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是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建筑物,如学校、医院、商场、公共图书馆、文化中心、体育馆等。
节能(绿色建筑)是指采取技术措施,在维持建筑物功能和使用性能的同时,尽量减少建筑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的目的。
为了维护城市环境和改善公众的生活质量,公共建筑的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筑外形设计要合理。
建筑的外观设计要遵循“既有的空间结构,又有的空间动态”的原则,即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的基础上,减少建筑物的体积和面积,使建筑结构更加合理、更美观、更有节能意义。
二是建筑材料选择要合理。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材料的选择应以低能耗、低碳、高性能、耐用、环保为原则,尽量采用节能材料,如玻璃、石材、木材、钢筋混凝土等。
三是建筑结构设计要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应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为目的,尽量采用节能结构,如框架结构、轻型结构等,以减少建
筑物的重量和体积,减少能源的消耗。
四是建筑技术设计要合理。
建筑技术设计应以节能为目的,采用节能技术,如空调系统节能技术、采暖系统节能技术、照明系统节能技术等,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上述是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如果想要节能减排,让大众享受更舒适的生活,建筑节能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可以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节约能源,节约费用,提高用户体验,是一项关乎国家发展和全民福祉的重要工作。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一、概述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符合能源节约和环保建筑技术要求,改进建筑节能性能,降低与公共建筑的资源消耗及污染,实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环境影响的设计。
具体包括:综合节能调控技术设计、节能采光设计、热工特性设计、节能新材料设计、智能建筑系统
设计、新能源应用设计等,是近年来全球设计行业关注的焦点。
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
1.总体能耗指标
在节能设计中,应提高公共建筑设计时对系统概念的发展,优化节能能力,并建立节
能耐用的总体节能技术体系,如:节能建筑建设中采光、热设备、空调系统高效运行,使
总体能耗降低,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2.局部能耗指标
具体的节能应用技术指标要求主要是建立节能设计当中的系统尺度(如窗、墙、屋面),合理选择遮阳、隔热、耐用性材料等,应符合国家环保、节能标准,并通过系统性、可靠性、关联性评估以保持空调、动力、采光设备等局部系统节能组合方式有效运行。
三、绿色建材选择
绿色建材选择,是指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对建筑材料制造工艺及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适用的绿色建材,保证节能能效,并低碳环保的原则。
绿色建材特点是外观美观,材料安全、健康、可循环利用,有效降低公共建筑投资,能耐用有效延长建筑寿命,避免
及节省使用能源等方面优越。
四、建筑节能设计实施技术
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新技术实施,应考虑将主流绿色建筑及节能技术应用公共建筑,如:绿色建筑有风能、太阳能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绿色建筑材料、能源恒温/恒压系统、恒
定温度空调、系统节能监控技术等,并对空调系统运行及机组控制、过程控制等进行优化
改造。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中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应用于公共建筑(含住宅)考核用能情况和节能措施,旨在合理规定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要求,以实现节省公共建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
本标准共10章,其中包括一般规定、待考核物体概述,以及建筑考核设计要求:(1)总体节能计划和经济性评价:要求建筑项目实施总体节能计划,其过程中应当对可行的节能裂变采取经济优化策略;(2)热工设计:要求建筑采用最低能源节电设计,通过新型技术手段改善建筑能效;(3)节能环保控制系统:要求环保控制系统应结合建筑服务系统能源耗用特性,采用可行的技术安排,重点对源头消耗和空调系统消耗节能;(4)建筑物外立面保温、外部未经隔热保温的构件窗框和门窗;(5)节能照明及太阳能热水:要求应采用节能照明、太阳能、分散供暖等节能技术解决方案,以便有效节能;(6)节能电器、节水设备和低温水循环:要求建筑物安装可节能运行的电器、节水设备、低温水循环系统,并尽可能使用低温供暖系统。
(7)智能管理:要求安装完善的节能管理系统,提升建筑能源效率和服务质量;(8)新型节能设备:鼓励采用新型可节能运行的热水器、空调机组、热泵等节能设备;(9)水资源节约:要求应采取有效的水资源节约措施,以达到节约用水和节约再生水资源;(10)改善建筑特定热岛效应:要求重视建筑内部和外部温度差的影响,进行有效的改善,加强建筑能耗的控制。
本标准的实施,对于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降低公共建筑可持续使用成本提供了有力指导。
本标准具有较高的节能意义,正在推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行业的发展,为节能和减排工作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建筑节能标准(公共建筑类)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其中强条废止
46.
JGJ 255-2012
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其中强条废止
GB 50411-2019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其中强条废止
37.
JGJ 142-2012
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
其中强条废止
38.
JGJ 144-2019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标准
其中强条废止
39.
JGJ 26-2018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其中强条废止
40.
JGJ 75-2012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城市公共建筑类)
序号
标准号
标准
备注
1.
GB55015-2021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22.4.1
必须
2.
GB/T 51366-2019
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
必须
3.
JG/T 358-2012
建筑能耗数据分类及表示办法
必须
4.
JGJ/T 285-2014
公共建筑能耗远程监测系统技术规程
27.
JGJ/T 307-2013
城市照明节能评价标准
参考
28.
GB 50034-201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其中强条废止
29.
GB 50096-2011
住宅设计规范
其中强条废止
30.
GB 50368-2005
住宅建筑规范
其中强条废止
31.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其中强条废止
3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0.3 按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公共建筑的照明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有关规定。
各类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气候条件,首先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还要提高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能源发展战略,完成本阶段节能50%的任务。 公共建筑能耗应该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用能源消耗。本标准所要求的50%的节能率也同样包含上述范围的节能成效。由于已发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建筑照明节能的具体指标及技术措施执行该标准的规定。
1.0.4 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标准对公共建筑的建筑、热工以及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中应该控制的、与能耗有关的指标和应采取的节能措施作出了规定。但公共建筑节能涉及的专业较多,相关专业均制定有相应的标准,并作出了节能规定。在进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相关的产品标准: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7-2002 《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8484-2002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11976-2002 《建筑外门的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 13686-92 《钢窗建筑物理性能分级》GB/T 13684-92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 15225-94 《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6-94 《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 15228-94 《建筑外门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T 16729-1997 《PVC塑料窗建筑物理性能分级》GB/T 11793.1-89 《PVC塑料门》JG/T 3017-94 《PVC塑料窗》JG/T 3018-94 《铝合金门》GB/T 8478-2003 《铝合金窗》GB/T 8479-2003 《中空玻璃》GB/T 11944-200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指在公共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筑外围结构和保温设计:采用合理的外墙保温材料和隔热构造,减少能量的传递损失。
2. 能源供应和利用系统的设计: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供冷、通风、照明和电力系统等,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 照明系统设计标准:采用能源高效的照明设备,合理布置照明设施,减少能源的浪费。
4. 室内环境舒适性设计标准:通过合理的空调、采光、声学和室内装饰等设计,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5. 电器设备能效标准:采用具有高能效等级的电器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6. 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标准:采用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能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7. 建筑节能技术应用标准:推广和应用各种建筑节能技术和装置,如太阳能利用、地源热泵等。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可以降低建筑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和舒适性。
此外,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是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能够为国家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作出贡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4
一、术语和定义:明确了标准中所用术语的定义,为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二、节能设计的要求和原则:规定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节约能源、合理布局、科学选用建筑材料等方面的原则。
三、节能设计方案的编制:详细说明了节能设计方案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包括建筑的形态布局、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选用等方面。
四、建筑系统节能设计的要求:对建筑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建筑外围结构、传热、通风与空调、照明和给排水系统等方面。
五、可再生能源利用:明确了在公共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原则和要求,包括太阳能利用、地热能利用、风能利用等方面。
六、装备节能设计要求:对公共建筑中的装备设备的节能设计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电梯、热力设备、照明设备等方面。
七、热工性能和能耗计算方法:规定了公共建筑热工性能测试和能耗计算的方法和程序。
八、节能设计文件的编制和审查要求:明确了节能设计文件编制和审查的内容和程序,涉及设计文件的各个阶段。
九、节能设计方案的验证和评价:对节能设计方案的验证和评价进行了要求,包括建筑物能耗评价、节能性能检测等方面。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Share classic historical materials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本标准涉及的几个重要概念1.1公共建筑的范围:指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讯建筑如邮电、通信、广播用房以及交通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1.2基准Baseline建筑:是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公共建筑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称为“基准建筑”..基准建筑围护结构的构成、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按照以往80年代传统做法..如表1..遮阳系数SC均取0.80..标准规定;按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国内主要城市基准建筑的传热系数K单位:W/m2 K表11.3透明幕墙:专指可见光可以直接透过它而进入室内的幕墙..除玻璃外透明幕墙的材料可以是其他透明材料..设置在常规墙体外侧的玻璃幕墙不作为透明幕墙处理..标准规定的窗墙面积比的上限定为0.7..已考虑到了公共建筑的透明幕墙的应用需要..即使立面采用全玻璃幕墙;扣除各层楼板及楼板下面梁的面积楼板和梁与幕墙之间的间隙必须放置保温隔热材料;窗墙比一般不会超过0.7..1.4建筑气候分区..各城市的建筑气候分区如表2..2.建筑幕墙部分的总则为满足标准的总节能50%的目标要求;建筑幕墙需满足以下几点..2.1严寒地区、寒冷地区的建筑幕墙应采用隐框幕墙;明框幕墙应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隔热措施;其它地区的建筑幕墙宜采用隐框幕墙;明框幕墙宜采用隔热铝合金型材或采取其它有效的隔热措施..2.2严寒地区的透明幕墙应采用气体层厚度不小于12mm的中空低辐射玻璃或其它类型的相同保温性能的节能玻璃..2.3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透明幕墙应采用气体层厚度不小于9mm的中空玻璃或其它类型的相同保温性能的节能玻璃..3.非透明幕墙部分在该标准中;非透明幕墙主要是指铝板幕墙、石材幕墙等;此类幕墙的保温做法通常采用面板材料如铝板、石材等内加装50mm厚度的玻璃棉;玻璃棉密度一般不小于16千克/立方米;幕墙传热系数一般在0.7~0.9W/m2.K之间..根据主要城市所处气候分区表2本规范对非透明幕墙部分的要求;严寒地区A区中;非透明幕墙传热系数限值不大于0.40W/m2.K;夏热冬暖地区中;传热系数不大于1.5W/m2.K;与前所述通常做法的非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有一定差距..现阶段;可通过加装不同厚度的玻璃棉玻璃棉厚度一般为50mm、75mm、100mm或其它有效措施满足规范要求;如加装75mm厚玻璃棉的非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一般为0.5~0.7W/m2.K;加装100mm厚玻璃棉的非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一般能达到小于0.4W/m2.K..所以;为满足本规范要求;严寒地区;非透明幕墙应加装100mm厚玻璃棉;寒冷地区应视体型系数的不同应加装不小于75mm厚玻璃棉;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应加装50mm厚玻璃棉..4.透明幕墙部分在该标准中;透明幕墙主要是指玻璃幕墙;此类幕墙的节能主要由玻璃的热工性能决定..目前;玻璃幕墙主要采用单层玻璃、透明中空玻璃、镀膜中空玻璃和中空低辐射玻璃..一般来说;玻璃的热工性能参数如表3;通过该表;能大概了解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常用玻璃的热工性能参数表3另外;关于玻璃幕墙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表3中的玻璃传热系数仅为玻璃本身的计算值;不能作为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2.玻璃幕墙的传热系数应综合考虑玻璃幕墙类型如明框、隐框;明框的连接方式等等;如为明框幕墙;对玻璃幕墙整体的传热系数会有较大的影响..3.当采用隐框玻璃幕墙时;可近似参照玻璃的传热系数来确定玻璃幕墙的热工性能..如采用12mm 厚空气层的中空低辐射玻璃的隐框幕墙;其传热系数一般在2.0W/m2 K..4.当采用中空低辐射玻璃还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可采用在中空低辐射玻璃的空气层中充惰性气体..充惰性气体的中空低辐射玻璃的传热系数可降低0.2左右..5.对热工性能要求较高的玻璃幕墙;可采用通风式双层幕墙..如北京某工程;经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该类幕墙的传热系数达到1.0W/m2 K..6.同种类型的玻璃中;选用不同遮阳系数的玻璃对材料成本的影响很小..5.窗部分根据该标准要求;严寒地区;窗的传热系数最高限值为不大于2.2W/m2.K;夏热冬暖地区;窗的传热系数最低限值为不大于6.5W/m2.K..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建筑窗按玻璃类型可分为单层玻璃窗和中空玻璃窗..常用建筑窗的保温性能见表4..常用建筑窗的保温性能表4另外;关于建筑窗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1.表4中所列的窗仅为目前市场上常用窗;其它窗类型如铝木复合窗、玻璃钢窗等没有一一列出..2.一般来说;同种玻璃配置的塑钢窗的保温性能优于铝合金隔热窗;但是;铝合金隔热窗经优化设计后;保温性能有较大的提高..3.由于玻璃配置、隔热条高度、结构工艺、生产厂商等的不同;同种类型窗的传热系数会有较大差异..6.结束语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是我国批准的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的综合性国家标准;也是贯彻执行国家节能政策的一大举措..标准所要求的节能50%的目标由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高空调采暖设备和照明设备效率来分担;其中围护结构的分担节能率约为13%~25%;可见建筑幕墙对本标准而言是很关键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设计选用幕墙产品与建筑材料时;一方面要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各项要求;另一方面还要按照建筑师对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指标要求进行..。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是指对公共建筑热效率、照明照度、温湿度等进行检测,通过检测结果来评估建筑的节能水平,并找出节能改造的方向和策略。
建筑节能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
1、建筑外墙温度:针对建筑外墙温度,一般要求外墙温度控制在18-22℃之间,外墙温度过高,会使室内温度也升高,从而增加空调负荷;
2、空调系统能效:空调系统能效是指空调系统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提供较高舒适度的同时,消耗的能源较少,一般要求空调系统的能效比为2.0以上;
3、照明系统照度:照明系统照度一般按照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来进行,如办公室区域一般要求300lux以上,卫生间洗手间要求150lux以上;
4、热水系统效率:热水系统效率是指热水系统中消耗的电能比例,一般要求90%以上;
5、建筑温湿度控制:一般要求空调系统能够控制室内温度在18-24℃之间,湿度控制在45-70%之间,保证室内舒适度;
以上就是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的主要内容,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是目前节能减排的重要检测指标,也是建筑节能改造的关键环节,检测结果可以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建筑应用,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而制定的。
它适用于我国各类公共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
下面将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1. 总则:明确了本标准的制定目的、适用范围、依据和节能设计原则等基本要求。
2. 术语: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涉及的主要术语进行了阐述,如建筑节能设计、公共建筑、能耗指标等。
3. 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计算参数:规定了公共建筑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计算的各项参数,如室内温度、湿度、照度等。
4. 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明确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要求,包括建筑形式、建筑布局、建筑热工性能等。
5.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节能设计:规定了公共建筑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节能设计要求,包括系统形式、设备选型、能效比等。
6. 可再生能源应用:明确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要求,包括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
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作用1.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可以降低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降低建筑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助于降低公共建筑的能耗,减少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
3. 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鼓励可再生能源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
4. 改善室内环境:通过实施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可以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实施与监督1. 设计单位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进行公共建筑的设计,确保节能设计符合规定。
2.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图纸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进行公共建筑的施工,确保节能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3. 运营管理单位应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进行公共建筑的运营管理,确保能源利用效率达到规定要求。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导言随着全球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的威胁,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为了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能源效率提升,制定本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公共建筑,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等。
二、能源目标1. 能源利用率:确保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率≥60%;2. 动力消耗比:确保公共建筑动力消耗比≤0.5;3. 温控优化:确保公共建筑采用智能温控系统,实现温度稳定控制。
三、建筑外观及结构设计1. 建筑外墙:采用优质保温材料,厚度不低于100mm;2. 窗户设计:采用高效隔热窗,窗框采用热桥隔离设计,防止热量传递;3. 屋顶设计:采用绿色屋顶或反射性材料,降低夏季的热岛效应。
四、建筑能源系统设计1. 照明系统:采用LED节能灯具,配备感应控制系统,实现根据光照情况自动调节亮度;2. 供热供冷系统: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配合智能温控系统,确保室内温度舒适;3. 通风与空调系统:采用换气设备,配合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空气质量监测与调节;4. 太阳能利用设备:利用太阳能热水器或光伏发电设备,实现部分能源的可再生利用。
五、用电设备及管理1. 使用能效标识高的电器产品;2. 安装智能电表,实时监测用电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 定期开展用电设备能效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和更换老旧设备。
六、建筑运营与管理1. 整体性能监测:安装建筑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控能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2. 员工培训:开展能源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能源管理能力;3. 能耗数据分析:根据能耗数据进行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节能方案。
七、评估与认证1. 建筑节能评估:对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评估,指导节能改造工作;2. 能源认证:申请并通过能源效益认证,获得节能标识,提高公共建筑形象。
八、总则本标准为公共建筑超低能耗设计提供指导,并推动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
相关建筑单位应积极应用本标准,在公共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充分发挥节能潜力,减少能源消耗,为社会和环境贡献积极力量。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107-2015一、建筑外围结构与保温设计1.1 建筑外围结构应采用高保温性能的材料,并确保其密闭性和稳定性。
在寒冷地区,应采用双层或三层保温材料。
1.2 外墙应设置隔热层,并采用空气层或复合保温技术,以提高保温性能。
1.3 门窗应采用高性能的保温隔热材料,并提高其气密性。
建议使用断热桥铝合金窗框或Low-E 中空玻璃等高性能产品。
二、能源供应与利用系统设计2.1 能源供应系统应综合考虑电力、燃气、太阳能等多种能源的利用,实现多能源互补。
2.2 优先选择高效、环保的能源供应设备,如采用高效燃气锅炉、冷热电三联供等。
2.3 能源利用系统应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例如利用余热回收、热泵等技术。
三、照明系统设计标准3.1 照明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灯具,如LED灯、节能荧光灯等。
同时,应选择合适的照明控制方式,如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自动感应开关等。
3.2 照明线路应合理规划,避免线路损耗。
建议使用低损耗的电线和电缆,并采用适当的截面面积和敷设方式。
3.3 照明系统应充分考虑天然光的利用,采用采光技术,如采光窗、光导管等。
四、室内环境与空调系统设计4.1 室内环境应考虑人体舒适度和健康需求,合理布局室内空气处理设备,如新风换气机、空气净化器等。
4.2 空调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如变频多联机、冷水机组等。
同时,应合理设计空调水系统,优化水力平衡,降低能耗。
4.3 空调系统应配备能量回收装置,如热回收新风换气机等,以减少冷热损失。
五、给排水系统节能设计5.1 给水系统应采用合理的供水方式,如变频供水、减压供水等,以减少水泵能耗。
同时,应选用低水流速、低水阻力的管材,以减少水头损失。
5.2 排水系统应考虑污水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如设置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等。
同时,应采用静音排水设备,以减少噪音污染。
5.3 热水供应系统应采用高效的热水供应设备,如太阳能热水器、空气源热泵等。
同时,应设置热水循环系统,以减少热量损失。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2Public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Standards 2022一、节能标准:I. Energy Efficiency Standards1.建筑外壳节能要求:建筑外壳要求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其外表面热传导系数不大于1.1 W/(m2K) ,控制外壳结构热损耗不超标。
1. Energy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for Building Envelope: High-efficiency insulation materials should be used for the building envelope.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external surface should not be greater than 1.1 W/(m2K), and the heat loss of the envelope structure should be controlled within the specified limits.2.采光节能要求:建筑采用适当的整体和局部的采光策略,根据当地的光照、气候条件,提高采光效率,减少空调能耗。
2. Lighting Energy Efficiency Requirements: Buildings should adopt proper overall and partial lighting strategies, improve lighting efficiency according to local light and climate conditions, and reduce air conditioning energy consumption.3.空调节能要求:空调系统应采用节能冷水机组,其运行系数不低于3.5,空调调节应使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节能换能。
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最新

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最新
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了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而制定的规范和要求。
最新的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空调系统设计:要求采用节能空调设备,并合理选择空调系统的容量和型号,优化系统布局和空气流通,减少能源浪费。
同时,要求采用高效的热泵设备、新风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提高整体能耗效率。
2. 照明设计:要求采用高效的照明设备,如LED灯具,减少照明能耗。
并合理利用自然光,设置灯光自动控制系统,根据不同时段和使用需求调节照明亮度,减少能源浪费。
3. 建筑外墙和窗户设计:要求外墙和窗户采用隔热材料和节能玻璃,减少传热损失。
并合理选择外墙和窗户的朝向、面积和形式,提高建筑的隔热性能和日照利用率。
4. 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设计:要求设置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及时监测建筑的能耗状况,包括用电、用水和用气情况,并定期对能耗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能耗异常问题,实现能耗优化和节能控制。
5. 新能源利用设计:要求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资源,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和地热供暖系统,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建筑的自给自足能力。
总的来说,公共建筑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最新要求是在建筑的各个方面考虑节能因素,从空调、照明、建筑外墙和窗户、能源监测与控制系统以及新能源利用等方面优化设计,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做到可持续发展。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仅可以降低建筑的运营成本,节约能源资源,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24-202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24-202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GB50124-20241. 总则1.1 范围《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GB50124-2024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本规范旨在降低公共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1.2 规范引用下列规范对本规范的实施具有指导作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设计规范》GB50015-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500521.3 术语和定义本规范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公共建筑: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供公众使用的建筑,包括办公、教育、文化、医疗、体育、娱乐等类型的建筑。
- 能耗:指建筑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各种能源消耗的总量。
- 节能设计:指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一系列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降低建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节能目标与要求2.1 节能目标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战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新建公共建筑能耗应低于同类型建筑的基准能耗值,扩建和改建公共建筑应提高现有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2.2 节能要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应遵循整体性、分区性、适应性、经济性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提高建筑整体节能性能。
- 根据建筑功能、用途和气候特点,合理划分节能区域,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 选用高性能建筑材料、设备和系统,提高建筑节能性能。
- 优化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实现能源消耗监测、分析和优化。
3. 建筑节能设计3.1 建筑布局与形态公共建筑布局应合理,充分考虑日照、通风、采光等因素,提高建筑的自然能耗降低性能。
建筑形态应符合当地气候特点,减少风力对建筑的影响,降低能耗。
3.2 建筑围护结构建筑围护结构应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
外窗、门等部位应选用气密性、水密性、隔音性能良好的材料和产品,降低能耗。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为了提高公共建筑的节能效果,国家对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进行
了严格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一、新建建筑节能性能标准1.新建建筑
外墙、屋面采用节能材料,达到节能要求。
2.新建建筑低气候区应采用双
层玻璃窗,节能率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
3.新建建筑需使用空调设备,应
采用变频空调设备,节能比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
二、已建建筑节能改进
措施 1.使用玻璃钢化窗、外窗节能膜等节能措施改进现有窗户的节能性;
2.采用智能控制、节能照明等技术,对装置的照明进行节能改造;
3.更换
节能型洗衣机、厨具等节能设备;4.降低供暖、空调功率、及采用节能设备,改善供暖、空调系统节能性;5.采用节水设施,节约用水。
三、节能
检测与审核1.对新建建筑进行节能性能检测,确保达到节能要求;2.对
已建建筑进行节能改进项目检测,确保节能改造项目达到预期的节能效果;
3.对执行节能工作的单位进行节能审核,以确保节能要求的落实。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202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中国建筑科学讨论院、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起草人:郎四维、林海燕、涂逢祥、陆耀庆、冯雅。
下面是带来的关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书的介绍以供参考。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属国家强制性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作品名目
1、总则
2、术语
3、室内环境节能设计计算参数
4、建筑与建筑热工设计
5、采暖、通风和空气调整节能设计
本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部公告第319号建立部关于公布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
历程
中国第一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受此影响,与房屋建筑亲密相关的配套行业,将面临新一轮洗牌。
建立部相关负责人认为:一方面,一些时下热销产品将受到挤压甚至停产;一方面,升级换代的产品将面对技术上的诸多挑战。
根据建筑节能涵盖的范围来讲,近年来涌现的节能建筑只能算拥有节能建筑的潜质,真正实现建筑节能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
状态
工程建立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3已于2023年2月批准公布,自2023年10月1日起实施。
原《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23同时废止。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1总则1.0.1我国建筑用能已起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旳1/4,并将伴随人民生活水平旳提高逐渐增长到1/3以上。
公共建筑用能数量巨大,挥霍严重。
制定并实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有助于改善公共建筑旳热环境,提高暖通空调系统旳能源运用效率,从主线上扭转公共建筑用能严重挥霍旳状况,为实现国家节省能源和保护环境旳战略,贯彻有关政策和法规做出奉献。
我国已经编制了北方寒冷和寒冷地区、中部夏热冬冷地区和南方夏热冬暖地区旳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并已先后公布实行。
按照节能工作从居住建筑向公共建筑发展旳布署,编制公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以适应节能工作不停进展旳需要。
1.0.2建筑划分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民用建筑又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则我含办公建筑(包括写字楼、政府部门办公室等),商业建筑(如商场、金融建筑等),旅游建筑(如旅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包括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以及交通运送用房(如机场、车站建筑等)。
目前中国每年竣工建筑面约2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约有4亿平方米。
在公共建筑中,在建筑旳原则、功能及设置整年空调采暖系统等方面有许多共性,并且其采暖空调能耗尤其高,采暖空调整能潜力也最大。
在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商场、高档旅馆酒店、高档办公楼等)旳整年能耗中,大概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
而在空调采暖这部分能耗中,大概20%-50%由外围护构造传热所消耗(夏热冬暖地区大概20%夏热冬冷地区大概35%,寒冷地区大概40%,寒冷地区大概50%)。
从目前状况分析,这些建筑在围护构造、采暖空调系统,以及照明方面,共有节省能源50%旳潜力。
对全国新建、扩建和改建旳公共建筑,本原则提出了节能规定,并从建筑、热工以及暖通空调设计方面提出控制指标和节能措施。
1.0.3各类公共建筑旳节能设计,必须根据当时旳详细气候条件,首先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旳生活水平;与此同步,还要提高采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系统旳能源运用效率,实现国家旳可持续发展旳战略和能源发展旳战略,完毕本阶段节能50%旳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也逐渐开始
注重节能和环保的问题。
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源消耗
量和碳排放量巨大,因此需要借助节能标准来指导公共建筑的设计和施工。
本文将从节能标准的概念、分类和实施情况等方面对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
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节能标准。
节能标准是指为了降低能源
消耗和减少碳排放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
节能标准通常
包括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施工技术标准、节能设备标准以及建筑能耗
监测和评价标准等。
通过遵循节能标准,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的能耗和对
环境的污染。
建筑外墙节能标准主要涉及建筑外墙的保温和隔热性能。
建筑外墙的
保温隔热设计是公共建筑节能的首要任务。
通过选择合适的保温隔热材料
和采取适当的保温隔热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的热量损失。
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的供暖和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公共建筑通常使用中央供暖和空调系统,通过合理设计系统布局、选择高
效节能的供热和空调设备、采取节能控制策略等措施,可以降低供暖和空
调的能耗。
建筑照明节能标准主要关注建筑的照明系统的设计和使用。
公共建筑
的照明系统通常需要满足照明效果好、亮度适宜等要求。
通过使用节能灯具、采用合理的照明布局、使用自动调光调光设备等,可以减少照明的能耗。
建筑供热节能标准主要涉及建筑的供热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公共建筑通常采用集中供热方式,通过合理设计供热系统、选择高效的供热设备、采取节能控制措施等,可以减少供热的能耗。
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情况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够严格,导致实际能耗和标准规定的能耗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一些公共建筑节能标准只侧重于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阶段,对建筑的使用和管理阶段关注较少。
再次,一些公共建筑节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的能效不断下降。
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的节能工作,需要加强相关部门对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制定和监管。
同时,需要加强对公共建筑节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能效表现。
另外,还需要鼓励公众参与到公共建筑节能工作中,提高大众对节能的认识和意识。
总之,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是指导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对于减少公共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相信公共建筑节能标准会逐渐得到有效的执行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