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锻炼方法姜容樵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吴式太极(2)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吴式太极(2)](https://img.taocdn.com/s3/m/f38473d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5.png)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吴式太极(2)八卦掌的历史事件还有:1、在八卦掌传世以后,程庭华、梁振普、刘德宽、刘凤春曾与形意拳名家李存义、张兆东结为八拜之交。
这使形意拳界掀起了学习八卦掌的热潮,李存义、张兆东等后来也成了八卦掌名家,他们的弟子黄柏年、姜容樵、韩慕侠等都成为八卦掌名家并著书立说,促进了八卦掌、形意拳两大拳种的大团结,形成了八卦、形意不分家的佳话。
2、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程廷华先生掌击十多个德国兵,不幸饮弹牺牲,既显示了八卦掌神功的威力,又体现了武术家爱国爱民、不畏强敌的民族气节和英雄气概。
3、1900年梁振普大闹马家堡、鞭毙恶棍金镖赵六,既扬善除恶,又体现了梁式八卦掌的盖世神功。
4、迁坟事件。
李子鸣老师牵头倡议国内外八卦掌弟子、同仁给董海川先师迁坟,以妥善保护。
经三年努力,于1981年将董先师坟墓及四块墓碑从东直门外小牛房村迁至北京西郊万安公墓,并又重建了碑铭。
同时迁入郭古民墓,1986年又迁入梁振普墓,形成八卦掌碑林,供后学瞻仰,成了国内外八卦掌爱好者寻根祭祖的圣地。
5、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成立。
1981年,在北京市体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单一拳术研究会——北京市八卦掌研究会。
李子鸣老师出任会长,并创办了会刊,在各公园开设八卦掌辅导站,推动了八卦掌的广泛传播。
6、李子鸣老师冲破保守思想,公开了八卦掌秘籍。
在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过去秘不外传的“八卦转掌三十六歌”和“实战技击四十八法”,并进行了全面注释,揭开了八卦掌的神秘面纱。
解秘了八卦掌,对于推动八卦掌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
7、2007年6月25日—29日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在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进行了中国武术史上首次八卦掌擂台赛。
赛前由我牵头,特聘八卦掌名家麻林城、王尚智协助海选,在全国五大流派近千名参赛者中,精选出20名选手,由塞北文武学校校长吴明出资赞助,在宣化塞北文武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
擂台赛打出了水平,打出了风格,在武术界赢得了好评。
八卦掌不传之秘“七十二招”图解教学
![八卦掌不传之秘“七十二招”图解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b052e51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1.png)
八卦掌不传之秘“七十二招”图解教学“七十二招”是八卦门的不传之技击绝招,为了更好的普及八卦掌文化,将其发扬广大,先将左右撇皆练的七十二招右撇(正撇)介绍给广大八卦掌爱好者参考。
一、子胥过关动作1:对方出右拳(掌)攻击我,我向左跨左步,向前上右步,同时,向对方右臂外侧穿右掌,左掌屈肘护胸;目前视(图1)。
要点:手脚动作要协调,穿掌劲由膀根发出。
动作2:换手,用左手抓捋对方右手腕并上抬,向前大上左步,头向对方右腋下钻,同时屈右腿;目视前下方(图2)。
要点:换手和上步、头向腋下钻和屈腿动作要一气呵成。
动作3:借向对方腋下钻出之机,伸右腿踹对方右膝窝,使对方跌倒;目视前下方(图3)。
要点:踹对方膝窝之劲由胯根发出。
二、霸王捆猪(屠者捆猪不用绳)动作1:对方出右拳(掌)攻击我,我向对方右腕外侧穿右掌,同时向右侧捋带对方,左掌向对方头部穿出;目前视(图4)。
要点:捋带劲由收缩膀根发出,要有力度和速度。
动作2:左手继续向对方鼻眼处穿出(穿鼻刺目);对方伸左手迎拒我进攻之左手,我左手变穿为捋带,向左下方捋带对方左手,使之封住对方右手,右手向对方鼻眼处穿出;目前视(图5)。
要点:捋带和穿掌,要有速度和力度,劲要整。
动作3:对方如避开我穿鼻刺目之掌,我可变穿为拍,拍击对方肩部,使对方跌倒;目视前下方(图6)。
要点:拍击和捋带,要有速度和力度,劲要整。
三、秋风扫叶(秋风扫落叶)动作1:对方出右拳(掌)击我,我上右步的同时,向对方右臂外侧穿右掌;目前视(图7)。
要点:手脚动作要协调,穿掌劲由膀根发出。
动作2:向对方右腿外侧上左脚,勾住对方脚后跟;同时向对方面部穿左掌;目前视(图8)。
要点:手脚动作要一气呵成。
动作3:借对方出左手阻截我左手之机,我左手变穿为捋带,向自身左侧捋带,使对方失根倒地;目视前下方(图9)。
要点:捋带和勾住对方脚跟要同时动作,劲要整。
四、金钩吊瓶(金钩吊玉瓶)动作1:对方出右拳(掌)攻击我,我向左跨左步,向前上右步,伸右手捋带对方右手腕;目前视。
【功夫秘籍】三大内家拳之八卦掌行功全谱 (下)
![【功夫秘籍】三大内家拳之八卦掌行功全谱 (下)](https://img.taocdn.com/s3/m/2593e00c6c175f0e7cd1373e.png)
【功夫秘籍】三大内家拳之八卦掌行功全谱(下)八卦掌行功全谱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
八卦掌的练功方法是非常独特的,以走圈为主,于走转之中外练筋骨劲力,内练浑圆之气。
八卦奥妙圈中找,练好八卦掌必须了解、掌握其练功的理法精髓要义。
下面谨将师传的手抄拳谱及多年闻师口授而记录的八卦掌练功窍要歌诀整理誊写成谱,与广大内家八卦掌拳友共研同参,以期在传统理论的正确指导下进一步提高八卦掌的锻炼水平。
四十、八反说八反者,与寻常拳家不同,反其道而行之,独到专具之法也。
第一反:进步先进前步,退步先退后步。
第二反:入则直步,出则弯步,跨则横步,回则倒步。
第三反:人则五花八门,我则以静待动。
第四反:人则拳打脚踢,我则穿掌掩肘。
第五反:人则使梢击人,我则使梢先使根。
第六反:人则用拳变之掌,我则用直伸出掌。
第七反:人则回拳回身方能对后,我则动步便对八方。
第八反:人则挺身直进,我则掌到步随。
四十一、作战三法说人来我解,而后还击,叫互进法;人来我接,同时还击,叫堵截法;人来我脱身化之,化中有打,叫脱身化影法。
三法这中,一法胜一法。
只有第三种最为深奥,需功夫练到炉火纯青之时,方可用好此法。
四十二、五行阴阳变化说五行者,相生相克也。
生者发也,克者卸也;阴阳者,发手为阳,起腿为阴;动静者,出手发招为动,闭门紧守为静;变化者,沾粘连随变也,闪转吸躲化也。
取其八字为纲,诸法显而易见。
四十三、四正四隅八卦说出手里裹,外开,上穿,下立为四正也;上截,下拦,里领,外领为四隅。
四正四隅合为八卦。
出手有四正四隅,动手有四阴四阳。
出手如牛舌,打来入虎口,手去如钢锉,回手如钩杆。
神出鬼没,奥妙无穷。
四十四、九宫说(一)九字诀九宫者,顺勇直巧妙连狠急功九字也。
顺者,自然也;勇者,果决也;直者,发必中也;巧者,千斤不费力也;妙者,出手不见形也;连者,沾连不停也;狠者,动手不容情也;急者,紧捷也;功者,心一动由内发出也。
八卦掌基本功以及练习方法
![八卦掌基本功以及练习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f7b93ecc7931b765ce15b8.png)
八卦掌基本功以及练习方法
八卦掌又可以称为八卦连环掌,是中国武术中赫赫有名的拳种,近百年来更是传遍世界各地。
下面是对于八卦掌基本功以及练习方法的简述,让我们来看下八卦掌有什么威力之处。
八卦掌基本功之蹚泥步
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
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故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
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
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
先练直蹚泥步,练的蹚步平稳了再练走圈蹚泥步;然后学练站八卦桩,而后再学练掌。
由开始蹚不出去步,练得趟出去而又稳健。
趟泥步利于气往下沉,主要练习重心的水平移动,它比形意的直线水平移动要难,因为它要走圈,人体的重心要在一个水平的圆圈上移动。
八卦步练好了,自然会融会贯通,重心要向不同方向的水平移动也就不难了。
能够把重心水平地向着一个方向移动,并把整体重量输送到一点上,从而得到很好的打击效果。
站架行桩,内守中定,外重八要,身动意不变,如水漂木,一气流行。
趟泥步迈步供像平时走路,但身体仍如三体式一样,有三折之形,行步是趟泥步的基础,练习行步之后再走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行步的练习方法是:
一、身体保持中正,放松,沉肩坠肘、涵胸拔背等;
二、双掌下按至丹田处,意如按水中浮木;
三、屈膝下蹲至适宜高度;。
八卦掌文史概论
![八卦掌文史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124dd83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d.png)
八卦掌文史概论八卦掌又称游身八卦掌、八卦连环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为主的中国传统拳术。
是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的著名拳种,流传很广。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文史概论。
欢迎阅读!八卦掌文史概论创始人董海川家史董世家族世代居住在山西省洪洞县,董俊曾任龙虎卫上将军左副元帅之职,明朝初年迁居河北藁城,其后代子孙连续五代均为武将,到第六代董良辅奉旨迁居雄县开口村,第十一代董冀北及以上五代均任保定后卫镇抚使。
第十五代董宪周幼读诗书,并请众多名师学武,“必尽其术而已”,“艺既成,威名震河朔”。
董海川较董宪周年纪稍小。
董海川之祖父董博轩携家迁居朱家务村后,至今已有八九代人。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其父董守业共得三子,长子董德魁、次子董明魁、三子董武魁。
董海川与董宪周长时期形影不离,经常往来雄县与文安之间,串学访友于名武场,这对于董海川过早步入武林,同时对董海川以后创编八卦掌奠定了基础。
据文安文史资料和雄县县志记载得知,董海川家族中,许多人均为武将,“将帅门第,武功渊源,机因实非虚言”。
出走更名南游董海川的父亲以务农为主,家中生活不富裕,而董海川不喜做农务,嗜武成性,每天均在外或练武或游学,夜晚常越墙而归,因而引起继母和父亲的烦感。
1810年(嘉庆十五年),文安县遇大灾,颗粒不收,使继母和父亲对董海川的不满进一步加剧,以后几年中双方关系日益紧张。
由于董海川从小步入武林,一身正气,爱管人间不平之事,因而坏人惧之,好人爱之。
董海川的许多义举曾博得一位的姑娘爱慕,但在封建时代,必然会引起非议。
董海川决心以武艺考取功名,便离家出走,并发誓不挣很多钱,不取得功名绝不回家。
董海川从此离家出走,他先到雄县开口村,后来到北京以求取功名。
谁知到北京后方知北方仍为武林高手云集之地,董海川与人比手均败北,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因无面目回家见父老乡亲,他决以走遍名山大川,广学各家武艺。
为了不给家乡招惹麻烦,他决定隐去父母所定之名“明魁”二字,起字号为“海川”,因而海川二字一直流传至今,而许多人不知董海川的正名叫董明魁。
八卦定式掌内功
![八卦定式掌内功](https://img.taocdn.com/s3/m/6b19b3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a.png)
八卦定式掌内功八卦掌定式掌是练习八卦掌的基础功法,也是练气养气因本培元的重要功法。
因此,不仅刚刚入门的习练者,把定式掌作为筑基功法下力气修炼,就是练了多年的老拳师也把它作为必修课,每天练功不辍,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八卦定式掌内功。
八卦定式掌内功一、下沉掌。
(以向左转为例)两手手心向上侧平举向头上合掌,然后两手手心翻下经面胸、腹部下沉到胯部,上动不停,中心移右腿坐身,左腿抬起脚面绷直向前趟出,腰胯向圈内圆转,而后中心过渡到左腿,右腿带右脚,平起平落向前迈出,依此不停两腿交替圆转转圈。
此式要点:两臂自然下垂,掌指相对,虎口开圆,两肘外撑,两掌轻按,竖项,收下颚,空胸,两肋放松,二目平视平圈内(图1、图2、图3)。
此式是八卦掌人门必修的基础掌法,经过一段时间修炼,能很好地体验八卦掌转掌的方法。
随着时间加长和功夫的精进,感觉身体有发热感,尤其是会阴部不时有气机发动,此时进入内功修炼的初级阶段。
此阶段全身逐步松下来,向前迈出的腿,逐渐延长,身体四肢腰跨渐渐浑然一体,僵劲化去,整劲出来,弹簧劲,浑圆劲开始显露。
由此,进阶到内功修炼的中级阶段。
中级阶段,身体经络全部打通,体内真气越聚越强,并像水银一样向四肢流动,向前迈步会有一股内气直灌脚趾,全身像皮筋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此阶段需要经历数年才会进入内功修炼的高级阶段。
在高级阶段,内气把全身打通,并向体外散出,转掌时会感到从腰跨以下虚空一片,没有了边际感,全体透空,无形无象。
八卦定式掌内功二、托天掌。
两掌左右平伸,掌心上托,虎口张开,肘窝朝天,头顶竖直,下颚微收,下肢要求与上式同(后式不再重述)(图4、图5)。
此掌要点:沉肩坠肘,空胸紧背,两臂放松,并向两侧拔掌根。
托天掌由于平伸双臂,手三阴、手三阳经络全部打开,练起来非常舒服,在初中级阶段,气到四稍,腋下虚空,只要手指微微涌动,四肢像水银流淌,且不时会有自发功从手指向胸部放射,来时急如闪电,非常震撼。
八卦掌之“五劲一意”
![八卦掌之“五劲一意”](https://img.taocdn.com/s3/m/3adf6b0ade80d4d8d15a4f9d.png)
何 为 拧 旋 走转 ?说 明 白点就 是 “ 圈”, 拧旋走 转” 一词 由已故八 走 “ 书 中提 出,将八卦掌练功之大法生
八 劲 一意”之功知者不 多 , 会练 者更少 。 八 卦 为 周 文 王八 卦 ,包 括 万 事 万 物 运 卦掌明家姜容樵先师所著 《 卦掌 》
一
形 简 有 具 的重要法 门 ; “ 是 阴阳不测谓之神 ”的 十四势法 、 三百八 十 四手法 的运动 、 发 动 、 象 、 练 、 效 、 体地 描绘 出 来 : 拧旋 走转 就是 说在 走 转时 必须 “ 高、 奇功夫 的最 良彰显 ; “ 生不 已 展 、 是 生 变化的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一 阴一
界; 方能达 以下催上 , 以内催外 的奥妙 孜不倦地求之 。 以 , 所 所述 仅仅是点滴
神形 ; 能体会 出 《 方 易经 》 所说 的 “ 刚 体会和粗浅之认识 , 恳请 同道 、 门不 必 须在先 天八 卦 的拧 旋走转 中获得 , 同 柔相摩 ,k b .  ̄ 相荡”的真正 内涵。练就 吝赐教 ,使八卦掌这朵武林奇 葩更加 达先后 天八 卦合于一身 ,使 四肢八卦 s
之。
之宜, 近取诸 身 , 远取 诸物 , 于是 始作 先天补后天 , 炼后天返先天。
蹬 、 、 、 、 , “ 劲 ”, 踢 摩 探 踩 为 五 脚 八 卦。以通神 明之德 , 以类万物之情 。 的周 围尽是泥水粘拖 为 “ 一意 ”。“ 五 是以八卦取 象命 名 , 制成拳术 。 后天 ” 此 功是成 就 “ 阴一 阳谓 之道 ”之功 动 、 展 、 一 发 变化 的规律 , 内含八 卦掌六
由先天八卦 的拧旋走转 中求 之 ;由顺
先天八 卦为伏羲八 卦 ,又说 包羲 劲 , 虚实之法为主。 后天八卦为 “ ”, 用
八卦掌基本步法
![八卦掌基本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bbdf55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b.png)
八卦掌基本步法八卦掌是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种拳法,以其独特的步法而闻名。
八卦掌基本步法是八卦掌拳法中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八个基本步法,分别为单步、踏步、行步、斜步、转身、掉步、披身和拖步。
单步是八卦掌基本步法中最简单的一种步法,即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然后另一只脚跟随着迈出。
这个步法主要用于平衡身体,调整步伐。
踏步是一种向前跨步的步法,与单步相似但幅度更大,可以帮助练习者更好地调整身体的平衡。
行步是一种向前连续跨步的步法,可以增强腿部力量和灵活性。
斜步是一种向斜方向跨步的步法,可以锻炼腰部和腿部的协调性。
转身是一种以脚为轴进行旋转的步法,可以练习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掉步是一种向后跨步的步法,主要用于躲避攻击或调整位置。
披身是一种向侧方跨步的步法,可以练习身体的侧移和平衡能力。
拖步是一种向后或向侧方拖动脚步的步法,主要用于变换位置或调整身体姿势。
八卦掌基本步法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
在实战中,八卦掌基本步法的迅速变换可以让练习者更好地躲避攻击,并灵活地进行反击。
除了基本步法,八卦掌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技术和招式,如掌法、腿法、身法等。
练习八卦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掌握基本步法后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的技术和招式的练习。
总结一下,八卦掌基本步法是八卦掌拳法中的核心内容,包括了单步、踏步、行步、斜步、转身、掉步、披身和拖步等八个基本步法。
这些步法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增强腿部和腰部的力量。
在实战中,灵活运用基本步法可以让练习者更好地躲避攻击并进行反击。
练习八卦掌需要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掌握基本步法后才能进行更高级的技术和招式的练习。
八卦掌的锻炼方法 姜容樵
![八卦掌的锻炼方法 姜容樵](https://img.taocdn.com/s3/m/d20d82a9f121dd36a32d823a.png)
就将气吸入腹内呢,还是慢慢地吸入呢,气似云行就说明了八卦掌的深呼吸运动必须是像空中行云那样面慢慢
地运行,不要猛然吸入,也不要猛然呼出。
意动生慧,气行百孔
意动生慧是说八卦掌的动作如果是像前面所说的意如飘旗,又似总灯那样有意识的运动,那么就能在运动中培
视着两掌,所谓「手眼相随」,眼是视之苗,视能显示出运动的内
在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使之像猿猴守物那样
机灵之中蕴含着警惕意味,并通过眼的注视把它表达出来。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三是坐,在转行时,它的两腿
八掌真理,俱在此中
这是说如果完全掌握和运用了上面所说的八卦掌的锻炼方法,才算得到了八卦掌的真正的技术,不然的话,那
还是只算学会了一套空架子而已。
八卦掌的三个锻炼步骤姜容樵
八卦掌的锻炼,分为三个步骤: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
第一步骤,一定要先练定架子,这是八卦掌打基础的步骤。定架子就是一步一趋,慢慢地,规规矩矩地按八卦
并不伸直,采用坐跨,在转身换掌时的一顿之间又有坐桩的动作,这些蹲坐的动作和腿法,必须使之像虎踞之
形,沉着有力。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四是翻,就是转身的动作,在转身时必须采取鹞鹰盘旋空中翻身降落的那
种灵敏洒脱之势。
拧旋走转,蹬脚摩胫
拧旋走转就是说在走转时必须是腰要拧,肘臂要拧,手掌要拧,颈项要拧,使头手肘身拧向圆心的一面,拧成
一股旋劲。蹬脚摩胫,是指在走转时前行之脚必须轻迈,后行之脚必须蹬劲,向前进步必须贴近前脚胫骨里侧
摩擦而过,不要将脚提得过高或过宽。
曲腿蹚泥,足心涵空
曲腿就是在走转时两腿作适度之弯曲,身体往下坐,使力量贯注两腿。蹚泥是两脚前进不要过高,如蹚泥之状
八卦掌的简介
![八卦掌的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cd3b61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0.png)
八卦掌的简介八卦掌是内外双修的拳术,它结合了道家的导引吐纳术,融技击、养生、健身于一体,讲内外相合、上下相随、以意领气、以气领力。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卦掌的简介。
欢迎阅读!八卦掌的简介董海川(1797年—1882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村人。
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
董海川少时家贫,喜欢武术,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他乡。
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
至于为何当太监,历来说法颇多。
一说是为了躲避命案,阉割而成太监;一说是捻军或太平天国所派来当卧底;一说是由于练八卦掌需挟裆,容易引起性欲,影响练功而自阉。
说法颇多,莫衷一是。
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开始授徒。
他择徒标准很严,而且因材施教,因此使得八卦掌形成了许多不同特色的流派。
八卦掌全称“游身八卦连环掌”,一般把它归为内家拳的一种。
八卦掌的来源,由于资料的缺乏已无从考证,一般把它归之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武术家董海川。
董海川由于其围圆而习练,开始叫转掌,后来门人称作八卦转掌,最后定名为八卦掌。
八卦掌主要有两个流派:一个是以程廷华的龙爪掌为代表的程派,一个是以尹福的牛舌掌为代表的尹派。
其他流派基本都和这两个流派有关。
八卦掌主要流派· 程派八卦掌——程廷华· 尹派八卦掌——尹福· 梁派八卦掌——梁振甫八卦掌是一种以掌法变换和行步走转(走圈)为主的拳术。
也就是,以自己的一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走圈。
它将武功与导引吐纳溶为一体,内外兼修。
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能够锻炼攻防搏击的技能。
也有一个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条直线上打拳。
正说八卦掌五大流派掌门人-----张全亮八卦掌自董海川先师创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八卦掌由于历代名人辈出,且风格各异,引起世人瞩目。
尹福、程延华、史计栋、马维祺、梁振普、刘凤春、张占魁、刘德宽、宋长荣、宋永祥、樊志勇等八卦掌第二代传人,是八卦门中公认的、成就较大的、建树较高的佼佼者。
八卦掌基本功训练方法
![八卦掌基本功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2c490e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8.png)
⼋卦掌基本功训练⽅法⼋卦掌基本功训练⽅法 ⼋卦掌是⼀种以掌法变换和⾏步⾛转(⾛圈)为主的拳术。
也就是,以⾃⼰的⼀个臂长的距离为半径画⼀个圆,然后沿着这个圆⾛圈。
下⾯由⼩编为⼤家分享⼋卦掌基本功训练⽅法,欢迎⼤家阅读浏览。
⼋卦掌基本功之蹚泥步 ⼋卦掌以“⾏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门基础,以拧翻⾛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段。
内外兼修,强调⾝⼼合练,⾝捷步灵如故龙游空,拧翻⾛转掌法幻变⽆穷。
出⼿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体。
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圆打点,循循相⽣⽆有穷尽。
先练直蹚泥步,练的蹚步平稳了再练⾛圈蹚泥步;然后学练站⼋卦桩,⽽后再学练掌。
由开始蹚不出去步,练得趟出去⽽⼜稳健。
趟泥步利于⽓往下沉,主要练习重⼼的⽔平移动,它⽐形意的直线⽔平移动要难,因为它要⾛圈,⼈体的重⼼要在⼀个⽔平的圆圈上移动。
⼋卦步练好了,⾃然会融会贯通,重⼼要向不同⽅向的⽔平移动也就不难了。
能够把重⼼⽔平地向着⼀个⽅向移动,并把整体重量输送到⼀点上,从⽽得到很好的打击效果。
站架⾏桩,内守中定,外重⼋要,⾝动意不变,如⽔漂⽊,⼀⽓流⾏。
趟泥步迈步供像平时⾛路,但⾝体仍如三体式⼀样,有三折之形,⾏步是趟泥步的基础,练习⾏步之后再⾛圈,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步的练习⽅法是: ⼀、⾝体保持中正,放松,沉肩坠肘、涵胸拔背等; ⼆、双掌下按⾄丹⽥处,意如按⽔中浮⽊; 三、屈膝下蹲⾄适宜⾼度; 四、重⼼放于左胯,右脚蹬地,向前趟出; 五、左右胯重⼼相互转换,向前直⾏; 七、摩膝趟胫,脚掌平起平落。
初练时不求速度,⼋卦步看似潇洒飘逸,实则沉稳刚健。
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步步为营,熟练后⾃可⾛转⾃如。
慢练不同于断练,⾏云流⽔,虽慢⽽不断,务必形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双⼿下按意在丹⽥,久则有⿎荡感觉,双膝有顶意,双⾜如泥中⾏路,提时犹如泥中拔腿,落时带有淌踩定之意,重⼼及时转换,久练则轻松⾃如,再于圆圈上练习就会更容易掌握了。
八卦内功修炼进阶方法
![八卦内功修炼进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5078e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94.png)
八卦内功修炼进阶方法本文谈一谈八卦掌内功的习练及进阶方法。
1992年,有幸在郭古民先生传人吴永山老师指导下习练八卦掌。
吴老7i55寅练的八卦掌,轻灵、快捷,一个下式穿掌,嗖地一下起来,非常快,让我非常羡慕。
问老师怎么这样快?他说一切都在腰功上,要长腰功就得从松上求,要想松就得慢转圈,松是练八卦掌的重要原则与途径。
他说,你如果每天半小时慢练踏地掌,三年以后就会大不一样。
吴老师教的踏地掌转圈,特点是身体往圈内扭,每一个动作的定式都要停顿耗一下。
下面详细说明:一、(以往左转开始)立正起式(图1):2、双腿弯曲身体下坐,趟泥步直步出左脚(图2);3、左脚踏实,身体重心前移,右腿蹬直成弓箭步稍停(图3);4、而后重心完全移到左腿,身体不动,右腿平抬慢慢提到左踝边耗住(图4);不停,转为右侧趟泥步,练法与左式相同(见图5、图6、图7、图8、图90圈大圈小自己选择,开始时可以直转,功夫深些可以逐步向圈里扭转。
要点:前腿要极力前伸,要像絮棉花那样轻轻地絮向前面;整个过程身体不能长起、左右摇摆,不可蹿、颠、晃;每一动完成都要停顿耗一下,尤其是后腿提上停顿最吃功夫。
这样锻炼的结果对去除身体僵劲儿。
产生松沉劲作用非常大。
二、再提升一步,练踏地掌的鹤形步。
即,一条腿支撑,一条腿抬起与胯齐,稳住(图l0),随后缓缓向前蹴点出去(图ll)(据有文章刊载,过去有的老武术家的腿能够从下巴颏前蹴点出去,表现出很好的柔韧性和内功功底),而后点出腿像仙鹤迈步一样轻轻落下,弓腿(图12),然后做另一侧式子如图(13、图14、图l5)。
这种练法时间长了,会感到一腿支撑、一腿提起与胯齐会,感觉抬起的腿自己往上飘,非常轻灵。
再有就是感觉全身像扣下的一个大钟,自头而下空空荡荡。
拳谱上讲的“腹内松净气腾然”,或许就是这样的感觉。
抬起腿以脚掌为前导,探步落下也非常轻灵,绝没有初练时砸夯的感觉。
三、再往深里练,把怀抱单鱼掌(推磨掌)变成鹤形步,高起腿,然后向上蹴点而出,更吃功夫。
三才八卦掌步法及单操练习(四)
![三才八卦掌步法及单操练习(四)](https://img.taocdn.com/s3/m/7150cd0c4431b90d6c85c76d.png)
辫前拇 2
山 津 攮 章
二 宇 山泽损 卦掌之 内扣 阴掌
一
序 从 却 虚
J ( I 割 .J 虚 ¨
【 冬 l l 1 )
悯j f _ I i 『 箭式 ( I 刳I),
{ ] I
・
f I J W掌 r腕 卡 I I 靠 ,成 j 丧 献佻式 ( 1 殳 J 2),
4
, 『 劫 式,
上左脚蹑右辩辫子糍讳
撒右辫撞茬辩蜘蔷 式
左辩葡偻莆式
: 8 ,『 掌 腕 什i 靠,
脚…L 卜 I 线 J 步十 u 脚。 掌从 l - f d I - 前 后 撇 l J .拉 左 掌 I l I 火
右瓣莉盘辨整z… 山史贲静章-
他 与 天蕊 第 ■掌 I J J
f I l ! I I f : 『 『 疗 ,左掌 上穿出 .成指 天插地式 ( : { ) 其他 j
天盘 第 一掌 同
右 舅 甫式 , 卜 穗之 — — 叫 地 秘 卦I
第t 掌 1 l I 地剥卦 掌之外摆 阴掌 白猿献 佻式 ( I 割
易 I 想
嚣 右 ■白 鼍 t 擤
上 左 -曩 右 _■ 盘 撵 爪
- 右 — 拉左 辟臻 量 式
左 脚 1 l 鲁 璜 鲁 式
( 右 — 莆式 井 攉 之— — — 山 风蛊 卦 掌)
第八掌 山地剥卦掌之 内扣阴掌
第 瓦掌 I l l 蛊卦掌之 外摆 阴掌 白猿献桃式 ( 【 剁
掌
捉 于 .成屈
预 式 ,
虚 ( 1 )
他 j ^ 人髓 第 掌 f H
■ 肆 K &■ {
文
流传日本的形意八卦掌八大掌(上)
![流传日本的形意八卦掌八大掌(上)](https://img.taocdn.com/s3/m/2e1e08ef6bd97f192379e909.png)
作者: 颜昌武
出版物刊名: 搏击
页码: 49-63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7期
主题词: 目视 掌心 左脚 右脚 左手 形意八卦掌 上体 微弯曲 拇指 左扭
摘要:八卦掌自董海川先师创派传衍于世以来,经第一代著名的八大弟子各自演化分支,其中尤以程、尹二派声名最著,广传支系。
近代形意巨子刘奇兰弟子、"闪电手"张占魁先生从程庭华处学得程派掌法,后又融形意、八卦于一炉,独创形意八卦掌一脉。
张之弟子姜容樵更是号称近世形意、八卦武学通家,其晚年在师传基础上整理的八卦掌法,理法俱精,海内外传习者甚众,更传播至日本、欧美等国。
现谨将流传在日本的形意八卦掌八大掌势掌法套路整理编撰成文,以供广大八卦掌和传统武学爱好者研习参考。
八卦掌功
![八卦掌功](https://img.taocdn.com/s3/m/a7cba72c3169a4517723a399.png)
八卦掌八字功八卦掌八字功是已故武术名家沙国政先生创编的沙式八卦连环掌中的基本功法。
沙国政先生师承中国著名武术家姜容樵先生。
沙式八卦掌有别于现今流传的其它八卦连环掌,因为它在保留了传统八卦掌技法的同时,又融入了形意拳的很多技法。
姜容樵先生在《形意母拳》一书中写道:“习形意者,以八卦掌调剂之,自无偏刚偏进之弊;习八卦者,以形意拳辅佑之,则有刚柔相济、攻坚克锐之能。
故后之习形意拳者,必及八卦掌;习八卦掌者,必学形意拳。
即术家名称,亦以形意八卦,连带呼之。
”形意八卦合一门由来已久。
沙式八卦掌是现今形意八卦合一门中的优秀拳种,而八字功是习练此术的基本功法,又是独立成套的单练功法。
习连八字功,对形意八卦功力的提高将大有裨益。
笔者有感于其中妙用,故将八字功中的“猛虎扑食”敬献给广大武术爱好者,希望前辈和同道指正。
1.预备式:自然站立,两脚并拢,成立正姿势,两眼平视前方(图1)。
2.起式:由立正姿势,左脚向左开半步,双脚距离与肩同宽,两掌同时外旋,掌心朝前,手指朝下(图2)。
继而,两掌分别经两侧向上举,目视两掌上方(图3)。
两掌同时内旋,向里翻并下压于小腹前,双膝微屈(图4)。
动作不停,两掌向外平转,使手指转向前方,掌心朝上;同时微向右转腰,两掌同时向上托起(图5)。
两掌经腰部、胸部向右前方伸出,同时右脚向右前方迈出一小步(图要点:(1)自然站立,平心静气,呼吸自然,精神集中。
(2)做起式动作时,两手动作自然、协调。
3.叶底藏花:继上式,左脚向右脚前上步,脚尖内扣,两腿微屈,向右转媵,同时左掌向右腋下平穿,左掌心朝上;右掌内旋,右掌心朝外,目视右肘或左手(图7)。
要点:(1)含胸拔背,重心偏右。
(2)两臂微屈,不可贴靠身体,同时向外捌住劲。
4.青龙转身:两脚不动,腰向左转,同时左掌从右肘下边内旋边向左上方穿出举起,左掌高与头齐;右掌外旋,置于左腰侧。
上动不停,两掌同时内旋,左掌心对准场地中心;右掌下按,极力向左转腰,目视左手食指(图8)。
八卦掌单重力练法
![八卦掌单重力练法](https://img.taocdn.com/s3/m/47566a9a3186bceb19e8bbe5.png)
八卦掌单重力练法八卦掌单重力练法八卦掌是以走桩转掌为主的拳种,转走时间越长,步法稳重方为初步功夫,单重力和双重力桩功是锻炼人体单脚支撑重心稳固和双脚支撑重心稳固的动桩步法,经过此二桩的锻炼,不致因为操练时出现身体前俯后仰精神紧张的现象及各种发力的要领。
动桩与静桩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基本相同。
单重力练法:1 两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两臂下垂于大腿两侧,两手食指与裤线并齐,须松肩畅胸,头直项竖,浑身内外上下自然放松,精神贯注,排除杂念,呼吸均匀,守静待动,静松稳匀。
如此站立约一分钟 (图4)。
2 接上式,左脚不动,两腿弯曲,大腿蹲平,右脚收到左脚内侧,脚尖指地成丁字步,同时右掌由下向上向外拧旋伸直,左掌旋转掌心向外,指尖指地,右手向上托,左手向下按,气贯指尖,目视前方约三分钟 (图5)。
3 接上式,右脚丁字步脚后跟落地站实,同时左脚向前一步,脚跟点地,脚尖上抬,两脚均伸直,左手向后,掌心向上,背于腰部,右手抓住左脚尖,伸头欲吻,目视左脚尖约三分钟 (图6)。
4 接上式,左脚收回站实,同时右脚提膝抬起,两臂伸直,两掌心向上平托,高不过肩,两掌心有向上托千斤重物之意,只能用意不可用力,目平视前方约三分钟 (图7)。
5 接上式,两脚动作不变,同时左手向前下方下插,掌心朝外指尖向下,而右手向上穿,掌心向左,两手上下互为争力,目视前方约三分钟 (图8)。
6 接上式,两手收回叉腰,左脚站立不动,右脚向前平伸蹬出,,脚尖向上,高与胯平,须头正身直,尾闾中正,目平视前方约三分钟 (图9)。
7 接上式,上身略往前俯,两手下按于左脚背,同时右脚向后伸直,脚尖向下蹬出,此时头须向上抬起,目平视前方,约三分钟 (图10)。
8 接上式,左腿下蹲,大腿蹲平,同时右脚脚背朝下搭在左膝盖上面,两手由下向上托起至胸前如抱球状,目平视前方约三分钟 (图11)。
9 接上式,左脚不变,右脚落下经左腿后向左下插,如同倒插步,唯右脚不可站地也,同时两手成五雷诀上抱与两耳齐,目视右脚约三分钟 (图12)。
姜容樵八卦掌(转)
![姜容樵八卦掌(转)](https://img.taocdn.com/s3/m/930ab9b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2.png)
姜容樵八卦掌(转)八卦掌自问世以来,经过数代相传形成风格各异的多种流派,并且各个流派都有很大的发展;在原传八卦掌的基础上发展了许多套路,包括掌法、腿法、刀、枪剑等诸多内容。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拳理还是一样的,练习者尽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流派练习。
八卦掌的最早来源不知起源于何时,但在《蓝簃外史》“靖边记”里有这样的记载:“嘉庆丁已(嘉庆二年)有山东济宁人王祥教冯克善拳法,克善尽得其术。
庚午春(嘉庆十五年),牛亮臣见克善拳法中有八方步,亮臣曰:尔步法似合八卦。
克善曰:子何以知之?亮臣曰:我所习坎卦。
克善曰:我为离卦。
亮臣曰:尔为离,我为坎,我二人离坎交宫,各习其所习可也”。
这是姜容樵老先生著书中的一段,从这里可以看出,八卦掌流传至今以近二百年左右了。
现在习练八卦掌者都尊董海川为八卦掌师祖,也确实是由董海川先生在北京一带公开传授才让世人知晓这一博大精深、潇洒飘逸的拳术。
姜容樵先生是我国近代武术界知名的老前辈,是位文采优优,学识渊博,武功不凡,德高望重的武术倡导者,也是形意、八卦拳术的主要倡导人之一。
姜容樵先生自幼在进读私塾苦学之余,酷爱武术.十岁先随叔父姜继泰(为武进士)以少林拳械为基,学祖传秘宗拳术;得鞭、剑、枪及擒拿格斗之技;后从姑丈陈玉山(为近代武术名家)练功,传得行侠暗器等技,十余岁便与叔父挟技走天下。
一九一四年拜识单刀李存义,次年,拜于"闪电手"张兆东(字占魁)师门下,专习形意、八卦拳术。
先生事师至诚,深得内家拳术之奥,青年时代就武艺精湛,闻名远近,成为张占魁门下佼佼者之一。
先生习武常说:"懂其一门不称善,善则全而精,汇各家各门之长,聚而精,方悟一国之术。
"他这种打破门户偏见,汇集众家之长和勇于进取,刻苦好学得精神,受到武术界人士的广泛赞扬。
姜老先生武技传人,桃李满天下。
仅据一九六四年整理的《形意拳师承宗谱》中所列入室弟子有姜宗毅、姜宗陶、张文广、沙国政、季远松、曹恭、杨邦泰、邹淑娴、卢永才、葛天生、沈仲初等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卦掌的锻炼方法姜容樵
八卦掌的锻炼方法姜容樵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
松肩沉肘,实腹畅胸。
滚钻争裹,奇正相生。
龙形猴相,虎坐鹰翻。
拧旋走转,蹬脚摩胫。
曲腿蹚泥,足心涵空。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
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
桩如山岳,步似水中。
火上水下,水重火轻。
意如飘旗,又似总灯。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
意动生慧,气行百孔。
展放收紧,动静圆撑。
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八掌真理,俱在此中。
顺项提顶,溜臀收肛
顺项是使颈项自然竖直,在锻炼时不要仰头,不要低头,也不要左右歪斜。
提顶是将下颏里收,头向上直顶。
溜臀是将臀部下垂向里收缩,在锻炼时不要有丝毫的向后撅臀的现象产生。
收肛是将肛门的肌肉予以收缩控制
,不要使它放松。
松肩沉肘,实腹畅胸
松肩是使两肩向下松沉,在锻炼时不要向上耸肩。
沉肘是使肘部经常保持着向下沉坠,在锻炼时必须屈如半月
形。
腹是蓄气的良好部位,实腹就是指在锻炼时必须将呼吸深入到腹部,使腹部充实鼓荡,即所谓「气沉丹田
,内宜鼓荡」的意思。
胸部的向外挺凸,固然会影响气沉丹田,而胸部的向里收缩,也足以影响到心脏的压缩
,阻碍了血液的流畅,因之,畅胸就是指胸部要宽松开展,既不要挺胸也不必缩胸。
滚钻争裹,奇正相生
这是指锻炼时的劲力变化而言,滚是圆形的旋臂动作,钻是既要转又要向前的螺旋形的旋臂动作,争是向外撑
开,裹是向里扣抱,这四种动作在运动时都必须使肌肉收缩产生力量。
仅仅是圆形的滚动,没有向前的力量,
这种劲力它里面没有向外和向前的劲力矛盾,力量不能保持最大,因之在锻炼的时候,必须要滚中带钻,使圆
形的滚转动作成为螺旋形的动作。
争和裹也是这个意思,两臂肘的合抱固然该使用裹力,但是裹力只有向里收
的劲,而没有向外扩张的劲,这里面就没有向里和向外的劲力矛盾产生,如果是裹里带争,这里面就有了收缩
和扩张的对抗性,就有了劲力的矛盾产生。
奇正两字,是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矛盾,奇正相生,换句
话说,也就是矛盾产生了。
八卦掌的一切劲力,都是由滚、钻、争、裹四力的相互对抗,在奇正的矛盾产生中
所发挥出来的。
龙形猴像,虎坐鹰翻
这是指锻炼时的身形、身法、步法的变化而言。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一就是走,这种滔滔不绝的圆形步,必须
使之形如游龙,悠然之中含着稳重。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二是视,八卦掌在转行时或转身换掌时,两眼总是注
视着两掌,所谓「手眼相随」,眼是视之苗,视能显示出运动的内
在精神,这种精神必须使之像猿猴守物那样机灵之中蕴含着警惕意味,并通过眼的注视把它表达出来。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三是坐,在转行时,它的两腿
并不伸直,采用坐跨,在转身换掌时的一顿之间又有坐桩的动作,这些蹲坐的动作和腿法,必须使之像虎踞之
形,沉着有力。
八卦掌的运动特点之四是翻,就是转身的动作,在转身时必须采取鹞鹰盘旋空中翻身降落的那
种灵敏洒脱之势。
拧旋走转,蹬脚摩胫
拧旋走转就是说在走转时必须是腰要拧,肘臂要拧,手掌要拧,颈项要拧,使头手肘身拧向圆心的一面,拧成
一股旋劲。
蹬脚摩胫,是指在走转时前行之脚必须轻迈,后行之脚必须蹬劲,向前进步必须贴近前脚胫骨里侧
摩擦而过,不要将脚提得过高或过宽。
曲腿蹚泥,足心涵空
曲腿就是在走转时两腿作适度之弯曲,身体往下坐,使力量贯注两腿。
蹚泥是两脚前进不要过高,如蹚泥之状。
足心涵空是使脚掌和脚跟同时平落地面,五指抓地,这样脚心就涵空了。
起平落扣,连环纵横
起平是将脚提起时也要像足心涵空那样平。
落扣是说落步时不仅要平落,还要使脚里扣。
连环是不断的意思,
意识不断,劲力不断,动作不断,从连环中生出纵横,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一气连环。
腰如轴立,手似轮行
八卦掌在锻炼时必须以腰部构成运动的轴心,手动必先身动,身动必先腰动,使腰带动一切。
八卦掌在换掌的
时候必须使手臂的动作如车轮那样形成圆圈,因为圆形动转较为灵敏,又含着连环不断的作用。
指分掌凹,摆肱平肩
指分是将五指分开,不要并摆。
掌凹是使掌心向里涵空凹拢。
摆肱是在转行时两臂必须极力向圆心的一面摆动
,不可有向前推的动作。
平肩是两肩在转行时或转身换掌时都必须保持端正平舒,不要有一起一落的现象。
桩如山岳,步似水中
桩是指静止性的动作,八卦掌的桩步必须使之像山岳那样稳固,似乎任何强大的力量都推它不动似的。
步是指
活动性的动作,八卦掌的蹚泥步必须使之在稳健之中含着像流水那样轻快,这样八卦掌的步法就不是笨重的,
也不是浮飘的了。
火上水下,水重火轻
心在上属火,肾在下属水,所谓「心火肾水」,也就是前面所说实腹畅胸的心要虚,腹要实的意义。
意如飘旗,又似总灯
古代练兵,一切的阵形变化,前进后退都必须以飘荡的令旗和夜间灯为引导,八卦掌运动时也必须以意识引导
动作,不能随随便便的运动。
腹乃气根,气似云行
前面已经说过腹是蓄气的良好部位,在锻炼时必须将呼吸之气深入到腹部,但是这种深呼
吸的运动是猛然一口
就将气吸入腹内呢,还是慢慢地吸入呢,气似云行就说明了八卦掌的深呼吸运动必须是像空中行云那样面慢慢
地运行,不要猛然吸入,也不要猛然呼出。
意动生慧,气行百孔
意动生慧是说八卦掌的动作如果是像前面所说的意如飘旗,又似总灯那样有意识的运动,那么就能在运动中培
养出机警敏感的素质。
气行百孔是说如果八卦掌的深呼吸是按照前面所说的气似云行那样的话,那么所吸入的
氧气就能输送到各个需要的地方去。
展放收紧,动静圆撑
展放收紧是指动作姿势的开合而言,开的姿势要舒展远放,合的姿势要内收外紧。
动静圆撑是指动中必须求静
,静中又必须有动,动的极处就是静的发源,静的极处就是动的起端,这动和静必须相互循行,又相互含蓄。
神气意力,合一集中
前面所说的精神、气息、意识、力量等等各方面的锻炼方法,它们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合一集中的,不集中,
动作就不能完整一气,不合一,手脚就不能行动一致。
所谓合一,就是手与脚合,肩与跨合,肘与膝合,神与
意合,气与力合,内与外合。
所谓集中,就是这六合必须统一,和谐,协调,取得完整。
八掌真理,俱在此中
这是说如果完全掌握和运用了上面所说的八卦掌的锻炼方法,才算得到了八卦掌的真正的技术,不然的话,那
还是只算学会了一套空架子而已。
八卦掌的三个锻炼步骤姜容樵
八卦掌的锻炼,分为三个步骤:定架子,活架子,变架子。
第一步骤,一定要先练定架子,这是八卦掌打基础的步骤。
定架子就是一步一趋,慢慢地,规规矩矩地按八卦
掌的动作练习,不可快。
第二步骤,是活架子。
活架子是步法不停的练习,换式时,不要把步法停住,应迅速向前迈出去,每式都如此
换步,就完全变成活的步法了。
八卦掌的活架子,走起来如游龙,如飞凤,夭夭矫矫,飘飘荡荡,非常美观好
看。
第三步骤,是变架子。
变架子是随意变化,有时把第一掌放在最后练,有时把第八掌作第一掌练,有时把第四
掌作第二掌练,这样随意穿插练习,就可以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八卦掌的三盘姜容樵
八卦掌分上盘、中盘和下盘三种练法,通称三盘练法。
上盘练法是:身体直立,走起步法来,就像寻常人走路一样,不向下坐跨。
中盘练法是:两腿屈膝微蹲,上半身与腰部的重点落于两腿上,走起步法来,就像蹚泥蹚水一般。
上盘和中盘
练法以走快步最相宜。
下盘练法是八卦掌的最困难的练法,它必须是:腿极力弯曲,脚跟与
臀部、膝盖要成一个三角形,全身的重点
落在两腿上,走步越慢越好。
三盘的练法以中盘练法最相宜,现在练习八卦掌的都是练中盘,唯有练习单架子的时候,才练下盘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