及特点(1)节日庆典:春节、中秋节、国庆节等。

(2)生日派对:成人、儿童生日派对。

(3)婚礼:传统婚礼、现代婚礼。

(4)其他:毕业典礼、开业庆典等。

2. 欢庆活动的策划与组织(1)确定欢庆主题:根据场合和参与人员确定主题。

(2)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时间、地点、活动流程等。

(3)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部分任务的策划与组织。

(4)彩排与调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不同场合的欢庆方式。

(2)学会策划与组织欢庆活动。

2. 教学难点:(1)如何根据场合和人员确定欢庆主题。

(2)如何分工合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四、教学方法1. 调查法:了解不同场合的欢庆方式。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3. 实践法:分组策划与组织一个小型的欢庆活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PPT、笔记本、投影仪等。

2. 材料:欢庆活动策划模板、活动资源素材等。

3. 场地:教室或室外活动场地。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欢庆视频导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欢庆的种类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场合的欢庆方式。

3.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的欢庆活动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策划与组织欢庆活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策划与组织一个欢庆活动,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方案。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策划方案,其他小组提出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策划与组织欢庆活动中的表现。

《欢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欢庆》的学习,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

二、教学内容1.歌曲简介:介绍歌曲《欢庆》的背景、作者及音乐特点。

2.歌曲学唱:学会歌曲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3.歌曲表演: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展示集体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旋律和歌词,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教学难点:歌曲节奏的把握,集体协作表演。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欢庆》,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引导学生分享听歌感受,为歌曲学习做铺垫。

2.歌曲学唱(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熟悉歌曲旋律。

(2)教师逐句教唱,指导学生准确把握歌曲节奏和旋律。

(3)学生自主练习演唱,教师个别指导。

3.歌曲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4.歌曲表演(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表演形式(如合唱、舞蹈等)。

(2)各小组进行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3)各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歌曲《欢庆》的掌握程度,包括旋律、歌词、节奏等。

2.学生在集体协作表演中的表现,如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

3.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认识,如对歌曲背景的了解、对民族音乐的认识等。

六、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欢庆》背后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民族音乐,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传承。

3.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反思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哪里最有特点?是不是那个下行跳跃的音符让你印象深刻?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部分,注意这里的音准哦。

《欢庆》公开课教案设计

《欢庆》公开课教案设计

《欢庆》公开课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体验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活动,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庆祝方式,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庆祝方式介绍介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庆祝方式,如春节、圣诞节、国庆节等。

2.2 庆祝活动策划教授如何策划一场庆祝活动,包括活动主题、场地布置、节目安排等。

2.3 庆祝文化理解探讨不同庆祝方式的背后的文化意义,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不同庆祝活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庆祝方式和活动,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3.3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策划一场庆祝活动,包括活动主题、场地布置、节目安排等,教师进行指导和评估。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态度变化等。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掌握、能力提高和态度变化等。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欢庆》教材,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庆祝方式和活动。

5.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不同庆祝方式和活动的信息。

5.3 实物资源如场地布置道具、节目表演道具等,用于实践环节。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授课方式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6.2 教学方法运用小组合作、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3 辅助工具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第七章:教学环境7.1 教室布置根据庆祝主题进行教室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欢庆》的教学教案

《欢庆》的教学教案

《欢庆》的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到庆祝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2. 通过学习《欢庆》这篇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庆祝活动的场景和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欢庆》这篇课文描述了一个村庄庆祝丰收的场景,课文描绘了村庄的美丽景色、丰收的喜悦以及人们的欢庆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体验到庆祝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庆祝活动的乐趣。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庆祝经验,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欣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美好景象和情感进行欣赏,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参与过的庆祝活动,激发学生对庆祝活动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感受庆祝活动的场景和情感。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庆祝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4. 欣赏与分析: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美好景象和情感进行欣赏,分析课文的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欢庆》的文本材料。

2. 准备与庆祝活动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准备课文情景模拟的道具或装饰品。

4. 准备学生讨论交流的卡片或便签纸。

七、教学过程:1. 回顾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庆祝活动的理解。

2. 分段阅读: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引导学生分段阅读,边读边思考每个部分描绘的场景和情感。

3. 情景模拟:选择课文中的一个场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情景模拟,亲身体验庆祝活动的乐趣。

《欢庆》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歌曲《欢庆》的学习,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和民族特色。

2.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歌曲《欢庆》,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

2.教学难点:歌曲中节奏的把握和民族音乐风格的体现。

三、教学准备1.课件:歌曲《欢庆》的音频、视频、歌词。

2.教具:音响、话筒、节拍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歌曲《欢庆》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氛围。

(二)歌曲学习1.教师展示歌曲《欢庆》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师分段教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旋律,注意民族音乐风格的体现。

3.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

4.全班合练,教师指挥,确保歌曲的和谐统一。

(三)歌曲表现1.教师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欢庆氛围,如拍手、跺脚等。

2.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表现形式,如舞蹈、朗诵等,进行歌曲表演。

3.各组展示,全班评价,教师点评。

(四)团队协作1.教师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共同完成一个团队任务。

2.任务:编排一个包含歌曲《欢庆》的表演节目,要求有舞蹈、朗诵、道具等。

3.各小组讨论、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4.各小组展示,全班评价,教师点评。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布置作业: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歌曲《欢庆》,感受节日的氛围。

五、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1.节奏感培养:在歌曲《欢庆》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节奏的把握不够准确。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互动环节来强化这一点。

对话示例:教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歌的节奏是怎样的?学生甲:感觉很快,很欢快。

教师:很好,那我们来试试用拍手的方式来跟随节奏,一人拍一下,大家一起试试。

2.民族音乐风格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中的民族音乐风格,我特别设计了一个讲解和示范环节。

《欢庆》教案设计2

《欢庆》教案设计2

《欢庆》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欢庆活动的种类和特点;(2)培养学生参与欢庆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身边的欢庆活动;(2)学会合作组织欢庆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欢庆活动的种类和特点;2.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和管理欢庆活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欢庆活动;(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欢庆活动。

2. 教学新课:(1)教师讲解欢庆活动的种类和特点;(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欢庆活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欢庆活动,进行模拟组织;(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并对每组的组织情况进行评价。

4.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欢庆活动的意义;(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布置:学生课后调查身边的欢庆活动,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包括对欢庆活动的了解、参与实践的能力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彼此在小组合作和实践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肯定和建议。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欢庆活动的图片,包括节日庆典、民间习俗等;2. 视频素材:欢庆活动的视频,如春节联欢晚会、国庆大典等;3. 文字资料:关于欢庆活动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的资料;4. 网络资源:可用于了解和学习欢庆活动的在线资源。

八、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欢庆活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组织欢庆活动,提高实践能力;4. 反思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欢庆》教案设计

《欢庆》教案设计

《欢庆》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庆祝活动和场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欣赏和分析优秀的庆祝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欣赏与分析1. 欣赏不同类型的庆祝活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庆祝活动的场景和气氛。

2. 分析优秀的庆祝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庆祝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课时:实践与创作1. 学生分组进行庆祝活动的设计,包括场景布置、节目单设计等。

2. 学生选择一种庆祝活动,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形式。

第三课时: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教学资源:1. 庆祝活动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庆祝活动作品示例。

3. 绘画、手工制作、表演等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庆祝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欣赏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庆祝活动的场景和气氛,引导学生理解庆祝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3. 实践与创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庆祝活动的设计,学生选择一种庆祝活动进行创作。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过程的组织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等,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庆祝活动的起源和意义。

2. 运用分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庆祝活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及创新能力。

2. 作品性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技巧及表现力。

《欢庆》的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的教案教学设计

《欢庆》的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欢庆的概念与意义1.1 引入欢庆的概念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欢庆的含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欢庆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1.2 欢庆的种类和形式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欢庆活动和庆典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1.3 欢庆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欢庆活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探讨欢庆活动对于文化交流和民族认同的作用第二章:欢庆的筹备与组织2.1 欢庆筹备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了解欢庆筹备中的重要原则,如安全、环保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欢庆活动中体现这些原则2.2 欢庆筹备的具体步骤介绍欢庆筹备的基本流程,如策划、组织、实施等引导学生了解筹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2.3 欢庆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引导学生了解欢庆活动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探讨如何协调各方面资源,确保欢庆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三章:欢庆的仪式与活动3.1 欢庆仪式的基本要素引导学生了解欢庆仪式的构成和特点分析不同欢庆活动中仪式的作用和意义3.2 欢庆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介绍各类欢庆活动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如何设计和创新欢庆活动3.3 欢庆活动的艺术表现引导学生欣赏欢庆活动中的艺术表演探讨如何将艺术元素融入欢庆活动,提升活动品质第四章:欢庆的传承与发展4.1 欢庆传统的形成与传承引导学生了解欢庆传统的来源和传承方式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欢庆文化4.2 欢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欢庆活动中融入现代元素探讨欢庆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与发展4.3 欢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了解欢庆活动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如何通过欢庆活动增进国际间的友谊与理解第五章:欢庆教育与实践5.1 欢庆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欢庆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如何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欢庆元素5.2 欢庆教育的方法与实践介绍欢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如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组织和实施欢庆教育活动5.3 欢庆教育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校和社区开展欢庆教育第六章:欢庆与社区文化6.1 社区欢庆活动的意义探讨社区欢庆活动对于增强社区凝聚力和推动社区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欢庆活动促进社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6.2 社区欢庆活动的策划与组织介绍社区欢庆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流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社区范围内有效动员资源和人力6.3 社区欢庆活动的案例分析分析成功社区欢庆活动的案例,提取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社区中推广和实施成功的欢庆活动第七章:欢庆与节日文化7.1 节日欢庆的历史与文化引导学生了解节日欢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分析不同节日欢庆活动的特色和传统7.2 节日欢庆的现代实践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维护和传承节日欢庆的文化传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节日欢庆活动,使其更具现代意义7.3 节日欢庆活动的教育意义分析节日欢庆活动对于教育和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节日欢庆中融入教育元素,提升活动的教育价值第八章:欢庆与学校教育8.1 欢庆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探讨欢庆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如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社交能力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欢庆活动与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8.2 学校欢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介绍学校欢庆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流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校园内创造安全、愉快的欢庆氛围8.3 学校欢庆活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校中推广和实施成功的欢庆活动第九章:欢庆与艺术教育9.1 欢庆与艺术的结合引导学生了解欢庆活动中艺术表演的重要性探讨如何通过艺术表演提升欢庆活动的品质和观赏性9.2 艺术教育在欢庆中的实践介绍艺术教育在欢庆活动中的实践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了解如何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9.3 艺术教育在欢庆中的案例分析分析艺术教育在欢庆活动中的成功案例,提取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校和社区中推广和实施艺术教育第十章:欢庆与跨文化交流10.1 欢庆与跨文化理解引导学生了解欢庆活动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共性探讨如何通过欢庆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10.2 跨文化欢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介绍跨文化欢庆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要点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在欢庆活动中有效融合不同文化元素10.3 跨文化欢庆活动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校和社区中推广和实施跨文化欢庆活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欢庆的概念与意义:理解欢庆的定义和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欢庆》教案设计

《欢庆》教案设计

《欢庆》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欢庆活动,感受欢庆的氛围。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欢庆活动的种类:节日庆典、生日聚会、毕业典礼等。

2. 欢庆活动的方式:唱歌、跳舞、玩游戏、吃美食等。

3. 欢庆活动的意义:传递快乐、增进感情、庆祝意义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欢庆活动,感受欢庆的氛围。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欢庆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欢庆的氛围。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各种欢庆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各种欢庆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教室或多功能厅。

2.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教学课件等。

3. 教学材料:欢庆活动道具(如帽子、彩带、气球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欢庆活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他们所知道的欢庆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介绍不同的欢庆活动,如节日庆典、生日聚会、毕业典礼等,并讲解欢庆活动的方式和意义。

3. 实践体验:学生分组进行欢庆活动,如唱歌、跳舞、玩游戏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欢庆的氛围。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欢庆活动的意义,并分享自己的欢庆经历,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理解欢庆活动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欢庆活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欢庆活动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演唱、舞蹈、游戏等。

2. 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表达清晰、逻辑性强等。

3. 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和学生作业,检查学生对欢庆活动的种类、方式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

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

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

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

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

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
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

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

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

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
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

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

“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

“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

“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