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方腹诊第4讲
日本汉方伤寒派腹诊方法与理论研究
日本汉方伤寒派腹诊方法与理论研究【摘要】:日本汉方医家十分推崇腹诊,认为“腹为保生之本,百病皆以此为根”。
而在诊断疾病和治疗时,则提出“先证不先脉,先腹不先证”的主张。
可见汉方医家非常重视腹诊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
汉方腹诊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腹诊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内容较为具体而丰富。
腹诊是通过察腹部肌肤之肿胀、润泽、荣枯、肥瘦、弛张,触摸腹壁之软硬、压痛,了解动悸之所在和腹内状态等,辨别人体之虚、实、强、弱,对疾病的临床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丰富了诊断学的内容,又弥补了脉诊、舌诊的不足,使诊断更加明了、准确。
第1部分总结汉方腹诊形成的历史,公元五世纪中国医学始传入日本,十六世纪开始逐渐本土化,十七世纪日本主要致力于繁荣本土医学,一批精英有志之士,奉仲景为医圣,持《伤寒杂病论》为医门之经典,发腹证与腹诊之精蕴,从而形成了按腹以候证之腹诊学术思想,并渐成体系,形成“伤寒派”腹诊学派。
伤寒派腹诊虽然晚于难经派腹诊,但由于其精英众多,如后藤艮山、香川修庵、吉益东洞、村井琴山、濑丘长圭等,故发展很快,而最终以稻叶文礼和和久田叔虎师徒二人所著《腹证奇览》和《腹证奇览翼》之大作标志着伤寒派腹诊达到顶峰。
此后,汉方医学进入衰弱时期,但现代汉方医家继承古代医学成就,复兴了汉方医学和腹诊。
第2部分总结了汉方腹诊的具体手法、辨别方法及诊腹的主要内容。
古代伤寒派腹诊的手法和辨别方法均较系统,后世汉方医家继承其手法和方法。
至近现代由于西医技术和诊法的传入,山田光胤、小川新等提倡新手法,故使得一些腹诊方法有所改进,以古代方法为基础,加上现代新研究方法,形成完整的汉方腹诊手法和方法。
此外,总述诊腹的要点,其中论述汉方腹诊独特概念,如以腹力强弱为定病情虚实、腹直肌的紧张和《伤寒论》原文中的腹证关系、水饮停滞的振水音概念、心下悸和脐上悸等动悸、肠管蠕动的里急证等。
第3部分论述方药中的腹证症状,即古代腹诊专书《腹证奇览》、《腹证奇览翼》的腹证详解方法,此书对《金匮要略》的方药研究较为深入,方药种类相当多。
《伤寒论》腹诊大全(实用)
《伤寒论》腹诊大全(实用)日本汉方的腹诊术,最早是受我国医学影响而出现的。
主要分为“难经派”与“伤寒派”。
“难经派”腹诊由针术医家提倡,以《内经》、《难经》为理论根据,重视诊察胸腹间动气,将腹部分区与五脏相配。
“伤寒派”腹诊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理论指导,将腹诊所得证候与仲景原文对比,决定选方用药。
在长期的发展中,日臻完善,形成了具有日本汉方医学特点的诊断技术。
(1)腹诊的目的腹诊的最大目的是测知虚实程度,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
而腹力,包括腹肌的弹力、厚度、加压的抵抗感、皮下脂肪等综合情况是反映虚实的重要指征。
如腹壁厚、肌肉发达、富有弹性的为有腹力,多见于实证。
相反,腹壁软,腹肌弹力弱为没有腹力,多属虚证。
(2)腹证的临床意义[1]心下痞硬,指心下部憋闷,有抵抗感,多见于阳证,如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病,用泻心汤类或柴胡剂;若素来胃肠虚弱见腹胀、时腹痛,误用下剂而致的心下痞硬者则为阴证,用人参汤类。
[2]心下痞、心下痞满,指有心下部憋闷感而没有压痛,抵抗等他觉症状,常在心下部有振水音,为虚证,适于用四君子、六君子及人参汤等。
[3]心下软,心下部软而无抵抗,多见于虚证病人,偶见于实证者。
[4]胸胁苦满,指从胸到两胁严重的胀感并伴有抵抗和压痛。
按体质的虚实及胸胁苦满的强弱,分别使用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四逆散、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5]胁下痞硬、胁下硬满,指肋骨弓下部的痞硬,常见于胆囊炎、胆石症,也应柴胡剂。
[6]心下支结,指腹直肌在上腹部分的肌紧张状态,是柴胡桂枝汤、四逆散的证。
[7]里急、腹直肌挛急,指腹直肌从上至下呈紧张状态,包括自觉肌紧张,肠蠕动亢进、疝痛等,多是虚证的腹证。
适于用柴胡桂枝汤、小建中汤等。
[8]小腹拘急、小腹弦急,小腹拘急是下腹的肌肉从耻骨联合为下顶点的逆八字形的肌紧张,多伴腰膝无力,腹疼等,为肾虚的腹证,用八味地黄丸。
小腹弦急指下腹的肌肉沿腹直肌的异常紧张状态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日本汉方腹诊初探
A preliminarystudyonabdominaldiagnosisinJapaneseKampo
WANGShan-shan,CUIChang-hong,ZHOUWen-jing,ZHOULu-hong (Shanx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JinzhongShanxi030619)
【Abstract】 AbdominaldiagnosisplaysanimportantroleinJapanesKampfrom ancienttimetillnow.Itisusedin thediagnosisofeverydisorde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asintroducedtoJapanintheLiangDynasty.Asetofclassic books,e.g.Neijing(InternalClassic)andShanghanlun(DiscussionofCold-InducedDisorders)becometheteachingmate rialandthecompulsorycourseforthestudentsanddoctorsinJapan.Afterwards,bytheeffortsofJapanesemedicalmas ters,theabdomendiagnosissystemofnativeJapaneseKampowasformed.Beingdifferentfromthenarrowmeaningofabdo mendiagnosis,theabdomendiagnosisinJapaneseKamporeferstothecomprehensiveapplicationofinspection,ausculation andolfaction,inquiryandpalpationinthechestandabdomen.Nowadays,theabdomendiagnosisisgettingstandardization andobjectificationandprovidesthereliableevidenceforclinicaldiagnosis.
通过腹诊来看看你是什么体质的,由倪海厦先生关于腹诊看法开始
通过腹诊来看看你是什么体质的,由倪海厦先生关于腹诊看法
开始
腹诊是中医传统(倪海厦跟诊日志)
倪师用腹诊判断卵巢瘤痊愈的程度,倪师也利用腹诊来做肝脏疾病的诊断。
其实说到腹诊,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是日本汉方医学的特征,倪师认为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翻看过去,你会发现腹诊是汉代医学的重要发展之一,就像倪师及其学生认为熟读《伤寒杂病论》的你就会发现,仲景先师在临床上非常重视在体表的自觉和他觉的表现,其实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大量的腹诊技法和重点,比如说在书中有提到的“胸满、胸胁满、胸腔苦满、胁下满、胁下满痛、膈内拒痛、心动悸、心下悸、心下悸欲得按者、心下急、心下满、心下满微痛、心下支结、心下因硬、心下逆满、心下痞满、心下痞硬、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心下痛按之石硬、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腹满、腹微满、腹痛、脐下悸、少腹满、少腹硬、少腹急结、心下有水气”等。
但是我们却不去深究这些在书中清楚且重要的论述,却说腹诊是日本人发明的,那真是令人心寒和痛心。
所以对腹诊有一定的把握才行,这是非常朴素而直接的“切诊”方法。
腹部诊断,有助于我们判断疾病和用药方向,在治病和预防上也有很大的意义,第一次听关于腹诊的论断来自于倪师,今天这里就和大家分享关于腹诊的一些知识。
日本汉方医学之腹诊与葛根汤
一,投予葛根汤治疗。服药数日后,患 者的疼痛完全消失了。葛根汤对该患者 有效的原因,应是其脉浮而有力,肌肉 呈紧张状态。如果患者脉微弱,肌肉松 弛的话,使用葛根汤不会有效,甚至有 加重病情的可能性。
前额窦化脓症并发荨麻疹患者 27岁公 司职员,约1年前开始出现头重、鼻塞等症 状,并自觉有鼻涕流向喉咙。在某大学附 属医院就诊,被诊为前额窦化脓症,告知 必须手术治疗。约10个月前,又出现了荨 麻疹。脉浮大,腹诊触得脐旁皮下铅笔芯 样硬物,并且用指尖压迫时有疼痛感。这 是葛根汤的腹证。
可见,葛根汤虽然一般被认为是治 疗感冒的方剂,但对感冒以外的疾病也 广为使用。大塚敬节先生认为葛根汤的 使用指征为从颈部至背部有强硬感。对 于感冒患者,没有这种症状,不用葛根 汤;如果有这种症状,又有头痛、恶寒 和发热,脉浮而有力,无自然汗出时, 宜用葛根汤。■
(发稿编辑:吴王群)
不做赘述。 至于腹诊的手法,其大致可以分为
两种:一是覆手压按法,医者以右手掌覆 于患者之胸腹,五指微浮起,先徐徐抚摸 胸上2~3次,然后抚摸腹部。诊时手掌 轻轻随患者呼吸行之,无阻其气,再渐渐 重按,左旋右还,候胸腹内之静躁,诊肌 肤滑涩润燥。二是三指探按法,医者以右 手食、中、无名指之侧,微微按腹皮,审 候凝滞、结聚。若探按有结聚,宜辨大小 以及痛与不痛。如按有微小之征,再以中 指探按之;或以三指直立深探,以察腹底 之候。
但不拘何法,凡腹诊时,患者取仰卧 位,两腿伸直,两手附于两股之侧,放松 腹力,心情平静,医者坐或立于患者右侧 施术。
葛根汤之腹诊 葛根汤出自《伤寒论》,是具有 代表性的、治疗外感病的经方之一,原 用于项背强、无汗、恶风、脉浮的太阳 病。日本名医大塚敬节先生曾在其医案 中记载了葛根汤腹证的相关内容,现摘 录部分如下: 主诉腰痛的健壮男性 患者是一位体 格健壮的38岁男性,自诉从数月前开始腰 痛,虽然用了诸如注射治疗等方法,但未 感觉到轻快。1933年6月5日初诊,脉浮, 有力,全身肌肉呈紧张状态。腰痛并不因 按压而加剧,屈伸时感觉撑胀样疼痛,脊 椎无异常。 大塚敬节先生认为,《伤寒论》中 对于项背强使用葛根汤,而腰也是背的 一部分,于是把腰痛看作是项背强证之
腹诊
腹诊第一节腹诊的理论依据腹部为阴海,内纳五脏六腑,为水谷之乡、气血之源,又是全身经气最集中的部位,可谓全身之阴府,五脏六腑之宫城。
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阴维脉、阴跷脉、带脉等经脉主要循行于腹。
其余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下膈,属大肠”,手少阴心经“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手厥阴心包经“下膈,历络三焦”,手少阳三焦经“下膈、循属三焦”,足少阳胆经“贯膈、络肝、属胆”,这些经络又皆起于腹和止于腹,即十二经脉中除足太阳膀胱经外都和腹有直接联系,奇经八脉中除督脉及阳跷、阳维脉之外,也都和腹有直接联系。
因此,腹部为全身经脉循行最多,穴位分布极密的部分。
因手足三阴经及任脉皆循于腹,故腹部为阴脉之海,主候阴气的盛衰。
腹部十二募穴内通五脏六腑,为窥视脏腑之孔道,腹部募穴通过内气与背俞相通应,在诊断时,二者必须互参,所谓“审募而察俞,察俞而诊募”是也。
此外,腹部经穴密布,其中还有神阙、气海等要穴,为视察内脏,尤为候脾胃冲任的要地。
因此,腹部是窥视人体内脏的一个重要哨所,《灵枢•胀论》曰:“胸腹脏腑之廓也”。
第二节腹部部位分布腹位于身体前部,上连胸,下接股,侧临肋,后有背,其性属阴,内藏脾、胃、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器,为内在脏器的屏障和宫城,有保护脏腑的作用。
腹部大体分为心下、胃脘、大腹、小腹、少腹五部分。
剑突下方称心下,上腹部相当于胃脘。
脐周为大腹,下腹部系小腹,小腹两侧为少腹(见图9—1)。
心下、胃脘、大腹部又名中焦,内居脾、胃;小腹、少腹部位又名下焦,内居肾、膀胱、大肠、小肠、女子胞等脏腑。
虽各自的位置不同,但其气皆汇聚于腹,有濡腹润腹之功。
并且,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了内在脏腑与外腹的联系,使腹部不同的区域,又分属不同脏腑(见图9—2)。
因此脏腑靠腹护卫,腹赖脏腑生化气血充养,内外一体,相互依存,维护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因为脏腑在腹内的分布各有一定位置,且与体表相对应,加之经络的内外循行联系,所以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必在腹的一定部位有所反映。
腹诊--胸胁苦闷
心下支结: 在脐和右乳头之间连线与右侧腹直肌的交 点附近所出现的肌肉挛缩和压痛称为心下支结。 此证候提示使用良枳汤、柴胡桂枝汤等方剂。
7,脐上悸动(腹主动脉搏动亢进) 用手掌或手指,轻置于脐上正中线上或 者正中线略偏左,可触及到腹主动脉的搏 动,称为脐上悸动。 有时在腹壁软弱的患者通过望诊即可看 到腹主动脉的搏动。脐上悸被认为是一种 与气逆兼水滞病态密切相关的症候。 可见于苓桂术甘汤、苓桂甘枣汤、桂枝 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 龙骨牡蛎汤、加味逍遥散适应
病例2
化脓性鼻窦炎(大塚敬节) 患者为二十八岁男性,从半年前开始治疗化脓性鼻窦炎,未见好转, 约于一个月前,行鼻中隔弯曲治疗手术。 主诉从七八年前起,出现后头痛,鼻涕多,流向喉咙。鼻涕有时带 血,睡眠差,大便一天一次。 腹诊,从左右季肋下至脐旁,腹直肌硬如木棒。 问题:如何结合腹诊考虑诊断治疗?
病例3
4,方药选择与治疗
在《伤寒论》少阳病中,与腹诊有关的方剂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 柴胡加芒消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乾姜汤以及 四逆散等,亦即柴胡剂。少阳病腹诊所得腹征,对于方药选择具有具体 而重要的指归作用。 另外,明《保婴撮要》的抑肝散,加陈皮半夏,虽然并非《伤寒论》 方,但在伤寒派腹诊的诊疗中经常使用。
99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 湯主之。 100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 小柴胡湯主之。 103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 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爲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 則愈。 104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 胡證,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 潮熱 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消湯主之。 107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 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蛎湯主之。
柯雪帆《中医腹诊小议》
柯雪帆《中医腹诊小议》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
目前临床上极少应用,基本上已被现代医学的腹部触诊所替代。
为了使这一项传统诊断不至于被全部淹没我曾做了一些工作:对《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腹诊内容加以整理,发表了《仲景腹诊初探》一文(《中医研究》1992年3月)。
请日本汉方医中擅用腹诊的藤平健教授来上海中医药大学讲解、传授日本的腹诊,申报并获得批准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腹诊与中医辨证及腹诊仪的研制。
在此前后也有一中医学者从事腹诊研究,毕竟人数较少,力量不大,无法改变目前临床大势。
今日我已退休六载,但弘扬中医传统之心未泯,愿借本书文,从临床实用出发,简明地阐述中医腹诊的传统及其临床意义。
一应用中医腹诊的回顾本书中有10个病例有中医腹诊的记录,这些腹诊诊断的结果对辨证论治都起了很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简单回顾如下:第1回:大叶性肺炎病人发热已7天,临床虽有风寒湿邪所致的表证的表现,但便秘7天,是否有化热入里、邪传阳明的可能,这时进行腹诊便能起重要的鉴别作用。
结果是腹部平坦,腹无胀痛,才能大胆用辛温解表,对于便秘只予润肠而不用泻热清里。
第2回: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病人腹部轻度膨隆,这与心力衰竭病、水气停留的辨证结果相符。
治疗用益气温阳利水即可,不必为腹部膨隆另加方药。
第3回:呼吸衰竭病人有“目中不了了”、“睛不和”、小便短赤呈血色、舌苔黄腻、痰液黄稠等里热炽盛的征象,而腹诊腹小满,按之柔软温暖。
提示证属于里热炽盛,虽不属实热结聚,但腹诊无明显虚象,支持用大承气汤急下。
以上3例腹诊虽然没有突出的腹诊表现,但在“四诊合参”中也起到了一定的诊断作用。
第4回:阑尾包块的腹诊是中医腹诊与西医腹诊的结合。
从中医诊断来看,右下腹压痛,腹肌痞硬(轻度强直)与肿块,排除了寒疝(虚寒性腹痛)或蛔虫性腹痛。
第16回:风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腹诊有心下痞坚(西医腹诊为肝肿大),这是瘀血、痰湿水气积聚的表现。
这个病人有下肢水肿、小便量少。
伤寒论腹诊——精选推荐
精选留⾔写留⾔郭⽌觀伤寒腹诊在中国⼏近失传,⽽在⽇本却发扬光⼤,王⽼师翻译⽇本汉⽅医家的著作并介绍给中国读者,真是功德⽆量!6谢谢您的关注与⿎励2作者窦宝(DouBao)太棒了,衷⼼感谢腹部诊察也是部分医家采⽤的⽅法,见于内科妇科针灸等。
但伤寒派腹诊则是源于仲景发展于汉⽅的相对系统的⽅法,是经⽅医学的⼀部分,也可以更确切地说,是⽅证对应的⼀部分,只有这个的思维范围内腹诊才具有活⼒和灵性,否则腹诊腹证仅仅是⼀些呆板的体征⽽已。
从此处着眼,各地的伤寒派腹诊⼤同⼩异。
2作者⼣颜谢谢王⽼师的付出,我是去年南京国际经⽅学院培训第⼀次接触到腹诊,听了您的课程对我临床治疗帮助⾮常的⼤,感谢您1精通腹诊,提⾼疗效。
1作者鲲鹏有配图,很直观,为王宁元⽼师点赞 1复活腹诊,还原仲景作者吕振雷读完伤寒论讲本后⼜读三⼗年,对⼤塚先⽣⾮常敬佩,不知王⽼师后⾯有整理出版其他著作的计划吗?1同感,⼤塚先⽣值得后学们敬重。
其他汉⽅著作在翻译,谢谢关注。
作者医者谢谢王⽼师发这么好的⽂章。
请教下王⽼师,汉⽅腹诊现在是不是折衷派是主流。
1谢谢关注。
⽬前以伤寒派腹诊为主流。
作者⼤象期待⽼师的译著作者刘⽼师⼗分喜欢这些资料。
谢谢精⼼编辑翻译紫光 什么时候出版啊?谢谢您的关注,出版程序⽐较复杂,会需要⼀些时间。
作者紫光 为什么不要恢复中医本论作者经⽅腹诊腹证只是经⽅腹诊腹证紫光好东西,如果能⽤中医本论解释就更好了作者千万不要黎明腹诊对⽅剂的辨别选⽤有⾮常⼤的作⽤,谢谢王⽼师作者是的,在经⽅⽅证对应的思维范围内,腹诊腹证与⽅剂之间有惊⼈的契合性。
甬其此等专著还有待于王⽼师费⼼译制出版。
作者谢谢关注,翻译⼯作慢慢在做。
腹诊——精选推荐
腹诊如自学成名的中医前辈岳美中所言:“仲景医学察症候而不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从客观以立论,投药石以祛疾。
”后世解读则可,若因过多解读忘记仲景原论所描述的客观规律则为临证之大失,也就是黄仕沛老师所说的“病机还原不了方证”。
腹诊,作为一门诊断学的重要方法,在仲景医学中有很多描述,这些内容,一直被我们以患者的自觉症状解读,结果失去了很多客观应用经方的证据,还好有日本汉方界的执着与努力,再次还原仲景医学的腹诊学内容,为我们临床应用经方,找到了新的抓手或者说是客观证据,让我们在临床上,拿起腹诊这一诊断方法:“多实证,少臆测”,还原仲景医学方证学规律,学习仲景医学的描述性内容,摒弃过多的理论解读。
正如黄煌老师所说:“桂枝还是那个桂枝,麻黄还是那个麻黄,认识的角度一变,疗效就会有大大的提高。
”在王宁元老师伤寒派腹诊培训班上,一位学员说自己通过学习,发现柴胡剂有如此广的用途,准备回去好好实践一下,结果紧接着就听到了旁边另一位学员说“柴胡劫肝阴”、“柴胡疏肝”,肝虚不能用的论调,打消了积极性。
这就是思想没有转变过来,请认真阅读《神农本草经》、仲景医学,哪有那些论调,就是今天培训的内容,也没有上诉说法,柴胡剂的应用目标是胸胁部,学会本草经论述、仲景应用,后世应用经验,忘记或者批判的学习后世理论(不要被理论束缚了自己的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信客观规律),学习应用仲景医学。
正所谓:“经方如此多娇,引无数中医人竞折腰”。
2019年8月25日冯世纶冯老做了《胡希恕学术思想简介》,从七个方面进行了讲解,说胡老举起了七面大旗:1、伤寒本与内经无关2、六经来自八纲3、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4、经方辨证依据是症状反应5、辨证施治的本质6、脉诊实质7、始终理会内容深刻,朴实无华,由仲景解仲景,切近临床,今将题目以图片展示如下(内容来自听课拍照):简要医案:刘某,女,50岁。
初诊日期,2019年9月4日病案号:0886544012。
藤平健《汉方腹诊讲座》
藤平健《汉方腹诊讲座》
2 胸胁苦满与柴胡的关系
如果腹诊确认胸胁苦满,宜使用柴胡剂,这可以理解为腹征发出的信号,但是,这也仅仅是适宜使用柴胡剂的一个判断信号,并不是说必须使用柴胡剂。
最终判断应该使用哪个药方,也就是对证的判定,应该在对病人呈现的自觉他觉所有信号进行全局的综合判断基础之上进行,个别信号只是进行综合判断的材料之一而已。
无论胸胁苦满,或者寒热往来(弛张热),均为常用柴胡治疗的指征,那么柴胡的主治证候应该如何确定呢。
如果从常识出发,寒热往来仅仅见于急性热性疾病,而在另一方面,胸胁苦满的出现却并不拘于急性或慢性疾病,因而,只有胸胁苦满才应该是柴胡的主治证候吧。
吉益东洞在《药征》中也这样论述柴胡:“在《本草纲目》柴胡部中,往往将往来寒热做为其主治。
世之所谓疟疾,其寒热往来为剧,然而用柴胡有可治者,亦有不可治者。
以质仲景书,当用柴胡者应有胸胁苦满之证。
今施之于具胸胁苦满之证,而且寒热往来者,其效犹声之回响。
但并非仅疟疾如此,百病皆然。
若于无胸胁苦满之证者,则用之无效。
或可曰,柴胡主治之所,非在彼,而在此。
”由此看来,胸胁苦满之于柴胡,应该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吧。
山田光胤:汉方腹诊
山田光胤:汉方腹诊作者:山田光胤译者:夏豪天摘要:在日本汉方中,作为诊察法之一的腹诊手法沿用至今。
腹诊是四诊,即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部分。
其是为了证的判断而取得情报的强有力手段之一。
此外,腹诊,在东亚诸国、诸地区所传承的传统医学中,是日本独有的诊察法。
现代施行的腹诊法,是以古方伤寒论医学体系为主,并受折衷派医学影响而成。
并且,腹诊的学习,不仅要在形式上有所认识,由于手技、手法的原因,相应的修炼、习熟是必要的。
本文对从古至今长年积累的腹诊知识进行解说。
绪言:日本汉方之腹诊,是为了证的诊断的诊察法的一部分,其在东亚诸地区所传承的传统医学中,是唯一日本独自开创的手法。
虽然其创生时期、创始者等至今并未清楚,但其在江户时期(1590~1867年左右),随着古方派的兴起而发展是毫无疑问的,其在明治时期,由于汉方的衰退一度中断,后在大正时期,有汤本求真复兴汉方而随之复活,并在昭和时期由其门人大冢敬节继承并记录。
由此,现代汉方腹诊的基本框架才形成。
何为腹诊:腹诊,是汉方诊察法——四诊的一部分。
四诊,有以视觉为基础的望诊,以听觉为基础的闻诊,通过询问主诉、自觉症状的问诊,以及直接接触患者的诊察法切诊。
其中切诊,由切脉(即脉诊)于腹诊组成。
由此可以看出,腹诊是四诊的一部分,是作为证的判断极有力的情报来源的重要诊察法。
现代腹诊的历史前述可知,腹诊的创生时期、创始人种种说法颇多而难以定论。
只可以推断其肇始于战国末期的织丰期(译者注:即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时期,约1534年至1598年)据大冢敬节考证,腹诊分为难经系、伤寒论系、折衷派系三个流派,创生期的腹诊以难经系为主。
难经系腹诊,通过肾间动气,即腹主动脉搏动与全腹壁五脏相对应分区的情况来对证进行判定,并为针灸提供依据。
伤寒论系腹诊,是伴随着以伤寒论为圭臬的古方派而兴起,以探求伤寒论记载的药方的腹证的一中腹诊。
此派腹诊,从形成腹壁的肌肉层的全面表现来判断寒热虚实,触知腹壁各处出现的各种腹壁反射,从而探求相关联的药方。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木防己汤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木防己汤(藤平健先生名著《汉方腹诊讲座》全译文分别收载于《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一)》《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二)》中)腹证与方剂少阳病方剂的腹候9 木防己汤本方为少阳实证的方剂。
《金匮要略》条文为“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
” 黧,此处是黑黄之意。
此条文中最重要的症状是喘满和心下痞坚。
喘即呼吸困难,满即胸满,胸部满而苦、呼吸不能的感觉。
心下痞坚为心下痞硬进一步加重的状态,从心窝部跨及中脘附近,坚硬而绷胀,按之有强烈的抵抗,稍微加压就会感觉很痛苦。
其状态如图所示。
上起胸骨剑突,下至中脘,形成一个菱形有压痛抵抗区域。
在此范围内,对按压极为敏感,有时稍微按压,患者甚至会发出痛苦的呻吟。
即处于进一步加重便成为心下石硬的边缘上。
本方之腹候,上腹部状态为如上状态,下腹部具有充分的力度,这是重要的一点。
如果即使上腹部状态同上述状态,而下腹部暄乎乎软弱无力,则为虚证,是茯苓杏仁甘草汤的腹候。
除这个腹候外,两者的鉴别点还在于,木防己汤证有口渴,而茯苓杏仁甘草汤则无口渴,脉力也有虚与实之不同,等等。
还有,与木防己汤有相同腹候,但无口渴,小便不利症状比木防己汤证更甚者,为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
条文中指示出“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对这种解释暂且不管,按照上述方法施行便没有问题。
笔者拥有许多病例验证过该论述。
那么,如果处于木防己汤与茯苓杏仁甘草汤中间位的腹候如何处理呢,对此应该可以用增损木防己汤吧。
增损木防己汤由木防己汤加桑白皮、苏子、生姜三味药而成,不论其原由如何,将其用于虚实之间的场合,即木防己汤与茯苓杏仁甘草汤之中间状态,极有效应。
以心下痞坚为主要指征,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增损木防己汤、茯苓杏仁甘草汤等四方,特别对心脏瓣膜病发挥出绝大的威力,当然不用说对心源性哮喘,就是对支气管哮喘、肾病综合征等也都是非常有效的方剂。
有图有真相!日本汉医视腹诊重过脉诊折衷派腹诊
有图有真相!日本汉医视腹诊重过脉诊折衷派腹诊中医学苑xyzych1988本文选在网络,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折衷派腹诊腹诊就是指腹部的切诊,它是望闻问切中切诊的一部分。
腹诊提供给我们诊疗的信息只是四诊之一,但在独特的时候能发挥独特的判断作用。
它是通过观察腹壁的紧张度、机械防御反应判断虚实而进行病情的决定以及选用方剂的决定。
今天介绍的腹诊来源于日本汉方医学里的古方派。
腹诊的源流有《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所谓内难派和伤寒派,以及后世的折衷派。
汉方医学家通过对经典中腹部症候的领会及临床实践在江户时代形成腹诊的理论,实践直至今日。
如今汉方医学的临床医师们,把腹诊当作最常用的诊疗方法,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脉诊,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手段。
大塚敬节把腹诊大致分为难经派腹诊、伤寒派腹诊和折衷派腹诊。
目前汉方医学的古方派所采用的腹诊方法是以伤寒派腹诊为主流。
关于腹诊的理论依据,《内经》、《难经》中有丰富的描述,今天就不做介绍。
其中,关于尺的概念解释,汉方医学古方派认为尺实际上是腹部。
比如,《素问·方盛衰论》中“按脉动静,循尺滑濇”,是说按循腹部的滑与濇来取得诊疗信息;《灵枢·论疾诊尺篇》中“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也是指腹部。
内容简介“日本汉方腹诊选编”,是编译者在已搜集到的100余部汉方腹诊书籍中的基础上,遴选目前在日本汉方界影响较大的三派代表作中有实用价值者。
所选各派腹诊书多达60余部,总字数150余万字。
以日本江户时代以来,腹诊学派“难经派”、“伤寒派”和“折衷派”名称,冠名《难经派腹诊》、《伤寒派腹诊》和《折衷派腹诊》分三册,以“日本汉方腹诊选编”系列丛书出版。
《伤寒派腹诊》、《难经派腹诊》已分别于2010年和2013年正式出版,今次出版《折中派腹诊》。
此书共选用《众方规矩秘录百箇条(内题:百腹图说)》、《医学典刊》、《浅井南溟先生腹诊传》、《腹诊略》、《腹诊辨》、《腹证诊法前编》、《腹诊口诀》、《腹诊讲义》、《腹诊秘录》、《愿亭腹诊》、《三越先生腹诊传》、《古训医传·-腹候辨》、《丛桂亭医事小言》、《东郭诊诀》等14部折中派系腹诊书籍。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四逆散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四逆散(藤平健先生名著《汉方腹诊讲座》全译文分别收载于《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一)》《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二)》中)腹证与方剂少阳病方剂的腹候4 四逆散本方为少阳实证,呈现出独特的腹候,即腹力中等度左右,左右腹直肌均从上至下表现为中等度到重度等各种状态的紧张,胸胁苦满亦为左右两侧俱有,呈中等度状态。
以前认为本方的腹力与大柴胡汤为等同程度,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发现本方在即使腹力较大柴胡汤略弱的场合也有效。
现在认为,本方可用于相当于小柴胡汤腹力甚至有时较小柴胡汤腹力略弱的场合。
本方的自觉症状,条文提示只有一个“四逆”,再加上数个客证。
但在临床上,急性病证暂且不谈,对于慢性病证的场合,除作为客证被举出的诸症状外,本方对精神神经症状等多种症状也有效。
和田东郭使用本方或其加减方时以“东郭两根棍(两侧腹直肌紧张)”为指征,对多种疾患取得快愈效果,这也许是其获得好评的理由吧。
和久田叔虎在《腹证奇览翼》中对本方论述如下:“胸胁满痞、胁下挛急者,四逆散之证也。
此方,近来京师大医家试效,一二加减则为痞积家通剂。
盖柴胡、枳实解胸胁之痞满,芍药、甘草和胸腹之拘挛,兼有动气者,加牡蛎,兼有疝气者,加刘寄奴。
愚谓:此方有专治胸胁痞满挛急之意,而无逐水、退寒、复厥、温冷之意。
其方名为四逆者,以之附于少阴,其意似不详明。
姑且记愚按于此,以竢后贤之发明。
论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愚按:'少阴病,四逆’之下,疑有阙文。
凡论中言病证者,先举其主证,而后及其旁证,以小柴胡汤为例可知。
今此文但曰四逆,直接枚举旁证者,不详明,不可言无阙脱。
且云其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泄利下重云云,乃水气之变也,而本方无治水之意。
但于方后加减法,虽可见其意,但加减法本非正文,于本方则无可取,姑且疑阙,竢来者之明辨。
”其文对于本方腹候列出“胸胁满痞,胁下挛急”,但就条文内容表明疑义,恐其对本方没有很好地运用吧。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直肌紧张(重发)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直肌紧张(重发)(藤平健先生名著《汉方腹诊讲座》全译文分别收载于《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一)》《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二)》中)腹肌紧张的诊察形成腹壁形态的肌肉有左右腹直肌、左右腹横肌以及上下腹斜肌。
但不知因何种原因,在汉方医学中,在研究腹壁异常状态的场合似乎仅局限于左右腹直肌。
如果考查其理由的话,腹直肌起始于左右肋骨,终止附着于耻骨,是一组很长的肌肉,也许只有这种长肌肉,才能最容易表现出身体病变反应吧。
也许可以这么说,腹直肌像小提琴的琴弦奏响种种音响一样,将身体的病变据其轻重缓急之不同而奏出其变化吧。
那么,就腹直肌紧张的异常状态而言,或左或右哪一侧处于紧张状态,或上或下哪一段紧张更为显著,这些各异的性状便形成了不同方药的腹候。
1 两侧腹直肌的紧张有时左右腹直肌从上至下整个肌肉均处于紧张状态,并且两侧紧张程度等同。
此时如果腹力在中等程度前后,没有其他如胸胁苦满、心下痞硬等腹候,这种腹直肌紧张则是芍药甘草汤的腹候。
如果两侧腹直肌紧张同时伴有胸胁苦满,甚至存在轻度或中度心下痞硬,腹力在中等程度前后,那么,这便是四逆散的腹候。
如果两侧腹直肌中等度以上紧张,此时巡按两侧腹直肌外缘,若此处腹力明显减弱,则为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的腹候。
在该场合,若用手掌按压腹壁,可以感受到按压薄胶合板样的触觉。
如果两侧腹直肌为中等度以上紧张,右侧紧张度更强,心下痞硬或胸胁苦满均在中等程度以上,腹力也在中等度以上,此为大柴胡汤之腹候。
如果上述大柴胡汤腹候均在程度上减弱一成,此时则为小柴胡汤腹候。
如果小柴胡汤之腹候均在程度上再减弱一成,腹力亦为中等略软弱的程度,则为柴胡桂枝汤腹候。
另外,这种场合有时仅见到右侧腹直肌紧张而不能确认左侧腹直肌紧张的情况。
2 单侧腹直肌的紧张如上述柴胡桂枝汤之腹候,可有仅见右侧腹直肌紧张的场合。
仅见左侧腹直肌上半部紧张的场合为抑肝散的腹候,解劳散也可以见到此种腹候。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橘枳姜汤
《汉方腹诊讲座》节选:腹证与方剂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橘枳姜汤(藤平健先生名著《汉方腹诊讲座》全译文分别收载于《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一)》《伤寒派腹诊论著选译(二)》中)腹证与方剂少阳病方剂的腹候10 茯苓杏仁甘草汤与橘枳姜汤这两个方剂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条文为“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者,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在橘枳姜汤方后用小字体记载“《肘后》《千金》云,治胸痹,胸中幅幅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
对此,和久田叔虎在《腹证奇览翼》中载图(图10)并论述如下。
“如图所示,治疗胸中堵塞,通通悸动,气息迫促,甚则如攀登山径,喘息抬肩,或胸痛者。
证曰:'胸痹,心中气塞,短气者,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此乃二方之别,茯苓杏仁甘草汤为心中悸而喘急者,橘皮枳实生姜汤《千金方》所云治胸痹,胸中幅幅如满噎塞,习习如痒,喉中涩燥唾沫者。
胸胀满,犹如进食时咽喉堵塞,常烦乱如痒,喉中涩燥唾涎沫。
橘皮解胸中气满、枳实破痞退痰、生姜温冷开胃,为此方之意。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降胸中之水、杏仁平喘、甘草缓短气之急。
此乃二方之别。
或曰:茯苓杏仁甘草汤,治喘急有效,其证以心下胸中悸为眼目。
橘皮枳实生姜汤治胸腹偏痛、呃逆者。
又曰:茯苓杏仁甘草汤,酒客之病时常有此证。
”[图10] 茯苓杏仁甘草汤图虽然进行了上述解释,但仅仅这些还是清楚不了两个方剂的区别。
宇津木昆台在《古训医传》中,对本条文解释如下:“本条虽说为胸痹,但阳气不甚虚,因胸中之气急迫,水饮不降而滞于上,导致气短,因胸中之气急迫导致窒塞,聚集水饮,形成短气,故气之急迫为主,水饮不凝结,若只上行者,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若有相同症状,水饮凝结甚者,还伴有气迫气塞者,当以水饮为指征,破凝结,橘枳姜汤主之,此亦为同病,根据气与水的主客、凝结,对其相似之处予以鉴别,而对应予二方。
”读到这段解释也是似乎懂一些可还不甚明白的感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方腹诊第4讲
3、上腹角
上腹角是左右肋弓所形成的角度,剑突即在上腹角之内。
上腹角角度的宽窄也是虚实的参考指标。
一般来说,上腹角较广者(90度以上),体质多实,上腹角较窄者(60度以下),体质多虚,中间者(60到90度),体质中等。
此外,上腹角的宽窄和人的气质有关系,我们常说的心胸狭窄、心胸宽广就是指的上腹角而言,上腹角窄者,多忧愁思虑,易紧张,易激惹的样子;上腹角宽者,多大大咧咧,万事无忧的样子。
当然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因为上腹角和腹部宽度一样,都是骨象,是先天决定的,能决定很多事情,但人是复杂的,受后天影响很多,因此仅能作参考。
上腹角在腹证上,是一个辅助判定要素,特别是在柴胡证中,有一定鉴别价值。
一般来说出现胸胁苦满的柴胡证时,如果上腹角较广,则多倾向于柴胡剂中较实的方子,如大柴胡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如果上腹角较窄,则多倾向于柴胡剂中较虚的方子,如柴胡桂枝干姜汤、补中益气汤等。
当然上腹角只是一个参考,具体方证鉴别时是要综合考量的。
4、腹部皮温
首先需要明确,皮肤的温度,是由周围环境与卫气盛衰通滞共同决定的。
周围环境很好理解,皮肤是暴露与空气中的,当周围气温低时,由于热的传导和对流,皮肤温度会降低,当周围温度高时,皮肤温度本应升高,但由于人体自我调节,产生汗液,并蒸发带走热量,皮肤温度反而也会降低。
卫气的盛衰通滞怎么理解呢?根据《内经》卫气的作用是“温分肉、肥腠理而司开合也”,其中温分肉,就是卫气的温煦作用,卫气的运动把体内深层的热量带到体表,使人体体表保持一定温度。
如果人体卫气本身虚弱,没有足够的热量散布体表,或者卫气运行受到阻碍,不能布散到体表,体表温度就会下降。
测量皮温一般是紧接着视诊腹形的,要在测腹力之前,因为皮肤暴露于外界空气时间越长,越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不准。
测皮温时,
首先保证施术者手掌温热不凉,后用手掌轻轻抚摸被检查者腹壁,看皮肤是否湿濡(出汗),如有,则不能测量,如无,则可测量,这是因为如果汗出,皮温仍然会不准,所以,测量皮温的先决调节就是皮肤不能有汗,否则就不准,不如不测。
具体测皮温方法是用手掌慢慢轻抚腹部皮肤,从上到下,从近及远(被检查右侧到左侧),细细体会皮肤温度的变化,如果发现局部温度异常,则用手掌反复体会,并与周围皮肤、对侧皮肤对比,做确认。
因为皮温有时差别微细,故一定要排出干扰,用心体会。
皮温的异常,最常见的就是皮温的降低,其原因如上所述,有局部卫阳不足和卫气阻滞,具体原因还需要结合其他指征,但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
心下部位的皮温低多见于停饮湿气阻滞卫阳,多伴有振水音或心下痞硬,可见于理中汤、吴茱萸汤等证;脐部皮温低多见于脾阳不足,无法供应局部卫阳,可见于理中汤;脐下部皮温低,多由于肾阳不足或阳虚水泛,多伴有脐下不仁,可见于肾气丸证;腹部小范围局部性皮温低(范围多小于直径5cm),伴有局部压痛,多是局部瘀血湿阻引起,可见于当归芍药散证(脐旁皮肤)、薏苡附子败酱散证(回盲部)。
局部皮温升高者很少碰到,书上也很少记载,想来可能与局部炎症充血反应有关。
我临床以来并未碰到过,故不论述。
此外,一般肥胖者,尤其是水肥者,多会出现比较大面积的腹部皮温降低,消瘦者皮温低的相对少见。
5、腹部皮肤(湿润度、毛发、毛细血管扩张等)
(1)腹部皮肤湿润度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腹部皮肤在排除因运动或热而出汗的情况下,应该是润泽的,扪之既不干燥、也不湿润。
如果皮肤扪之过于干燥,有可能是整体津液损伤,这多见于慢性热病伤阴,现在临床少见;有可能是寒燥之邪闭阻卫表,这多见于风寒风燥表证;有可能是卫气不能挟津液滋润,可见于一些风水、阴水和部分黄芪体质人群;有可能是局部瘀血,阻碍了卫气的濡润。
皮肤过于湿润,排出外因出汗后,有可能是内热迫津为汗而出;
有可能是湿热交阻蒸腾汗出;有可能是气虚不固自汗而出。
多数情况都需要综合判断。
(2)腹部皮肤毛发
正常人腹部皮肤毛发稀少,仅有毫毛覆盖。
部分男性可有较粗毫毛出现,部分女性产后一段时间内也可见到粗毛,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毫毛稀少或脱落,有可能是局部瘀血或停津(饮),导致局部毛发失荣脱落。
部分女性如果非产后出现腹部毛发浓密,尤其是下腹部,往往提示下焦寒气较重。
(3)腹部毛细血管扩张或血管痣、蜘蛛痣
正常年轻人腹部是不存在上述情况的,老年人多会看到上述情况,这是瘀血的外在表现,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不佳,故常见。
病人见此征象,多提示腹部瘀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