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差距在哪

合集下载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分析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分析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比较分析教育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了解不同教育体系的优劣和特点。

美国教育体系美国教育体系以自治为基础,由50个州独立制定教育政策。

教育在美国被认为是地方事务,因此,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育标准和课程设置。

此外,美国注重灵活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个性选择课程。

美国的教育体系还强调多元化和包容性,鼓励学生尊重不同的文化和背景。

相比其他国家,美国的教育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灵活多样。

学生可以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并在高中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专业课程。

同时,美国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中。

日本教育体系日本的教育体系注重纪律和秩序,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律意识为目标。

日本的教育课程设置相比其他国家较为统一,注重核心科目的学习,如语文、数学和科学。

此外,日本的教育体系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技能。

日本的教育体系在学术压力上相对较高,注重应试教育。

学生需要通过入学考试进入好的学校,这使得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同时,日本的教育还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芬兰教育体系芬兰的教育体系被誉为世界一流的教育体系。

芬兰的教育注重平等和个体发展,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的培养。

芬兰的课程设置相对灵活,注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芬兰的教育体系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被视为专业人士,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

此外,芬兰注重小班教学,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中国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体系注重学术成绩和应试教育。

课程设置相对严格,大部分学生需要学习相同的科目。

教学方法偏向传统,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记忆。

中国的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占据重要地位。

家长普遍重视子女的学业和学术成绩,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学习。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有何不同?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有何不同?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有何不同?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教育体系存在巨大差异。

中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教育体系同样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将逐一分析这些不同点。

一、教育制度上的差异中国的教育制度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更为严格,比如学生需要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作业,而且有很多科目需要记忆大量的课文和字词。

而另一个国家则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这个国家的学校,学生会被要求分组讨论的方式来完成作业,即使是平时的日常复习也都是采用类似开放式问题的题目,鼓励学生思考、讨论和创新。

此外,中国在教育考试上比另一个国家更加重视学生的记忆能力。

考试形式大多是选择题、填空题和技能类考核,侧重于对知识点的记忆和应用。

而另一个国家则更加注重综合考评,进行笔试、口试和其他综合测评,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二、教育资源上的差异在中国,教育资源的分配相对不均,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十分明显,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上。

虽然随着政府对农村学校投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学校的条件和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远远不能和城市学校相比。

而在另一个国家,教育资源的分配比较公平,学校之间的差距也相对较小,这样也就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学习机会。

三、教育课程上的差异中国的教育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各学科知识内容较为严格,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由度和探索性。

而在另一个国家,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不仅在书本上学习,更多时间被分配到课外活动和运动上,以全面发展学生成长。

此外,中国在考虑教育改革时,更多的关注于学科知识的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进,而在另一个国家,更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方式,课程设计积极鼓励学生在教育中发挥更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总之,教育体系的差异是各国文化、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造成的,并不具有普适性的好坏之分。

我们要认识到不同文化的教育体系互相沟通、学习,以期更好地满足未来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需要。

世界大学排名视域下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成效与差距

世界大学排名视域下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成效与差距

世界大学排名视域下我国“双一流”高校的建设成效与差距作者:赵江涛胡华来源:《高教探索》2021年第07期摘要:基于ARWU、QS和THE三个世界大学排名,本研究系统分析了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排名表现并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了对比。

我国高校总体表现良好,排名有所提升。

在国际化和社会服务维度上进步较大,但在人才培养维度上进步较小,在科学研究维度上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

具体来看,在国际化维度上,与学生相比,教师的国际化水平高且进步幅度大;在社会服务维度上,整体表现优异;在人才培养维度上,雇主声誉、师生比和教学三项指标均距世界一流大学有较大差距;在科学研究维度上,基本研究模块表现好、进步大,卓越研究模块表现差、进步小。

就学校个体而言,国内顶尖高校如清华、北大等,综合表现良好,但在卓越研究和国际化维度上仍有一定差距。

关键词:“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世界大学排名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要议题。

[1]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确定了“双一流”建设应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三步走的总体目标和五方面的建设任务。

[2]2017年1月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简称《实施办法》),9月份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再次明确“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与方向。

《总体方案》指出“双一流”建设5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第一轮。

如今第一个建设周期已接近尾声,“双一流”建设成效到底如何?根据《实施办法》,在建设周期的期末,建设高校应发布自评报告,专家委员会依据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

[3]高校自评报告是建设成效的内部审视,第三方评价结果常常作為外部审视的重要参考。

作为全球影响力较大、认可度较高的世界大学排名,上海软科公司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英国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QS)和英国《Times High Education》发布的“THE世界大学排名”(THE)具有很强的参照作用。

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

本文将探讨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首先,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过分注重应试教育。

在中国,高考是决定学生未来命运的重要一环,导致教育系统聚焦于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教学目标主要以考试为导向,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实际应用能力。

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也影响了师生关系,使得教师们更加关注分数而非学生的兴趣和发展。

其次,中国教育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城乡教育差距。

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城市学校普遍较好,而农村地区的学校条件差。

农村地区缺乏资金和教育设施,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无法提供与城市学校同等的教育质量。

这种差距影响了贫困地区学生的机会均等,加剧了城乡发展差距。

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教育资源的集中。

大多数教育资源集中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而其他地区却面临缺乏教师、教室和教材等问题。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等,使得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到的教育质量低于其他地区。

此外,教育体制的僵化也是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中国的教育体制长期以来一直是由政府集中管理的,学校和教师缺乏一定的自主权。

这种教育体制限制了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导致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

此外,包括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中国教育体制也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在分析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之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的原因。

首先,应试教育过度强调考试分数的原因之一是社会对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和竞争。

高等教育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是很多家庭的期望和孩子们的梦想。

而由于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学生们为了争取到更好的机会,不得不在竞争激烈的考试中表现出色。

中国的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相比,存在哪些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相比,存在哪些差异?

中国的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相比,存在哪些差异?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而教育体系则是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总体实现过程。

中国的教育体系和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有许多不同之处。

本文将分三个方面来介绍这些差异:一、学科设置在中国,学生在小学至中学时期的学科设置相对趋向内向,注重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目的教育。

而在其他国家中,一些学科如物理、生物、语言学等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充分地关注。

例如,在美国的高中,学生需要同时修读历史、政治、地理等非主科目。

这也导致了中国教育体系中专业化相对较强的现象。

二、体育与艺术教育相较于其他一些国家如欧美等国家,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体育与艺术教育相对不够均衡。

体育于健康有益,可以培养身体素质、锻炼意志品质,但大部分学校体育课被视为较为次要的课程,有时还被取消或缩短。

同样地,艺术教育在其他国家却被视为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

在这些国家,学生可以选择学习艺术类课程如音乐、绘画等以发掘自己潜在的艺术才能。

三、教育理念与方法教育理念是衡量教育体系成败的标准之一。

在中国,教育体系重视教师的权威性以及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在其他国家,教育体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能力。

同时,在其他国家,学生可以参与更多的课外活动与社会服务,拓宽视野,学会团队合作与领导力。

这些教育方式突显了其他国家教育体系中不同的一面。

结语总的来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与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相比,存在着诸多的不同之处。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特点,也正是这些多样性让教育更有意义和价值。

因此,我们要坚信自身的教育体系,同时更加开放和接受世界各国的优秀教育经验,以期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

我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09年01月12日13:21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人民网教育频道1月12日电(记者姜颖)11日,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发展中心主任张力,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成员、发展中心战略研究室主任高书国,北京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杨晓明等嘉宾做客网络媒体接受访谈提问。

围绕“体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国家意志”,回答了一系列问题。

[主持人]说到一流的教育和一流的国家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认清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寻找与国外一流教育的差距,请问我们离国外一流教育差距有多大?都存在哪些问题?我国要成为一流的教育国度,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杨晓明]从一流教育的这个概念上来讲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教育的普及程度如何;二是教育的质量情况。

从普及程度来讲,教育分三个层次,一个是初等教育,一个是中等教育,另一个是高等教育。

刚才高主任和张主任都说了建国以后我们国家、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使我们人力开发水平提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从普及程度来讲我们九年义务教育刚刚才开始普及,而且还没有百分之百普及;中等教育这一阶段刚才高主任也解释了,现在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达到85%,现在大概只有60%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现在只有23%。

而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可能不是九年义务教育了,中等教育已经完全普及了,已经是12年义务教育了,美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基本上在70%以上了。

从质量上来讲,我们的基础教育虽然基本上普及了,但质量不高。

高中阶段虽然普及达到一定水平了,但是质量也不是太高;高等教育这几年随着国家两大政策“985”、“211”工程,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发展,但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从产出角度来讲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比如我们高等教育界普遍看这个学校好不好,一个是看产出,比如说我们现在说诺贝尔奖,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再看产出,我们每年像北大清华这样的教授每年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也较少。

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中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综合素质教育还有待提升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综合素质教育被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然而,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体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灌输。

当前中国教育注重考试成绩,导致许多学校和老师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书本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这种单向度追求分数对孩子们整体发展并没有好处。

其次,评价制度过于偏重科目成绩。

由于大部分高考侧重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成绩,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他非主科甚至艺术类或体育类科目在评估中所占权重。

很多家长也更加倾向于鼓励孩子攻读理工类专业而忽视其他领域潜在的兴趣与天赋。

另外一个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教育资源差异。

优质教育资源更多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而农村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条件。

二、缺乏个性化教育当今社会注重个性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在这方面,当前中国的教育体系还有诸多不足。

首先是因为过渡关注学生知识掌握度而忽视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发展。

这使得许多学生感到没有被理解和尊重,在追求卓越成绩背后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热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潜能和兴趣领域,而将所有人都纳入相同标准下进行测评无疑限制了他们全面发展以及自我实现可能性。

其次是由于一些校外辅导机构盛行以及家长竞争心态强烈,导致班级规模庞大,学校教育资源过度集中。

这样的情况使得老师往往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缺乏一对一的指导也限制了学生个人潜力的发掘和培养。

最后是国内高校招生制度与就业压力造成了追逐热门专业、忽视兴趣与能力匹配等现象。

许多家长和学生为了拿到好工作或社会地位而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加重了一些流行专业和技能人才市场饱和程度。

三、缺乏职业教育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世界产业结构变革以及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当前中国教育还面临一个重要问题是不够注重职业教育培养。

中外教育差异

中外教育差异

• 国外的教育优点还有很多,对比之下,就 不难看出我国的教育和国外的差距,有人 说,美国是孩子们的天堂。因为那里的中 小学十分注意利用孩子们的爱玩、好动、 好奇的天性,做到寓教于乐,以调动其学 习的积极性和动手动脑的能力,挖掘每一 个孩子的潜能。中国的教育是孩子们的地 狱,超负荷的学习和作业让孩子们喘不上 来气。 • 另一方面,我上网查阅了现行中外教育的 一些不同,网上的资料我们来具 体看一下:
• 2、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的对比也很有讲究,比如加拿大 有学院、大学学院、大学几个层次,大学也有医科博士 类大学、综合类大学和普通类大学之分,分类层次和中 国的学制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像大多数的介绍中简单 把“学院”等同于我们的“大专”, 大学等同 于“本 科”,因为他们的方向和目标是不一样的,在加拿大可 能很多“大学”毕业的人因为需要还到“学院”再去学 习。 • 3、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他们的本科有很多是三年的, 而硕士多为一年。有一些专业国内大专毕业也可以直接 到英国读硕士, 这种学制吸引了大 量的中国留学生。 但是,实际上英国的硕士和我们意义上的硕士是不 一 样的, 它是以“完成课程和作业”为标志的课程教育 而不是我们意 义上的以“研究、完成课题”为标志的 学历层次教育。
• 5.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 在世界上 优秀的学校里学生的中心地位一直是不 可动摇的。英国的一些著名高等院校成 功经验之一,就是他们很早就实行了导 师制,像牛津、剑桥,15世纪开始就实 行导师制,使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关心。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用来填充知识的 容器,而是一个待点燃的火种”。教师 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把这火种点燃。牛 津大学也有句妙 语:“导师对学生喷烟, 直到点燃学生心中的火苗。”每个 人的火种 是不一样的,需要依靠同学的 力量、靠家长的力量、靠教师的力量一 起把不同的火种点燃。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有多大?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有多大?

中国和另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差距有多大?一、教育理念差异中国的教育理念强调纪律和刻苦学习,学生需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在学业上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而在一些另外的国家,教育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个人的兴趣与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比如,欧美国家更注重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能力,而日本则重视全员教育,落实责任教育,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和教材不同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强调重视课本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然而,其他国家往往更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多样化。

同时,其他国家的教材也更加注重实践性和生动性,更能够引导学生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比如,英美国家在教学上更加注重沟通交流,而北欧国家则更加注重教材的社会化。

三、师资队伍水平差异教师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教师的师资和水平也是各国教育水平的重要标志。

事实上,中国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在职业化程度上,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而在其他国家,老师的背景和工作经验也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比如,芬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都较高,因此芬兰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成就也较为显著。

四、学生课外活动及心理健康差异国家间基础教育的差异不仅仅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不同,还包括很多非常细微的方面。

其中,课外活动和心理健康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更注重学生的课外活动安排和心理健康教育,更能够全面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比如,美国的“课后关怀计划”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个人发展的机会。

总之,国家间基础教育的差异非常显著,各国教育体系也有各自的优缺点。

然而,这并不代表着一定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教育经验。

教育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根据本国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国家的教育水平,更好地推动国家的整体发展。

与世界一流相比中国教育质量存较大差距

与世界一流相比中国教育质量存较大差距

信 息 技 术 和 网 络 技 术 的 迅 猛 发 展 , 求 现 要
代秘书具 备快速再 学习的能力 , 时更新 自己 及 的 知 识 库 , 不 断 地 培 养 和 提 高 自身 的 信 息 素
养 。 阿 尔 温 ・ 夫 勒对 信 息 价 值 做 了 这 样 的 评 托
价 , 谁 掌 握 了信 息 , 制 了 网 络 , 就 掌 握 了 “ 控 谁
业 图书 情 报 学刊 [ ] 2 0 ( 4 . J . O 9 0 )
具 软件等 。
Th r l i a y Re e r h o e r t r ' I f r a in P o e sn o k e P ei n r s a c f S c ea y s n o m t r c s i g W r m o
Ke wor y ds:s c ea ;i o ai n r c s i e rtr y f m n r to p o e sng; i n( co niga d Fn n eS h o, i b i o ee o oa o a T c nlg , igo 3 5 0 , hn ) A cu t n ia c c olNn o C t C l g fV ct n l e h ooy N nb 1 10 C ia n g y l i
Ab t a t I f r t n a e h s b o g t a o t h g e r q i me t fr mo e s c e ay wo k s r c : n o mai g a r u h b u ih r e u r o e ns o dm e r tr r. Ac o d n o t e r q i me t o o r i f r t n p o e sn i k , c p u i g t e i f r t n a u ey c r i g t h e u r e n s f f u n o mai r c s i g l s o n a t rn h n o ma i c tl , o s r e i g n o a in e ii ey ta s t n i fr t n u c l a d e e o i g n o a in i l , c e n n i r t d csv l , r n mi i g n o ma i q ik y n d v lp n i f r t t f m o t o m o mey t e s c ea y mu t c a g e sr cu e f k o l d e d v l p t e a a i o n o mai n p o e sn h e r tr s h n e t tu t r o n w e g ; e eo h c p ct f i r t r c s i g h y f o t e h e u r me t o h i s o me t t e r q i e ns fte t me .

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水平间的差距

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水平间的差距

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水平间的差距【推荐】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水平间的差距王子学苑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用来评估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初中生在未来是否具备国际经济社会竞争能力的一个项目,因为去年公布的上海中学生在2009年这项评估中名列全球第一而备受国人关注。

今天,PISA创始人及总负责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在北大附中以“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特色,中国和世界的比较”为题,与媒体进行了交流。

施莱克尔在国际上被誉为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美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杂志《大西洋月刊》称他为“全世界的校长”,美国的教育部部长评价他“在我认识的所有人中没有比他更了解全球教育正在面临的问题”,而英国的教育部部长称他是“英国教育最重要的人”。

那么,以他独特的国际眼光来看,中国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差距究竟在哪呢?世界一流教育体系关注什么施莱克尔认为,想知道本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差异与差距,必须先了解当前世界一流教育体系在关注什么。

“几十年前,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基本类似,重视教授知识,学生只要有背书的能力就行。

但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发现背书的能力越来越不适用,于是开始在教育体系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施莱克尔说。

据他介绍,思维能力包括理解所学的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多个方面。

“芬兰在以往的PISA测试中表现突出,其教育体系在国际上很受认可,不仅因为他们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还因为他们懂得自己如何去学习,有自学能力,非常明白自己为何学习,他们对全球化的变化也非常了解,明白在新世界获得成功需要什么东西。

”施莱克尔认为,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第二个方面是教育资源分布合理。

“我在上海考察的时候,注意到他们将好的校长和老师派到落后学校,这是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布的一个有效方式。

”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第三个方面是优秀人才能够进入教育体系。

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的差距及实证分析

中国与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竞争力的差距及实证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1 4年第 2 0卷第 1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O N G Q I N G U N I V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V o 1 . 2 0 N o . 1 2 0 1 4
《 世界 一流 大学 与科研 机构 竞争 力评价 报告 ( 2 01 2) 》(以 下 简 称 《 报 告 》) 的 评价 指标 体 系 反 映 了科 研 生 产 力 、 科研影 响力、 科研 创新 力 、 科 研发展 力 、 网 络 影 响 力 等5 个 方 面的 内容 , 有论 文 发表数 、 论文 被 引次数 、 高被 引论 文数 、 进入
摘要 : 全球 对 大学世界 排名 的 关注促使 中 国加 快 了建 设世 界 一流 大学 的步伐 , 而在这 一 过 程 中, 人 们 发现 这
条道路 不像 当初 设 想的 那么平 坦与 顺畅 , 或许我 们应 该驻 足 反 思一 下 问题 所在 。世界 大 学排 名 已变得 更具
影 响力 , 正在影 响 着各 国高等教 育 的发展 战略 决 策 。各版 的世 界 大 学排 名 , 都 毫不 例 外地 把 大 学科研 作 为 排名 的核 心指标 , 因此这 些大 学排 名 对科 研 的 测评 正在 引发 国际社 会 的 强 烈反 应 。 同时 , 需要 冷 静 看待 世 界 大学排 名 , 体会 其 真正价 值 才能更 好地 建设 一流科研 大学 。 关键 词 : 世 界 大学排 名 ; 一 流 大学 ; 网络影 响力 ; 科 研 竞争 力
科 研 竞 争 力 是 科 研 评 价 研 究 中 多 个 机 构 在 评 价 指 标 上 进 行 比 较 或 体 现 出 的科 学 研 究 的综 合 能 力 。 它 是 一 种 相 对 能 力 , 必 须 经 过 竞 争才 能体 现 出来 , 竞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

中国教育与国外教育的差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当代世界猛烈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需要靠教育,教育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随着中国加入WTO,各种竞争更是日趋猛烈。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能否适应当今世界的猛烈的竞争环境呢?“填鸭”式的教育与“放羊”式的教育何者更能适应当今世界的要求呢?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怎么说何在呢?中国的学生在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几乎包揽所有奖牌,正当我们为这些所谓的“神童”欢呼雀跃时,西方却又多了几位诺贝尔奖得主。

什么缘故这些“神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专门少有人再做出更辉煌的成就,什么缘故许多获得诺贝尔奖的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中国人呢?或许有人会埋怨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条件,经费等等不如西方国家,事实上不然。

专门多名牌高校他们拥有世界一流的办学条件,但是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中也并非人人差不多上有大成就者,缘故何在?中西教育的差别何在,何者更能适应世界的需要呢?一个人所受到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还有来自家庭和社会。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一下中西教育的差异,期望能给大伙儿一点启发。

一、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中国,小孩(专门是独生子女)被当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父母只明白得如何去满足小孩的需要,而未想过如何让小孩学会独立。

在中国,小孩在未成家之前,父母一直把他们看成是不明白事的小孩,假如小孩有了自己的方法,想出去闯一闯时,父母往往会加以阻止“长大了,翅膀硬了,不再需要我们了是不是……”,他们适应于为自己的小孩安排好以后,让小孩照着所安排好的打算行事。

“你应该考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去哪里留学或是工作……”这些小孩都要听父母的。

而在西方专门多国家,小孩在年满18周岁甚至更小就离开家,学会独立生活,他们不喜爱伸手向父母要钱,而是靠自己去挣。

对比这两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中国的小孩能够说是比西方的小孩幸福的多,他们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缺少锤炼自己的机会,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的小孩的独立生活与克服困难的能力远远不如西方的小孩。

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的差距

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的差距

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走上世界一流强国还缺些什么?英美霸权有何启示?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差距所在:首先,世界一流强国的定义应该是建立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的,扩充来说,即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民生乃至资源环境方面的综合水平都在全球名列前茅;其次,为世界一流强国找一个范例,大概只有美国是真正的当之无愧了;最后,从狭义的角度看,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的距离即可约等于中美之间的差距。

经济:中国GDP连年高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迭创新高,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然则中国在高速发展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诸如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阶层分裂,基尼系数不断攀升,公平正义缺失等等,广大民众的幸福感不升反降。

反观美国,社会矛盾固然存在,但就人均收入来看,美国的中产阶级比例则要远远高出中国,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过高。

政治:中美之间政治制度的比较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民民主专政和三权分立的优劣之争也自古有之,但我认为问题的节点倒不在于此,人们的政治理念或是意识才是关键。

中国的人大代表制虽然看似将民主的触角及于每个公民,但流于形式的人大代表选举已让普罗大众逐渐麻木,而一些看似西方化的代表提案在媒体舆论的包装下也成为了政治明星的产物。

西方式的大选固然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可至少给予每个人一次说话的机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政治新闻。

文化:技术上的差距可以逐步减小,但文化底蕴的影响却天差地别,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使中国在世界一流强国之路上步履缓慢,并不是中国人不思进取,而是自内心深处缺少海洋文化或是移民文化中的明显的竞争意识。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古老的中国人深居一室即可满足,外界纷争都与自己无关。

而源于移民的美国先人则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陆生存下来则培养出了文化上的外向化倾向,这促使了他们较中国人更注重维护自我在大众中应得的利益。

军事:中国的军事力量逐步增强,军备投入也愈加得到重视,但要想与世界一流军事国家相抗衡,仍有一段路要走。

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差距在哪里

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差距在哪里

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差距在哪里朱庆葆王永义我国一流大学与世界的差距高校招生大幅度扩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用1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30年、5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尤其是“985工程”实施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一流大学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科研水平也不断提升。

根据有关学者对中德日三组一流大学的相关统计研究,1998年以来,我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的科研产出规模发展迅速,SCIE论文总量2002年已经超过德国慕尼黑大学、哥廷根大学等7所高校,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7所高校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

按我国7所大学过去10年SCIE论文年平均增长率测算,我国7所高校的SCIE论文数将在2010年以后开始超越日本的7所高校。

若再以SCI数据库统计,按科技论文数排序,自2004年以来,我国一流大学科研能力排名就一直不断上升。

从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看,根据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等机构合办的“世界大学排名2009”,我国大陆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所一流大学进入了榜单前200位,其中清华大学排名并列第49位,北京大学排名并列第52位。

从这些方面来看,我国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可谓近在咫尺。

毋庸讳言,我国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又很远。

从外在现象看,以发表论文质量来论,我国一流大学发表在Science与Nature等学术界公认的顶级期刊上的论文数量很少且不稳定,并且总体而言,以论文被引用频率即“影响力”作为质量标准,我国一流大学的科研质量远远落后于其数量。

比如,自1997~2007年这10年来,北京大学在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等领域发表的SCI论文总数分别为4247、4847、730和1217篇,远高于哈佛大学的3876、2563、525和974篇,但在总被引频次和平均被引频次等代表原创性研究的指标数据上远远低于哈佛大学,仅以物理、化学两科为例,北京大学的物理论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22099和5.20,而哈佛大学为81912和21.13,北京大学的化学论文总被引频次和平均被引频次分别为29345和6.05,而哈佛大学为77293和30.16。

读世界教育差距读后感

读世界教育差距读后感

读完《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差距在哪?》的感想总的感觉,我国的教育与世界一流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我国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初高等教育等关注的还是知识的传授,而别人是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包括理解、创新、自学等的能力。

其次,我国的教育资源与分布极不合理。

不管是人力还是外在设备都极不公平。

一些像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学校的老师是最好的,设备也是最齐全的。

几乎每个学生都配备了电脑等高科端产品。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的一些偏远落后山区,有些小孩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这些地方连教室都没有更别说老师了。

就算是有教室也没得老师愿意去。

而作为一个标榜“重视教育公平的国家”这就算公平吗?我认为国家对落后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它应该制定更多的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的教育公平。

当然社会也要做出点贡献来促使这一目标的及早实现。

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要具有奉献精神以积极投入到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中去。

再者,我们中国学生是迫于外在压力尤其是高考才学习的。

而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须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而如果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此,我尤其想谈论的是高考。

高考这种“一考定终身”的模式真是害人匪钱啊!可喜的是教育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有些试点地区也在实行某些科目一年可考几次的模式。

当然我国的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我国应借鉴国外的一些好的经验以促使我国教育
制度的完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追赶别人并使我们的国家更加的富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差距在哪?2011-09-27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是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用来评估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初中生在未来是否具备国际经济社会竞争能力的一个项目,因为去年公布的上海中学生在2009年这项评估中名列全球第一而备受国人关注。

今天,PISA创始人及总负责人安德烈亚斯·施莱克尔在北大附中以“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特色,中国和世界的比较”为题,与媒体进行了交流。

施莱克尔在国际上被誉为教育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美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杂志《大西洋月刊》称他为“全世界的校长”,美国的教育部部长评价他“在我认识的所有人中没有比他更了解全球教育正在面临的问题”,而英国的教育部部长称他是“英国教育最重要的人”。

那么,以他独特的国际眼光来看,中国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差距究竟在哪呢?世界一流教育体系关注什么施莱克尔认为,想知道本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差异与差距,必须先了解当前世界一流教育体系在关注什么。

“几十年前,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基本类似,重视教授知识,学生只要有背书的能力就行。

但是,近年来,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发现背书的能力越来越不适用,于是开始在教育体系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施莱克尔说。

据他介绍,思维能力包括理解所学的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多个方面。

“芬兰在以往的PISA测试中表现突出,其教育体系在国际上很受认可,不仅因为他们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还因为他们懂得自己如何去学习,有自学能力,非常明白自己为何学习,他们对全球化的变化也非常了解,明白在新世界获得成功需要什么东西。

”施莱克尔认为,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第二个方面是教育资源分布合理。

“我在上海考察的时候,注意到他们将好的校长和老师派到落后学校,这是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分布的一个有效方式。

”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第三个方面是优秀人才能够进入教育体系。

“中国以前在这方面没有问题,老师地位高,受人尊重,当时很多优秀年轻人愿意当老师。

但是,现在随着中国的发展,年轻人机会很多,这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据他介绍,芬兰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教师的工作环境好,人文环境好,很多老师觉得做教师很有意义,“如果教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教育就会越来越好。

”中国教育体系的优点在施莱克尔看来,中国教育体系也有其优点。

首先中国文化非常重视教育,家庭、学校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也非常努力。

其次,中国非常重视教育公平。

“当然,贫富差距问题也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公平,但是,据我对全球教育的了解,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比较公平的。

在其他国家,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机会很少,但在中国,还是有的。

像美国,经济很发达,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贫富差距,教育体系中有很好的学校,也有不好的学校,但美国政府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没有在这方面做什么。

而中国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开始行动促进教育公平,这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施莱克尔说。

施莱克尔认为,钱是教育发展的一个因素,但是钱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平均分配钱也不可能带来教育资源的均衡,“唯一能解决教育不公平的,就是把好的老师派给落后学校,而中国正在这样做。

”中国与世界一流教育体系的差距施莱克尔认为,中国学生努力学习,但他们更多是迫于外在压力而学习,高考是这些外在压力的一种。

“如果没有这些外在压力,他们会努力学习吗?”他表示质疑。

事实上,纵然获得全球第一,上海中学生在测试中也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PISA有一部分是调查问卷,反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

上海中学生表达出他们的学习是高压下的结果,缺乏学习动力,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也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学生。

”施莱克尔认为,对于一名15岁的中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非常重要。

“几十年前的学生在学校掌握了阅读和数学,就够他一生用了,但现在不是,现在知识更新很快,科技和经济高速发展,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必须继续学习,如果缺乏动力,不学习了,想要取得成功很难。

当然,我也注意到中国教育界的人士也认识到这个问题,正在考虑如何解决。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中国教育体系与世界一流水平间的第一个差距。

第二个差距表现在中国教育体系注重知识传授,而世界一流教育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现在获取知识已非常容易,通过电脑和手机在网上都能获取,那么,拥有知识后如何分析、组织、判断知识,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新的问题?这些能力是需要在15岁这样一个年龄建立起来的。

另外,在全球化经济中更重要的能力是合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创新知识。

因此, PISA测评不是看学生在学校学到了什么东西,而是看学生如何应用学校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和社会事务中的问题。

发达国家的教学更多元化,学生学习的空间大,选择空间也大,教师会关注每个学生的不同,因材施教。

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三类:知识、能力、创新。

中国更注重知识,而发达国家注重能力和创新。

”据介绍,上海中学生在测评中数学成绩优秀,但阅读和科学成绩靠后,阅读偏重于文学性阅读,对于表格、图表等非文字类的阅读能力差,和西方发达国家学生间也有差距。

(光明日报北京9月26日电光明日报记者王庆环)保安怎么不能上北大?2011-09-27 09:10:07王桂明,北京大学保安大队大队长,拥有中央党校函授法律大专文凭和公共管理本科文凭,在近日评选出的“全国十佳保安员”中排在首位。

□张国强,北京大学保安大队副大队长,拥有北京大学自考法律大专文凭、清华大学自考法学本科文凭、中央党校经管本科文凭,以及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

□安士通,来自河南农村。

初中毕业后来京,17岁到北大当保安时,抱定了读书学习的目标,自费在北大成教学院上辅导班,现已通过成人高考正在攻读北大法律本科。

□王改革,来自山东农村,清华大学保安员,现通过成人高考攻读清华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本科。

□苏清明,北京大学保安大队机关分队队长,来京18年,已取得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成人教育本科文凭。

□赵飞,来自山西太原农村,师范中专毕业,当过小学教师,在媒体上看到北大保安读书上大学的气氛浓厚,于是慕名而来,因从小就对法律感兴趣,现正在自考北大法律本科,期望明年拿到文凭。

□苏晓阳,来自山东农村,也是在网上知道北大出保安大学生的事,于是应聘北京大学保安员,现正在自考北大人力资源管理本科。

□孟超,来自河南农村,来北京大学当保安员之前,已在河南某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

由于对历史兴趣浓厚,并认定北大历史系,于是到北大应聘保安一职,只为在认真工作之余安心学习准备考研。

近日,北京大学17年来300余名保安员考上大学本科或专科的消息受到社会关注。

其实,保安大学生并不只是北大一家独有,在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这样的保安员还有许多许多。

是什么促使保安员走上求学之路?记者进行了采访。

17年出300多保安大学生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包括北大保安大学生在内的这些保安大学生,均来自同一个单位,即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文安分公司。

文安分公司1991年10月成立,目的就是为在京高校服务,目前北京有33所高校的3000余名保安员来自此公司。

“既然是为高校服务,对保安员的素质要求就要比一般保安员高,但保安这个行业基本上招来的都是农村青年,有的高中毕业,有的只有初中毕业。

当时的杜玉耀总经理就鼓励大家学习、充实、提高,并出台了一些鼓励政策,比如说大专毕业,每月涨50元工资,还通过北京市教委找到北京电大,开设保安大专班,只要取得毕业证,公司就报销一半学费。

”该公司总经理王庚介绍说。

不仅如此,保安员读书学习,只要拿来课程表,公司就给调班,考上高校成人教育的,考到哪所学校,就给调到哪所学校上岗,以方便他们的学习。

在单位的支持下,许多保安员都走上了求学之路。

“我记得2007年,我们公司10个大队在队保安员中有800余人在职攻读大专或本科。

到文安分公司当保安、读大学的名声也不胫而走,许多农村青年慕名而来。

后来,我们竞聘上岗,大队长最低是本科,还有的在读研,中队长、分队长都是大专。

”杜玉耀回忆。

难得的是,学成之后,公司并不阻碍个人发展,“来当保安,我们欢迎,学成之后另谋职业,我们欢送。

”保安队伍的特点之一是流动性强,这么多年,文安分公司进进出出许多人,究竟有多少人拿下文凭,还有待统计。

但就北大来说,据从1994年就在北大当保安队长的王桂明回忆,17年来北大约有300多名保安员获得大专以上文凭,目前而言,北大490名保安中,已取得大专、本科学历有30余人,正在攻读有30余人。

高校环境促一心向学促使这些保安员一心向学的,还有高校环境氛围的熏陶。

“保安员来到这里,看到大学生们还没毕业就被各大部委、各大企业订光了,知道有知识就是不一样,也会产生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王桂明说。

除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原始动力,保安员身处高校所受的熏陶,可不是一点两点。

赵飞常到北大法学院蹭课,当然也蹭听许多法律讲座,其中不乏名人大师。

苏晓阳则把蹭课目标锁定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虽然光华本科招生通常招的都是各省前几名,但是,它的课堂也同样容得下保安员。

老师爱学生,尤爱喜欢学习的学生。

北大老师看到传达室的保安员天天捧着本专业的书读,怎能不去过问?“有的老师给他们找书,有的老师教他们英语,有的自家电脑更新换代,旧的就送给他们学习用。

”王桂明说。

不仅如此,大学生们也参与到保安员的求学中。

“北大团委志愿服务队的学生,每周定时来给我们辅导功课,讲计算机和法律。

为了听课,我们提前把岗上的班调好,保证想听课的人到时都能听到课。

”学习气氛一旦形成,保安队成员间也在彼此影响。

就拿王桂明来说,1994年他鼓励保安员考大学,但对自己求学一点概念都没有,“直到1996年,几位队员为了学习,业余时间甚至在院子的路灯下学习,对我触动很大。

”当时,他已任保安队长,工作压力很大,但他仍然启动了学习计划,克服很多困难,2001年,他终于取得大专文凭,2004年又取得本科文凭。

抽空自学,越学习越快乐总结这些保安大学生的个人情况会发现,他们几乎全部来自农村家庭,家庭多子女,经济状况也不太好,来到北京后,保安工作的薪水也不是很多,他们的学习起点都不高,如此情况下的求学,也更彰显出他们个人的奋斗与努力。

安士通的岗位在北大西门,每半小时换一次岗,换下岗的半小时里,他都抓紧时间看书学习,加上下班休息时间,他每天可以学习七八个小时。

“遇上不会的问题,我就找老师请教,很方便。

”年轻的他,体会着学习的快乐,别人看来很苦的事,在他这里一点也不苦。

孟超的本科同学就业的就业,结婚的结婚,他却在北大西侧门站岗看着车来车往,抽出空来就按抄来的课程表去旁听历史系老师的课。

“我从小就有上北大的梦想,现在有机会,我一定要争取一下。

我觉得年轻的时候有精力,就尽量去做,完成不了,没遗憾,等老了却做不了,才是最大的遗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