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的观察描述(1)

合集下载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岩石的观察与描述及实例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一、砾岩、角砾岩、砂岩常见岩石类型:砾岩、角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铁质砂岩、海绿石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1)鉴别确定岩石中的碎屑成分并估计其含量。

(2)实际测量(薄片中)和估测(手标本上)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

(也可利用粒度管或粒度盘以及较标准的标本进行对比)。

并确定岩石的分选程度。

(3)鉴别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4)鉴别填隙物的成分硅质胶结物:白色、致密状、硬度大于小刀、加HCl不起泡。

铁质胶结物:岩石往往呈紫红色。

碳酸盐质胶结物:浅灰一浅绿色、加HCl起泡。

海绿石胶结物:暗绿色,风化后使岩石带绿色斑痕。

泥质杂基:灰色、褐色、硬度小、岩石易破碎松散、加HCI不起泡。

(5)区分岩石的支撑性质并尽可能地区分出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类型。

2.描述实例(1)砾岩(河北宣化)灰色、砾状结构、胶结紧密、标本呈块状构造。

其中砾石占70%,填隙物占30%。

砾石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2-20mm,以2-10mm为主。

砾石呈圆状及次圆状,少数次棱角状,断面多呈椭圆及长条形。

砾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还有少量喷出岩和硅质岩。

填隙物浅灰绿色,多为与砾石成分相同的砂及粉砂、砂及粉砂间有钙质、泥质等填隙物。

属基底式胶结类型。

(2)紫褐色中粒铁质砂岩暗紫褐色、颜色分布不均匀。

中粒砂状结构,标本呈块状构造。

碎屑含量占整个岩石85%左右,胶结物约占15%。

砂粒几乎都是石英,粒径0.15-1mm左右,分选性好,大小比较一致。

胶结物主要为氧化铁,分布不均匀,局部聚集成团块。

岩石为颗粒支撑,呈孔隙式胶结。

二、粉砂岩、泥质岩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1、鉴定方法与步骤(1)粉砂岩的观察方法与砂岩基本相同。

(2)泥质岩因矿物颗位非常细小、,肉眼无法鉴定,因而要注意其颜色及各种物理性质的观察。

沉积岩描述实例

沉积岩描述实例

沉积岩描述实例
x
沉积岩描述实例
一、沉积岩的定义
沉积岩是指由现有物质曾经以沉积和结晶的形式构成的岩石,其中包括碎屑岩、砂岩、灰岩、火成岩、贝壳等。

沉积岩是地壳上最为普遍的类型,大多数是碳酸盐岩。

二、沉积岩描述实例
1. 碎屑岩:
碎屑岩是由物质被流体运输,经过搅拌运动和堆积而形成的岩石。

它的组成以石英、长石和粘土为主,常见的碎屑岩有砂岩、砾岩、灰岩和淤泥岩。

2. 火成岩:
火成岩是由火山口爆发时熔岩飞溅或喷出经过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它的组成以玄武岩、花岗岩、安山岩和斜长石岩为主,常被用于建筑材料及雕刻石材。

3. 贝壳岩:
贝壳岩是由物质运输到深海中,通过连续堆积而形成的岩石。

它的组成以珊瑚、贝壳、缂粒等为主,常被用于装饰材料或者做古生物学的研究。

- 1 -。

石英砂岩野外编录描述

石英砂岩野外编录描述

石英砂岩野外编录描述
石英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石英颗粒组成。

在野外观察时,可以描述以下内容:
1. 结构类型:石英砂岩通常具有中粒砂状结构,颗粒大小均匀,分选性好,磨圆度高。

2. 碎屑颗粒大小和变化范围:石英砂岩中的碎屑颗粒大小范围较广,通常直径在 0.05-2 毫米之间。

颗粒形状为卵形或不规则形,表面光滑。

3. 分选性和磨圆度:石英砂岩的分选性通常很好,大部分颗粒大小均匀。

磨圆度也很好,大多数颗粒都具有圆滑的表面。

4. 胶结类型:石英砂岩通常采用孔隙式胶结,胶结物通常是硅质和钙质的。

5. 宏观沉积构造类型:石英砂岩通常具有典型的层理构造,层理方向通常与沉积韵律相关。

此外,还可能观察到波痕、底模、生物扰动构造等宏观构造类型。

6. 百分含量和肉眼鉴定特征:可以根据目估含量和肉眼鉴定特征来描述石英砂岩的特征。

例如,在良好的环境下,可以看到清晰的平行层理和孔隙式胶结物。

7. 上下岩层间的接触关系:可以描述石英砂岩与上下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包括接触方式、接触面特征等。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编写出一份详细的石英砂岩野外观察描述。

沉积岩实验报告

沉积岩实验报告

沉积岩实验报告沉积岩实验报告引言:沉积岩是地球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它们形成于地壳表面的沉积过程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沉积过程,观察和分析沉积岩的特性和形成机制。

实验一:沉积物的颗粒分选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粒径的砂子和泥浆,模拟了沉积物在水流中的运动过程。

首先,将不同粒径的沉积物加入水槽中,然后通过调整水流速度,观察沉积物的分选现象。

实验结果显示,较大粒径的沉积物在水流中具有较高的沉积速度,往往首先沉积下来。

而较小粒径的沉积物则具有较低的沉积速度,往往会被水流带走,形成悬浮态。

这种分选现象是沉积过程中的重要特征之一。

实验二:沉积岩的成分分析在实验二中,我们采集了不同地点的沉积样本,并进行了成分分析。

通过对样本中的矿物和有机物进行鉴定和测量,我们可以了解沉积岩的成分组成及其来源。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地点的沉积样本具有不同的成分组成。

一些样本中富含石英和长石等矿物,表明它们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岩石风化和侵蚀。

而另一些样本中富含有机物和碳酸盐矿物,表明它们可能来自于植物和动物的遗骸。

实验三:沉积岩的岩性描述在实验三中,我们对不同类型的沉积岩进行了岩性描述。

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质地、结构和成分等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它们的沉积环境和形成过程。

实验结果显示,沉积岩的岩性特征与其形成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粗砂岩通常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和砂粒之间的孔隙,表明它们可能在河流或海滩等高能环境下形成。

而泥岩则具有细腻的质地和均匀的颜色,表明它们可能在湖泊或海洋等低能环境下形成。

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沉积岩的特性和形成机制。

沉积岩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沉积物的来源、水流的能量、气候条件等。

不同的沉积环境和过程会导致不同类型和特征的沉积岩的形成。

此外,沉积岩在地质学和石油勘探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研究沉积岩的特性和分布,我们可以了解地球历史的演变过程,预测地下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以及评估石油和天然气的潜力。

沉积岩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观察与描述实例
标本(236)
新鲜面灰绿色,细粒砂状结构,分选好,磨圆、胶接类型不祥。

可见波状层理,细层由灰绿色纹理显示。

碎屑颗粒:以石英为主,总量应在(长石、石英、岩屑的)95%以上,少量海绿石自生颗粒。

石英:粒状,0.2mm左右;灰—暗灰色,油脂光泽,多具自生边,磨圆不易观察,且构成细层底部不连续的纹理。

海绿石:浑圆状,0.1mm左右;灰—鲜绿色,蜡状光泽,多被海绿石微晶掩盖。

填隙物:以海绿石胶结物为主,总量约占(填隙物的)70%;微—隐晶状,灰绿色,土状或蜡状光泽,纹理状分布,构成细层顶部纹理,胶结较松散。

其次为石英质胶结物,呈石英碎屑的再生边,灰—灰白色,油脂光泽,为无痕状加
大,胶结致密。

定名:海绿石石英砂岩
标本(262)
新鲜面灰色,蜡状光泽,贝壳状或瓷状断口,表面光滑,用小刀刻划有不均匀砂感;固结好,浸水后不泥化,胶结紧密程度高(好);以此应为变泥状结构,块状构造,未见明显的层理或板理。

定名:灰色泥板岩。

沉积岩区的构造特点简介

沉积岩区的构造特点简介

沉积岩区的构造特点简介当我们在沉积岩发育地区作地质旅行时,并把地层的层序关系、地层的地质年代、地层的岩石性质及其名称等大体上搞清楚以后,紧接着就应该研究穿越剖面时所遇到的地质构造的特点了。

所谓地质构造,实际上就是观察褶皱、节理、断层这三项主要的项目。

不言而喻,这些构造现象在层状岩石中是表现得最为清楚的了。

(1)褶皱:岩层受力的挤压而发生弯曲的现象称为褶皱,几乎在任何沉积岩区都能见到的一种极普通的构造地质现象,只是其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大者长达几十千米,甚至几百千米,小者在标本上就能观察到,甚至在显微镜下可见。

不过,在野外视野所及者,几百米、几千米的规模居多。

真正特大的褶皱,在距离较短的剖面上是看不出来的,必须通过长距离的剖面穿越,或通过填绘地质图以后才能分析出来,而本书所谈的褶皱,主要是指视野范围之内能观察到的褶皱。

研究褶皱的基本要点,不外乎褶皱的形态、产状、类型、形成的方式以及分布的特点。

①褶皱的基本形态,只有两种:背斜和向斜。

背斜的标志是岩层向上弯曲、核心部位是老岩层,两侧为新岩层。

向斜的标志是岩层向下弯曲,核心部位为新地层,两侧翼部为老地层。

如果岩层被侵蚀风化,在地表暴露出来(以平面图形式表示的话)时,从中心到两侧,岩层的排列,由老到新,对称出现,是为背斜。

相反,从中心向两侧的岩层,自新到老,对称出现,则为向斜。

认识背斜和向斜构造以后,就可以按照褶皱要素——核部、翼部、转折端、轴向、倾伏等进行具体的描述了。

例如某背斜构造,核部由志留系地层构成,两侧由泥盆系至石炭系地层构成,轴向东北,向西南倾伏。

然后,再将观察的褶皱进行分类,最常用的褶皱分类是根据褶皱轴面的产状分为:直立褶皱、歪斜褶皱、倒转褶皱、平卧褶皱、翻卷褶皱。

一般说来,这些褶皱的形态都反映了岩层受力程度的不同。

或者说,从直立褶皱到翻卷褶皱,受力越来越强,因两侧受力的程度不同,轴面向受力较弱的一侧倾斜。

另一种褶皱形态分类,根据岩层弯曲的形态而定,也是野外观察剖面时常用的,有圆弧褶皱、尖棱褶皱、箱状褶皱、扇形褶皱及挠曲。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鉴定内容和方法: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

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一)沉积岩的颜色: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

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

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

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二)沉积岩的构造: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

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理。

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

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2mm砂状结构:0.05—2mm之间粉砂状结构:0.O05—0.05mm之问.泥质结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沉积岩实习

沉积岩实习

泥质岩主要类型有:
泥岩和页岩:页岩是具有页理的泥质岩,无页理的称 为泥岩。此类岩石成分复杂,主要有水云母、高岭石、 蒙脱石。常含有一些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根据颜色、 碎屑物及混入的化学物质成分可进一步详细命名,如 钙质泥岩和页岩、硅质泥岩和页岩、碳质泥岩和页岩、 粉砂质泥岩和页岩、黑色页岩等等。 单成分粘土岩:当粘土矿物中某种粘土矿物含量 >50%时,可直接用这种粘土矿物的名称命名,主要 类型有:高岭石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伊利石粘土 岩等等。
石灰岩
矿物成分:石灰岩的矿物成分较简单,在较纯的石灰岩中几乎完全 由方解石组成。不纯的石灰岩中常含有粘土矿物、石英粉砂、海绿 石、硅质、铁质等,当石灰岩经历白云岩化交代作用时可出现数量 不等的白云石。方解石和白云石在手标本和显微镜下特征相似,不 易区分,通常要借助于5%的稀盐酸和茜素红S试剂。在标本上加稀 盐后,方解石剧烈起泡而白云石轻微冒泡;在薄片上加茜素红S试 剂后,方解石被染成红色,而白云石无变化。 结构:石灰岩的结构以泥晶结构和各种颗粒结构为主,其次为晶粒 结构、生物骨架结构及交代结构。
高岭石粘土岩中的高岭石:片状、蠕 虫状,一组完全解理,干涉色一级灰 白。产地:北京怀柔,正交偏光。
蒙脱石页岩:泥质结构,页理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蒙脱石(一级黄干涉 色),含少量石英粉砂。产地:北京 怀柔,正交偏光。
黄色页岩;泥质结构,页理构 造
紫红色泥岩.泥质结构,块状构 造。
碳酸盐岩类
实验内容与要求: 观察各类碳酸盐岩标本,掌握基本的鉴定特征。 观察碳酸盐岩主要结构特征(包括晶粒结构、粒屑结构、 生物骨架结构和交代结构)、胶结类型,注意泥晶基质与 亮晶胶结物的区别。 学会对碳酸盐岩标本及薄片的描述方法。 掌握碳酸盐岩岩石分类命名原则和最基本的岩石类型。 碳酸盐岩主要由自生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 自生的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含量>50%时称为石灰岩;若一 半以上为白云石时为白云岩。它们经常还和陆源碎屑及粘 土矿物组成过渡类型岩石。

岩石的野外观察描述

岩石的野外观察描述

3、砂岩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原生色和风化色) (2)单层厚度(巨厚层状>2m;厚层状2~0.5m ;
中层状0.1~0.5m ;薄层状0.01~0.1m) (3)碎屑颗粒:成分、含量、粒度、分选、磨
圆及成熟度等 (4)杂基与胶结:成分和含量、胶结类型 (5)沉积构造:波痕、干裂、雨痕、虫迹;
压模、沟槽模;层理、结核、潜穴 (6)化石:化石的类型、保存状态
2、第四纪沉积物的观察要点
(1)颜色:干色、湿色 (2)颗粒:成分、粒度、形态、含量、成熟度、
排列方式 (3)粒度:粒级组成 (4)结构构造 (5)固结程度 (6)层序特征 (7)地貌:洪积冲积扇、阶地、夷平面、河床谷
地 (8)生物及古气候 (9)古人类遗迹 (10)地质界线及接触关系
(2)玄武质岩浆:只能从地幔部分熔融而来,这 对于研究岩浆岩成因非常重要。
(3)中酸性岩浆:可以由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而 来,也可以由地壳岩石部分熔融而来。
2、岩浆岩的简单分类
超基性 岩
侵入岩 橄榄岩
喷出岩 苦橄岩
基性岩
辉长岩
玄武岩
中性岩
闪长岩
安山岩
酸性岩
花岗岩、花岗闪长 岩
流纹岩、英安岩
注(1)岩浆岩有钙碱性、偏碱性、过碱性之分;
5、碳酸盐岩的观察与描述
(1)颜色 (2)岩层厚度(极厚层状、厚层状、中层状、
薄层状) (3)成分类型: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
碎屑灰岩及之间的过渡类型 (4)结构类型:如鲕状灰岩、内碎屑灰岩等 (5)沉积构造:前沉积构造:如沟槽;
同沉积构造:如纹层、藻席; 沉积后构造:如滑塌、缝合线等 (6)生物化石:化石的类型(种类多)、保存状态
(6)与围岩接触关系及依据(侵入、断 裂、沉积,切层、顺层;接触边界特点、 有无矿化蚀变)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沉积岩是分布于地表的主要岩类。

它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

野外识别沉积岩,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就是成层构造,即层理。

据此,很容易与岩浆岩、变质岩相区别。

根据沉积岩成因、结构和矿物成分,可进一步区分出次一级的类别。

凡具碎屑结构,即碎屑粒径大于2—0.005毫米,被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是碎屑岩;凡具泥质结构,即粒径小于0.005毫米,质地均匀、较软,有细腻感,常具页理的岩石是粘土岩;凡具化学和生物化学结构,多为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是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由于各类沉积岩的岩性差别,因此在鉴定方法上也不相同:1、碎屑岩的肉眼鉴定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

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

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他岩石相混淆了。

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是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 —0.005毫米是粉砂岩。

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辩,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

按砂岩的粒径又可定出粗砂岩(2—0.5毫米)中砂岩(0.5—0.25毫米)和细砂岩(0.25—0.05毫米)。

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者是角砾岩,系圆状或次圆状者为砾岩。

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碎屑颗粒成分和胶结物成分)。

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定名;砂岩,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

在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有铁质(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硅质(二氧化硅)、泥质(粘土质)、钙质(碳酸钙)等。

铁质胶结物多呈红色、褐红色或黄色。

硅质最硬,小刀刻不动。

钙质滴稀HCI起泡。

弄清楚了结构和成分,就可为碎屑岩定名。

例如,碎屑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含量超过50%,长石和岩屑含量均小于25%的砂岩,叫做石英砂岩。

也可按其胶结物命名,如可称某岩石为铁质石英砂岩。

碎屑岩中可见化石,但一般保存较差。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

因为,它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

野外 地质 观察描述记录基本要求

野外 地质 观察描述记录基本要求

野外地质观察描述记录基本要求容大矿业公司2013.4一、野外观察的基本内容1. 沉积岩地区:主要观察内容:首先应搞清地层层序,然后对具体岩石进行岩性观察(包括: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粒度、岩石种类、地层产状、接触关系和标志层的特征。

地层中是否有矿化)。

次要内容:包括风化岩外貌特征,次生变化等。

尽可能观察地层厚度在纵向及横向上的变化。

2. 侵入岩地区:野外应从宏观到微观上进行观察。

观察主要内容为岩相和相带的变化特征(包括斑晶、基质的粒度大小变化,各粒度的比例,矿物成分及含量的变化,结构构造、岩石种类);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内外接触带及蚀变带特征,流线、流面的产状以及脉岩,矿化特征等。

次要内容为岩体的原生与次生构造、析离体与捕虏体及成分含量。

3. 变质岩地区:观察应观察岩石的产出形态、颜色、结构、构造、主要及次生矿物的含量,不同矿物的排列方式及不同岩性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特征矿物(白云母、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兰闪石、矽线石等)的出现或消失。

原生层理及片(麻)理的产状,有无构造迭加,有无变余结构(如变余杏仁、火山碎屑、砾岩等),是否发育混合岩及混合岩的类型,脉体成分含量与基质的关系,岩层厚度沿走向延伸变化情况以及次生变化和风化外貌。

特别要仔细观察地层层序(正常与倒转)的关系。

如原生的示顶构造、次生的层理与劈理的关系。

其它如火山岩、混合岩等可参照以上内容进行详细的野外观察。

二、地质观察点的描述记录地质观察点就其点上及附近地质现象不同而点性亦有所不同。

一般可分为岩性控制点、界线点、构造控制点、矿化点等。

现将各类性质的地质观察点需要描述记录的要点简述如下:1. 岩性控制点在较长一段距离内,同一岩性特征变化不大,但为了满足填图比例尺的要求,应适当定一些岩性控制点。

不同的岩性控制点,其描述内容亦有不同。

(1)第四系堆积物控制点如果是河流冲洪积物堆积,则应描述记录堆积物的颜色、结构、构造、物质成分、粒度大小、磨圆度、分选性、胶结类型等。

常见沉积岩岩性描述

常见沉积岩岩性描述

0 残坡积:黄褐色,主要由粉砂土、亚砂土等组成,顶部腐殖土。

1 泥岩:灰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中下部含粉砂质,岩石节理发育较破碎。

2 粉砂岩:棕红色——深灰色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上部铁质胶结,中下部含泥质。

3 煤:黑色,块状构造,含泥质。

目估煤质较差,底部夹薄层泥岩30cm左右。

4 细砂岩:灰白色,细粒状结构,中薄层状构造,钙质胶结,裂隙发育,局部破碎。

5 中粗粒砂岩:灰白色,中粗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主要由石英矿物组成,长石次之。

6 泥岩:灰色,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顶部夹薄层炭质泥岩,上部节理发育,较破碎。

7 粉砂岩:灰色,粉砂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中部节理发育,较破碎,底部含泥质。

8 生物碎屑灰岩:深灰色,生物碎屑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岩石溶隙、裂隙发育,局部破碎。

9 泥岩:深灰色,泥质结构,中薄层状构造,可见黄铁矿矿化,底部夹薄层细沙岩。

10 中细粒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有石英、长石,矿物组成,次为云母与暗色物质。

11 粉砂岩:深灰色,粉砂质结构,中厚层夹中薄层状,顶部夹中薄层泥岩,下部节理发育。

12 生物碎屑灰岩:深灰色,生物碎屑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顶部为褐黄色泥灰岩(0.25m);上部方解石细脉发育,中下部溶蚀裂隙发育。

13 细砂岩:灰白色,细粒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长石,顶部裂隙发育。

14 粉砂质泥岩:灰黑色,中薄层状,下部夹中薄层粉砂岩。

15 灰岩:深灰色,隐晶质结构,含生物碎屑,中厚层状,溶蚀裂隙,溶孔发育,中上部夹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中部见方解石细脉。

16 粉砂岩:黑灰色,粉沙质结构,中薄层夹薄层状。

17 煤:黑色,粉状,夹薄层粉砂岩,煤质较次。

18 泥质粉砂岩:黑灰色,中厚层状,上部见黄铁矿矿化,黄铁矿呈粒状分布。

19 砂岩:浅灰色,上部中粒结构,下部细粒结构,中厚层状,下部夹灰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灰岩。

20 炭质泥岩:黑色,泥质结构,薄层状,中部夹煤线,植物叶片化石发育。

常见沉积岩定名及描述

常见沉积岩定名及描述

常见沉积岩的定名及描述第一类型碳酸盐类岩石碳酸盐类岩石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颗粒碳酸盐岩、结晶碳酸盐岩和生物碳酸盐岩。

一、颗粒碳酸盐岩该类岩石由颗粒和填隙物两大部分组成。

颗粒主要包括内碎屑(砾屑、砂屑和粉屑)、鲕粒、生物碎屑、球粒、团块等。

填隙物由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组成,有三种情况,一是只有泥晶基质,二是只有亮晶胶结物,三是既有泥晶基质也有亮晶胶结物。

定名颜色+岩石单层厚度+结构+矿物成分。

如:深灰色厚层状鲕粒灰岩。

颜色——深灰色。

岩石单层厚度——厚层状。

结构——鲕粒(鲕状)结构。

矿物成分——方解石,鲕粒和填隙物都是方解石。

描述1、颜色由颜色的色调和深浅组成,符合少前多后的原则,多用色谱表中的单色和双色混合色描述,尽量避免用三色混合色描述,可用生活自然色。

如浅黄绿色,浅—颜色的深浅,黄绿—颜色的色调,绿多黄少。

又如橄榄色(生活自然色)。

先描述岩石新鲜面颜色,再描述风化面颜色。

2、单层厚度的规定块状层> 100cm厚层100—50cm中厚层50—10cm薄层10—1cm微薄层<1cm注意测量岩层单层厚度的范围及主要的单层厚度。

3、结构当颗粒的含量大于岩石总量的90% 时,填隙物可不参加定名,主要有如下结构:(1)、单颗粒结构砾屑结构、砂屑结构、粉屑结构、鲕粒(或鲕状)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球粒结构、团块结构等。

(2)复合颗粒结构A 、以两种颗粒为主的结构少前多后复合定名,如砂屑鲕粒结构,砂屑少鲕粒多,并且二者的含量都大于5%。

B、三种(含三种)以上颗粒的结构,同A,如生物碎屑砂屑鲕粒结构;但是如果三种颗粒的含量相当,就可称为颗粒结构。

当颗粒的含量占岩石总量的50—90%时,填隙物要参加定名。

以泥晶为主时,为泥晶某某颗粒结构,如泥晶砾屑结构;以亮晶为主时,亮晶某某颗粒结构,如亮晶鲕粒结构等。

当颗粒的含量为岩石总量的25—50% 时,颗粒在前泥晶在后,为颗粒泥晶结构。

某某颗粒泥晶结构,如鲕粒泥晶结构。

沉积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

沉积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

(3)鲕粒:是一种球状—椭球状的颗粒,由一圈或多圈规则的同心纹,围绕 一个核心组成,直径限定于2mm—0.05mm间,大于2mm的类似颗粒称为豆粒。 鲕粒可分为:正常鲕(真鲕)、薄皮鲕、复鲕、假鲕、变形鲕、负鲕及变晶鲕 等。鲕粒典型形成于动荡水中,由于潮汐、风暴水流、波浪作用,常呈沙浪、 沙丘及沙纹被搬运,形成紧靠台地边缘的浅滩。 (4)团粒(球粒):指次球状、椭球状和杆状的颗粒,由泥晶碳酸盐组成, 不具内部结构。常成群出现,其外形和大小均一,在0.03—0.2mm。多数属粪 便成因的粪团鲕。 (5)团块:由几个碳酸盐岩颗粒被灰泥粘在一起,或被藻类粘结在一起形成 的,无核心或有多个不规则的核心。
<0.005mm 泥(粘土)
岩石的命名是以占优势的某一粒级来定名的。分属两种不同粒级时,综合命名,
如“中细砂岩”、“细—粉砂岩”;分属三种不同粒级时,一般以“不等粒砂岩”
描述。
分选程度:颗粒大小均匀程度——分选程度或分选性。
好:(颗粒大小接近或主要粒级成份>75%)
中: (主要粒级成份含量50-75%)
2、生物骨架结构:原地生长的造礁生物(珊瑚、层孔虫、海绵等)构造成的岩 石骨架,常具生物骨架结构。
原地的群体生物化石构成岩石的坚固骨架,其间充填灰泥杂基及胶结物、生物屑 等,构造各种抗浪的生态礁,称为骨架岩。
原地的茎状生物如珊瑚、海绵等,对灰泥基质起着障碍或遮挡作用,从而使灰泥 堆积下来,构成生物丘或灰泥丘,称为障积岩。
5、胶结类型和颗粒接触关系: 胶结类型: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混合式 颗粒接触类型:点接触、线(面)接触、弯曲缝合线接触。
三、结构
二)碳酸盐岩的结构:指各组份部分的大小、形态、内部构造特征以及颗粒之间 的组合关系。常见的结构如下: 1、粒屑结构: 2、生物骨架结构 3、晶粒结构

讲述沉积岩的野外鉴别

讲述沉积岩的野外鉴别

讲述沉积岩的野外鉴别
在野外进行沉积岩的鉴别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察和判断指标,可用于确定岩石的类型和特征:
1.颜色和纹理: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纹理,沉积岩通常具有多样性的颜色和细粒度的纹理,可以是细粒、粗粒、碎屑状或均质的。

2.颗粒大小和排序:测量沉积岩中颗粒的大小和排序。

颗粒大小可分为粗砂、细砂、粉砂、泥等,排序可以是良好的、不良的或未排序的。

3.颗粒组成:观察沉积岩中的颗粒组成。

沉积岩可以包含石英、长石、岩屑、碳酸盐矿物、粘土矿物等不同类型的颗粒。

4.结构:观察沉积岩的结构特征,如层理、斜交层理、层理面的倾向和倾角、节理等。

5.沉积结构:寻找沉积岩中的沉积结构特征,例如波纹痕迹、交错层理、水槽痕迹、滞流痕迹等。

6.化石:检查岩石中是否存在化石。

化石是沉积岩鉴别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可以提供有关岩石形成环境和年代的重要线索。

7.溶解性:使用酸进行溶解性测试,某些沉积岩(如碳酸盐岩)会产生气泡反应。

这些是在野外鉴别沉积岩时常用的方法和观察指标,结合多个指标的综合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沉积岩的类型、成因和环境背景。

然而,鉴别沉积岩还需要结合地质背景知识和实地经验,因此在实践中,通常需要经过专业的地质学家或岩石学家的深入分析和确认。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一、砾岩、角砾岩、砂岩常见岩石类型:砾岩、角砾岩、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岩屑杂砂岩、铁质砂岩、海绿石砂岩、细粒砂岩、中粒砂岩、粗粒砂岩。

1、鉴定方法和步骤(1)鉴别确定岩石中的碎屑成分并估计其含量。

(2)实际测量(薄片中)和估测(手标本上)碎屑颗粒的粒径(最大、最小和一般的)。

(也可利用粒度管或粒度盘以及较标准的标本进行对比)。

并确定岩石的分选程度。

(3)鉴别碎屑颗粒的磨圆度。

(4)鉴别填隙物的成分硅质胶结物:白色、致密状、硬度大于小刀、加HCl 不起泡。

铁质胶结物:岩石往往呈紫红色。

碳酸盐质胶结物:浅灰一浅绿色、加HCl 起泡。

海绿石胶结物:暗绿色,风化后使岩石带绿色斑痕。

泥质杂基:灰色、褐色、硬度小、岩石易破碎松散、加HCI 不起泡。

(5)区分岩石的支撑性质并尽可能地区分出基底式、孔隙式、接触式等胶结类型。

2.描述实例(1)砾岩(河北宣化)灰色、砾状结构、胶结紧密、标本呈块状构造。

其中砾石占70%,填隙物占30%。

砾石大小不一,粒径一般在2-20mm,以2-10mm 为主。

砾石呈圆状及次圆状,少数次棱角状,断面多呈椭圆及长条形。

砾石以石灰岩和白云岩为主,还有少量喷出岩和硅质岩。

填隙物浅灰绿色,多为与砾石成分相同的砂及粉砂、砂及粉砂间有钙质、泥质等填隙物。

属基底式胶结类型。

(2)紫褐色中粒铁质砂岩暗紫褐色、颜色分布不均匀。

中粒砂状结构,标本呈块状构造。

碎屑含量占整个岩石85%左右,胶结物约占15%。

砂粒几乎都是石英,粒径0.15-1 mm 左右,分选性好,大小比较一致。

胶结物主要为氧化铁,分布不均匀,局部聚集成团块。

岩石为颗粒支撑,呈孔隙式胶结。

二、粉砂岩、泥质岩此类岩石的主要类型:细粉砂岩、粗粉砂岩、粘土、泥岩、含粉砂泥岩、砂质页岩、铁质页岩、钙质页岩、黑色页岩、碳质页岩、油页岩、硅质页岩。

1、鉴定方法与步骤7(1 )粉砂岩的观察方法与砂岩基本相同。

(2)泥质岩因矿物颗位非常细小、,肉眼无法鉴定,因而要注意其颜色及各种物理性质的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岩的观察描述(1)沉积岩的观察2009.03.15一砾(角砾)岩1.颜色。

①应描述岩石整体的颜色,若碎屑与填隙物颜色不均匀时,将岩石标本置于距眼睛0.5m以远处,观察描述其整体颜色。

②分别描述新鲜面与风化面的颜色。

2.砾石。

应逐项观察描述下列内容:①砾石的组成。

注意砾石常为岩石碎屑,由单矿物组成的砾石一般较少,且多为细小的砾石。

②粒度(或称砾径)。

指砾石长轴(A轴)的大小。

应从平均砾径和砾径范围两个方面描述。

③分选性。

指砾石大小相对集中的程度。

④磨圆度。

以大部分砾石所具有的圆度为准,必要时可作粗略统计,如次圆状约60%,次棱角状约40%,圆状约10%。

⑤观察砾石的形状(扁平状、球状、条带状等)。

若以扁平状砾石为主,应注意砾石是否呈定向排列。

3.填隙物。

指砾石之间的杂基(粘土和粉砂)或胶结物。

若填隙物为胶结物,则须进一步判断其化学成分。

常见胶结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识别方法如下:硅质:矿物成分主要为玉髓和自生石英。

一般色较浅,硬度大,抗风化能力强。

钙质: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

硬度较小,加稀盐酸剧烈起泡。

铁质:矿物成分多为赤铁矿(风化后成褐铁矿)。

常呈红、黄、紫、褐等色调。

填隙物为杂基,则应确定其支撑类型(颗粒支撑、杂基支撑);填隙物为胶结物,应确定其胶结类型(基底式胶结、孔隙式胶结)。

4.结构。

均为砾(角砾)状结构。

可根据砾石的大不作进一步划分,如中砾砾状结构、中-细砾砾状结构。

5.构造。

砾岩中常见的原生沉积物构造为叠互状构造。

如果砾石或颜色分布较均匀,可称之为块状构造。

6.命名。

一般原则为:颜色+砾石大小+砾石成分+基本名(砾石或角砾岩)。

如:灰白色中粗砾石英岩质砾岩;深灰色中-细砾复成成砾岩。

7.描述举例(砾岩):颜色:浅灰色。

砾石:砾石成分以白云岩为主,灰白色,粉末加稀盐酸起泡;次为硅质岩,深灰-黑色,致密坚硬。

白云岩砾石以次圆状为主,硅质岩砾石以次棱角状为主。

砾径最大20mm,最小2mm,以10-15mm为主。

大小不均匀,分选中-差。

砾石表面具明显的红色氧化圈。

填隙物:浅灰色,加稀盐酸剧烈起泡,为钙质胶结物。

胶结类型为基底式,胶结紧密。

结构:中-细砾砾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

命名:浅灰色中-细砾复成分砾岩。

**注意事项1.描述砾岩时应注意砾石成分、大小、含量、磨圆度以及胶结物,胶结物中往往有中细砂粒。

注意胶结方式。

二、砂岩1.颜色。

注意事项同砾岩。

2.碎屑成分。

常见的组成砂粒的矿物碎屑是石英、正长石、酸性斜长石和白云母。

组成砂粒的岩屑多为颗粒细小或隐晶质的岩石,其岩性的准确鉴定只能在显微镜下进行。

常见的岩屑成分有燧石岩、石英岩、板岩、千枚岩、熔结凝灰岩等。

在砂粒成分鉴定出来以后,应进一步描述其粒度、分选性、磨圆度(参考砾石的描述)。

对各成分砂粒的百分含量做出统计。

3.填隙物。

填隙物种类的确定和支撑(胶结)类型的描述参考砾岩部分。

4.结构。

砂状结构。

根据砂粒大小进一步划分,如中-细粒砂状结构。

5.构造。

注意观察描述砂岩中的各种沉积构造(层理、层面构造)。

6.命名。

①根据砂粒的成分组成(石英、长石、岩屑的含量百分比),在砂岩三角分类图上投影定出砂岩的基本名。

②结合颜色、粒度作综合命名。

一般原则:颜色+粒度+基本名(长石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砂岩等)。

如: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岩。

7.描述举例(砂岩):颜色:肉红色。

碎屑: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粗粒(0.5-2mm);次圆状-次棱角状;含量约60%。

钾长石,肉红色,玻璃光泽,完全解理;中-粗粒(0.25-2mm);含量约30%;次圆状为主。

白云母,白色鳞片状;少量。

填隙物:粘土和铁质。

胶结紧密。

孔隙式胶结。

结构:中-粗粒砂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

命名:肉红色中-粗粒长石砂岩。

**注意事项.砂岩的胶结物主要有硅质、铁质和钙质以及粘土胶结。

注意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中石英、长石和岩屑的含量三、粉砂岩1.颜色。

填隙物的观察描述同砂岩。

2.粉砂岩中碎屑成分以石英、白云母为主,长石、岩屑较少,暗色矿物含量较多。

因悬浮搬运,分选较好、磨圆较差(次棱角状、棱角状为主)。

3.结构为粉砂结构。

按砂粒进一步分为粗粉砂结构和细粉砂结构。

4.构造。

水平层理、对称波痕等沉积构造较常见。

5.综合命名原则:颜色+填隙物成分+粒度+粉砂岩。

如:灰绿色泥质粉砂岩。

6.描述举例(粉砂岩):颜色:风化面土黄色,新鲜面灰绿色。

碎屑:石英,无色透明,油脂光泽;含量约60%。

长石,已风化成白色高岭石粉末;含量约30%。

白云母,细小鳞片状;平行层面排列。

填隙物:粘土为主,少量铁质。

结构:粗粉砂结构。

构造:水平层理明显。

命名:灰绿色泥质粗粉砂岩。

四、粘土岩1.颜色。

注意观察新鲜面和风化面、干燥和潮湿颜色的差别。

2.成分。

以粘土矿物为主,还有少量陆源碎屑矿物和自生非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的类型肉眼难以鉴别;常见的陆源碎屑为粉砂和砂;常见的非粘土矿物有钙质(方解石)、铁质(铁的氧化和和氢氧化物)、硅质(蛋白石、玉髓)、碳质、细分散黄铁矿、沥青质等。

成分单一、无陆源碎屑混入的粘土岩,刀切面光滑、牙磨无砂感;含粉砂时,刀切面具粗糙感,小刀刻划有沙沙声,牙磨有砂感;含砂粒时肉眼可见砂粒。

粘土岩含碳质,色黑且污手,有时可见植物叶片化石;含细分散黄铁矿,色黑但不污手;含沥青质,呈棕色调,质地轻,指甲刻划有油脂光泽;铁质、钙质、硅质的鉴定已在砾岩中介绍。

3.结构。

①若含陆源碎屑,根据粘土、粉砂或砂的相对含量确定其结构类型,如含粉砂泥质结构。

②根据粘土矿物集合体的形态,分为胶状结构、鲕状结构等。

4.构造。

以水平层理、页理最为特征,泥裂、雨痕等也较常见。

5.命名。

首先根据有无页理构造分出泥岩和页岩两各基本类型,然后根据陆源碎屑或非粘土矿物的种类与含量进一步分类命名。

如:粉砂质泥(页)岩,钙质泥(页)岩,油页岩。

前面尚可冠以岩石的颜色,如:黄绿色粉砂质泥岩,黑色页岩等。

6.描述举例(泥岩):颜色:黄绿色,风化面土黄色。

成分: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粉砂(10-20%),具粗糙感。

结构:含粉砂泥质结构。

构造:水平层理发育。

其它:具弱粘舌性。

命名:黄绿色含粉砂泥岩。

五碳酸盐岩的观察1.颜色。

碳酸盐岩的颜色与其矿物成分有一定的关系。

灰岩以灰色为基本色调,白云岩以白色为主。

灰岩中一般随白云石含量的增加颜色变浅;而常因含粘土矿物(泥质)而略带黄色调;有机质常使灰岩颜色加深至黑灰色甚至为黑色。

2.碳酸盐岩矿物成分的鉴定(利用稀盐酸试液)。

(1)迅速起泡,并发出嘶嘶声响,气泡大且消失迅速,后续气泡出现块。

矿物成分以方解石为主,岩石类型为灰岩。

(2)缓慢起泡或不起泡,粉末加稀盐酸起泡,但气泡小且量少,气泡存在时间长。

矿物以白云石为主,岩石类型属白云岩。

(3)起泡迅速,大气泡消失后有小气泡产生。

矿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岩石类型为白云质灰岩或灰质白云岩。

(4)起泡迅速,但气泡较混浊,反应后的残留物以泥质为主(可用白纸揩下来观察)。

矿物以方解石和粘土矿物为主,岩石类型属泥质灰岩。

3.结构。

碳酸盐岩的结构类型较复杂,手标本上以粒屑结构和晶粒结构较常见。

粒屑结构类似于陆源碎屑岩的碎屑结构。

描述内容应包括:①颗粒的类型(内碎屑、生物屑、包粒、球粒、团块),其中砾屑、砂屑、豆粒、鲕粒较常见。

应具体描述其粒度、形态、含量等方面的特征。

根据粒屑的类型可将结构细分为砾屑结构、鲕状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等类型。

②填隙物,包括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

泥晶基质多为粉屑和泥屑,一般色较深,暗淡无光泽;亮晶胶结物多呈白色或浅灰色,重结晶后可见到方解石晶体及其解理面。

最后观察胶结类型。

晶粒结构可按晶粒大小进一步划分。

4.碳酸盐岩的命名。

在岩石基本名前加上颜色名。

岩石基本名的确定可参照课文中碳酸盐岩的分类方案。

如:灰黄色泥质岩,灰色鲕状灰岩。

5.硅质岩的矿物成分以非晶质的蛋白石、隐晶质的玉髓为主,肉眼难作细分。

其结构以胶状或隐晶质结构为主。

6.描述举例(灰岩):颜色:灰黑色。

成分:主要为方解石,加稀盐酸剧烈起泡,硬度小于小刀。

方解石晶粒0.5-0.25mm,可见完全解理面。

结构:中晶晶粒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

命名:灰黑色结晶灰岩。

注意事项:1.注意使用HCL来判别CaCO3含量的高低。

2.注意灰岩与白云岩过渡类型、灰岩灰泥岩过渡类型的成分变化、命名及鉴定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