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级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实验报告引言:植物生理实验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验的手段,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揭示植物的生命机制。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对光照的反应,以及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一: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探究光照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花盆、土壤、光照计、灯具、水壶等。
2. 实验方法:a. 将小麦种子均匀撒在花盆中,加入适量的土壤。
b. 分别设置三组实验条件:光照充足组、光照不足组和黑暗组。
c. 光照充足组:将花盆放置在光照强度适宜的环境中,每天保持12小时以上的光照。
d. 光照不足组:将花盆放置在光照强度较低的环境中,每天保持6小时以下的光照。
e. 黑暗组:将花盆放置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不接受任何光照。
f. 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量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记录,我们发现光照对植物的生长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小麦植物生长旺盛,株高增长迅速,叶片绿色丰满。
而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中,小麦植物的生长明显受到限制,株高增长缓慢,叶片颜色较浅。
而在黑暗的环境下,小麦植物几乎无法生长,株高停滞不前,叶片变黄脆弱。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充足的光照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光照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而缺乏光照则会限制植物的生长,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实验二: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探究温度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豌豆种子、花盆、土壤、温度计等。
2. 实验方法:a. 将豌豆种子均匀撒在花盆中,加入适量的土壤。
b. 分别设置三组实验条件:适宜温度组、高温组和低温组。
c. 适宜温度组:将花盆放置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保持稳定的温度。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光合和呼吸作用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测定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2.掌握测定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方法;3.研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植物光合和呼吸的影响。
实验器材和试剂1.叶片割断测光变色;2.2%苯酚溶液;3.高锰酸钾溶液;4.高速搅拌器;5.快速气孔导度仪。
实验步骤1.测光变色法测定植物光合速率a.取一片健康的叶片,清洗干净并将其放入植物夹,放置在一定的光照下静置30分钟;b.取出叶片,剪去主脉,用尺寸吗测量剩下的叶片面积;c.在100毫升测试管中加入60毫升的2%苯酚溶液,并把叶片放入其中;d.启动计时器,并立即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每20秒测量一次,直至溶液的吸光度不再变化;e.计算吸光度的差值ΔA。
f.根据标准曲线得到ΔA对应的氧气释放量。
a.取一片健康的叶片,清洗干净并将其放入植物夹,放置在一定的光照下静置30分钟;b.取出叶片,剪去主脉,用尺寸吗测量剩下的叶片面积;c.用快速气孔导度仪测量叶片的气孔导度;d.用高速搅拌器将叶片搅拌至均质的状态;e.在一定比例下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并盖紧容器;f.监测高锰酸钾溶液颜色的变化,根据变化速率计算呼吸速率。
3.研究气孔导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a.分别测量三片不同大小的叶片的气孔导度;b.在充足的光照下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c.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相关性。
4.研究气孔导度对蒸腾作用的影响a.分别测量三片不同大小的叶片的气孔导度;b.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定叶片的蒸腾速率;c.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相关性。
实验结果和讨论1.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2.实验讨论:分析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光合和呼吸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生理学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测定植物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方法。
我们还研究了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植物光合和呼吸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
通过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和适应策略。
本实验采用了盆栽植物的生长观察和测量方法,结合实验室中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得出了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学的结论。
1. 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科学,它涉及植物的生理过程、代谢调节、信号传导等方面。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可以揭示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为植物的生产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2.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了常见的盆栽植物作为实验对象,包括绿萝、仙人掌和吊兰。
为了模拟不同环境条件,我们设置了三组实验组:阳光组、阴影组和干旱组。
每组实验设置五个重复,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3. 结果与讨论3.1 生长观察在阳光组中,绿萝的叶片呈现出深绿色,茂密且向阳生长;仙人掌的刺变得更加粗壮,颜色也更加鲜艳;吊兰的叶片展开较大,叶色浅绿。
而在阴影组中,绿萝的叶片变得较为苍白,茂密度下降;仙人掌的刺变得细长,颜色较为暗淡;吊兰的叶片展开较小,叶色深绿。
在干旱组中,绿萝的叶片开始出现萎蔫现象;仙人掌的刺变得干瘪,颜色变得暗淡;吊兰的叶片开始卷曲,叶色变黄。
3.2 生理指标测量我们通过测量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来进一步了解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理变化。
在阳光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较高,蒸腾速率也较高;仙人掌的光合速率较低,蒸腾速率也较低;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处于中等水平。
而在阴影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明显;仙人掌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停止;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有所下降。
在干旱组中,绿萝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急剧下降;仙人掌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几乎停止;吊兰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有所下降。
叶绿素含量的测量结果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
4.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测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植物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更加茂盛,叶片颜色更加鲜艳。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基本理论一、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1.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过程和功能的学科,包括植物的营养、吸收与运输、呼吸、光合作用、生长发育等方面的研究。
2.实验的重要性: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揭示现象背后的机制,推动学科的发展。
3.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应具有科学性、可重复性、控制性和操作性。
科学性是指实验要有明确的科学目的和科学问题;可重复性是指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可以被其他人重复验证;控制性是指实验中要对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行控制;操作性是指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应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实施步骤1.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确定实验的目的和科学问题,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实验的背景和已有研究成果。
2.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选择适当的实验仪器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3.实验的操作步骤:按照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记录下关键的观察和测量数据。
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5.实验结论的总结: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的内容,总结出实验结论,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三、实验示例: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关系实验1.实验目的: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
2.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准备:太阳光度计、荧光光度计、并联光电度数计、光源、植物叶片。
(2)实验操作:a.在不同的光强条件下,测量光合作用速率和光强的关系。
b.分析测量结果,绘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的曲线图。
c.讨论实验结果,解释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的关系。
3.实验结果:(1)测量结果表明,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2)高光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高;低光强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低。
4.实验结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呈正相关关系,即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
通过以上实验示例,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理论和实验设计。
植物生理课程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及其生理机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植物生理学的理论知识,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于[实习日期]开展了为期[实习天数]的植物生理课程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目的1. 巩固和深化对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
2.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掌握常用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方法。
3. 培养科学思维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4.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植物光合作用实验:通过测量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光合速率,了解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
2. 植物呼吸作用实验: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呼吸速率,了解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
3. 植物蒸腾作用实验: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速率,了解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
4. 植物水分生理实验:通过测定植物的水分含量和渗透压,了解植物的水分生理特性。
5. 植物激素生理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了解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四、实习过程1. 实验准备:在实验前,我们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了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对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进行了检查和准备。
2. 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实验结束后,我们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理论知识,探讨实验结果。
五、实习成果1. 理论知识掌握: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水分生理和激素生理等。
2. 实验技能提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常用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方法,如光合速率测定、呼吸速率测定、蒸腾速率测定、水分含量测定和渗透压测定等。
3. 科学思维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设计实验、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如何得出结论,培养了科学思维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技术报告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技术作业马婷婷生物技术一班20113166硫酸胁迫对黄豆幼苗的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组员:马婷婷渠畅张媛邹慧芳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PH值(1.67、3.28、5.35、去离子水)的模拟硫酸型酸雨胁迫对黄豆幼苗叶绿素、SOD活性、MAD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四种生理指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模拟酸雨胁迫下,幼苗的叶绿素含量、MAD含量、相对电导率总体上都随着PH值的升高而增多,而SOD酶的活性则在PH=3.28处最大,然后是PH=1.67、CK,最小的是PH=5.35。
表明酸雨诱导了活性氧生成,使抗氧化物酶系统失调,造成活性氧产生和清除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加速膜脂过氧化作用,使MAD含量急剧上升,破坏膜通透性。
而叶绿素含量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可能是由于在酸胁迫的过程中黄豆幼苗体内启动了自我保护的机制,叶绿素含量的升高就是一种表现。
关键词:黄豆硫酸型酸雨胁迫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Key words:soybean Sulfate type acid rain stress CHL MAD SOD酸雨是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形成的酸性降水(PH值<5.6)这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排放这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排放到大气中的硫氧化物(SO2 约占60 %) 、氮氧化物(NOx 约占21 %~23 %) 、氯化物(HCl 约占10 %~12 %) 、二氧化碳(CO2) 等酸性气体所造成的。
1972 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上,第一次把酸雨作为国际性问题提出,控制酸雨和全球酸性化是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
我国已继欧洲和北美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酸雨区。
至今,已形成4个明显的污染区:一是西南酸雨区,二是湘赣浙酸雨区,三是厦门、福州的东南污染区,四是以青岛为中心的污染区。
酸雨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植物膜系统损伤,引起生理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叶片膜脂过氧化加剧,膜透性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呼吸代谢加强,蒸腾强度下降,植物可利用营养元素减少等。
1高级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1⾼级植物⽣理学实验报告⾼级植物⽣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组织培养摘要: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种植等⽅⾯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技术,本实验以⾼⽺茅种⼦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进⾏植物组织培养,并观察其⽣长情况及发芽率等指标。
通过亲⾃体验加深了对植物组织培养的认识,并能熟练的掌握其技术。
实验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可以使种⼦发芽率达到90%以上。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茅;MS培养基引⾔:植物组织培养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项⽣物技术[1]。
它是指在⽆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层等)、细胞(如体细胞、⽣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质体(如脱壁后仍具有⽣活⼒的原⽣质体)培养在⼈⼯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愈伤组织、潜伏芽等,进⽽培育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
运⽤组织培养法可以⽣产脱毒苗,对繁殖系数低、不能⽤种⼦繁殖的名、优、特植物品种进⾏快速⼤量的繁殖,单倍体育种、促进远缘杂交种的细胞融合、利⽤基因转⼊的⽅法培育出抗病⾍害等的品种,⽣产出⼤量的胚状体⽤以制作⼈⼯种⼦,⼤量⽣产植物次⽣代谢物等[2]。
⽬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渗透到植物⽣理学、病理学、遗传学、育种学、药学以及⽣物化学等研究领域,成为⽣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段之⼀,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分⼦⽣物学及RNA⼲扰技术紧密结合,成为细胞⽣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被⼴泛应⽤于农业、林业、⼯业、医药业等多种⾏业,从⽽在⽣产实践⽅⾯产⽣了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1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创始⼈之⼀罗世韦[4]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理研究所开展了组织培养的研究以来,我国组培技术研究快速发展,在近10多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农业科研院和⾼校都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作,对农作物、观赏植物、园艺作物、经济林⽊等上千种植物进⾏组织培养研究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有益的经验,如郑⽂静[5]等较好地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和具体解决⽅法;吴毅明等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环境微⽣态的研究中,⽤通透性好的化学纤维、纸卷、蛭⽯、沙⼦等代替琼脂作培养基,可有效地改善根际环境,促进⼩植物⽣根;刘思九[6]采⽤的暴露培养法,即在敞⼝培养器中⽤特制的粉沫状灭菌材料覆盖培养基和外殖体,使其不受污染,通过特制装置补⽔,让组培苗暴露在室内空⽓中⽣长,其长势优良,不炼苗即可移栽。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研究植物的生理特性及其对外界环境的响应。
我们使用了单子叶植物蔗糖苦苣菜(Saccharum officinarum L.)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对其光合作用、光反应及水分运输进行了分析。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对于深入了解植物生理学及其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如何在内外环境的调节下进行生长和发育的科学。
通过对植物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活的基本规律。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来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理学特性。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蔗糖苦苣菜植株、草状质量秤、光谱辐射计、叶绿素荧光仪、离心机等。
2. 实验步骤:- 实验一:光合作用a. 将蔗糖苦苣菜植株放置在恒温暗房内恢复一段时间。
b. 将光谱辐射计放在适当位置,记录光照强度和光质。
c. 将一片健康的叶片置于夹层式草状质量秤上,记录叶片重量。
d. 将叶片暴露在光源下,测量一定时间内的叶片重量。
e. 重复实验步骤c和d,以获得多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 实验二:光反应a. 将蔗糖苦苣菜叶片置于叶绿素荧光仪上,等待测量稳定。
b. 记录初始叶绿素荧光(F_o)值。
c. 迅速打开强光源,记录最大叶绿素荧光(F_m)值。
d. 计算有效光能利用率(Yield)和光化学淬灭(qP)等参数。
- 实验三:水分运输a. 随机选取两片蔗糖苦苣菜叶片,将其离枝并切割横截面。
b. 快速将一片叶片放置在自来水中,随即用另一片叶片封住叶脉。
c. 将样品放置在离心机上,启动离心机以模拟植物体内水分运输。
d. 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的水分状态,并记录数据。
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的结果显示,蔗糖苦苣菜的光合作用明显受到光照强度和光质的影响。
光照强度越高,光合速率越快。
同时,特定波长范围的光对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2. 实验二的结果表明,蔗糖苦苣菜的光反应能力非常高,有效光能利用率和光化学淬灭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植物生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单位:XX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7月30日实习内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一、实习背景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生命活动规律。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生理学中的两个基本过程,对于维持植物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我参加了XX大学植物生理实验室的实习活动。
二、实习目的1. 学习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2.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3. 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兴趣,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实验一:光合速率测定实验原理:利用CO2浓度变化计算光合速率。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叶片。
(2)将叶片置于光合仪中,设置不同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条件。
(3)记录不同条件下叶片的光合速率。
(4)分析光照强度、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逐渐升高;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速率随CO2浓度增加而增加。
2. 实验二:呼吸速率测定实验原理:利用O2浓度变化计算呼吸速率。
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选取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叶片。
(2)将叶片置于呼吸仪中,设置不同氧气浓度、温度等条件。
(3)记录不同条件下叶片的呼吸速率。
(4)分析氧气浓度、温度对呼吸速率的影响。
实验结果: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呼吸速率逐渐升高;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呼吸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四、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光合仪、呼吸仪等实验设备,掌握了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了解了光照强度、CO2浓度、氧气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学特性,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了
解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材料:
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小麦种子、培养皿、水、土壤、温度计、光照计、湿度
计等。
实验步骤:
1. 将小麦种子放置于培养皿中,分别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
其中包括
不同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
2. 记录每组实验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生理学特征。
3.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植物生长的差异,分析植物对外
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在不同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下,小麦
种子的生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小麦种子的发芽
率和生长速度较高,叶片颜色也更加翠绿。
而在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小
麦种子的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出现枯萎现象。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认识到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不同环境条
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生理学特性,也为农
业生产和植物保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总结:
植物生理学实验是深入了解植物生长过程和生理特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为植物生长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本次实验能够对植物生理学研究和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引言: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理过程的科学,通过实验方法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适应环境等方面。
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响应机制,以及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包括小麦种子、培养皿、土壤、水、光照强度计等。
首先,将小麦种子均匀撒在培养皿中,然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进行培养。
实验分为三组,分别是高光照组、中光照组和低光照组。
每组设置三个重复样本。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光照强度计测量不同组的光照强度,并根据需要调整光照灯的距离。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光照强度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在高光照组下,小麦的生长速度较快,茎秆高度和根系发达。
而在低光照组下,小麦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茎秆矮小,根系生长不良。
中光照组的小麦生长状况介于两者之间。
这种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光合作用的变化引起的。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能量来源。
在高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能够充分接收到光能,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养分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
而在低光照条件下,植物叶片接收到的光能减少,光合作用能力减弱,因此植物生长速度减缓。
此外,实验还观察到了光照强度对小麦叶片颜色的影响。
在高光照组下,小麦叶片呈现出浓绿色,而在低光照组下,叶片颜色较为苍白。
这是因为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了叶绿素的合成和降解速率的变化,进而影响了叶片的颜色。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是显著的结论。
高光照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低光照则会导致植物生长减缓和叶片颜色苍白。
这对于植物生理学研究和植物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然而,本实验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实验中使用的小麦种子数量较少,样本量较小,因此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其次,本实验只研究了光照强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未涉及其他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对植物生理的影响。
植物生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生物科学,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生物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我们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我们于近期进行了植物生理实训。
本次实训以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生理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训目的1. 掌握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 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生理的基本原理。
3. 分析实验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实训内容1. 光合作用实验(1)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本实验通过测定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选取一定数量的植物叶片,在光照条件下,测定光合速率,计算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消耗量。
2. 呼吸作用实验(1)实验原理:呼吸作用是植物在无光条件下,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能量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本实验通过测定植物呼吸速率,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选取一定数量的植物叶片,在无光条件下,测定呼吸速率,计算单位时间内呼吸作用的产物和消耗量。
3. 水分生理实验(1)实验原理:水分生理是研究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利用和调节的过程。
本实验通过测定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了解水分生理的基本原理。
(2)实验步骤:选取一定数量的植物叶片,测定其水分含量,分析水分利用效率。
四、实训结果与分析1. 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较高,产物和消耗量符合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2. 呼吸作用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无光条件下,植物呼吸速率较高,产物和消耗量符合呼吸作用的基本原理。
3. 水分生理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符合水分生理的基本原理。
五、实训总结通过本次植物生理实训,我们掌握了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加深了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水分生理的基本原理的理解。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内部生理过程的学科,通过实验研究来了解植物的生理功能和生理机制。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理学实验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以一个实验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
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植物生理学实验通常涉及到植物的生长、营养、代谢、生殖等方面的研究。
实验方法包括观察、测量、分析和比较等。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实验的可重复性、实验对象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控制等因素。
观察是植物生理学实验中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可以了解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
比如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可以了解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测量是另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测量植物的生长速度、光合作用速率、气体交换速率等参数来了解植物的生理功能。
分析和比较是另外两种重要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查找差异和规律。
实验设计中,需要考虑实验对象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控制。
实验对象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实验条件的控制需要尽可能消除外界干扰因素,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示例: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了研究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豌豆种子、石膏板、水、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灯具。
实验方法:1.将豌豆种子浸泡在水中,等待其发芽。
2.在石膏板上划出等距离的直线,并在直线上标注不同的光照条件(如全光照、半光照和无光照)。
3.将发芽的豌豆种子分别种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石膏板上。
4.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每天记录豌豆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高度、根长、幼苗颜色等。
实验结果:在全光照条件下,豌豆种子的生长速度最快,幼苗的颜色也最鲜艳;在半光照条件下,豌豆种子的生长速度较慢,幼苗颜色也较浅;在无光照条件下,豌豆种子无法正常生长。
结论:光照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照越充足,植物的生长速度越快,幼苗的颜色也越鲜艳。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是我们周围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物,它们通过各种生理过程实现
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植物的生理特点,我们进
行了一系列植物生理学实验。
以下是我们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收集了不同光照强度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数据。
结果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呈现出增
加的趋势。
这表明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十分显著,光合作
用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实验二:水分蒸腾速率与相对湿度的关系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测量了不同相对湿度下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
结果显示,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逐渐降低。
这
表明植物的水分蒸腾速率受相对湿度的影响,相对湿度与水分蒸腾速
率呈负相关关系。
实验三:温度对植物呼吸速率的影响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调节了不同温度下植物的呼吸速率。
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植物的呼吸速率也随之增加。
这表明植物的呼吸速
率受温度影响,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分蒸腾和呼吸等生理过
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实验为我们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及环境适
应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希望我们的实验结果能对今后的植物生理学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植物生理学实验 实验报告
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植物生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现象,以加深我们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理解。
2.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如下: - 绿豆种子 - 培养皿 - 水 - 滤纸 - 测量器具(例如尺子、天平) - 盖玻片 - 显微镜3. 实验步骤步骤1:种子发芽观察1.将一定数量的绿豆种子放在湿润的滤纸上。
2.将滤纸与种子一起放置在培养皿中,确保种子表面接触到湿润的滤纸。
3.盖上培养皿的盖子,放置于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
4.每天观察和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包括发芽率、发芽速度等。
步骤2:光合作用测定1.挑选一片健康的绿豆叶片,用盖玻片将其完全覆盖,并在盖玻片上加上一些水以保持湿润。
2.将盖玻片放入显微镜下,并调节至合适的放大倍数。
3.使用显微镜观察绿豆叶片中叶绿素颗粒的分布和形态。
4.切换到一个较高的放大倍数,观察叶绿素颗粒的内部结构和细胞器。
5.观察叶片在光照和无光照条件下的变化,并记录光合作用的相关数据。
步骤3: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1.准备一组绿豆种子,并分为几个小组。
2.对每个小组进行不同的处理,例如给予不同的光照条件、水分条件或温度条件。
3.每天观察和记录每个小组绿豆的生长情况,包括根长、茎长、叶片数量等。
4.分析并比较不同处理组的生长数据,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步骤4:植物生长素的作用观察1.准备一些绿豆种子,分为两组。
2.对一组种子进行生长素处理,例如浸泡在含有生长素的溶液中一段时间。
3.将两组种子分别种植在培养皿中,提供相同的光照和水分条件。
4.每天观察和记录两组种子的生长情况,包括根长、茎长、叶片数量等。
5.比较两组种子的生长情况,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实验结果和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的记录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种子的发芽率和速度受到温度和光照条件的影响。
- 光合作用是植物进行养分合成和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植物生理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任务本次植物生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加深我们对植物生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习任务包括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生理过程,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二、实习内容与步骤2.1 植物生长发育观察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参观了学校农场,观察了小麦、玉米等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周期、生长习性以及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测量植物的株高、叶绿素含量等指标。
2.2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验实习的第二周,我们进行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验。
通过暗箱法、二氧化碳浓度梯度实验等方法,我们测定了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的光合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呼吸速率则受温度、湿度等因素影响。
2.3 蒸腾作用实验实习的第三周,我们进行了蒸腾作用实验。
通过采用称重法、排水法等方法,我们测定了植物的蒸腾速率。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的蒸腾速率受环境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与植物的品种、生长状况等因素也有关系。
2.4 实际问题分析与解决实习的第四周,我们针对农场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针对小麦叶片发黄的现象,我们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叶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分析可能是由于缺氮导致的,并提出增施氮肥的建议。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培养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植物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本次植物生理实习让我们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收获,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努力学习,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植物蒸腾作用的观察与测定二、实验目的1. 观察植物蒸腾作用的现象。
2. 测定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
3. 了解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水分通过叶片气孔以水蒸气形式散发到大气中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中,通过观察植物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测定叶片的蒸腾速率,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植物叶片、剪刀、蒸馏水、滤纸、玻璃片、温度计、秒表、透明塑料袋。
2. 实验仪器:分析天平、蒸馏水器、温度计、秒表、量筒、透明塑料袋。
五、实验步骤1. 将新鲜植物叶片用剪刀剪成约1cm²的小块,用蒸馏水洗净,晾干。
2. 将叶片放入透明塑料袋中,密封袋口。
3. 用温度计测量叶片和塑料袋内的温度,记录初始温度。
4. 将塑料袋置于室温下,每隔一定时间(如5分钟)观察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记录气孔开闭次数。
5. 将叶片从塑料袋中取出,用分析天平称量叶片质量,记录初始质量。
6. 将叶片放入蒸馏水中浸泡,使其充分吸水。
7. 将吸水后的叶片重新放入塑料袋中,密封袋口。
8. 将塑料袋置于室温下,每隔一定时间(如5分钟)观察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记录气孔开闭次数。
9. 将叶片从塑料袋中取出,用分析天平称量叶片质量,记录吸水后的质量。
10. 计算叶片的蒸腾速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发现叶片在室温下蒸腾作用明显,气孔开放次数较多;在蒸馏水中浸泡后,气孔开放次数明显减少。
2. 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叶片的蒸腾速率。
3. 分析影响植物蒸腾作用的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等。
七、实验结论1. 植物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水分循环的重要环节,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 温度、光照、水分等因素对植物蒸腾作用有显著影响。
3. 本实验通过观察植物叶片气孔的开闭情况和测定叶片的蒸腾速率,验证了植物蒸腾作用的存在。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报告
高级植物生理实验报告植物营养生理1、植物组织氨态氮含量的测定2、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3、硝态氮含量的测定2014年12月22日植物组织氨态氮含量的测定(改良的茚三酮比色法)一、实验原理植物吸收的氮主要是氨态氮和硝态氮,后者经过还原过程形成氨,前者经同化后形成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然后形成其他氨基酸和蛋白质。
测定氨态氮的方法有多种,本实验为改良的茚三酮比色法。
a -氨基酸与水合茚三酮溶液一起加热,经氧化脱氨变成相应的a -酮酸,酮酸进一步脱羧变成醛,水合茚三酮则被还原,在弱酸环境中,还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水合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物质。
根据蓝紫色的深浅,在58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本实验中在茚三酮试剂中添加乙二醇并补加正丁醇和丙醇,可以克服茚三酮的不稳定性。
二、仪器设备研钵、烧杯、漏斗、量筒、具塞试管、三角瓶、容量瓶、移液管、天平、沸水浴锅、可见分光光度计三、试剂1. 10% 醋酸(100mL)2. 1% 抗坏血酸(100mL)3. 5卩g/mL亮氨酸或丙氨酸溶液(0.005g定容至1000mL4. pH5.4 醋酸缓冲液:8.8mL 0.2mol/L 醋酸(冰醋酸11.55mL稀释至1000mL加41.2mL 0.2mol/L 醋酸钠(醋酸钠16.4g或三水醋酸钠27.2g 配成1000mL)。
5. 水合茚三酮试剂:1.1g茚三酮放到烧杯中,加入15mL正丙醇,摇匀,溶解,后加入30ml 正丁醇和60ml 乙二醇,混匀,再加9mLpH5.4 醋酸缓冲液,混匀。
保存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适用期限10天。
四、操作步骤1. 标准曲线的绘制以下表所示量从5卩g/mL亮氨酸或丙氨酸溶液中分别取溶液并在每个试管中加蒸馏水至2mL对照仅加2mL蒸馏水,后在各试管中加入3mL 水合茚三酮试剂和0.1mL 1%抗坏血酸,摇匀。
盖上试管塞,于沸水中加热15分钟,取出后搅拌冷却15分钟。
冷却后的有色溶液中加无水乙醇至10mL在波长580nm处测吸光值,以氨态氮浓度(ag/mL)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
植物⽣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理学实验报告实验⼀、植物组织⽔势测定(⼩液流法)⼀、实验原理⽔总是从⽔势⾼的系统流向⽔势低的系统。
将植物叶⽚分别与⼀系列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接触,蔗糖溶液浓度从⼩到⼤,开始时,植物叶⽚⽔势低于蔗糖溶液,溶液中⽔分向叶⽚转移,蔗糖溶液浓缩,蔗糖溶液密度较原始浓度升⾼;蔗糖溶液⾼到⼀定浓度后,蔗糖溶液⽔势低于植物叶⽚,叶⽚⽔分向溶液中转移,蔗糖溶液稀释,密度较原始浓度降低。
如果植物组织的⽔势等于蔗糖溶液的⽔势,⽔分不发⽣净移动,外液浓度较原浓度不发⽣变化上述浸泡过植物组织、浓度发⽣改变的蔗糖溶液为⼄组。
原始浓度的蔗糖溶液为甲组。
将⼄组溶液染⾊后,取⼄组溶液⼀⼩滴(⼩液流),放⼊对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观察⼩液流因密度不同⽽下降、上升或不动的情况,记录与之相对应的甲组溶液的浓度。
⼆、材料与设备1.材料:植物叶⽚;2.仪器设备:试管、试管架、打孔器、尖头镊⼦、尖头针、移液管、⽑细滴管;3.试剂:1M蔗糖液、甲烯蓝粉。
三、实验步骤1.蔗糖溶液配制:l)取⼲燥洁净试管5⽀,贴标签标记,⽤1M蔗糖母液配制蔗糖溶液,浓度由⼩到⼤分别为0.1、0.25、0.5、0.75、1M,每个浓度均配8m1,放⼊对应标记的试管中,作为甲组(⼀定要混匀)2)另取⼲燥洁净的指形管5⽀,标明0.1、0.25、0.5、0.75、1M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从甲组取相应浓度蔗糖溶液1m1置于指形管,作为⼄组。
2.取样及测定1)选取⽣长⼀致的叶⽚,⽤打孔器钻取⼩圆⽚4-6⽚/管,将⼩圆⽚全部浸⼊⼄组指形管溶液中,摇动20分钟;2)⽤针尖蘸取少许甲烯蓝粉末,分别放⼊⼄组各指形管中,摇匀,可看见⼄组指形管中溶液颜⾊变蓝:3)⽤⽑细滴管吸取蓝⾊溶液,轻轻插⼊相应浓度的甲组溶液中部,⽤吸⽿球轻柔吹⽓,以帮助蓝⾊溶液从⽑细滴管中流出。
在流出的⼀瞬间观察并记录液滴的升降情况;4)若液滴下降,说明组织吸⽔使溶液变浓,⽐重变⼤;若液滴上升,说明组织失⽔使溶液变稀,⽐重变⼩;若液滴静置不动,说明此溶液的溶质势与叶圆⽚组织的⽔势相等,⽔分交换平衡,溶液⽐重不变,根据溶液的浓度可计算⽔势:若前⼀浓度溶液⼩液流下沉,⽽后⼀浓度溶液中上浮,则组织的⽔势值介于两蔗糖溶液⽔势之间,可取平均值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植物生理学实验报告—植物组织培养摘要: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育种,种植等方面已经有了较成熟的技术,本实验以高羊茅种子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并观察其生长情况及发芽率等指标。
通过亲自体验加深了对植物组织培养的认识,并能熟练的掌握其技术。
实验结果表明组织培养可以使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高羊茅;MS培养基引言:植物组织培养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1]。
它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如根、茎尖、叶、花、未成熟的果实、种子等)、组织(如形成层、花药组织、胚乳、皮层等)、细胞(如体细胞、生殖细胞等)、胚胎(如成熟和未成熟的胚)、原生质体(如脱壁后仍具有生活力的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潜伏芽等,进而培育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
运用组织培养法可以生产脱毒苗,对繁殖系数低、不能用种子繁殖的名、优、特植物品种进行快速大量的繁殖,单倍体育种、促进远缘杂交种的细胞融合、利用基因转入的方法培育出抗病虫害等的品种,生产出大量的胚状体用以制作人工种子,大量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等[2]。
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渗透到植物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育种学、药学以及生物化学等研究领域,成为生物学科中的重要研究技术和手段之一,推动了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及RNA干扰技术紧密结合,成为细胞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础。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工业、医药业等多种行业,从而在生产实践方面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1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植物组织培养创始人之一罗世韦[4]教授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开展了组织培养的研究以来,我国组培技术研究快速发展,在近10多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农业科研院和高校都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工作,对农作物、观赏植物、园艺作物、经济林木等上千种植物进行组织培养研究并取得了成功,同时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有益的经验,如郑文静[5]等较好地总结了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常见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法;吴毅明等在植物组织培养的环境微生态的研究中,用通透性好的化学纤维、纸卷、蛭石、沙子等代替琼脂作培养基,可有效地改善根际环境,促进小植物生根;刘思九[6]采用的暴露培养法,即在敞口培养器中用特制的粉沫状灭菌材料覆盖培养基和外殖体,使其不受污染,通过特制装置补水,让组培苗暴露在室内空气中生长,其长势优良,不炼苗即可移栽。
肖玉兰[7]等研究的无糖箱式培养法(培养基不放糖,在培养瓶内用特殊装置注入CO2,然后加强光照3~5倍,小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自给养分),使植株生长量成倍增长,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随着植物茎尖培养脱病毒技术以及离体快繁技术日趋成熟,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一批工厂化试管苗繁育基地,在马铃薯、草莓、香蕉、甘蔗、桉树、杨树以及一些花卉上已有商业化的试管苗生产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了“兰花工业”、“香蕉工业”[1]。
并且在对外开放以来,我国各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组培中心在组织培养技术领域积极开展对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学习荷兰、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组培产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国内组培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
2 实验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2.1.1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烧杯,量筒,移液管,玻璃棒,称量纸,PH试纸,锥形瓶瓶、酒精灯、镊子、培养皿等。
2.1.2 实验试剂95%乙醇、琼脂,蔗糖,蒸馏水,1mol/L NaOH、1mol/L HCl、MS培养基各成分试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即2,4-D、6-BA、IAA、NAA等。
2.1.3 接种材料高羊茅草种2.2 实验原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
也就是说每个植物细胞里都含有一整套遗传物质,只不过在特定条件下不会表达。
组织培养基于此原理就可以将已处于分化终端或正在分化的植物组织脱分化,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再在愈伤组织上形成新的丛生芽。
2.3 实验步骤2.3.1 母液的配置本实验采用MS培养基,该培养基由多种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成分、铁盐等组成,由于各种成分含量不同,因此各种母液必须分别配置,见下表:表1 MS 培养基大量元素母液(10倍)的配制剂量母液化合物名称培养基用量(mg/L )扩大倍数称取量(mg) 母液体积(mL)1L 培养基吸取母液量(mL )大量 元 素KNO 31,900 10 4,750 250100NH 4NO 3 1,650 4,125 MgSO 4·7H 2O 370 9,25 KH 2PO 4 170 425 CaCl 2·2H 2O4401,100表2 MS 培养基微量元素母液(100倍)的配制剂量母液化合物名称 培养基用量(mg/L )扩大倍数称取量(mg) 母液体积(mL)1L 培养基吸取母液量(mL )微量 元 素MnSO4·4H2O 22.3 100 223 10010ZnSO4·7H2O8.6 86 H3BO3 6.2 62 KI 0.83 8.3 Na2MoO4·2H2O 0.252.5CuSO4·5H2O 0.025 10ml CoCl2·6H2O0.02510ml表3 MS 培养基铁盐母液(100倍)的配制剂量母液化合物名称 培养基用量(mg/L )扩大倍数 称取量(mg) 母液体积(mL)1L 培养基吸取母液量(mL )铁盐Na2-EDTA 37.3 100373 10010FeSO4·7H2O27.8278表4 MS 培养基有机物母液(100倍)的配制剂量母液有机物名称培养基用量(mg/L)扩大倍数称取量(mg)母液体积(mL)1L培养基吸取母液量(mL)有机物甘氨酸 2.010020100 10 VB1 0.4 4VB6 0.5 5烟酸0.5 5肌醇100.0 1配制激素母液时应注意,各激素的溶剂不同,具体见下表。
表5 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物质的溶剂中文名缩写溶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 NaOH/乙醇吲哚乙酸IAA NaOH/乙醇α-萘乙酸α-NAA NaOH/乙醇6-苄基氨基腺嘌呤6-BA NaOH/ HCl 2.3.2 MS培养基的配置配制1000ml的用量,用量筒量取870 mL的蒸馏水加入烧杯,称取琼脂7g、蔗糖20g,加入烧杯,在电炉上加热、煮沸,使琼脂溶化,等琼脂完全溶化后,大量元素母液100ml、微量元素母液10ml、铁盐母液10ml、有机物母液10ml,均匀搅拌。
待温度降至50℃~60℃时,用1mol/LNaOH溶液或1mol/LHCl溶液调pH值到5.8,然后将培养基并迅速分装在100mL的三角瓶中(温度低于40℃以下琼脂就会凝固),每瓶25mL左右,1000mL培养基可以分装至40~50瓶,迅速扎好瓶口,写上标记。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后即可使用。
2.3.3 培养基和培养用具的灭菌本次实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用牛皮纸或铝箔把经洗涤干燥的玻璃器皿以及其他用具包扎好。
小器皿可以放在搪瓷盘中一起包扎。
用500mL广口瓶装取300~400mL蒸馏水,封口、灭菌后制备无菌水。
把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瓶、装有蒸馏水的玻璃瓶和包扎好的玻璃器皿、以及其他用具,放入高压灭菌器。
接通电源,设置灭菌时间和温度,一般压力达108kPa,锅内的温度为121℃时,保持15~2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2.3.4 外植体的灭菌与接种选取健康的高羊茅草种,用清水漂洗后,在接种台上进行消毒处理。
用蘸有70%乙醇的棉球擦手及接种台面和四周。
将种子放入灭菌用的小烧杯中,先用少量75%乙醇(浸没种子即可)浸泡10~30s,用过的乙醇回收后可重复使用2~3次,用无菌水冲洗1次后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再用2%NaClO溶液(浸没种子即可)浸泡20~30min,用无菌水冲洗3~4次后废液倒入废液缸中。
用无菌滤纸吸干种子上的水分,置于无菌培养皿中的无菌滤纸上,用镊子固定材料。
将接种工具插入95%乙醇中,再取出放在酒精灯上灼烧灭菌,冷却后使用。
用酒精棉球将装培养基的三角瓶从上至下擦拭消毒。
取掉盛有培养基而未接种的三角瓶上的封口纸,左手握培养瓶,并将瓶口斜对乙醇灯火焰,用无菌镊子将外植体夹入培养瓶内,材料的放置应注意极性。
接种时,瓶口要在火焰附近,瓶身倾斜,以免病菌落入瓶内,接种后立即封口,写好标记。
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25℃、2000Lx光照下培养,1周后,观察有无污染的出现。
2.3.5 离体组织的形态观察观察各种外植体的接种和生长状况即培养物的大小、形态、颜色的变化等,识别愈伤组织、不定根、不定芽、丛生芽或胚状体的形态,统计褐变率、污染率、成活率等。
2 结果与分析实验与2014年12月14日进行,每个人接种两个培养皿,平均每个培养皿中接种六行草种,在接种过程中尽量挑选饱满的种子。
分别于12月14日、12月18日、12月22日对培养皿进行观察并拍照,见下图:图 1 12月14日图1 12月18日图1 12月22日经过观察发现:12月18日的时候部分种子长出小芽,并在种子顶端有毛状物质,在12月22日的时候两个培养皿的发芽率均达到了90%,并且可以进行移栽。
两个培养皿均无污染。
3 讨论3.1 SM培养基的选用实验采用MS培养基,该培养基优点是:无机盐和离子浓度较高,为较稳定的平衡溶液。
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较适合,可以满足植物的营养和生理需要。
其硝酸盐含量较其他培养基为高,广泛地用于植物的种子、器官、花药、细胞和原生质体培养,效果良好。
不难发现MS培养基的适用范围较广,这也是相对于其它培养基的优点。
3.2 灭菌时的注意事项灭菌时应选取健康的种子,用清水漂洗后,在接种台上进行消毒处理。
用蘸有70%乙醇的棉球擦手,擦试接种台面及四周。
再用2% NaClO溶液浸泡种子20~30min,用无菌水冲洗3~4次后废液倒入废液缸中。
3.3 接种的要点接种过程中应将接种工具插入95%乙醇中,用时取出放在乙醇灯上灼烧灭菌,冷却后使用。
左手握培养皿,并将瓶口斜对乙醇灯火焰,用无菌镊子将高羊茅种子夹入培养皿内,材料的放置应注意极性。
接种时,皿口要在火焰附近,瓶身倾斜,以免病菌落入瓶内,接种后立即封口,写好标记。
参考文献:[1] 郝玉华.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2008,04:20-23.[2] 梁称福. 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与应用概况[J]. 经济林研究,2005,04:99-105.[3] 胡彦,赵艳.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以及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S1:130-134.[4] 胡选萍.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8,10:4095-4097.[5] 郑文静,赵海岩,杨立国. 植物组织培养操作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 辽宁农业科学,2001,02:49-51.[6] 刘思九,戴春玲,沈昕. 植物组织培养新技术——暴露培养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02:107-112.[7] 肖玉兰. 植物无糖培养微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A].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训中心.全国园艺植物生长繁育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培训中心:,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