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马原试卷
马原考试复习题-(带全答案)
马原考试复习题-(带全答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绪论:有一道选择题选C 可知论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CA 阶级斗争理论B 社会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 D辩证法理论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C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第 2 页共 4 页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5.“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瓦解的时代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第 3 页共 4 页是 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B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 D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第 4 页共 4 页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D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第一章: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A.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是机械唯物主义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C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C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D 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第 5 页共 4 页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6.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B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 D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0.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第 6 页共 4 页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D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C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1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 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15.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第 7 页共 4 页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7.“我思故我在”是 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9.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D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 A卷第 8 页共 4 页D.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20.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2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马原考试复习题(带全答案)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C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6.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B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 D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D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1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15.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7.“我思故我在”是 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9.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D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A 劳动工具的状况B 劳动者的素质C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3.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DA 管理方式B 劳动对象C 劳动者 D科学技术16.社会形态是 D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B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统一C 国体和政体的统一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17.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并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经济规律是 DA 价值规律B 剩余价值规律C 社会基本经济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8.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 BA人与自然的关系 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分工协作关系1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CA 产品的分配形式 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20.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BA.传统意识B.生产方式C.阶级关系D.政治制度2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D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DA 对立统一规律B 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 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2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大学本科马克思基本原理考试试题+详细答案
【解析】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教材191页。
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创造过程的统一
D.劳动过程和旧价值转移过程的统一
【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是价值增值过程的
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
教材323页。
30.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
A.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C.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
哲学的( )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答案】B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教材6
【答案】D
【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
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教材48页。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 )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答案】A
【解析】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表现在:①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人们
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教材174页。
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电子科技大学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3、“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 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5、从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物质的惟一特性是()A. 运动性B.客观实在性C.不可分性D.时空性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这一段话出现在()A.资本论中B.共产主义原理中C.哥达纲领批判中D.共产党宣言中7、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原始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8、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9、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A.提出了新经济政策B.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10、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史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D.文化发展史11、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12、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13、资本主义地租是()A.平均利润转化来的B.超额利润转化来的C.垄断利润转化来的D.企业利润转化来的1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1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二、多项选择题16、垄断资本主义向世界范围内扩展的主要动因是( )A.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B.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攫取高额利润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17、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18、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建立在()A.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B.建立在每个人的发展之上C.旧式分工的消除D.生产力的极大发展19、垄断利润的主要来源()A.垄断企业内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B.非垄断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C.小生产者创造的一部分价值D.落后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国内劳动人民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20、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三、辨析题21、从“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的过程,就是自然的人化工厂,而使这一过程得以实现的主要是人类的科学认识活动。
马原试卷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各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答案表中)二.多项选择题 ( 本大题有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 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 不得分。
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答案表中)二.简答题(本大题有4道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三大规律以及主要范畴是什么?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大范畴: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和现实、内容和形式、本质和现象2、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思维和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这一问题称为本体论问题,它是区分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又称作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是认识论问题,它是区分哲学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题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A D B C B A D B 题编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CA C D A A C D C D 题编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BCCCDBADC题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BC D ABC BD ABC ACD ABD ABCD BCD BCD ACD3、商品的二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说商品是二者之间的矛盾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电子科技大学大二第2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及答案-(A3版)试卷二
电子科技大学大二第2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1、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对待《共产党宣言》的态度… … (多次修改)材料二:英国《焦点》月刊对马克思的评价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 …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 …尽管如此,马克思一生义无反顾追求真理。
材料三:马克思的治学态度点滴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耗时40年,参阅了1500多种经济学著作… …题目: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事业、治学的态度,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
答题思路:① 根据材料概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高贵品质从马克思为人类解放而奋斗、严谨的治学态度等方面来理解马克思高贵的人格品质。
如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使命感,为事业和理想而献身的人;尊重科学而又勇于开拓进取,具有批判精神的创新者;具有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是为无产阶级献身的斗士。
马克思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
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②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特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方面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
③阐述怎样才能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
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
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2、有人认为,规律具有客观性、重复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自然规律如此,社会规律也如此。
但是,波普尔认为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不能在精确相似的条件下重复”。
杭电【马原期末考试大题】【2019.12.11】
1.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内涵:1. 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创立者)2.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内容)3. 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目的)4.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立场)5. 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作用)构成:1.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体)3.科学社会主义(归宿)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物质和精神何为第一性(先有物质,还是先有精神?)2.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世界?(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3.怎样理解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主观辩证法则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是以概念为基础的辩证思维规律。
4.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需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5.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是什么?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必须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6.怎样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马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B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 C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D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属性,物质是主体5、时间是( A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6、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D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一种分泌物C.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7、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D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C )A.观察实验方法B.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D )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1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C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11. 划分两种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人类社会的内部矛盾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2. 理解全部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C)。
A.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阶级斗争的发展史13. 现代化生产中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的关系是(D)。
马原考试复习题_(带全答案)
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相应的位置上。
绪论:有一道选择题选C 可知论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CA 阶级斗争理论B 社会主义学说C唯物史观 D辩证法理论2.“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 C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 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3.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特征是: CA.阶级性和群众性的统一B.历史性和现实性的统一C.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统一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CA.法国唯物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德国理性主义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生物进化论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历史哲学、英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主义5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BA.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B.自由资本主义时代C.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时代D.7.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8.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 B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2.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 C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从根本上说在于它 BA.以世界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B.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C.提供了普遍适用的客观真理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4.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AB DA 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B 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C 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D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旧唯物主义 BA.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是机械唯物主义D.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C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D.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C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C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4.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B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5.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D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6.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 B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点 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 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7. 马克思主义创立前,不存在: D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8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9.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 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0.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1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12.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 DA.对世界构成形式的不同回答B.对世界存在状态的不同回答C.对世界是否可知的不同回答D.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1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质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14.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一元论和二元论15.哲学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的依据是CA 主张一元论还是二元论B 主张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C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D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16.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CA 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 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 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7.“我思故我在”是 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18.“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存在完全是一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一观点是 D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不可知论的观点19.下面关于唯物主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DA.世界统一于物质需要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艰巨的发展来证明B.承认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C.唯物主义要求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D.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人的感官之欲的逐利活动20.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2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卷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在机读卡上涂黑正确选项的序号。
CACAB CBBDC CCDAD DCCCC CCCDD BBCCC CCADD CBCDB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3、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辩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 D社会发展规律6、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7、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历史观是A.唯物主义B.宿命论C.唯意志论D.循环论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5题,每题1分,共15分)1. 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 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
这种观点属于(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 “存在就是被感知”。
这是(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4.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5. “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6.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7.“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这段话强调的是(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8.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
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9.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是因为(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10.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1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2.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 )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1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是( )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14.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这表明()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1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简答题(共3题,每题6分,共18分)1.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2. 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
3.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
安徽大学大二马原考试题库
安徽大学大二马原考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C)A、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基本内容B、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功能作用C、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实践基础2、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B)A、对于自然现象的基本观B、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C、对于人生意义的独特见解D、对于社会问题的具体看法3、哲学上两大对立的基本派别是(B)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4、“我思故我在”是(D)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5、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B)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直接现实性的优点C、主观能动性的优点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6、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C)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8、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C)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9、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C)A、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B、各种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影响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变化上的滞后性10、下列观点中,正确表达了人的本质的是(D)A、人之初,性本善B、人天生是政治动物C、人是符号动物D、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C)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全面性13、科学家洛伦兹曾经形象地说:“可以预言:一只蝴蝶在巴西振动翅膀会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
2022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2、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观点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3、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4、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8、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11、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2、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D.机械唯物主义14、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因素是()A.实现社会单一的公有制B.按需分配C.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D.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15、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A.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B.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6、茶叶因生长环境差异而具有不同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经验,入口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06考题选二、论述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革命战争年代应当提倡“斗争哲学”,在和平建设时期则应提倡“和平哲学”。
请分析这种观点。
参考答案: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论述题:2.将矛盾的斗争性等同于“斗争哲学”是根本错误的,在任何时候强调“斗争哲学”都是不科学的,第一,它片面地强调矛盾斗争性而否定矛盾同一性;第二,它混淆了政治概念同哲学概念的界限。
3.“和谐”作为哲学概念,它与矛盾同一性的含义是一致的,它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强调平和、协调、合作的博大精神。
但和谐并不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统一。
“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
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解矛盾,为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
至于“和谐哲学”的提法,也要正确理解,如果把和谐作为一种文化理念和行为准则,是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
如果把和谐哲学同斗争哲学相对应,强调矛盾双方的和谐而否定矛盾斗争,也是不正确的。
三、材料题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相关原理,说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和实践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在人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狭义的非理性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具有自发性、非逻辑性。
它对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发动与停止、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精神动力的作用。
广义的非理性还包括人的灵感、顿悟、直觉和幻想等,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心理品质,其作用是借助少量事实,通过创造性联想而快速完成对问题的解答,使认识实践活动发生非逻辑的跳跃式上升。
它对人的创造性活动具有直接的推动促进作用。
2.司马迁的论述,指明了某些人可能在困难的条件和逆境中,激发出积极的非理性因素。
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强烈的使命感、直面困难的勇气,并通过勤奋的实践活动,创造出优秀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成果。
这就启示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理性因素的作用,又要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来促进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发展。
3.司马迁的这种做法也朴素地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的实践是“成一家之言”认识成果的基础,而认识的结果和理论也指导着实践过程。
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关系。
(典型错误:理性因素=理性认识)2011、01考题选1、春秋末,晋国的知伯要去攻打仇由国,可是道路十分艰险,使军队没法行军。
于是,知伯便生一计,他铸造了一口贵重的大钟,赠送给仇由国君。
仇由国君非常欢喜,准备开辟道路,迎取这口大钟。
仇由国大臣赤章曼觉得赠钟背后必藏有祸心,便向国君谏议说:”不能这样做,要知道,赠送这样贵重的礼物,是小国服侍大国的做法。
现在大国反过来给小国送重礼,这是不怀好意的,大钟的后边,一定跟随着侵略的军队。
这口大钟是万万接受不得的。
”可是,仇由国君不肯听取这个意见,最后还是接受了知伯送来的大钟;赤章曼看到事情不妙,就驾着马车飞快地跑到齐国去了。
过了几个月,知伯的军队沿着新开辟的道路,一举灭掉了仇由国。
为了一钟而亡国家,确实是因小失大。
请问:在上述故事中,仇由国国君与大臣赤章曼的思维方法有什么不同?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原理分析说明?1、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一个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等作用。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等等,对于事物中存在的普遍联系,我们要进行认真的分析。
联系的观点体现在思维领域就要求我们用联系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抓住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并且要防止用简单化的,孤立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做法。
1、参考答案(续)从题意看,仇由国大臣赤章曼与国君的思维方式的区别正在于用联系的观点还是用孤立的观点来看待晋国这一大国向仇由国这一小国赠送贵重礼物这一事件上。
赤章曼用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件事情,认为这件事极不正常,大国反过来给小国送重礼,这是不怀好意的,大钟的后边,一定跟随着侵略的军队。
这口大钟是万万接受不得的。
而国君只是孤立的来理解这件事物。
所以认为应该接受这件礼物。
所以对同样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理解与思考,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2、有人认为,如果说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曾经是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思想武器的话,那么爱因斯坦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必将是21世纪世界最强大国家的思想武器。
爱因斯坦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的60个外国人之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本人就是实践这句话的典范。
他的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头脑中做思想实验发现的。
而后才被科学实验证实的。
他还说过:“我相信直觉和灵感,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是直觉和灵感。
”请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认识过程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之间关系。
2、参考答案: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人类认识活动结构中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
理性则是指作为认识过程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仅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的逻辑思维形式。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非理性因素,本身并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动和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这些非理性因素给人的认识活动、认识过程提供了动力、动因和调节控制的机制。
2、参考答案:在认识过程的辩证内容的理解上,曾经出现过忽视或者否认非理性因素作用,过分强调理性认识和理性因素作用的倾向。
但是近年来随着哲学认识论研究中的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传播和影响,又出现了过分地强调非理性因素作用,从而淡化理性因素地位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其特点是割裂了理性认识因素与非理性认识因素之间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但承认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否认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同时,在对待非理性因素问题上,既看到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也看到它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
理解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必须以辩证法的理论为指导才不会误入歧途。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任选5题,如多做,按答题顺序前五题给分,每题20分。
1、试论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和批判而言,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既有相似处,又有不同点。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从政治、经济、思想和道德诸方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尖锐的批判。
这些同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批判,确有相似之处。
但是,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还存在严重缺陷:(1)他们不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因而也不了解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途径;(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无产阶级这支能够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
2)在如何对待未来社会,即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构想方面,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一致的观点。
科学社会主义渊源于空想社会主义。
3)当代社会生产力的飞速提高,当代社会的发展状况,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努力实现之。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2、材料题:材料1:继“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后,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百年老店……美国次贷危机进入了全面深层次的大爆发阶段。
材料2:美国经济最大的特点是虚拟经济,即高度依赖虚拟资本的循环来创造利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最早对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作出系统论述。
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马克思指出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是凝结在商中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因此虚拟经济本身并不创造价值,其存在必须依附于实体生产性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就会变成无根之草,最终催生泡沫经济。
材料3: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开始不断泛滥……金融衍生产品的极度膨胀导致美国金融服务业产值占到其GDP的近40%,以致面对次级贷引的金融危机,连小布什总统都自嘲华尔街喝醉了,老是推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金融投资工具。
材料4:当前我国沿海地区和其它一些重点城市正在全力以赴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既可实现产业升级,又可有效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变为泡沫经济。
问题:(1)究竟应如何认识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2)美国金融危机给我们那些启示?答案要点: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再一次印证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的论断。
1)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有多方面原因,但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的逐利性诱使人们去追求无尽的物质利益。
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去追求金钱,而不管方式是否可取。
3)资本主义不是如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社会中最好的制度。
它只是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页,由于其局限性,终将为更好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它进行的一系列改良,也不能使它避免被淘汰。
4)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类社会才能真正从循环性的、反复发生的经济危机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原则性而非技术性论述)3、诺贝尔将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
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有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