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全套教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习作:奇妙的想象》研讨课教案_2

新人教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习作:奇妙的想象》研讨课教案_2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册独立编排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习作单元,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即为习作策略单元。

本单元习作主题是《奇妙的想象》,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和习作。

本单元安排了《一支铅笔的梦想》和《尾巴它有一只猫》两篇例文,例文语言浅显,情节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旨在给学生打开思路、大胆想象提供借鉴和模仿的范例。

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并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故事。

本单元的习作任务是写一个想象故事,提供了7个题目,旨在以富有想象力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习作思路,也提出了习作的具体要求:一是对习作范围作了说明;二是强调了想象要大胆;三是建议开辟专栏展示习作,扩大交流范围,使学生获得习作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习作热情。

【学情分析】已知的:1、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乐于口头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因此要求三年级学生根据特定的说出自己的一部分想象并不困难。

2、在学习了课文《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树》后,对发散性思维方式有了初步的接触。

未知的:1、学生对作文该如何进行整体构思还不清楚,因此,本课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课文,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整体构思。

2、学生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写出一段充满想象的话,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加以引导,将学生的所思所想转化为书面语言表达,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丰富学生的想象。

【教学思路】新课标对第二学段提出的习作要求中这样写到:“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学生的想象是天马行空的,脑海中新奇有趣的想法取之不尽,要将学生的奇妙想象转变为笔尖下的引导,需要教师有效的习作指导,所以,整节课我创设了挑战想象国王难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写作恐惧感。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精品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精品教案

习作例文·习作【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2.发挥想象编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3.引导学生通过习作例文,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5.引导学生如何想象,并把想象的内容具体、清楚地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清楚地表达出来。

【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环节】第一课时(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一、交流平台。

1.大胆的想象创造出了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和景象,读这样的文章特别有意思。

本单元都是这样充满奇异想象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课文。

(1)《小真的长头发》里有着短头发的小真凭借着自己的奇特想象,勾画着自己美妙能干的长头发。

在小真的想象中,她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呢?(钓鱼,能拉牛,能裹在身上做户外的棉被,还能帮助妈妈晾衣服;抹上洗头发的香波就是个大大的冰激凌,躺在河流里头发就像随波荡漾的海带……)(2)如果你也有像小真那样的长长的头发,你会用它去做什么呢?(学生大胆畅想)(3)《我变成了一棵树》一文中大胆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棵树,你认为有什么奇特之处?(4)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2.看来,在想象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大胆想象可以实现美好的愿望,拥有奇异的经历。

二、初试身手。

(一)在纸上按出自己的手指印,再把它画成想象中的事物,看谁的想法最新奇。

1.引导想象。

(1)教师投影展示作品,引导学生感悟画中的奇思妙想。

(2)伸出我们的手,先在纸上按下自己的手指印,你想用你的手指印画什么呢?看谁想得新奇,画得漂亮。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2.展示评价。

评价要点:(1)谁想象得最奇妙?谁的画颜色最漂亮?(2)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师总结:通过这节课,老师发现你们的想象力都特别丰富,画出了这么漂亮的画。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

最新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完整版)一、全册教材分析二、单元教材分析三、全册教学目标三、全册教学计划四、全册教学设计五、全册教学反思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材分析(一)择取内涵丰富的课文,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本册教材精心挑选各种主题、各种体裁的课文,力求通过内涵丰富的文本,全方位地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有的课文,以榜样人物的言行,给学生以优秀品质的示范。

比如,《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童年时代信守诺言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诚信重诺的生活态度;《蜜蜂》表现了科学家法布尔严谨求实的态度,能让学生深入感受格物致知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品质。

有的课文,语言生动、鲜活、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比如,《燕子》一文,语言充满诗意,把寻常的小动物描摹得美丽动人,并承载了作者深厚的情感;《昆虫备忘录》一文,思维跳跃,用闲谈式的语句,表现自由的乐趣;《肥皂泡》一文,语言唯美多变,情感细腻。

教材希望通过这些独具韵味的课文,初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和审美修养。

还有的课文,贴近三年级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儿童情趣。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描述了儿童课外生活的自由与欢愉;《剃头大师》讲述了诙谐的儿童故事,其中的幽默之处,能让三年级学生产生共鸣。

编排这些课文,能保护学生天真烂漫的童趣,使学生对阅读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

(二)多种路径形成合力,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教材通过多种形式编排传统文化内容,力图由此形成合力,提供充足的传统文化养分。

教材安排了两次古诗课文。

第一单元中的古诗课文,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鸳”等美丽的图景,有“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细腻的感受,还有梅子黄时山林中的自然恬淡,总体格调是轻快明朗的,能够丰富学生对季节的感受。

第三单元中的古诗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能够帮助学生深人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安排了文言文课文《守株待兔》,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深度。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教案16·小真的长头发备 2.自己制作生字卡片。

(学生)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一、图画导入。

(用时:5分钟)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长辫子的图案.学生想象这是什么?2.教师继续延长图片.学生继续想象。

3.板书课题。

1.学生想象,互相交流自己的猜想:图案是什么?2.随着图案延长.学生继续想象。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用时:20分钟)1.教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课件出示三个小女孩在一起聊天的画面。

1.跟随教师的引导识记生字。

(1)注意“栅、揉、难、碍”等字的读音。

(2)注意多音字“系、椅、泡、提”的读音和用法。

(3)注意“凌”的部首是“冫”.“沫”的右边是上横长下横短。

2.认识小真.从课件中指出小真。

1.比较组词。

三、品读对话。

(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小叶和小美的对话.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心理。

2.分角色朗读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小真的话:“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3.想象:小真的头发能长多长呢?1.从小叶和小美的话中感受到她们的骄傲、得意。

2.指导朗读对话.体会小真话语中的不甘示弱。

3.发挥想象.丰富内容。

2.下面句子中号的作用是(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说起那来啊……A.表示声音的长。

B.表示话题突变。

C.表示解释说四、自读自悟。

(用时:5分钟)1.学生自读小真说的话.感受小真奇妙有趣的想象。

2.书写生字、词语。

1.自读课文.在文中做上记号。

2.书写生字、词语。

3.照样子.写一写。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奇妙、有趣。

学前准备课文内容相关课件。

(教师)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

(用时:5分钟)1.听写词语。

2.板书课题.回顾上节课内容。

1.学生听写词语。

2.回忆上节课内容。

4.听写词语。

手套麻烦悠闲椅子泡沫冰激提起很棒二、交流理解。

(用时:20分钟)1.教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做什么。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2020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全册)

开学第一课【教学目标】1.畅谈寒假生活,与同学分享寒假中有意义的开心的事情,交流春节的民风习俗,学会正确理财。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回顾语文课堂常规。

3.初步了解本册课本的结构,了解篇目及每单元的特色,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4.听《牵手春天》的故事,明白春天和理想之间的关系,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

【教学重难点】初步了解本册课本的结构,了解课文的篇目及各个单元的特色,明确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一、回顾寒假生活,激发兴趣。

寒假生活已经顺利地落下帷幕,春天也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你的寒假是怎么过的呢?把你寒假中最开心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听吧!二、寒假快乐大本营。

(一)说说寒假的味道。

1.分享寒假事件大本营。

大家在寒假里肯定过得非常愉快,非常充实。

可以说说过年的新鲜事,可以说说自己学会的本领,还可以说说自己了解的春节的风俗。

2.小组内畅所欲言。

3.指名上台讲,教师稍作点评。

(二)说说压岁钱那点事。

1.你如何看待压岁钱?压岁钱是谁给你的?你又是怎么看待压岁钱的?大人们在发放压岁钱的时候有什么愿望?2.你将如何支配你的压岁钱呢?好好和同学们商量一下,如何支配自己的压岁钱。

仔细想一想,制订一个理财计划表。

(三)寒假快乐作文吧。

1.全班欣赏优秀的学生作文。

(说说自己的感受)2.选择自己写的最满意的一篇作文在小组内交流。

(认真倾听,分享快乐)三、了解大概,亲近语文。

1.认识封面:仔细看看语文书的封面,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

2.认真读读语文书的目录,说一说。

(1)这本书一共有多少篇课文?标*号的有几篇?(2)你最喜欢哪些课文?为什么?四、提出要求,准备学习。

1.准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2.准备三本簿子:日记本,练笔本,摘录本。

3.准备几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

五、春天前行的脚步。

春天来了,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发现了哪些变化?当第一声春雷响起的时候,我开始《牵手春天》,用自己的热情拥抱春天。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四、教师小结,写法指导。
写好想象文,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观察生活,表现生活。想象不是胡编乱想,要符合生活实际。只有熟悉生活,详细地观察生活,才能有想象的原材料。
第二,明确中心,展开想象。动笔写想象文之前先要明确中心,即写作目的。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
第三,想象美好,立意深刻。想象文必须要有一个“美好”的中心思想。如果只是瞎编一个热闹离奇的故事,就失去了想象的意义。
第四,要根据写作的对象采用合理的想象方式。如《小树的心思》《躲在草丛里的星星》《滚来滚去的小土豆》《手罢工啦》等,可以像《一支铅笔的梦想》那样采用拟人化想象。再如《假如人类可以冬眠》可以采用假设想象,从作文的框架、情节的发展到人物的言行都需要假设想象,而且越是细微精妙之处和越是难以言说之处,就越离不开这种假设想象,但假设、虚构、揣想又必须是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的,因此它又是不随意的。再如《最好玩的国王》可以采用组合想象,就是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事件中的某些本来互不相干的具象组合为一个新的形象的想象方式,故事的发展像滚雪球一样,渐渐地雪球越滚越大,直到满意为止。
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
3.想象大胆、合理,有一定的科学性。
4.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一支铅笔也有了梦想,它会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认真听录音,从录音中寻找答案。
五、构思作文,教师巡视。
1.学生独立构思,完成习作。
2.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独立修改,展示习作。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1 课程背景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是语文三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包括语文知识和阅读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语文素养,本次教学设计将围绕第四单元和第五单元展开复习课程。

1.2 课程目标•复习第四单元课文内容,包括词语理解、故事情节分析等。

•复习第五单元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2.1 教学内容1.复习第四单元的课文内容,包括词语解释、情节梳理等。

2.复习第五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如阅读文章、写作内容等。

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的实际运用。

2.2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共同整理复习笔记。

2.阅读活动:让学生朗读课文,提高语感和表达能力。

3.互动问答:通过问题与回答的形式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创新思维激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三、教学步骤3.1 第一阶段:复习第四单元内容1.分析第四单元的课文《XXX》,让学生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让学生解释生词,梳理故事情节。

3.2 第二阶段:复习第五单元内容1.引入第五单元的课文《XXX》,让学生朗读并理解文章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3 第三阶段:课堂互动1.教师组织互动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角色扮演,展示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4.1 评价方式1.通过课堂互动,听取学生表达内容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书面表达对复习内容的理解。

4.2 反思与优化1.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课后作业及延伸1.完成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精选】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 守株待兔 教案+反思

【精选】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5 守株待兔 教案+反思

5 守株待兔教学导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课件出示: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汉字演变的经过记忆字形。

耒是象形字,金文依照农具的样子而成,小篆的形体结构更规矩,将这个字的上面演变成三个横,直到最后简化成楷书,就成了现在的字形。

(2)在桌子上写一写这个字,记住这个字的写法。

3.学习生字“冀”。

(1)与“翼”比较有什么不同?(2)怎样记这个字?提示:“翼”有翅膀的意思。

“冀”又是河北省的别称。

使学生能根据字义的不同正确区分两个形近字。

(3)指导书写:“冀”汉字是方块字,观察怎样写才能把字写成方块字?(4)反馈。

根据学情有针对地提醒。

(二)朗读教学:读通句子、读出停顿。

1.自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确定多音字读音。

3.再读课文,读出停顿。

(1)回忆如何朗读文言文?(语速缓慢,停顿多)学生自由练读,试着读出停顿。

(2)指名朗读,根据学情引导学生读准停顿。

重点指导: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4.学生练读。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课堂小结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乌鸦喝水农夫与蛇杯弓蛇影狐假虎威2.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3. 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树桩。

②触:抵,撞到。

③颈:脖子。

④因:于是,就。

⑤冀(jì):希望,希冀。

⑥身:自己。

⑦笑:笑柄。

第二课时1. 这个成语故事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留下终身遗憾。

阅读链接:《南辕北辙》阅读指导【内容简析】《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越远了。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单元概述《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交流平本单元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一篇习作《奇妙的想象》《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中“我”趴在窗台上看星空时,发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

现了宇宙另一边的一系列秘密: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有着和宇宙这一边相同的空间场景,《我变成了一棵却又有着和这一边完全相反的情景。

文中的想象新奇而大胆,充满童话色彩。

“交流树》写“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

“习作例文”给出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初试身手”是围绕想象力安排的说写训练。

平台”,引导学生围绕例文展开想象。

习作以“奇妙的想象”为主题,要求学生《尾巴它有一只猫》根据给出的题目想象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1.朗读课文,走进作者神奇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2.拓展想象,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3.展开想象,接龙编故事。

4.根据给出的题目想象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5重点.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1.朗读课文,走进作者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2难点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课时2《宇宙的另一边》课时2《我变成了一棵树》课时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课时2习作:奇妙的想象16 宇宙的另一边本文写的是“我”对宇宙另一边的秘密的一系列猜想,并且这些猜想都是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的视角和“我”所经历的一切来展开的,所以使本课的想象合理而新颖,充满童真童趣。

神秘莫测的宇宙一直都是学生们好奇、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本课充满神奇的想象、贴合生活的场景、新奇精彩的描述、天真活泼的语言……一定会让学生沉浸其中,参与其中,并由此想象出关于宇宙另一边的更多、更新奇的秘密。

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喜欢新奇事物的阶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愉悦的情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语言的优美。

2020年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每一环节上课步骤)

2020年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每一环节上课步骤)

新【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五单元教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五单元教案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五单元教案学科语文单元五课题16 可贵的沉默执教人邓月强执教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2.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3.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ppt课件所需课时2课时累计课时教学流程批注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齐读课题。

2.说说什么是“沉默”、“可贵”?(ppt出示:沉默就是不说话;可贵:宝贵、珍贵)3.质疑。

师: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生说)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示出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纠正读音:“霎”“稚”“拙”为翘舌音;“烦”“犯”为前鼻音;蕴,读yùn,不读wēn(2)同桌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重点识记“顾、缓、稚、蕴、霎”。

(3)你还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4)小结:同学们真棒,自己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待生说后ppt出示主要内容:在一节课上,老师问家长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家长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课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课下发生的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段:第一段:(1—15自然段):写课上老师教育我们不能只会感受爱,还要知道回报父母的爱。

第二段:(16自然段):写家长会上,家长们的反映。

第三段:(17自然段):写“我”的感受。

2020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

2020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奇妙的想象
(4)蜗牛跟着大象来到了真正的森林。可在________的眼里,真正的森林也很小很小。最后蜗牛还是回到了__________。作者神奇的想象,让我明白了()
A.真正的森林在每个人的心里,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森林。
B.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有巨人的森林才是真正的森林。
二、习作内容:写一个想象故事
1.根据题目展开想象,填一填。
蜗牛上路了,什么也不用带,他的背壳房子就是他的一切。当他身体缩进去的时候,他就在休息,当他把身体伸出来的时候,他就在赶路。这样过了许多天。
一天,蜗牛看见四个巨大的树根,啊,这样的大树,只有森林里才有啊。蜗牛很高兴,他觉得自己到了森林了。可是,森林这么大,蜗牛站在地上是看不清楚的,他决定沿着树干一直往上爬。
(二)1.蜗牛 兔子 大象 巨人 个子越来越大
2.(1)草地
(2)A
(3)大象的腿
(4)巨人 草地A
二、1.示例:(1)会唱歌 会说话 能点石成金
(2)和月亮哥哥捉迷藏
(3)果园里 红苹果 马戏团 小皮球 运动场 篮球
2.示例:(1)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要当大哥。
(2)文具盒里的争吵
(二)蜗牛的森林
蜗牛生活在一片草地上,对于,草地上来了一只穿红靴子的兔子,蜗牛很热情地招呼说:“欢迎你来到蜗牛的森林。”兔子听了哈哈笑着说:“这样的草地也算森林?最高的草才过我的靴筒。”于是,兔子就给蜗牛描述了真正的森林,那是有着高大树木的地方。蜗牛很吃惊,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地方?他决定去寻找真正的森林。
(2)为这个故事拟一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习作:奇妙的想象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全套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每课教学反思)学校:班级:教师:202x-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读、会写、会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这首古诗,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4.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里大自然界中万物复苏,和谐美好的景象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5.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6.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激发学生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

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

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品教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品教案)

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品教案)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挨挨挤挤、清香”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荷花,增强对荷花的感情认识。

2.让学生自己分析和记忆基础知识,表达自己对荷花的看法和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美丽的荷花时,体会自然的神奇美妙。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上两节课,我们领略了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这节课我们将走进夏天。

同学们想一想,夏天有什么美好的事物呢?(学生交流)你们见过荷花吗?它是什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题为《荷花》的课文,更深入地了解美丽的荷花。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后鼻音“蓬、胀”,平舌音“姿、随”,翘舌音“势”和多音字“挨”的读音。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瓣、蓬、胀、裂、姿、势、仿、佛、随、蹈”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止”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胀:小店新开张,诚信卖蚊帐。

这天肚子胀,出货忘记账。

仿:小芳把纱纺,作坊受采访。

勤劳人效仿,志坚不彷徨。

佛:开水要煮沸,贝雕费用贵。

潮急心怫然,仿佛大风吹。

瓣:言语来争辩,有点细分辨。

种瓜花瓣香,丝线扎小辫。

随:小隋进部队,父母紧跟随。

一去二三年,抢险伤骨髓。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部编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统编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课程:第一课时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

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02019-2020教材)【精品】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02019-2020教材)【精品】

2020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2.燕子3.荷花4.昆虫备忘录口语交际:春天去哪儿玩习作:我的植物朋友语文园地第二单元5.守株待兔6.陶罐和铁罐7.狮子和鹿8.池子与河流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习作:看图画,写作文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0.纸的发明11.赵州桥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语文园地第四单元13.花钟14.蜜蜂15.小虾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语文天地第五单元16.小真的长头发17.我变成了一棵树习作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习作:奇妙的想象第六单元18.童年的水墨画19.剃头大师20.肥皂泡21.我不能失信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语文园地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23.海底世界24.火烧云口语交际:劝说习作:国宝大熊猫语文园地第八单元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26.方帽子店27.漏28.枣核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语文园地第一单元教案单元说明本单元围绕“感受多彩春天”编排了《古诗三首》《燕子》《荷花》三篇精读课文及《昆虫备忘录》一篇课文略读课。

本组课文形式多样,有古诗,有名家散文,有科学小品文,它们有从不同的角度,选取不同事物向学生展示了多彩的春天。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古诗三首》以分别是杜甫的《绝句》,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

郑振铎的《燕子》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叶圣陶的《荷花》描写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选取了三种昆虫进行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春天里昆虫界的生动画面。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5单元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第5单元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设计】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的主要内容。

2.认识新偏旁“反犬旁”和“爿字旁”。

指导写好带有这类偏旁的字。

3.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4.初步引导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戏剧尝试。

5.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重点:抓“痒痒的“冒”“弯”等关键词,体会表达效果的神奇,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教学难点:拓展学生思维,展开想象创编故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复习,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被小真的奇思妙想深深地吸引了。

你们还想听这样的故事吗?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3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本课生词,排火车读。

痒痒的椭圆形菱形鳄鱼香肠糖醋排骨丁零丁零秘密3.排火车接读课文。

三、复习生字,指导书写1.状:认识爿字旁,了解爿字旁的含义。

与“壮”字进行对比。

2.继续:强调“继”字的笔顺。

3.狐狸:左窄右宽,反犬旁的笔顺。

4.秘密:理解两个同音字的意思。

秘:不公开的,不让大家知道的。

可组词秘方、秘诀、神秘、奥秘。

密:不公开的,不公开的事物。

组词保密、密信、密谋、密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了解偏旁含义,形近字区分和同音字的不同含义来区分相像的汉字,加深学生印象。

】5.在田字格中各写一个,教师巡视指导。

6.当堂听写。

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哪些情节写得很有意思?2.师范读课文。

3.交流写得有意思的情节。

预设:(1)第四段①指名读。

②哪些描写让你觉得有意思?是啊,“痒痒的”和“冒”我把变成树的感觉写活了。

③再读,读出有意思。

(2)第五段①生读。

②交流有意思的描写:树上长鸟窝(3)第六段①鸟窝的形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菱形……②还会有什么形状?③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你会变成一棵什么样的树呢?④出示句子练习:你猜,我变的树上会长什么?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____________!我变成了一棵____________的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下册园地五(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语文下册园地五(教案+反思+课时练习及答案)
语文园地五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交流读过的想象文章,介绍奇特的想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按出手印想象事物、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交流读过的想象文章,介绍奇特的想象,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按出手印想象事物、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3)小组派代表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师生评议。
(4)教师小结,方法指导。
①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
②展开充分的想象,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③续写要在主要任务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个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部分的主题必须是健康的,有意义的。
④续写部分要注意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
在“手指画”的教学中,通过绘画、说画及全班交流培养了学生展开想象的能力。
在“接龙编故事”的教学中,通过续编故事使学生掌握了续编故事的方法和技巧,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续编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思维力都得到惊人的表现,他们的智力也会在合理想象、创造编出不同的故事中得到发展。从学生续编的故事情节中体现出了学生可贵的同情心和助人为乐的精神,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作业:续编故事。
小兔正在路上散步,小松鼠急急忙忙地向他走来……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语文园地五
交流平台大胆想象
初试身手手指画 故事接龙
[教学反思]
今天顺利完成了语文园地五的教学,针对教学情况进行简单的反思。
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认识到童话故事就是作者大胆想象创编的,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感受那些可爱的精灵、仙女、有生命的花草树木和日月星辰的可爱,激发了学生多看童话故事的兴趣。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主题是“想象”,全单元包括《小真的长头发》和《我变成了一棵树》两篇课文,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

2.本单元重点:
(1)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小真的长头发》详细描述了小真长头发的作用,发挥想象,学着续编故事。

读《我变成了一棵树》时要感受作者想象的有趣,并发挥想象创造新故事。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学会大胆想象。

(2)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奇妙的想象》,写一个想象故事,大胆想象。

3.单元教学建议: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想象的神奇、有趣,并学会大胆想象,创编、
2.出示要求:(课件出示3)
(1)选一个题目写一个想象故事。

(2)要大胆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3.小组互相交流,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

5.师生评议,纠正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依次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宇宙的另一边》《我变成了一棵树》和“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及一篇习作《奇妙的想象》,旨在引导学生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发挥想象写故事。

《宇宙的另一边》一文中“我”趴在窗台上看星空时,发现了宇宙另一边的一系列秘密:在那个神奇的世界里,有着和宇宙这一边相同的空间场景,却又有着和这一边完全相反的情景。

文中的想象新奇而大胆,充满童话色彩。

《我变成了一棵树》写“我”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孩子的童真童趣。

“交流平台”“初试身手”是围绕想象力安排的说写训练。

“习作例文”给出例文《一支铅笔的梦想》《尾巴它有一只猫》,引导学生围绕例文展开想象。

习作以“奇妙的想象”为主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题目想象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走进作者神奇的想象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3.拓展想象,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

4.展开想象,接龙编故事。

5.根据给出的题目想象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重点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走进作者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难点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世界。

《宇宙的另一边》2课时《我变成了一棵树》2课时交流平台及初试身手1课时习作:奇妙的想象2课时16宇宙的另一边本文写的是“我”对宇宙另一边的秘密的一系列猜想,并且这些猜想都是立足于生活实际,从“我”的视角和“我”所经历的一切来展开的,所以使本课的想象合理而新颖,充满童真童趣。

神秘莫测的宇宙一直都是学生们好奇、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本课充满神奇的想象、贴合生活的场景、新奇精彩的描述、天真活泼的语言……一定会让学生沉浸其中,参与其中,并由此想象出关于宇宙另一边的更多、更新奇的秘密。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喜欢新奇事物的阶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愉悦的情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语言的优美。

然后顺势而为,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奇妙想象,并仿照课文内容写下自己的想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话说出课文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感受文中的“我”大胆而神奇的想象。

【过程与方法】大胆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并相互讨论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使其养成善于观察、善于追问的学习习惯。

重点1.会认6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读写重点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难点想象宇宙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并和同学交流,看谁的想法更奇妙、更有趣。

教师: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第一课时认读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重点识字写字。

难点理清课文结构,感受作者想象的神奇。

一、赏图入境,交流导入——宇宙1.用幻灯片展示宇宙的图片。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们都想到了什么?想用哪些词来形容宇宙呢?2.学生交流。

3.师:看来,同学们对神秘莫测的宇宙都充满了好奇,那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宇宙的神奇吧!二、自读课文,指导识字1.请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结合工具书或问老师、问同学,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勾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展示交流:(1)指生认读生字。

(2)小组内“开火车”比赛。

(3)“顺风耳”比赛。

教师读词语,学生在生字表中指出这个词语中出现的生字。

(课件出示)4.讨论交流,理解难懂的词语。

(1)浩瀚:浩瀚:形容广大或繁多。

(2)汩汩: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3)气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声喘气。

(4)穿梭: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5)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6)拜访:敬辞,访问。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全班交流课文内容。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2) 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是关于现实的描写?哪几个自然段是作者的想象?3.学生自由朗读喜欢的自然段。

4.交流:作者写了哪些奇妙的事情?你觉得文中有哪些句子或段落新奇有趣、想象丰富?四、指导写字,正确书写1.自读生字。

2.和同学交流写这些字时需要注意什么。

3.书写指导。

“秘”右部是“必”,不要写成“心”。

“栋”右部是“东”,不要写成“”。

“铃”右部是“令”,不要写成“今”。

4.学生用手在桌上临摹。

5.展示书写。

宇宙的另一边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边的倒影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第二课时1.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2.想象宇宙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并相互交流,比比谁的想象更奇妙。

3.尝试用文中的句式将这些秘密写下来。

重点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难点想象宇宙另一边还会有哪些秘密,并尝试用文中的句式将这些秘密写下来。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跟随课件听写、校正。

二、细读课文,说说秘密1.师问: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场景?2.学生交流。

(趴在窗台上、早上上学、上课铃声响、下课了)3.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呢?请同学们用笔画下来。

4.指名学生读所画的部分。

5.交流秘密。

●课件出示文字: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

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

(1)齐读句子。

(2)师生配合读。

(3)师:同学们,读了这段话,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呢?(4)学生交流。

(5)师:“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这个孩子是谁?他又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文字: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吗?当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的时候,他是不是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当我气喘吁吁爬楼梯的时候,他是不是正下楼去?当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的时候,他会不会也趴在窗台,看着星空,想着我呢?我们的目光会在哪里相遇?(1)指名读。

(2)学生互相评价。

(3)师:这一自然段中共有几个问号?这个孩子和“我”的行为是怎样的呢?(4)师:你会怎样回答作者的这些问题呢?●课件出示文字: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在冬天下的;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在夏天下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方升起;那么,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吗?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它会不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1)师生配合读,师读分号前的句子,生读分号后的句子,感受句式特点。

(2)交流句式。

(3)一起有感情地再读这部分内容。

●研读7、8、9自然段。

(1)自读这三个自然段。

(2)师:从这三个自然段中,你又发现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3)学生交流。

●研读第11自然段。

(1)“我”告诉了同学们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2)围绕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三、展开想象,书写秘密1.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梳理一下文中所提到的宇宙另一边的秘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进行板书。

3.师:宇宙的另一边有这么多的秘密,除了这些,它还会有哪些秘密呢?请同学们仔细地想一想。

4.学生交流秘密。

5.师:同学们,你们想把这些秘密也像作者一样写下来吗?让我们一起仿照文中的句式把这些秘密写下来吧!6.请写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想象。

7.评一评谁的想象更奇妙。

四、拓展阅读,体验神奇本文中的一系列想象是不是新颖而有趣呢?想要再次体验一番这样的神奇吗?那就去阅读更多相关的书籍吧,如《风居住的街道》《我想养一只鸭子》《星星小时候》等。

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边另一边拿出作业本放回作业本爬楼梯下楼梯冬天下雪夏天下雪太阳从东边升起太阳从西边升起石头没有生命石头像花朵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出门向左出门向右上语文课上数学课加法、乘法、写风的习作本文中的想象大胆新奇,学生学习兴趣很浓。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读,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感受想象力的神奇。

同时带领学生走入文本,品味语言的优美,感受其间洋溢的童真童趣。

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读为主,让学生领略奇妙的想象,感知句式特点,提升语文素养。

同时,我也特别注重保护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敢想、敢说,并指导学生模仿课文写一写自己的想象。

借助这个小练笔,将学生积蓄已久的想象从笔尖倾泻下来,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独特想象,从而发散思维,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17我变成了一棵树本文讲述了一个孩子因贪玩不想吃饭,坐在树下希望自己变成一棵树,结果真的变成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的故事。

这篇课文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文中那个玩得正开心不想回家吃饭的孩子多像生活中的自己呀。

作者将人与动植物间的相遇与认同,描绘得有如童年生活中一种真实的存在,也使不同生命间的这份交流、关怀显得格外自然。

文中小作者的经历是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的,因此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读这篇课文。

而本文天马行空的想象也是学生喜欢的。

这篇课文会如同一块磁铁吸引着学生走进文字,触及那些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奇思妙想。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进行讲解分析。

本课充满神奇的想象色彩,生硬的讲解会肢解文本的美感,因此教学要以引导学生朗读、想象为主,师生在朗读中进入英英的想象世界,去探寻一个孩子创造的神奇世界。

【知识与技能】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读写重点词语。

2.了解“我”变成一棵树之后的奇妙经历,感受其中神奇的想象。

3.能大胆想象自己会变成什么,以及之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过程与方法】1.借助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感悟想象的神奇。

2.通过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想象的神奇,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重点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字,读写重点词语。

2.自由表达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想象。

难点畅想自己会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教师: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

2课时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一、卡通人物,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孙悟空的图片)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孙悟空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吗?(会七十二变)2.师:对,其实不光孙悟空会变,有些小朋友也会变。

今天,就和老师一起去读一个小朋友变成了一棵树的故事吧。

3.板书课题,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读,正音。

3.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学生赛读。

4.把这些词语带入到文中,看看能不能把句子读通顺。

5.指导学生朗读。

如:“我真希望变成一棵树”将“真”强调读。

如:“当然不是苹果啦,梨也不对——对了,鸟窝”,读出惊奇的语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