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与精神分析

合集下载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禅学精神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是在佛教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禅宗强调内觉、领悟、体验、直指本心等方式,帮助人们超越思维的限制和对立,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禅学精神下存在着许多二元对立的概念和思想,这些二元对立在禅宗思想中的体现,既是揭示了矛盾的本质,又是指导人们寻找平衡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包括"有"与"无"的对立。

禅宗强调"无我"的观念,认为个体自觉的存在是虚幻的,只有抛弃有限的个体认知,追求无始无终的真实本性,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和平静。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还包括"返静"与"常闹"的对立。

禅宗强调回归安静、内觉、内心安宁的状态,认为世俗的喧嚣和心灵的安宁形成了鲜明的对立,而返静即是要超越常人的追逐和执着,寻求内心的宁静。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还有"空"与"有"的对立。

禅宗认为万物皆空,事物的存在并不是真实的,而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空即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虚无、无为、无量。

而有则是世俗的存在,是表象和幻象。

禅宗倡导超越对有的执着,追求空的境界。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还有"无为"与"为"的对立。

禅宗强调无为而治,认为追求非行为、非计划、非目的的生活方式,可以达到自在与自由。

禅宗强调的无为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而是指通过觉知和领悟,追求无为而为的境界。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体现了禅宗思想中超越矛盾和对立的核心观念。

禅宗通过悟性的领悟和内觉的体验,追求超越表象和幻象的本质,从而达到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不仅具有哲学意义,还指导人们寻求内心解脱和和谐的方法。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

中国古代禅宗文化及其精神内涵禅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所在。

禅宗文化与佛教密不可分,源于印度佛教,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一个派别,并逐渐融入了中国文化,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其思想、哲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厚的修养、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人生、世界的独特领悟。

禅宗思想的精髓在于“悟空”、“本觉”、“般若”。

悟空是指破除迷惑,觉悟空性,认识真实世界的本质;本觉则是指内在的本性觉性,是众生本有但常常被糊涂覆盖的一面;般若则是指智慧,通过提升自己的境界,触发内在的智慧,认识真实的存在。

这种思想与佛教的“无我”、“缘起”、“空性”等核心思想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中国禅宗思想的核心。

在实践上,禅宗强调简约、清净、自我修养,全身心地追寻和感悟真实的存在,以达到身心的净化和境界的提升。

禅宗在道德伦理、心理学、人生观等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的佛教、儒家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禅宗哲学也是禅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核心思想是破除二元论和二元对立。

禅宗强调的是“中道”,也就是超越对立,平衡的人生境界,既不追求极富欲望的物质生活,也不陷入无理性的虚无主义。

禅宗主张“一切如来”、“一切皆空”二合一的思想,这体现了禅宗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为其开创了一种宽广而包容的思想氛围。

在禅宗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诗歌、绘画和茶道。

这些艺术体现了禅宗文化的特点,追求的是清新、淡泊、内敛和静谧。

诗歌中有着禅宗的精神内涵,注重的是追求境界,表达个人的心灵世界和感悟。

这些禅诗独具风格,语言简练优美,令人回味无穷。

绘画也是禅宗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禅宗画家强调笔墨的简洁和自由,以其意境深远和艺术价值贯穿了中国画的历史。

茶道则是禅宗文化的象征,它不只是一种茶叶的烹饪方式,而是一种细腻、清新、虔诚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禅宗文化的精神内涵还可以在禅宗寺院中找到。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禅学是一种追求内心平静的心灵修行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禅宗的兴起对中国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禅学以其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修持方式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在禅学的理念中,二元对立是一种特有的思维方式,是禅学对世界、人生、人际关系等方面之理解的一种表现。

本文结合禅学的特点,探讨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一、正念与放下在禅学的世界观中,正念与放下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

正念指的是专注、警觉、不偏不倚地留意当下。

禅学认为人们的烦恼大多源于无明、贪嗔痴三毒,正念修持可以帮助人们戒除烦恼,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而在修持正念的过程中,禅师们强调的放下也是极为重要的。

禅学认为,如果过分执着于某种事物或感情,会导致内心的扭曲和烦恼的产生,所以放下是摆脱痛苦的关键。

但正念与放下并不是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修持正念的过程中,同时要学会放下执著,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二、生与灭禅学认为,生与灭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本质特征,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宿命。

在生与灭的二元对立中,禅学主张超越对这种对立的执着。

生与灭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生与灭相互依存、相互贯通,互为因果。

生离了灭没有意义,灭离了生也无法存在,只有在这种对立统一中,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和超越。

禅学通过坐禅、参禅、悟禅等方式,让人们直接体验生与灭的真相,从而认识到生死无常,超越生死的焦虑,获得内心的平和和快乐。

三、因果报应在禅学的世界观中,因果报应是一个重要的观念,也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状态。

在禅学中,一切事物都有其因果关系,没有因就没有果,每一个现象都有其自然的因果律,这是宇宙间一切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禅学认为,人们的言行举止都会产生因果关系,好的因会带来好的果,坏的因会导致坏的果。

因果报应的理念让人们更加慎重地对待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不做伤害自己的事情。

因果报应的观念也教导人们要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

禅修的文化意义与精神价值

禅修的文化意义与精神价值

禅修的文化意义与精神价值禅修是一种源于古印度的修行方式,旨在通过冥想和专注锻炼内心,达到超越日常现实的境界。

禅修的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禅修的文化意义禅修的文化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禅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禅修最早起源于古印度,但在中国的唐朝时期,禅宗创始人达摩带来了这种修行方式,并经过改良、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禅修传承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智慧禅修于东方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禅修中最重要的是“悟”,即通过静心冥想,达到对生命、对世界、对宇宙等的领悟与认识。

禅修的传承体现了东方文化中对人类内心智慧的重视,是东方智慧的集成。

3.禅修的瑜伽姿势体现了美学的价值禅修中常用的瑜伽姿势是一种极具美感的身体动作,强调身体与内心的相互协调与平衡。

这种姿势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够调节内心,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

二、禅修的精神价值禅修的精神价值在当代社会中不容忽视。

1.禅修能够缓解压力,增强身心健康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禅修通过冥想和瑜伽姿势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平衡身心,增强身体健康。

2.禅修能够增强内心的平静与智慧禅修的核心是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通过禅修,人们可以打破内心的杂念,进入安静、平和的境界,去体验生命中的本来面目,增强自我认识、自我理解和自我修养,进而增强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3.禅修能够拓展人们的精神世界禅修是一种途径,可以帮助人们探测自己的灵魂、自己对宇宙的认知、自己的内在存在以及与之相关的一切东西。

禅修不仅能够拓展人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够促进个体与社会、与自然的平衡和谐。

结语禅修是一种具有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的修行方式。

禅修的文化意义体现了它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禅修的精神价值则体现了它作为当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修行方式的重要性。

在快节奏、高压力和极度浮躁的现代社会中,禅修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平静温和的心灵栖息所,让人们在日复一日的繁忙生活中能够找到内心的平衡、宁静与智慧。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禅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强调通过冥想和意识的觉醒来达到人生的境界。

禅学中的二元对立是指相对矛盾或截然相反的概念之间的对立关系。

二元对立是禅学思想的一种表现,用来揭示事物本质的两面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探讨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生与死、内与外、心与物、静与动、空与有。

在禅学的观念中,生与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生与死看似相对矛盾,但实则相辅相成。

禅宗认为生死是一个统一体,生的过程中蕴含着死亡的可能性,死亡也同时意味着新的生命的诞生。

禅学强调超越生死的界限,超越对它们的執著与恐惧,追求无常的真相。

通过体悟生死的相互关系,人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生命中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内与外是禅学思想中的另一个二元对立。

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之间存在着直观的界限。

禅学强调觉察内心的体验和外部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禅宗倡导从内观开始修行,通过内观来觉察自己的内在状态和想法。

内外二元对立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心与物是禅学思想中的另一个二元对立。

禅宗强调心与物的相互作用和联系。

心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物是外在的客观世界。

禅宗认为,心与物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并且两者不可分割。

心的状态和反应受到外界物质的影响,而物也会通过我们的感知和理解而有所变化。

禅学思想鼓励人们观察和反思自己与物的关系,以获得直观的体验和超越认知的境界。

禅学中的静与动是另一个重要的二元对立。

禅宗认为,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和运动。

禅宗也强调静观的重要性,指出通过冥想和观察可以停止思维的涌动和思维的片刻安宁,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对外界噪音的扰乱。

禅宗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既能活跃地参与世俗的活动,又能保持内心的静定。

空与有是禅学思想中的另一个二元对立。

禅宗认为世界是无常和空性的。

一切事物都是虚妄的,没有永恒和固定的本质。

空性是指事物没有独立存在的实体,它们的存在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关联的。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

禅学精神下的二元对立禅学是一种东方哲学与思维方式,其强调的是马上行动以及透彻觉悟的思维方式。

禅学精神主要是指禅宗中所强调的思维方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禅学不仅仅指的是一种宗教信仰,也包括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

在禅学的思维方式下,存在一种二元对立,即是形与空、相与空、我与非我、生与死、有与无等。

这些二元对立在禅学哲学中被视为一种众生的错误见解,也就是迷悟之分。

禅学强调的是超越这些二元对立,获得真正的觉悟。

首先,形与空是指一切存在于世间之物都包括两个方面,即是形和空。

形指的是物质,而空则指的是其无常性。

因为在禅学中,万物皆为幻象,不存在真正的实在物质。

禅学强调的是认识到这种幻象,并超越对物质的执着,抱持空无的态度去看世界。

其次,相与空则是指相和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二者的关系。

相是指形式上的表象,而空则指的是无常性。

因为所有存在于世间的物,都是相对而言的,而非绝对。

禅学认为,相与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相互制约。

因此,禅学的思想强调的是超越相对,获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再次,我与非我指的是区分自我和外界的概念。

在禅学哲学中,认为自我是一个幻象,没有真正的存在。

由于自我是相对而言的,因此它存在于外界之中。

因此,禅学的思维方式强调的是尽快超越自我,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内在的觉悟。

总之,禅学的哲学中存在很多二元对立的概念,这些对立被认为是一种众生错误的认识之分。

而禅学强调的是超越这些对立,认识到幻象的本质,达到真正的觉悟。

禅学的思维方式,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超越外在的表象,从而能够更加内心平和,并获得真正的幸福。

禅宗的自由精神

禅宗的自由精神

禅宗的自由精神发布时间:2008-05-2615:08一、禅宗典籍中的“自由”一词胡适、殷海光等自由主义者都认定中国古典传统理念中无“自由”可言。

以研究康德哲学着名的谢遐龄先生也曾说:“对中国人来说,‘自由’完全是个西方观念,甚至词都是外来的。

中国文论传统中没有这个观念,因而中国人很难领悟‘自由’之究竟意义。

”[1]此言不确。

就我所知,“自由”一词并不是外来的。

禅宗典籍里在所多有。

试列举数例:(1)《坛经》中“自由”一词出现五次。

《坛经·般若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

来去自由,通用无滞。

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坛经·顿渐品》:“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盘,亦不立解脱知见。

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

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盘,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

去来自由,无滞无碍。

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

”(2)《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节“自由”一词凡五见,《古尊宿语录》所载百丈怀海语录内“自由”一词凡十三见。

今列举《五灯会元》中的对“自由”的论述如下:“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

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

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

以无着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

亦云应并与药。

”[2]问:“如何是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

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

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

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

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

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资料

禅宗剖析一、禅宗的历史和起源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印度佛教的某些教义。

在传入中国后,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据传菩提达摩为禅宗的创始人,被尊为初祖。

其后,经过几代禅师的传承和发展,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之一。

二、禅宗的核心思想禅宗的核心思想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

它主张通过修行,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觉悟出不需外求的清净自心。

禅宗的信仰是人心本来清净,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禅宗对于心性、佛性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三、禅宗的修行方法禅宗的修行方法主要包括禅定和参禅。

禅定是一种通过静坐冥想的方式,使内心达到平静、清净的状态。

参禅则是在禅师的指导下,通过参悟一些禅机或公案,达到心性的觉悟。

此外,禅宗还提倡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随缘任运的态度,让禅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禅宗的悟性和境界禅宗的悟性是指通过修行和参悟,达到对于宇宙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超越了常规的逻辑思维和经验认知,是一种心源性的觉悟。

禅宗的境界则是指通过修行和悟性,达到的一种心灵上的自由、超脱和圆满的状态。

这种境界超越了生死的轮回和烦恼的束缚,是一种永恒、和平的境界。

五、禅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禅宗与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禅宗吸收了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

其次,禅宗对于中国的艺术、文学和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禅宗的“无我”思想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此外,禅宗的“心源说”也为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六、禅宗的争议和批评尽管禅宗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首先,禅宗的修行方法和理论对于一些人来说过于神秘和难以理解。

其次,禅宗的某些极端思想可能被一些人利用为逃避现实、追求个人自由的借口。

此外,禅宗的某些分支可能存在派别之争和传承上的争议。

禅宗的基本精神

禅宗的基本精神

2、禅宗的基本精神是什么?1、“本性即佛”。

这是禅宗关于成佛根据的观点。

慧能为了宣扬“顿悟成佛”的思想,而提出了“本性即佛”说作为他的教义的理论基础。

禅宗认为,人心具有两个方面:一是人心的本体,二是人心的现象;本体的方面就是清净的佛性或智慧,现象的方面就是污染的烦恼或妄念;而前者是成佛解脱的根据,后者则是流转生死的原因。

尽管现实的人心充满了种种虚妄的烦恼,但是人心当中潜在的佛性智慧不失不坏,人们只要使它发挥显露出来,就可以获得觉悟解脱,从而达到顿悟成佛的境界。

2、“无念为宗”。

慧能及弟子们反对以前传统的禅定修习方法,主张因人而异,灵活多样,随机而立的修习方法,也称之为“无法之法”。

慧能提出了“无念为宗”的修行方法,他说,他的教义是:“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就是说无念、无相、无住是他教义的宗旨、本体、根本。

在慧能看来,“顿悟成佛”,在修行的方法上就是心不受外物的迷惑,这就是“无念”。

他认为,认识到“自性真空”,就要做到“无念”,但“无念”不是“百物不思”,万念除尽,对任何事物都不想,而是说在与外物接触时,心不受外境的任何影响,心不执著在外境上,对任何事物都不留恋,念过即过。

慧能的“无念”,意在指出修行实践活动的关键就在于发挥人的“灵性”,发挥人的内在的“悟性”,而并不在于一定要去想念什么或不想念什么。

3、“顿悟成佛”。

禅宗认为,人们从众生到佛的转化就在一念之间,转化的形式是“悟”或“顿悟”,也就是说,只要靠人们自己的“灵知”或“灵性”,一刹那间领悟到自己的内心本来就是空的,当下便达到“佛”的境界,这就叫做“顿悟成佛”。

“顿悟”就意味着整个人心发生了质的变化,也就是说人的心中的佛性战胜了妄念,使佛性充裕了人心,使人心在瞬间发生了质的飞跃。

禅与精神分析:解除压抑与开悟

禅与精神分析:解除压抑与开悟

禅与精神分析:解除压抑与开悟弗洛姆引用地址:/b255 69/d2*******.htm[复制│超文本复制] 返回《心理研究所》关闭窗口01856 278dhiti发表于:05-04-22 10:48dhiti按:关于心理学和佛教的关系,是东西方人本主义者所喜欢的一个主题.而其中禅和精神分析则是在三十年前就开始的讨论,这包括日本的铃木大拙(日本佛教的禅宗之曹洞宗分支)和弗洛姆等人.他们有对此问题专著问世.以下的文章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当然这里面许多观点还是值得心理学一方和佛教一方再讨论的。

因为铃木大拙的意见并不能代表佛教的传统完整意见,特别是一些心灵禅修传统中的真正意见。

不过作为一种观点还是值得一读的。

在某些面向里,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事情。

后来的研究则包括西藏会馆\例米甲协会等等和国际上著名心理学家的讨论等等.对于佛教的心理学研究,东西方的讨论基础学者往往居多,就学者和禅者平行的观点这几年开始出现.这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两者.今年在华人心理学大会上我也提交一篇论文,试图作为还算能够熟悉这两者的角度来比较这两者.这些讨论会对于将来十分有意义。

《佛教和心理学关系的定位——一种自体心理学观点的阐释》论文提要:目的阐述对于佛教的心理学研究和临床运用中需要注意和理解的问题方法以自体心理学理论为平台,使用自体心理学的人格自恋概念联接佛教的我执概念,尝试横向比较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神经症患者、健康人、佛教修行者之间的心理区别。

结果1.反映心理学和佛教的交集和差异的区间,以提供一种佛教心理学观点2.解释佛教的心理学缘起模型3.以自体心理学的现代术语转译佛教的核心理论,以达成对于佛教的理解视角。

关键词自体心理学;佛教;自恋;我执;缘起模型;区间——————————————————————————————以下的文章在我看来是铃木大拙时代的讨论,一些观点显然有点陈旧,当代精神分析的理论发展已经远远不止于此。

而在另一个方面,佛教禅修的传统在这方面也有许多自己的评价。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

禅宗与中国文化精神--楼宇烈先生于1999年12月15日于北大讲座记录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为什么能和中国本土文化很好融合,并产生出极有生命力的宗派——禅宗呢?要弄清这一问题,先必须讲清楚禅宗的精神。

而要讲清楚禅宗的精神,又必须交待清楚禅宗和禅的关系。

禅是印度古代宗教中相当普遍的修行方法,不是佛教独有的,佛教只不过继承发展了这一方法。

佛教有很多修行法门,常称“八万四千法门”,禅修是最普通、最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

禅常称定,要求修者保持头脑的专一、清净、安宁,通过这种专一可以发生智慧,故又称“静虑”、“思维修”。

修禅者在安静的意识状态下,发挥想象,思考人生的根本问题,对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观照,后来还发展为对西方极乐世界、净土的观想。

禅最后要达到一种认识现象本质的智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是平等的、无分别的智慧。

这种智慧在不同宗派里,有不同的说法,有的强调觉,有的强调悟。

总之,是通过定来发慧,禅或定只是达到慧的方法、途径、工具,不过也是不可缺少的。

佛教之根本可概括为戒、定、慧三学。

首先要守戒,在此基础上坐禅、入定,最后达到慧,即正确认识到现象世界是平等的、无差别的,因缘和合所成的,是假象、幻象,没有独立自性。

佛教各宗派都重视禅修,但各派之间对禅修的认识却不同。

禅宗强调的,不是一般的禅,是最上乘禅。

慧能在《坛经》中把禅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小乘禅是“见闻转诵”,只知道念经,生吞活剥,不能很好地理解经文的意义。

中乘禅是“悟法解义”,能领悟佛法,把握佛法的意义,不过也只是对佛教表面意义的一种了解。

大乘禅是“依法修行”,能按照正法进行修行,很多大乘禅师都是这样做的。

最上乘禅则是“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

最上乘禅实质上是一种对佛教根本精神的全面把握,“万法尽通,万法具备”就是说明这一点。

再说“一切不染,离诸法相”。

一般修行求解脱的人,大多以分别见设想有一个彼岸、菩提、涅槃在那儿,因此就想求得菩提、涅槃,到彼岸去。

宋代和尚文学中的禅意哲思与精神修养

宋代和尚文学中的禅意哲思与精神修养

宋代和尚文学中的禅意哲思与精神修养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其中和尚文学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从诗歌到散文,从禅宗经典到禅语录,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宋代和尚对于禅意哲思和精神修养的深刻理解。

禅意哲思与生活观禅意哲思是和尚文学中最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宋代禅宗倡导人们通过内观实践来寻求解脱,而和尚文学则成为表达其观念以及激发人们开启内心智慧的途径之一。

1.无为而治和尚文学中经常出现“无为而治”的主题。

此观念强调了追求简单自然、不执着于功利等思想,并以此作为修行的方向。

这种生活观对于当代社会依然有启示意义。

2.留白与静心禅宗强调“留白”与“静心”,即摒除杂念并保持内心安稳平静。

“水清则无鱼”、“风至静生”等禅语在和尚文学中反复出现,强调内心的空灵与宁静对于修行的重要性。

精神修养的实践方法和尚文学也探讨了精神修养的具体方法,为追求内心平静与智慧提供了指导。

1.坐禅坐禅是宋代和尚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修行方式。

通过正念、呼吸控制等技巧,在沉默与静谧中培养专注力与觉知能力。

2.诗歌创作有些和尚以诗歌形式来表达他们对于禅意哲思的领悟。

这些诗歌往往简短而深入,并通过寥寥数语传递出超越文字表达的深奥禅理。

3.散文随笔一些和尚也以散文写作来分享他们对生活、人性和宇宙真理的思考。

这些随笔通常包含着深度洞见和直击心灵之言,引发读者共鸣。

印证和影响宋代和尚文学不仅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至今仍然对后世的文化与思想有着积极影响。

1.日本禅宗宋代和尚文学对于日本的禅宗传入产生了深远影响。

日本禅宗弘法于中国宋代,将其中的禅意哲思融入到日本文化中,并发展出独特的形式。

2.当代精神修养运动和尚文学中提到的精神修养方法依然对当代的精神修养运动有启示作用。

“静心冥想”、“内观”等概念在现代心理健康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结语宋代和尚文学中的禅意哲思与精神修养表达了深刻而智慧性的人生态度。

通过坐禅、诗歌以及随笔,和尚们传达了醒悟与宁静,并对人们寻求内心平衡与智慧之路提供了指引。

“悟”与“意识转变”——禅宗与精神分析思想与实践的比较探析

“悟”与“意识转变”——禅宗与精神分析思想与实践的比较探析

(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40)“悟”与“意识转变”何为芳摘要:中国的“禅宗”主要以特定的修行方式来追求明心见性之“开悟”,西方的“精神分析”主要以某些治疗方式实现人之“无意识向意识转变”,两者皆是通过彰显人的真实本性使人获得幸福安宁之心理状态的思想和实践,而且它们在关于“自性”与“无意识”的概念理解、“悟”与“无意识转变”之心理状态的描述、达到“悟”和“转变”的实践方法等方面极具相似之处。

这些相通之处可以促进彼此互动及发展,运用心理学概念分析佛法有利于现代人更好去理解,而诸多禅宗的开悟实例对心理学的研究更是宝贵的资源等。

关键词:意识;无意识;自性;悟中图分类号:B946.5;B84-0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477(2018)10-0089-05湖北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作者简介:何为芳(1984—),女,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禅宗与精神分析思想与实践的比较探析禅宗与精神分析两个思想体系分别是东方和西方思想的独特表现形式,但是两者皆是关于人之本性,致使人之幸福的实践。

精神分析本身在于治疗,但这种治疗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幸福安宁的心理状态,即克服自我分裂感和异化感,观照真实自我,达到与万物一体的体验,并使人的潜能得以充分发展,在创造性领域如是观照世界。

而这种与人的本性相一致的存在状态与禅宗所述“明心见性”的目标是极为相似的,那么禅宗中对悟的理解与精神分析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些论述是否有对应相似之处,文章试图用弗洛姆的相关理论对禅宗中“悟”的心理转变及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彰显两者可以互相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资源。

一、意识与无意识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Erich Fromm )认为禅宗返归内心而达开悟之境正是精神分析对灵魂治疗的方法和最高目标。

他将宗教分为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 )宗教和人本主义(humanistic )宗教,并认为东方的佛教就是人本主义宗教的典型。

禅学与精神分析

禅学与精神分析

禅学与精神分析禅宗是从佛教里发展而来,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宗派。

禅宗,是佛教禅定之学的通称,包括禅宗之学在内禅定在佛教修持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禅宗“见性成佛”之道也无不是统摄于禅。

佛教认为,通过“禅”的修习可以“探究身心世界之奥秘,认识自己,开发本性潜能,激发出般若智慧,解脱生死为中心的一切系缚,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常、乐、我、净”的涅架彼岸,从而净化人心,让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他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自由联想、释梦,他认为人的行为受潜意识的控制,一个人的发展决定于早期经验,他认为有心理问题的人主要是由于性压抑,他支持泛性论。

其后的荣格、阿德勒以及弗洛姆、霍妮等的学说都是非泛性论,属于新精神分析而弗洛伊德的学说被归为经典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的基本疗法就是自由联想,可以阐释为认识你自己,心理医生的义务就是引导你,在认识的过程中坚持下去,知道找到自己问题所在。

禅宗是东方的文化产物,确切的说是中国思想和文华产物,但是在近代以后,禅宗逐渐传入西方,尤其是于19世纪末叶传到欧美等地产生了影响。

在20世纪40年代,随着大工业社会的发展,西方社会的人们生活在压力和紧张之下,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枯燥而痛苦,除了求救与心理学外,渐渐被东方的佛教、禅宗产生了兴趣。

20世纪50年代以后,禅宗在西方获得的更大的发展。

人们学习禅宗的静修方法,参禅、学禅、打坐等,以求在学禅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除了忙碌于工作的人外,西方大学校园里也兴起了学习禅宗的热潮。

最早探究心理学与佛教的人是心理学家荣格,他对西藏的密宗进入深入的研究,探索东方的佛教与西方心理学的关联,他的分析心理学体系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

而实际上,整个西方的精神分析以及广义的动力心理学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和格式塔心理治疗,包括罗杰斯、马斯洛、霍妮、弗洛姆、拉康等都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禅宗与精神分析

禅宗与精神分析
▪ 西方人现在处于一种不能体验情感的人格分裂状态,口头上 他仍把幸福、个人主义和首创精神视作生活的目标,但事实 上没有谁知道为什么而活,除了想逃避不安全感与孤寂感之 外,没有任何目标可言
2
东西方宗教的理性思想悖论
▪ 19世纪对有神论观念的抛弃,是件不小的成就,地球不再是 宇宙的中心,人丧失了由上帝所指定的支配其他被造物的中 心角色
我相信我看见了,但实际上我仅仅是看见了文字;我相信我感受到 了,但实际上我仅仅是思想到这些感受
用头脑思想的人是异化了的人,是生活在洞穴里的人 知性知识作为科学技术成就的一个条件而日益为人们所重视,随之
而来对学识和教育的重视,词汇便日甚一日地取代了经验
11
解除压抑
▪ 意识到那些本来是无意识的东西,并从而扩大 一个人的意识领域,这就意味着接触现实,并 在这一意义上把握真理
▪ 人放弃了如父母般伸出援助之手的上帝的幻象,但同时也放 弃了一切伟大的人道主义宗教的真正目标:克服一己之我的 局限,达到爱、客观、谦和,尊重生活从而使生活本身成为 生活的目的,使人成为其潜能得以实现的人
▪ 西方的一神教对超验的天父-救主这种观念表示强烈的向往, 为了克服人类生存中的无助状态,信仰以上帝为象征的父母 并仰赖他们的帮助
▪ 用知性去支配自然及所生产的越来越多的物品,成为生活的 最高目标,在这一过程中,人把自己变成了物,生命变为财 物的附属,存在(to be)被占有(to have)所支配
▪ 在西方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希腊还是希伯来,生活的目标是追 求人的完美;而在现代人这里则是追求物的完美,以及如何 创造它们的知识
▪ 对于那些在异化中受苦的人,治疗并不在 于使他免除疾病,而在于使他获得幸福安 宁(well-being)
5

谁的精神分析与谁的禅宗——关于弗洛伊德到弗洛姆与佛教到禅宗的对比分析

谁的精神分析与谁的禅宗——关于弗洛伊德到弗洛姆与佛教到禅宗的对比分析

向 了他 自己 . 即“ 人道主义精神分析” 的 理论 。另 一 方 面 , 他
把禅宗称为 “ 印 度 理 性 与 抽 象 性 同 中 国 的 具 体 性 与 现 实 主 义相融合 的产物” 。 『 l 阳 但 他也承认 “ 对 禅 宗 思 想 作 系统 描 述. 这 一任 务超 出我 的 知识 与经 验 ”。 这 就 造 成 了 两处 混 淆。 一 方 面 没 有 区 别 弗 洛 伊 德 精 神 分 析 的 传 统 与 弗 洛 姆 改 造后 “ 人道 主义 的精 神 分析 ” , 另 一 方 面 没 有 区别 传 统 佛 教① 与 禅宗 的思 想 。 本 文 拟 就 此 问 题 加 以 区 分 , 不 再 赘 述 精 神 分 析 与禅 宗 的众 多 相 似 性 。 而是 把 目光 集 中到 弗 洛 伊 德 与 弗 洛姆 的理 论 核 心 . 更 明晰 地 论 述 自弗 洛 伊 德 到 弗 洛 姆 的 精 神 分 析 发 展 与佛 教 到 禅 宗 的 发 展 之 间 的 比较 分 析 。
吕 昂
( 南京大学 哲学系, 江苏 南京 2 1 0 0 9 3 ) 摘 要: 精 神 分 析 学 派 的理 论 与 佛 教 思 想有 一 定 的 相近 之 处 , 弗洛伊 德 的理 论 核 心 可 以从 人 性 论 、 文明观、 宗教 性 几 个 角
度 找 到 与佛 教 的 共性 。在 对 比 中可 以发 现 , 弗洛 伊 德 的 思 想接 近 原 始佛 教 , 弗洛 姆 的 思 想 贴 近 禅 宗 , 二 者 的 转 变 与 原 始 佛教 到 禅 宗 的转 变是 有 相似 性 的 。 关键 词 : 精神分析 ; 弗洛 伊 德 ; 弗洛 姆 ; 原 始佛 教 ; 禅宗
中 图分 类 号 : B 1 ; B 9 4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8 — 9 0 0 4 ( 2 0 1 3 ) O 1 — 0 0 1 2 - - 0 4

宋代禅宗诗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宋代禅宗诗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宋代禅宗诗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引言禅宗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而宋代禅宗诗更是禅宗诗的巅峰之作。

宋代诗人以他们深入禅修的体验和对人生的思考,创作了一批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的禅宗诗作品。

这些诗作以朴素、含蓄的语言表达出禅宗的精神内涵,同时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探讨宋代禅宗诗的艺术特点与精神内涵。

一、禅宗诗的内在精神1.1 禅宗的基本理念禅宗是佛教的一个分支,强调通过直接体验来超越文字和思维的束缚,实现悟道的境界。

禅宗主张放下烦恼,专注当下,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宁静。

1.2 禅宗诗的禅思境界禅宗诗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作者通常通过禅修和冥想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超然体验。

这种超然感使他们能够准确而深刻地描绘自然景物,同时也能够抓住生活中的点滴细节。

禅宗诗的核心是通过具体的感受来传递禅宗思想,表达禅修者在当下体验到的心灵境界。

1.3 禅宗诗的矛盾之美禅宗诗作品常常表现出一种矛盾之美。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世间万物的无常和流转,但同时又强调了心灵的永恒和平静。

这种矛盾之美使禅宗诗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2.1 内外合一禅宗诗强调禅修者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内心与外界环境的和谐与统一。

诗人常常将自然景物与内在感受相结合,通过描写自然来表达人类心灵的境界。

2.2 张弛有度禅宗诗在表达禅宗思想的同时,也极具艺术美感。

诗人运用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和押韵手法,使诗作有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感。

这种节奏感使诗作更加韵律优美,令人读之心旷神怡。

2.3 技法与手法禅宗诗的创作离不开一些独特的技法和手法。

诗人常常使用象征、典故、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表达的艺术感。

此外,禅宗诗作还常常使用断句、省略等表现手法,以表达禅宗思想和境界。

2.4 简约与含蓄禅宗诗以简约、含蓄的语言表达深层次的内涵。

诗人往往通过简短的诗句,道出一种境界或者思想,给读者留下余韵和思考的空间。

2.5 感受与体悟禅修者的感受和体悟是禅宗诗的灵魂。

禅宗诗作品通过细腻而准确的感受,表达出禅修者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精神分析和禅宗

精神分析和禅宗

精神分析和禅宗开悟—弗洛姆著现代美国精神分析派心理学家弗洛姆,对由日本铃木大拙等传入西方的临济禅与精神分析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比较研究。

在〈精神分析与禅〉一文中,弗洛姆认为精神分析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实验性方法虽然与禅家的开悟之道不同,但若把弗洛伊德变无意识为意识的原则推到最后,就接近禅宗开悟的概念。

弗洛姆以西方人代表者的口气,对东方的这一珍贵礼物表示感谢。

同时,他也认为:精神分析对学禅者也具有重要意义,精神分析揭示无意识的方法若推至尽头,有可能成为开悟的一个步骤,精神分析可能有助于学禅者避免假开悟的幻象,避免那种把开悟纯粹建立于主观之上的、建立于一种精神病现象或自我诱导的恍惚状态的基础之上。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通过对“自我实现者”实例的观察分析及自己的内省体验,说生活在人生目的和内在价值意义上的“超越性自我实现者”的最大特点,是“时常具有统一的意识和高原体验,有着或曾有过同启迪、顿悟、了然于心相伴随的高峰经验,这种启迪、顿悟和了然偶或甚至经常改变他们对世界和自己的看法。

所谓“高原体验”,指宁静、沉思的心态,有如佛教禅思中的正受。

更为高级的“高峰体验”,则近于禅宗的开悟,这种体验常包含神秘感、神圣感,令人心醉神迷,达到相对忘我的境地,超越时空,感到自己的力量臻于顶峰,比任何时候都更富创造力和责任感,轻松自如,快乐无比,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对“存在性认知”的体悟,说出类似诗人、哲学家、禅师的语言,马斯洛甚至用佛家的“涅磐”来称呼这种体验。

马斯洛认为这种体验足以改变人的世界观,使人格发生良性质变,对社会公众极为有益。

达到这种高峰体验的途径,自然无过于佛家的顿悟样。

佛家关于“无我”与佛性“真我”的哲理,及在禅思中观无我的方法,足以弥补人本主义心理学易滋长个人主义之弊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朝着有益于社会的方向发展。

一、当今精神危机与精神分析的作用美国:弗洛姆在展开这一课题之始,我们必须反省在这生死存亡的历史时期,西方人在精神上所经历的危机,以及精神分析在这一危机中所起的作用。

平常心是道-《禅与精神分析》读后感1000字

平常心是道-《禅与精神分析》读后感1000字

“禅”,是什么?释意|解疑在读这本书之前,“禅”对我来说是一个有些距离,又有些晦涩难懂,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现在即便通读了这本书,也依然是迷迷糊糊,似懂非懂,但好在距离似乎近了些,禅的面纱被这本书揭开了一层。

相比禅,我与精神分析更近一点,日常的临床工作,以动力学的方式为主。

这本书的作者马吉德,同时作为精神分析师和禅修指导老师,并已亲自在这条相互交织的道路上行进了25年,这本书即是作者经验及领悟的精华呈现。

禅修自上而下作者把禅修分为“自下而上”及“自上而下”的两种方式。

“自下而上”,“justsitting”,来自曹洞宗的传承。

我们通过打坐的方式修行,修行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学习如何与我们不愿接受的身体感觉,情绪,念头共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如果把“自下而上”的禅修,视为“勤拂拭”的过程,那么精神分析,则可助其一臂之力,让这个拂拭的过程更加清明。

禅修自下而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六祖慧能眼里,已然无尘可扫。

连菩提树和明镜台都非实存,哪还落得了尘埃呢?你要非在这“尘埃”里纠缠不清,“自上而下”的方式就派上用场了。

“自上而下”的修法,传统观点认为它是临济宗参禅的主要方式,即要求参禅者集中意念,专注于话头及公案,由此获得洞察,“自上而下”,瞬间明了。

这个方式厉害,但也容易落入陷阱。

比如某个时刻,我们有了一些高峰体验,便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开悟”了,从此便可彻底解脱于人间烦恼。

其实这哪里是开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领悟,回归日常生活,依旧接二连三地触礁。

人间烦恼就在眼前,我是装作看不到,以“开悟”为防御,还是对自己诚实一些,且承认自己不过是一个有局限的普通人罢了。

爱恨情仇,一样不少,只不过现在有了禅修和精神分析这样的工具,可以助我增强觉察,更加坦然面对生活。

悟后起修所谓“悟后起修”,便是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更为踏实、落地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ABSTRACT (2)一、禅宗与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 (3)(一)禅宗起源与发展 (3)(二)精神分析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3)二、对禅宗与精神分析的理解 (4)三、禅与精神分析的比较 (6)(一)禅宗与精神分析的共通之处 (6)(二)禅宗与精神分析的相异之处 (7)四、禅宗与精神分析的融合 (8)五、总结 (10)参考文献 (11)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摘要:当禅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逐渐渗透到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的时候,也被纳入到了西方精神分析的治疗当中,并被视为对治疗师和患者心灵的一种洗涤。

通过对禅与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的了解和比较,将二者融合运用到生活与治疗当中,本文将探索二者在发展与融合时所产生的共鸣。

关键词:禅宗;精神分析;洞察;顿悟Abstract:When Zen buddhism to find their way into all areas of Western culture as a treas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 the Zen buddhism was seen as a kind of spiritual washing to therapist and patients.Daring the process of therapy in Western spiritual psychoanalysis.Though understanding to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we try to apply them to life and therapy and explore the resonance when they are develop and integrate.Keywords:zen buddhism; psychoanalysis; insight; insight前言:在中国人的生活背景中,有许多能对人的内心世界产生影响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精神分析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能让人“顿悟”的禅宗。

借助于探索精神分析与禅宗的结合,能够帮助人克服自我的困境,获得自我实现提供了一个新的空间。

一、禅宗与精神分析的起源与发展(一)禅宗的起源与发展菩提达摩,公元五、六世纪佛教大师,南印度人,依止般若多罗学法四十年,成为般若多罗的继承人,是佛学的鼻祖。

从达摩祖师一直到六祖慧能为代表的禅宗南派开始,在唐末五代之际达到了鼎盛时期,佛学开始逐渐传播到中国的各个地方并以多个派别的形式融入到中国的各个阶层当中。

中国鼎盛的禅宗其风喜参古则公案,以禅净相融而为特点。

①禅宗在中国的发展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6世纪初。

禅宗在中国1400多年的发展中不断蓬勃壮大并经久不衰,证明其有着独特的宗教魅力和文化底蕴。

我国直到80年代以后,心理咨询才开始在中国艰难曲折的发展。

由于改革开放后心理咨询在我国逐渐被接纳并迅速传播,可以说21世纪为心理咨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和一个广阔的空间,人们开始从各个角度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这其实为精神分析与禅宗的融合在中国的起步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石。

当代普遍认为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方法是源于西方的文化产业。

中国人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系统似乎在心理治疗中占有很少的一席之地。

而在禅宗1400多年的漫长的发展中,禅也逐渐渗透到了西方文化的各个领域,成为挽救人心理危机、去除烦恼、填补心灵空虚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某种角度来说,禅更是一门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精深学问,它的信仰始终是在追求解除精神上的枷锁上已达到超脱,因此,禅宗是一门心理分析和治疗的学问。

(二)精神分析的起源、发展与传播1900年,《释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诞生。

一百一十年来,心理学的发展分崩离析,学派林立,除了精神分析,没有任何一个学派的发展超过了五十年,精神分析以其笃定的临床实践和不断加深细化的理论发展、在精神层面开展心理学研究的取向上鼎起了整个心理学的浩荡百年。

①刘长久.中国禅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精神分析是在针对神经症的临床实践上发展起来的一整套理论与技术,是对人的精神结构有史以来最为深邃和细致的考察。

也就是说,精神分析表面上能够解决症状,实质上是在分析中对人的整个精神历史进行梳理,达到直面症状、重构人格的自我更新。

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叶,开始是关于探讨神经症的病因和治疗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到了20世纪20年代,该理论逐渐扩展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并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

19世纪,精神病的病因说中生理病因观占优势,但同时心理病因观也很快形成了。

当时奥、英、法的医学思想和技术对弗洛伊德影响很大,他接受了心理病因说和精神催眠术,并更改了心理病因观的一些术语,如“心理组织”为“情结”,“意识”缩小为“压抑”,“心理分裂”为“精神宣泄”,并由此改进和发明了“自由联想”技术,这是弗洛伊德理论发展的重要一步。

弗洛伊德之后,许多心理学家对弗洛伊德的理论作了修改和补充。

美国心理学家阿德勒在精神分析的基础上发展了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认为,所有人身上与生俱来有一种自卑情结,人们会克服缺陷以达到优越目标,所以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卑走向卓越的过程。

阿德勒还认为儿童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及所处的地位对其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德国心理学家荣格则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的观点做了修正,认为它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生长和增殖,也表现为其他活动。

总的来说,自精神分析诞生以来,整个人文学科的发展就再也不能绕开精神分析,精神分析作为人文科学的主体学科渗透到整个人文学科的各个角落。

而禅宗由东方向西方传播的过程当中,逐渐渗透到精神分析的思想和治疗方法当中。

二、对禅宗与精神分析的理解1、禅宗治疗的基本目标及开悟的体验日本的铃木大拙指出了禅的拯救的基本目标是:“禅,就其本质而言,是看人人的自我生命本性的艺术,它指出了从枷锁到自由的道路。

我们可以说,禅把隐藏在我们内心中的所有精力作了一个适当而自然的解放(潜能的开掘)。

”②这些精力在通常状态下是被压抑、被扭曲的,有时找不到适当的渠道来活动。

因此,②铃木大拙 ,E•弗罗姆.禅宗与精神分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6)禅的目标乃是要救我们免于疯狂和残废,是要把秉具在我们心中的一切创造力和有关的冲动自由地展示出来,使我们拥有快乐和互爱的能力。

而我们对这些能力常常是视而不见的。

禅的“开悟”是一种生命的觉醒,是解除生命枷锁的过程;精神分析是对生命的“洞察”,是解除人的内心压抑使人格得以转变,从而构造出一个新的自我。

但“开悟”并非西方某些西方心理学家所认为的是意识的分裂或是一种恍惚的心理状态,也不是主观的自我催眠,而是“人格对于真实的充分觉醒”。

在这种状态下,人不再把这个真实当做一个要用思想去捕捉的客体,而就是存在与那朵花、那座山、那个人的自身当中,他要在全部现实性中去领悟这个事实。

开悟的人不再把自己作为一个物而执着,故他变得空灵,能容纳一切。

因此,禅的风范具备了“突破”的精神,它与心理治疗的其他流派的“技术”不同,它讲究的是一种治疗的“意境”以及治疗者内心中的“境界”。

2、精神分析的目标和体验精神分析的目标,按照弗洛伊德的说法,是使无意识成为意识,是用自我来代替本我。

确实,所要发现的无意识内容仅限于人格的很小一部分,即是那些存在于儿童早期,而后又被遗忘了的那些本能冲动。

把这些冲动从压抑状态中解放出来,这就是精神分析法的目标。

如果我们追求无意识的充分恢复这个目标,那么,任务就不限于本能,也不限于其他有限的体验,而是在于整个人的整个体验。

那么,无意识的发现就意味着克服感情污染和大脑思考;它意味着压抑之解除,我自身内部普遍的人与社会的人的分裂之消除;它意味着意识与无意识对立的两极之消失;它意味着到达对实在的直接把握状态,没有扭曲,没有理智反思的干扰;它意味着放弃一个不灭的独立的自我之幻想,这个自我想要被扩大、被保存。

3、禅宗与精神分析共通的目标禅和精神分析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讨论关于人性的问题,都是一种使人性得到改善的实际方法和学问。

洞察的内容主要是当事人自我的情感、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类型,以及对他人和自我造成不利或者有害的东西。

这些东西体现在当事人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人际关系中,甚至也体现在精神分析过程中,让当事人对它们加以认知和洞察,是精神分析疗法的目的所在。

4、禅宗与精神分析的融合基础精神分析学是西方人道主义和理性的结合,也是19世纪西方浪漫主义,理想主义对人心中之黑暗力量的抗争,更是情感逃脱理性主义的掌握的产物。

进一步,我们可以从精神分析学中看到古代希腊的智慧和古希伯来人的伦理精神,它们构成了精神治疗学中的科学源泉。

禅是印度哲学和佛教理性思考与中国的文化、智慧融合而成的结晶,也是中国人讲究实际、实事求是的性格相融合的产物。

禅是东方两大古国智慧和文明的重大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禅宗与精神分析,其起源与发展不同,文化底蕴和运用方法也不同,故他们定存在众多不同之处。

然经以上对禅宗与精神分析的理解可知,其思想和目标等方面亦存在相似之处、相融之处。

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通过对禅与精神分析进行比较,分析其存在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三、禅与精神分析的比较(一)禅宗与精神分析的共通之处:首先,要提到的是禅宗与精神分析共有的伦理定向。

要达到禅的目标,条件之一是克服内心的贪婪,无论是对财物、荣誉的贪婪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贪婪。

这正是精神分析的目标。

用铃木大拙的术语以及弗洛伊德的临床观察来说,就是在精神分析的概念中,贪婪是一种病理现象;它存在于一个人没有发展他的主动和创造能力之处。

③然而,无论是禅宗还似乎精神分析,他们主要的都不是一种伦理体系,禅宗的目标是超越伦理行为之目标的,精神分析也是如此。

也可以说,这个两个体系都认为,他们的目标实现,会同时带来伦理的转变,克服贪婪,具有爱与同情的能力。

其次,它们都坚持要独立于任何权威。

弗洛伊德把宗教的本质视为以对上帝的依赖来代替最初帮助的人。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对上帝的信仰,与其说是人成熟的表现不如说是人在继续着他婴儿期的依赖。

然而,在这两个体系当中,都需要一个指导者,这个指导者自己已经体验到了他的患者(或弟子)在他的知道下将要去体验的东西的东西。

精神分析的目标在于理解并最终解除这种联系,使患者摆脱分析者而获得充分的自由。

因而患者已经在自身中体验到了原来的无意识的东西,并将它重建于意识之中。

再次,禅宗与精神分析在使用方法上存在共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