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灭天花实践探讨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地位和作用

合集下载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

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接种的重要性: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疫苗是一种通过引入弱化或死亡病原体,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反应的生物制剂。

疫苗接种被广泛认为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在现代医学发展的背景下,疫苗接种不仅在儿童时期是必需的,也在成年人和老年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疫苗接种的历史与背景疫苗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英国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牛痘可以防止人类患上天花。

这一重大发现为人类控制传染病奠定了基础。

随后的几个世纪里,科学家们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成功开发了许多疫苗,包括针对麻疹、流感、百日咳等疾病的疫苗。

疫苗接种的实施逐渐成为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手段。

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1. 预防疾病的最有效方式:疫苗接种是防止传染病流行和传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有效的疫苗能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帮助身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

通过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体的健康,还能够为整个社会提供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手段。

2. 保护弱势群体:儿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威胁。

疫苗接种可以帮助这些弱势群体建立免疫屏障,有效降低他们接触病原体导致感染的风险。

例如,儿童疫苗接种计划是保护幼儿免受许多严重传染病侵扰的关键措施。

3. 控制疫情扩散:疫苗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个体的健康,还有助于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通过充分的接种率,可以形成群体免疫现象,从而削弱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减少疫情的扩散。

这对于保护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群,如因健康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个体以及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三、疫苗接种的争议与解答1. 疫苗安全性:有些人对疫苗的安全性表示担忧,担心疫苗可能导致副作用或并发症。

然而,严格的疫苗监管和监测系统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效力,减少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过去几十年来,疫苗接种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实施,并成功控制了许多传染病的流行,说明疫苗是安全而有效的。

疫苗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疫苗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疫苗的作用及功能主治简介疫苗作为一种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在医学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模拟疾病的感染过程,疫苗能够让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从而提高抵抗力,并阻断传染链的传播。

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疫苗的使用已经成功地控制和消灭了许多致命疾病,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疫苗的作用、功能和主要治疗的疾病。

疫苗的作用1.预防感染:疫苗通过引入病原体或病毒的部分成分或弱毒株,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这些免疫反应能够增强人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预防感染的发生。

2.控制传染:疫苗的使用不仅可以保护接种者本身,还可以阻断传染链的传播,起到控制疾病传播的作用。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减少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范围,降低疾病流行的风险。

3.提高群体免疫:除了个体的保护作用,疫苗还可以通过群体免疫效应,保护未接种者免受疾病的侵袭。

当足够多的人接种疫苗后,群体中的传染风险降低,从而提供了间接的保护。

疫苗的功能1.预防传染病: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如麻疹、腮腺炎、百日咳、流感等。

2.保护高危人群:对于某些人群,如婴儿、老年人、孕妇和免疫系统受损者,他们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威胁。

疫苗可以提供特殊保护,减少他们患病和并发症的风险。

3.消除疾病:通过大规模接种疫苗,一些严重传染病已经被成功地控制和消灭。

例如,天花疫苗的使用使得天花在1980年被宣布为全球已经消灭的疾病。

4.减少医疗负担:预防胜于治疗,疫苗的使用可以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出现,从而减轻医疗系统的负担,降低医疗成本。

疫苗的主要治疗疾病疫苗被广泛应用于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疫苗及其主要治疗的疾病:1.乙肝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降低乙肝发生率和慢性肝病风险。

2.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有效减少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

3.麻疹疫苗:用于预防麻疹病毒感染,可阻断麻疹的传播链,减少麻疹的发生和流行。

由抗击天花看大清防控传染病的得与失汇总

由抗击天花看大清防控传染病的得与失汇总

由抗击天花看大清防控传染病的得与失话说现代人越活越胆小,对传染病尤其恐惧。

毕竟非典的阴影刚过时间不长,恐慌完登革热,又恐埃博拉,生怕传染自己家。

但盲目恐慌就会生出谣言,如宁波的埃博拉传闻就是一个谣言。

其实,埃博拉也没那么可怕,你看美国感染的护士不是也健康痊愈了嘛。

在这点上,必须要有科技自信、医疗自信、免疫自信,尤其咱中国人的自信更是杠杠的。

这不是盲目自信,是有理论根据的。

据《中国传染病史料》统计,古代中国疫年与非疫年的比例逐代递增,三国时是1:7.6,而清朝则是1:23。

就传染病的流行次数来说也是逐代递增,三国时还是17次,清朝则是74次。

也就是说,清朝是传染病最高发的时期,平均每隔一年就会有大范围的传染病流行。

大清可谓是历史上最倒霉的时期,但如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咱大清的老祖宗与天斗、与地斗,与传染病斗,虽然弯路不少走,但关键时刻有身手。

抗争天花用了二百多年,但清末防控鼠疫却只用了四个多月。

说句不夸张的,大清的发展其实就是一部防控传染病史。

从治国方针到民生福祉,到处都有防控传染病的影子,如避暑山庄的兴建、满汉百姓的隔离等。

从皇室到民间,传染病的阴影一直笼罩在头上。

皇上死了皇子死、皇子死了亲王死、亲王死了妃子死,妃子死了百姓死。

顺治、同治都没治,染上天花全逝世。

康熙、咸丰虽没崩,但麻子满脸生。

先说天花,这是一种浑身满脸长痘痘的烈性传染病。

本不是中国特产,也并非满人的特产,但天花像恶魔一样,成了“大清病”。

大清战“痘”由最初的躲避、祈神到主动防御、积极推广治疗,再到盲目自信。

从拒绝照搬西方医疗再到全盘西化,着实走过了一段懵懂又坎坷的经历。

满人在东北,很少得天花,但满人要夺天下,与明军打得你死我活,结果清军染上天花。

满人还没入关,天花先出关了。

天花的致死率高达60%以上。

满人为此制定了严格的“避痘”制度,如避免百姓聚集、及时隔离染病者。

1631年,皇太极侄子染天花而死,追悼会都没敢开,皇太极也躲了。

人类消灭天花对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启示

人类消灭天花对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启示

Advances in Clinical Medicine 临床医学进展, 2021, 11(4), 1733-1736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1 in Hans. /journal/acmhttps:///10.12677/acm.2021.114249人类消灭天花对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启示邓宇欣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物理班,广东广州收稿日期:2021年3月19日;录用日期:2021年4月15日;发布日期:2021年4月22日摘要目的:回顾人类医学史上消灭天花历程,旨在为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效防控提供借鉴。

方法: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为降低天花对人类健康危害,我国古代医者积极探索,于17世纪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并传播国外,为降低天花对人类健康危害做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现代免疫学先驱。

18世纪,英国乡村医生琴纳在人痘接种术基础上,发明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牛痘接种术,并于19世纪传播世界和传入我国,为人类最终消灭天花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结论:天花消除的成功实践证明,面对全球重大传染病疫情,世界各国应携手共同努力,才可能尽早消除其对人类的危害。

关键词天花,人痘接种术,牛痘接种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Enlightenment of Human Experience inEradicating Smallpox Epidemic on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Yuxin Deng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 Sun Yat-sen University Eight-Year Physics Class of 2019 Clinical Medicine,Guangzhou GuangdongReceived: Mar. 19th, 2021; accepted: Apr. 15th, 2021; published: Apr. 22nd, 2021邓宇欣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the eradication of smallpox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medicine, aiming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global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neumonia caused by new coronavirus infection. Method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was used for research. Re-sult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hazard of smallpox to human health, ancient Chinese physicians ac-tively explored and invented vaccinia in the 17th century and spread it abroad. They have made positive contributions to reducing the hazards of smallpox to human health and are known as the pioneer of modern immunology. In the 18th century, the British rural doctor Jenner invented the landmark vaccinia vaccination technique based on the human pox vaccination technique, which was spread to the world and introduced to China in the 19th century, making a historic contribu-tion to the eventual elimination of smallpox. Conclusi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smallpox eradication proves that in the face of the global epidemic of major infectious diseases, all countries in the world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eliminate its harm to humans as soon as possible. KeywordsSmallpox, Human Pox Vaccination, Vaccinia Vaccination,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pyright © 2021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licenses/by/4.0/1. 引言天花,是迄今全球范围内被人类消灭的唯一一种传染病[1]。

天花病毒措施

天花病毒措施

天花病毒措施天花病毒(Smallpox)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曾经是全球范围内威胁生命的疾病。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的协作和大规模疫苗接种的努力下,天花病毒已经在1980年被宣布为全球消灭。

然而,由于特定机构存储有天花病毒样本,以及恐怖分子可能进行恶意利用的可能性,目前仍需要采取措施来预防和准备应对天花病毒的再次爆发。

本文将探讨天花病毒的措施和预防方法。

1. 疫苗接种天花疫苗是预防天花的关键措施之一。

天花疫苗是一种活性疫苗,经过痘苗注射后产生免疫力。

一般情况下,天花疫苗是在儿童时期接种的,但对于潜在的暴露风险较高的人群,如实验室工作人员、医疗保健工作者以及应急响应人员等,天花疫苗还是必要的。

对于可能与天花病毒接触的人群,疫苗接种是非常重要的。

在天花病毒再次威胁到全球时,大规模疫苗接种将是必要的措施。

2. 提高警惕天花病毒的再次爆发可能是由人为原因引发的,如恐怖分子利用存储的天花病毒样本进行恶意传播。

因此,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高对天花病毒的警惕,进行监测和情报收集。

另外,提高公众的意识和警惕性也非常重要。

公众应学习有关天花病毒的知识,包括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等,以及如何报告可疑病例。

此外,应该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和沟通渠道,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信息发布。

3. 加强卫生措施卫生措施是防止天花病毒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卫生措施:•彻底洗手: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洗手是预防天花病毒的重要措施。

特别是在接触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接触患者后,及时洗手非常重要。

•避免接触患者:如果有人疑似患有天花,请尽量避免与之接触。

天花是通过飞沫传播的,所以在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并保持一定的距离。

•确保良好的通风:提供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使用防护装备:在处理可能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者与患者接触时,应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防护面具。

4. 应急准备针对天花病毒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预防接种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

预防接种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编号:1004-9231(2019)01-0028-05·专稿:上海公共卫生发展30年·【作者简介】俞顺章,男,教授;研究方向:流行病学;E-mail :szyu@ 预防接种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俞顺章1,李智21.复旦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上海200032;2.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336专家介绍:俞顺章教授,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

1985年在上海市消灭血吸虫病工作中贡献突出,被上海市政府记大功一次;1987—1991年先后因宫颈癌、甲型肝炎、结合现场开展医学教学、黄曲霉与肝癌关系等研究获多项科技进步奖;1992年被评为国务院突出贡献者;1997年主持的饮水与肝癌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2000年退休以来,他离而不休,从事蓝藻毒素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全国先进老干部”;2007年主持的禽流感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8年被上海市医学会授予“上海医学发展终身成就奖”。

摘要:自从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宣传和强调预防接种的重要作用,呼吁疫苗是预防疾病最有效,成本效益最大的公共卫生措施,人民应该享有质量可靠的疫苗。

上海市开展预防接种历史悠久,成效显著,实践证明预防接种在防控传染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预防接种;安全底线;挽救生命;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志码:ADOI :10.19428/ki.sjpm.2019.19061引用格式:俞顺章,李智.预防接种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J ].上海预防医学,2019,31(1):28-32.Vaccination :Its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and elimin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 YU Shun-zhang 1,LI Zhi 2(1.Instituteof Preventive Medicin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 ;2.Shanghai Municip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hanghai 200336,China )Abstract :Since Jilin Changchun Changsheng vaccine scandal came to light ,societies and academic publicized and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vaccination ,calling for vaccination to be most effective and cost-effective public health measure for prevention of disease ,hoping that people would be able to use quality guaranteed vaccine.Shanghai has a longhistory of vaccination and has achieved great results.Shanghai's practice once again proves the fact that infectious diseases can be prevented and controlled through vaccination.Keywords :vaccination ;safety bottom line ;saving lives ;controlling and eliminating infectious diseases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上海市在传染病防治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人类应对天花的措施

人类应对天花的措施

人类应对天花的措施引言天花(smallpox)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可以导致高热、疹子和严重的并发症。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天花曾经是世界各地造成大量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然而,幸运的是,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卫生措施和全球疫苗接种计划,天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成功消灭了。

本文将介绍人类应对天花的措施,包括疫苗接种计划、隔离措施和监测和控制措施。

疫苗接种计划疫苗接种是预防天花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天花疫苗是一种含有活性天花病毒的疫苗,通过注射给予人体以免疫力,对抗潜在的天花病毒感染。

为了全球范围内消灭天花,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70年推出了全球天花消灭计划。

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天花疫苗接种,并确保所有人都接种了天花疫苗。

在全球天花消灭计划的推动下,疫苗接种率逐渐提高。

为了确保人们能够接种到天花疫苗,许多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活动,特别是在一些低收入国家。

此外,许多国家还建立了天花疫苗接种的定期计划,包括在儿童预防接种计划中提供天花疫苗。

这些措施的效果显著,全球范围内的天花病例数量大大减少。

隔离措施除了疫苗接种,隔离措施也是人类应对天花的重要措施之一。

隔离指的是将患有天花的人与其他人分开,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在过去,天花患者通常被隔离在专门的医院或隔离区域,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然而,随着天花病例数量的减少,隔离措施的重要性逐渐减少。

目前,除非出现天花疫情或潜在的生物恐怖袭击,大多数国家不再采取主动的隔离措施。

然而,应急计划和准备工作仍然需要考虑到隔离措施的执行。

在潜在的天花疫情中,应该建立临时的隔离设施,以确保患者的隔离和治疗。

监测和控制措施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天花病例的传播,监测和控制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监测包括通过收集和分析天花病例数据来识别患病人群和疫情趋势。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健康部门制定疫苗接种计划和其他防控措施。

此外,控制措施还包括追踪和调查天花病例,以确定病毒的传播途径和相关风险。

消灭天花措施

消灭天花措施

消灭天花措施天花,也称痘疮,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

在过去,天花是全球范围内造成大规模人员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然而,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筛查、预防接种和行动,天花已被宣布为被全球根除的疾病。

本文将讨论消灭天花的不同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接种疫苗天花疫苗是消灭天花最重要的一项措施。

疫苗的使用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

1959年,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全球范围内开始推广天花疫苗的接种。

这项工作得到了全球各国政府和卫生组织的强力支持。

天花疫苗是一种含有活病毒的疫苗,使用牛小剂量的天花病毒进行接种。

由于疫苗的广泛使用,天花的传播和发病率大大降低。

疫苗通过在人群中建立免疫屏障,阻止天花病毒的传播,从而消灭疾病。

疫苗接种策略在消灭天花的过程中,疫苗接种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基于科学证据和经验教训,WHO制定了以下几项重要的疫苗接种策略:大规模疫苗接种大规模疫苗接种是消灭天花的基础。

通过在大范围内接种天花疫苗,可以建立群体免疫,有效遏制疾病传播。

这需要各国政府和卫生组织的协调合作,并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

争取到足够的疫苗供应,确保人群广泛接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高风险地区的重点接种在天花的消灭过程中,识别和重点接种高风险地区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地区通常有较高的人口密度、不良卫生条件和医疗资源短缺。

通过将重点放在这些地区,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天花的传播风险,以达到更快地消灭疾病的目标。

跟踪接种情况和强化疫苗推广为了确保天花疫苗的最大覆盖率,必须跟踪接种情况并推广疫苗接种。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接种登记和监测体系,宣传疫苗的重要性,并提供充足的疫苗供应。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疫苗接种率,达到消灭天花的目标。

国际合作消灭天花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事务,而是需要全球范围的合作和协调。

为了加强国际合作,WHO和相关国际组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协调作用。

以下是一些国际合作的关键方面:知识分享和技术支持通过知识分享和技术支持,确保各国在天花消灭过程中拥有所需的工具和技术。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发表时间:2009-08-10T08:58:57.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周莹 (黑龙江省塔河县鄂伦春民族医院黑龙江塔河[导读] 传染病肆虐人类数千年,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

【中图分类号】R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74-01传染病肆虐人类数千年,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危害严重。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使传染病对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威胁受到了遏制,疾病的防治重点由传染病逐渐向非传染性慢性病过渡和转移。

然而,近年来,全球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回升,流行、暴发事件不断,一些被认为早已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卷土重来,同时又新发现了数十种传染病。

2003年全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危机,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和生存的威胁。

WHO总干事在《1996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提出:“我们正处于一场传染性疾病全球危机的边缘,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躲避这场危机”。

因此,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仍是世界各国乃至全球的一个突出重点。

1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1.1预防为主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基本卫生工作方针。

多年来,我国的传染病预防策略可概括为:以预防为主,群策群力,因地制宜,发展三级保健网,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传染病的预防就是要在疫情尚未出现前,针对可能暴露于病原体并发生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或传播途径采取措施。

1.1.1加强人群免疫免疫预防是控制具有有效疫苗免疫的传染病发生的重要策略。

全球消灭天花、脊髓灰质炎活动的基础是开展全面、有效的人群免疫。

实践证明,许多传染病如麻疹、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型肝炎等都可通过人群大规模免疫接种来控制流行,或将发病率降至相当低的水平。

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1.1.2改善卫生条件保护水源、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强粪便管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管理等,都有助于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对决天花_种痘事业的兴起与天花的根除

对决天花_种痘事业的兴起与天花的根除

对决天花_种痘事业的兴起与天花的铲除天花是一种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过去曾是全球范围内恐吓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

然而,在人类历史上,种痘事业的兴起被视为应付天花的一剂灵丹妙药。

本文将介绍种痘事业的兴起与天花的铲除之间的干系,探讨种痘事业的影响以及现代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要性。

起源于中国的种痘事业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0世纪。

当时,中国医生奥秘使用痘苗来预防天花。

然而,直到18世纪,种痘事业才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运用。

18世纪时,欧洲大陆以及美洲大陆的天花疫情严峻。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感染天花,其中相当一部分死于此病。

英国医生爱德华·詹妮自天花病毒分离的试验中得出结论,通过接种天花病人体内的天花病毒,可以获得对该病的免疫力。

这个重大的发现导致了种痘事业的兴起。

评判铲除天花的关键是接种除了天花以外的亲属牛痘疫苗。

当时的人们信任,通过感染牛痘病毒,人们可以获得对天花的保卫。

这种疫苗接种手段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获得了广泛的推广与接受。

1796年,詹妮利用牛痘疫苗成功接种了一个8岁男孩,成为了种痘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从那时起,种痘事业逐渐进步壮大。

19世纪初,种痘事业传播到美洲大陆。

俄罗斯医生布拉穆·希尔科夫成为了俄国最早推动种痘事业的人。

他在1803年至1811年间开展的疫苗接种工作中,接种了大量的贫困人民。

这不仅有效地降低了天花的传播风险,也为种痘事业在俄罗斯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痘事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各国政府乐观推动疫苗接种工作,特殊是在19世纪中叶以后,种痘成为一项广泛普及的公共卫生措施。

在20世纪初,种痘事业的兴起缩减了天花死亡率,并最终实现了天花的铲除。

然而,种痘事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与争议。

例如,疫苗运输和保存的困难导致了疫苗品质的不稳定,且接种过程中存在风险。

同时,一些人对接种病毒抱有怀疑态度,但科学家和医生们通过科学试验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种痘事业的进步中,争取推动疫苗接种的医生、科学家以及政府官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于传染病的免疫预防与消除的探讨

关于传染病的免疫预防与消除的探讨

喉部的局部存在, 这就形成了免疫人群带毒和传播, 因此对消除麻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3.1 加强常规免疫工作, 消灭接种空白点 近年来 , 从各地监测情况来看 , 仍然有少数地区 存在接种空白点, 致使该地区仍有麻疹爆发点流行 � 各地应该加强常规免疫的落实工作, 提高接种率, 消 灭免疫接种空白点� 3.2 种率 中国城乡的人口流动性较大, 流动人口中的应 接种儿童容易漏种 , 造成免疫空白, 增加易感人群 � 各地必须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及时免疫接种工作� 3.3 加强监测工作 建立免疫人群的局部黏膜抗体 ( 分泌性抗体 ) 水平测定 , 以确定野病毒是否于局部黏膜表面存在 和对周围人群传播 �以 HI � H L I法检测血液中的保 加强流动 人口管理, 保证 流动儿童的免疫 接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 01 1 年第 39 卷第 2 期
P rogi nMi crobi ol I m m u nol Ju n. 2 0 1 1 , V ol .39 N o.2
75
关于传染病的免疫预防与消除的探讨
董树林 (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兰州 730 04 6 )
摘 要: 传染病的免疫预防最终可以消除某些疫苗 可预防 疾病�人 类已经通 过疫苗 接种消 灭了天 花, 消 除了脊 髓
灰质炎, 正在消除麻疹�本文提出了最终消除麻疹的免疫策略和必要 的几项措施� 关键词: 传染病的免疫预防; 消除; 消灭; 黏膜免疫� 中图分类号: R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5 -5 673 ( 2 0 1 1 ) 02 -0075 -02
传染病的免疫预防是传染病综合预防中的重要 措施, 对疫苗可预防疾病是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控 i mi nati on ) 疾病的 � 制疾病流行 , 以至 最终 消除 ( E l 所谓疫苗可预防疾病是指通过疫苗接种免疫可以预 防的某些人类传染病 �对于预防此类传染病的人群 进行疫苗接种免疫, 不但可以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降 ns i ti vi ty ) , 低人群对病原的易感性 ( S e 同时也有切断 传播途径和消灭传染源的作用 �而对于像虫媒传染 病和人兽共患病之类的疾病, 接种疫苗只有保护受 种者本人免受病原体感染或发病的作用, 而不能达 到控制疾病流行和消除的目的 � 人们对传染病的免疫预防的认识, 起初只是求 得保护个人免受感染, 进而在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中, 认为可以降低人群的易感性, 直到 2 0 世纪 8 0 年代 di ca 人们才真正认识到通过免疫接种可以消灭( E r a t i on) 天花, 总结免疫预防的经验, 才形成了现代 计 划免疫的学科� 其中一条重要的进展就是免疫策略 (I m m u ni za ti on s tr a te g y) , 没有科学合理的免疫策略 , 尽管有再好的疫苗, 也是不能实现消灭疾病的 � 这 就是本文提出要讨论的问题, 消灭不同的传染病, 需 要有不同的免疫策略 � 1 关于消灭天花的经验 人类接种天花疫苗, 如果从中国明朝隆庆年间

世界卫生组织消灭天花运动观后感

世界卫生组织消灭天花运动观后感

“在潜入世界卫生组织应对天花的纪录片之后,我被彻底的决心和团
队精神吹散了,我的意思是,谈论一个超级英雄级的努力!整个世界走到一起,就像一个全球复仇者小组,由世卫组织领导,擦除天花
从地球上的表面。

这就像一部现实生活中的挡箭牌电影,但有科学家
和卫生专家作为动作英雄。

地图上所有的人为了这门事业联合起来的方式让人心碎这证明,当我们把思想投入其中时,我们可以实现任何目标——甚至消灭一种顽固而恶心的病毒!”
这部纪录片确实向我们展示了所有艰难的时代和挣扎,这些艰难的时
期和挣扎都试图消灭天花。

这根本不是一次顺利的旅程,也有许多挫折。

但我最突出的是那些人不会放弃他们不断适应和适应新的想法,即使事情变得非常艰难。

他们的决心大有收获,他们实际上设法摆脱了天花。

它有力地提醒人们当一个巨大的公共卫生危机发生时坚定
而强大的人裙是如何真正发挥作用的
除了根除致命疾病外,该纪录片还强调了根除天花运动在塑造未来的
全球卫生倡议和展示国际合作效力方面的持久影响。

从这一历史性努
力中汲取的教训继续影响和激励当代公共卫生工作,突出了这一关键
成就的持久遗产。

这部纪录片使我对负责根除天花的个人和组织深感
钦佩,强调集体行动对实现公共卫生目标的宝贵贡献。

免疫学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免疫学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

免疫学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1. 引言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科学,探究机体如何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传染病作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群体,世界各国都在加强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免疫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免疫学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包括疫苗免疫、免疫监测、免疫治疗等方面。

2. 疫苗免疫的作用2.1 疫苗的原理疫苗是通过注射病原体的抗原成分来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制剂。

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记忆,当机体再次遭遇相同的病原体时,免疫系统能够快速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

2.2 疫苗的防护效果疫苗通过激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免疫记忆细胞,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疫苗免疫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

3. 免疫监测的作用3.1 免疫监测的目的免疫监测是指通过检测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和免疫应答来评估个体或群体的免疫状态和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免疫监测的目的是及时了解疫苗的免疫效果、掌握疫情的传播动态、评估免疫防控策略的效果。

3.2 免疫监测的方法免疫监测可以通过检测抗体水平、免疫细胞计数、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式来进行。

常用的免疫监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流式细胞术(FACS)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

4. 免疫治疗的作用4.1 免疫治疗的原理免疫治疗是利用免疫系统的功能和机制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通过激活、调节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以增强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或减轻机体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2 免疫治疗在传染病防治中的应用免疫治疗在传染病防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抗体疗法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病毒性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等;细胞免疫治疗可以用于治疗一些传染病引起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免疫调节剂可以用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抗性。

消灭天花病毒的纪录片观后感

消灭天花病毒的纪录片观后感

消灭天花病毒的纪录片观后感《消灭天花病毒》是一部关于天花病毒的纪录片,记录了人类为了消灭天花病毒而进行的艰苦卓越的努力。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智慧和团结的力量,也对医学界的发展和医疗制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纪录片从天花病毒最早的出现开始,详细叙述了人类是如何与这个致命病毒进行抗争的全过程。

首先,纪录片介绍了天花病毒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令人震惊的是,天花病毒曾经夺走了无数人类的生命,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然而,纪录片也透露出了希望。

医学科学的进步使得人们对天花病毒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并能够研制出疫苗来抵抗病毒。

纪录片还详述了消灭天花病毒的全球行动。

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团结一心,通过积极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工作。

他们集思广益,不断尝试,最终找到了一种有效的疫苗,为全球人类消灭天花病毒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令我感动的是,不仅是科学家,整个社会也积极参与到这个行动中。

政府部门投资大量资金,向民众提供免费疫苗,确保了全民免疫,使得天花病毒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从这部纪录片我明白了科学的力量,科学家们对于发现和研究天花病毒所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而这也是消灭天花病毒的关键所在。

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也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团结。

无论是科学家们的合作,还是社会的参与,都展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决心。

纪录片还提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有身患天花病毒的患者、奋战在前线的医生们,他们身上彰显了人类的善良和勇敢。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也对医疗制度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政府的介入和资金的投入在这次行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全民免疫,才能制止天花病毒的传播,保护全球人民的生命安全。

而这样的免疫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政府的支持。

总的来说,《消灭天花病毒》这部纪录片给了我很多启示。

不仅仅是关于科学的力量和人类智慧的展示,更是对医疗制度和全民免疫的重要性的一次深刻思考。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对于科学和医学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对人类团结抗争疾病的决心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举措

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举措

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举措疫苗接种作为一项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公共卫生措施,对防控传染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引入微弱或灭活的致病因子,使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感染和防止疾病扩散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疫苗接种作为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举措,并分析其影响和局限性。

一、疫苗接种的历史和意义疫苗接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当时英国医生爱德华·詹妮发现牛痘可用于预防天花,并首次成功接种实验。

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奠定了疫苗接种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地位。

疫苗接种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入免疫原,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使其产生抗体和免疫记忆,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有效接种可以大大降低感染风险,并有助于实现群体免疫,从而实现传染病的控制和消除。

例如,卡介苗接种可以预防结核病,脊灰疫苗接种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乙肝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乙肝等。

二、疫苗接种的重要性1. 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措施疫苗接种是公共卫生领域最有效、最经济的干预措施之一。

它能够在人群中迅速建立免疫屏障,有效降低感染率和疾病发病率。

通过疫苗接种,不仅可以保护个体免受病原体感染,还能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安全的生活环境。

2. 提高群体免疫水平疫苗接种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群体免疫。

当足够多的人被接种并产生免疫力时,就会形成免疫防护圈,使病原体无法在人群中传播。

这样即使有少数人未接种,也能得到保护。

群体免疫的形成对于保护无法接种的人,如免疫系统较弱的婴幼儿、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群尤为重要。

3. 遏制疾病传播和扩散通过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遏制疾病的传播。

当病原体无法在人群中找到新宿主时,疾病的传播链被打断。

这对于控制流行病的发生和扩散至关重要。

举例来说,疫苗接种在全球范围内成功消灭了天花,使这一可致命传染病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三、疫苗接种的影响疫苗接种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对改善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通过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计划,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得以大幅降低,人们的预期寿命也得以提高。

传染病联控科学防控的重要性

传染病联控科学防控的重要性

传染病联控科学防控的重要性传染病联控科学防控是指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过程中,各个部门、组织和个人之间通过协作与合作,共同推动传染病的有效防控。

这种科学防控体系的建立和运作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一、传染病联控的背景和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染病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路径更广,传染源更难控制。

而且,在全球旅行和移民的快速增加下,传染病的跨境传播也变得更加频繁和迅速。

因此,建立起一个科学的传染病联控系统势在必行。

传染病的爆发和传播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带来严重冲击。

而传染病的防控需要多个部门的协同合作,需要各类资源的共享和整合,这就需要建立一个系统性的、全方位的传染病控制机制。

二、传染病联控的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传染病联控需要基于科学的依据,结合疫情特点和传播规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综合性原则:传染病联控需要各个部门和各类专业组织的参与,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应对传染病的威胁。

(三)主动性原则:传染病联控需要提前预判和主动应对,要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及时发布信息,快速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三、传染病联控的主要措施(一)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通过搭建健全的传染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二)加强信息共享和合作:各个部门和组织之间需要及时有效地共享传染病的信息,形成一张大网,全面掌握传染病的情况,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进行。

(三)加强科学宣传和教育:公众对传染病的防控知识了解不足,容易造成恐慌和误导。

因此,传染病联控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防控能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和援助:传染病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通过分享经验和资源,加强援助和支持,共同推动传染病的控制和消除。

四、传染病联控的挑战与应对(一)缺乏合作机制:传染病联控需要各部门和组织的积极参与,但由于权责不清、利益不一致等问题,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传染病防治的重要作用

传染病防治的重要作用

传染病防治的重要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传染病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

传染病的爆发不仅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风险,还会对经济、社会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传染病防治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传染病防治在保护人民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空气、水源、食物、接触等途径传播给他人,导致更多的人感染。

而传染病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隔离和早期治疗。

只有通过健全的防控措施和及时的医疗干预,才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护人民的健康。

传染病防治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传染病的爆发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

一方面,传染病会导致大量人员生病,从而影响工作和生产力,减少人力资源。

另一方面,传染病的爆发还会导致医疗资源的紧张,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因此,通过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可以有效减少人员的感染,保障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传染病防治在国家安全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传染病的爆发不仅会对国内造成巨大的危害,还有可能跨国传播,给国际社会带来威胁。

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人员流动的增加,传染病跨国传播的风险也在增加。

因此,各国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的威胁,确保国家安全。

为了发挥传染病防治的重要作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加强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提高疫情监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其次,加强科学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提高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的威胁,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健康和安全。

在传染病防治中,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传染病防治体系。

医疗机构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

公众应及时获取科学的防控知识,积极参与防疫工作,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意义

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意义

预防接种的目的和意义一、预防接种的概念 预防接种传统上是针对传染病综合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接种疫苗使接种对象获得对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是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具体实施,是控制乃至消灭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也是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的行政行为。

因此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是落实免疫规划,搞好卫生防疫、保护人民健康、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策略。

从现代疫苗学的观点,根据疫苗的作用将传染病分为疫苗可预防和疫苗难以预防两大类。

一般认为,凡属人是唯一传染源,除人以外无中间宿主的某些传染病属疫苗可预防之类,如已消灭的天花和已纳入计划免疫的白喉、麻疹、脊髓灰质炎、百日咳、乙型肝炎等;而某些人畜共患病和虫媒传染病则属于疫苗难预防之类,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布鲁氏菌病和斑疹伤寒等。

从免疫学观点,预防接种制剂依其免疫学性质不同可分为自动免疫制剂和被动制剂两大类前者为疫苗类制品属于抗原,而后者为免疫血清类制品属于抗体。

血清类制品包括抗菌、抗病毒血清、抗细菌毒素和抗动物毒素抗体,虽然有时也用于预防但主要是用于临床治疗。

从血清类制品的治疗作用机制,杀灭体内病菌或中和体内毒素属免疫治疗,但仍有预防的含义。

从流行病学观点,通常对传染病采取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人群免疫水平等综合措施,而预防接种则是后一措施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预防接种是泛指用人工制备的疫苗类制剂(抗原)或免疫血清类制剂(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接种到机体,使个体和群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自动免疫或被动免疫。

就广义而言,预防接种包括了所有疫苗的人群使用,如儿童计划免疫,成人常规接种和应急接种;免疫血清类制品的临床治疗和免疫预防;体内用诊断用品的使用方法等。

计划免疫用疫苗只是预防接种总体疫苗中的一部分,计划免疫中的预防接种也是预防接种总体中的一部分。

儿童的计划免疫是针对某些传染病采取按免疫程序有计划地预防接种,它的目的更加明确、管理更加科学、措施更加具体的预防接种实施。

如何预防人类天花病毒

如何预防人类天花病毒

如何预防人类天花病毒引言人类天花病毒,也被称为天花,是一种高度传染的疾病,由天花病毒引起。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天花是一种严重的流行病,导致大量的病例和死亡。

然而,通过广泛的疫苗接种和卫生措施,天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控制。

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人类天花病毒的措施。

措施一:接种天花疫苗接种天花疫苗是预防人类天花病毒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天花疫苗含有弱毒或灭活的天花病毒成分,可以激发免疫系统产生对天花病毒的保护性抗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所有人都应接种天花疫苗,特别是那些接触过可能感染天花的人的人群。

通常来说,婴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会接种第一剂疫苗,然后在一岁时接种第二剂。

此外,对于暂时无法接种天花疫苗的人群,应采取其他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

措施二:加强个人卫生个人卫生是预防天花病毒传播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加强个人卫生的建议: - 经常洗手: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外界环境、病人或患者后。

如果没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 避免触摸面部:避免用未洗手的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因为这些部位易受病毒感染。

- 接触被污染的物体时注意卫生:如果不可避免地接触了被污染的物体或表面,要及时洗手,并避免触摸自己的脸部。

- 不与病人密切接触:如果你知道有人感染了天花病毒,应尽量避免与他们密切接触,特别是不要与其分享日常用品和饮食。

措施三:避免前往患有天花病毒的地区如果有人爆发天花病毒的地区,尽量避免前往该地区。

天花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因此在疫情爆发期间,人群聚集的地方如医院、学校或公共交通工具等地都应尽量避免前往。

如果必须前往患病地区,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措施四:与医生咨询如果你有疑似症状或与天花病毒患者接触过,请及时咨询医生。

医生可以为你提供准确的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医生也会告诉你如何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病毒传播给他人。

结论人类天花病毒的预防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消灭天花实践探讨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地位和作用历史上传染病曾对人类造成很大灾难,我国是受传染病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不仅病种复杂、发病人数众多,而且流行广泛,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为致贫、返贫的重要因素。

长期以来,人们在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成功的消灭了烈性传染病天花,消灭脊髓灰质炎进入最后阶段,实现无脊灰状态,其他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但由于受多种生物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传染病至今仍是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新疫苗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使免疫预防在传染病控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给传染病防治提供参考,本文结合商洛消灭天花的实践,对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

1 消灭天花是传染病免疫预防的伟大创举1.1 天花给商洛人民带来的灾难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传播。

早在公元前10000年人类就出现了天花,在4世纪中国文献中就有天花的描述[1]。

商洛是受天花危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疫史资料记载,民国六年至十四年(1917~1925),商县白杨店乡各村天花流行,终年不止,染病者众。

民国十三年(1924),柞水县社川河一带天花流行,儿童死亡甚多,童子沟杜宗林一家3名儿童患天花死亡。

民国十四年(1925),商县李家塬村天花流行,发病40余例,死亡38例,有一家三口均死于天花;商南县龙窝保第一甲时有人口70人,半月内有20余人死于天花,3家绝户。

民国二十一年(1932),镇安县城及柴坪天花流行,仅柴坪纸坊沟病死40余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商县龙驹寨天花流行,多人死亡。

民国二十五年(1936)春,洛南、商南天花流行,多人死亡;镇安县城天花流行,儿童死亡甚多。

民国二十八年(1939)春,商县天花流行,发病4000余例,病死300余例。

民国三十一年(1942)春,镇安县杏坪、凤镇李家砭一带天花流行,60余名儿童死于天花,幸存者多留麻面;杏坪及桑树街天花复发,水利沟一家4名儿童病死。

民国三十二年(1943)冬,柞水县西川财神庙天花流行,病死20余例,陈某某母子2人同死于腊月三十。

民国三十三年(1944)三月,柞水县天花流行,病死8例,商南县发病984例,商县发病1例。

新中国成立初期,商洛天花呈散在发病,1950~1953年,全区发病10例,1954年,商洛消灭天花。

1.2 接种牛痘疫苗是消灭天花的有力武器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琴纳-爱德华发明了接种牛痘疫苗预防天花。

牛痘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是一种特别的抗体,交叉保护其他的痘病毒如猴痘、牛痘、和天花病毒感染。

牛痘疫苗的免疫效果是通过暴露于天花病人的家庭接触者确定的[1]。

我国是受天花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

1955年7月5日,我国卫生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管理办法》将天花列入甲类传染病。

陕西省曾孙进行过3次全民接种,每年新生儿接种率都在90%以上。

商洛山大沟深,是一个经济、文化、卫生水平极度落后的贫困山区,民国时期,虽然没有健康教育手段,但多数群众能够认识到天花的危害性和种痘苗的必要性,群众能够自觉接受痘苗接种,甚至每种一人,收小麦五升或玉米一斗,在收费较高的情况下,群众仍然愿意接种痘苗。

民国十一年(1922),山阳县李怀成首次带回牛痘,在本县儿童中收费试种。

民国十四年(1925),商县李家塬村天花流行,时有“种花”先生,每种一人,收小麦五升或玉米一斗,收费较高。

民国二十二年(1933)春,柞水县种痘1142人,占时有人口61430人的1.86%。

民国二十三年(1934)1月,商洛始设卫生助理员,负责痘苗接种,商县龙驹寨天花流行,首次接种痘苗。

之后,每年春季接种牛痘苗。

民国二十八年(1939)春,商县天花流行,国民政府第四行政公署温专员与商县政府何县长开办种痘讲习所,聘第二后方医院季院长及5名军医医官担任教师,对遴选的44名高年级学生及66名自愿受训者进行为期两周培训,将参加培训的人员分为4个种痘队,发给痘苗40打,在城乡开展痘苗接种,不到1月,天花得到控制。

山阳县开始免费为学生种痘,年均接种1.4万人次。

民国二十九年(1940)春,柞水县种痘163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商县卫生院开始免费接种痘苗,天花大流行减少。

民国三十三年(1944)春,柞水县天花流行,地方当局派种痘员分赴各乡种痘1500人,占时有人口34156人的4.39%。

民国三十四年(1945),柞水县种痘2141人,占当时总人口(30137人)7.10%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了医疗卫生部门,有专人负责痘苗接种工作,通过培训和宣传,实施全民接种痘苗,在天花流行季节前,大规模组织全民免费普种牛痘。

1949年冬至1950年春,商县天花流行,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卫生处和陕西省军区卫生署相继派出卫生队来商,于正月初六起在全县范围内免费普种痘苗23676人,疫情得以控制。

1950年农历正月初六,中国人民解放军19兵团卫生处、陕西省军区卫生署相继派卫生队赴商,免费普种牛痘23676人;柞水县种痘1143人,占时有人口78673人的1.45%。

1950~1954年,山阳县年均种痘11万人份。

1951年春,商县碾子凹李河村发生天花疫情,县医院(今商洛市中心医院)派医生赴该村防治,无新发病例,天花在商县绝迹。

1951~1952年,商县免费普种牛痘204017人。

1952年,全专区免费普种牛痘55.7万人,接种率达50%以上。

1953年,柞水县为21758名18周岁以下人群和新生儿免费接种牛痘,接种率25.84%。

1954年,商洛地区消灭天花,仍继续种痘。

1958年,为巩固天花防治成果,坚持每6年普种牛痘苗一次。

1960年,洛南县种痘41500人。

1964年,专署成立种痘办公室,培训种痘员3073人,免费普种牛痘116.6万余人。

1976年,商县防疫站举办种痘学习班,各区、公社医院负责人及地、县厂矿医生70多人参加培训,接种262459人,接种率84.7%。

1.3 全民接种牛痘疫苗获得了持久性预防效果天花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烈性传染病,给世界各国人民尤其是我国人民带来灾难。

牛痘疫苗的问世和广泛应用,收到了持久性的预防效果。

1954年,商洛消灭了天花;1966年,我国宣布消灭天花;1966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一个加强消除全球天花的计划,1977年10月全球最后一例天花病例发生在索马里,1979年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1980年5月8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三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上庄严宣布全世界消灭天花,大会通过决议,要求所有国家终止种痘;1980年 8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告,全球消灭天花。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实验室销毁他们保存的天花病毒或将病毒转移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柯索夫病毒研究所和亚特兰CDC两个实验室[1]。

1989年9月1日,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天花从甲类传染病中删除。

全球消灭天花所取得持久性效果,为预防控制及消灭传染病积累了非常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

2 传染病免疫预防的现状2.1 新疫苗开发和应用促进了传染病免疫预防1796年,英国医生琴纳爱德华发明了牛痘疫苗,开创了免疫预防由经验时期向科学实验时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随着免疫学发展,一些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相继发现,先后发明了炭疽疫苗、狂犬疫苗、霍乱疫苗、伤寒疫苗、卡介苗、白喉类毒素、百日咳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风疹疫苗、腮腺炎疫苗、水痘疫苗、乙脑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及其结合疫苗、C群脑膜炎球菌及其结合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流行性出血热疫苗、b型嗜血流感杆菌疫苗、乙肝疫苗、流感裂解疫苗等几十种疫苗,并用于相应传染病免疫预防。

但目前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仅占人类已知传染病的5%。

继全球消灭天花之后,全球消灭脊髓灰质炎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我国多年来保持无脊灰状态,全球消灭天花即将成为现实;消除麻疹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等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人群乙肝发病率明显下降,疫苗的免疫接种已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一项公共卫生事业。

2.2 免疫预防步入规范化轨道我国免疫规划工作经历了1950-1877年的突击接种时期、1978-1998年计划免疫时期和1999年至今的免疫规划时期[2]。

建国初期,我国确立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把解决对群众危害最大、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

1950年,全国在开展普种牛痘疫苗活动的同时,积极推行卡介苗接种,一些重点地区开展霍乱疫苗、鼠疫疫苗接种。

20世纪70年代中期,我国将预防接种作为防治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逐步将预防接种工作经纳入计划管理的轨道。

1974年,第27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发展和坚持免疫方法与流行病监督计划,防制天花、白喉、脊灰、百日咳、破伤风、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决议,正式提出在全球开展扩大免疫规划。

我国结合实际,提出了计划免疫的概念。

并于1988年实现以省为单位、1990年以县为单位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接种率达到85%;1986年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1999年,卫生部确定以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为中心,以控制病毒性肝炎为重点,逐步将风疹、腮腺炎和其他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使免疫预防步入规范化轨道。

2.3 免疫预防步入法制化轨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

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

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3]。

2005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接种第一类疫苗由政府承担费用。

接种第二类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他监护人承担费用”[4]。

3 传染病免疫预防的前景及挑战3.1 免疫预防必将成为传染病预防控制的主导措施随着现代医学生物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以及“改选老疫苗、开发新疫苗”的全球儿童疫苗计划的实施,将有更多的理想疫苗问世,很多成人用疫苗将用于成人传染病预防。

随着新疫苗的不断开发,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种类不断增加。

全球在成功消灭烈性传染病天花之后,消灭或控制脊髓灰质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的任务十分艰巨。

全球加大开发艾滋病疫苗、手足口病疫苗、疫苗等新疫苗,将应用于艾滋病、手足口病、埃博拉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的预防。

免疫预防将成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主导措施。

3.2 免疫预防将面临严峻挑战3.2.1 提高免疫预防效果是实现消灭脊灰和消除麻疹的关键接种牛痘疫苗消灭天花的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预防控制及消灭疫苗可预防性传染病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