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 甲类公共建筑定义

合集下载

公共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调研分析

公共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调研分析

公共建筑能耗影响因素与调研分析摘要:绿色物业管理能够降低建筑设施设备运行耗能,节约水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做好环境绿化,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智慧化水平。

研究绿色物业管理发展过程中的能耗控制问题,对指导业界采取可行的公共建筑绿色物业管理措施,促进绿色物业管理更好更快发展,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共建筑;能耗影响因素;调研分析1概述建筑能耗一直是各国家关注的问题,我国研究人员更是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节能研究。

徐欣等人对重庆市某办公建筑的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围护结构、电梯设备、灶具等进行改造,并根据1a实际运行数据,分析得到节能外窗(贴节能膜)的改造方式可降低建筑能耗。

本文从建筑本体、地域、设备、行为等方面总结公共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

以郑州市某栋公共建筑为调研对象,对被调研建筑分项能耗(空调能耗、照明能耗、设备能耗、其他能耗)占比进行箱线图分析。

对4类影响因素(外墙保温、空调系统冷源形式、外窗类型、空调设置温度)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箱线图分析。

2公共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2.1建筑本体①建筑功能:建筑功能对建筑能耗有较大影响。

②建筑面积:根据GB50189—20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单栋公共建筑面积大于300m2或者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公共建筑为甲类公共建筑,单栋公共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m2的建筑为乙类公共建筑。

③内部空间:公共建筑内部空间差异较大,有面积为15m2甚至更小的小面积办公室,而大面积办公室可为小面积办公室面积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④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外墙、外窗、屋面等的传热系数。

体形系数、窗墙比:体形系数影响围护结构的传热面积。

由于外窗的传热系数明显高于外墙、屋面,而且太阳光可透过外窗形成室内得热量,因此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不可忽略。

遮阳形式:遮阳形式分为外遮阳、内遮阳、中间遮阳,外遮阳又分为垂直遮阳、水平遮阳、综合遮阳。

⑤建设年代:建设年代不同,建筑节能标准、建筑材料性能水平不同。

节能建筑

节能建筑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 适用。 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 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 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 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二)适应游牧: 1.搭盖迅速 : 搭盖蒙古包,什么季节,什么地方都 行。 2.拆卸容易 : 拆卸蒙古包,比搭盖还容易几倍。 3.装载方便 : 蒙古包的架木--哈那、乌尼、套瑙、 门、都是分开的。 4.搬迁轻便 : 除了套瑙以外,架木全用轻木头做成, 以便搬迁是轻便易行。 (三)另外蒙古包还有修造方便,由内知外,明亮 殿堂等一些优越性。
节能建筑有哪些设计原则?
(一)节能建筑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这里 所指的“地”主要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待征 (二)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应贯彻超前性原则由于建 筑的使用年限长,到时按新标准再对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 造是很困难的,因此应贯彻超前性原则,特别是夏季酷热 地区,建筑外围护结构(屋顶、外墙、外门外窗)的热工 性能指标应突破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最低要求,予以适当 加强,应控制屋顶和外墙的夏季内表面计算温度。 (三)建筑设计者要有社会责任感 。因为能源是我国的战略 物质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后代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建 筑节能是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事, 所以节能建筑的设计者又实际上承担了一份牵涉到国家发 展战略和后代人生存条件的社会责任。
一、因纽特人的冰屋
冰屋
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住房,以冰 雪制成。 1、冰屋为半球形,屋顶上盖一层厚厚的野草, 再覆以一层海豹皮;同时在屋内螺旋形的 墙壁上到处挂满兽皮,亦可防寒。 2、屋里一般储藏有相当数量的日常食物,比 如面粉、茶叶、麋鹿肉、海兽肉之类。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文件编制规范-2023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文件编制规范-2023标准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文件编制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文件编制的一般规定、设计说明、专业设计和计算书。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绿色建筑节能设计项目的初步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870 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GB 50033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118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CJ/T 164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JGJ/T 449 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JGJ 286 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一般规定绿色建筑节能设计内容由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暖通共五个专业组成,适用于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采用文本形式,由各专业设计说明汇总集结成篇,重点对采用技术措施、系统及控制指标要求进行描述。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专篇、设计图纸、建筑节能计算模型及计算报告书、建筑节能设计自审意见书、建筑节能初步设计阶段基本情况表。

设计说明专篇按以下次序编排:——设计主要依据;——项目概况;——建筑专业;——结构专业;——电气专业;——给水排水专业;——暖通专业。

绿色建筑节能条文涉及的内容不在设计合同约定的设计范围内的(如园林景观、室内装饰、门窗与幕墙、建筑室外照明、智能化等专项深化设计不在设计范围内的),应在设计说明和相关专业设计说明中详细说明,相关专业应针对该内容在本专业设计说明中提出需要满足的具体达标要求,以供其他设计单位作为设计依据。

5 设计说明设计主要依据应包含以下内容:——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标准、规范、图集;——设计中执行的国家和本市的政策文件;——项目环评报告、地勘报告。

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况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概况表应包含以下内容:——项目名称、建设地点;——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子项建筑高度、层数、建筑面积、绿色建筑等级;——不适用条文说明、需在后续设计中完善的达标条文内容。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评价标准
!"#$%&'
(

) !"##$% ##&'()*#+
*+) ,#-#*.()*#+
!"#$%&'()*
!"#$%#&% '(& )$)&*+ )'',-,)$-+ #..)../)$" (' 0123,- 21,3%,$*.
45678598:5 ,-
45;785<85; ./
0"#123456789: BC,D 0"#;<=>?@A
规划与建筑 ㊁5 暖通空 调 ㊁6 给 水 排 水 ㊁7 电 气 ㊁8 运 营 管 理 ㊁9 程 , 对原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 , 最终审查定稿 . 修订的主要 技术内容为 : 设置了公共建筑节能评价的一级指标 ; 强化了对规 划与建筑 ㊁ 暖通空调 ㊁ 给水排水 ㊁ 电气 ㊁ 运营管理等 5 方面技术 内容的要求 ; 划分了公共建筑的节能等级 ; 考虑了公共建筑的设 计和运行两个阶段的节能评价 . 术监督局共同管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归口并 负责组织实施,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释.请各单位在执行本标准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随时 (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3 0 号 ; 邮 编 :1 0 0 0 1 3; 电 :b . 话 :0 1 0-6 4 5 1 7 4 6 5;E-m a i l z z @1 6 3 ������ c o m) q y j 5 将有关意 见 和 建 议 反 馈 至 中 国 建 筑 科 学 研 究 院 标 准 规 范 处 本标准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 质 量 技

公共建筑分类 甲类

公共建筑分类 甲类

公共建筑分类甲类公共建筑分类公共建筑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建造的建筑物,包括政府机关、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公共交通、商业服务等领域。

按照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将公共建筑分为多个类别。

本文主要介绍甲类公共建筑。

甲类公共建筑甲类公共建筑是指对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型公共场所,如大型商场、超市、酒店、医院等。

这些场所人员密集,日常活动频繁,安全风险高。

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确保其安全可靠。

一、大型商场大型商场是指营业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

由于人员流量大,消费者众多,商家种类繁多,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消防安全:需要设置灭火器材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疏散通道:需要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3.安全出口: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并确保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4.电气安全:需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二、超市超市是指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集商品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零售商店。

由于人员流量大,消费者众多,商品种类繁多,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消防安全:需要设置灭火器材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疏散通道:需要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3.安全出口:需要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并确保其畅通无阻,以便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撤离。

4.货架设计:货架设计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货物的安全和稳定。

三、酒店酒店是指提供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的场所。

由于人员流量大,服务对象众多,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消防安全:需要设置灭火器材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疏散通道:需要设置足够的疏散通道,保证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撤离。

什么是节能建筑节能建筑的特征

什么是节能建筑节能建筑的特征

什么是节能建筑节能建筑的特征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那么你对节能建筑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节能建筑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节能建筑的简介节能建筑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节能建筑的设计原则节能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各类建筑应按照相应的节能设计标准设计,设计文件应符合相应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如:居住建筑应按照湖北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301—2005设计并符合其规定;旅游旅馆建筑应按照《旅游旅馆建筑热工与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设计并符合其规定;公共建筑应遵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并符合其规定;设有集中采暖与空调系统的建筑,应遵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设计并符合其规定等。

1、节能建筑设计应贯彻“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这里所指的“地”主要是指建筑物所在地的气候待征。

武汉属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

因此,武汉地区的节能建筑,必须适应武汉地区的气候特征,既不能照搬严寒地区的建筑型式,也不能照搬夏热冬暖及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更不能照搬四季如春的温和气候地区的建筑型式。

适应武汉地区气候特征的节能建筑,其基本要求是:①建筑物尽量采用南北朝向布置。

否则,须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而需增大建筑成本。

②建筑群之间和建筑物室内,夏季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建筑群不应采用周边式布局型式。

低层建筑应置于夏季主导风向的迎风面(南向);多屋建筑置于中间;高层建筑布置在最后面(北向),否则,高层建筑的底层应局部架空并组织好建筑群间的自然通风。

③按相关设计标准的规定,尽量加大建筑物之间的间距,尽量减少建筑群间的硬化地面,推广植草砖地面,提高绿地率,加强由落叶乔木、常绿灌木及地面植被组成的空间立体绿化体系,以便由树冠和地面植被阻档、吸收大部分的太阳直射辐射,减小地面对建筑物的反射辐射,降低区域的夏季环境温度,减轻区域的热岛现象。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建筑分类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建筑分类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是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于建筑的设计、施工和使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建筑分类指的是按照建筑物的用途、结构特点、构筑物形式等因素对建筑物进行分类。

而耐火等级则是评价建筑物耐火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是指建筑物在火灾中保持结构完整性和防止火势蔓延的能力等级。

一、建筑分类1. 住宅建筑:住宅建筑是用于居住的建筑物,可以单独或集中建造,按照住宅的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别墅、公寓和普通住宅等。

2. 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供公众使用的建筑物,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图书馆、教堂等。

3. 工业建筑:工业建筑主要是指用于工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物,如工厂、仓库、液化气站等。

4. 商业建筑:商业建筑是用于商业活动的建筑物,如商场、超市、酒店、餐饮店等。

5. 文化建筑:文化建筑是用于文化艺术活动的建筑物,如博物馆、剧院、展览馆、图书馆等。

6. 交通建筑:交通建筑是用于交通运输和服务的建筑物,如机场、车站、港口、桥梁等。

7. 农业建筑:农业建筑主要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和农田管理的建筑物,如农田架设、农业机械库等。

8. 临时建筑:临时建筑是相对较短期使用的建筑物,如展览展示帐篷、野外露营帐篷等。

以上是常见的建筑分类,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上有不同的要求,建筑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对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进行规划和管理。

二、耐火等级耐火等级是对建筑物的耐火性能进行分类和评价的指标,不同的耐火等级代表着建筑物在火灾中的不同防火能力。

耐火等级主要通过材料的防火性能来划分,常见的耐火等级包括:1. 一级耐火:一级耐火是指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和外墙的耐火等级为一级,能在火灾发生后一定时间内保持结构完整性。

2. 二级耐火:二级耐火是指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外墙和隔墙等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二级,能在火灾发生后一定时间内保持结构完整性。

3. 三级耐火:三级耐火是指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外墙、隔墙以及部分非承重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三级,能在火灾发生后一定时间内保持结构完整性。

公共建筑节能规范解读

公共建筑节能规范解读

GB 50189-201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设计中的重大变动-建筑篇• 1.0.5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说明该工程项目采取的节能措施,并宜说明其使用要求。

备注:从方案设计开始就考虑节能措施,施工图出图和节能报告同步,保证了节能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一致,避免施工图修改。

• 2.0.4 太阳得热系数:通过透光维护结构(门窗或透光幕墙)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备注:代替原标准的遮阳系数,因为人们关心的是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部分,而不是被构件遮挡的部分,所以太阳得热系数更合理。

• 3.1.1 公共建筑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m²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m²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²的建筑群,应为甲类公共建筑。

•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²的建筑,应为乙类公共建筑。

3.2.1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强条)表3.2.1 严寒和寒冷地区公共建筑体形系数备注:3.1.1求,特别是对于以往算节能比较头疼的门卫、传达室等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做要求,算是给设计师的一大福利。

三、3.1.2 代表城市的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比原来更细致。

四、3.2.2 严寒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6;其他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7。

3.2.4 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小于0.4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6;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大于等于0.4时,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备注:比原规范4.2.4条要求有所提高。

五、3.2.8 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的有效通风换气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 甲类公共建筑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应设可开启扇,其有效通风换气面积不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当透光幕墙受条件限制无法设置可开启窗扇时,应设置通风换气装置。

建筑节能的内涵与必要性

建筑节能的内涵与必要性

建筑节能的内涵与必要性一、建筑节能的内涵建筑节能是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所谓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所界定的范围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一般占该国总能耗的30%左右。

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一)、国际能源危机加剧1、能源储量减少,石油仅供开采41年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三种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费约90%以上,其中石油占一半以上。

然而2004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最新数据显示,世界石油总储量为1.15万亿桶,仅供生产41年;全球天然气储量为176万亿立方米,仅供开采63年。

日本权威能源研究机构也申明,全球煤炭埋藏量10316亿吨,可开采231年;核反应原料铀已探明储量436万吨,可供72年使用(海水中的铀可供使用1万年,利用钚为燃料的增值核反应堆可使用100万年);利用热核反应,海水中的锂能源可开采年限为1600万年。

可见,全世界最为依赖的能源——石油与天然气,在21世纪的前半,就将日趋枯竭。

科学家们预计2040年石油消费将达到最高峰,2100年石油消费将减少到不足能源消费总量的5%%。

而从2050年开始,核能、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的比率大大上升,达到总能源消费的1/3,热核能源将达到总能源消费的1/4。

因此,在世界能源供给结构转轨的大趋势下,不考虑建筑节能而建造的房屋,终有一日会因为没有能源可用,终被社会淘汰。

呼吁建筑节能,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减少使用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节能措施,采用可再生新能源,使建筑可持续发展。

公共建筑节能(甲类)

公共建筑节能(甲类)
电热水器□
其它□
燃煤□
燃油□
其它□
冷水(热泵)机组
机组类型
台数(个)
单台额定制冷量(kW)
制冷性能系数COP (W/W)
单元式
空气调节
机组
机组类型
能效比(W/W)
风冷式□水冷式□
接风管□不接风管□
风冷式□水冷式□
接风管□不接风管□
溴化锂
吸收式
机组
机组类型
台数(个)
性能参数
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
≥6级
透明幕墙气密性等级(GB/T21086-2007)
≥3级
其余部位
说明
外门
门斗□旋转□中空□其它□
外墙、屋面热桥部位技术措施
外墙:有□无□
屋面:有□无□
中庭夏季通风、排风
机械□自然□
透明幕墙通风形式
可开启部分:有□无□
通风换气装置:有□无□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朝向
设计窗墙面积比
传热系数
限值
设计传热
系数
遮阳系数
限值
设计遮阳
系数
设计遮阳
措施
可开启
面积
可见光
透射比


西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权衡判断
参照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m2)
设计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kW.h/m2)
主要节能措施
外墙
保温型式
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其它□
保温材料
种类
选用厚度(mm)
水平厚度
面积(m2)
外墙颜色
气密性能
传热
系数
遮阳

2015-8-3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2015-8-3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天津市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公共建筑、居住建筑)2015年7月前言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国家和天津市现行有关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一步规范我市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和审查工作,帮助设计单位提供正确完整的设计文件,保证建筑节能设计的深度和质量,根据《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管理办法》(津建科[2013]504号)、《市建设交通委、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要求的通知》(津建科 [2013]291号)等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建筑节能的设计情况,编写本专篇。

本专篇依据《天津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53-2014、《天津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9-1-2013进行编写,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个篇章,每个篇章又包含节能设计概况、节能设计依据、节能设计做法(建筑专业、给排水专业、暖通专业、电气专业)等内容。

本专篇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

本专篇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交天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编写人员:刘军、刘祖玲、刘幸坤、刘用广、王莉、张小萍、董志欣、董欣、赵现坤、韩夜、赵宏玫、周古舜、张淑英、陈露、王蓬、刘嘉、刘水江、刘伟审查人员:顾放、李宝瑜、王丽雯、刘建华、周国民、李勇刚、只云波、尹秀伟编写说明1.依据《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管理办法》(津建科[2013]504号)、《市建设交通委、市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提高我市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防火技术要求的通知》(津建科[2013]291号)等文件,天津市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应有《建筑节能设计专篇》,且独立成篇,设于施工图建筑专业设计总说明中。

2.本专篇适用于天津市民用建筑节能的施工图设计,对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程可供参考。

公共建筑甲、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

公共建筑甲、乙类建筑热工性能判断表

设计建筑的 Fi 和 Ki,使其ΣεiKiFi 小于等于参照建筑的ΣεiKiFi 即可。
审定人
3 εi:详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602-2004)表 4.0.3 注①至⑥。
审核人
附录 D-4 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做法表
2.00
1.80
0.50 0.50 0.50
计算人 建筑 设备
年月 日
0.91
0.55 0.45 0.40
0.18
2.70
0.70 0.86 0.86 0.92
0.60 0.50 0.45
0.18 0.57 0.57 0.76
3.50
2.80
0.18 0.57 0.57 0.76
3.00
2.50
0.18 0.57 0.57 0.76
2.70
2.30
0.18 0.57
2.30
计算项目
屋顶非透明部分
屋顶透明部分

东 外墙
西


窗墙面积比 东
≤0.20
西


0.20<窗墙面 东
外 积比≤0.30
西



0.30<窗墙面 东
积比≤0.40
西

0.40<窗墙面 南
积比≤0.50

附录 D-3 乙类建筑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表
工程名称
建筑面积
窗墙比
设计建筑(原型)
建筑体积
体形系数
参照建筑
传热系数 Ki [W/(m2·K)]
1
2
玻璃
3
4
4/5
间隔层 窗框
空气、氩气

建筑节能设计分类

建筑节能设计分类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分类
1.单栋建筑面积大于300m2的建筑,或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2但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建筑群,应为甲类公共建筑;单栋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300m2的建筑应为乙类建筑。

2. 进行节能设计时,公共建筑应按下列规定进行分类:
甲类:①单栋建筑地上部分面积A> 10000m2且全面设置空调设施的下列类型建筑:商场;博览建筑;交通建筑;广播电视建筑;
②观众座位≥5000座的体育馆;
③观众座位≥1201座的观演建筑;
④单栋建筑的地上部分面积A≥20万m2的大型综合体建筑。

乙类:除甲类和丙类之外的其他建筑。

丙类:单栋建筑地上部分面积A<≤300m2的建筑(不包括单栋面积≤300m2,总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别墅型旅馆等建筑群)。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专篇(建筑专业)C-1 甲类1. 设计建筑基本信息1.1 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2. 总建筑面积:m2;3. 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1.2 该工程项目为,属于甲类公共建筑。

1.3 项目所在市县:1.4 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严寒A、B区□、严寒C区□、寒冷地区□。

1.5 采用软件:软件版本:1.6 建筑体形系数:建筑体积V o= m3,建筑外表面积Fo= m2,建筑体形系数S=Fo/V o= ,限值为(此项必须满足)。

1.7 建筑各单一立面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窗墙面积比:南向、北向、东向、西向;1.8 屋顶透光部分面积占屋顶总面积的比例%;限值20%;□满足,□不满足。

2. 建筑节能设计依据的标准2.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2.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XJJ2.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2.4《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2.5《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2.6《建筑幕墙》GB/T21086-20072.7《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2.8《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当依据的规范、标准有修钉或有新的版本时,应按新版规范、标准对本细则的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采用。

3.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措施、传热系数(热阻)设计值和限值见下表:建筑围护结构保温措施、传热系数(热阻)设计值和限值表注:1、规定性指标全部达标后可不再进行权衡判断,直接判定为节能建筑设计。

2、单项判定或选择中,符合打“√”,不符合打“×”,不存在该项打“—”。

3、应说明外窗(包括透光幕墙)及屋顶透光部分的选型,主要包括:窗框材料、外窗(包括透光幕墙)类型、中空玻璃间隙厚度(mm),间隙间气体种类及选用的标准图集等。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J—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J—

1.0. 1为贯彻执行国家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方针政策, 改善公共建筑的室热环境,提高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并结合省建筑气候和建筑节能的具体情况, 制定本标准。

1.0. 2本标准适用于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1.0. 3在建筑热工设计分区上,本标准将市、市划入寒冷地区, 其余各市属于夏热冬冷地区。

1.0. 4按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甲类公共建筑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65%,乙类公共建筑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缰。

1.0. 5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 1 透明慕墙transparent curtain wall 可见光可直接透射入室的幕墙。

2.0. 2 可见光透射比visible transmittance透过透明材料的可见光光通量与投射在其表面上的可见光光通量之比。

2.0. 3 体形系数(S) shape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2.0. 4 窗墙面积比area ratio of window to wal 1窗户洞口(包括外门透明部分)总面积与同朝向的墙面(包括外门窗的洞口)总面积的比值。

2.0. 5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building envelope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单位为W/ (m2・K)2. 0. 6 外墙平均传热系数(AL) averag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of exterior wal1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与热桥部位传热系数按照面积的加权平均值。

什么是建筑节能.1doc

什么是建筑节能.1doc

什么是建筑节能所谓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所界定的范围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一般占该国总能耗的30%左右。

节能建筑是在满足居住舒适性要求的前提下,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以达到节约能源、减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

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

节能住宅有哪些好处?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国建筑能耗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加大了我国能源压力,制约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降低建筑能耗已是刻不容缓。

国家对降低建筑能耗工作非常重视,199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对依法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达到节能50%的目标,国家还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26—9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建筑节能是缓解我国能源紧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条件、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直接、最廉价的措施,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节能住宅指的是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住宅,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屋面、外门窗和楼板)的热工性能,同时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使节能住宅的耗能比普通住宅降低50%,其中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的节能贡献率各约占25%。

节能住宅,应是高效低耗、环保节能、健康舒适、生态平衡的高质量居住建筑,是今后住宅建筑的发展方向。

建设节能的定义与范围)

建设节能的定义与范围)

1. 建设节能简介1.1 建设节能的定义和范围定义:在保证和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范围:建筑能耗应指建筑使用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的能耗。

在国际上,建筑能耗是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能耗并列,属于民生能耗,一般占该国总能耗的30%~40%左右。

1.2 国内外建筑节能的基本情况1.2.1 国内建筑节能的基本情况1986年发布试行国家第一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标志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正式开始启动,针对我国幅员辽阔,纵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个气候区的国情,为推行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标准上,把全国划分成北方寒冷地区(包括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等三类地区,制定不同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其中北方寒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标准于1986年按节能30%予以试行,并于1995年按节能50%的目标进行了修订;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从2001年起实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节能标准也于2003年颁布执行。

为保证新建筑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建设部不仅把节能设计标准中的关键条款纳入工程建筑强制性条文予以实施,而且还于1999年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第76号部长令),要求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必须按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并规定了违规行为的相应罚则。

从总体看,我国建筑节能工作仍然处在试点的层面,已建城市民用建筑达到节能要求的仅占2.3%。

表明我国建筑节能还处于起步阶段。

世行认为,从2000年到2015年是中国民用建筑发展鼎盛期的中后期,并预测到2015年民用建筑保有量的一半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

现在行动可避免最后10年内损失更大。

与国外相比,我国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相差甚远,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

建筑热舒适性的需求日益迫切,采暖空调能耗已占建筑能耗65%,其余为热水供应15%,电气14%,炊事6%。

甲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甲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甲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甲类公共建筑的术语和定义、甲类公共建筑分类、一般要求、给排水节能设计、电气节能设计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甲类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55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T50865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DB1168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术语和定义DB11687-2015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甲类公共建筑分类进行节能设计时,甲类公共建筑应可分为以下几类a)单栋建筑的地上部分面积A≥10000m2:1)商业建筑:包括百货商场、综合商厦、购物中心、超市、家居卖场、专卖店等;2)博览建筑:包括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会展中心等;3)交通建筑:包括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航空港等;4)广播电视建筑;b)观众座位≥5000座的体育馆:包括综合体育馆、游泳馆、跳水馆和其他专项体育馆;c)观众座位≥1201座的观演建筑:包括剧场、音乐厅、电影院、礼堂等;d)单栋建筑的地上部分面积A≥20万m2的大型综合体建筑。

5一般要求甲类公共建筑总平面的规划布置、平面和立面设计,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和冬季日照。

甲类公共建筑设计应遵循被动节能措施优先的原则,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甲类公共建筑的主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北向)和夏季最大日射朝向(西向)。

甲类公共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物内部的平面设计,应合理确定冷热源和通风空调设备机房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能甲类公共建筑定义
为了推进能源节约,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制定本定义。

一、甲类公共建筑的范围
甲类公共建筑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建设的公共建筑,包括但不限于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文化设施、体育馆、图书馆、博物馆等。

二、甲类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
甲类公共建筑的能源消耗应低于同类建筑标准能耗的60%。

其中,电力消耗应低于同类建筑标准能耗的40%。

三、甲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质量
甲类公共建筑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筑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噪声、辐射等环境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四、甲类公共建筑的节能措施
甲类公共建筑应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高效节能照明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地源热泵空调等,以实现能源的最大节约和最优化利用。

五、甲类公共建筑的管理
甲类公共建筑应加强能源管理、设备维护和使用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等制度,遵守能源法律法规,强化能源消费的统计分析和评估,及时掌握能源消费状况,不断改进节能措施,实现节能降耗
的目标。

六、甲类公共建筑的评定
甲类公共建筑应进行能源消耗评估和评定,达到节能标准的,可以被认定为甲类公共建筑。

认定的甲类公共建筑可以获得国家和地方的节能补贴和优惠。

七、甲类公共建筑的实施
地方政府应当根据本定义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并将其纳入地方政府的规划和管理体系中,加强对甲类公共建筑的考核和监管,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