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省情(统计资料截止2009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省情
四川省基本情况
一、总体概况
四川介于东经97°21’—108°31’和北纬26°03’—34°19’之间,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地处长江上游,东西长1075公里,南北宽921公里。与7个省(区、市)接壤,北连青海、甘肃、陕西,东邻重庆,南接云南、贵州,西衔西藏,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地势总体上呈西高东低走势,地貌类型以平原、丘陵、山地和高原为主,中部为四川盆地,盆周为丘陵、山地,西部是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川西高原。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4℃—19℃之间,年平均降水量900-1200毫米,全年日照时数约为1000小时—1600小时。
四川幅员辽阔,全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5大省。现辖18个地级市、3个民族自治州;全省共有181个县(市、区),列全国首位,其中有43个市辖区、14个县级市、120个县、4个自治县。全省总人口8800多万,列全国第4位,占西部总人口的22.3%,列西部第1位。
四川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有彝、藏、羌、土家、苗、回、满、傣、傈僳、蒙古、壮、白、纳西、布依、侗、哈尼族等55个民族,有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惟一的羌族聚居区,藏族聚居人口仅次于西藏。民族自治地区土地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2.7%。
二、历史沿革
四川是古代中国蜀人和巴人的发祥地,孕育了悠久的历史。三星堆、金沙遗址的发掘,将巴蜀历史上推至距今4000多年前,使四川成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物雕像、金杖和枝叶茂盛的青铜神树、头像、面具等大批珍贵文物,展示出公元前2000多年古蜀文化的历史面貌,及其在绘画、雕塑、冶炼、浇铸、打磨等方面的精湛技艺。古代蜀人的文化、宗教和地域特征在此形成。千百年来,四川人一直繁衍在巴蜀大地上,生生不息。
距今2200多年前,秦太守李冰率众兴建的都江堰,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它变水害为水利,浇灌沃野千里,造福于民,被誉为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早在3000多年前,“蚕丛之国”的四川即开辟了西南丝绸之路,以成都为起点,经云南,过缅甸,入印度,并进而远达中亚及欧洲。通过这条路输出了盛产于四川的丝绸、布匹、瓷器、漆器和茶叶;输入了宝石、玉石、珍珠、海贝和玻璃。这不仅互通有无,而且开拓了四川与这些地区的文化交流。当时蜀锦即以图案丰富,织纹精巧,色彩艳丽而被视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四川的历史沿革要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当时,中国分为九州,四川为梁州。从商丘到春秋战国,四川为巴、蜀两国地域。蜀国在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巴国以重庆为中心的川东。公元前316年,秦王征服巴蜀,设巴、蜀两郡。从那以后,四川逐步发展,至唐代已设剑南道、山南道和黔中道。北宋时,设益州路、枳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合称“四
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元代正式设四川行省,省治为成都;明代改称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清代设四川行省。
三、资源禀赋
四川自然资源富集。全省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1亿千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27%。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已找到矿产130种,占全国总数的70%,已探明有工业储量的矿种89种。有2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3位,其中钒、钛、锂、银、硫铁矿、天然气等11种矿产居全国第1位(钒、钛居世界之冠);铁、镉、溴、石棉、岩盐、熔剂石灰石、白云母等10种列全国第2位;锌、铍、锶、钾长石、硅藻土、铂等7种居全国第3位。
四川生物种类繁多。现已发现陆生野生动物1031 种,其中鸟类625 种,兽类217种,爬行类92种,两栖类97种。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白唇鹿等30种,占全国的30.9%;其中大熊猫数量占全国的85%以上。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小熊猫、大灵猫等112 种,占全国的47.1%。四川森林面积居全国第4位,是我国三大林区、五大牧区之一和长江上游最大的水源涵养区。植被类型多样,有被称为“活化石”的水杉、银杉、红杉等珍稀树种,其种类占了中国的1/5以上。全省高等植物万余种,约占全国总数的1/3,其中维管植物9250多种,居全国第二位,松杉植物种类居全国之首。天然中药材就达4500余种,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
四川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和大熊猫栖息地5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我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三类遗产俱全的省份。有剑门蜀道、贡嘎山、西岭雪山、石海洞乡、天台山、龙门山、白龙湖等15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有省级风景名胜区75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7处。三星堆、金沙遗址古蜀文明玄妙神奇,武侯祠三国文化、杜甫草堂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最后的香格里拉—稻城亚丁、海螺沟、四姑娘山、蜀南竹海风光旖旎。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泸沽湖母系氏族文化、康定跑马山转山会、凉山彝族火把节等独具魅力。
四、科教文化
四川人才辈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和开国元勋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乡,孕育了司马相如、苏东坡、郭沫若、巴金、张大千等一批文艺巨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9年,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4万所,在校学生1803万人,教职工91万人,其中专职教师75万人。全省共有180个县(市、区)完成了“普九”义务教育任务,“普九”人口覆盖率99.99%。全省共有小学1.24万所,在校生617.0万人;普通中学4809所,在校生49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95所,在校生4.2万人。全省有普通高等院校92所,其中5所列入全国“211工程”建设;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03.6万人,研究生7.1万人。全省有公共图书馆154个、博物馆87个、文化馆203个。
科技研发实力强劲。四川拥有雄厚的科技开发实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大批高级科研人才,是继北京、上海之后,中国又一个重要的科研基地。全省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科
院成都分院等中央在川科研机构188个,拥有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开发中心27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0家。全省有各级各类科研开发机构数百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一百多万人,有两院院士60名、62人次,核工业、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农业科技、口腔医学等学科在全国居于优势地位。
卫生事业基础雄厚。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中医药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针灸、按摩、肛肠、骨伤、眼科、耳鼻喉科等中医医疗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中西医并重的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等较为完整的卫生事业体系已发展为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络,单纯的临床医疗已发展为防疫、保健、康复医疗,由生物医学扩大到生理、心理、社会医学。
五、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近年来,四川紧紧围绕西部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改变“蜀道难”状况,基本形成了公路、铁路、民航、内河航运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络。全省铁路运输总里程达到3009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4万公里,居全国第二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162公里。拥有西部最大的航空枢纽成都双流机场和10个支线机场,国际国内航线150多条。大小通航河流120多条,通航里程1万多公里。
邮电通信建设快速发展。全省拥有长途电话业务电路71万路;本地电话网固定交换机容量2364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9611万户;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431万户,光缆线路长度48.0万公里,本年新增9.0万公里,以成都为中心的西部通信枢纽初步建成。
农村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四川不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全省水利工程数量累计达63.4万处,有效灌溉面积252.3万公顷,农机总动力为2687.6万千瓦,农业排灌动力设备、大中型拖拉机及耕种播收机械成倍增加,农村用电量128.2亿千瓦时。
六、社会经济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全省生产总值1415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增速比上年回升3.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居全国省(区、市)第9位,西部第1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4.2亿元,增长21.9%。2009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62.8%和3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0.6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6711.9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增加值5198.8亿元,增长12.4%。人均生产总值17339元,增长1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5.8∶47.4∶36.8。
产业基础扎实配套。全省粮食、生猪、油菜籽、蚕茧产量居全国之冠,柑桔、茶叶产量居全国前列,是中国西部重要的粮食和副食品基地。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油气化工、钒钛钢铁、饮料食品和现代中药等行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拥有长虹、五粮液、攀钢、东方集团等一大批骨干企业,是我国门类齐全的工业基地。商贸流通繁荣活跃,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省会成都市被国务院确定为西南地区的商贸、金融、科技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