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分解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分解

(1)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 因是( D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题]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图甲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 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乙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 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1)~(2)题。
• 考点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因素 •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 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 2.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
• [温馨提示 ] 几个因素
小范围地区的农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以下
• 农业区位图的分析
• • • • • • • • • • • • 1.分析农业区位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 根据图上经纬度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地形特征,结合 各种作物的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种植业——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 林业——山地与丘陵地区;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 渔业——湖泊或水库; 柑橘——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地区; 甜菜——气候温和的中温带地区; 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 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 (1) 农业类型单位产值 —— 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 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 (2) 地价 ——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 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 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 (3) 需水量 —— 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农业)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农业)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总结(农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1.农业地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具有相同特征。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课本P47~48图 3.11)
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主要是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你都掌握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的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区位含义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联系区位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区位选择综合考虑各区位因素,因地因时制宜,采取合理的生产经营方式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区位变化因素差异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影响由于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3、泰国美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地区泰国美南河平原澳大利亚南部区位条件自然条件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稠密,水源充足,是以水稻种植气候温暖,地形开阔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是与小麦种植和放牧社会经济条件人多地少,劳动力冲足,粮食需求量大,机械化和现代科技地广人稀,交通便利,机械化和科技水平较高水平低生产状况农业景观水田广布牧场和麦地广阔农业结构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经营方式小农经济大规模家庭农产产品用途自己农业商品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混合农业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不、浮肿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的生产条件需求的水份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地形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是以发展林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坡度大于25度的上帝不得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地区是以发展种植业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适宜生长的作物不同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是以生长的农作物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东带,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发展商品农业必须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措施,直接干涉农业生产相应政府决策,在省府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机械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劳动力,特高劳动生产率地广人稀地区发展商品农业以机械化为基础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以精耕细作,集约经营二、农业地约的形成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人教高一必修2教材梳理_第三章第一节_农业的区位选择_word含解析

人教高一必修2教材梳理_第三章第一节_农业的区位选择_word含解析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农业生产的地理位置是指农业的绝对区位,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等地。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这是指相对区位,即指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如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因素之间的联系。

辨析比较 区位与布局的区别和联系,如表3-1所示。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因素,还有政策、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机械等社会经济因素,如图3-1所示。

图3-1(1)自然因素(如表3-2所示)每一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但都有主导因素。

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条件,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

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也是不相同的,如表3-4所示。

记忆要诀气候地形育土壤,运输机械找市场。

旱区水源蕴绿洲,劳力政策有影响。

误区警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就是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与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有区别的。

如影响南疆长绒棉分布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而非光热条件。

南疆光热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而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1)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①人类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如通过培育良种,使我国橡胶的种植范围由热带扩展到22°N,双季稻的种植由华南推广到江淮地区。

②对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如北方冬季通过建塑料大棚、玻璃温室,改造热量、光照、通风和湿度条件;丘陵缓坡,通过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西北干旱地区,通过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等措施,使本因自然因素的制约而不能发展农业的时间和地区适宜发展农业。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汇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选择》汇总

• (1) 农业类型单位产值 —— 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 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 (2) 地价 ——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 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 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 (3) 需水量 —— 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 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 ) • ①土壤盐碱化 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的墨累 —达令盆地主要从事混合农业 生产,生产的谷物和畜产品在经济收入结构中都占有较大比重, 并且都面向市场,符合这一条件的是③和④。混合农业发展畜 牧业并不是单纯地依靠天然草地,同时也依靠种植人工牧草及 豆类植物作为饲料,符合这一特征的只有④图。第(2)题,墨累 河河水引用过多,会造成河流流量减少,湿地萎缩,牧草因缺 少水源而生长不良,水生动植物大量减少;由于墨累 —达令盆 地气候干旱,大量引用河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 (4)交通运输——如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 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 [高考链接 ] 在高考中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农业 区位条件的分析与评价,以及农业区位条件的变化。

[例题] (2012年高考安徽文综)图甲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 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乙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 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1)~(2)题。
解析:第9题,纬度跨度较少的农作物 品种,就是热量适应范围较小的;从图 中可看出咖啡、葡萄、可可纬度跨度较 小,故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是C。 第10题,结合四个备选项涉及地区的 气候可判断,秦岭-淮河为800 mm年 等降水量线通过地区,则黄淮平原降水 量在760 mm左右,最适合小麦种植。 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区,湄公河 三角洲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都在1 500 mm以上;印度河平原主要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不符合。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区位因素:自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等。

3、区位因素的变化自然因素比拟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案例: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二、农业地位的形成1、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2、农业地域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开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开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差异:农业地域的形成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

3、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混合农业主要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1、分布地区:亚洲季风区〔热带季风区、亚热带季风区、温带季风区〕2、区位优势:〔1〕自然因素①气候:处在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这种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的生长。

②地形:地处平原,地势平坦③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④水源:水源充足,灌溉便利〔2〕社会经济因素①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生产习惯: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③食物喜好: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物④人均耕地: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这样可以缓解对土地的压力和粮食的需求3、生产特点:〔小农大水利,高产低商技〕①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拟低④水利工程量大二、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俄罗斯2、区位条件〔1〕自然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壤肥沃③气候温和④降水丰富2〕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便利②市场广阔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农业科学技术先进3、根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4、经营方式:国外一般是家庭经营,我国东北和西北一般是国营5、案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玉米分布在中部,小麦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知识点考点提炼汇总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1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9 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19)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农业生产1.定义:农业生产是指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

2.特点⎩⎨⎧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特点二、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很大。

(2)水源:仅靠天然降水往往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种植农作物需要灌溉。

(3)地形:不同的地形,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

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

(4)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

2.人文因素(1)市场: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交通运输快捷,可以节省农产品的运输、存储费用和运输时间。

(3)政策法规: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4)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也影响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2.科技进步对不利自然条件的改造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梳理

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梳理地理学是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和保护地球表面的自然资源,协调自然与人类的关系。

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2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的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农业的生产特点:地域性、周期性、季节性。

农业区位的含义(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3、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4、影响农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附注: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大城市周围交通便利的地方(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在一定地域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标志:统一农业地域内,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特点。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3、澳大利亚小麦-牧羊的分布: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西南部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5、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特点知识扩展: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为本节重点之一。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中,自然条件是基础,它也是农业生产中必要的投入要素光、热、水、土、地形综合影响着植物和动物的生长区位。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3章 第1节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3章 第1节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的区位因素。
合格 运用相关资料,理解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
考 影响。举例说明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综合思维)
1.分析农业生产与多个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解释农
教学目标
业区位的时空变化过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 等级
(3)交通条件的判断 依据图中交通线路或河流的分布,判断交通是否便利。交通便利的 地区可发展乳畜业。 (4)市场的判断 接近城区的地方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可发展城郊农业。
提示:(1)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景观反映出该地的气候具有湿 热的特征;而澳大利亚牧场景观反映出的气候具有干旱的特征。
(2)水稻种植需要的劳动力较多,牧业活动需要的劳动力较少。 (3)一般来说,受市场价格影响,同样的土地,种植粮食作物、经济 作物、园艺花卉,农民收益是逐渐递增的。 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鲜花消费逐渐兴 起。此外东南沿海地区临近港澳台地区,便于出口鲜花,鲜花市场需求 量大。
知识点
问题探究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
材料二 冬季,海南岛是北京重要的蔬菜基地,有大批蔬菜从海南 岛销往北京。
(1)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 的蔬菜生产基地?
(2)与山东寿光相比,海南岛蔬菜生产具有哪些自然条件上的优势? 寿光是如何克服这一问题发展蔬菜生产的?
3.地膜与塑料大棚的异同、区别与联系 (1)共同点:同是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起到保温作用,用以增加 农作物产量,延长作物生长时间及上市时间(早熟和晚熟市场),其目的 是为了经济效益。 (2)不同点 ①应用地域:在我国地膜覆盖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塑料大棚南方 北方均可应用。 ②应用时间:地膜覆盖一般应用于春季,塑料大棚一般在北方应用 于春秋,南方应用于夏冬。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4. 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同时农业机械化 迅速推广,促使农民选择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农作物生产。
山东寿光蔬菜生产基地
内蒙古乳产品生产基地
d、土壤 我国杭州的“龙井茶”世界驰名,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
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壤。 土壤是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 的作物。
江茶园
(2)人文因素
a、市场需求 市场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
型和规模,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b、交通运输条件
位选择。
杭州某郊区农庄
基本农田保护标 志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市场的变化 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当市场上某种农 产品供不应求时,这种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上涨,从而促使该农产 品的生产规模扩大。反之,当市场上某种产品供过于求时,这种 农产品的价格就会下跌,从而促使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缩小。
三、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发生巨大变化
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 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 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 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农产品需要运往销售市场,因此农业区位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 的交通运输条件。
c、政策法规 农业生产还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政府制定的各项政策法规,
如税收办法、鼓励或限制农业生产规模和类型,以及提高或降低 农产品的价格等,都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
d、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筹因素 资金、劳动力、科技、历史、文化、政治筹因素也影响农业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要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要点总结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类型:广义的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或耕作业二、(了解)农业区位:一指地理位置,一指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因地制宜,对土地的合理利用三、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1)气候:光照:光合作用造就了植物90%以上的干物质热量:太阳辐射的热量是植物生长的最基本因素降水:水分是植物体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例如:新疆哈密瓜和葡萄(光照)南稻北麦(热量),东耕西牧(降水),季风气候区的水稻(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日照短)(2)水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往往成为决定性因素例如: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的灌溉农业、西北的绿洲农业(3)土壤: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AHA12GAGGAGAGGAFFFFAFAF本”例如:南方红壤丘陵地区的茶叶(4)地形:不同地形适合发展不同农业例如:山区的立体农业平原:种植业坡度25度以下:种植业坡度25度以上:林牧业或水土保持林洼地:渔业2、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决定农业类型和规模的最终因素例如: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2)交通:联系生产地和市场的距离成本,对商品农业的影响很大例如:园艺业、乳畜业布局在城市郊区(3)科技:保鲜冷藏技术,机械,化肥农药,良种(4)劳动力:不同农业类型要求有相应的劳动力数量或素质(5)政策AHA12GAGGAGAGGAFFFFAFAF(6)其它因素:工业基础、历史传统、饮食习惯、耕地数量、地租等四、农业区位因素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尤其是市场、交通和科技对农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大。

案例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第二节世界主要农业类型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稻种植业。

以中国南方为例)1、地理位置:主要分布于亚洲季风区(东亚的亚季和温季,南亚和东南亚的热季)2、主要作物:水稻3、生产特点(1)生产规模小(小农经济)AHA12GAGGAGAGGAFFFFAFAF(2)科技水平低(依赖传统经验)(3)商品率低(属于自给农业)(4)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水平低(以手工劳动为主)(5)单产高(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丰富)(6)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4、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2)水源:灌溉水源充足(3)土壤:肥沃深厚(4)地形:平坦广阔社会经济因素:(1)劳动力:丰富(2)耕地数量: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3)历史传统:水稻种植业历史悠久(4)饮食习惯:以稻米为主食二、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AHA12GAGGAGAGGAFFFFAFAF1、地理位置:主要分布在美、加、阿、澳、俄、乌等国,以及中国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西北)和温带季风气候区(东北)2、主要作物:小麦和玉米3、生产特点(3)生产规模大(4)科技水平高(5)商品率高(属于商品农业)(6)机械化水平高(7)专业化和地域化程度高(小麦带和玉米带)4、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温和,降水适中(2)水源: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3)土壤:黑土肥沃深厚(4)地形:中央大平原平坦广阔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广阔AHA12GAGGAGAGGAFFFFAFAF(2)交通:河运、公路、铁路交通便利(3)科技水平:高(4)政策:政府实行农业补贴政策(5)劳动力:劳动力数量不足,但素质高(6)工业基础:雄厚(现代化机械、化肥、农药应用广)(7)耕地数量:地广人稀,地租低三、大牧场放牧业(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例)1、地理位置: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如美、阿、澳、南非等国,以及中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AHA12GAGGAGAGGAFFFFAFAF2、生产结构:牛肉(美国阿根廷牧牛,澳大利亚南非牧羊)3、生产特点(1)生产规模大(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2)商品率高,属于商品畜牧业(3)科技水平高(诸如:围栏放牧、划区轮牧,打机井,海上冷冻船,种植优质牧草,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4)专业化和地域化程度高(5)集约化程度高4、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气温温暖,降水丰富,草类茂盛(2)水源:(拉普拉塔河、打机井抽取地下水)水源充足(3)地形:(拉普拉塔平原)平坦广阔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欧洲)市场广阔(2)交通:铁路交通和海运便利AHA12GAGGAGAGGAFFFFAFAF(3)科技水平:高(4)耕地数量:地广人稀,地租低四、乳畜业(以西欧为例)1、地理位置:城市郊区,主要分布于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少数大城市的郊区也有分布2、生产结构:牛奶,及其制品3、生产特点(1)面向城市市场(2)高度商品化(3)高度集约化(4)机械化程度高4、区位因素(1)饲料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凉多雨,多雾多阴雨天,日照少,且西欧平原广阔、地势低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AHA12GAGGAGAGGAFFFFAFAF(2)市场因素:西欧传统的饮食习惯,加上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所以需求量大,市场广阔(3)交通因素:新鲜牛奶容易变质,且液体不方便长途运输,所以须分布于郊区,靠近城市市场,还可降低运费成本五、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为例)(1)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以及西南部(2)生产特点①生产结构:耕作业和畜牧业,小麦和羊毛②经营方式:家庭经营③生产规模:大(大农场和大牧场)④科技水平:高(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天然草场改良为半人工草场以保持畜草平衡)AHA12GAGGAGAGGAFFFFAFAF⑤商品率:高(属于商品农业。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三节第1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1)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3.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a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的水分条件不同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地形坡度过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性质等都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适宜种甜菜、沙棘、枸杞等)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在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农业布局在有河湖水、地下水和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产品交通运输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此类农业要求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发展农业生产机械机械代替了人力和畜力,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影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从而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冷藏技术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b.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

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1)农作物的生长习性。

每种农作物都有其生长特点,如甘蔗适宜热带高温的条件,甜菜适宜中温带温凉的气候条件等。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草原
400
旱地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畜牧业 河谷农业
800
水田
湿润区 森林
气候:
热量、 光照、 降水、 昼夜温差、 气象灾害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平原
(湿润、半湿润)
种植业
小于400mm 灌溉水源
(干旱、半干旱)
畜牧业:西北、青藏地区
自然 因素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于发展 种植业 。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问题
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②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③评价某一地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 件;
(水稻)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家禽养殖——副业
渔业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
1984年 水稻田
1995年 甘蔗地
2000年 鱼塘
2004年 花卉棚
Page 28
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了大面积的葡萄园, 而在几年前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市场
最终决定了农业生 产的类型和规模
(三)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社会因素 ③劳动力 影响: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影响农业类型和经营方式 对策: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1、结季合风水稻气生候长需雨要热的热同量期和水,分正条件好,满分析足为水什么稻水好稻生暖产喜主 要中湿分海的布气条在候热区件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
水稻习性: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 定在10~12℃,齐穗期的侯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要 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1、农业的概念: 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
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的分类:① 按生产对象: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混合农业、副业
② 按投入多少: 粗放型农业和集约型农业
粗放型农业: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 地面积成为增加产出的手段,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 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如热带雨 林迁移农业、游牧业。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的概念: 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
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的分类:① 按生产对象: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混合农业、副业
② 按投入多少: 粗放型农业和集约型农业 ③ 按产品用途: 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3、农业的特点:
甜菜
集约(密集)型农业: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多, 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现 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以劳动投入为主的 称为劳动密集型,以生产资料投入为主的称为资金 密集型,以技术投入为主的称为技术密集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的概念: 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
湘教版 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新课导入
我国名茶“西湖龙井”向来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驰名世界,它产 生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村周围的群山之中,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有人曾将 此茶种带到外地培育,但效果并不理想。
龙 井 村 及 附 近 茶 园
问题:为什么“西湖龙井”茶移至外地种植效果不好?有哪些原因?
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农业的分类:① 按生产对象: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混合农业、副业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能力2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人文因素 市场区位 市场需求量
影响
城市的发展,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 等,并发展园艺业
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
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
第6题,上海市人口密集,对苹果需求量大,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其利用的上海区位优势主要是消费市场巨大。
第(2)(题2,具)体经分析济如下: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人们对_高__品__质__农产品的需求。
提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供不应(求3时),刺经激生济产;供发过于展求时推,压缩动生产_育__种__技__术__、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
(1)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如图)。打沟主要是为
了 ()
A.灌溉
B.排水
C.防虫害
D.通风
(2)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产量
B.减少水土流失
C.降低生产成本
D.减少蒸发
【思路点拨】 第(1)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2)题,具体分析如下:
情境一 山东寿光是我国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
(在2)收特割(点水1:_稻_)_后_城_的__农、镇田季中节播化性种、小的周麦期,发性田。地中展打沟及是为交了排通水,使运土壤输干湿条适宜件,创 的改善,在_远__离__城__市__的地区,形成一大批农
对局部地区进行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副产品生产基地。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思路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等,以获得所需的产品,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

2.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3.农业区位因素:影响一定地方农业生产选择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4.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
★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区位选择的影响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市场的变化: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直接。

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的上涨又会刺激人们扩大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上某种农产品供过于求会导致价格下降,价格的下降又会刺激人们缩小该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2)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通过技术手段对光热、水分等不适宜农业生产的状况进行人工干预,使之适宜发展农业。

比如通过温室大棚的建设来调节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等可以扩大农作物种植的时空范围;灌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干旱地区也能栽培农作物。

(3)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改进可以使得市场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导致市场上能买到产自世界各地的农产品。

也因此形成一些新兴的专业化农业生产区域。

6.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
(1)主要因素:指某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中重要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2)限制因素:指影响农业的不利因素中最严重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

(3)主导因素: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水源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