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和苗寨里的酒文化与风俗介绍

合集下载

苗族的酒文化和饮酒习俗

苗族的酒文化和饮酒习俗

苗族的酒文化和饮酒习俗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酒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东酉。

从家中的每口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活动,喝酒是人们要做的第一件事。

客人来了以美酒相待,是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你如果来到了苗寨,那里的苗族人民定要拿出自家亲自酿制的各种酒来款待你,是一种多么地感到光荣的事,他们一定能给你一个至深至感的记忆。

苗族喝酒喜欢窖酒和常酒﹐都是用大米酿成的低度酒,常酒酸苦,窖酒甘甜,但酒精含量很低,多用小碗或大杯敬酒。

与苗族同胞喝酒,如敬酒的人唱完祝酒歌,无论酒有多少,客人都得一饮而下,这是苗族的习俗。

拦路酒。

苗族人热情好客,在进苗寨途中设有“拦路酒”。

一般有三、五道,最多时有十二道,如果客人酒量尚浅,只怕没进寨门,先醉倒了。

拦路酒分为进寨拦路酒礼和进门拦路酒礼。

进寨拦路酒礼。

这种礼仪多用于公共节庆活动,它是传统习俗和时代风尚相结合的一-种礼仪。

凡要进入村寨或花山场中去参加活动的嘉宾和游客,在寨前的路口或迎宾寨门,将被衣裙绚丽的男女青年歌声伴着芦笙舞曲分排于路侧,路中留有嘉宾和客人进寨的通道,站在最前面路两侧的男女青年各持竹杆或红绸布横拦于路中,相继在路中有两排男女青年双手端着从小到大的羚羊角、羊角和牛角制作的酒具,前后左右不断地转动和蹬跳,后有手提酒壶斟酒的青年随后。

进门拦路酒礼。

这一礼仪多用于苗族聚居的村寨住户嫁娶,小孩长毛酒时较为常见,是典型的传统《迁徙芦笙舞》(即苗语“阿佐”)的主要内容。

在主户举办喜事时,由前来恭贺的近亲人组织笙师歌手为主,人家增添热闹的场面的- -种仪式,其间有进门拦酒的内容。

这种仪式多由主人家所请做厨或做饭的组织进行。

牛角酒主要盛行于黔、滇及相邻川南、桂北、湘西南苗族地区。

因以一种特制的水牛角作为酒具盛酒,故称为牛角酒。

牛角酒也不是经常喝得着的,只有在娶大儿子媳妇、大姑娘出嫁和喜庆活动等重要的场合,才将牛角酒杯拿出来,行“喝牛角酒”礼。

牛角吊在事先栽好的做成拱门的两根竹子上,或吊在门两旁。

苗族的民族风俗

苗族的民族风俗

苗族的民族风俗苗族的民族风俗苗族(越南文:Mèo)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省(区)。

下面店铺要来给大家介绍的便是苗族的传统民族风俗,一起来看看都有些什么吧。

苗族传统民族风俗黔东南苗族的打酒印习俗贵州黔东南一带的苗族盛行一种打酒印的习俗,无论是婚嫁或是节日的酒席上,主人家用萝卜或红苕等做些“大印”,礼节性的酒过三巡,主客群情激动就开始打酒印。

客人每饮一杯,就有人用“大印”蘸上蓝靛(染布的青色染料)或墨汁、锅烟等,在客人脸上盖一印记,脸上印多,标志着主人盛情,客人海量。

打酒印是饮酒计量的一种方式,但更主要的`还是一种娱悦形式,往往这种场合优美动听的酒歌伴着满室飘香的米酒,频频劝饮的嘻闹映着张张打满酒印的笑脸,使酒宴达到尽欢尽乐的境地。

苗族社交习俗相月亮相月亮是安顺苗族男女青年独有的社交风俗,因常在夜间进行,故名。

每当农闲季节,星月交辉之夜,青年男子,三五成群,腰插笛箫,手携笙胡,漫游于乡郊苗寨旷野之上。

夜幕降临,男子通过吹木叶向寨中女青年传递信息,女子闻声,需辩明生熟人,生者结队而出,熟者可单独出行,但大都徘徊于寨前,或以歌,或以口琴声来激动男子,谈话与对歌。

相伴而行。

或苗歌,或汉词苗调,大都是倾吐衷肠之词。

如月亮出来月亮弯,两颗星宿挂两边,金钩挂在银钩上,郎心挂在妹心间。

或载歌载舞,吹笙弄笛,嬉笑追逐,父母知而不干涉。

夜深人静,有情投意合者,成双成对,掩映于竹林溪边,笑语盈盈,互吐衷曲。

通过多次相月,互赠定情之物,感情浓笃者可定终身之约。

苗族民族风俗有哪些海南苗族的婚恋习俗海南苗寨海南苗族的婚恋习俗,是多姿多彩的,他们崇尚男女平等,同村不同姓或同村同姓不同祖的都可以通婚。

20世纪50年代前一般不与汉族、黎族通婚。

现在苗族间的通婚范围大大放宽,与汉族、黎族通婚的现象也日益增多。

恋爱苗族青年男女多通过自由恋爱建立感情后,再由男青年父母请媒人出面说亲。

苗族酒文化

苗族酒文化

苗族酒文化一、苗族酒的起源关于苗族酒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下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天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白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

这与晋代文学家江统在《酒诰》中所说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十分相似。

二、苗族酒的种类及制造1、包谷烧酒以玉米为原料酿制的酒, 俗称“包谷烧酒”, 酒精度数高,一般在50%vol 以上, 酒性烈。

作为苗族酒文化典范的包谷烧酒, 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 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 早已是刻骨铭心了。

千百年来, 在苗族的生活中, 苗族包谷烧酒一直散发着它那十分迷人的魅力, 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情趣。

在本地苗族抗清民间叙事长诗中有“包谷烧酒桌上摆哟, 哥兄父老个个喝得醉熏熏。

”和“弯弯的牛角号吹了九十九转哟, 包谷烧酒筛过了九十九巡。

”的诗句, 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老家寨包谷烧酒打开时, 清香扑鼻, 具有甜酒之味, 能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能充满房间, 具有十里飘香之势, 喝下去清爽, 不上火, 能感到一股清感至口腔下肚。

醉意慢慢的发作,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感到了醉意, 而又是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之久, 是其他酒类无法能比的, 而且, 在醉时不感到头痛, 醒来时也不感到疲软感。

2、水酒用普通大米或粟米酿制的酒, 俗称“水酒”, 酒精含量较低, 一般在30%vol 左右。

3、米酒用糯米酿制而成的酒俗称“米酒”, 酒精浓度一般仅在15%vol 左右, 性平和, 不易醉人, 略带苦味, 但喝惯后则觉得香甜可口, 好饮者每餐能喝上0.5~1kg。

这种米酒, 除自家备用外, 还多用于待客和送礼。

滇东南苗族聚居区的苗族以大米或糯米酿制水酒,方法与彝族水酒基本相同。

苗族米酒是大米或糯米发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度低,是解除疲劳、清心提神的最佳饮料。

迎宾拦门酒,苗家人最古老的迎客之道

迎宾拦门酒,苗家人最古老的迎客之道

迎宾拦门酒,苗家人最古老的迎客之道拦门酒是贵州黔东南苗族村寨的一种古老习俗,是苗寨最为盛行和最有特色的一种迎宾方式。

苗家每逢盛大节日或娶亲嫁女,亲戚朋友都要上门送礼贺喜。

好客的主人和贤惠大方的亲朋戚友,总是要把喜事办得体面热闹,同时也算是借个良好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富有,宴请广大朋友。

而西江千户苗寨的迎宾拦门酒其实是把迎宾仪式与拦门酒合二为一,组成了一个更为令人惊叹的盛大仪式,在保留了苗家传统习俗的基础上,有景区强大的经济条件为支持,所以活动规模更大、视觉效果更好、举办频率更高、组织流程更规范。

我们是前一天傍晚到达的寨子,所以第二天一早我们有幸见证了活动从准备到举办的全过程,清晨八点多,寨子的前门广场周边开始有身着盛装的苗族同胞集结,男女老少皆有,男的多拿着芦苼,女的则在多身衣鲜艳,身上及头上配满了银饰,非常漂亮,走起路来,会发出风铃一样的叮叮当当之声。

他们三五成群,讲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苗语,有说有笑,渝帆凑上前去想与他们聊聊天,但年长的基本无法交流,年轻的则都会普通话,他们说以前寨子里只有逢年过节或重大喜事的时候才会有大规模的迎宾仪式,但是现在成了景区了,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游玩,所以这种迎宾仪式也就成了常态。

九点多种的时候,这些苗族同胞开始有次序的列队,渝帆看了一下,大致分为四队,两边的是队伍的前面部份为吹着芦苼的男性,他们身衣蓝色长袍,头戴尖顶斗笠;后面是年龄较长的阿姨、大婶,她们满身银饰,头上还戴有一朵鲜花及一些小鸟样的银饰。

走在最中间的两队前面十二排由清一色的妙龄少女构成,她们身材高挑、颜值俊俏,化了浓妆,全身银饰,头上还戴有高高的牛角银冠,据说都是寨子里精挑细选出来的村花。

她们的手里都拿着牛角酒具,里面盛有清香扑鼻的自酿米酒。

后而部份则为一些年龄稍大的苗家妇女列队构成。

这里要说一说中间二队的各十二位苗家美女,她们手拿牛角酒具,其实也就构成了苗家最为古老的栏门酒阵形。

在传统意义上,栏门酒不一定是美女,不一定排列这些整齐,可是能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隔几步台阶,设一道敬酒的门栏,服饰、年龄、身高可能都各有所异。

贵州酒文化讲解

贵州酒文化讲解

贵州酒文化讲解贵州是中国的酒乡之一,拥有悠久的酿酒历史和丰富多样的酒文化。

贵州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而闻名于世,吸引了众多酒爱好者的关注。

本文将以贵州酒文化为主题,介绍贵州酒的历史源流、酿造工艺和品鉴特点。

贵州酿酒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夏代。

自古以来,贵州人民就以酿酒为生,将酒文化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酒在贵州的民间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不仅是庆祝节日、祭祖祭神的必备品,也是亲朋好友交流感情的重要媒介。

贵州的酿酒工艺独特而精湛。

贵州酒主要采用高粱、大米、小麦等为原料,经过蒸煮、淘洗、糖化、发酵、蒸馏等工序而成。

其中,蒸馏是贵州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贵州的传统蒸馏技术独步全国,采用木质蒸馏器,使得贵州酒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

蒸馏过程中,蒸馏器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需要酿酒师傅凭借多年经验和技艺进行精确调控,以保证贵州酒的品质。

贵州酒的品鉴特点丰富多样。

首先是香气独特,清香而浓郁,带有一丝麦香和果香的味道。

其次是口感醇厚,入口绵柔,回味悠长。

贵州酒的酒精度数通常在40度左右,适宜的酒精度数使得贵州酒具有温暖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

此外,贵州酒还有一种特殊的酒类产品,即酱香型白酒。

这种酒具有浓郁的酱香味,历史悠久,酿造工艺复杂,是贵州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贵州酒文化丰富多彩,不仅仅体现在酿造工艺和品鉴特点上,还体现在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

贵州人民将酒文化融入到各个方面的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节庆活动。

例如,每年的贵州黔东南苗族歌舞会上,都会有大型的酒文化展示活动,展示贵州酒的风采和魅力。

此外,贵州还有许多传统的酒文化村落,如贵州织金洞酒文化村、贵州镇远古镇等,这些村落以其独特的酿酒技艺和传统的酒文化而闻名于世。

贵州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和推动。

贵州政府一直将酿酒产业作为扶贫和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持项目,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促进了贵州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目前,贵州酒已经成为贵州的名片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酒商的关注。

苗族的风俗

苗族的风俗

苗族的风俗踏入苗家门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挂在屋梁上的各种粮食,它们是苗家人的骄傲,是五谷丰登的象征。

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称作“每人靠”,意思是每个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

苗家门口挂着的牛角是用于驱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来敬酒的工具。

在苗家众多的迎宾礼仪中,最隆重、最具风格的莫过于敬牛角酒。

传说到苗家做客时,只要摸摸牛角就会给你带来好运,同时还得踩踩堂屋中间的木板,这块木板称“平安桥”,能让人平平安安,万事如意苗族的礼仪有: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有的地方还要在寨前摆酒迎接。

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

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

有的地方还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兴。

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时,主人可以穿着上节日华服。

男主人至村寨外的路旁,恭请客人造访。

有时甚至还摆开酒席。

客人至家门口时,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门,知会女主人贵客已经临门,女主人唱着歌进门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来了客人要杀鸡宰鸭,由家长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将鸡心或鸭心敬给客人。

按苗家风俗,客人不能马上一个人吃完,须与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无私。

幼辈见到长辈。

凡是幼辈见到了长辈,不管就是男就是女,就是熟悉还是初次相逢,都必须骂人真诚,犯罪行为谦卑,笑脸相迎,并要用一定的敬重词语为重。

若是幼辈正在奔跑,见到了老人或长辈,必须立定;若是幼辈正在坐着,长辈去了,必须立即鼓掌使挤。

眼睛必须平视,双手必须卸下。

例如碰到自己不相恋的`长辈,对方年龄比自己小一二十岁的,男的称谓为“得讷”,女的称谓为“得目”。

例如年龄再小一点的,男的称谓为“阿踢”(外公)或“阿内能够共”“阿内能果”(老人家),女的称谓为“阿达”(外婆)或“阿内能够共”。

苗族传统宴会

苗族传统宴会

苗族传统宴会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拥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其中,苗族的传统宴会是他们重要的社交活动之一,不仅体现了他们丰富多彩的文化,还承载着丰收、庆祝和团聚的意义。

一、宴会前的准备苗族传统宴会是一项复杂的筹备工作,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在宴会前,主人要根据人数和宴会场所的大小准备食物和酒水。

其中,最重要的食物是苗族特色菜肴,如酸肥肉、苗家酸汤鱼、苗家锅巴等。

这些菜肴具有酸、辣、鲜的口味,独特而美味,是苗族传统宴会的一大亮点。

二、宴会仪式苗族传统宴会在仪式上非常庄重,充满了传统习俗和礼仪。

在宴会开始前,仪式主持人(一般为男性长辈)会向神佛祭拜并献上香烛和祷词,祈求平安和丰收。

随后,主人会为宾客们奉上第一杯酒,这是一个重要的仪式,象征着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和欢迎。

三、宴会食物苗族传统宴会的食物种类丰富多样,品种繁多。

除了前面提到的特色菜肴之外,还有苗族的传统糕点、腌制的食物和各种时令水果。

在苗族传统宴会上,食物的供应要丰富而大气,通常是多道菜,以表达主人的热情好客和盛情款待。

四、宴会娱乐苗族传统宴会上,除了丰盛的食物,还有各种娱乐活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锦巴舞。

锦巴舞是苗族的传统舞蹈,舞蹈中的动作优美、舒缓,富有民族特色,鼓舞人心。

锦巴舞通常是在宴会的最后表演,为宴会增添了欢乐和祝福的氛围。

五、宴会的寓意苗族传统宴会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团结和友好。

宴会的举办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味蕾,更是为了展示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和弘扬苗族的传统。

宴会过程中,人们互相交流,分享欢乐,增进感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六、宴会的时机和意义苗族传统宴会一般在重大节日、喜庆活动和丰收季节举办。

宴会不仅是一次独特的社交体验,更是苗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好运和展示文化的重要方式。

通过宴会,人们共同分享着成功和幸福,传承了苗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

总结:苗族传统宴会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友善,也展示了苗族独特的风俗和传统。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别随便碰酒杯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别随便碰酒杯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别随便碰酒杯
导语:如果进门不碰酒杯的话,你只是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喝酒也只需“意思意思”即可;如果碰了酒杯,说明你已经把苗族人当成了好朋友和自家人。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别随便碰酒杯
去苗寨有什么讲究?
别在寨中随便放歌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会说话就会唱歌。

所以,在苗寨中唱歌无异于班门弄斧。

客人随便唱歌可能会引来异性对歌,会给自己惹“麻烦”的。

苗歌丰富多采,有古歌、游方歌、飞歌、酒歌、丧歌、祭祀歌等。

唱歌时还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

若乱了规矩,会遭到嘲笑或被逐出歌常如婚礼上,要互唱赞歌,也可以唱历史故事、传说、天文、地理。

长辈们退场后,方可唱些情歌;离去时要唱辞别歌;路遇对歌,要有问有答,如一方有急事赶路,也要边走边唱,用歌声表示歉意和
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贵州喝酒规矩

贵州喝酒规矩

贵州喝酒规矩
1、迎客酒
有客人进寨,苗族同胞便在崎岖的田坎路上设置拦路酒,对客人唱拦路歌,少则三五道,最多的有十二道,最后一道设在寨门口,一对牛角酒杯悬于门楼正中,两位身着盛装的村姑(或着古装的寨老)双手捧着牛角杯,向来客敬酒。

客人可千万别用手接牛角,否则主人一松手,那沉甸甸的一角酒就全归你了。

2、进门酒
客人光临,主人不是忙泡茶,而是忙敬酒,有“跨一道门槛喝一碗酒”的习俗。

客人离开时,还得喝一次出门酒。

喝进门酒出门酒有两种喝法:一是双方将自己手中的酒喂至对方口中,一是宾主手腕交叉,同时各喝各自手中的酒。

3、敬客酒
吃饭时,主人向客人敬酒,一敬便是两杯,这两杯必须一口干,如果干不了,可分几口喝,但不得放杯。

第三杯也要喝完,但可放杯慢慢喝,喝到一定时候,家庭主妇偕同姑娘、媳妇,手持酒海、酒杯,唱起高亢豪放的酒歌,从客人身后敬酒,先从主人中的长者敬起,顺着敬一圈,又反着敬一圈,一首歌喝两杯,最后再敬一轮,谓之“漱口酒”。

4、姐妹酒
当寨中来了不寻常的客人时,苗家姊妹各自做些饭菜,带些酒肉,集中在某家聚餐。

席间,姑娘们轮流向客人敬酒,宾主在敬酒
歌不绝于耳的热烈气氛中开怀畅饮,喝这种酒时,寨中兄弟一般不得参加。

5、送客酒
客人回家,主人手持海碗、酒碗,一路唱歌送客,几步一首歌、几步一碗酒地欢唱痛饮,似乎这依依离别之情全在酒碗中。

若是贵宾,人们先在铜鼓坪上踩铜鼓、跳芦笙,来为贵客送行。

男女老少,围着铜鼓跳起来,寨老宣布送客,将红绸挂在客人身上,顿时一片欢腾,人们唱着歌,将五颜六色的花带系在红绸上。

客人出寨门,再喝一口酒,主人满足,客人荣耀。

贵州苗寨 家乡的风俗村落

贵州苗寨 家乡的风俗村落

贵州苗寨家乡的风俗村落
贵州苗寨是位于中国贵州省的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这里有着独
特的风俗和文化,每到节假日,苗寨里的人们便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充满了欢乐与热闹。

苗寨的房屋建筑独具特色,多为木结构,外墙涂上了鲜艳的颜料,
屋顶上还有精美的雕刻,而且是由当地苗族村民亲手建造的。

每个苗
族家庭都有自己的菜园和养殖场,他们依靠着土地种植着各种农作物,以供自己食用,这也是苗族人勤劳朴实的表现。

在苗寨的风俗习惯中,有着许多有趣的传统,比如苗族的酒宴。


有客人来访时,苗族人便会热情地邀请他们参加酒宴,这时他们会斟
满一杯白酒,并将酒杯递给客人。

客人接过酒杯后,要先将酒杯端在
手心上转三圈,然后一饮而尽,这被认为是对客人最大的尊重。

另外,苗族的传统服饰也是令人瞩目的一大特色。

苗族妇女头戴花环,身穿绣有精美图案的长裙,手持银饰饰物,而男性则身着长袍,
头戴斗笠。

他们的服饰华美而富有当地特色,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传
奇故事之中。

除此之外,苗寨还有着许多传统的节日活动,比如苗族的“芦笙节”。

每到芦笙节,苗寨里便会响起悠扬的芦笙声,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
手拉手围成一圈,跳起欢快的舞蹈。

这个传统舞蹈被认为是苗族人民
感谢大自然的一种表达,也是他们对生活充满感恩之情的体现。

总的来说,贵州苗寨是一个充满魅力和独特风情的地方,这里的风俗文化深厚而丰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走进苗寨,仿佛进入了一个神秘而梦幻的世界,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苗族敬酒礼仪

苗族敬酒礼仪

苗族敬酒礼仪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和习俗。

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酒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饮料,而敬酒礼仪则是苗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苗族敬酒礼仪吧!一、敬酒前的准备:1.准备酒杯: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使用矮脚杯,这种杯子顶部宽大,底部狭窄,杯身轻盈,容易拿取。

2.准备酒器: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使用酒壶,这种酒器造型独特,通常由木头或竹子制成,配有龙头和龙尾,颇具装饰性。

3.准备酒:苗族人敬酒时通常会选用白酒或米酒,其中以酸辣酒和敬长酒最为常见。

二、敬酒的方式:1.鞠躬敬酒:在苗族人的敬酒礼仪中,鞠躬敬酒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

敬酒人首先要拿起酒杯,然后向被敬者鞠躬,表达尊重之意,接着将酒杯递到被敬者手中,被敬者接过酒杯后再向敬酒人鞠躬,表示回敬之意。

2.双手递酒:在一些正式场合,苗族人敬酒时会选择双手递酒的方式。

敬酒人将酒壶用两手端起,然后向被敬者递过去,在这个过程中,敬酒人的面部表情要严肃庄重,以体现出对被敬者的敬重之情。

3.辞令敬酒:在一些庆祝和婚礼等场合,苗族人还会通过辞令来表达敬意。

敬酒人会先用一些感人的言语,如祝福语或感谢语,表达对被敬者的感激之情,接着再亲手递上酒杯。

在这种方式下,敬酒人的辞令通常表达的是对被敬者的尊敬和赞美。

三、敬酒的时机:1.在婚礼场合中:在苗族的婚礼上,敬酒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既体现了家庭的热情,也表达了婚礼的喜庆之情。

新娘和新郎在接受长辈和亲友的敬酒时,要表现出恭敬和礼貌。

2.在节日中: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如苗族农历年、清明节、中秋节等,苗族人也会相互敬酒,祈求健康、幸福和吉祥。

3.在家庭聚会中:苗族人敬酒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交际方式。

在一些家庭聚会中,苗族人会通过相互敬酒来表达亲密之情,拉近家庭成员之间的距离。

总之,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敬酒礼仪是一种令人难忘的文化体验,也是一种展现人情味和亲情深度的方式。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珍惜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苗族的生活习俗

苗族的生活习俗

苗族的生活习俗第一篇:苗族的民俗传统(5000字)苗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等地。

苗族有着独特的民俗传统,以下是苗族的生活习俗:1. 穿着苗族人民的穿着方式也独具特色。

苗族女性常常穿戴精美的丝绸长衫、长裙,旗袍等,面料色彩丰富多彩,造型别致,风格独特。

苗族男性穿的则是一种青蓝色的衣服,上衣和裤子的衣料多是麻布和棉布,衣服上绣有苗语文化图案,十分有味道。

2. 婚礼苗族人婚礼是苗族的一个重要传统文化活动,古老而庄重。

苗族男女在结婚前,先要举行“赏月”仪式,男方要给女方送月饼和一份礼物,女方会在晚上赏月,在露天花园里,互相认识,这样男女才能够结婚。

在婚礼上,苗族有着独特的表演方式,如古琴二人合奏、狮子舞、龙舞、迎亲舞、对对碰等活动,让人们在喜庆的氛围下感受到浓厚的苗族文化气息。

3. 建筑苗族民居的建筑尤为讲究。

苗族人民耐劳勤劳,将生活、工作和生态环保完美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房子一般采取“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构造特别坚固,周边围墙独具特色,做为防范野兽入侵的措施,同时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 祭祀苗族祭祀活动常常是在重大节日、筵席及婚丧嫁娶中进行。

祭祀活动是苗族民俗文化的精髓所在,其充分展现了苗族对祖先、对自然环境及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崇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幸福的向往。

第二篇:苗族的饮食文化(5000字)苗族美食颇有特色,以下是苗族的饮食文化:1. 食材苗族人主要居住在山区中,食材以自家特生的绿色无污染的蔬菜水果,或走街串巷的野菜野果为主,丰富多彩。

苗族人喜欢吃野味,如山羊肉、野猪肉、野兔肉等,这些肉类巴不得烤、炖等烹调方式,让入口肉质鲜美,嫩滑多汁。

2. 豆腐乳苗族的豆腐乳口感纯正,有着浓重的民间风格,是苗族人喜爱的食品。

豆腐乳首先用大豆、石膏等材料发酵加工而成,味道浓郁,又有健脾、止泻的功效。

因此,除了用做食用以外,苗族人还将其视为一种药物来食用。

3. 烤鸡苗族人对烤鸡有着独特的技法,让鸡肉充分入味,只需轻轻咬上一口,鸡汁与香气充斥在口腔之间,回味无穷。

苗族迎客酒俗——拦门酒.pptx

苗族迎客酒俗——拦门酒.pptx

客人喝酒时不要用手扶着牛角,那样 苗族同胞会认为你还想喝于是就会再给你 灌上第二杯拦门酒。客人们一碗一碗地让 喝下这香醇美的包谷烧酒后,拦门酒的仪 式就结束了,主人会说:“得罪了,最尊 贵的客人”,客人答一声“请不要客气, 我们都是一家人”。这时,酒门大开,拦 门人很礼貌地让开一条道路恭迎客人进屋。
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
苗族迎客酒俗——拦门酒
拦门酒是苗家山寨的一种 古老的习俗,是苗寨最为盛行 和最有特色的一种迎宾习俗。 苗家娶亲嫁女,亲戚朋友都要 上门送礼贺喜。好客的主人和 贤惠大方的亲朋戚友,总是要 把这门喜事办得体面热闹,同 时也总是要借个良好的机会展 示自己的富有,广交朋友。
一、拦门酒的仪式
二、门酒的种类
拦门酒,通常有两种酒。 一种是包谷酒,苗家人用自己种 的苞谷自己酿造。苞谷酒浓烈甘醇, 喝后脸庞通红发烧,会立刻产生一种 顶天立地、豪气十足的男子汉骠悍气 魄;
另一种酒是糯米酒,苗家 人叫甜酒。这种酒由妇人专事 酿制,用高寒山区云雾中生长 的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圆颗糯 米为原料,用百年的老瓦缸密 封。此酒汁浓、清凉、甘甜、 味香、口感可人,男女老幼皆 宜。苗家人长年备有此酒,用 来招待心目中尊贵的客人和极 为亲密的好友故交。
烹饪工艺与营养传承与创新
谢谢观看
主人把事先早已准备好的包谷烧酒,请来寨子里德高望重的族老和歌师, 在自家的大门口摆下大方桌,桌子上摆满了一碗碗喷着清香的美酒。客人 来时,由主管把门的族老首先唱讲贺词,然后,客人中最年长且声望高的 长者唱答谢词。
祝贺词和答谢词之后,主人把早已想好了的农事或家事其日常 生活的要事向来客提问,接谢人随问随答,然后由族长十分恭敬地 双手举起盛满包谷酒的酒杯,递给一个年长客人,拦门酒是苗族自 己酿造的米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大,用牛角盛满,客人走上前来 就要一气喝完,而在喝的时候不允许客人有任何的推辞表现。

苗族酒文化

苗族酒文化

苗族酒文化一、苗族酒的起源关于苗族酒的来源,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人将吃剩下的糯米饭放在锅里,就外出走亲戚去了,几天后回来揭开锅一看,饭上长出了许多白毛,并散发出缕缕诱人的清香,他抓了一把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以后人们就照这种办法来酿酒了。

这与晋代文学家江统在《酒诰》中所说的“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十分相似。

二、苗族酒的种类及制造1、包谷烧酒以玉米为原料酿制的酒, 俗称“包谷烧酒”, 酒精度数高,一般在50%vol 以上, 酒性烈。

作为苗族酒文化典范的包谷烧酒, 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 它在苗族人民的心目中, 早已是刻骨铭心了。

千百年来, 在苗族的生活中, 苗族包谷烧酒一直散发着它那十分迷人的魅力, 为苗族人民的生活增添了至关重要的情趣。

在本地苗族抗清民间叙事长诗中有“包谷烧酒桌上摆哟, 哥兄父老个个喝得醉熏熏。

”和“弯弯的牛角号吹了九十九转哟, 包谷烧酒筛过了九十九巡。

”的诗句, 就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老家寨包谷烧酒打开时, 清香扑鼻, 具有甜酒之味, 能在不到一分钟时间里就能充满房间, 具有十里飘香之势, 喝下去清爽, 不上火, 能感到一股清感至口腔下肚。

醉意慢慢的发作,让人不知不觉中就感到了醉意, 而又是慢慢地不知不觉中消失了, 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之久, 是其他酒类无法能比的, 而且, 在醉时不感到头痛, 醒来时也不感到疲软感。

2、水酒用普通大米或粟米酿制的酒, 俗称“水酒”, 酒精含量较低, 一般在30%vol 左右。

3、米酒用糯米酿制而成的酒俗称“米酒”, 酒精浓度一般仅在15%vol 左右, 性平和, 不易醉人, 略带苦味, 但喝惯后则觉得香甜可口, 好饮者每餐能喝上0.5~1kg。

这种米酒, 除自家备用外, 还多用于待客和送礼。

滇东南苗族聚居区的苗族以大米或糯米酿制水酒,方法与彝族水酒基本相同。

苗族米酒是大米或糯米发酵而成的原汁水酒,含糖量高,酒精度低,是解除疲劳、清心提神的最佳饮料。

苗族传统饮食

苗族传统饮食

苗族传统饮食苗族是中国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饮食习惯。

苗族传统饮食是他们丰富多样的文化中的一部分,代表着他们对自然和食物的热爱与尊重。

以下介绍了苗族人民饮食的特点和经典菜肴。

一、江米酒江米酒是苗族饮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饮品之一。

它是由苗族人民用特殊方法发酵制成的,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制作江米酒的原料是当地特产的江米,经过清洗、浸泡、磨糊等步骤,再加入酒曲进行发酵。

江米酒酒液晶莹剔透,口感醇香甘甜,有一定的度数。

苗族人民通常在重要节日和婚庆仪式上饮用江米酒,它代表着团结、祝福和庆祝。

二、酸汤鱼酸汤鱼是苗族传统美食中的瑰宝。

它以清淡酸辣的口味和鲜嫩的鱼肉而闻名。

制作酸汤鱼时,首先选取新鲜的鱼类,如鳕鱼、草鱼或鲤鱼等。

鱼肉经过正确处理后,加入辣椒、藤椒、姜、蒜等多种调料制成汤底,然后再将鱼肉和蔬菜放入锅中炖煮。

酸汤鱼俨然成为苗族宴席上的一道必备佳肴,它的酸辣口感令人回味无穷,也展现了苗族人民对鱼类的独特烹饪技巧和口味偏好。

三、酸豆角米粉酸豆角米粉是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

苗族人民喜欢食用米饭和米粉,而酸豆角则是他们平日菜肴的不可或缺的调料。

酸豆角是一种酸味适中的蔬菜制品,经过苗族独特的腌渍技艺制成。

制作酸豆角米粉时,苗族人会先将发酵好的豆角切碎,然后加入米粉和适量的调料进行搅拌烹饪。

这道传统美食口感酸甜可口,是苗族人民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苗家糌粑苗家糌粑是苗族传统饮食中的糕点类食品。

它是用糯米磨制而成,类似于现代的糕点或面食。

苗家糌粑有多种吃法,可以拌成凉菜、蘸酱吃,也可以蒸煮后配以各种食材制成多样的糌粑菜肴。

无论是作为主食还是甜点,苗家糌粑都是苗族人民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总结苗族传统饮食是一门独特的文化艺术,它代表着苗族人民对自然和食物的热爱与崇敬。

江米酒、酸汤鱼、酸豆角米粉以及苗家糌粑等经典菜肴展现了苗族饮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苗族酒文化

苗族酒文化

苗服
苗居
苗家 饮酒大法
“高山流水”
“姑娘酒 ”
侗族和苗族都有酿制姑娘酒的习俗,即姑娘出生时,马上为她煮一坛甜酒,将其窖在地下或埋藏在池塘底, 待姑娘长大成人,婚嫁之日才开窖启用。
“转转酒 ”
转转酒是指饮酒时,大家围坐成一个圆圈,席上只有一碗酒,在座的顺一个方向将酒碗依次传饮,以示亲密 无间,无所猜忌,不忌讳这忌讳那,只传递心心相印的真情实意。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贵州酒史,源远流长,出土文物表明, 早在商末周初贵州便有了酒。贵州各族 人民在长期酿酒、用酒过程中,形成了 许多工艺独特的酿酒技术和饶有风趣的 酒礼酒俗,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贵州“酒
文化”。其中,苗家酒独树一帜。
简述
•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苗族可以追溯 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传说 是蚩尤的后代。如今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 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 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 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 四位
“讨八字酒 ”
“咂酒 ”
“拦路酒”
“送客酒”
“栽花竹酒”
Hale Waihona Puke 西江千户苗寨“小酌怡情,大饮伤身 美酒虽好,切勿贪杯

Thanks
By陈四火
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侵删

浅析苗族酒文化

浅析苗族酒文化

浅析苗族酒文化浅析苗族酒文化苗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其中,苗族酒文化是苗族人民传承和守护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将从苗族酒的制作工艺、酒的种类和酒文化的意义等方面,对苗族酒文化进行浅析。

首先,苗族酒的制作工艺是苗族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酒的主要原料是高粱、黍米、糯米等谷类作物,经过蒸煮、磨碾、发酵等工序制成。

在制作过程中,苗族人民注重以天然的方式进行发酵,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

这种传统的制作方式,保证了苗族酒的原汁原味,也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其次,苗族酒的种类繁多。

根据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原材料,苗族酒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蒸酒、泡酒、糯米酒、青酒等。

其中,蒸酒是苗族酒文化的代表之一,被誉为“苗族国酒”,也是苗族人民在婚嫁、迎神等重要场合中必备的饮品。

蒸酒的制作需要精选高粱和糯米等原料,并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和蒸煮。

蒸酒口感醇厚,香气独特,具有较高的酒精度数,饮用时具有极高的仪式感和社交的意义。

苗族酒文化也是苗族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苗族社会中,酒被视为团结人心的重要工具。

在苗族重大节日和传统仪式中,酒是必不可少的仪式之一。

例如,在苗族人民的婚礼仪式中,新郎必须端起酒碗给亲朋好友敬酒,这被视为新郎勇敢和善良的象征。

此外,在苗族人民的年轻人成年仪式中,亦会有饮酒仪式。

年轻人们会在亲友的见证下,喝下一碗苗族酒,以示他们已经成年,具备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格。

苗族酒文化还寄托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神灵的崇拜。

苗族人民相信酒可以为他们带来好运和幸福,因此在苗族社会中,酒也被视为一种祭祀的对象。

在苗族的祭祀仪式中,人们会为神灵奉上一碗酒,以示对神灵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同时,苗族人民也相信酒可以驱邪祛病,在被邪气侵害或生病时,会喝上几杯苗族酒,以求心身康健。

总之,苗族酒文化是苗族人民守护和传承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体现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有一种酒可以让你喝到怀疑人生!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有一种酒可以让你喝到怀疑人生!

贵州西江千户苗寨长桌宴,有一种酒可以让你喝到怀疑人生!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走进苗寨,感受少数民族风情,最能接地气的就是吃长桌宴,而在长桌宴上有一种酒喝法叫‘高山流水’能让你喝到怀疑人生。

苗族千人长桌宴是苗族宴席的最高形式与隆重礼仪,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苗族人好客,长桌宴上品尝佳肴后,穿着盛装的苗族姑娘就会敬酒,这喝法就是姑娘夹着菜,你吃不到就要喝酒,不喝就被捏着耳朵喝。

到西江千户苗寨不会喝酒千万别双手接酒,只要轻轻喝一小口就算行,接了酒就得喝完,要不就是对寨人不尊敬。

这游客美女也想尝试下什么叫‘高山流水’,结果...
这小伙子自以为能喝,他说来到了就要试试,刚开始觉得很好玩,喝完一碗还觉得很爽。

接着就是苗族姑娘两边排队边唱歌边拿酒倒,这样倒要喝多快才不会漫出来呢!
另一边的也有人尝试,看来这‘高山流水’还挺有吸引力的,游客们就算喝醉也要试试,这喝法,喝不了三、五斤白酒的,就得扶回去了。

最后这个喝法可以让你直接喝到怀疑人生了,你敢尝试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苗族和苗寨里的酒文化与风俗介绍
客人来了以美酒招待,是苗族人一种神圣而不可改变的待客礼节。

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酒必有歌;从家常一日三餐到办喜事、丧事乃至大型的民族节日活动,酒都是必不可少的。

拦路酒
迎接远道而来的贵宾,苗族同胞们常常会在寨门前摆上十二道拦路酒,由身着盛装的苗家少女给客人敬酒。

这般场景,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这是最隆重的礼仪,也是苗家最高规格的接待方式。

在苗家醉酒,会被好客的主人视为真诚的表现,主人会叫几个女孩子服侍你,即使她们辛苦三天三夜,也绝没有一丝不高兴的样子。

牛角酒
在大型接客仪式中,客人进寨、入席之前要喝用牛角盛的酒—牛角酒,这个过程也叫做“过牛角酒关”。

一般在路口、大门口,设二至三道酒关。

在每个关口备有一对牛角,由两个人拿着,客人来到,即把牛角递到客人嘴边,客人只能用嘴来接,不可用手,一旦用手接了,吃不完就麻烦了,那牛角可放不稳,退给主人吧,主人又不肯接。

有人一见牛角酒就怕了,想方设法蒙混过关,乘主人不注意,从一侧
钻进去。

但这一招往往不成功,逃酒者很快就会被主人捉住,引发席间一串笑声。

“梅开二度”的夜宴
苗族人家接待客人,按传统习惯,晚餐一般分为两次进行。

第一次让客人吃饭,主人一般不陪,即使陪,也不唱歌不劝酒。

有些客人不懂其中奥妙,在这一餐就吃饱喝足了,哪里知道,隆重的待客礼仪还在后面。

主客双方都吃过饭后,客人被安排到寨外去散步,主人便又忙着杀鸡宰鸭了。

鸡、鸭煮熟后,就整个放到桌上了。

有些客人便会想:这怎么吃?难道这是摆来看的吗?煮好的鸡、鸭捞出后,便在汤里放入大米,开始煮稀饭。

鸡鸭肉摆好后,主人通知客人就座,这时寨邻就一家一瓶酒、一碟肉的来作陪了。

主客坐下来后,什么时候才吃那鸡鸭肉?那要等主要客人唱完歌。

有酒必有歌
苗族同胞能歌善舞,无酒歌三日,有酒必有歌。

歌是苗族历
史的记录,早先苗族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时代流传下来的民歌就成了苗族历史的见证。

那抑扬顿挫的“酒歌”和高亢嘹亮、豪迈奔放的“飞歌”、情意绵绵的“游方歌”以及婉转柔和的芦笙曲调、欢快奔放的铜鼓木鼓舞蹈,都反映了苗族同胞们热情好客的本性和坚忍不屈的民族精神。

请听《迎客歌》的直爽坦诚:
木头浪里流,客来喜心头,
请到我家来,喝杯迎客酒。

请听《送客歌》的依依不舍:
客人已走远,犹如河上船,
顺水划下去,木钩钩不转。

客人翻过坡,无人来对歌,
留妹一人唱,心里多难过。

酒歌的歌词、曲调可以自由发挥。

当夜幕降临,宾主举杯,老者起身,就会唱起那抑扬顿挫的酒歌:
我们寨子里有种鸟,真朋友来了它会叫。

我们苗族有辛酸史,是朋友?是仇人?我们心里知道。

尊贵的客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朋友。

多喝几杯酒吧,请原谅我们没有佳肴!
保酒
陪客仪式的第一项是祝酒,苗语叫“保酒”。

由主人或主人委托的人,一人端酒,一人端一碟肉或鱼之类的佳肴,分别把酒杯送到每一个人手上,主客一视同仁。

所有的人接到酒杯后,都必须说一句祝愿主人家发财长寿之类的吉祥话,声音要响亮,让在座的人都听到,等到大家对你的祝词发出“嗬!”的赞同声,你才可以把酒杯一饮而尽。

这一环节十分热闹,有些人羞于启齿,发表祝词不敢放开声音,或慌张中不知道所措,便会被以此为由罚酒,从而引来一阵嬉笑。

转转酒
人人都经过了这一程序后,接下来就是“转转酒”。

由两个主人轮流给席上的每一个人敬酒,与刚才不同的是,这回不要求接酒的人说什么,而敬酒的人却要唱敬酒歌,每唱一首敬一个人。

这个仪式完毕后,大家都坐下来,主客双方开始对歌。

客人唱的,一般是赞美桌上的美酒佳肴,赞美主人的贤德、智慧与好客,并对主人致以美好祝愿等。

这期间,客人不能随便自己吃喝,须等主人敬一回才得吃一回。

主客双方唱完歌,主人才把鸡、鸭等砍成片,重新摆到桌上来。

这时候,所有的人都可以随意吃喝了,吃稀饭也好,吃鸡鸭鱼也好,与人喝交杯酒也好,任由自便。

赞鸡头
苗族遇到贵客来,只要有条件,非杀鸡招待不可,说是“杀鸡就尽礼”(苗语直译)。

宾主对座吃酒时,鸡头总是作为最珍贵、最能表达友情的象征,由主人送给客人吃。

但鸡头拣到客人碗里后,客人如果立即就吃,就失礼了,那要遭人笑话的。

合乎礼仪的做法是,客人讲一段对鸡头(实即对主人)的赞美话语,以及自己没有资格领受鸡头之类的谦辞。

那赞语和谦辞都要始终围绕鸡头说,并且要合辙押韵。

等到大家说声“好”时,就把鸡头转给另一个人。

另一个人接
过鸡头时,要再编一段新的赞美和自谦的话来说。

那场面既热烈又有趣。

一桌席上有十多人,鸡头一人传给一人,如果一人的赞词胜过一人,席间气氛就会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

谁不会说,就会被罚两杯酒。

如果来客不是苗族,可以唱其他民族歌曲代替说辞,并享受免于受罚的特殊待遇。

花花印
送客出门时,也要设牛角酒关。

和迎客时不同的是,只要喝过了的,主人就会在他(她)脸上打一个“花花印”,以免漏待客人。

这一回,谁想蒙混过关是不可能的了,只有老实地喝。

实在喝不下的,可以央求主人让自己少喝一点。

如果客人实在不能喝酒,一般主人也不会强迫,有时故意强迫,不过是为了大家取乐而已。

“雄雌兼备”的酒曲
要酿出美酒,良好的酒曲必不可少。

苗族人认为,酒曲是有生命的,必须雄雌兼备才能繁衍后代。

所以制曲饼时要捏一个圆形的表示雌性,再捏一个比大拇指略粗长的表示雄性。

其他曲饼都要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尖压出小窝,象征狗爪印,以驱鬼避邪,并以雌雄二饼为中心排列。

重阳酒
重阳酒堪称苗乡特产,制作工艺比较简单。

因必须在重阳节期间制作而得名。

将糯米或小米一次蒸熟后撒上酒曲,待发酵成醪糟,放入坛内,再加适量烧酒密封浸泡,一年半载即可开坛取用。

其糟已化,其色微黄,其味醇香;以手试之,黏如糖浆,以口尝之,甜如甘露;口感虽好,后劲却大,初次饮用者不知深浅很容易被醉倒。

窝托罗酒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从制曲、发酵、蒸馏、勾兑、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

堪称苗族酒文化典范的窝托罗酒,是一种具有千年历史的老酒。

窝托罗酒,在苗语里的意思是“好喝的酒”。

它没有牌子,产量很小,上不了市场,当然也没有时兴的包装,每年在苗族同胞的家中出产,每天都伴随着苗族人的生活和生产。

造窝托罗酒的原料是玉米、苦荞、大麦、高粱等五谷杂粮。

苗族同胞认为,造酒的原料越杂越好,越杂越香,越杂味越长。

造窝托罗酒不经过蒸馏,把酒药伴入蒸熟的杂粮,装入土瓶,密封,用肥肉在瓶的周围糊上一层,然后放进一人多深的坑里埋藏起来。

三年之后,把酒瓶挖出来,洗去外面的泥土,就可以用麻秆吸食瓶中美酒了。

如果没有客人,一家老少便团团围坐,先请老人开始吸食。

边吸边有
人往瓶里面添加凉开水,直到酒变得淡而无味为止。

责任编辑:中国酒水招商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