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赋骈文》名篇辑录68篇大全集(31—40篇)

合集下载

中国历朝历代诗词曲赋文精选300篇大全集

中国历朝历代诗词曲赋文精选300篇大全集
司马氏在三国时期为曹魏世族,高平陵事变后掌握魏国政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 位,国号晋,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孙吴而统一天下,但是和平稳定的局面只维持了短短的 十几年。晋惠帝继位后朝廷渐乱,领有军权的诸王纷纷争权,史称八王之乱。晋朝元气大伤 后,内迁的诸民族乘机举兵,造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大量百姓与世族开始南渡。316年,西晋灭 亡,北方从此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
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后,仍沿用汉作为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统一天下后息兵 养民,史称“光武中兴” ;汉明帝、汉章帝沿袭轻徭薄赋,开创“明章之治”;汉和帝继位后大破北 匈奴、收复西域,开创“永元之隆” ,东汉国力达到极盛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虽剿灭民乱 却导致地方拥兵自重,公元191年董卓迁都长安后东汉名存实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 亡,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南北朝前期仍是士族政治,社会阶层分为士族、齐民编户、依附户及奴婢,对外交流也很兴 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南北朝诗歌300首》大全集 上卷(1—100篇)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南北朝诗歌300首》大全集 中卷(101—200篇) 《南北朝诗歌300首》大全集 下卷(201—300篇)不贵声。贵意深。
秦末天下大乱,刘邦在推翻秦朝后被封为汉王。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获胜后称帝建立汉朝, 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文帝、汉景帝推行休养生息国策开创“文景之治”;汉武帝即位后开辟丝 路、攘夷拓土成就“汉武盛世”;至汉宣帝时期国力达到极盛,设立“西域都护府”,史称“昭宣中 兴”。公元8年,王莽废西汉末帝,定都长安,史称新朝,西汉灭亡。
《先秦诗歌300首》大全集 上卷(1—100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秦诗歌300首》大全集 中卷(101—200篇)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古代著名辞赋十篇

古代著名辞赋十篇

古代著名辞赋十篇【陈情表】◎李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汤药,未尝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卒保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作者简介】李密(224—287),又名虔,字令伯,蜀汉西晋间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

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

及长,治《春秋左氏传》,博览多通,机警辩捷。

早年曾任蜀尚书郎、大将军主簿等职。

曾多次奉命出使吴国,颇有辩才。

蜀汉灭亡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不就。

晋武帝立太子,征诏为太子洗马。

因祖母年老,须亲自奉养,遂上《陈情表》固辞不受。

及祖母卒,服丧期满,以太子洗马征至洛阳。

后出为温县令、汉中太守等职,为官耿直。

汉赋名篇

汉赋名篇

汉赋名篇1.汉赋分类《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屈原赋二十五篇。

楚怀王大夫,有《列传》。

唐勒赋四篇。

楚人。

宋玉赋十六篇。

楚人,与唐勒并时,在屈原后也。

赵幽王赋一篇。

庄夫子赋二十四篇。

名忌,吴人。

贾谊赋七篇。

枚乘赋九篇。

司马相如赋二十九篇。

淮南王赋八十二篇。

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

太常蓼侯孔臧赋二十篇。

阳丘侯刘郾赋十九篇。

吾丘寿王赋十五篇。

蔡甲赋一篇。

上所自造赋二篇。

倪宽赋二篇。

光禄大夫张子侨赋三篇。

与王褒同时也。

阳成侯刘德赋九篇。

刘向赋三十三篇。

王褒赋十六篇。

右赋二十家,三百六十一篇。

陆贾赋三篇。

枚皋赋百二十篇。

朱建赋二篇。

严助赋三十五篇。

朱买臣赋三篇。

宋正刘辟强赋八篇。

司马迁赋八篇。

郎中臣婴齐赋十篇。

臣说赋九篇。

臣吾赋十八篇。

辽东太守苏季赋一篇。

萧望之赋四篇。

河内太守徐明赋三篇。

字长君,东海人,元、成世历五郡太守,有能名。

给事黄门侍郎李息赋九篇。

淮阳宪王赋二篇。

杨雄赋十二篇。

待诏冯商赋九篇。

博士弟子杜参赋二篇。

车郎张丰赋三篇。

张子侨子。

骠骑将军朱宇赋三篇。

右赋二十一家,二百七十四篇。

入杨雄入篇。

孙卿赋十篇。

秦时杂赋九篇。

李思《孝景皇帝颂》十五篇。

广川惠王越赋五篇。

长沙王群臣赋三篇。

魏内史赋二篇。

东暆令延年赋七篇。

卫士令李忠赋二篇。

张偃赋二篇。

贾充赋四篇。

张仁赋六篇。

秦充赋二篇。

李步昌赋二篇。

侍郎谢多赋十篇。

平阳公主舍人周长孺赋二篇。

雒阳锜华赋九篇。

眭弘赋一篇。

别栩阳赋五篇。

臣昌市赋六篇。

臣义赋二篇。

黄门书者假史王商赋十三篇。

侍中徐博赋四篇。

黄门书者王广、吕嘉赋五篇。

汉中都尉丞华龙赋二篇。

左冯翊史路恭赋八篇。

右赋二十五家,百三十六篇。

《客主赋》十八篇。

《杂行山及颂德赋》二十四篇。

《杂四夷及兵赋》二十篇。

《杂中贤失意赋》十二篇。

《杂思慕悲哀死赋》十六篇。

《杂鼓琴剑戏赋》十三篇。

《杂山陵水泡云气雨旱赋》十六篇。

《杂禽兽六畜昆虫赋》十八篇。

《杂器械草木赋》三十三篇。

《大杂赋》三十四篇。

《成相杂辞》十一篇。

《隐书》十八篇。

历代诗词赋骈曲杂集——骈文篇1

历代诗词赋骈曲杂集——骈文篇1

历代诗词赋骈曲杂集——骈文篇1駢文篇1东汉·蔡邕《笔赋》东汉·蔡邕《短人赋》东汉·蔡邕《郭泰碑》东汉·蔡邕《汉津赋》东汉·蔡邕《隶势》东汉·蔡邕《琴赋》东汉·蔡邕《青衣赋》东汉·蔡邕《述行赋》东汉·蔡邕《篆势》东汉·陈琳《神女赋》东汉·陈琳《神武赋(并序)》东汉·陈琳《为曹洪与魏太子书》东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东汉·陈琳《武军赋(并序)》东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东汉·陈琳《止欲赋》东汉·杜笃《论都赋》东汉·王粲《初征赋》东汉·王粲《大暑赋》东汉·王粲《登楼赋》东汉·王粲《吊夷齐文》东汉·王粲《浮淮赋》东汉·王粲《酒赋》东汉·王粲《伤天赋》东汉·王粲《神女赋》东汉·王粲《思友赋》东汉·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东汉·王粲《务本论》东汉·王粲《闲邪赋》东汉·王粲《莺赋》东汉·王粲《游海赋》东汉·王粲《羽猎赋》东汉·张衡《东京赋》东汉·张衡《髑髅赋》东汉·张衡《归田赋》东汉·张衡《灵宪》东汉·张衡《南都赋》东汉·张衡《七辩》东汉·张衡《思玄赋》东汉·张衡《西京赋》东汉·张衡《羽猎赋》东汉·张衡《冢赋》汉·枚乘《梁王菟园赋》汉·枚乘《柳赋》汉·枚乘《七发》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汉·枚乘《上书重谏吴王》汉·司马相如《哀二世赋》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汉·司马相如《美人赋》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汉·司马相如《上林赋》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汉·邹阳《上书吴王》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晋·成公绥《大河赋》晋·成公绥《隶书体》晋·成公绥《琵琶赋》晋·成公绥《螳螂赋》晋·成公绥《天地赋(并序)》晋·成公绥《啸赋》晋·成公绥《云赋》晋·干宝《晋纪总论》晋·葛洪《抱朴子序》晋·葛洪《关尹子序》晋·葛洪《养生论》晋·葛洪《肘後备急方序》晋·皇甫谧《答辛旷书》晋·皇甫谧《笃终论》晋·皇甫谧《三都赋序》晋·皇甫谧《释劝论》晋·皇甫谧《玄守论》晋·嵇康《卜疑》晋·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晋·嵇康《琴赋》晋·嵇康《声无哀乐论》晋·嵇康《养生论》晋·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晋·鲁褒《钱神论》晋·陆机《白云赋》晋·陆机《辨亡论》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并序)》晋·陆机《浮云赋》晋·陆机《感丘赋》晋·陆机《感时赋》晋·陆机《鼓吹赋》晋·陆机《豪士赋(并序)》晋·陆机《漏刻赋》晋·陆机《叹逝赋(并序)》晋·陆机《文赋(并序)》晋·陆机《五等诸侯论》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晋·陆机《与赵王伦笺荐戴渊》晋·陆机《羽扇赋》晋·陆云《愁霖赋》晋·陆云《岁暮赋(并序)》晋·陆云《与兄平原书(三十五首)》晋·潘尼《安身论》晋·孙楚《登楼赋》晋·孙楚《故太傅羊祜碑》晋·孙楚《韩王故台赋(并序)》晋·孙楚《井赋》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晋·孙楚《笑赋》晋·孙楚《雁门太守牵招碑》晋·孙绰《司空庾冰碑》晋·孙绰《太傅褚褒碑》晋·孙绰《太尉庾亮碑》晋·孙绰《颍州府君碑》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并序)》晋·陶潜《归去来兮辞(并序)》晋·陶潜《桃花源记》晋·陶潜《闲情赋(并序)》晋·陶潜《游斜川诗序》晋·王羲之《书论》晋·张邈《自然好学论》晋·张协《安石榴赋》晋·张协《七命》晋·张载《登北芒赋》晋·张载《剑阁铭》晋·张载《酃酒赋》晋·张载《洛禊赋》晋·张载《蒙汜池赋》晋·张载《平吴颂》晋·张载《叙行赋》晋·张载《玄武馆赋》晋·张载《羽扇赋》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晋·左思《白发赋》晋·左思《三都赋序》晋·左思《蜀都赋》晋·左思《魏都赋》晋·左思《吴都赋》南朝·任昉《策梁公九锡文》南朝·任昉《禅位诏》南朝·任昉《答陆亻垂感知己赋》南朝·任昉《封梁公诏》南朝·任昉《进梁公爵为王诏》南朝·任昉《王文宪集序》南朝·陶弘景《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南朝·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南朝·陶弘景《答虞中书书》南朝·陶弘景《水仙赋》南朝·陶弘景《寻山志》南朝·陶弘景《云上之仙风赋》南朝梁·江淹《哀千里赋》南朝梁·江淹《报袁叔明书》南朝梁·江淹《别赋》南朝梁·江淹《倡妇自悲赋》南朝梁·江淹《赤虹赋》南朝梁·江淹《待罪江南思北归赋》南朝梁·江淹《丹砂可学赋》南朝梁·江淹《灯赋》南朝梁·江淹《恨赋》南朝梁·江淹《横吹赋》南朝梁·江淹《後让太傅扬州牧表》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让右将军荆州刺史表》南朝梁·江淹《江上之山赋》南朝梁·江淹《丽色赋》南朝梁·江淹《齐太祖高皇帝诔》南朝梁·江淹《泣赋》南朝梁·江淹《去故乡赋》南朝梁·江淹《让太傅扬州牧表》南朝梁·江淹《扇上彩画赋》南朝梁·江淹《伤友人赋》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南朝梁·江淹《四时赋》南朝梁·江淹《萧太尉上便宜表》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南朝梁·江淹《知己赋》南朝梁·沈约《高松赋》南朝梁·沈约《郊居赋》南朝梁·沈约《丽人赋》南朝梁·沈约《愍涂赋》南朝梁·沈约《瑞石像铭(并序)》南朝梁·沈约《伤美人赋》南朝梁·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南朝梁·沈约《武帝集序》南朝梁·萧衍《晚春赋》南朝梁·萧衍《筝赋》南朝梁·萧绎《采莲赋》南朝梁·萧绎《答晋安王书》南朝梁·萧绎《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南朝梁·萧绎《荡妇秋思赋》南朝梁·萧绎《内典碑铭集林序》南朝梁·萧绎《七契》南朝梁·萧绎《秋风摇落》南朝梁·萧绎《陶渊明传》南朝梁·萧绎《陶渊明集序》南朝梁·萧绎《文选序》南朝梁·萧绎《玄览赋》南朝梁·萧绎《言志赋》南朝梁·萧绎《与何胤书》南朝梁·萧绎《与萧谘议等书》南朝梁·萧绎《鸳鸯赋》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南朝齐·孔稚圭《褚先生百玉碑》南朝齐·孔稚圭《荐杜京产表》南朝齐·孔稚圭《上和虏表》南朝齐·孔稚圭《上新定律注表》南朝齐·孔稚圭《为王敬则让司空表》南朝齐·孔稚圭《与司空褚渊书理建平王景素》南朝齐·孔稚圭《奏劾王融》南朝齐·王俭《策命齐王》南朝齐·王俭《策齐公九锡文》南朝齐·王俭《和竟陵王子良高松赋》南朝齐·王俭《灵丘竹赋应诏》南朝齐·王俭《再命玺书》南朝齐·王融《画汉武北伐图上疏》南朝齐·王融《皇太子哀策文》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南朝齐·王融《上疏请给虏书》南朝齐·王融《下狱答辞》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南朝齐·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南朝齐·萧纲《采莲赋》南朝齐·萧纲《答湘东王书》南朝齐·萧纲《大法颂(并序)》南朝齐·萧纲《对烛赋》南朝齐·萧纲《金钅享赋(并序)》南朝齐·萧纲《梅花赋》南朝齐·萧纲《菩提树颂(并序)》南朝齐·萧纲《七励》南朝齐·萧纲《秋兴赋》南朝齐·萧纲《劝医论》南朝齐·萧纲《与湘东王书》南朝齐·萧纲《与萧临川书》南朝齐·萧纲《昭明太子集序》南朝齐·萧衍《悔赋》南朝齐·谢眺《酬德赋(并序)》南朝齐·谢眺《杜若赋奉隋王教於坐献》南朝齐·谢眺《高松赋奉竟陵王教作》南朝齐·谢眺《临楚江赋》南朝齐·谢眺《拟风赋奉司徒教作》南朝齐·谢眺《七夕赋奉护军命作》南朝齐·谢眺《齐敬皇后哀策文》南朝齐·谢眺《思归赋(并序)》南朝齐·谢眺《游後园赋》南朝宋·鲍照《尺蠖赋》南朝宋·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南朝宋·鲍照《芙蓉赋》南朝宋·鲍照《瓜步山揭文》南朝宋·鲍照《观漏赋(并序)》南朝宋·鲍照《河清颂(并序)》南朝宋·鲍照《凌烟楼铭(并序宋临川王起)》南朝宋·鲍照《伤逝赋》南朝宋·鲍照《石帆铭》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南朝宋·鲍照《舞鹤赋》南朝宋·鲍照《谢永安令解禁止启》南朝宋·鲍照《野鹅赋(并序)》南朝宋·鲍照《游思赋》南朝宋·鲍照《园葵赋》南朝宋·谢灵云《归途赋》南朝宋·谢灵云《江妃赋》南朝宋·谢灵云《山居赋》南朝宋·谢灵云《上书劝伐河北》南朝宋·谢灵云《谢对康乐侯表》南朝宋·谢灵云《诣阙自理表》南朝宋·谢灵云《撰征赋(并序)》南朝宋·颜延之《白鹦鹉赋(并序)》南朝宋·颜延之《清者人之正路》南朝宋·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南朝宋·颜延之《释何衡阳达性论》南朝宋·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南朝宋·颜延之《庭诰》南朝宋·颜延之《武帝谥议》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并序)》南朝宋·颜延之《又释何衡阳达性论》南朝宋·颜延之《赭白马赋(并序)》南朝宋·颜延之《重释何衡阳达性论》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秦·李斯《会稽刻石》秦·李斯《琅邪台刻石》秦·李斯《上书对二世》秦·李斯《泰山刻石》秦·李斯《议烧诗书百家语》秦·李斯《用笔法》三国·曹植《宝刀赋(并序)》三国·曹植《蝉赋》三国·曹植《愁霖赋》三国·曹植《大暑赋》三国·曹植《登台赋》三国·曹植《感节赋》三国·曹植《节游赋》三国·曹植《九愁赋》三国·曹植《孔子庙颂(并序)》三国·曹植《洛神赋并序》三国·曹植《七启(并序)》三国·曹植《求通亲亲表》三国·曹植《求自试表(太和二年)》三国·曹植《神龟赋(并序)》三国·曹植《又求自试表》三国·曹植《与吴季重书》三国·曹植《与杨德祖书》三国·韦昭《博奕论》三国·吴质《答东阿王书》三国·吴质《答魏太子笺》三国·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唐·李世民《笔法论》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教序》唐·李世民《帝范后序》唐·李世民《帝范序》唐·李世民《晋祠铭序》唐·李世民《述圣赋序》唐·李治《隆国寺碑铭》唐·李治《摄山栖霞寺明徵君碑铭》唐·李治《述圣记》唐·李治《孝敬皇帝叡德纪洊铭》唐·李治《玉华宫山铭》西汉·贾谊《吊屈原文》西汉·贾谊《鵩鸟赋》西汉·贾谊《过秦论》西汉·贾谊《旱云赋》西汉·贾谊《上疏陈政事》西汉·贾谊《惜誓》西晋·潘岳《沧海赋》西晋·潘岳《悼亡赋》西晋·潘岳《登虎牢山赋》西晋·潘岳《寡妇赋(并序)》西晋·潘岳《怀旧赋(并序)》西晋·潘岳《藉田赋》西晋·潘岳《秋兴赋(并序)》西晋·潘岳《射雉赋(并序)》西晋·潘岳《西征赋》西晋·潘岳《闲居赋》。

古代辞赋的兴起和发展

古代辞赋的兴起和发展

古代辞赋的兴起和发展屈原像古代辞赋的来源、发展以及名家名作古代辞赋的来源兴起赋的由来和演变除诗词曲外,还有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押韵文体,这就是赋。

赋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学体裁,它似诗似文,又非诗非文,既有诗的韵律,又有文的气势。

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

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有韵文体。

赋,起源于战国,形成于汉代,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

关于诗和赋的区别,西晋陆机在《文赋》里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体物”即描绘事物。

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当然,陆机的话也不是很全面,他只是说出诗和赋的主要特点,有时候,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特别是在他以后的时代,到南北朝,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齐梁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诠赋》称:“《诗》有六义,其二曰赋。

赋者,铺也。

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何谓赋?赋,就是反复叙说,从不同角度去描写,明明一句话就可以说完,却反反复复去说,不厌其详,不厌其细。

“铺采摛文”是一个并列短语,摛文就是铺采。

“铺”“摛”二字同义,意为铺陈,即铺叙、陈述。

“铺采摛文”,就是说在反复叙说中彰显文采。

这是就赋的形式而言的。

“体物写志”是指描写事物时,不能无病呻吟,要体现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情、志向,一定要有所寄托。

这是针对赋的内容来说的。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骚赋)阶段外,经历了汉赋(也称古赋)、骈赋(也称俳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直至今天,赋依然在焕发其特有的艺术魅力。

一、先秦两汉时的赋汉赋为什么也叫古赋呢?因为既包括两汉时的赋,也包括先秦时的赋。

战国末期屈原创立“楚辞”这种文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屈原的作品,有《九歌》《九章》《离骚》《天问》《招魂》等。

但第一个以“赋”名篇的人是荀子,荀子写有《赋篇》,其为五赋,分别写“礼、知、云、蚕、箴”五种事物,文体以四言为主,半诗半文,韵散间出。

《中华辞赋精选48篇全集》

《中华辞赋精选48篇全集》

《中华辞赋精选48篇全集》中华辞赋经⼏千年的蓬勃发展,留下许多脍炙⼈⼝的辞赋精品,成为⼈们仿效学习之典范。

所谓辞赋精品,是指思想⽔平⾼、独创性强、⽂采粲然且具⽂艺审美价值并经历史检验、被⼤众认可的优秀作品。

其主要特征是思想精深,特⾊突出,技艺精湛,情感澎湃,能深刻反映事物本质,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

 辞赋精品,是指⽔平很⾼、⽂采极好、质量上乘,被多数读者认可的辞赋作品。

辞赋作为⼀种⽂学作品,从古⾄今留下了许多辞赋名篇,这些辞赋作品有的⼴泛流传,并成为学⼦们求学所必读篇⽬。

还有⼀些也很有名,但只出现在典籍中,做为学习的辅助读阅读篇⽬。

在社会上能⼴泛流传的,或使⼈阅读和背诵的辞赋作品,当属辞赋精品。

辞赋精品,从古⾄今包含历朝历代。

近现代的辞赋,也有精品。

有⼈说“为⽂今不如古”,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古代的辞赋作品也有质量差的,当代的辞赋作品也有质量强的。

辞赋⽂学是发展的,辞赋作品也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对于辞赋作品,我们推荐其为精品,则要有充分的依据,⽽不能以个⼈的好恶进⾏盲⽬的认定。

⼀、辞赋精品是⽂采好的辞赋作品 在实际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辞赋精品的语⾔多数是⽂采飞扬、语⾔优美的⽂字。

事实上,如果辞赋作品的⽂采不好,也很难把其归于辞赋精品。

⼆、辞赋精品应该是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的辞赋作品 ⼀篇辞赋作品,不管是写景、抒情、叙事,都是要突出主题的,如果内容与主题不符合,即所谓⽂不对题,则不可。

⽂章⾥模棱两可的话语,会使读者⽆所适从。

三、辞赋精品应该是适合阅读、记诵的辞赋作品 好的辞赋作品,要流畅、通顺。

在阅读和记诵过程中,朗朗上⼝给⼈以美的感觉。

如果晦涩难懂,⽂字诡奥,阅读就有如同嚼蜡之感,不能称为好作品。

四、辞赋精品应该是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 辞赋精品,假如只是有优美的⽂字,⽽⽆任何思想性,则⽆异于华丽的⽂字游戏,中看不中⽤;反之,若是思想性极强⽽⽂采差,那也不会是好作品。

五、辞赋精品应该具有适众性和流传性 辞赋精品的适众性,是指作为⼀篇辞赋作品能够被⼤多数⽂学读者所接受,这就是适众性。

辞赋精选(60章)全文阅读(30——60章)

辞赋精选(60章)全文阅读(30——60章)

辞赋精选(60章)全文阅读(30——60章)内容简介: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

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三都赋(左思)三都赋(左思)【总序】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

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

”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

先王采焉,以观土风。

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地淇澳之产;见“在其版屋”,则知秦野西戎之宅。

故能居然而辨八方。

然相如赋上林而引“卢橘夏熟”,杨雄赋甘泉而陈“玉树青葱”,班固赋西都而叹以出比目,张衡赋西京而述以游海若。

假称珍怪,以为润色,若斯之类,匪啻于兹。

考之果木,则生非其壤;校之神物,则出非其所。

于辞则易为藻饰,于义则虚而无徵。

且夫玉卮无当,虽宝非用;侈言无验,虽丽非经。

而论者莫不诋讦其研精,作者大氐举为宪章。

积习生常,有自来矣。

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则稽之地图,其鸟兽草木则验之方志。

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

何则?发言为诗者,咏其所志也;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

匪本匪实,览者奚信?且夫任土作贡,虞书所著;辩物居方,周易所慎。

聊举其一隅,摄其体统,归诸诂训焉。

【魏都赋】魏国先生有睟其容,乃盱衡而诰曰:“异乎交益之士,盖音有楚夏者,土风之乖也;情有险易者,习俗之殊也。

虽则生常,固非自得之谓也。

昔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

聊为吾子复玩德音,以释二客竞于辩囿者也。

“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

体兼昼夜,理包清浊。

流而为江海,结而为山岳。

列宿分其野,荒裔带其隅。

岩冈潭渊,限蛮隔夷,峻危之窍也。

蛮陬夷落,译导而通,鸟兽之氓也。

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不以边垂为襟也。

长世字甿者,以道德为藩,不以袭险为屏也。

而子大夫之贤者,尚弗曾庶翼等威,附丽皇极。

思禀正朔,乐率贡职。

而徒务於诡随匪人,宴安於绝域。

【最新】十大骈文名篇

【最新】十大骈文名篇

【最新】十大骈文名篇◆中国历史上十大骈文高手骈文是中国特有的文体,有着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曾经统治过文坛几百年。

中国文学史上曾出现很多骈文高手,他们才气纵横,笔墨淋漓,佳作繁富,文名远播。

为后世留下了相当数量的骈文名篇,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名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而中国人最喜欢论资排辈,讲究分个甲乙丙丁。

为了满足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好奇心,本人经过反复比较,精心甄选,挑选出中国在文坛上有影响力的,文章质量上乘、数量可观的十大骈文高手。

第一王勃,王勃,(650—676)字子安,绎州龙门人,文中子王通之孙。

六岁善文辞,未冠,应举及第。

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斥之。

勃既废,客剑南。

久之,补虢州参军。

坐事,复除名。

勃父福峙,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交践省父。

渡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八,勃好读书,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急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

王勃能排在“初唐四杰”之首,最重要的就是骈文的成就。

王勃的骈文是骈文发展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他的骈文表现了初唐时期知识分子所特有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又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无论是用典或是意境的构筑,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这种情况的出现,与王勃对六朝骈文的革新有着密切的关系。

特别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更是成了千古传诵不朽之名篇。

王益吾评此文曰:“文兴到笔落,不无机调过熟之病。

而英思壮采,如泉源之涌”。

代表作有《寒梧栖凤赋》《涧底寒松赋》《春思赋》《江曲孤凫赋》《山亭兴序》等三十多篇。

王勃的骈文对后世影响极大,现排为第一并不为过第二李商隐,李商隐:(约813 —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迁居荥阳(今属河南)。

少习骈文,游于幕府,又学道于济源玉阳山。

开成年间进士及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调弘农尉。

宣宗朝先后入桂州、徐州、梓州幕府。

《历代赋汇》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历代赋汇》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

《历代赋汇》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历代赋汇》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先秦至明赋总集。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

作品讲读
郦道元《三峡》
(1).结构严谨,布局巧妙。作者写三峡, 先山后水,详水略山。
(2)本文语言精炼、准确,富有表现力。
(3)多角度、多侧面地反复描摹,俯仰 相间,声色结合,常常以人的感受来表现 自然景色的审美特征。
2、晋代的辞赋创作:
晋代是魏晋南北朝辞赋最发达的时期。 这时有作品存留至今的辞赋作家有一 百一十九人,今存辞赋(赋包括残缺) 五百二十一篇,占魏晋南北朝辞赋总 数的将近一半。
(1)陆机《文赋》。
(2)陶渊明的辞赋今存三篇:《归 去来兮辞》、《闲情赋》和《感士不 遇赋》。
3、南北朝骈文的创作情况:南北朝骈体广 泛流行,并辐射到各种体式。宋代的骈文名 家有鲍照,其代表作是《登大雷岸与妹书》 和《哀江南赋序》。齐、梁时代骈文名家、 名作有:孔稚珪与《北山移文》;陶宏景与 《答谢中书书》;丘迟与《与陈伯之书》; 吴均与《与宋元思书》等。此外像刘勰的 《文心雕龙》和徐陵的《玉台新咏序》,也 都是优秀的骈体文。
三、南朝的史传散文:
1、晋陈寿《三国志》。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四、南朝的辞赋创作:
刘宋这六十年,有作品存留至今的辞赋作家三十人, 今存辞赋作品(包括残缺)约八十篇;齐梁陈时期从齐高 帝萧道成建元元年(479)到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 (589),共一百一十年。这是赋风的重要转变时期。这 时的赋,词采更加艳丽,不但追求对偶精切,而且讲求声 律和谐,句式逐渐趋向骈四俪六,隔句作对;有的则较多 的运用五、七言诗句,而且是律化的诗句,使赋更接近于 抒情诗,出现诗赋合流的趋势。这段时期共有辞赋作家五 十五人,辞赋作品一百七十八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
一、魏晋时期的应用文: 1、曹操的教令甚具异彩,饶有通脱之风。 2、在应用性的文体中显露出文学魅力的, 是曹丕、曹植的书札。 3、建安时期善为书表之文的,还有陈琳、 阮瑀、繁钦、吴质、应璩等人。

《辞赋骈文》名篇辑录68篇大全集(31—40篇)

《辞赋骈文》名篇辑录68篇大全集(31—40篇)

《辞赋骈文》名篇辑录68篇大全集(31—40篇)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

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赋之别称。

滥觞于骚,盛于汉,故世称汉赋。

后转为诗文之总称。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辞赋类者,风雅之变体也。

楚人最工为之,盖非独屈子而已。

余尝谓《渔父》,及楚人《以弋说襄王》,宋玉《对王问遗行》,皆设辞无事实,皆辞赋余耳。

辞赋固当有韵,然古人亦有无韵者,以义在托讽,亦谓之赋耳。

汉世校书有《辞赋略》,其所列者甚当。

”清吴曾祺《文体刍言》:“辞赋类,辞为文体之名,犹之论也,盖语言之别称,惟论则质言之辞,则少文矣。

故《左传》称子产有辞是也,而后之文体,亦由此而分。

曾氏每以无韵者入之论著类,以有韵者入之辞赋类,即其义也。

春秋以后,惟楚人最工此体,故谓之楚辞。

”《汉书·王褒传》:“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年十岁余,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晋左思《咏史诗》:“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

”也称词赋。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部·词赋》:“《唐书·薛登传》:天授中,上疏曰,汉世求士,必先其行,魏取放达,晋先门阀,陈梁荐士特尚词赋,试赋取人,始于梁陈也。

唐天宝十三载,始试诗赋,盖用梁陈之意云,科举之以词赋,此其始也。

国家自神宗专以经术取士,词赋遂罢。

”赋的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

中国骈文网序

中国骈文网序

中国骈文网序天地阴阳,自然成对;鸳鸯蝴蝶,浑然成双。

两马为骈,双人为偶。

溯其源流,此脉甚久。

诸子百家,屡见其句;《诗经》《楚辞》,常发其对。

雄辩滔滔,李斯谏逐客之书;才气勃勃,贾谊奏过秦之论。

扬、马有夸饰之癖;班、张多藻色之绘。

魏文《典论》,颂文章之大业;建安七子,铸才情于风骨。

洛阳纸贵,左太冲十年三赋;江左鹰扬,陆士衡一咏百篇。

恨别有声,江郎因笔失而才尽;俊美有姿,潘岳感秋兴而赋成。

东篱采菊,陶渊明田园闲情;池塘春草,谢康乐山水逸兴。

奇崛惊艳,鲍参军《与妹之书》;言辛语辣,孔稚圭《北山移文》。

宫沉羽激,沈约重律而创体;草绿花红,庾信思国而哀怨。

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孤峰入汉,吴筠《与施从事书》。

惊彩绝艳,徐陵著玉台之序;绮丽浮靡,萧纲作宫体之文。

抽黄对白,南朝皆骈四俪六之句;锵金振玉,初唐融遒劲阳刚之气。

滕王阁一序,王子安千古流芳;讨武曌之檄,骆宾王百世扬名。

燕许之笔,最擅表章疏奏;四杰之才,全赖诗赋序铭。

陆宣公行文洗炼,开一代之风;李义山属对工稳,垂后世之范。

温飞卿艳词浓烈,喜镂玉雕琼;欧阳炯秀句纤巧,好裁花剪叶。

两宋之文,骈散互见。

去华丽而为质实,弃典事而为白描。

元明骈衰,文坛静寂。

作者寥寥,无名家出世;宏文疏疏,乏佳品现身。

骈文有清朝之兴,后世谓乾嘉之隆。

名手辈出,佳作日富。

于绮藻丰缛之中,存简质清刚之致;于踵事增华之间,织丽词美语之句。

或清新灵秀取巧,或平质疏峻见长。

陈维崧一代之豪,渊博雄肆,传《四六金针》之作;李兆洛阳湖一派,研精极虑,存《骈体文钞》一书。

众采竞驰,数袁、孙、刘、邵;群英荟萃,有吴、曾、洪、孔。

煌煌青史,数几位诗伯文宗;熠熠文坛,传百世名篇佳作。

孔明遗训子之书,袁枚哭祭妹之文,王右军书兰亭集序,刘禹锡笑陋室之铭。

春华秋月,各擅胜场;姹紫嫣红,互呈风骚。

屈指细数,无一非骈体之作;潜心深思,岂能做敝帚之弃。

铺锦织绣,脍炙于人口;锻字炼句,百嚼而不厌。

日月山川,皆赴笔下之约;草木亭阁,俱演纸上之景。

收录辞赋骈文的书籍

收录辞赋骈文的书籍

收录辞赋骈文的书籍
《韵辞骈文选》——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

中国古代文学中,韵辞骈文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文体,其以韵律优美、辞藻华丽、意境深远而著称。

《韵辞骈文选》是一部收录了众多优秀韵辞骈文作品的书籍,其中包括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这部书籍不仅仅是一本文学作品的集合,更是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横溢和对诗文艺术的追求。

在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文字的驾驭和对于美的追求,同时也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韵辞骈文选》的收录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关于山水田园的描绘,也有关于人文风情的抒发,更有关于历史传奇的叙述。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创作,更是古代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感的真实写照,让人们能够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读《韵辞骈文选》,就像是踏入了一座古代文学的宝库,每一篇作品都是一颗闪烁着智慧和情感的珍珠。

它们以不同的形式、不
同的风格,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

因此,《韵辞骈文选》不仅仅是一部书籍,更是一部承载了古代文学智慧和情感的精神宝库,它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愿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养分,继承古人的文学精神,让古代文学的光芒永远闪耀在人类文化的天空中。

著名的骈文

著名的骈文

著名的骈文1.《滕王阁序》王勃节选《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作于675年,是古今传诵的骈文名篇。

文章将事、景、情融于一体,用富丽华美的词藻,称道洪州,记述盛宴,描写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寥廓壮美的山川秋景;借以抒发自己愤懑悲凉而又不甘沉沦的复杂感情。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2《哀江南赋序》庾信节选据《北史》本传载,庾信留北,“虽位望显通,常作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

“哀江南”三字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哀江南”句。

作品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历史,凝聚着对故国和人民遭受劫乱的哀伤,具有史诗般的规模和气魄,在辞、赋和整个文学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又其叙家世,抒哀思,感情深挚动人,是研究庾信生平的极好资料。

本文即《哀江南赋》的序文,概述了全赋的主题,并阐明了“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的创作动机。

全篇以骈文写成,多用典故来暗喻时世和表达自己悲苦欲绝的隐衷,体现了庾信在辞赋和骈文创作中的特色。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

辞赋精选(60章)全文阅读(1——29章)

辞赋精选(60章)全文阅读(1——29章)

辞赋精选(60章)全文阅读(1——29章)2019-02-27 11:10·颜渊山庄内容简介: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

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fān)之榻。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huáng)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qǐ )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yì)范,襜(chān )帷(wéi)暂驻。

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lǎo)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yǎn)骖騑(cān fēi)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一作翔)丹,下临无地。

鹤汀(tīng)凫(fú )渚(zhǔ),穷岛屿之萦(yíng)回;桂殿兰宫,即(一作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tà),俯雕甍(méng )。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yū)其骇瞩。

闾(lǘ)阎(yán) 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gě)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zhú)。

云销雨霁(jì),彩彻区明(或作虹销雨霁,彩彻云衢qú)。

落霞与孤鹜(wù)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l ǐ)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è)。

睢(suī)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yè)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辞赋骈文十大名篇

辞赋骈文十大名篇

辞赋骈文十大名篇《辞赋骈文十大名篇》一、《鸣鹤录》《鸣鹤录》是宋代思想家陆九渊的杰作,灵感来源于越前赤壁传说的一段话:“令狐冲登晓观数十八楼,望东南层高峰;下望海天沙粒无穷,觊觎无边。

”陆九渊结合诗词及自身体会,将心中浩瀚不绝的声响结合在了文中:涓涓细流,洋洋大海,深渊无边,峰高万仞。

令人感叹江山秀美,激虑心胸宽广。

二、《秋浦歌》“秋浦歌”是宋代庾信的短篇小说,以秋浦澄蓝的水景而闻名。

文中描写了一口渔船在西湖上游荡的场景:碧绿的水湾,浩瀚的西湖;皎洁的月光,晶莹的星辰;恬静的山水,悠悠的海风;勾勒出一幅瑰丽的水境盛宴。

一切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流连忘返。

三、《秦观楼台南歌》《秦观楼台南歌》由宋代王之涣作,记录了作者在洛阳秦观用镜观赏到的壮丽景象,不乏描绘湖光山色的婉约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山明水净夜来霜,秋气渐起长安愁。

”这给那个现实艰苦的时代的人们带来了宁静、怡然的心情,几乎消融了烦恼。

四、《洞中对吟》《洞中对吟》是宋代诗人叶适的佳作,以洞天穴为背景,描写了滇池山洞内深邃幽深又栩栩如生的景象:苍茫的灯火,蔚蓝的天穹;湛蓝的清池,绿色的古木;野花遍地,百草吐春。

叶适用艳丽的景像,勾画出美丽的万有,激动人心、惊叹景色之美。

五、《小桥流水图》《小桥流水图》出自宋代陈子昂之手,它以小桥流水的景致为主题,充分地展现出宋瓷的自然之美:晴桥细柱,一派晴空;清溪澄波,余t 晶莹;清风拂水,涟漪濛濛。

陈子昂此图致敬天地之美,赞叹自然的魅力,感受存在的价值。

六、《项脊轩志》《项脊轩志》,由宋代范仲淹创作,描写了他自幼至中年期间在桃花源里经历的一系列经历:薄暮桃花空复烟,晓风卷落细雨连;一林桃晗画里来,曲径定斜立芳园。

让人回想起他曾经在桃源里度过的美好的日子,温柔的情景,老树的熟悉。

七、《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宋代司马迁的杰作,经典人物是黄蓉和郑桂。

黄蓉一向热爱和平美好生活,让他魔鬼般的聪明把他领回了桃花源这个理想的乡村;而郑桂则代表着创新,他带来现代文明,又传播了和谐宗教思想,此书正是记载了这样一幅桃花洞中古朴安宁的画卷。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五篇骈文,第一名《滕王阁序》当之无愧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五篇骈文,第一名《滕王阁序》当之无愧

中国历史上最美的五篇骈文,第一名《滕王阁序》当之无愧骈文起源于汉末,兴盛于南北朝。

文中以四字六字居多,也被称作四六文。

由于受到格式的限制,内容往往空洞,华而不实,但是如果能在华丽之中增加其内涵,就将是上等文章。

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五篇骈文,不仅辞藻华丽,而且文笔深刻,千古流传。

第五名:哀江南赋哀江南赋由南北朝时期庾信所写,主要用来伤悼梁朝的灭亡和感慨个人的身世,以其独特格局,论证了梁朝的成败兴亡、侯景之乱和江陵之祸的前因后果。

文字真实、凄婉而深刻。

其格律严整而略带疏放,文笔流畅而亲切动人,最难得可贵之处是他如实地记录了历史的真相,有“赋史”之称。

王勃的滕王阁序都曾经借鉴过哀江南赋。

第四名:北山移文北山移文是孔稚珪所写的骈体文。

文章一开始表彰真隐士以树立榜样,接着指出假隐士周颙的名字,并把他隐居时与出仕后截然不同的行为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层层揭露其虚伪本质,描绘其丑恶面目。

此篇语言也极为形象优美,新颖工巧,无语不新,有字必隽,故而备受称道。

现代文学家钱钟书评论道:“以风物刻画之工,佐人事讥嘲之切,山水之清音与滑稽之雅虐,相得而益彰”。

第三名:吊古战场文吊古战场文是唐代诗人李华写的一篇骈赋。

文中描述了古战场荒凉凄惨景象,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以及给人民造成的苦难。

虽用骈文形式,但文字流畅,情景交融,主题鲜明,寄意深切,历来为古今传诵的名篇。

第二名:洛神赋洛神赋是曹植创作的辞赋名篇。

全赋辞采华美,描写细腻,想象丰富,情思绻缱,若有寄托。

洛神赋在历史上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晋代大书法家王献之和大画家顾恺之,都曾将《洛神赋》的神采风貌形诸楮墨,为书苑和画坛增添了不可多得的精品。

第一名:滕王阁序滕王阁序是王勃书写的骈文名篇。

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

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有千古第一骈文的雅称。

骈文经典(滕王阁序-洛神赋-吊古战场文-北山移文-哀江南赋)

骈文经典(滕王阁序-洛神赋-吊古战场文-北山移文-哀江南赋)

目录滕王阁序 (4)[téngwánggéxù]滕王阁序 (8)作品原文 (8)注释译文 (9)作品注释 (9)作品译文 (11)创作背景 (12)作品赏析 (12)内容赏析 (12)结构分析 (13)名家评论 (14)作品影响 (14)作者简介 (14)洛神赋 (16)洛神赋 (25)作品原文 (26)注释译文 (27)词句注释 (27)白话译文 (30)创作背景 (31)作品鉴赏 (32)文学赏析 (32)名家点评 (34)后世影响 (34)主旨争议 (34)第一种观点:甄氏说 (35)第二种观点:君王说 (35)第三种观点:亡妻崔氏说 (35)《吊古战场文》唐.李华 (37)吊古战场文 (38)作品原文 (38)注释译文 (39)词句注释 (39)白话译文 (40)创作背景 (41)作品鉴赏 (42)作者简介 (43)北山移文 (44)作品原文 (44)注释翻译 (44)作品注释 (44)作品译文 (48)创作背景 (49)作品赏析 (49)文学赏析 (49)名家点评 (50)作者介绍 (50)哀江南赋 (51)作品原文 (51)注释译文 (54)作品注释 (54)作品译文 (69)创作背景 (70)作品鉴赏 (71)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71)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四九 (71)林纾《春觉斋论文》 (71)刘师培《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 (7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读哀江南赋》 (71)钱钟书《谈艺录》 (71)作者简介 (71)哀江南赋序 (73)滕王阁序唐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zhěn,地接衡庐。

襟jīn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ōu越。

这里是过去的豫章郡,如今是洪州的都督府。

(有版本是“南昌故郡”)。

(洪州)属于翼、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地上的位置连接着衡山和庐山。

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带,控制着楚地,连接着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rú下陈蕃之榻。

李商隐的骈文

李商隐的骈文

李商隐的骈文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音xī)生(一说为玉溪生)、南樊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县)。

晚唐诗人,和唐代诗人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诗人李商隐当年以擅长骈体应用文著称,好几位可以自辟僚佐的大员(如桂管观察使郑亚、武宁军节度使卢宏正等)请他去担任秘书,另外又有若干官员请他写某一篇文章——那时官场里的应用文例用骈文(所谓“今体文”),社会上也普遍重视此种文字。

李商隐对自己这些应用文字相当重视,曾先后自编过两本集子。

第一本自编文集《樊南四六》(亦称《樊南甲集》)是大中元年(847)十月他任职于桂管观察使郑亚幕府时编成的,其序言写于他奉派赴南郡(今湖北江陵)谒见荆南节度使郑肃的舟行途中。

这篇序言告诉读者:李商隐坦陈自己原先是写古文(散文)的,后来才专攻今体(骈文),从此往而不返,尽管弟弟很不赞成也置之不理。

自己学写骈文的老师是令狐楚(太平军节度使、郓曹濮观察使,封彭阳郡开国公)和崔戎(华州刺史),自己所师法的前代大师则是南朝的任昉、范云、徐陵和庾信。

骈文应讲究对偶(“好对”)和用典(“切事”),更重要的是要写得生动,充满感情。

从这里人们可以知道,李商隐的文稿是随身携带的,编集时曾有所改订。

他的编辑工作完成于今湖南省境内,同时也流露出他此时踌躇满志,自视甚高。

他第二本自编骈文集《樊南四六乙》(亦称《樊南乙集》),大中七年(853)十一月任职于东川节度使、梓州刺史柳仲郢幕府期间编成,其序言中列述自上次编辑《樊南四六》以来的经历。

与上次很热心地自编《樊南四六》不同,这次是应一位爱好者杨本胜的请求而编,自己的积极性并不高。

他说自己态度改变的原因是“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妻子王氏去世了,自己情绪低落,兴意阑珊,对于文章已无兴趣——这里没有提到而实际上大起作用的是,政局发生巨变,对前途已无信心。

上次编集大约是有文即录的,这次却删掉一二百篇,其原因他没有说,估计也很可能同形势的变化有关。

部分历代辞赋集

部分历代辞赋集

部分历代辞赋集清·易顺鼎《春人赋》易实甫观察骈文诗词数百首,古艳鲜新,善为才语。

行卷中曾用回文体,成《春人赋》一篇,今为分其顺读倒读之文如左。

倒读文云:晓莺啼恐多,花开半如意。

恼人春卷帘,脂涴常添泪。

卯醉尊开,午眠衾腻。

少黛愁眉,多香病肺。

早唱骊青,暗啼蛾翠。

楼上楼,梦中梦,愁旧迎,欢新送。

幽灯剪轻,断钗敲重。

兜竹云凉,压花雨冻。

不整钿螺,罢吹箫凤。

瓯玉擎双,篝香倚共。

又或落月催歌,留春约舞,错讳穿针,寒惊换纻,药选名佳,茶嫌味苦。

削翠摹图,么红按谱。

谑转多嗔,疑生偶语,莫怨迟归,谁知久伫。

钥兽严扃,笼鹦静庑,掠借鸾篦,挝停羯鼓。

薄鬓云欹,圆珰月聚,娃仍夜卜,客有春迷,纱笼似隔,佩响先归,遮身聚蝶,逗语争鹂。

车引尘香,棹碍波微。

斜光碧岫,散影蓝漪,霞如障锦,花似薰衣。

暄呈圃兰,净写湖练。

莲想趺双,桃羞颊半。

圆东青踏,浦南翠玩,乃若燕忽帘窥。

狸将锦覆,幔雾遮眠。

廊霞转步,扇去眸回。

弦低指逗,惯砑笺柔。

频描管瘦,怨亦成妆,慵先罢绣。

黯黯怀春,沈沈睡昼,院曲莺调,栏空鸭斗。

至乃篁啼夜静絮,恋春残,塘横爱水,壁复柔烟,当愁怯花,并坐移鬟。

凰偕瑟倚,雁续筝弹。

廊西住妾,墙东住欢。

斛定珠量,奁将珥赠。

屋暗愁眠,楼危怯凭,足态频看,真香久听,绿媚烟凝,红娟日衬,谷料身齐,花安髻称,六尺鸾屏,二分蟾镜,一抱怜腰,双飞想翼。

立尚香凭,逢偏梦隔。

窄袜藏春,宽衾占月。

夕夕朝朝,花花叶叶。

石白溪清,墙红水碧。

顺读文云:碧水红墙,清溪白石。

叶叶花花,朝朝夕夕。

月占衾宽,春藏袜窄。

隔梦偏逢,凭香尚立,翼想双飞。

腰怜抱一,镜蟾分二,屏鸾尺六。

称髻安花,齐身料谷,衤亲日娟红,凝烟媚绿。

听久香真,看频态足,凭怯危楼,眠愁暗屋,赠珥将奁,量珠定斛。

欢住东墙,妾住西廊。

弹筝续雁,倚瑟偕凰。

鬟移坐并,花怯愁当。

烟柔复壁,水爱横塘。

残春恋絮,静夜啼篁。

乃至斗鸭空兰,调莺曲院,昼睡沈沈,春怀黯黯,绣罢先慵,妆成亦怨。

瘦管描频,柔笺砑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辞赋骈文》名篇辑录68篇大全集(31—40篇)辞赋,古代一种文体,起源于战国时代。

汉朝人集屈原等所作的赋称为楚辞,后人泛称赋体文学为辞赋。

赋之别称。

滥觞于骚,盛于汉,故世称汉赋。

后转为诗文之总称。

清姚鼐《古文辞类纂序》:“辞赋类者,风雅之变体也。

楚人最工为之,盖非独屈子而已。

余尝谓《渔父》,及楚人《以弋说襄王》,宋玉《对王问遗行》,皆设辞无事实,皆辞赋余耳。

辞赋固当有韵,然古人亦有无韵者,以义在托讽,亦谓之赋耳。

汉世校书有《辞赋略》,其所列者甚当。

”清吴曾祺《文体刍言》:“辞赋类,辞为文体之名,犹之论也,盖语言之别称,惟论则质言之辞,则少文矣。

故《左传》称子产有辞是也,而后之文体,亦由此而分。

曾氏每以无韵者入之论著类,以有韵者入之辞赋类,即其义也。

春秋以后,惟楚人最工此体,故谓之楚辞。

”《汉书·王褒传》:“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小者辩丽可喜。

”《三国志·魏志·陈思王传》:“年十岁余,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

”晋左思《咏史诗》:“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名儒辞赋,莫不拟其仪表。

”也称词赋。

《事物纪原·学校贡举部·词赋》:“《唐书·薛登传》:天授中,上疏曰,汉世求士,必先其行,魏取放达,晋先门阀,陈梁荐士特尚词赋,试赋取人,始于梁陈也。

唐天宝十三载,始试诗赋,盖用梁陈之意云,科举之以词赋,此其始也。

国家自神宗专以经术取士,词赋遂罢。

”赋的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

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诗和赋的区别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

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

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现代辞赋流派1.江南派、黄河派、关外派、边塞派2.代表人物:金学孟、张友茂、周晓明、韩邦亭,孙五郎、于连洲,王宇斌等。

卷四目录:刺世疾邪赋 (赵壹)士不遇赋 (董仲舒)秋声赋 (刘禹锡)李夫人赋 (刘彻)秋兴赋 (潘岳)老饕赋 (苏轼)文赋 (陆机)鵩鸟赋 (贾谊)东征赋 (班昭)小园赋 (庾信)31.刺世疾邪赋 (赵壹)伊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

数极自然变化,非是故相反。

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春秋时祸败之始,战国逾增其荼毒。

秦汉无以相踰越,乃更加其怨酷。

宁计生民之命?为利己而自足。

于兹迄今,情伪万方。

佞诌日炽,刚克消亡。

舐痔结驷,正色徒行。

妪名势,抚拍豪强。

偃蹇反俗,立致咎殃。

捷慑逐物,日富月昌。

浑然同惑,孰温孰凉?邪夫显进,直士幽藏。

原斯瘼之所兴,实执政之匪贤。

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

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

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

奚异涉海之失柁,坐积薪而待然?荣纳由于闪榆,孰知辨其蚩妍?故法禁屈橈于势族,恩泽不逮于单门。

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

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有秦客者,乃为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

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

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

伊优北堂上,抗髒依门边。

鲁生闻此辞,紧而作歌曰: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刺世疾邪赋》是汉代文学家赵壹的代表赋作。

此赋是一篇讽刺不合理的世事,憎恨社会上邪恶势力的作品,在四百余字的篇幅中,层层深入地活画出了具有东汉末世时代特点的从舐痔拍马的谄佞,到掌握大权的执政宦官,再到昏庸皇帝的那种极端腐败的政局,表达了作者决不愿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以谋取个人荣华富贵的可贵精神。

全赋写得感情强烈,语言犀利,具有极大的气势和高超的讽刺艺术。

东汉后期,桓帝、灵帝之世,政治极端黑暗,宦官集团把持朝政,卖官鬻爵,贿赂公行,而正直的知识分子则受到打击排挤,失去了正常的仕进之路。

当时有一首歌谣说:“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一切清浊贤愚都混淆不清,黑白忠奸都颠倒不分。

赵壹就生活在这个时代。

据史书记载,赵壹为人耿直清高,狂傲不羁,遭到乡里豪贵的排抑,屡触罗网,幸为友人所救,方免遭一死。

《刺世疾邪赋》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所创作的。

赵壹(本名懿,因后汉书作于晋朝,避司马懿名讳,故作“壹”),嬴姓,赵氏。

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人。

他生活的大致年代,是汉灵帝在位之时,即公元168至189年前后。

《后汉书·文苑列传》记载了他的事迹。

东汉辞赋家。

体貌魁伟,美须眉,恃才傲物。

桓、灵之世,屡屡得罪,几致于死。

友人救之,遂作《穷鸟赋》答谢友人相助。

并作《刺世疾邪赋》抒发愤懑之气。

一生著赋、颂、箴、诔、书、论及杂文等16篇,今存5篇。

32.士不遇赋 (董仲舒)呜呼嗟乎,遐哉邈矣。

时来曷迟,去之速矣。

屈意从人,非吾徒矣。

正身俟时,将就木矣。

悠悠偕时,岂能觉矣?心之忧欤,不期禄矣。

遑遑匪宁,只增辱矣。

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不出户庭,庶无过矣。

重曰:“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耿介而自束,虽日三省于吾身,繇怀进退之惟谷。

彼实繁之有徒兮,指其白以为黑。

目信嫮而言眇兮,口信辩而言讷。

鬼神之不能正人事之变戾兮,圣贤亦不能开愚夫之违惑。

出门则不可与偕往兮,藏器又蚩其不容。

退洗心而内讼兮,固未知其所从也。

观上古之清浊兮,廉士亦茕茕而靡归。

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

卞随、务光遁迹于深渊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

使彼圣贤其繇周遑兮,矧举世而同迷。

若伍员与屈原兮,固亦无所复顾。

亦不能同彼数子兮,将远游而终古。

于吾侪之云远兮,疑荒涂而难践。

惮君子之于行兮,诫三日而不饭。

嗟天下之偕违兮,怅无与之偕返。

孰若返身于素业兮,莫随世而轮转。

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

纷既迫而后动兮,岂云禀性之惟褊。

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谦光而务展。

遵幽昧于默足兮,岂舒采而蕲显?苟肝胆之可同兮,奚须发之足辨也?”《士不遇赋》是西汉董仲舒创作的一篇抒情赋。

此赋先写实现人生追求机遇的难得,再写“士”的两难处境,最后写作者内心激烈矛盾斗争的结果是应以道德自我完善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

全赋说理的成分较多,而殊少夸张铺叙之辞,即使抒情的部分,也写得比较含蓄深沉,表现出十分浓厚的儒家色彩,表达了作者的人格与志趣,同时也有作者对世事的关怀和政治理想的陈述。

此赋具体时间不详,大概是作者晚年所创作,借以表达其人格与志趣,以及其对世事的关怀和政治理想。

学术界有人怀疑此赋不是全文,但是证据不足。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

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

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

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四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约75岁。

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33.秋声赋 (刘禹锡)相国中山公赋《秋声》,以属天官太常伯,唱和俱绝,然皆得时行道之余兴,犹动光阴之叹,况伊郁老病者乎?吟之斐然,以寄孤愤。

碧天如水兮,窅窅悠悠。

百虫迎暮兮,万叶吟秋。

欲辞林而萧飒,潜命侣以啁啾。

送将归兮临水,非吾土兮登楼。

晚枝多露蝉之思,夕草起寒螿之愁。

至若松竹含韵,梧楸圣脱。

惊绮疏之晓吹,坠碧砌之凉月。

念塞外之征行,顾闺中之骚屑。

夜蛩鸣兮机杼促,朔雁叫兮音书绝。

远杵续兮何冷冷,虚窗静兮空切切。

如吟如啸,非竹非丝。

合自然之宫徵,动终岁之别离。

废井苔冷,荒园露滋。

草苍苍兮人寂寂,树槭槭兮虫咿咿。

则有安石风流,巨源多可。

平六符而佐主,施九流而自我。

犹复感阴虫之鸣轩,叹凉叶之初堕。

异宋玉之悲伤,觉潘郎之幺么。

嗟乎!骥伏枥而已老,鹰在韝而有情。

聆朔风而心动,眄天籁而神惊。

力将痑兮足受绁,犹奋迅于秋声。

《秋声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赋。

此赋首段写秋天景色,融入了作者自己遭受多次迁谪之后带来的人生体验;次段集中描写秋天景色,展开联想,扩大境界,结合历史人物典故,使主题意义显得更加深远;末段显示出作者不愿屈服于邪恶黑暗力量的信念。

全赋通过采取铺垫烘托、正反对比的手法,以一组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老当益壮的情怀。

由赋序可知,此赋是作者为“寄孤愤”而创作的。

至于创作时间,卞孝萱《刘禹锡年谱》任务是会昌元年(841年)秋,作者七十岁,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时作;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证》以为太常伯指令狐楚,“大和七年(833年)春,德裕入相,其夏(令狐)楚除吏部尚书,《秋声》之赋,盖即在是年之秋。

”“至于禹锡,此时方六十二三岁,在苏州刺史任,故有'伊郁老病’之语。

”根据作者、李德裕、令狐楚生平交往,太常伯当为王起,即此赋当创作于会昌元年(841年)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