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

合集下载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作者:王姝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30期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学习(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

游戏离不开材料,材料是幼儿游戏的主要物品,是游戏的物质基础。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材料具有激发幼儿游戏动机、支持游戏开展、促进游戏水平提高的作用。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活动内容,积极尝试、发现,主动操作、探索,并在此过程中体验合作和交往的乐趣。

因此,区角成为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主要场所。

正因为通过学习《指南》,我们的老师才意识到区域活动开展的价值这么大。

而开展区域让我们的孩子动起来,材料是必须去思考的问题。

合适材料从何处来?怎样投放材料,材料是否适合于幼儿?幼儿作用于游戏材料的方式对幼儿游戏行为又怎样的影响?这些是开展区域活动时摆在我们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大班二组展开了对区域活动的研究。

一、幼儿与游戏材料之间的关系1.材料的形象性和教师预设的要求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老师们通过在活动区(如医院、理发店等)投放不同种类的形象性材料和赋予不同学习要求的结构性材料,用材料的预设玩法引导幼儿从事某一特定的活动,从而实现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显性功能。

玩法取决于材料的特征,材料的形象性特征和结构性特征可以引发幼儿特定的游戏行为.这些游戏行为又有助于实现某些特定的幼兒发展目标。

但我们看到这种材料有局限性。

2.幼儿自身发展激活了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潜在功能幼儿生成的玩法不比教师预设的玩法价值低。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每一种自创玩法,我们就能解读其中的发展价值,幼儿在原有玩法基础上形成的自创玩法往往最能体现他的最近发展区。

因此,允许幼儿在教师规定的玩法以外按自己的方式游戏,是实现游戏材料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研究表明“游戏材料和幼儿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

二、游戏材料的投放方式(决定了幼儿的玩法)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也就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区域环境的设计和材料的投放对于孩子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投放区域材料可以促进孩子们的身心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因此,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需要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安排,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特点。

首先,幼儿园的各个区域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发展阶段来进行设计。

例如,针对3-4岁的幼儿,可以设置角角落、操纵区、涂鸦区等,而对于4-5岁的幼儿,则可以设置图书角、建构区、水域区等。

每个区域的材料投放都应该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以便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手能力。

其次,投放的区域材料应该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多样性的材料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比如,在角角落可以放置一些益智玩具、积木玩具,操纵区可以放置一些模仿工具、穿插玩具,图书角可以放置一些图画书、立体书等。

丰富的材料可以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力。

此外,投放的区域材料还需要具有教育性和启发性。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满足孩子们的娱乐需求,还可以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和启发。

比如,在建构区可以放置一些拼图、积木,水域区可以放置一些水彩笔、泥土等。

这些材料可以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

最后,投放区域材料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

随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投放的材料也需要随之更新。

同时,投放的材料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幼儿园区域材料的投放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正确的投放可以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因此,幼儿园需要重视区域环境的设计和材料的投放,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小班区角材料投放

小班区角材料投放

小班区角材料投放
小班区角是孩子们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合理的材料投放对于小班区角的环
境营造和孩子们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小班区角材料的投放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首先,小班区角材料的投放应该以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基础。

在小班
区角中,我们可以投放一些适合幼儿学习和游戏的玩具,比如积木、拼图、玩具车等。

这些玩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小班区角材料的投放还应该注重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小班区角中,我们
可以投放一些图书、益智玩具、艺术工具等,让孩子们在玩耍的同时,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此外,小班区角材料的投放还应该注重孩子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在小班区角中,我们可以投放一些适合团体游戏和合作活动的材料,比如球类、绳子、围棋等。

这样可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

最后,小班区角材料的投放还应该注重安全性和卫生性。

在小班区角中,我们
应该选择一些无毒、无害的材料,确保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伤害。

同时,我们还应该定期清洁和消毒小班区角,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总之,小班区角材料的投放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我们应该根据孩子们
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投放,注重多样性和丰富性,促进孩子们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同时也要注重安全性和卫生性。

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小班区角将会成为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乐园。

丰富区域材料投放方式,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

丰富区域材料投放方式,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

热点解读丰富区域材料投放方式,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赵慧摘要:在幼儿自主性学习过程当中,区域活动是最为重要的活动形式,为了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老师在幼儿区域活动过程中,应当科学合理地投放材料,丰富区域材料投放方式,为幼儿的自主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能力与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助力幼儿健康成长。

基于此,下文主要对丰富区域材料投放方式,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进行分析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教育;区域材料;投放方式;自主性学习对于幼儿而言,区域活动是其最为喜爱的活动类型,而老师作为幼儿教育引导者,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材料投放方式,丰富幼儿区域活动材料,为幼儿开展高质量的区域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区域活动效果,促进幼儿各种能力发展与提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在幼儿区域活动当中如何进行材料投放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如下探讨。

一、对幼儿行为认真观察,科学调整,及时更新区域材料投放1.调整幼儿区域活动材料数量,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供其操作(1)对区域活动的材料精心挑选,以免材料太过混杂。

投放的区域材料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有的老师在幼儿区域活动当中,投放很多相同类型的材料,这不仅对幼儿操作造成影响,同时对幼儿选择材料也造成很大影响,不利于区域环境美观。

所以应当根据区域活动精心挑选区域材料,提高区域材料的针对性,满足幼儿操作需求,提高活动质量。

(2)及时补充,避免材料数量过少。

区域材料的充足性,是保证幼儿探究操作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老师应当对幼儿区域活动当中的材料需求随时关注,发现材料不足时,第一时间增加材料数量。

如在科学区“斜坡滚物”活动中,活动之前为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如木板、瓦楞纸、报纸、小球、木块等,让幼儿在不同高度、不同光滑度斜坡上滚下小球,对其中的秘密进行探究。

开展活动过程当中,老师发现所提供的木板数量太少,以至于斜坡高度缺乏明显对比性,不同光滑度的材料也相对较少,仅仅向幼儿进行瓦楞纸、报纸等材料提供,很明显,区域活动材料明显不足,影响幼儿选择,更影响幼儿的操作与充分对比。

幼儿园区角材料投放

幼儿园区角材料投放

幼儿园区角材料投放幼儿园区角是孩子们进行游戏和学习的重要场所,而区角材料的投放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幼儿园区角材料投放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投放区角材料需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可以投放一些简单的积木、玩具车、布娃娃等,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对于幼儿园的大朋友来说,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拼图、益智玩具、模型等,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其次,投放区角材料需要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选择区角材料时,可以考虑投放一些能够激发孩子们兴趣的玩具和教具,比如仿真厨房、角色扮演服装、绘画工具等,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和成长。

同时,还可以适当投放一些书籍和故事绘本,让孩子们在区角中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知识和文化。

此外,投放区角材料需要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在选择和投放区角材料时,需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使用一些易损坏或有毒的材料。

同时,定期对区角材料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区角的卫生和整洁,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最后,投放区角材料需要注重孩子们的参与和反馈。

在投放区角材料的过程中,可以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游戏和学习需求。

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孩子们在区角中的表现和反应,及时调整和更新区角材料,以保持区角的新鲜和活力。

总之,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投放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需要根据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和投放,注重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要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最终要注重孩子们的参与和反馈,以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们游戏和学习的区角环境。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广大幼儿园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努力奋斗。

关于区域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活动的影响

关于区域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活动的影响

关于区域材料的投放对幼儿活动的影响作者:杨芳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7年第19期【摘要】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非常重要,如果区域中缺少材料,就会影响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如果投放的材料过于繁多又会影响幼儿的游戏。

作为老师,如何投放区域活动中的相关材料,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需求,是值得我们当前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区域材料投放幼儿活动影响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主题活动和幼儿的发展需求,有目的的创设教育环境,投放区域材料,组织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

案例描述:“小超市”是进入中班以后新开设的一个活动区域,对此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主要经营的商品大致分为三种:家长和老师自制的面点、以搜集的各种商品包装盒当做相应的商品、幼儿自制甜点。

我们对货架也进行了分门别类:饮料区、食品区、日常用品区、果蔬区、小吃街,并且和孩子们一起制定好区域规则、设置好相应的标志,我们信心满满,孩子们跃跃欲试,我笃定,这肯定是一个非常热闹繁华并且能给孩子们带来直接性社会经验的区域。

然而,事实并不遂人愿……情境一:2017年3月7日,至今为止小超市已经开设三个周了。

今天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区域,我发现小超市一个人也没有。

于是,我问道:“谁愿意去小超市?”没有一个人理我,我进一步追问:娃娃家的妈妈想去买菜,可是小超市里一个人也没有呀?这时尹明煦说:我去,慢慢的又有几个人来到超市,娃娃家的“妈妈”去超市买了面条和蔬菜,尹明煦负责收银。

过了一会儿,几位“营业员”显得无所事事,有人坐在地上,有人拿出货架上的“商品”玩,负责制作甜点的任子萱也扔下了材料。

终于,尹明煦过来说:“老师,我能不能换个地方?”我问为什么,他说没人来买东西了,太没意思了。

案例分析:华爱华教授在《活动区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一文中曾指出:判断一个活动区材料是丰富还是缺乏,应当依据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增减,而非材料数量的多少。

投放开放性材料 让幼儿动起来

投放开放性材料 让幼儿动起来

投放开放性材料让幼儿动起来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兴趣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投放开放性材料已经成为幼儿园教育的热门话题。

开放性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运动。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投放开放性材料让幼儿动起来。

一、开放性材料的概念开放性材料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用途和规定玩法的材料。

它们可以是各种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玩具、工具或其他物品。

开放性材料具有多功能性和多样性,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地发挥和运用。

在幼儿园教育中,投放开放性材料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各种能力,包括认知、语言、情感和社交能力。

1. 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开放性材料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在玩开放性材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自主选择和组合,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投放一些颜色鲜艳、形状各异的积木,可以吸引幼儿去探索和建构,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促进幼儿的身体活动开放性材料的特点是可以自由组合和运用,这样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包括搭建、拼图、模仿等。

在这些活动中,幼儿需要用手、用脑、用心去操作和思考,这样可以促进他们的身体活动和大脑发展。

投放一些适合搭建和组合的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动手的乐趣,从而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开放性材料可以帮助幼儿在玩耍中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玩开放性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可能需要与其他小伙伴一起合作、分享和交流,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投放一些可以供多人共同玩耍的游戏材料,可以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共享,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1. 创造丰富的环境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体验开放性材料的乐趣,教师需要在幼儿园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环境。

可以在室内和室外的各个角落、区域布置开放性材料,比如搭建区、拼图区、美术区、动物区等。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

对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的研究

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他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孩子们最常接触的活动形式之一,其目的是让幼儿在游戏和探索中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区域活动的材料选择和投放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程度,然而,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往往会被忽视。

因此,开展有关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调查研究对于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调查和研究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现状,可以从幼儿对活动区域材料的实际需求方面着手,促进幼儿园合理投放活动材料,优化活动设计方案,有助于幼儿园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还可以总结并分享优秀的实践经验,为其他幼儿园提供借鉴和参考。

因此,开展幼儿园活动区域材料投放的调查研究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活动设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主题教育目标创设立体化育人环境,即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有效运用集体、分组和个别相结合的活动形式,组织幼儿进行自主选择、合作交往、探索发现的学习、生活和游戏活动。

常规区域包括美工区、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益智区、语言区、科学区等,这些区域提供了不同类型的材料和活动,以满足幼儿的需求和发展阶段。

此外,特色区域和主题区域也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体现地域特色和主题教学,引导幼儿在自主活动中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

本文对幼儿园常规的区域活动材料投放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投放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里,材料指的是那些被用于幼儿游戏的物品,包括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制作的玩具,日常物品以及自然材料等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材料和常规应该促进儿童与环境的积极互动,而区域活动则为具有广泛兴趣和能力的儿童提供了适合发展的材料。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指导策略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指导策略

---------------------------------------------------------------最新资料推荐------------------------------------------------------ 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指导策略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及指导策略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系李慧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

活动区游戏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的过程和幼儿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融合起来进行的。

丰富而适宜的材料,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活动的条件和表现自己的机会,是决定幼儿主动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直接影响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玩耍中各种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如何投放活动区的游戏材料呢?幼儿在使用这些材料时,我们又该如何指导?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明确幼儿园常用的游戏活动区幼儿园游戏活动区作为幼儿园的一种教育载体,它与集体教学活动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通过各种游戏材料,以游戏活动的形式,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丰富其生活经验,让幼儿勇于尝试和探索,促进幼儿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发展。

幼儿园活动区的划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必须是哪几个区域。

根据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划分,幼儿园的活动区大致有社会体验区、分享阅读区、科学发现区、美术创意区、益智操作区、建构1 / 7区、表演区等。

二、了解幼儿园游戏材料的投放《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要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游戏质量。

而影响游戏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游戏材料。

活动区投放游戏材料的情况将影响着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

1.游戏材料投放的方式当前,活动区活动已成为幼儿园实施课程和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也就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一般来说,教师对活动区的游戏材料大致采用了三种投放方式:(1)目标导向式这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高结构性材料投放方式,教师试图通过材料的玩法设计,引导幼儿按照要求游戏,以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户外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幼儿游戏行为的研究

幼儿园户外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幼儿游戏行为的研究

幼儿园户外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幼儿游戏行为的研究幼儿园户外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幼儿游戏行为的研究引言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区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

幼儿在户外活动区可以通过各种游戏互动与材料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

而户外活动区的材料投放方式则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并对幼儿的综合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幼儿园户外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幼儿游戏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幼儿园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环境优化方案。

一、幼儿园户外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的现状1.1 具体的材料投放方式根据实地观察和访谈,目前幼儿园户外活动区的材料投放方式主要包括:固定投放、可选择自取和教师引导。

1.1.1 固定投放在固定投放方式中,材料被放置在指定的位置,幼儿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并使用这些材料。

例如,在一个角落里摆放了沙池、玩具汽车和塑料拼图等,幼儿可以自由取用这些材料进行游戏。

1.1.2 可选择自取可选择自取方式是指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户外活动区中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并投入游戏。

这种方式对幼儿的自主选择和独立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3 教师引导教师引导方式是指教师会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发展目标,在户外活动区设置特定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例如,在一块喷泉边摆放了水枪和水杯等材料,教师会引导幼儿进行水枪战游戏。

1.2 材料投放方式的优缺点固定投放方式能够提供一定的游戏刺激,但缺乏个体化的需求满足;可选择自取方式鼓励幼儿的自主性,但可能导致资源浪费;教师引导方式强调幼儿的发展目标,但可能限制幼儿的自由选择。

二、幼儿游戏行为的类型2.1 社交游戏社交游戏是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如拼图游戏、扮家家等。

2.2 探索游戏探索游戏是幼儿通过观察、刺激和操作来探索新事物和新世界,如探索自然、动植物等。

2.3 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生活中的人物和角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如玩家家、军事游戏等。

2.4 科学游戏科学游戏包括幼儿对物质性质、力学规律等基础科学知识的体验和理解,如沙池游戏、水枪战等。

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

浅谈小班建构区中游戏材料的投放与幼儿行为的研究所谓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不同的建构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

我们大家都知道,建构游戏是一直都是深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类型。

它给幼儿快乐、经验、学识、思想、健康,是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手段。

它之所以深受幼儿喜爱是在于它的操作性,幼儿通过建构操作,在认识形、色、增强空间概念的同时,相互启发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认识能力,也学习了平铺、延伸、叠高、架空及围封等技能。

既然如此,游戏的可操作物即游戏材料便显得尤为重要。

幼儿游戏是在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老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原有的经验,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投放的方式,包括数量、种类和种类的搭配,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发展。

下面我就本班在开展游戏“小小建筑师”的材料的投放与幼儿的行为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1、材料的投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下学期的幼儿虽然有了造型的意识,但目的性不强,且作品简单,因此,在小班阶段,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材料主要是简单的形状,如方形的、圆形、三角形等,且与形象玩具结合使用,让孩子能够建构一些简单的造型。

例如,在小班的建构活动中,我们提供许多方形的纸盒给他们做房子,并且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的屋顶,考虑到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差,我们还准备了一些三角形、长方形的屋顶,并且在墙上张贴了一些房子的照片,让小班幼儿模仿着进行粘贴。

2、材料的投放要有层次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的能力各不相同的,因此要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游戏需求,就要为孩子提供有层次性的游戏材料。

雪花片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建构游戏材料,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而且可以通过变化,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因此,能力强、富于创造力的孩子就可以用雪花片进行嵌插花、扇子、人,桥、飞机等。

而对于能力相对较弱,还处于简单的拼搭垒高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方形、三角形、拱形的木制小积木或者是泡沫积木给他们摆弄堆积。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材料投放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适时、适量、适材料的投放,可以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促进其身体发展、激发其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不同区域活动的角度来详细探讨材料的投放。

1.探索区域活动:探索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区域,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区域,可以投放一些与科学探索有关的材料,如放大镜、显微镜、磁铁等。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天平、水槽、容器等实验器材,引导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

3.美术区域活动:美术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创作和表达的重要场所。

在这个区域,可以投放各种美术材料,如颜料、画笔、剪刀、彩纸等。

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模具、印章等物品,帮助幼儿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和手工制作。

这些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才能。

4.大型玩具区域活动:大型玩具区域活动是幼儿进行体育活动和运动发展的重要场所。

在这个区域,可以投放一些大型玩具,如滑梯、秋千、蹦床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幼儿锻炼肌肉,提高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5.科技区域活动:科技区域活动是培养幼儿科学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的重要环境。

在这个区域,可以投放一些与科技相关的材料,如电子积木、编程机器人等。

这些材料可以帮助幼儿进行科学实验和编程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材料投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适时投放: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需要,适时地投放相应的材料。

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材料的需求和使用能力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阶段来进行合理的投放。

2.适量投放:投放的材料数量应适量,既要考虑幼儿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也要避免材料过多造成混乱和浪费。

3.适材料投放:投放的材料应与活动主题和目标相符,符合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材料的选择应注重安全性和环保性,避免对幼儿的身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4.鼓励自主探索:材料的投放应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和学习,不仅要提供具体的材料,还要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最新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

最新华爱华: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

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1华爱华2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学习 ( 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 ) 。

在游戏中,幼3儿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来实现游戏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

在此,我们将游戏材料界4定为被用于幼儿游戏的一切物品,包括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制作的玩具,以及任何日常物品或5自然材料。

正如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幼儿在 97 %的自由游戏时间里会使用某些玩物6(Tzard , Phlps&Plews , 1976) 。

我们的观察研究也证明,无论是与陌生的玩伴在一起7还是与熟悉的玩伴在一起,无论是进入新活动室还是进入熟悉的活动室,幼儿都会先寻找可8玩或想玩的物品,作用于材料的游戏行为平均达 96 %以上。

也许正因为如此,游戏材料对9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才被教育者所重视,我们才会去关注儿童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行为,关10注投放游戏材料的方式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影响。

11一、幼儿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12研究表明,“游戏材料和儿童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

也就是说,材料会影响幼儿13的行为方式,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

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14来说明这种关系。

151 .材料的外在特征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16与材料的特征相关的指标有两个:一是形象性,二是结构性.前者是指材料与实物之间的17逼真性。

后者是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

两者有一定的关联,越是逼真的形象性材料就越18具有玩法的规定性,因此它同时属于高结构性材料,其作用是诱发儿童进行想象性游戏;而19非形象性材料在想象性游戏的情景下可以被用作实物的替代物,由于它在不同的情景中具有20多种替代的可能性,所以又属于低结构性材料或非结构性材料。

但结构性材料不限于这些,21它除形象性材料外,主要是指教师为某一特定幼儿发展目标而预设玩法的材料,只有一种玩22法的为高结构性材料,有多种玩法的为低结构性材料,无玩法限制的为非结构性材料。

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

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

《指南》背景下如何开展区域活动前言:1.幼儿获得新知的途径:一是教师的直接传递。

二是通过环境创设让幼儿发现新知并从中获得。

区域活动属于后者。

2.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幼儿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要正式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需要。

一、对活动区类别和功能的定位1.区域活动定义: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

区域范围从狭隘的范围向广义的范围划分类别涉及范围表现性区域装扮区、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探索性区域益智区、科学区、沙水区、种植饲养区运行性区域固定运动区域、可移动器械区域、自然游戏区欣赏新区域阅读区、展示区2. 活动区功能【表现性区域】表现性区域以幼儿的经验为导向,通过各种开放性材料的投放,为幼儿提供自我表现与表达的机会。

功能------幼儿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在表达意愿、展现能力充分体现自己天性和潜能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创作性的活动。

【探索性区域】探索性区域是新异刺激引发的探索活动,其中探索是以未知为导向的。

目的:是使幼儿通过活动对未知世界有所发现,从而获得新知,以充实自己的认知结构。

【运行性区域】运行性区域是在户外场地上引发的,以训练幼儿粗大动作为主要内容。

重要性-----身体运动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必须;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年龄特点;阳光和空气是保障幼儿健康的自然条件。

每天必须进行创设适宜的活动区环境。

【欣赏新区域】欣赏新区域是幼儿增长知识,获得自主发展的重要区域。

是体现幼儿园文化品位的。

主要活动形式-----通过用眼和用脑的形式促进理解和接受。

种类----图书阅读、实物展览。

活动区空间和活动室类别空间类别活动室内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展示区(操作区、数学区)活动室外(走廊)种植养殖区、角色区、表演区户外固定运动器械区、可移动器械区、自然游戏区、沙水区、种植饲养区根据幼儿的年龄而异小班:操作区、数学区可以合并为益智区。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研究引言幼儿园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之一,活动区是幼儿园中儿童开展活动的主要场所。

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对于儿童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对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的建议。

一、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的分类1.有序投放方式有序投放方式是指幼儿园将活动区材料按照一定规则有序地摆放在活动区内。

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儿童在使用活动区材料前进行选择,提高儿童择取材料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有序投放方式也能够培养儿童整理和保管材料的意识,提高儿童的自理能力。

2.无序投放方式无序投放方式是指幼儿园将活动区材料放置在活动区内,不特别标明或摆放顺序。

这种方式带给儿童更多的自由和创造的空间,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无序投放方式更加符合幼儿园强调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能够让儿童更好地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

二、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关系1.有序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关系有序投放方式能够提供明确的选择范围和使用规则,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秩序感。

儿童在有序投放的活动区内能够更好地找到所需材料,并培养整理和保管材料的习惯。

与此同时,有序投放方式能够减少儿童之间的冲突和争抢行为,促进儿童之间的合作与友谊关系的发展。

2.无序投放方式与儿童行为的关系无序投放方式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加儿童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儿童在无序投放的活动区内能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并将其进行自己的组合和运用。

这种自由的投放方式能够促进儿童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对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方式的建议根据以上分析,为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可以采取以下建议:1.有序投放和无序投放结合的方式既要给予儿童自由发挥和想象的空间,又要保障一定的秩序和规范。

可以将有序投放和无序投放的材料交替使用,使儿童既能体验无序投放方式下的创造力和主动性,又能培养有序投放方式下的整理能力和自理能力。

活动区低结构材料投放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

活动区低结构材料投放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

活动区低结构材料投放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文/孝义市新乐幼儿园 申艳红 王 卉《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重要文件中都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倡导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尊重幼儿的学习品质,在游戏活动中将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为幼儿提供多种层次的低结构材料,充分挖掘低结构材料的优势并合理利用,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游戏需求,促进幼儿开放性思维的发展。

为此,我园以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促进幼儿创新能力发展的研究为突破口,开展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与运用,提升幼儿的创新能力1.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鼓励幼儿“以物代物”,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想象是指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对这些表象加工改造,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认知能力迅速发展。

通过调查问卷我们了解到,有一部分家长能够意识到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周围环境有直接的关系。

教师在投放低结构材料时会预设所选材料的价值,形成隐性的目标,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现幼儿使用材料的创意方法并对其进行记录与分析。

比如:在角色区我们投放了塑料泡沫垫、泡沫水果网、泡沫鞋衬等材料,教师预设让幼儿用塑料泡沫垫做宝宝的被子、床、食物,泡沫水果网做替代物帽子、制作美食,泡沫鞋衬做床单、被子、头纱,但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产生了更丰富的游戏行为,提升了幼儿的想象能力。

(见表1)2.通过低结构材料的投放引导幼儿“一物多玩”,提升幼儿探究能力探究能力是指善于发现问题,通过假设、验证等多种方法及各种工具多方面探索事物之间的关系、寻找答案的过程。

作为教师,应该发现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华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一种学习( 包括已有经验的练习和新经验的获得) 。

在游戏中, 幼儿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来实现游戏的娱乐功能和教育功能的。

在此, 我们将游戏材料界定为被用于幼儿游戏的一切物品, 包括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制作的玩具,以及任何日常物品或自然材料。

正如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 幼儿在97%的自由游戏时间里会使用某些玩物( Tizard, Philps &Plewis, 1976) 。

我们的观察研究也证明, 无论是与陌生的玩伴在一起还是与熟悉的玩伴在一起,无论是进入新活动室还是进入熟悉的活动室, 幼儿都会先寻找可玩或想玩的物品, 作用于材料的游戏行为平均达96%以上。

也许正因为如此, 游戏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才被教育者所重视, 我们才会去关注儿童作用于游戏材料的行为, 关注投放游戏材料的方式对儿童游戏行为的影响。

一、幼儿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研究表明, “游戏材料和儿童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双向关系”。

也就是说, 材料会影响幼儿的行为方式, 而幼儿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对材料的操作方式。

我们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说明这种关系。

1.材料的外在特征决定着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显性功能与材料的特征相关的指标有两个: 一是形象性, 二是结构性, 前者是指材料与实物之间的逼真性, 后者是指材料使用方法的规定性。

两者有一定的关联,越是逼真的形象性材料就越具有玩法的规定性, 因此它同时属于高结构性材料, 其作用是诱发儿童进行想象性游戏; 而非形象性材料在想象性游戏的情景下可以被用作实物的替代物, 由于它在不同的情景中具有多种替代的可能性, 所以又属于低结构性材料或非结构性材料。

但结构性材料不限于这些, 它除形象性材料外, 主要是指教师为某一特定幼儿发展目标而预设玩法的材料, 只有一种玩法的为高结构性材料, 有多种玩法的为低结性材料, 无玩法限制的为非结构性材料。

可见, 玩法取决于材料的特征, 材料的形象性特征和结构性特征可以引发幼儿特定的游戏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方式与幼儿行为及发展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华爱华史宏亮摄42008 04行为, 这些游戏行为又有助于实现某些特定的幼儿发展目标。

正因为材料特征具有这一价值, 所以教师才能通过在活动区( 如娃娃家、医院、交通工具等) 投放不同种类的形象性材料和赋予不同学习要求( 如发展计算、分类、感知、手眼协调等能力) 的结构性材料, 用材料的预设玩法引导幼儿从事某一特定的活动, 以便实现材料对幼儿发展的显性功能。

2. 幼儿的个体特征激活了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的潜在功能不可否认, 在一般情况下材料确实能引发幼儿特定的行为,但也不尽然。

我们发现, 如果得到教师允许, 幼儿常常会改变游戏材料的通常玩法和教师的预设玩法, 甚至不同的幼儿对同一种材料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

比如, 幼儿会用娃娃家的碗和盘子玩“车轮大战”与“转陀螺”, 会用听诊器替代淋浴用的莲蓬头, 会用木珠玩击珠比赛, 会用拼图方积木进行搭建, 会将原用于分类的小木棒与橡皮泥组合在一起进行手工造型, 甚至会用扑克牌进行立体造型, 等等。

这些幼儿自创的“反常规玩法”在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同时, 客观上也实现了材料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只是我们在预设玩法时忽略了这些价值。

由于这些价值的实现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游戏材料对幼儿行为及发展还具有潜在的因人而异的功能。

然而遗憾的是, 在现实中, 教师过分重视材料的预设玩法。

当幼儿不按预设玩法对待材料时,教师常常指责幼儿“不好好玩”“瞎玩”; 当幼儿不敢“瞎玩”或因对材料不感兴趣而“不玩”时, 教师又常常无可奈何。

于是, 教师总是做两件事, 不是千方百计引导幼儿按要求去玩, 就是频繁地调整或更换材料( 重新预设) 。

其原因可能是教师重视了材料投放,却没有认识到幼儿与材料的双向关系, 教师只注重“让环境说话”,让环境作用于幼儿的行为, 而不重视幼儿反作用于环境的自主性, 结果未能使幼儿与环境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为此, 我们必须了解幼儿为什么会改变材料的预设玩法和通常玩法。

原因或许有三: 一是材料的规定玩法没有趣味; 二是材料的预设玩法对幼儿来说难度过大; 三是材料的通常玩法很快就被幼儿充分掌握, 不再具有挑战性。

我们还必须明白, 幼儿生成的玩法不比教师预设的玩法价值低。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每一种自创玩法, 我们就能解读其中的发展价值, 幼儿在原有玩法基础上形成的自创玩法往往最能体现他的最近发展区。

因此, 允许幼儿在教师规定的玩法以外按自己的方式游戏, 是实现游戏材料价值最大化的体现。

二、取决于游戏材料结构性特征的投放方式当前, 区角活动已成为幼儿园实施课程和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活动区投放丰富而适宜的游戏材料也就成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

我们在观察不少幼儿园的活动区材料后发现, 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教师对活动区的游戏材料大致采用了三种投放方式。

1.目标导向式这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依据的高结构性材料投放方式, 如上所述, 教师试图通过材料的玩法设计, 引导幼儿按照要求游戏, 以促进幼儿发展。

在预设课程中采用这种材料投放方式是必要的,但问题是被教师设计了玩法的材料常常无法满足幼儿的需要, 结果幼儿很少选择教师在材料设计上花费精力最多的活动区, 在那里逗留的时间也很短( 朱若华,2005) 。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材料的投放方式, 而在于教师预设的玩法不适宜。

教师如果为了实施课程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而将游戏材料的玩法设计成枯燥的作业让幼儿操练, 或者设计成只需重复而没有变化的单一玩法, 那么实际上就是在用材料控制幼儿, 而不是由幼控制材料。

幼儿对材料缺乏控制感时必然会失去兴趣, 该材料的价值也就难以实现了。

例如同样是用于计算的游戏材料, 一种玩法是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加法算式来摆放正确的答案, 如根据“2+3=”找出数字5 摆上, 并用摆珠子的方式来验证。

这对幼儿来说只是一种被动的练习, 不仅缺乏趣味, 而且单一而有限的数字摆放很快就会因不断重复而失去挑战性。

另一种玩法是让幼儿根据卡片上的加法算式按颜色特征有规律地穿珠, 如果卡片上的算式是“2+3=”, 那么幼儿可以自选两种颜色的珠子( 如以“2 红3 绿”的规律) 来穿珠, 并摆上数字5, 穿完后数一数有几个5。

假如有4 个5, 就在算式下面摆上数字4。

一串珠子与一个算式放在一起, 就算完成任务了。

如果卡片上的算式是“2+2+2=”, 幼儿可以按“2 红2 绿2 黄”的规律来穿珠, 并摆上答数6, 穿完后数一数有几个6, 再摆上数字几。

这种设计显然是由幼儿来控制材料的, 他们可以依据算式自选颜色体现穿珠规律, 穿出各种相同颜色不同规律、相同规律不同颜色的美丽“项链”。

在这一手眼协调的练习中, 幼儿既巩固了加法的学习, 又开始了乘法的启蒙学习。

看来, 同样是用目标导向式投放高结构性材料, 幼儿的操作方法是被动枯燥的练习还是主动有趣的探索, 该操作方法所蕴含的幼儿发展目标是可以由其他更简单的材料和方法替代的还是不可替代的, 这是检验一个高结构性材料是否最有意义的重要指标( 沈晓燕,2007) 。

我们认为, 在活动室里, 高5研究与探索结构性材料的数量应当是有限的,但必须是最有意义的。

2.自由开放式这是一种不预设教学目标的材料投放方式, 即直接投放非结构性或低结构性材料, 如积木、插塑、珠子、纸张、黏土以及各种废旧物品。

教师不对材料作任何设计制作, 也不对材料的玩法作任何规定, 幼儿想样玩。

这种投放方式有助于幼儿更主动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控制游戏材料, 产生自发性的游戏活动。

当然, 非结构性材料对幼儿的发展价值具有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教师尽管也意识到非结构性或低结构性材料对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是有价值的, 但常常忽略它们对幼儿具体行为的实际意义。

幼儿在面对非结构性材料时常以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一种材料, 比如用棍子当马骑, 用棍子当杠杆撬开东西, 用棍子在地上划线, 用棍子来测量长度等, 或以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的材料, 比如测量物体长度时用棍子、书、长条积木、盒子、扫帚等作为工具。

幼儿正是从他们自发生成的玩法中获得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

意识到这一价值, 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就不会“放羊”, 而是仔细观察幼儿对每一种材料的各种玩法,分析和判断这些玩法对幼儿发展的实际价值, 适时地给予幼儿支持和指导。

3.探索发现式这是一种将教学目标隐蔽化的材料投放方式, 即教师对活动材料进行大致的规划, 将预设的学习目标落实到一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探索活动间接达成目标。

探索发现式具体又有两种投放方式:一是问题情景式投放, 过材料投放来创设问题情景, 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 让幼儿通过探索逐渐接近正确的知识。

比如, 为了让幼儿获得沉浮的经验, 教师投放了玩水的材料, 当幼儿认为大的东西会沉下去时,教师便投放小的下沉物和大的上浮物, 让幼儿产生认知冲突,通过再次探索获得新的认识。

二是经验系统化投放, 即通过若干并列或递进的探索活动,让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经验。

比如, 先投放单面镜, 再投放可折叠成不同角度的双面镜, 然后投放三角镜, 最后让幼儿玩万花筒, 这样幼儿自然地初步掌握了万花筒的原理。

又如, 小班、中班、大班以不同方式呈现天气预报, 小班呈现的是表示晴、阴、雨的标志图, 中班除了每天呈现标志图, 再加上表格式记录方式, 将晴、阴、雨的小标志图贴入表格中, 大班在月表格的旁边加上用于记录晴、阴、雨的三条立柱, 将表格中的小标志图数一下, 涂于立柱中的相应位置, 这虽然只是一种简单的数数, 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得了统计的经验。

探索发现式的价值在于分解知识点的难度, 让幼儿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建构知识, 在适宜的挑战中获得循序渐进的发展。

三、取决于游戏材料丰富性原则的投放方式幼儿能否在环境的影响下获得多样化的经验, 能否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就是活动区游戏材料的丰富性。

为此, 广大教师正在付出极大的努力, 以种类多样的游戏材料来保障幼儿发展的全面性, 以数量充足的游戏材料来保证每个幼儿在使用材料上有均等的机会。

但“种类多样, 数量充足”究竟该如何把握?我们认为, 这需要从幼儿的游戏行为来分析, 从游戏行为带来的发展可能性来判断。

1.游戏材料的类别多样性决定了幼儿获得多种不同经验的机会不同种类的游戏材料会诱发幼儿开展不同类别的游戏, 而不同类别的游戏对幼儿发展又各有特殊的意义, 因此提供各类游戏的相应材料是活动区材料62008 04丰富性最基本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