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
基础生态学试题
演替演替顶级: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
系列:在同一地段植物群落演替过程所经历的顺序出现的群落系列。
原生裸地: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
5.光对生物有什么作用?
答: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
(1)光照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影响。
(2)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光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是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此外,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
生态因子:指环境因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又称环境因子。所以有人称生态因子的总和为生态环境。
生态型:同一生物的不同个体群,由于分布地区的隔离,长期接受不同环境条件的作用和影响,趋异适应的结果不同个体群之间产生分异并在遗传上固定下来,这种不同的个体群称为生态型。
生活型:不同种类的生物生长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形成相同或相似外貌的物种群被归并为同一生活型。生态型是趋异适应的结果,生活型是趋同适应的结果。
(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4.何为最小因子定律?何为耐受性定律?
答:(1)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2)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生态学重要名词解释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生态学科
1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2生境(habitat):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3(一)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的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
4生态幅: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5(1)内稳态: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它能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2)保持机制: a.生理过程:恒温动物通过控制体内产热过程以调节体温; b.行为调整:变温动物靠减少散热或利用环境热源是身体增温。
6趋同适应:指亲缘关系相当疏远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的现象。
7趋异适应:指亲缘关系相近的同种生物,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适应方式和途径等趋异适应的结果是使同一类群的生物产生多样化,以占据和适应不同的空间,减少竞争,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8 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生殖、遗传、生理、生态、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的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9光周期性: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
植物光周期的反应主要是诱导花芽的形成和开始休眠。
10 光饱和点: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增加的幅度逐渐减慢最后不再随光强而增加,这时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
11 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恰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12生理有效辐射:太阳连续光谱中,植物光合作用利用和色素吸收,具有生理活性的波段称生理有效辐射。
生理有效辐射中,红、橙光是被叶绿素吸收最多的部分,具有最大的光合活性。
蓝紫光也能被叶绿素、类胡罗卜素所吸收。
绿光为生理无效光13积温:每种植物都有其生长的下限温度。
生态学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环境(environment):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3生境(habitat):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4生态幅(ecological valence):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由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6协同进化(co-evolution):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
7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碍其生存、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的生态因子,称为限制因子8密度制约因子(density dependent factor) :如食物、天地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了种群数量。
9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10光饱和点:植物同化CO2的最大能力。
11光补偿点:植物生长发育的需光度12光合有效辐射:植物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利用全光谱中280-710nm之间的光谱带,由于该光谱带内的辐射是对光合作用有意义的辐射,因而被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这个带对应于辐射能流的最大带。
13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
14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15阳地植物: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开阔栖息地。
16阴地植物:以遮阴栖息地为特征的植物品种17冻害:当温度低于-10C时,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活变性,这种损伤叫冻害。
生态学概论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 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着环境, 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诸如人口膨胀、能源耗费、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 这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 都有赖于生态学原理的指导, 从而推动了生态学的迅速发展, 使生态学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 迅速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 生态学的基本原则, 不仅是被看作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也被看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不仅引起当代各学科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使生态学形成若干新增长点, 同时, 也被各国政治领袖和社会舆论所称道, 生态学学科正以其旺盛的生机在发展, 并肩负着解决一系列世界性问题的历史使命。
第一章绪论⏹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生态学的定义生态: 指生物的生理习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具体来讲,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博物学家E.Haeckel于1866年在其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首次提出并定义的。
)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进化论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的两项基本原则之上。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书2~6页)1、生态学萌芽时期(十七世纪以前)2、生态学的创立与发展时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①E.Warming 《以植物地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②A.F.W.Schimper 《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3、生态学的巩固及学派分化时期(二十世纪10到30年代)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北欧学派前苏联学派4.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二十世纪40到60年代)☐ 5.人类生态学时期(二十世纪60世纪末到现在)☐生态学的发展趋势1、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主流2.生态学研究由定性向定量研究发展3.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4.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生态学的学科体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6)研究对象: 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整体, 即生态系统, 可以说所有的生命层次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学考试重点
1、生态学: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2、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3、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5、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7、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
8、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9、集合种群:指的是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
10、生存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
11、自疏: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
同样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的个体存活下来。
12、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3、种间竞争: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种间竞争的结果常是不对称的,即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被抑制甚至被消灭。
竞争的能力取决于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型和生态幅等。
14、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15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者的时候,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
性状替换: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16、捕食:一种生物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后看称为猎物或被食者。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一、名词解释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内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
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
二、填空题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
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
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7.干扰的生态学意义包括促进系统的演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和调节生态关系三个方面。
基础生态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环境: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2.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间接影响的因子;3.生境: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4.密度制约因子:如食物、天敌等生物因子,其对动物种群数量影响的强度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从而调节种群密度;5.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成为限制因子;6.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限度,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7.狭温性动物:对温度的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与最适温度相近,只在较窄温度范围地带分布的生物广温性动物:对温度的生态幅较宽,能够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生活的生物8.协同进化:1一个物种在进化上的变化同时改变了该物种相关的其他物种所承受的选择压力,导致相关物种的改变,反过来又对该物种的变化施以影响的过程2两个或更多相互作用的物种,其各自的进化是相互影响的,从而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进化系统,这一机制成为协同进化;9.内稳态: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恒定10.光合有效辐射:光合作用系统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nm波长的辐射能;11.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湿度高、大气中CO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 12.光饱和点: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和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的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等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13.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结果,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称为光周期现象; 14.生物学零度: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生物学零度;15.有效积温: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阈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为有效积温;16.驯化:由实验诱导的生物对温度耐受性限度改变的影响17.气候驯化:在自然界中产生的生物对温度耐受性限度的改变的现象,需要时间18.贝格曼定律: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动物个体更大,导致相对体表面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这种现象称为贝格曼规律;19.阿仑定律: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外耳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是阿伦规律;20.湿生植物:通常是指一类生长于隐蔽潮湿环境中,抗旱能力弱的植物,这类植物不能长时间忍受缺水,通气组织发达,以保证供氧21.中生植物:指一类具有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的植物,这类植物根系与疏导组织比湿生植物发达,叶面有角质层;22.旱生植物:是指一类生长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带,抗旱能力极强的植物,叶片极度退化为针刺状,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23.腐殖质: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化合物主要是胡敏酸和富里酸,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24.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式、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25.种群:是在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26.单体生物:每一个体都是由一个受精卵直接发育而来,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27.构建生物:受精卵首先发育成一个结构单位,或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构件发育的形式和实践是不可预测的28.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互相作用29.世代时间: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代的平均时间30.生命表:用于简单而直观地反应种群存活和死亡过程的统计表;31.集合种群:局域种群通过某种程度的个体迁移而连接在一起的区域种群32.集合种群动态:被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33.存活曲线:以相对年龄平均寿命百分比为横轴,存活数的对数为纵坐标而化成的曲线;34.内禀生长率:具有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在食材不受限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密度维持在最适水平,环境中没有天敌,并在某一特定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食物等的环境条件组配下,种群最大瞬时生长率;35.环境容纳量:由环境资源决定的种群限度,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36.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的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37.局域种群:指的是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38.斑块:指的是局域种群所占的据的空间区域;39.哈温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让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40.多态现象:在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41.适合度: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对环境适应的量化特征,以及在进化过程中继续往后代传递的能力的指标;42.遗传漂变: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在小的种群中更明显;43.遗传瓶颈:一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原因数量急剧下降44.建立者效应: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植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种群相分歧,而且由于两者所处地域不同,各有不同的选择压力,使建立者种群与母种群差异越来越大45.生活史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46.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47.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的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48.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49.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50.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础;研究方面:两个或多个物种在种群动态上的相互影响,即相互动态;彼此在进化过程和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即协同进化51.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52.群落: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53.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54.盖度: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55.生物多样性: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56.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57.优势度:表示一个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与作用58.层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是群落结构的基本单位之一59.趋同适应: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变异,选择和适应,在形态,生理,发育以及适应方式和途径等方面表现出相似性;60.群落交错区:又称为生态过渡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61.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势;62.演替: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63.原生演替:在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包括原有植被下的土壤的地段发生的演替;64.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上发生的演替;65.先锋种:再演替过程中首先出现的、能够耐受极端局部环境条件且具有较高传播力的物种;66.先锋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初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动能的群落67.演替顶级:指每一个演替系列都是由先锋阶段开始,经过不同的演替阶段,到达中生状态的最终演替阶段68.顶级群落: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所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的群落;演替最后阶段的群落69.演替系列:任何一类演替都经过迁移、定居、群聚、竞争、反应、稳定6个阶段,当群落达到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时,群落演替渐变缓慢,最后的演替系列阶段称为演替顶级70.同资源种团: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71.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物质和能量,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72.营养级: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中的总和;73.生态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级减少,把通过个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称为能量锥体;以生物量或个体数目来表示,就得到生物量锥体和数量锥体;三类锥体合称生态锥体,即生态金字塔;74.生态效率:指各种能流参数中的任何一个参数在营养级之间或营养级内部的比值关系;75.同化效率: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了的能量比例;76.消费效率:指n+1营养级消费的能量占n营养级净生产能量的比例;77.生态危机: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78.稳态机制: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达到一种结构上、功能上、能量输入和输出上稳定的状态,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平衡将受到破坏,但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仍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原来的状态,叫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两层含义:抵抗力:系统保持现行状态的能力;恢复力:系统受干扰后回归该状态的能力79.正反馈: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加速最开始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负反馈:、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相反变化,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达到或保持稳态;80.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况,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是一种动态平衡;81.生物生产:指生物形成自己的体躯或者遗留给子孙的过程;82.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由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的过程;83.次级生产: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即异养生物的再生产过程;84.总初级生产量:植物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的量85.净初级生产量:指植物可供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利用的能量,表现为植物的生长与生殖;。
生态学名词解释
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enviro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与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ecilogical factor〕: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组成环境的因素。
生态幅〔ecological valence〕: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围,即有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低点的围称为生态幅。
生境〔habitat〕: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开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生物生活的具体场所。
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种群〔population〕: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同种个体的集合。
群落〔community〕: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system〕: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minimum〕与补充原理: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这一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状态下才能适用;要考虑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
耐受性定律〔Shelford’law of tolerance〕: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limiting factor〕: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史,这个因素成为限制因子。
稳态〔homeostasis〕:在外界环境因子变化时,生命系统控制其部相应因子使其保持稳定的状态。
稳态是通过生理和行为来调整的。
自然驯化acclimatization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生物在生理或形态上的不可逆调整,以适应环境因子变化的过程。
高中自然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名词解释
高中自然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名词解释高中自然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名词解释高中自然地理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名词解释生物圈:在地球上存在有生物并受其生命活动影响的区域叫做生物圈,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厚度20公里。
生物圈存在所需要的条件,首先需要有大量液态水,其次要有物质的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相变化和其间的变化;还要有必须能得到来自太阳的充足能量。
环境: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所谓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或生物群体所在空间内一切事物和要素的综合。
即包括非生物的所有自然要素,也包括主体生物之外的其他一切动植物。
环境对于生物的影响是很大的,它控制和塑造着生物的全部生理过程、形态构造和地理分布。
生物也对环境产生明显的改造作用,所有地理过程都受生物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因子:环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综合体,其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要素叫做生态因子。
即对生物影响产生强烈显著因素的环境作用,例如太阳辐射、气温、水温、土温。
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那些因子称作生存条件。
例如对绿色植物来说,光、热、水、矿质营养元素、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就是保证其正常生存而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限制因子:生态因子对于生物的生存并非总是适宜的,因为地球上各种生态因子的变动幅度非常大,而每种生物所能耐受的范围却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当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质或量,低于或高于生物的生存所能忍受的临界限度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就会受到限制,甚至引起死亡,这种接近或超过耐性上下限的生态因子称作限制因子。
例如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往往是植物生存的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和限制强度随时间地点而变化,也因生物种类和其发育阶段不同而异。
即凡是限制其他生态因素对生命活动发挥正常显著作用的生态因素。
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或称作生态幅,其中包括最适生存范围,在这里生物生产发育得最好。
生态学考试题(名词解释论述)
名词解释概念:1)环境生态学: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运用生态学的理论,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2)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3)物种:是由内在因素(特殊、遗传、生理、生态及行为)联系起来的个体集合,是自然界中的一个基本进化单位和功能单位。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的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5)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升至、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适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生态环境:所有的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
7)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其中包括生物本身对环境的影响。
8)生态幅: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线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生态幅。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9)个体:种群的基本组成单位10)种群:在一定空间中的同种个体的组合。
11)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生物种类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备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2)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栖居着的所有咸亨无(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3)生态对策: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特有的生活史特征,是生物适应于特定环境所具有的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设计。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4 生态位: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生的位置及其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理生态学
第一部分生理生态学1、生态学: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
强调的是相互作用。
)2、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生物。
3、生境(habitat):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称为生境。
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5、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下限和上限)之间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6、光补偿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处于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
7、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8、短日照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这类植物在全年日照较长时间里开花。
起源和分布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
9、长日照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这类植物通常在早春和深秋开花。
起源和分布在日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等纬度也有分布。
10、冷害:喜温动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它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张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11、冻害:当温度低于-1℃时,很多物种被冻死,这是由于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
12、驯化:如果一个种长期生活中最适范围的一侧,将逐渐导致该种耐性限度的改变,适宜生存的上下限会发生移动,并形成一个新的最适点,这一过程叫驯化。
应用:品种移植,实验室试验等1、什么是生态因子,其作用特点有哪些?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生态位、生态幅、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的概念和辨析
生态位、生态幅、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的概念和辨析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摘要在生态学领域,生态位、生态幅、基础生态位以及实际生态位是重要的概念,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相互关系。
名词解释生态学
名词解释:尺度、生境、生态幅、生态位(基础与实际)、光周期、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阿利氏规律、阿仑规律、贝格曼规律、驯化(自然/人工)、密度效应、领域与领域行为、社会等级、他感作用、高斯假说/竞争排除原理、生物群落、生态交错区、边缘效应、中度干扰假说、群落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林得曼效率、生态入侵、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生境:生境是指特定生物个体或群体栖息的生态环境或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
而生态环境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各种生态因子构成的综合体。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生态位: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描述了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生态位分为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
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是受竞争和捕食强度所影响的。
一般来说,没有竞争和捕食的胁迫,物种能够在更广的条件和资源范围内得到繁荣。
这种潜在的生态位空间就是基础生态位,即物种所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
然而,种暴露在竞争者和捕食者面前是很正常的事,很少有物种能全部占据基础生态位,一物种实际占有的生态位空间就叫做实际生态位。
光周期:在陆地上不同地理区域和季节里,昼夜长短的周期性变化。
光周期现象:生物对自然界中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如植物的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毛换羽。
生态学零度生物开始发育的下限温度,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
利比希最小定律利比希最小定律的基本内容是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能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耐受性定律生物的生存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生态因子。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生态学名词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2.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环境要素。
3.生态幅:又称生态价(ecological valence)、耐性限度或适应幅度,是指每种生物有机体能够生存的环境变化幅度,即最高、最低生态因子(或称耐受性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4.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5.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6.限制因子: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某个最小量的因子限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又因为这个因子的量最小,也称为最小因子。
例如某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数种因子影响时,其受限制的程度取决于最少(小)的那个因子。
7.驯化:在环境定向压力下生物发生的生态幅变化。
8.协同进化:关系密切的生物在进化上互相适应的现象。
9.内稳态:生物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0.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11.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2.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13.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14.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15.休眠:即处于不活动状态,是动植物暂时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生理机制。
16.适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所表现出来的协同的适应性。
17.有效积温: 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
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个常数,称为有效积温(K)。
18.辐射适应:同一种生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这种现象称为辐射适应。
19.趋同适应:是指亲缘关系很远甚至完全不同的生物类群,长期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而表现出相似的外部特征,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生态位。
生态学考试重点
高教版杨持主编《生态学》考试重点(一)环境:环境是指特定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者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总和。
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境:具体生命个体火群体生活地段上各种具体环境因子的综合作用叫做生境。
限制因子: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的因子就是限制性因子。
生态幅:每一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的状况的食物的量。
Shelferd定律:一种生物能够存在和繁殖,要依赖一种综合环境的全部的全部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生物种不能存在或灭绝。
光周期现象:日照长度的变化对动植物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具有一定昼夜变化格局的环境中,借助于自然选择和进化而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的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在生物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
内稳态:内稳态即生物控制自身体内部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他能减少生物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从而大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何伦定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又变小或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
温周期现象:由于地表太阳的辐射的周期性变化产生温度有规律昼夜变化,使许多植物适应了变温环境,多数生物在变温环境下比恒温环境下生长的更好,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即所谓的温周期现象。
物候节律:动物对不同的季节的食物条件的变化及时热能水能和身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的方式与行为周期性变化。
种群: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
年龄结构:指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种群内的比例和配制情况。
环境容纳量:指特定环境下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生态学复习题
生态学一、名词解释:生态学;园艺生态学;生境;生态因子;主导因子;限制因子;生态幅;趋同适应;趋异适应;生态型;生活型;生态位;“垃圾堆农业”;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斑;阴影;闪光;光时;光周期;温周期;冷害;霜害;冻害;团粒结构;菌根;逆温;共生关系;寄生;半寄生;偏利共生;竞争;协作;他感作用;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优势种;建群种;亚优势种;伴生种;偶见种;食物链;食物网;生态金字塔;辅助能;信号;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二、填空:1、请列举五种在我国为害的入侵物种(动植物皆可):、、、、。
2、环境可分为、两大类。
3、生态因子作用的三个基本定律包括限制性定律、和,其中限制性定律包括和两个方面。
4、瓦维洛夫的栽培植物起源中心学说中栽培植物起源和类型形成包括、、、、、、、等八个中心。
5、大多数植物的叶片当自腹面照射时,可见光的吸收率为、反射率为、透过率为。
6、园艺植物的三基点温度是指、和。
7、低温伤害的种类包括、和。
8、园艺植物对高温的适应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9、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有(至少答三条):、。
10、按其共生关系,菌根可分为、、。
11、食物链加环可分为、、、、。
12、植物根系吸水的动力是和。
13、大量元素含量一般占植物体干重以上;微量元素一般占植物体干重的以下。
14、白僵菌对于防治(填“病害”或“虫害”)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15、生态系统一般可分为11个层级,即、、、、、、、、、、。
16、园艺植物群落中常见的共生关系有、、。
三、简答:1、分别书写树冠层水分平衡表达式、园地水分平衡表达式,并解释式中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2、简述高温的生理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3、对热害和日灼的防御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4、试简述紫外线的主要生态生理作用效应。
5、植物起源的确定可以从哪几个方面稽考?6、简述植物病害的控制途径。
7、简述他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
8、试简述生态系统的特性与特征。
9、试简述食物链网结构设计原则。
关于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
关于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生态幅: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这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生态位又称小生境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
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生境是指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生境又称栖息地。
生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综合形成的,而描述一个生物群落的生境时通常只包括非生物的环境。
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概念上很接近,但是又不通,要注意区分。
生态位是对种群生活环境的总体评价,生态幅是生物体对单一环境因素的耐受范围。
生境一词也不同于生态位,生态位更强调物种在群落内的功能作用。
美国E.P.奥德姆曾将生境比作生物的“住址”,而将生态位比作生物的“职业”。
R.H.惠特克则指出,生境指物种能够生存的环境范围,侧重于生物分布;而生态位则指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侧重于生物功能。
群落生境(其同义词为栖息地)只是生态位这个概念的一部分。
生态位的含义远不止是“生活空间”(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据)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种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带有构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
它是一个物种为求生存而所需的广义“资源”。
例如:蝙蝠需要在某地夜间捕食蚊子。
这里面某地的自然因素(例如空气质量,其他关系到蝙蝠栖息地的因素),蝙蝠夜间运动的可行性,蚊子都是蝙蝠的生态位的一部分。
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
生态位和生态幅
生态位和生态幅
生态位和生态幅是指植物的生长空间及其范围。
生态位是一种生态研究的
中心思想,它影响着植物在环境中的繁衍、种群数量及结构,为生物形成生态系统提供了空间。
生态幅则是生态位在不同范围上的区分,它涵盖植物形成的物种组合、动植物的互动、生物的演化等。
生态位的不同,有不同的地方得到了生活的体现,生活的娱乐也可以因此
而改变。
比如山地区,大凉山一带就有海拔2000多米的极高海拔,与常见的海拔2000米左右的宝塔山区有很大的不同,植被品种也更加丰富、多样。
将山地作为
休闲娱乐的场所,便可赏心悦目地品赏它们艳丽多彩、热情洋溢的景色。
另外,海洋型生态位也可为我们带来各种海洋娱乐活动,如游泳、滑水、海上露营等,一定适合家庭或组团出行的旅游的好去处。
生态幅的各个范围也有不同的生活娱乐形式。
它主要指的是植物的种群分
布的范围,比如有的植物的种类只分布于热带地区,例如芒果,热带地区就可以享受芒果带来的果香;有的植物它的种类分布比较广,比如杨桃,它分布在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可以因应不同的季节活动,比如拜访寺庙、参加农节等,有不同的乐趣。
客观而言,生活娱乐因地形、生态位、生态幅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宫廷
娱乐以外,人们可以更进一步认识大自然,享受自然娱乐的各种趣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
生态幅: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会使其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这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称为生态幅。
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生态位又称小生境或是生态龛位,生态位是一个物种所处的环境以及其本身生活习性的总称。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态位,借以跟其他物种作出区别。
生态位包括该物种觅食的地点,食物的种类和大小,还有其每日的和季节性的生物节律。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生境是指生态学中环境的概念,生境又称栖息地。
生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综合形成的,而描述一个生物群落的生境时通常只包括非生物的环境。
生态幅、生态位和生境概念上很接近,但是又不通,要注意区分。
生态位是对种群生活环境的总体评价,生态幅是生物体对单一环境因素的耐受范围。
生境一词也不同于生态位,生态位更强调物种在群落内的功能作用。
美国E.P.奥德姆曾将生境比作生物的“住址”,而将生态位比作生物的“职业”。
R.H.惠特克则指出,生境指物种能够生存的环境范围,侧重于生物分布;而生态位则指物种在群落中的作用,侧重于生物功能。
群落生境(其同义词为栖息地)只是生态位这个概念的一部分。
生态位的含义远不止是“生活空间”(温度,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它是生物生存的依据)的一个抽象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种在其群落生境中的功能作用,而且它带有构成群落生境的自然因素所留下的烙印。
它是一个物种为求生存而所需的广义“资源”。
例如:蝙蝠需要在某地夜间捕食蚊子。
这里面某地的自然因素(例如空气质量,其他关系到蝙蝠栖息地的因素),蝙蝠夜间运动的可行性,蚊子都是蝙蝠的生态位的一部分。
一个物种只能占有一个生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