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试论禅宗理念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影响
试论禅宗理念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影响
王维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他的诗歌受佛教禅宗的影响很显著,因此得到了“当代诗匠,又精禅理”①的赞誉和“诗佛”的称号。
王维在创作中不仅把宗教观念与感情化为诗的语言来表现,而且借鉴了禅宗的认识方法来丰富诗的表现手法,从而在诗歌艺术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禅宗影响于王维的山水诗歌创作艺术,可分为三种类型: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助诗。
这三类形式,从*传统的文学批评标准来看,具有不同的价值。
……。
试论佛禅思想对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积极影响
第30卷 第4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30 No.4 2010年8月Journal of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S ocial S cien ces)Aug.2010试论佛禅思想对王维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积极影响*杨晓慧1,2(1.西安文理学院初教院,陕西西安710053;2.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 要]王维不仅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也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
他以禅诵和游乐山水来摆脱恶浊的政治,保持心灵的澄静。
又以澄净的心灵去体悟自然,从而创作了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佛禅对王维山水诗创作的贡献首先在于培养了诗人一种安详的心境。
其次,是开启了山水诗寓有禅意的新境界。
再次,王维的一些山水田园诗,还常常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意趣和 随缘任运的思想,这无疑也与佛禅思想的浸润有关。
[关键词]佛禅思想;王维;山水田园诗;安详的心境;禅意的新境界;超脱尘世;随缘任运[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4193(2010)04 0053 05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诗歌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
一方面,僧人禅师常染指诗画,另一方面,诗画家也多涉足佛教;佛教经常利用诗画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诗画也常以佛教来丰富自己的内容。
隋唐以后,佛理禅趣更大量融入诗画之中,诗坛画苑处处流露着禅机佛意。
王维亦深受影响。
缘于此,本文拟探讨佛教禅宗对其诗歌创作的积极影响。
唐代儒、释、道 三教调和的思想和融合的趋势日益加强。
这种现象对诗人王维的思想也发生了深刻影响。
他不仅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也深受佛禅思想的影响。
王维所接受的道家思想、理论多具有与佛教的思想、理论接近或可以相通的特点。
[1](P231)可以说,他的仕进思想和 苍生谋等儒家观念至老不变。
与此同时,受家庭、社会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佛禅和道家思想也伴其一生如影随形。
中国佛教流传广泛,宗派林立,隋唐之后,人们常把禅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代名词。
佛教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浅谈
第 $ 期S S S S S S S S S S S 宁S 雯: 佛教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浅谈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
他对事物的直观经验, 是他对瞬间感悟的一种永恒捕捉, 比如 《 辛夷坞》 《 鹿柴》 等诗篇从禅悟的角度去理 解, 会读出一切是那样圆满自在, 和谐空灵, 读出一个忽略了时间的蕴涵无限的世界, 读出一个象征 “真 如” 的永恒的世界, 读出闪烁其间的禅光佛影。 四、 动静互衬的表现手法 许多学者都认为王维的山水诗表现了一种全然的静, 是涅 之境。如张节末先生在其论文 《 纯粹看 与纯粹听— — —论王维山水小诗的意境美学及其禅学、 诗学史背景》 中提到王维山水诗中所有动态都是刹 〔 !〕 。陈允吉先生也曾指出王维山水诗不过是通过描绘自然现象表现 “ 虽动而常寂” 的寂灭思 那寂静的 〔 "〕 想 。事实上这些观点并不十分允当。王维明秀的诗境中既有精致宁静的画面又有绵缈灵动的情韵, 能 于空静中传出动荡, 平淡中透出幽深。 宗白华先生说: “ 禅是动中的极静, 也是静中的极动, 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 动静不二, 直探生命的本 ( $!$ ) 这段话使人不由想 原。……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 也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 [# ] 起是风动还是幡动的著名公案。六祖慧能以 “ 不是风动, 也不是幡动, 而是仁者心动” 的论断, 表明了禅宗 的动静观。客观存在的风吹幡动, 因了主观的理念而完全变为另一种性相。在彼此对立的概念里认识到 对方的存在, 这是他们不落 “ 两边” 的中道观。这种禅宗艺术辩证法被王维运用于山水诗的创作中, 以动 写静, 以静写动, 表现禅意诗情的境界。 他的山水诗, 没有一首是死寂无生气的。恰恰相反, 他的静往往正是通过动态的描述得以显现的。且 看 《 鸟鸣涧》 :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作者不否认物象的动和静,但对此 不作静止观。原本是动或静的物象只要改变原来的参照系便可以变成静或动的,因而他从来不写离开动 景的死静,而是追求 “ 动静一如” 的真谛。由动静之二相融合为 “ 动静一如” 的一相,可以认为是王维山水 诗创制意境的基本手段。 “ 月出惊山鸟” 是此诗的惊人之笔。本来山中的春夜是寂无声息的,花儿悄然落 下,云儿遮掩着月亮,连鸟儿也沉沉欲睡了。可忽然月亮破云而出, 银光洒满山涧, 鸟儿亦被惊醒,啼声 回响于山谷。仅有前两句是死寂, 有了月行鸟鸣才使风景有了生命。可见动静分则寡味,动静合则成意 境。王维并不执着于动和静其中的某一方面,也不把意念停留在动和静的某一阶段上, 而是描写动中之 静,静中之动,动静无常的美妙境界。王向锋老师曾指出 “ 在王维的诗中, 静象之静, 其静非为死寂, 乃意 〔 %〕 ( $"& ) 。可谓切中肯綮。 中之静, 故静中有动; 空象之空, 其空非为空无, 乃实相之有, 故空中有心”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到处渗透了佛光禅影, 与佛教禅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元好问在 《 赠嵩山隽侍 者学诗》 中说: “ 诗为禅家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禅给了诗一种新的刺激,使诗的面貌更加丰富多彩 了。这一作用,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创作中,尤其如此。王维得益于禅宗的运思方法, 丰富和发展了山 水诗创作手法, 使中国山水诗更向前迈进了一步。
试论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3以禅 法入诗 。早期 王维接 触 的是北禅 宗 ,重修 禅打 .
坐 ,在 《 旧唐书 ・王维传 》中称 他 “ 焚香 独坐 ,以禅 诵为
事 ” ,在 其 诗 中也 随处 看到 “ 寂 ” 、 “ 禅 安禅 ” 之类 字
眼 .如 :
二 、王 维 诗 歌 中禅 宗 思 想 的 三 种 表 现 方 式
诗 、 以禅趣入 诗 、以禅 法入诗 ,表现 出一种 宁静 、空寂 、淡远 的 艺术风格 ,而这也 正是 禅 宗思想 的体现 。诗人 把这 种 思想融入到诗 里 ,增 强 了诗 的美感 ,对中国 山水诗歌 的发展 产 生了深远地影 响。
【 键 词 】 维 禅 宗 思 想 诗 歌 创 作 关 王
影 响 ,要 摆 脱 这 种 痛 苦 ,就 容 易 从佛 教 中 去 寻 求 解 脱 了 , 用 佛 教 的 “ ” 理 来 消 除 内 心 的 痛 苦 。 更 为 甚 者 ,是 天 宝 空
十五年安 禄山攻 陷长 安 ,王维 迫任伪职 ,后来尽管 他因有 《 凝碧诗 》而得到肃 宗的宥免 ,并责授 太子中允 ,但 此事 对他 的打击 是巨大 的。仕 途上 的不 得志 ,使 他对佛 教产生
宁 静 的趣 味 。王 维把 学禅 中体悟 到 的 “ ” 、 “ ” 、 静 寂
“ ” 带 人 诗 歌 ,这 类 诗 往 往 不 用 禅 语 ,而 禅 意 十 足 。正 淡
王 维信佛 ,~方 面与 家庭 环境有关 。其母 崔氏长年诵
经 奉 佛 ,潜 移 默 化 ,而 其 弟 王 缙 “ 官 于 登 封 ,因 学 于 大 尝
到 开 元 二 十 二 年 才 被 张 九 龄 擢 为 右 拾 遗 。 正 当 他 振 奋 精
绿竹 含 新粉 ,红 莲落 故 衣 。渡 头烟 火 起 ,处 处采 菱 归 。 (《山居 即事 》 ) 这首 诗 为我 们 展 现 了夕 阳苍 茫 、柴 扉 虚掩 、仙 鹤 归 巢 、采菱人归 这些黄 昏时分最令人 感慨 的画面 ,读诗 时如 同置 身于其 中 ,仿 佛感受 到了时光 与人世 的消歇 流变 ,在
浅谈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
浅谈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浅谈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王维,字诘,名字合之为维诘。
《维诘经》乃是佛教一重要经书,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且根据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维诘”是除恶降的意思,和他那些散发着淡淡禅意的诗歌相映成趣。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徐复观先生说:“谈中国艺术而拒绝玄的状态,那等于研究一座建筑物而只肯在建筑物的大门口徘徊。
”(《中国艺术精神》)王维所接触的思想史很复杂的,这些思想不仅表现在其人生观和艺术观上,而且影响了他诗歌创作的审美取向。
但他所受到的最深刻的影响应该说是来自禅宗。
所以,谈王维的诗歌创作,从禅宗的角度去欣赏,无疑是必要的。
本文拟就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谈几点浅见。
一、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中国士大夫一直追求一种既远离世俗纷争,又遍享人生之乐的生活,特别像王维这样虽然心向山野恬淡之乡而又身处世俗华之地的士大夫,禅宗提供的处世方式恰好为他提供了身心两全、左右逢源的两全之策。
他一面陶醉于“朝罢须载五色诏,声归向凤池头”、“仙家未必能如此,何事吹笙向碧上”的空中华,一面吟赏着“有无断常见,生灭梦幻受”的禅宗机理。
于悲欢纠结、跌起伏的人生中始终保持着心里的稳定平静。
读其诗,可见禅事禅理丝丝入透。
(一)直接描写参禅活动。
例如《蓝田石门精舍》: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再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见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南宗禅的参禅活动,不是在暮鼓晨钟中苦苦修炼,也无面对青灯古佛,甚至连北禅的习静打坐也一废弃,而是: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认为禅悟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以上两首诗真切地描绘了王维的参禅活动,活动方式虽然不同,均能悟道。
由此可见,王维确实已经掌握了南宗禅的真谛。
(二)宣传佛理教义。
从王维所留下来的诗文可以看出,他对佛教研究颇深,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有一些纯粹是宣扬佛教教义的,正如李梦阳所指出的“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
禅宗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影响
禅宗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影响王维在山水田园诗方面开启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全新的时代,除去他自身具有的创作才华外,他整日沉醉于自然山水之中,又在沉醉的同时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诠释,得以用画为诗,用禅为诗的创新手法,他将禅宗中的禅趣与大自然中的景物完美的融为一体,使自己的诗歌创作展现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意境之美——“空”、“静”。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禅理;意境AbstractKeywords:WangWei;landscapepastoralpoems;Zenideas;Artisticconception摘要IAbstractII前言1一、禅宗对诗人心态的影响:2(一)、困厄中的隐逸心态2(二)、对待山水的平静心态3(三)、无住于心的人生态度4二、禅宗对诗歌风格的影响:4(一)、引禅语入诗5(二)、引禅法入诗51、空寂52、闲静7三、结语10谢辞12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人,是盛唐时期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
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田园诗的传统被他完美的承袭,作者用自己的创作才华将其推向了艺术的巅峰。
他的山水田园诗作,拥有极其高深且独具特色的艺术地位。
东坡诗人早前就对王维的诗给予了很高的赞赏,他首先对王维在画画方面的造诣上进行了高度的肯定,另一方面也对其寓情于景的诗歌创作作出了中肯的评价。
与此同时,王维还是一个深懂佛家禅理之人,并且享有“诗佛”之美誉。
他从小追随母亲跪坐焚香,诵经念佛,一开始是因为风俗的耳濡目染,在那以后伴随着生活经验教训的丰富,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在政治方面的遭遇以及各种不顺心使他一头扎入“佛”的怀抱当中。
因此,他的诗歌创作经常能够流露出非常浓郁且厚重的佛教方面的影子,特别是禅宗。
所以他的山水田园诗,都蕴藏着丰富的哲学理念,呈现出一片空寂,闲静的艺术特色。
本文笔者将带领大家以意境为根本出发点,分为两大部分,以及若干小点来深入探讨一下诗人王维在这一方面造化。
一、禅宗对诗人心态的影响:诗人王维在他的一生当中接触过多种佛家宗派的思想,诗画作品中也都流露出丝丝禅意与禅趣。
浅析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1
浅析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王维的山水诗对于大自然的观照不仅局限于一种客观的,穷形尽相的描写和单纯的情感体验,他的最高妙之处还在于诗人消除了“我”之情见,诗人以禅慧观照整个世界万物,其描绘的山水显现出一种空辽,通透,澄清,澈明的境界。
用宗白华先生的话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
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
一.王维的生平与佛禅的关系
家庭环境对王维信奉佛教的熏陶。
王维之母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请施庄为寺表》)。
崔氏笃志信佛,对王维无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所处的家庭环境中沉浸着浓厚的佛教氛围,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要分析王维的诗歌必然会联系到佛禅来加以理解。
人生经历对王维信奉佛禅的影响。
除开家庭环境的影响,王维中年以后潜心伺佛的深层次原因还在于其生活及仕途的坎坷经历。
可以说王维迈向禅境的经过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伴随其人生经历中不幸事件的接踵而至而逐步形成的。
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词”(《新唐书》)。
开元三年(715)十五岁作《题友人云母障子诗》。
十年离家赴长安,谋求进取。
开元四、五年间,在长安,间至洛阳,先后写了《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十九岁作《桃源行》、《李陵咏》诸
篇。
所作诗篇文思成熟,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更是后世称颂的名句,足见其才情胜过常人。
禅对师佛王维的影响
禅对诗佛王维的影响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史中,有那么一颗奇葩——唐文化。
在包罗万象的大唐文化中,有以丹青闻名者,有以书画著世者,也有以杂学(茶、医、舞…….)成家者,然而,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还是诗歌,在诗歌上成就达巅峰的大家也如恒河沙数,不计其数,有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鬼李贺,然而,最特殊的还是数诗佛王维,其以清幽淡远空寂超旷的的山水诗而彪炳千古,他的山水诗崇尚写意,追求韵味与情感相结合,大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也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
王维饱有禅味的山水诗,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
陆时雍在其《诗镜总论》中写“摩诘写色清微,已望陶谢之藩矣……离象得神,披情著性,后之作者谁能之?”王维对中国的山水诗发展有着较大影响,他山水诗的成就,把禅学理念演化为自己诗歌创作指导思想,把禅人参禅悟道的某些方式引进诗歌创作而成,正是他诗中的这些禅理禅趣,构成了其空灵流动的诗歌意境。
本文试就禅与诗的结合,南宗禅的禅学理论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以及互动作用,对后世诗歌、理论发展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宗教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中国佛学已经发展到了全面成熟的阶段。
当时,不近天台、三论、唯识诸宗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南禅也确立了相当成熟的核心思想。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唯一享有“诗佛”之称誉的诗人。
一方面深修佛学理论,历史上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另一方面,坚持严格的宗教实践,通过对禅门妙法的透彻参悟,深得禅家三昧,以至有些诗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当然,王维的禅学理念与审美体验的融合也还需有多方面的因促成。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南禅的发展。
达摩把禅传入中国后经六祖慧能,使这种“不立文字”,重于内省的宗教体验与文人市井更加接近。
其次,宗教体验和审美体验的高度融合。
宗教体验本身就具有审美体验,王维的母亲信佛,王维本人也许与许多僧人有往来,他的字摩诘,出自佛教经典《维摩诘经》,“维摩诘”是除恶降魔的意思,这和他那些散发着淡淡禅意的山水诗相映成趣。
禅境与诗境——浅论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
一56—
万 方数据
“静”“寂”“空”“无”等境界引入诗歌。形成了他的山水田园诗
所表现的静谧、空灵、冲淡的禅意和诗意。
王维的诗中描写了许多无人之境,以此来表现他回避世
事,醉心自然界的那种寂灭的境界。著名的《辛夷坞》,就是一
个无人且无情的世界: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 人,纷纷开且落。在寂寞无人的山间,芙蓉花自开自落、无情
的字眼:“寂寞平林东”(《奉寄韦太守陟》)“寂寞与谁邻”(《与 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寂寞掩柴扉”(《山居即 事》)等等。诗人追求的就是这种寂寞无人的境界,在这种境 界里.诗人能达到一种“心与境寂”的程度。在这种“空寂”中, 诗人常常描绘出许多“空”的意象,如写“空山”:“空山新雨 后”(《山居秋暝》)“空山不见人”(《鹿柴》);写“空林”:“夜生空 林寂”(《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行客响空林”(《送李太守 赴上洛》)“行踏空林落叶声”(《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邱兰 若》);写“空门”:“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 王维诗中还经常写到“落日”.他赞赏那种万物趋寂的平 和暗淡的美:“落日山水好”(《蓝田山石门精舍》)“寂寞掩柴 扉,苍茫对落晖”(《山居即事》)“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青 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归嵩 山作》)落日在不同的场景出现,然而表现的仍是无人的荒凉 与淡漠,这正是诗人心境的体现。 在盛唐山水诗中,没有哪一种比钟磬声更具有禅趣的意 味,[叼王维在描写了大量寺院、僧侣的诗中,不可能没有钟声, 尤其是暮钟。客观存在会使静谧的世界显得更空灵、悠远。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归辋川作》)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 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 不见留作》) 讵枉青门道,故闻长乐钟。(《饭覆釜山僧》) 袅袅钟声将人带入那深渺的禅寂的世界.前人评王维的 “深山何处钟”句为“幽微复邈,最是王、孟得意神境。”冈 在这些或动或静的意象中,其本性在王维眼中都是空。空性 广大。无所不包。诗人就是在这种空无中静思、静虑,而领悟 到它最终的本性的寂灭。 王维是一位集深厚的佛学修养与艺术修养为一身的优 秀诗人,他诗中所透出的种种禅趣诗情,丰富了盛唐诗的内
禅宗思想对王维山水诗有何影响
禅宗思想对王维山水诗有何影响禅宗思想对王维山水诗有何影响王维作为中国的诗人,一生留下了无数的经典之作。
在中国诗史上,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诗人,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他把禅学理论作为自己诗歌创作的指导思想,他的山水诗饱含了禅理、禅趣、禅悦、禅味,神韵天成,意趣横生。
在本文中笔者想就禅宗思想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王维与禅宗思想的渊源王维,字摩诘,名字合之为维摩诘。
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居士,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清人徐增曾将王维与李白、杜甫比较,指出其诗与佛禅的关系: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字字皆合圣教。
此论虽有渲染,却道出了王维山水诗作精于佛禅的特点。
称王维为“诗佛”毫不为过,一则因为他的佛学理论修养非常精深;二是因为他的好多诗都达到了“字字入禅”的境地。
王维生活的唐时代是中国佛教全面成熟的阶段。
唐代文士普遍崇佛,诗人礼佛也是平常之事。
大诗人王维就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他在《请施庄为寺表》说其母“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①可见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
《王右丞集注》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王维未满三十岁就拜在道光禅师门下,这位道光禅师,也是北宗中人。
可见王维确实与佛家因缘不浅。
公元740年(开元二十八年),王维在知南选的途中与南宗大师神会相遇。
王维问及“若为修道得解脱”之法。
神会答曰:“众生本自心净,若更于欲起心有修,即是妄心,不可得解脱。
”②由此,王维对神会的南宗佛法倾心服膺。
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
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
此时的王维已经完全过上了僧侣般的生活。
论禅学影响下的王维诗画
论禅学影响下的王维诗画禅学作为一种源远流长、深刻厚重的思想学派,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影响深远。
禅学的哲学思想、艺术情感和文化价值,都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文学、美术等艺术领域。
王维作为唐代文学、美术的代表人物,特别是在诗歌和山水画领域的成就是前无古人,他的作品中融合了禅学的思想精髓和美学表现,对后世诗画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禅学对王维诗画的影响,并从多个分面分析其体现。
一、禅学思想对王维诗画的精神韵味的影响二、禅学中的离合空寂对王维山水画的影响三、景深意象与禅学观念的关联四、禅意寂静与王维诗画的审美情趣五、禅学中“非我”、“无我”思想对王维画家工作的启示六、禅学中清净的情趣与王维的笔触音韵配合七、禅学的“因陀罗尼”对王维境界的延展性和深度的启示八、禅学中的“无常观”对王维诗画的审美效果的影响九、禅学中“缘起性空”思想对王维“境界法界”的表现总的来说,王维作为唐代优秀文艺家,在诗歌和山水画方面的创作成就让人们纷纷为之惊叹。
而在创作过程中,他对禅学思想的借鉴和运用是不可避免的,这在他的文艺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他将禅思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使得王维自己与世界、自然融为一体,借此启迪人们对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道的理解。
因此,对于王维诗画的探讨和研究,理清禅学和文化间的联系和转换,也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王维创作的思想和艺术价值。
1.禅学思想对王维诗画的精神韵味的影响这个提纲主要是探讨禅学思想对王维诗画的意境和精神内涵所造成的影响。
禅学强调寂静思考和净化心灵,体现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和宇宙之美。
而王维在其作品中也有着相似的审美追求,通过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类感悟,表达生命的感动与激情。
王维用诗镜照出天地间万物的奥妙,将禅学的美学情调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2.禅学中的离合空寂对王维山水画的影响离合空寂是禅学的核心观念,也是王维山水画的一大特色。
王维画作中的离合空寂,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写实主义和传统笔墨画的意境和风格。
诗道妙语——禅宗与王维诗歌的关系
70诗道妙语——禅宗与王维诗歌的关系蒋玉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王维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诗佛”,他参禅悟理,创造出诗中有禅的艺术境界。
王维的诗歌常常与佛禅哲学结合,本文将从禅道诗道皆为妙语、心物关照的诗禅化境、动静统一的艺术特点三个方面来浅析禅宗哲学与王维诗歌的联系。
关键词:禅宗;王维;诗歌一、禅道诗道皆为妙语古代文人雅士在山水田园中寻找心灵慰藉,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宗教也是给予人心灵安慰的,诗人能够从诗歌中寻求到精神寄托,人们也可以在宗教里找到精神迷宫的出口。
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宗教与诗歌有非常多契合点。
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指出:“大抵禅道惟在妙语,诗道亦在妙语。
”诗中的禅,禅中的诗就是一种明显的体现。
林语堂有一番很具独特见解的论说,他在《人生的盛宴》中阐述说:“吾觉得中国的诗在中国代替了宗教的任务,盖宗教的意义为人类性灵的抒发,为宇宙的微妙与美德感受,为对于人类与生物的仁爱与悲悯。
宗教无非是一种灵感,或活跃的情愫。
中国人在他们的宗教里头未曾寻获此灵感或活跃的情愫,宗教对于他们不过为装饰点物,用以遮盖人生之里面者,大体上与疾病死亡发生密切关系已。
可是中国人却在诗里头寻获了这灵感与活跃的情愫。
”这里林语堂认为宗教的任务在实际上有很大一部分被诗取代了,我们暂且先不继续探讨这一观点,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中国古人那里,诗歌和宗教的职能有所重叠,诗歌和宗教一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下面我们就从禅宗与王维的诗歌谈起。
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教义后体认到自己心灵并且进行灿烂发挥的哲学境界与艺术境界。
禅宗作为佛学在长期变化发展中与儒、道相衔接、融合的环节,其隆盛溯始于唐初弘忍在今湖北黄梅开创的“东山法门”,即北宗。
此后以神秀、普寂为代表的北宗与以慧能、神会为代表的南宗使禅宗得以嬗变发展,到中唐开始兴盛起来。
王维一生接触过华严宗、净土宗及南北宗等。
总体而言,王维前期受北宗禅影响较深,后期则受南宗禅影响较重。
禅宗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
禅宗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原以后,对中国古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佛教禅定思想的影响下,将诗作写到了极其精细的程度,在自然适意中展现了个体生命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华彩。
自汉代以来,佛教东渐,经过长期发展,在中国独立发展出三个本土佛教宗派,即天台宗、华严宗与禅宗,其中以禅宗性格最为独特,对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思想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禅宗又称宗门,盛于六祖惠能,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
唐朝的很多文人都与佛教姻缘密切,进而影响到其文学创作,其中尤以王维最为突出,在佛教禅定思想的影响下,他把自然景物写到了极其精细的程度,富有静默、空寂的特点,主客体合二为一,在自然适意中展现了个体生命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华彩。
笔者在研读王维诗歌作品的基础上,分析了佛教尤其是禅宗对王维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王维与佛教王维,唐代诗坛上与李白、杜甫齐名的著名诗人,以五言诗成就最高,又因他精通音乐,故其诗作容易合乐,传播广泛,声名颇高。
通读王维的诗篇,不难发现经常含有隐逸倾向,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这种倾向归于逃避现实和消极厌世,他的这种状态其实是对死亡、异己力量的隐忍、退让与调和,是对人生和生活的另一种领悟,充满了禅机和佛老思想。
王维与佛教的渊源很深,他的全家尤其是他的母亲均笃信佛,《请施庄为寺表》中有记载,“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疏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受家庭的影响,王维早年即信佛,一生虔诚,常素食素服,,《旧唐书》说他“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
开元二十八年,王维与南宗禅大师神会相遇于南阳临湍驿,这次会见对王维影响极大,使他从此倾心服膺于南宗禅法。
归隐后,他更是常与高僧交游,谈经说道。
王维所交游的僧人很多,见诸于诗文的就有道光禅师、道一禅师、瑗公上人及神会禅师等十余僧,且几乎均为禅僧。
对于潜心向佛的王维来说,对方外高人的参访及与意气相投的道友们的共修,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旧唐书本传》中记载王维经常“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论禅宗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影响
园诗派的杰 出代表 。 本文即拟就 禅学 对王 维 山水 田 园诗意 境 的影 响 , 谈 几 点 自己 的 看法 。
中 国 山水 田 园 诗 的 发展 , 主 要 是 围 绕 “ 意 ”和 “ 境 ”两者 间的 关系而发 展的 。 在诗 歌 中 描 写 山 水 , 《诗 经 》、 《楚 辞 》已 经 出 现 , 象 《诗 经 》中的 “ 昔 我 往 矣 , 杨柳 依 依 ∃ 今我 来 思 , 雨 雪 霏 霏 ” , 以及 《楚 辞 》中 的 “妈 媚 兮 秋风 , 洞 庭波 兮 木 叶下 。 ”不 失为 很 好 的 描 绘风景 的名句 。 然而 , 它们在 诗歌 中只是 处 于从属 的地 位 , 它 们的存在 只为 托物 起 兴 服务 , 还 没有 作 为独 立 的审美 对 象 进 入 人 们的审 美意识 。 魏晋 时期 , 玄学 兴起 , 文 人 们寄情 于 山水 , 然 而 , 他 们 只是 重 视 山 水 外 形 下所 蕴 含 的玄理 , 山水 仅 只 是 玄 理 的外 现 或载体 , 人 们只重其形 , 而未挖掘 山水本 身所 蕴 含 的意 义 。 真正 的 山水派 诗作 , 应 从 谢 灵 运 始 。 由于 政 治上 的失意 , 谢 灵运 醉心
崇梵僧, 素 梵僧 , 秋 归覆釜 春不 还 。 落花 啼 乌纷 纷 乱 , 涧 户 山 窗寂 寂 闲。 峡 里 谁 知 有 人 事 , 郡 中遥 望空 云
再看 王 维的《萍池 》& 春池 深 且广 , 会待径 舟回 。 靡 靡绿 萍合 , 垂杨 扫复平 。
这 里 , 作 者 的精 神世 界 已完 全 净化 、 升 华 , 彻 底 融化 到 具体的 物象 中去 , 仿 佛 只是 自 然 的 原 本 状 态 。 这 是 一 种更高级 不 着 痕迹 的 微妙 复归 和还 原 , 也 是更 高程 度 的“意 ”
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
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有三,尤其是辋川诗中可见这种影响:第一是直接描写诗人参禅的活动的诗。
如:《蓝田石门精舍》:‚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再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见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南宗禅的参禅活动,不是在暮鼓晨钟中苦苦修炼,也无面对青灯古佛,甚至连北禅的习静打坐也一概废弃,而是: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认为禅悟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以上两首诗真切地描绘了王维的参禅活动,活动方式虽然不同,均能悟道。
由此可见,王维确实已经掌握了南宗禅的真谛。
第二,直接阐述禅理的诗。
如《戏题盘石》‚可怜盘石临水泉,复有垂杨拂酒杯。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泉水激石、垂杨拂杯、春风送花,都在无意之间,‚空哦山无人,水流花开‛,自然万物生灭变换,各随其宜,各得其所,是生动形象的禅理论。
第三,渗透禅趣的诗。
南宗禅强调‚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顺应自然,还归自然便是归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是挂心头,一年都是好时节‛。
因此,野花幽发,谷鸟幽鸣,空林寂寂,松风似秋,均是参禅悟道的最好契机。
王维的禅趣和他特别爱描写那清寂空灵的山水田园、刻画恬静安宁的心境有关。
《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这是《辋川集》中一首著名的山水诗。
诗人安于清冷的孤独,全诗给人以‚清幽绝俗‛的感觉,这正是和禅宗的‚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的思想相吻合。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描写辛夷花开,尽管很美,但由于生长在绝无人迹的山涧旁,这里与尘世的喧嚣恰恰相反,只有一片自然的静寂,所以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自开自落,没有生的喜悦,亦无死的悲哀,全然没有那种‚花开易见落难寻‛的苦楚,而是清幽深隐,含着空漠淡远的禅心。
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
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7)一、禅宗的创立及其理论 (7)(一)禅宗的建立与发展 (7)(二)禅宗的理论要旨 (7)二、王维对禅宗的接受及其人生态度的改变 (8)(一)少年轻狂 (8)(二)仕途失意 (8)(三)中年丧妻 (8)(四)九龄被贬 (9)(五)天宝危机安史之乱 (9)三、禅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9)(一)“青”、“白”等冷色调的应用 (10)(二)“静寂”的审美意象 (10)(三)诗歌的“空灵”风格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2)英文摘要、关键词 (13)禅对王维的影响浅谈【摘要】王维作为盛唐诗人,是深受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
虽然王维初登官场时是有着非常积极的入世思想,并也非常渴望建立一番功业,但随着他早年的仕途失意、中年的丧妻之痛、还有九龄被贬、安史之乱后,诗人是深受打击的,他就接受了自小就受到家庭所影响的佛学,而后更是接受了中国化的佛教终极产物——禅学。
受禅的影响,他的人生态度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年轻时的雄伟抱负慢慢的被淡化,最初的积极思想也最终转变为消极。
佛家“空“的思想最后成为了他人生的主导思想。
王维是一位诗人,因此他的诗歌也是深受着禅学的思想。
王维深谙禅家的“不二法门”、“色空相即”三昧,所以他在诗歌的创作各个方面中都受到禅学的影响,在他的诗歌中就表现在他诗中的“青”、“白”等冷色调的使用、“静寂”的审美意象的追求、空灵风格的展现。
由于王维与禅的关系,他被同时代的友人称为“当代诗匠,又精禅理”。
而他对佛学的推崇又使他获得里“诗佛”的美名。
【关键词】王维禅人生态度诗歌风格盛唐是我国大发展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居我国历代之首,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更是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历朝历代都不能超越。
与此同时,佛教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唐代已经产生了禅宗,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最终产物。
而此时的禅宗也开始影响着士大夫的思想、生活的各个方面。
作为士大夫中的一员,王维也是深受着禅宗的影响,在禅宗的影响下他的诗名业已“首冠一时”(唐窦泉《述书赋》窦蒙注)。
论禅宗对王维山水诗的影响
“ 白布衫 、 搭膊 、 毡 笠子 , ” 前面写林 冲取 了 、 脱了、 放; 后面 写林 冲穿 了 、 系了 、 带, 两 组相 反动 作 , 前面写
安顿 ; 后面 写出行 。这 次远行 , 是 反抗 的远行 , 是决绝 的远行 , 是铤 而走险的远行 , 前面 有什么?林冲不得而 知, 从此漂泊江湖 , 浪迹天涯。
尖刀插了 。 ” 煞尾又用 “ 刀” 。
中 学 语 文 ・ 文 本 解 读 I I l I 攀
论祥 宗对王维山水诗的蜀响
圃 何 照 文
王维( 7 0 1 —7 6 1 ) , 字摩诘 , 太原祁( 今 山西 祁 县 )
林教 头将 一 群歹 人剜 心枭 首 , 报 仇 雪恨 , 几番 来 回, “ 刀枪” 并用 。
“ 钥 匙” , 前文写林 冲锁了大 门 , 带了钥匙 , 此处则
不再写钥 匙 。林冲 如此细 心地握着 它 , 可是守护 换来
的是一把 致命 的大 火 。随着草料场 的大火烧起 , 这把 钥匙 已经无法 为他 打开那扇 安身 立命的大 门 , 钥 匙 已 经失去存在意义 , 扔与不扔都 已经无关紧要 , 故而作者 并未作任何 交待。 总之 , 小说 中写到 的物品也好 , 没有写到 的也罢 , 在留下与抛弃之间 , 他 丢掉 了幻想 , 决绝地走上了反抗 的道路 , 这 些细节描 写充分地表现了作者 的精巧构思 , 除了为情 节发展服 务的需要 外 , 还为下 文描写埋 下了 伏笔, 并且暗示了人物心理 的变化过程 。 ★ 作者单位 : 贵州 毕节市金 沙中学。
三、 刻画人物性格 与暗示人物的心理变化 林冲进入 山神庙 中 , 仔细看时 , 殿上坐着一尊金 甲 山神 , 两边一个判官 , 一个小 鬼 , 侧边堆着 一堆 纸 , 接 下
浅谈佛教禅宗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不是呆坐 ,时时刻刻都是空的 ,慧能认为如果能达到这样 的精神状态 ,才能达到人的本性 ,才是佛的境界。 此外 , “ 无念为宗 ”也是慧能强调的修行学说。 “ 先 立无念为宗 ,无相 为体 ,无住 为本” 《 坛经 》。在慧能看 来, “ 顿 悟成 佛 ” ,就 是在 修行 方 式上 ,心不 被外 物所 诱 惑 ,这便是 “ 无念” ,处与外物 中,心不动 ,有这种境 界 ,即使处于凡尘世俗中 ,也会无尘无染 ,来也 自由,去 也 自由,就会毫无阻碍 ,在精神上得到解救和挣脱 ,这就
二 、王维 信 奉佛 教 禅 宗的 原 因
( 一 )由 于其 所 生活 的 盛唐 年代
唐 代 是 中 国佛 教 发 展 最 为 辉 煌 的时 期 ,佛 教 经 过 长 期与 中国本土文化 的磨合 ,已经成长 到了非 常成熟 的阶 段 ,而佛教禅宗思想追求 的闲适 随意 ,内心 自我解 救和 开脱 的生活情趣 ,这契合盛唐 以来 中国文人 对生活理想 的追求 。因此 ,王维信仰佛教 的一个 重要原 因就是受到 生 活环 境 和禅 宗 的影 响 。 ( 二 )由于 受其母 亲 的影 响 王 维 在很 年 轻 的 时 候 失 去 父 亲 ,他 的母 亲 一 直 单 身 人 ,他 的母 亲受 到大 照禅 师的影 响 ,信奉佛教。据考 据 ,这个 大照禅 师正是 神秀的嫡传 高足弟子一一 北宗禅 七 祖普 寂 。于是 ,王 维早早 地便 受 到 了由家庭 带来 的 这 种 浓 厚 的佛 教 气 氛 的 熏 陶 。 “ 王维与其弟王缙 ‘ 俱 奉 佛 ,居 常蔬 食 ,不茹 荤血 ’ 《旧唐 书 ・ 王维传 》。 ” 在 王维 的诗 中 出 现颇 多 僧 人居 士 ,据 记 载 ,大 约 有 2 0 多 人 ,而且 我们 可以清楚 地知道其姓名 。这些僧人居士还 写 过相 当 多 与佛 教 义 理 、僧 侣 隐 士 有 关 的 诗 文 。在 他 隐 居 当 中 ,佛 教 色 彩 在 他 的 生 活 中无 不 体 现 。在 他 的大 量 诗 歌 中 我 们 可 以 窥 见 ,尤 其 是 在 山 水 田园 诗 里 ,透 露 着 佛教禅宗的虚静和 自然闲适 。
浅谈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
浅谈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王维,字摩诘,名字合之为维摩诘。
《维摩诘经》乃是佛教一重要经书,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且根据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的考证,“维摩诘”是除恶降魔的意思,和他那些散发着淡淡禅意的诗歌相映成趣。
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
徐复观先生说:“谈中国艺术而拒绝玄的状态,那等于研究一座建筑物而只肯在建筑物的大门口徘徊。
”(《中国艺术精神》)王维所接触的思想史很复杂的,这些思想不仅表现在其人生观和艺术观上,而且影响了他诗歌创作的审美取向。
但他所受到的最深刻的影响应该说是来自禅宗。
所以,谈王维的诗歌创作,从禅宗的角度去欣赏,无疑是必要的。
本文拟就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谈几点浅见。
一、禅宗对王维诗的影响中国士大夫一直追求一种既远离世俗纷争,又遍享人生之乐的生活,特别像王维这样虽然心向山野恬淡之乡而又身处世俗繁华之地的士大夫,禅宗提供的处世方式恰好为他提供了身心两全、左右逢源的两全之策。
他一面陶醉于“朝罢须载五色诏,珮声归向凤池头”、“仙家未必能如此,何事吹笙向碧上”的空中繁华,一面吟赏着“有无断常见,生灭梦幻受”的禅宗机理。
于悲欢纠结、跌宕起伏的人生中始终保持着心里的稳定平静。
读其诗,可见禅事禅理丝丝入透。
(一)直接描写参禅活动。
例如《蓝田石门精舍》: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
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再如《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见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南宗禅的参禅活动,不是在暮鼓晨钟中苦苦修炼,也无面对青灯古佛,甚至连北禅的习静打坐也一概废弃,而是: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在道场,认为禅悟是:“任性逍遥,随缘放旷”。
以上两首诗真切地描绘了王维的参禅活动,活动方式虽然不同,均能悟道。
由此可见,王维确实已经掌握了南宗禅的真谛。
禅宗与王维
禅宗对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的影响前言当初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旨”,一开头就说:“《易•六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此务为治者也。
”[1]这就指出了传统的诸子学说的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务为治”的。
用政治学的语言说,即都是着眼于调节社会人际关系的伦理、政治理论。
孟子的人性论讲“性善”,那是启发人努力向尧舜看齐,最终还是要去完成“治国,平天下”的天降大任。
这里显示了中国传统学术的根本特征。
而外来的佛教是以自我解脱为目标的,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自证涅槃圣境或作济人世苦、与人间乐的菩萨,成佛的前提存在于人的自身,因而它的教义侧重在探究人的心性本身,所以魏晋以后大乘佛教的传入,输入了新的心性理论,也刺激了中国学术对这一领域的探讨。
而到了唐代,禅宗思想又造成了一个巨大转变。
佛教寻求解脱,全部教义的归结点就是个人如何成佛。
无论是宣扬悉达多太子如何成佛还是讲众生自身如何成佛,也无论是涅槃成佛、悟得诸法实相成佛,还是往生净土成佛,总之都要由凡转圣,超脱卑俗的人生而进入绝对的圣界。
但禅宗出现后,却不讲成佛,讲明心见性;不求超凡入圣,而要发现自己;不承认有什么涅槃、净土,只承认绝对的自性。
按六朝以来知识分子的观念,一般也是承认佛说可以“指心”的,即可以补儒家心性论的不足。
实际是它在心性学说上造成了根本的转变:不再让人去认识、追求、实践成佛,而是去发现本性清净的自我。
这样,神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转变为认识论的问题了。
这不只是宗教观念的改变,更促成了思维方式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不仅宗教修持方式方法改变了,整个人生的意念与方式也跟着改变了。
从诗歌创作看,传统上说“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他不论是言志还是缘情,都用的是心灵的语言。
因而心性观念的变化,必然影响到诗坛。
唐诗创作自初唐到盛唐逐步繁荣、形成了百花竟盛的局面,正与“东山法门”创立到南宗禅出现这一发展暗相呼应,表明二者在思想背景上有共同之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禅宗思想对王维诗歌的影响
摘要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又是虔诚的佛教徒。
禅宗是中国人的佛教。
本文主要通过论述王维习禅的原因,进而论述禅宗对王维山水诗创作、艺术风格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禅宗王维诗歌创作艺术风格
王维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位风格独特、贡献伟大的诗人,同时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一生与佛教禅宗关系密切,佛教禅宗对他的诗歌创作和艺术风格有重要影响
王维信奉佛教,还有其家庭影响的原因。
王维早年丧父,其母崔氏年青守寡,“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请施庄为寺表》)。
王维在家庭佛教氛围的熏陶以及佞佛社会风气的渐染下,与其弟王缙“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旧唐书・王维传》)。
对于熟谙禅宗的王维来说,作为一个佛教徒,奉禅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一个诗人,其创作思想、创作题材、艺术风格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佛禅的影响。
首先,佛教禅宗对王维创作思想和创作题材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佛教大发展的时期,唐宋文人学士普遍地熟悉佛典,礼敬佛法,有的甚至受戒成为佛门弟子。
几千卷的佛教经典的翻译本身就是古典文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不少典雅、瑰丽的作品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气息。
再者,佛教禅宗本身蕴涵着极大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以及对彼岸世界的探讨,都吸引着王维这样的大知识分子去进行深入思考。
因此,不少著名文学家都受其影响,如王维、白居易等。
王维留下来大约#$$余首诗,有政治讽喻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
但最能体现王维文学成就的还是他创作的山水田园诗。
其次,佛教禅宗对王维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
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一派。
它以主张专修禅定而得名。
《六祖坛经》:“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禅内定为禅定” 。
意思是修行者静坐敛心,专注一境,久而达到身心轻安、观照明净的状态。
禅宗以此为获取宇宙终极真理的心理条件。
凝神静思时,人的潜意识十分活跃,往往能产生无数奇幻的联想和想象。
因此,“禅定”状态与作家创作时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相通。
“顿悟”,是禅宗的思维方式。
即顿悟自性,反照自心,无念见性。
“悟”是指一种敏锐的内心体验,一种对事物准确而深刻的识见力和观照力。
“妙悟”既可表现为对佛性禅理的识见力,又可表现为艺术感受力和想象力。
“禅悟是东方思维中的一种特有的表现方式,它关系到哲学心理学中常说的直觉、体验、灵感、想象、独创等,它与艺术思维能力有共通性”。
&’( 禅与诗正是在这一点上发生了奇妙的联系,二者都需要静寂的心态和敏感的体察力。
王维在诗歌创作中,把佛教禅宗“顿悟”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的重主观、重直觉的思维方式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诗人特色的思维方式,即主体可以无碍地进入客体,客体也能无迹地出于主体。
禅宗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成就了王维诗歌幽远开阔的艺术境界。
可以说,王维将其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在他的山水诗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由此可见,对于自幼习禅近佛的王维来说,“禅宗”对其艺术思维方式的影响
最后,佛教禅宗对王维创作风格的影响(一)、王维的山水诗渗透着佛教禅宗思想,其基本的艺术特征是诗境空明、宁静淡远。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入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书事》)
只有在“人闲”、“夜尽”、“山空”时,诗人才能感受到月出鸟鸣,觉察到细小桂花的轻轻落地,甚至可以感受到阶下庭院中青苔那绿油油的颜色,正静悄悄地向自己衣襟上爬来。
如此奇妙的艺术感受,只有像王维那样具有觉心、灵性、慧眼,心境极其虚静的人才能进入到自然美的最深之处,深入到造化的核心。
才能对自然物象遗貌取神,创设出空灵清妙的意境
总之,禅宗对王维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巨大的。
元好问在《赠嵩山隽侍者学诗》中说“诗为禅家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
禅之内涵开辟了王维山水田园诗歌的意境,增加了它的韵味。
同时,他的山水田园诗歌又有助于示禅释道,使禅更贴近了现实生活。
王维山水田园诗歌与禅的结合使他在艺术上完善了幽雅淡远的审美风格,含蓄自然的表现手法。
因此王维为禅学与文学、禅学与艺术的结合和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是中国文学史上当之无愧的诗佛。