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山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石山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野外实习是工程地质实习的多项内容之一,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掌握现场的工程地质场地环境和地质条件,现场观察工程地质现象,理论联系实际,为将来的工程建设场地勘察提供初步实践基础。
二、实习意义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增加学生课外地质学知识,拓宽他们对地质学中各山脉地质形态的认知,便于日后理论学习。鼓励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相结合,观察了解各类岩石。
三、实习时间和地点
2015年1月8日宝石山
四、实习内容
虽然之前已经和同学有去过宝石山,但这一次在建筑工程学院刘老师、孙老师和蔡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对宝石山在整体岩石风貌和地质结构方面都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对书本上所讲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地理解。
在大家看来,照片中的石头在宝石山上随处可
捡,并无什么特别的地方。可是在听了刘老师的讲
解后,原来宝石山主要是由凝灰岩构成,凝灰岩中
夹杂玛瑙矿物以及铁杂质,在阳光下玛瑙杂质就会
闪闪发光,正如接下来我们所看到的“宝石流霞”。
宝石山中所含的玛瑙是由岩浆岩喷出后,表面温度
急剧降温而形成大块结晶,呈流纹状构造,
节理面光滑。在图片中比较破碎锋利的岩
石,是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生物侵蚀作用
形成的。
当我们来到保俶塔时,刘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宝石山大致的地
势整体布局介绍,与下沙地质主要为软土质相比,宝石山主要为脆性岩
石。同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宝石山还拥有其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
当年杭州市在城市规划当中有人提出可以从宝石山附近凿开隧道修建通
到来缓解交通,就因为其存在的客观价值被立即否决了。
对于山体建筑物来说,水的侵蚀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因为在日积月
累中,水会破坏岩体结构,使建筑物地基失稳,从而引
发严重灾害。右边的水池就是为了保护已有百年历史的
保俶塔而修建的。据刘老师讲解,修建水池可有利于塔
下地下水地排通。
一号店观测结束后,大家立马向二号初阳台进发。
途中我们小组单位对一块岩石的产状进行了测量。经过
多年地风雨侵蚀,岩石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风貌,剩下
的只是它历经沧桑岁月的痕迹。以下岩石的产状是走向
NW288°,倾向SW198°,倾角∠79.5°。第一次使用水平罗盘,几乎没有误差。
此外,途中我们还经过一个大型裂隙岩缝,同时也是一处非常有名的景点——“宝石流霞”。大家通过的时候只能侧着身子走过,在经过多年的风化侵蚀,原本应该是一块整体的巨型岩石已成两部分,而且岩石上也长了一些植被。对于这些裂隙地保护,刘老师指出,应该及时将岩石上覆盖的植被清理掉,否则由于树木根系的张力作用以及生物侵蚀,裂隙的破坏将会加速。
此外,我们还见到了岩石风化的几个典型过程。对于有些看似土壤,但是它的内在质地依然十分坚硬,说明岩石还未完全风化完成,外观表现为颗粒状。关于同一处岩石它的风化程度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刘老师和我们说,这主要是因为地势以及植被覆盖不同。处于通风口地带或者植被覆盖较多的岩石其被侵蚀的程度就会很严重。
当我们到了初阳台后,刘老师带我们参观了一
个古老的观赏台。而刘老师在给我们作这个古建筑
建造的时候,特别讲明了它的门窗拱形构造原理,
以及图中拱圆出现裂缝的原因在于拱顶轴部受应力
集中而使得凝灰岩岩石开裂。有人提出如果将门窗
直接做成矩形的话对于材料加工会更方便,但是刘
老师指出,这样很容易导致矩形上角受到各种应力
状态而破坏,就像隧道也需要建成拱形一样,才能
长久保证它的安全性。由于小岩块的边缘长期受到
烈日和雨水的侵蚀作用后其棱角逐渐消失,并且岩石表面有许多细孔。在这里,我们做了好一会休息,并且大家集体合了影,为这次宝石山野外实习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在往三号点的途中,我们还仔细地观察了葛岭的植被
地貌和岩石裂隙、大型断层等情况。图示是一个逆断层,
在经过长久地地质演变,只剩下断层的上盘,下盘基本被
侵蚀成山谷洼地,若不是老师指出来,大家还分不清楚其
中奥秘。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逆断层的断层面的表面样
貌,在构造力的作用下,岩层表面被挤压的十分光滑。而
且在断层面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岩石的走向和倾向。
最后我们来到了紫云洞,由于这里的岩石比较大块,
上方支撑点不多,在压力作用下,上盘结构极不稳定,导
致部分岩石被挤压破碎。所以为了安全和保护岩体结构,
人们用柱子作为岩体支撑。但是在下雨天会使山体结构不稳定,所以在这时候不宜在洞中走动。
到这里,宝石山工程地质实习也将结束,而我们从中学到的也远非报告中所写的。我想,这次实习最大的收获是能够将书本上所写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达到了对实际地质学有了更加深刻地认知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